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篆刻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篆刻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篆刻课程《可爱的熊猫》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掌握篆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篆刻石板、篆刻刀、印泥、毛笔、墨水、铅笔、橡皮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可爱的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点。

2. 引导幼儿讨论:熊猫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图案来表现熊猫?(二)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如篆刻石板、篆刻刀、印泥、毛笔、墨水等。

2. 教师示范篆刻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握刀、如何运刀、如何用印泥等。

(三)实践操作1. 幼儿分组,每组发放篆刻工具和材料。

2.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进行篆刻实践。

3. 幼儿在篆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解答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幼儿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教师和同伴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回顾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幼儿课后继续练习篆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六、活动延伸:1.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篆刻相关的资料,如篆刻书籍、篆刻作品等。

2. 幼儿在家练习篆刻,制作篆刻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

七、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幼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的动作,避免误伤。

3. 鼓励幼儿在篆刻过程中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

八、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篆刻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掌握篆刻技巧、是否积极参与等。

2. 评价幼儿篆刻作品的完成度和美观度。

本教案旨在通过篆刻课程,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纂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纂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昌黎县第三中学《篆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开发的意义和理念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集书法(篆法)、绘画(章法)、雕刻(刀法)为一体,即有潇洒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更有精劲猛利的雕刻刀韵,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刻学习不受年龄限制,材料简单,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即可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篆刻创作过程中具有情趣性、实践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为指导,结合我校办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我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社会辅导资源,决定开发篆刻课程,把它作为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篆刻特色,以特色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程总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具有一定的篆刻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5、打造校本特色。

三、教学组织形式本课程根据不同组织形式分普及层面和提高层面。

普及层面: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层面:建立特长班和拓展课。

四、普及层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篆刻作品。

能认识简单的篆字,初步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印章。

2、过程与方法:欣赏、感悟篆刻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积极愉悦地参与篆刻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对印章的关注和兴趣,提高印章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提高层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字的演变史,熟悉各种文字书体。

初步掌握辨认和书写篆书。

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理解篆刻的各种篆法、章法,刀法。

中小学校本课程篆刻开发方案

中小学校本课程篆刻开发方案

中小学校本课程《篆刻》开发方案为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学校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参与课程创新,为专长学生开设《篆刻》课程。

此课程已经开始起步。

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课程资源的态度,我校制定校本课程方案如下:一、专题研究的目标:(一)课程目标1、进一步实验和验证校本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强化办学特色。

(二)学生目标1、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美益智。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三)教师目标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

2、激发学生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

3、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

4、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专题研究遵循的原则1、兴趣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学校校本课程在综合和了文学、艺术、等学科后,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了.我校篆刻课的新模式。

3实践性原则。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我们开发和实验的课程正好实现这一理念,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问题。

4、灵活性原则。

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5、创新性原则。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完整资料)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完整资料)

第一课中国篆刻史一、教材分析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与难点中国篆刻的历史四、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殷商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

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

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五、联系实际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六、拓展与提高第二课篆刻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篆刻分类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2.过程与方法结合;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篆刻艺术 教案 小学

篆刻艺术 教案 小学

篆刻艺术教案小学教案标题:探索篆刻艺术——小学篆刻艺术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学习篆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篆刻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介绍。

2. 篆刻的工具和常用材料。

3. 篆刻的基本技法:刻刀的使用方法、线条与线面的掌握。

4. 篆刻作品的创作要素:字体的选择、布局等。

5. 篆刻艺术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篆刻艺术是什么,以及篆刻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展示一些篆刻作品,向学生展示篆刻艺术的魅力。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篆刻的基本工具和常用材料,并向学生展示实物。

2.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如刻刀的使用方法,线条与线面的掌握等。

3. 介绍篆刻作品的创作要素,如字体的选择和布局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向学生发放篆刻工具和材料,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刻刀进行实践操作。

