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赶圩归来阿哩哩》音乐教案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赶圩归来阿哩哩》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歌曲分析《赶圩归来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

歌曲以十六分音、前十六分音、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彝族风情。

2、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3、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难点1、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铃鼓、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彝族服饰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2、彝族简介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彝族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广袤丰饶的土地,孕育出彝族人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踏上一段音乐的旅程,去一个充满欢乐和热情的地方。

我们将一起感受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

三、歌曲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稍快歌曲情绪:欢快、喜悦的2、再次聆听:你从歌曲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来,并说说它是什么意思。

(“阿哩哩”:高兴、快乐的意思。

)3、《赶圩归来啊哩哩》赶圩是什么意思?赶集的意思。

赶圩归来阿哩哩就是说赶集回来很高兴。

4、歌曲背景:1979年冬天,壮族词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乡体验生活。

当时正值圩日,彝族姑娘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欢天喜地地选购自己喜欢的布料、小工艺品,然后结伴走回山寨。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标题: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结构和旋律。

2. 学习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节奏和节拍。

3. 学习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意义。

4. 学习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引入:1. 制作一幅有关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图片或海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和意义。

主体:1. 听歌曲:播放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录音,让学生先感受歌曲的整体效果。

2. 歌曲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节拍,并与学生一起唱歌。

3. 歌词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解释其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4. 演奏技巧:教授学生演奏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技巧,如指法、节奏掌握等。

5. 合作演奏: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演奏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感受和体会。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音乐的乐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听学生合作演奏的成果,评估其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资源:1. 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录音。

2. 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乐谱。

3. 演奏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南方圩日的风情,感受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民族特色和喜悦气氛。

2.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分析,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合唱部分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唱,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中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的把握,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圩日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曲谱、歌词和背景介绍。

2. 教学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 教学用具:指挥棒、节拍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方圩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圩日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歌曲的背景介绍,包括圩日的由来、意义和南方地区的特点。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学唱歌曲:从单声部开始学唱,逐渐过渡到合唱部分。

在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旋律和节奏。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唱。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圩日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圩日的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瑶族的文化背景,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难点:瑶族语言的发音及节奏的把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解析介绍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 瑶族文化介绍讲解瑶族的历史、风俗习惯、音乐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3.2 示范法教师用示范的方式教授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3.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瑶族文化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

4.2 学唱歌曲a. 教唱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

b. 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c. 教授瑶族语言的发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4.3 歌曲解析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瑶族文化的内涵。

第五章:课堂巩固与拓展5.1 课堂巩固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检查学习效果。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瑶族文化知识竞赛,增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6.2 评价方法通过小组表演、个体演唱和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瑶族语言发音的准确性。

b. 学生对瑶族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c.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材料准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7.2 辅助材料收集瑶族文化的图片、视频、图书等资料。

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赶圩归来啊哩哩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民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结构和歌词含义。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唱技巧。

3. 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中国传统民歌,解释其背景和意义。

- 播放一段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分析(10分钟)- 分发歌曲歌词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理解歌词的意思。

- 与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诗歌的韵律、歌曲的调式和节奏。

3. 学唱歌曲(15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唱。

-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歌曲的一部分,并互相合作纠正错误。

- 整合演唱:将各小组的部分整合起来,让全班一起演唱歌曲。

4. 创作活动(15分钟)-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段落,可以改编歌词或创作新的旋律。

- 学生可以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资源:- 《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录音- 歌曲歌词- 学生创作活动材料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学唱歌曲时的参与度和表现。

- 评价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

教案扩展:1. 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演奏歌曲的伴奏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民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表演活动,展示他们学到的歌曲和创作成果。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避免简单机械地学唱。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尊重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 在评估学生时,注重对学生努力和进步的肯定,而不仅仅关注表现的好坏。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人音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上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多地运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解释复杂的音乐概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掌握。
在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还不错,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合唱练习中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音准和节奏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简单的集体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信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充分展现了人们在集市归来的喜悦心情。这首歌曲是研究云南民族音乐的重要实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这首歌曲,了解其旋律、节奏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云南民族音乐特色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杂的节奏和音程跳跃,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赶圩归来啊哩哩》相关的问题,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正确演唱歌曲,以及如何与他人协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民族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透彻。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瑶族音乐的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掌握简单的瑶族舞蹈动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瑶族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瑶族舞蹈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课件:瑶族风情图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音频、舞蹈动作分解图。

