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结构作业
二轮复习选择题突破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作业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卷1.(2022·保定二模)科学家找到了大脑进入“梦乡”的钥匙——多巴胺(DA),DA 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DA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11NO2B.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D.一氯代物只有3种答案 A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DA的分子式为C8H11NO2,选项A正确;B.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存在亚甲基,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选项B错误;C.分子中含有氨基和酚羟基且含有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选项C错误;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两个亚甲基上的一氯代物又有2种,故一氯代物不止3种,选项D错误。
2.某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内最多有8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1 mol该有机物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D.分子中三处—OH上H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①>②答案 B解析 A.根据图示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及取代苯环上氢原子的7号碳原子一定共平面,8号碳原子与7号碳原子以单键相连,可能会共平面,所以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A正确;B.羧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该有机物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C.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中所含手性碳原子用“*”表示为:,C正确;D.电离出H+能力:羧基>酚羟基>醇羟基,所以分子中三处—OH上H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①>②,D正确。
3.(2022·湖南卷)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1B.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1 mol乳酸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 mol H2D.两分子乳酸反应能够生成含六元环的分子答案 B解析根据氧原子守恒可得:3n=2n+1+m,则m=n-1,A正确;聚乳酸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酯基,B错误;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1 mol乳酸和足量的Na反应生成1 mol H2,C正确;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两分子乳酸可以缩合产生含六元环的分子(),D正确。
2020-2021学年 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 七)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卵、幼虫、蛹和成虫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③亚马逊丛林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③④①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C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①符合种群的概念;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②符合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③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正确。
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上述生物中,只有硅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虽然是生产者,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蚯蚓和酵母菌都是分解者。
3.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细菌、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解析:选A蓝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蓝细菌和腐生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还有属于消费者的,故a包含d,b包含e,d和e属于c,A正确;B、C、D错误。
4.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至少具有的营养级数目和螳螂在此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分别是()A.3个、第二营养级B.3个、第三营养级C.4个、第二营养级D.4个、第三营养级解析:选D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该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该食物链至少有4个营养级,螳螂是第三营养级。
5.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A.每种生物都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B.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C.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解析:选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能将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A错误;在食物网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同时存在多种种间关系,B错误;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连接成复杂的营养关系,C正确;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是不断增加的,D错误。
数据结构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1以及它们之间的2和运算等的学科。
1 A.数据元素 B.计算方法 C.逻辑存储 D.数据映像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2.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K, R),其中K是1的有限集,R是K上的2有限集。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 D.逻辑结构2 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3.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线性结构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1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2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散列存取5.算法分析的目的是1,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指2,其二是指正确性和简单性。
1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2 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k6.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2等5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7.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连续的C.一定是不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9.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10.每种数据结构都具备三个基本运算:插入、删除和查找,这种说法。
switch选择结构作业

1、有else if块的选择结构是()CA.基本if选择结构B.if-else选择结构C.多重if选择结构D.switch选择结构2、下列关于if选择结构和switch选择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BDA.if-else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是必须有的B.多重if选择结构中else语句可选C.嵌套if选择结构中不能包含else语句D.switch选择结构中default语句可选3、下列代码运行结果是? 很干燥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hiDu = 45;if (shiDu >= 80) {System.out.println("要下雨了");} else if (shiDu >= 50) {System.out.println("天很阴");} else if (shiDu <= 30) {System.out.println("很舒适");} else if (shiDu >= 0) {System.out.println("很干燥");}}4、下面代码运行结果是()学钢琴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day = 3;switch (day) {case 1:case 3:case 5:System.out.println("学钢琴");break;case 2:System.out.println("学英语");default:System.out.println("休息哦");}}5、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 )。
54int x = 6, y = 10, k = 5;switch (x % y) {case 0:k = x * y;case 6:k = x / y;case 12:k = x - y;default:k = x * y - x;6、使用switch结构实现为小明定制学习计划,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学习编程,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学习英语,星期日休息。
选择结构作业解答(3)