2.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刻画直线、曲线、横线、竖线等基本线条。

3. 引导学生尝试刻画简单的字体或图案。

四、作品欣赏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篆刻艺术的特点和技法。

2. 提供更多篆刻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目,鼓励学生继续拓展自己的篆刻技巧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刻刀的正确使用和线条的掌握等。

2. 学生展示的创作作品和分享的心得。

3. 学生通过课后布置的练习任务展示的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准备:1. 篆刻工具和材料:刻刀、篆刻石、纸张等。

2. 篆刻作品图片或实物展示。

3. 篆刻相关的资料和参考书目。

教学延伸:1. 组织或参观篆刻艺术展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篆刻艺术发展和创作现状。

2. 引导学生运用篆刻技法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印章。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篆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和发展。

2. 掌握基本的篆刻技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篆刻的起源和历史- 篆刻的定义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探讨篆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介绍篆刻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2. 篆刻的基本技法与工具- 介绍篆刻所用的刀具和印材。

-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刀具,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

- 练基本的线条和结构构图。

3. 艺术欣赏与创作实践- 分析、讨论篆刻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技法运用。

- 引导学生对篆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 设计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篆刻的乐趣和过程。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篆刻的起源和发展1. 通过图示和文字介绍篆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

2. 展示篆刻作品,让学生感受篆刻的魅力和独特性。

第二课:篆刻的基本技法与工具1. 介绍篆刻所用的刀具和印材,展示正确使用方法。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线条练和基本结构构图。

第三课:艺术欣赏与创作实践1. 分析篆刻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技法运用。

2. 让学生选择一幅篆刻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分享自己的观点。

3. 设计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篆刻创作。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篆刻作品的创作质量和艺术性。

五、教学资源1. 篆刻作品图片和展示材料。

2. 篆刻刀具和印材。

以上是《篆刻》教案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并培养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篆刻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

篆刻教学设计方案

篆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2)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章法、布局等;(3)学会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篆刻刀、印泥、印石等;(4)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篆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2)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3)通过不断尝试、修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2. 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3. 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篆刻刀、印泥、印石等;4. 篆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介绍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章法、布局;(2)示范篆刻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篆刻刀、印泥、印石等;(3)讲解篆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3. 实践与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学生按照所学技法进行篆刻;(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3)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篆刻的重要性和价值;(2)学生反思自己在篆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篆刻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篆刻作品的质量;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耐心毅力等;4. 学生对篆刻的喜爱程度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篆刻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点、基本技法、工具使用方法等;2. 篆刻工具:篆刻刀、印泥、印石等;3. 篆刻作品:展示优秀篆刻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4. 教学视频:讲解篆刻技法、工具使用方法等。

篆刻教学教案5篇

篆刻教学教案5篇

篆刻教学教案5篇第一篇:篆刻教学教案《篆刻体验——肖形印》教学设计【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肖形印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素材,从远古人的崖壁雕刻到今人的形形色色的篆刻艺术,肖形印独具艺术魅力和实践价值。

从肖形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与章法等方面介绍了这门传统艺术,使学生肖形印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鉴赏和动手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1、学会鉴赏肖形印的篆刻艺术,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骤和刻制要点。

2、感受篆刻传统艺术的魅力,体验篆刻乐趣,增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肖形印图片,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纸动画视频,感受动物形象的可爱,体会动物形象的特点。

并展示课题:《篆刻体验——肖形印》三、具体授课:1、肖形印的概念与分类。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

又名蜡封或画像印。

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

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

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

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

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 5类:①人物类。

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剧、官吏、神话等。

②飞禽类。

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走兽类。

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虫鱼类。

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

美术教案:校本教材-篆刻艺术1

美术教案:校本教材-篆刻艺术1

学科美术年级二提供者张媛复备者课题校本教材(篆刻艺术) 课时1/2导学目标通过图像印的学习,诱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热爱。

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图像印的表现内容,图像印与社会文化生活、物质生活的一般关系。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篆刻的含义。

认识篆刻的特点。

学习欣赏篆刻艺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预设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学生准备好工具,起立,师生问好。