2.教学道具:瑶族服饰、头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让学生初步感受瑶族音乐的风格。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二)歌曲教学1.教师介绍歌曲背景,讲解瑶族音乐的特点。

2.分组讨论:歌曲中体现了哪些瑶族文化特点?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集体演唱,感受歌曲的整体效果。

(三)舞蹈动作教学1.教师展示瑶族舞蹈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特点。

2.分组讨论:舞蹈动作与歌曲旋律的匹配关系。

3.教师分解舞蹈动作,逐个指导学生掌握。

4.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集体表演,感受舞蹈与歌曲的结合。

(四)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对瑶族音乐和舞蹈的喜爱。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和舞蹈,感受瑶族文化。

2.搜集瑶族的其他音乐和舞蹈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瑶族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部分学生在舞蹈动作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瑶族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瑶族舞蹈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圩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集体舞蹈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学唱。

2. 民族舞蹈的编排与表演。

3. 圩日的传统习俗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能够参与集体舞蹈的编排与表演。

2. 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理解,舞蹈动作的协调与配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及相关舞蹈表演。

2. PPT课件:圩日的图片、歌曲歌词、舞蹈动作图解。

3.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舞蹈道具(如花环、彩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圩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圩日的了解和感受,引出课题。

2. 学习歌曲:(1)听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歌曲的氛围。

(2)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方言词汇解释,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3)分组练习,加强歌曲的合唱部分。

3. 编排舞蹈:(1)观看舞蹈表演,分析舞蹈的动作特点和表演风格。

(2)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3)分组练习,进行舞蹈编排,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表演。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和舞蹈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乡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3)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圩日习俗和文化活动,进行比较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和方言词汇发音。

2. 观察学生在舞蹈编排与表演中的参与度、动作准确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圩日习俗和文化活动的了解程度,评估教学目标实现的满意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花城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歌曲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是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的民歌,被称为“梅州之歌”,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艺术》。

这首歌歌词简单、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梅州本地特色,通俗易唱。

二、歌曲背景这首歌讲述的是梅州农民在赶集之后回到家乡的欢乐心情。

梅州地处粤东地区,早在古代时期就是农业大县,农耕文化深厚,赶集则是梅州农民的一个重要日子,也是他们将家乡产出运往外地的时候。

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描绘了农民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唱歌跳舞的情景。

三、教学目标1.了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能够熟练唱出《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曲。

3.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源和意义。

可以让学生听梅州的农民赶集的情景,并和歌曲的内容进行对比。

2.学唱歌曲可以先放一遍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由老师带领唱一次,然后再由学生跟唱。

老师可以唱出一句,学生接着唱下一句,这样反复几遍,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唱出整首歌曲。

3.感受歌曲的情感歌曲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学生学唱歌曲后,可以让他们分析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自由发挥,想象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比如快乐、感慨、思乡等等,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

4.唱歌比赛可以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排练歌曲,并进行比赛。

最后由评委评选出最佳表现的组别。

五、教学反思通过学唱《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这首歌曲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让他们从音乐和歌曲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情感。

此外,唱歌比赛也是一种激励学生学好这首歌曲的方法,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更加认真。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聆听和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让学生体验到瑶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瑶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包括瑶族的分布、风俗习惯等。

聆听和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了解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学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歌曲中的瑶族方言词汇,增强对瑶族文化的了解。

2.2 教学内容解读《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习歌曲中的瑶族方言词汇,如“阿哩哩”、“赶圩”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跟读瑶族方言词汇,增强对瑶族语言的感知。