选择结构作业解答(3)一、选择题:1.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位数字的表达式的是:a)‘0’ < = ch <= ’9’ b) (ch > ‘0’)&&( ch <’9’)c) (ch >= ‘0’)&&( ch <= ’9’) d) (ch >= ‘0’)||( ch <= ’9’)答案:b)2.能正确表示a和b不同时为0的逻辑表达式的是:a) a*b==0 b) (a==0)||( b==0)c) (a==0&&b!=0)&&( b==0&&a!=0) d)(a! = 0)||( b != 0)答案:d)解答:3.能表示a不能被2整除且a、b不相等,但a、b的和等于0的C语言逻辑表达式是:a) a==-b && a%2==0 b) a!=b && a+b==0 && a%2c) !(a%2)&&a==-b d) a%2==0 a+b==0答案:d)解答:4.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x=2,y=3,z;char ch=‘a’;z=(x||!y)&&(ch>’A’);}程序运行后z的值是a)true b)false c)0 d)15.关于if后面一对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叙述正确的是a) 只能用关系表达式 b) 只能用逻辑表达式c) 只能用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d) 可以使用任意合法的表达式6.对switch后面一对圆括号中的表达式,叙述正确的是a) 只能用数字 b) 可以是浮点数c) 只能用整型数据或字符型数据 d)以上叙述都不对7.以下不正确的if语句是a) if (a<b) t=a; b) if (a!=b && b);c) if (a=b) printf(“equal”); c)if (a>b)&&(b>c) printf(“max=%d”, a);8.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m=-2;if(m=0) printf(“@@@”);else printf(“%%%”);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b)%%% c)%% d)@@@%%% 9.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a=12,b=20,t=18;if(a>b) t=a;a=b;b=t;printf(“a=%d,b=%d,t=%d”,a,b,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a=12,b=20,t=18 b)a=20,b=18,t=18c) a=20,b=12,t=12 d)a=20,b=18,t=1210.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t=65;if(t>45) printf(“%d”,t);else printf(“%d”,t);if(t>35) printf(“%d”,t);else printf(“%d”,t);if(t>25) printf(“%d”,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65 b)6565 c) 656565 d)不确定的值11.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t=8;if(t-->=8) printf(“%d\n”,t--);else printf(“%d\n”,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9 b)8 c) 7 d)612.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void main(){ int a=2,b=5,c=3,d=2,x;if(a%3>b)if(c>d)if(b<d) x=++b;else x=++d;else x=--c;else x=++b; }程序运行后的x的值是:a )6 b)3 c) 2 d)713. 与“y=(x>0?x:x<0?-x:0)”的功能相同的if 语句是b) if (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14. 若a 、b 、c1、c2均是整型变量,x ,y 是浮点型变量,则以下正确的switch 语句是15. 以下关于switch 和break 语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break 语句只能用在switch 语句中;b) 在switch 语句中,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使用break 语句; c) 在switch 语句中必须使用break 语句; 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 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c;c=getchar (); switch(c-‘2’) { case 0:case 1: putchar(c+4);case 2: putchar(c+4);break; case 3: putchar(c+3);a) switch (c1+c2){case 1:y=a+b;break ; case 2:y=a-b;break; case 1:y=b-a;break;}b ) switch (x+y){ case 1:case 2:printf(“%d ”,a+b);break; }d )switch (a-b){default: y=a*b;break; case 10:case 9: x=a+b;break; case 7:case 5: y=b-a;break;}c ) switch (c1+c2); {case c1:y=a-b;break ; case c2:x=a*b;break; default:x=a+b;}b )if (x) if(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c) y=-x;if (x) if(x>0) y=x; else if(x==0) y=0; else y=-x; a) if (x) if(x>0) y=x; else if(x<0) y=-x; else y=0; d) y=0; if (x>=0) if(x>0) y=x; else y=-x;case 4: putchar(c+2);break;}}程序运行后,输入2<回车>,输出结果是:a)66 b)6 c)6654 d)没有输出内容二、填空题:1.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顺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建筑结构选型总复习作业及答案