二、教学导入篆刻是艺术中的另类,即使无法识别篆书,也不妨碍你对这些艺术品的欣赏,你完全能够在这些另类印章方面得心应手。

图像印是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化大俗为大雅,在平俗之中显出风雅之致。

篆刻就是以篆书刻写的艺术。

篆刻与书法关系十分密切,也是线条造形的艺术。

所不同的是,一种是用毛笔写出来,一种是用刀刻出来。

但从刻这一过程来看,印稿无疑是书法作品。

我们今天来看看篆刻中的图像印。

三、新课讲授1、图像印的内涵及起源。

图形印也叫肖形印,是篆刻艺术与绘画、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

他可以是单纯的图像,也可以是图像与文字相配合,表现形态极其生动丰富。

图像印大致起源于春秋时期而盛行于战国、两汉,流行于古代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

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

它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洗练传神的笔触、严谨的构图、强烈的装饰性、于方寸之间,创造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缩微图案。

2、图像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图像印与古代社会生活;图像印与古代神话传说;肖形印,四灵印与十二生肖印。

图像印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图像印以简洁的手法描绘了先民们农耕、渔猎、乐舞、战斗等情景以及鼓瑟弹琴、歌舞伎乐、车马出行、乘龙跨虎等生动场面。

图像印里包含了丰富的神话故事。

图像印里有大量的动物印,最常见的是虎、马、鹿、羊、熊、兔、鱼等形象。

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图像印,常常以汉代人尊崇的“四灵”为题材,“四灵”即我们常说的“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中作业布置欣赏中国篆刻艺术。

小学篆刻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篆刻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篆刻的基本工具和技法,掌握篆刻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板书内容2. 篆刻工具:印石、印床、印泥、刻刀、毛笔、砂纸等3. 事先准备好的篆刻作品作为示范4. 学生作业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篆刻。

2. 提问:什么是篆刻?篆刻有什么特点?二、讲解篆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 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篆刻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篆刻工具和材料介绍1. 介绍篆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印石、印床、印泥、刻刀、毛笔、砂纸等。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四、篆刻技法讲解1. 讲解篆刻的基本步骤:设计、刻制、上印泥、盖章。

2. 介绍篆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的粗细、深浅、转折等。

五、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篆刻工具和材料。

2. 教师现场示范篆刻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3. 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印文,并在印石上刻制。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篆刻的历史、工具、技法等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篆刻的体验和心得。

二、篆刻作品欣赏1. 展示优秀篆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讨论作品的优点和特点。

三、篆刻创作1.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印文,进行篆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篆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篆刻教学的重点内容。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篆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3. 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篆刻的教案设计

讲解篆刻的教案设计

讲解篆刻的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之篆刻教案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 学习篆刻的基本技法和工具使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篆刻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介绍。

2. 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墨法、纸法。

3. 篆刻的工具和材料:篆刻刀、篆刻石、篆刻墨、篆刻纸。

4. 篆刻作品欣赏和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篆刻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篆刻作品,激发学生对篆刻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篆刻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篆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介绍篆刻的基本技法:刀法、墨法、纸法,并结合示范进行讲解。

3. 介绍篆刻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篆刻刀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篆刻石的选择和保养,篆刻墨和篆刻纸的使用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1. 分发篆刻工具和材料给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篆刻的刀法、墨法和纸法。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篆刻创作,可以是简单的文字或图案。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篆刻的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作品欣赏和分析:1. 展示学生的篆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意义,讨论篆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结活动:1. 总结篆刻的基本技法和工具使用要点。

2. 强调篆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篆刻艺术,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篆刻作品,评估其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讨论参与度,评估对篆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扩展活动:1. 组织篆刻比赛或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2. 邀请篆刻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或指导,深入了解篆刻的技法和艺术价值。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篆刻技法,如制作个性化的印章或书法作品。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完整资料)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完整资料)

第一课中国篆刻史一、教材分析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与难点中国篆刻的历史四、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殷商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