建筑结构选型总复习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1. 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A. 承载力和稳定性B. 施工工艺和材料成本C. 可持续性和环保性D. 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答案:A、B、C、D解析: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承载力和稳定性、施工工艺和材料成本、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及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
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建筑结构类型。
2. 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是指()A. 结构的自重B. 结构的抗震性能C. 结构的荷载能力D. 结构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是指结构的荷载能力,即能够承受的外部荷载大小。
荷载包括建筑本身的自重、使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 钢结构的优点包括()A. 施工速度快B. 轻质高强C. 可回收利用D. 施工工艺简单答案:A、B、C、D解析:钢结构的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轻质高强、可回收利用以及施工工艺简单。
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需求,同时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4. 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A. 耐久性好B. 施工成本低C. 施工周期短D. 可塑性好答案:A、D解析: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耐久性好和可塑性好。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同时,混凝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塑性变形,适应不同形状和曲线的建筑需求。
5. 木结构的优点包括()A. 环保性好B. 施工速度快C. 可塑性好D. 耐久性好答案:A、C、D解析:木结构的优点包括环保性好、可塑性好和耐久性好。
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同时,木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塑性变形,适应不同形状和曲线的建筑需求。
木结构经过适当的防腐处理和维护,可以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二、填空题1. 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承载力和稳定性、施工工艺和材料成本、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及所需时间和人力成本。
2. 钢结构的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轻质高强、可回收利用以及施工工艺简单。
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C语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3. 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2. if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3. 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4. 选择结构的嵌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2. 难点:选择结构的嵌套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讲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作用,以及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
2.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选择结构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案。
2. 计算机和投影仪。
3.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引入选择结构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包括条件表达式和分支语句。
3. 示例:给出一些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来实现不同的选择结构。
4. 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练习使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
七、案例分析1. 案例一:编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年份,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
2. 案例二:编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分数,判断成绩等级。
八、选择结构的嵌套1. 讲解:讲解选择结构嵌套的概念和作用。
2. 示例:给出一些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选择结构嵌套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3. 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些程序,练习使用选择结构嵌套。
九、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关于选择结构的问题,比如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区别等。
2.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十、总结与作业1.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选择结构的概念、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以及选择结构的嵌套。
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次作业-选择结构(2)

C语⾔程序设计第四次作业-选择结构(2)(⼀)改错题输出三⾓形的⾯积和周长,输⼊三⾓形的三条边a、b、c,如果能构成⼀个三⾓形,输出⾯积area和周长perimeter(保留2位⼩数);否则,输出“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
输⼊输出样例1: 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5 5 3 area = 7.15; perimeter = 13.00输⼊输出样例2: 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1 4 1 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int main(void){double a,b,c;double area,perimeter,s;printf("Enter 3 sides of the triangle: ");scanf( "%lf%lf%lf",&a,&b,&c );if( 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s = ( a + b + c ) / 2;area = sqrt( s * ( s - a ) * ( s - b ) * ( s - c );perimeter = a + b + c;printf("area = %.2f; perimeter = %.2f\n",area,perimeter);elseprintf("These sides do not correspond to a valid triangle\n");return 0;}错误信息1:错误原因:少⼀个右括号。
2022-2023学年 选择性必修1 人教版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作业

课时作业(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基础题1.人体内有200余种细胞,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是()A BC D答案:A解析:A为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组成的,主要构成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A符合题意;B为红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主要运送氧气到全身各处,构成结缔组织,B不符合题意;C为肌细胞,主要构成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C不符合题意;D为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很多重任,如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2.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图所示的细胞。
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答案:B解析: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内部有细胞核,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两部分。
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B错误,A、C、D正确。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具有营养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C.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答案:B解析:神经元细胞不具有营养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A错误。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正确。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C错误。
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D错误。
4.下列关于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成年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B.大脑表面很光滑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D.脑干内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答案:B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正确。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一)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

课时作业(一)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相同的D.s能级的能量总是比p能级的能量低D[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故A项正确;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故B项正确;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为2,故C项正确;低能层的P能级能量低于高能层的s能级的能量,故D项错误。
]2.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A[霓虹灯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会很快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
]3.下列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A.N:1s22s22p3B.S2-:1s22s22p63s23p6C.Na:1s22s22p53s2D.Si:1s22s22p63s23p2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必须遵循构造原理,基态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是1s22s22p63s1。
]4.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质子数一定是18B.它的原子和37Cl可能互为同位素C.它的单质一定是强还原剂D.可以确定该微粒为ArB[此微粒核外共有18个电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离子又可能为阳离子Ca2+、K+或阴离子S2-、Cl-。
]5.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C.该过程将产生发射光谱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A[从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来看,2s一个电子跃迁到2p,能量升高,产生吸收光谱,A项正确,B、C、D项错误。
结构力学作业