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

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五、联系实际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六、拓展与提高第二课篆刻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篆刻分类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2.过程与方法结合;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篆刻项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篆刻项目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篆刻艺术与技法课程编号:XXXXXX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X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课程目标:1. 了解篆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

2. 掌握篆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学会篆刻的基本技法,包括刀法、构图和章法。

4. 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篆刻作品。

教学内容:一、篆刻概述1. 篆刻的历史渊源2. 篆刻的分类和特点3. 篆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篆刻工具与材料1. 刀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2. 印石的选择与保养3. 其他辅助工具(如印泥、毛刷等)三、篆刻技法1. 刀法的基本技巧a. 刀锋的运用b. 刀刃的维护c. 刀势的把握2. 构图与章法a. 字体的选择b. 间距与布局c. 主题与意境的体现四、实践操作1. 选定篆刻内容2. 设计篆刻草图3. 进行篆刻实践4. 作品评价与修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篆刻概述1. 导入新课,介绍篆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讲解篆刻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面貌。

3. 课堂讨论,分享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二课时:篆刻工具与材料1. 展示各种篆刻工具和材料,讲解其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

2. 学生动手尝试使用篆刻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总结,强调工具和材料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篆刻技法(一)1. 讲解刀法的基本技巧,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刀锋的运用、刀刃的维护和刀势的把握。

2. 学生练习刀法,教师点评并指导。

3. 课堂总结,强调刀法在篆刻中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篆刻技法(二)1. 讲解构图与章法,通过实例分析字体选择、间距布局和主题意境的体现。

2. 学生设计篆刻草图,教师点评并指导。

3. 课堂总结,强调构图与章法在篆刻中的地位。

第五课时:实践操作1. 学生选定篆刻内容,进行篆刻草图设计。

2. 学生进行篆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篆刻作品。

第六课时:作品评价与修改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篆刻校本课程计划讲课教案

篆刻校本课程计划讲课教案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016年有新学生加入,结合实际需求课程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篆刻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高涨,校园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教材分析:篆刻校本课程教材《怎样学篆刻》中的内容详细丰富,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并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信息,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提供了线索。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考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接触篆刻艺术的机会很少,加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我结合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学习方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总目标:激发培养学生篆刻的兴趣,初步感受篆刻的艺术美。

通过篆刻课程的活动,使学生的篆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挖掘学生在篆刻方面的潜能为主要目的;在每一次课程活动中,循序渐进的进行篆刻专业知识的训练,形成自己课程的独特风格。

分目标:(一)初级段:(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篆刻的兴趣。

(2)了解篆刻史的相关知识。

(3)进行篆刻的基本训练与创作。

(二)高级段(1)提高篆刻艺术鉴赏的能力,了解篆刻名家作品与相关故事。

(2)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印章,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锻炼持之以恒的意志。

(3)保持学生对篆刻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印章的设计。

教学活动措施:(1)篆刻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课程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篆刻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

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

课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篆刻校本课实施方案

篆刻校本课实施方案

篆刻校本课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篆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校本课程中,篆刻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包括篆刻的起源、发展历程、技法等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篆刻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和理解。

三、课程内容。

1. 理论学习,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发展和技法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篆刻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篆刻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让他们在展示中学会欣赏和倾听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

1. 听讲教学,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篆刻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操作,老师进行篆刻的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篆刻的技法。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篆刻实践,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篆刻的乐趣。

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让他们在展示中学会欣赏和倾听他人的作品。

五、评价方式。

1.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篆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法、创意和表现力等方面。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实施。

1. 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篆刻课程的教学。

2. 教学环境,在艺术教室或者篆刻工作室进行实践操作和作品展示。

3. 教学资源,准备好篆刻工具、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4. 教学团队,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艺术老师、篆刻专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小学综合实践《篆刻》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篆刻》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篆刻》教案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篆刻,孩子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耐心、细心和创造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节小学综合实践课《篆刻》教案,以便教师能够准确满足任务名称所描述的内容需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篆刻的起源、历史和发展。