西南交《结构力学E》离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3道小题)1. 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C)(A) 产生很小的力(B) 不产生力(C) 产生很大的力(D) 不存在静力解答2. 图示体系为:B(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C) 常变体系;(D) 瞬变体系。
3. 图示某结构中的AB杆的隔离体受力图,那么其弯矩图的形状为 ( B)(A) 图a(B) 图b(C) 图c(D) 图d4. 图示结构:B(A) ABC段有力;(B) ABC段无力;(C) CDE段无力;(D) 全梁无力。
5. 常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D〕(A) 产生很小的力(B) 不产生力(C) 产生很大的力(D) 不存在静力解答6.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D(A) 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B) 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C) 瞬变;(D) 常变。
7. 在弯矩图的拐折处作用的外力是〔B〕。
(A) 轴向外力(B) 横向集中力(C) 集中力偶(D) 无外力8. 对于图示结构,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B〕(A) 该结构为桁架结构;(B) 该结构是组合结构,其中只有57杆是受拉或受压杆〔二力杆〕;(C) 只有杆34的力有弯矩;(D) 除杆123外,其余各杆均为二力杆。
9. 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A) 圆弧线;(B) 抛物线;(C) 悬链线;(D) 正弦曲线。
:10. 如图示各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选项是( B)(A) 如图a(B) 如图b(C) 如图c(D) 如图d11. 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C)(A) 力;(B) 应力;(C) 刚体位移;(D) 变形。
12. 图示桁架,各杆EA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A )(A) 四根;(B) 二根;(C) 一根;(D) 零根。
13.图示两结构及其受载状态,它们的力符合。
B(A) 弯矩一样,剪力不同;(B) 弯矩一样,轴力不同;(C) 弯矩不同,剪力一样;(D) 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数据结构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据结构作业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任一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渐进时间复杂度为( )。
A、O(n)B、O(n/2)C、O (1)D、O(n2)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first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A、first == NULL;B、first->link == NULL;C、first-〉link == first;D、first != NULL;3.在一棵树中,()没有前驱结点.A、分支结点B、叶结点C、树根结点D、空结点4.在有向图中每个顶点的度等于该顶点的( )。
A、入度B、出度C、入度与出度之和D、入度与出度之差5.对于长度为9的有序顺序表,若采用折半搜索,在等概率情况下搜索成功的平均搜索长度为( )的值除以9。
A、20B、18C、25D、22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
s=0;for(i=1;i<n;i++)for(j=1;j〈n;j++)s+=i*j;A、O(1)B、O (n)C、O(2n)D、O(n2)7.栈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结构,其操作的主要特征是()。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进优于出D、出优于进8.假设以数组A[n]存放循环队列的元素,其头、尾指针分别为front和rear.若设定尾指针指向队列中的队尾元素,头指针指向队列中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则当前存于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
A、(rear-front—1)%nB、(rear—front)%nC、(front-rear+1)%nD、(rear—front+n)%n9.高度为5的完全二叉树中含有的结点数至少为()。
A、16B、17C、31D、3210.如图所示有向图的一个拓扑序列是( )A、ABCDEFB、FCBEADC、FEDCBAD、DAEBCF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n (n﹥0)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最少有条边。
2.在一棵A VL树中,每个结点的左子树高度与右子树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已知8个数据元素为(34,76,45,18,26,54,92,65),按照依次插入结点的方法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则该树的深度为。
《结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结构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结构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软件,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建筑结构,并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技巧;3. 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结构设计方案;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一: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综述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实际建筑案例,结合课程所学的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撰写一份综述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类型、荷载分析、结构设计方案选择及理由等。
评判标准:深度、广度、逻辑性、创新性。
2. 作业二:结构设计软件操作实践要求:学生选择一款结构设计软件,完成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
要求包括建模、荷载分析、设计优化等步骤。
评判标准:操作技巧、设计准确性、创新性。
3. 作业三: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建筑项目,完成其结构设计方案。
要求包括结构类型选择、荷载分析、设计优化等内容。
评判标准:方案完备性、创新性、可行性。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室讲授,介绍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结构设计软件,提高实践能力;3. 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4.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结构设计比赛、实习等活动,拓展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五、评判方式1. 作业评判: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包括书面报告、设计方案、实际操作等;2. 考试评判: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水平。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技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结构化作业设计

单元结构化作业设计一、设计目的本单元结构化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结构化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人体运动系统》。
主要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神经系统、运动的调控和协调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运动过程中的协调和控制方式,以及人体运动系统的相关疾病和保健方法。
三、作业设计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与人体运动系统相关的科普文章或相关实践案例,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总结。
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和观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探讨。
最后,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一份小组报告,包括阅读笔记和总结,以及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
2.设计实践任务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如测量自己的身高和手臂长度,然后用这些数据计算手臂的长度比例,并与他人进行比较。
学生需要观察和分析数据,并结合教材知识解释这些结果。
3.解决问题的任务设计一个问题解决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个与人体运动系统相关的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运动损伤,如扭伤、拉伤等,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原因、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4.创意展示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展示,展示与人体运动系统相关的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形式,如海报、PPT、模型等,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要求学生在展示中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并能够清楚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结果。
5.反思和总结最后,设计一个反思和总结的任务,要求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思考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以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学生可以撰写一篇反思和总结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021年建筑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1_0001欧阳光明(2021.03.07)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90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1.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B. 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C. 施工需要大量模板、工序复杂、周期较长、受季节气候影响大D. 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抗裂性差2. 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设计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是()。
A. 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 极限抗拉强度C. 屈服强度D. 比例极限3. 混凝土的强度以()为特征值。
A.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B.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C. 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D.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4. 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
A. 安全性B. 适用性C. 耐久性D. 经济性5.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确定。
A. 圆柱体抗压强度标准B.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C. 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6. 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A. 地震B. 风荷载C. 地基不均匀沉降D. 温度变化7. 下列各项中()达到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A. 轴心受压柱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性B. 影响外观的变形C. 令人不适的振动D.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8. 对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荷载的分项系数B. 荷载的设计值=标准值÷荷载的分项系数C. 荷载的标准值=设计值×荷载的分项系数9.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内力组合,其永久荷载和活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
A. 1.35和1.4B. 1.35和1.4C. 1.2和1.3D. 1.2和1.3510. 当结构或构件()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作业含答案

第1节群落的结构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某群落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群落为增长型C.不同的群落其优势物种一般不同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占据着不同的空间和资源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特征,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种群分布、种间关系等都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包括多个方面B.生态位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D.生态位越宽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解析: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部分相同,并非完全相同。
3.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图1可以表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B.图2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C.图3可以表示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D.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种间关系,甲表示菟丝子解析: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寄生关系,甲表示大豆。
4.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解析: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也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5.如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结构力学作业

西南交《结构力学E》离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3道小题)1. 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C)(A) 产生很小的内力(B) 不产生内力(C) 产生很大的内力(D) 不存在静力解答2. 图示体系为:B(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C) 常变体系;(D) 瞬变体系。
3. 图示某结构中的AB杆的隔离体受力图,则其弯矩图的形状为( B)(A) 图a(B) 图b(C) 图c(D) 图d4. 图示结构:B(A) ABC段有内力;(B) ABC段无内力;(C) CDE段无内力;(D) 全梁无内力。
5. 常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D)(A) 产生很小的内力(B) 不产生内力(C) 产生很大的内力(D) 不存在静力解答6. 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D(A) 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B) 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C) 瞬变;(D) 常变。
7. 在弯矩图的拐折处作用的外力是(B)。
(A) 轴向外力(B) 横向集中力(C) 集中力偶(D) 无外力8. 对于图示结构,下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B)(A) 该结构为桁架结构;(B) 该结构是组合结构,其中只有57杆是受拉或受压杆(二力杆);(C) 只有杆34的内力有弯矩;(D) 除杆123外,其余各杆均为二力杆。
9. 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A) 圆弧线;(B) 抛物线;(C) 悬链线;(D) 正弦曲线。
:10. 如图示各结构弯矩图的形状正确的是( B)(A) 如图a(B) 如图b(C) 如图c(D) 如图d11. 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会产生:( C)(A) 内力;(B) 应力;(C) 刚体位移;(D) 变形。
12. 图示桁架,各杆EA为常数,除支座链杆外,零杆数为:(A )(A) 四根;(B) 二根;(C) 一根;(D) 零根。
13.图示两结构及其受载状态,它们的内力符合。
B(A) 弯矩相同,剪力不同;(B) 弯矩相同,轴力不同;(C) 弯矩不同,剪力相同;(D) 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建筑结构作业答案 (2)