2. 掌握篆刻的基本工具、材料和技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件简单的篆刻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了解篆刻的相关知识,并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 购买篆刻刀、篆刻石和篆刻墨汁等相关材料。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篆刻的起源和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篆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篆刻的重要性和魅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篆刻的基本工具:篆刻刀、篆刻石和篆刻墨汁,并展示它们的用途。

- 教师介绍篆刻的基本技法,如点、划、磨、擦等。

3. 示范与练习(30分钟)-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篆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 学生进行模仿与练习,使用篆刻刀和篆刻石练习点划技法。

4. 创作与指导(4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一个简单的文字进行创作。

-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运用篆刻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并进行互动分享,彼此欣赏和评论。

- 教师发表鼓励和肯定的话语,激发学生继续热爱和探索篆刻艺术的热情。

四、教学延伸1. 扩展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重要篆刻家和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2. 实施创作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篆刻比赛或举办篆刻作品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技法运用是否准确。

有趣的篆刻课程设计

有趣的篆刻课程设计

有趣的篆刻课程设计第一篇:有趣的篆刻课程设计有趣的篆刻课程设计施教对象:怀德苑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得美感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篆刻作品的鉴赏分析,激发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方法,基本了解篆刻的构图。

工具准备:连史纸印料刻刀毛笔印泥印床等(一)、教学过程描述篆刻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有趣的艺术。

本次课的探索主要是求趣,探索篆刻中有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东西。

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简介篆刻艺术中有趣的文字、有趣的造型,将学生带入篆刻的世界,感受篆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通过激趣文字游戏让学生充满创作激情。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的这些印迹?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天然形成、加工做成、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通过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的课题:有趣的篆刻出示传统的印章,简介它的材质,引导我们今天用橡皮来治印,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

二、新知探索1、印章的分类⑴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可分为“白文”(红底白字)和“朱文”(白底红字)及“朱白混刻”(白红字混合)等。

⑵ 根据印文内容不同,可分为姓名字号印、吉语印、诗词印、收藏鉴赏印、肖形印、斋馆印等,其中姓名字号印最常见。

2、了解篆刻的工具。

3、了解篆刻的字体。

甲骨文(刻符、陶符、金文…)>篆书(大篆、小篆)> 隶书(汉隶――汉字由来)>楷书 >草书、行书>宋体(活字印刷)4、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篆刻的刻印步骤。

5、出示一系列实物及介绍名家的篆刻作品,让学生感知印文的构图及章法。

欣赏有趣的篆刻作品,让学生了解篆刻可以刻自己任何喜欢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兴趣三:介绍学习篆刻网站和网址四:问题讨论(三)、教学结束,发放纪念品。

小学篆刻表演教案

小学篆刻表演教案

小学篆刻表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篆刻刀具和印章。

2. 毛笔和墨汁。

3. 印泥和印纸。

4. 参考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篆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篆刻的兴趣。

2. 展示一些精美的篆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篆刻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篆刻刀具、印章、毛笔、墨汁、印泥和印纸等。

2.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巧,包括刻制、印花和磨印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篆刻的乐趣。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创作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次篆刻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在创作中的表现。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篆刻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篆刻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在本次篆刻活动中,学生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创作出了一些有趣的作品。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篆刻技巧的掌握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篆刻活动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篆刻字体教学设计方案

篆刻字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起源、特点及分类,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篆刻的历史、起源、特点及分类2. 篆刻的工具与材料3. 篆刻的基本技法4. 篆刻作品的创作与鉴赏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篆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介绍篆刻的历史、起源、特点及分类。

2.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1)讲解篆刻的工具与材料,如刻刀、印石、印泥等。

(2)示范篆刻的基本技法,如起笔、转折、收笔等。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篆刻作品,了解篆刻的构图、布局、线条等要素。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篆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篆刻心得。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篆刻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篆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作品质量、情感态度等。