《建筑结构》作业1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俗称软钢),一般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依据。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为,符号C代表(混凝土),C后面的数字表示以(2/mmN)为单位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结构的极限状态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
4.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定义为强度标准值(除以)相应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5.(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c表示6、钢筋混凝土从加荷至构件破坏,梁的受力存在着三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阶段。
7、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梁,称为(适筋)梁,这种破坏称为(延性)破坏。
8、影响有腹筋的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剪跨比)和(配箍率)。
9、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中,只有(剪压)破坏是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10、T型截面梁按中和轴位置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翼缘内),第二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梁肋内)。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D)A.最大应变对于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C. 0.9倍极限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2.我国规范采用(A)作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C.轴心抗拉强度D.劈拉强度3.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B)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可靠性4.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A)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B.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振动C.挠度超过允许值D.裂缝超过了允许值5.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关系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结构作业
1、在购买某物品时,若所花钱x在下述范围内,所
付钱y按对应折扣支付
Y= x x<1000
1000<=x<2000
2000<=x<3000
x>=3000
程序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x = Val(InputBox("输入X的值"))
If x < 1000 Then
y = x
ElseIf x < 2000 Then
y = * x
ElseIf x < 3000 Then
y = * x
Else
y = * x
End If
Print "x="; x; "y="; y
End Sub
3、输入x,y,z三个数,按从大到小次序显示,如图: X y z
排序前23 676 67
排序后676 67 23
程序代码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z!
x = InputBox("输入 x")
y = InputBox("输入 y")
z = InputBox("输入 z")
Print " x y z"
Print "排序前"; x; ""; y; ""; z
If x < y Then
t = x
x = y
y = t
End If
If x < z Then
t = x
x = z
z = t
If y < z Then
t = y
y = z
z = t
End If
Print "排序后 " & x & " " & y & " " & z End Sub
4、完成如图所示的计算器程序
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y!, z!
x = Val
c = Trim
Select Case c
Case "+"
z = x + y
Case "-"
z = x - y
Case "*"
z = x * y
Case "/"
z = x / y
End Select
= z
End Sub
7、判断输入文本框中的表达式的左括号“(”和右括号“)”的配对情况
程序代码为:
Dim 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n = 0
Text1 = ""
End Sub
Private Sub Text1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If Chr(KeyAscii) <> "=" Then
If Chr(KeyAscii) = "(" Then
n = n + 1
ElseIf Chr(KeyAscii) = ")" Then
n = n - 1
End If
Else
If n = 0 Then
Print "配对正确,恭喜发财"
ElseIf n > 0 Then
Print "左括号多于右括号" & n & "个,按“重
置”以重新输入"
Else
Print "右括号多于左括号" & Abs(n) & "个,
按“重置”以重新输入"
End If
End If
End Sub
1、输入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
(year 是闰年,即 year 能被 4 整除但不能被 100 整除,或 year 能被 400 整除)
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x = Val
If x Mod 400 = 0 Then
= "此年份是闰年"
Else
If x Mod 4 = 0 Then
If x Mod 100 > 0 Then
= "此年份是闰年"
End If
Else
= "此年份不是闰年"
End If
End If
End Sub
2、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计算方程的根(判断两个实根,两个虚
根和两个相等根的各种情况)
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b!, c!, x!, y!, z!, h!
a = Val
b = Val
c = Val
x = b ^ 2 - 4 * a * c
If x < 0 Then
= "此方程无实数根"
Else
If x = 0 Then
y = (-1) * b / 2
= "此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 y
Else
z = ((-1 * b) + (b ^ 2 - 4 * a * c) ^ ) / (2 * a) h = ((-1 * b) - (b ^ 2 - 4 * a * c) ^ ) / (2 * a) = "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z & "和" & h
End If
End If
End 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