3. 评价标准:(1)知识掌握程度:了解篆刻的历史、起源、特点及分类,掌握篆刻的基本技法。

(2)技能水平:能够独立完成篆刻作品,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3)作品质量:构图合理、布局得当、线条流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情感态度: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篆刻技法。

第一堂篆刻课教案模板范文

第一堂篆刻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篆刻入门基础课程目标:1. 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掌握篆刻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知识。

3. 学习篆刻的基本刀法,包括线条和布局。

4. 培养学员对篆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对象:篆刻爱好者,初学者课程内容:第一课时一、课程导入1. 引导学员分享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和兴趣。

2. 通过展示篆刻作品,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篆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印章的演变历程,从实用到艺术的转变。

3. 篆刻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三、工具与材料介绍1. 篆刻工具的种类:刻刀、印床、印泥、印章等。

2. 篆刻材料的种类:石料、陶瓷、金属等。

3. 工具和材料的选购与保养。

四、基本刀法教学1. 刻刀的握法和使用方法。

2. 线条的基本刀法:直刀、斜刀、圆刀等。

3. 基础布局原则。

五、实践操作1. 学员分组,每人发放一套篆刻工具和材料。

2. 老师示范篆刻过程,包括刻字、印泥沾印、拓印等。

3. 学员跟随示范,练习线条刻法和布局。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篆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方法。

3. 基本刀法和布局原则。

二、深入讲解1. 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和风格。

2. 印章的篆刻技巧,如阴阳刻、浅刻、深刻等。

3. 篆刻作品的鉴赏方法。

三、实践操作1. 学员分组,每人选取一个篆刻作品进行临摹。

2. 老师指导学员在临摹过程中注意刀法、布局和线条的运用。

3. 学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篆刻作品。

四、总结与反馈1. 老师对学员的篆刻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员分享学习体会,总结篆刻技巧。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员课后练习。

课程评价:1. 学员对篆刻艺术的理解程度。

2. 学员掌握篆刻工具和材料的能力。

3. 学员篆刻作品的质量和进步。

备注:1.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学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国篆刻史一、教材分析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及难点中国篆刻的历史四、讲授新课(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殷商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

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

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及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五、联系实际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六、拓展及提高第二课篆刻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篆刻分类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及操作性学习结合;2.过程及方法结合;3.师生互动、学生及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实物投影辅助教学、学习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叙: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我国的印章艺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

之后则有了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

二、讲授新课叙:印章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种类及用途也多种多样。

简介印章的分类及用途:(1)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栓好,为了保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轻泥,再在泥面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

(2)古玺:秦代以前的印章称作“玺”,因距今久远称为“古玺”,到汉代只有皇帝、皇后的印章才称“玺”。

(3)秦汉印: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

(4)官印:此种印区别于私印,印面多用“印”、“章”等文字,多为年俸禄两百石以上的高官所用,汉代流行。

(5)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

(6)肖形印:以图像入印的印章。

(7)闲章: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贞观”,印章转入游艺性质并作为艺术作品的补充后,这类印章称为“闲章”。

(8)边款:在印章的边侧刻上作者姓名、制作年月、地点或记叙及印章内容有关的文字,因其位置在印之边壁,称为“边款”。

(9)藏书章:唐太宗曾把联珠印“贞观”盖在御藏书画上,后人效仿,文学家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的印章。

明清以后这类印章越来越多,大体分为收藏类、鉴赏类、校订类。

三、欣赏及评价1、习作展示。

2、评价。

第三课篆刻欣赏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材料:制印材料、汉印图片、部分学生篆刻实物教学过程:一、学生观赏汉印图片,教师指导二、观看制印材料。

笔墨纸砚三、学生观赏篆刻实物。

第四课了解篆刻教学目标: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材料:制印材料、汉印图片、部分学生篆刻实物一、导入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

二、新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

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这种形势到了元未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三、建议学习篆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故一定要有非凡的毅力才行。

初学者不易直接操刀,应该循序渐进,必须!先学好篆书,但学习篆书(书法)一定要先学习理论。

其次才是执笔,强烈建议找个老师引导,否则极容易走弯路!第五课什么时候学习篆刻教学目标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2.了解什么时间学习篆刻。

教学重点、难点什么时间学习篆刻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及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就儿童开始学习篆刻的时间而言,以 6~7 岁为宜。

因为在这个时候,儿童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概念、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动力,且在校课业并不繁重,在学习时间上有保证——盖此三者,缺一不可。

二、新授学生自读。

三、总结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奸佞小人,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巨奸大蠹,而篆刻却是一流者,大有人在。

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

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

第六课篆刻所用工具及材料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印章使用的材质了解印章常用的材料的特性以及适合表现的印章风格。

藉此了解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到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印章常用的材料。

教学难点:分析各种印材所表现的印章风格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多媒体课件等演示用具。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及名家篆刻作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论我们从何种艺术创作工具材料是首先必备的。

导入课题:良工巨斧在刀及石——篆刻的工具及材料一、古代印章所用印材屏幕展示。

古代用于印章的材料有金、玉、铜、象牙、陶、骨、石等。

金属材质的玺印多数是连同印文一起铸造而成统称之为“铸印”。

展示:金、玉、铜、石等不同的印章。

师:王冕是第一位用花乳石刻印的人。

王冕之后,开篆刻风气的人是文彭。

他无意中购得四筐冻石便用来自写自刻所刻印章文字流丽浑朴大气从此冻石便名扬四海。

二、学习篆刻用到的工具材料屏幕展示一组篆刻用的工具材料。

1、刻刀是篆刻的主要工具,通常选用平口刀。

2、笔、墨、砚,准备一到两支小狼豪笔用来摹印、起稿和拓边款时蘸清水。

3、砂纸、镜子、刷子、拓包4、印石印石品种繁多,各个产地的石质差别很大,常用的有如下几种;(1)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石质温润细腻、不燥硬,颜色有黄、青、白、绿、黑等。

灯光冻、鱼脑冻是青田石里的名品。

普通青田石物美价廉易于够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理想印材。

(2)、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寿山其中的“田黄”最为珍贵。

印石中的“三大名品”是指寿山石中的田黄石、青田石中的灯光冻石、昌化石中的鸡血石。

还有浙江的昌化石、内蒙古的赤峰石等。

5、纸张写印纸、拷贝纸、连史纸、吸水纸等。

6、印泥一般选择上海、苏杭等地产的朱砂、朱磦印泥。

三、知识链接王冕题《墨梅图》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意蕴。

四、课堂拓展1、印石简介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有紫种洞、官洪洞、天白洞等,以官洪洞产石最佳,色暗而透明,映着灯光照看,呈红黄色、晶莹鲜亮叫做灯光冻,这种石材早已绝产。

青田石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

易于镌刻。

颜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

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洼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

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

2、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

石质铰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决,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

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

其中田坑所产较珍贵的黄色透明石材叫“田黄”是寿山石的极品。

寿山石中以冻石最多有水晶冻、天蓝东、桃花冻、玛瑙冻、牛角冻等。

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

采石用火药炸取。

色多呈储、黑、黄、自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

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诀。

最著名的是鸡血红以血得多少、鲜艳及否、底地的好坏而定优劣,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

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及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人。

4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及寿山、昌化石类似。

尚可刻。

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2、想想身边还能找到哪些有意思的材料可以用来刻印五、小结第七课篆刻规则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篆刻规则。

藉此了解篆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感受到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印章常用的材料。

教学难点:分析各种印材所表现的印章风格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教具: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

学具:刻刀等。

四、教学方法讲授、鉴赏、情景体验、演示。

学习方法欣赏、情景体验、动手实践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章法篇(1)历代印章的布局。

(2)篆刻的章法。

2、刻法篇(1)刀法概论。

(2)刻刀的选用。

(3)刀法介绍。

(4)用刀琐谈。

(5)历代玺印用刀简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