第三章:演唱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习《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指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分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

第四章:创意活动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通过创作和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瑶族音乐的魅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创意活动,包括歌曲改编、舞蹈编排等。

各小组展示创意成果,进行表演,分享创作心得。

4.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创作、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5.1 教学目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5.2 教学内容回顾《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学习内容,包括歌曲结构、演唱技巧等。

引导学生思考瑶族音乐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性。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演奏。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2 旋律解析:分析《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旋律结构,让学生了解其音乐形式和特点。

2.3 歌词解释: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旋律结构和歌词含义。

3.2 示范法: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歌曲欣赏: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

4.3 讲解歌曲: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旋律结构和歌词含义。

4.4 示范演唱: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4.5 歌词跟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音准。

4.6 歌曲演练: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练,加强歌曲表演能力。

4.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时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5.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回家练习歌曲的情况,包括歌曲演唱和演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知识介绍:为学生介绍更多关于赶圩的文化背景以及相关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2 比较学习:让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不同版本的特点和魅力。

第2课悠扬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第2课悠扬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思考民歌如何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云南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基本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民歌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更多美好的音乐。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4.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5.探讨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赶圩归来阿哩哩》,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敏感度,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2.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深入了解云南民族音乐特色,感悟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弹性节奏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较大,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使用更直观的演示或者增加个别辅导,来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可以更多地设置这类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悠扬民歌<赶圩归来阿哩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和感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歌的魅力。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共5篇)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共5篇)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共5篇)第一篇:《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其浓郁的彝族风格,体会彝家姑娘热爱生活,赶圩归来时的喜悦、欢快心情。

2、演唱歌曲时能注意各声部之间的音响均衡和谐,明确合唱时既要独立唱准自己的声部,又要和各声部融合统一,默契配合,体会人声的丰富表现力与美感。

3、用愉悦的心情,轻巧活泼、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年级:初中、高中一、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至二课时教具:播放机、投影屏幕、钢琴等教材分析:由古笛作词,黄有异作曲的广西彝族风格浓郁的《赶圩归来啊哩哩》,旋律欢快优美,明朗洗炼,富于民族特色,犹如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彝家姑娘的美丽活泼,热爱生活,在赶圩归来时的愉快心境。

此歌曲不仅作为独唱歌曲受到人们的喜爱,还由孙宝林编配为合唱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演唱和欢迎。

北京战友文工团的混声合唱参加了“亚洲艺术节”,获得“特别奖”,受到了亚洲各国朋友的喜爱。

《赶圩归来啊哩哩》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轰动了中国音乐界,广西的歌曲唱响了全国。

现在,这首歌曲已被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亚太地区教材,至今仍是全国许多歌手的首选演唱曲目。

著名歌唱家曲比阿乌曾经在“澳门回归庆典晚会”等大型活动中多次演唱;在第二届国际民歌节上,轮回乐队将其用摇滚唱法演绎,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广西歌手唐佩珠原唱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曲名?这位歌手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引出以下过渡语。

广西是多民族的居住地,各民族能歌喜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广西各民族文化既有自身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又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

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正是承传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演变而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唱由广西音乐人古笛、黄有异创作的《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南方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介绍赶圩的起源和意义。

1.2.2 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1.3.1 图片展示:展示赶圩的场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赶圩。

1.3.2 音频播放: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第二章:歌曲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旋律和歌词含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2.2 解读歌词中的民族风情和生活场景。

2.3 教学方法:2.3.1 示范演唱: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特点和歌词的含义。

第三章:歌曲学唱3.1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3.2.1 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2.2 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3.3.1 音频播放: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旋律学唱。

3.3.2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相互观摩和交流。

第四章:歌曲表演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2 教学内容:4.2.1 编排歌曲的表演动作和舞台布局。

4.2.2 进行歌曲的表演练习和展示。

4.3 教学方法:4.3.1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歌曲的表演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4.3.2 团队协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2 教学内容:5.2.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和知识点。

5.2.2 推荐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5.3 教学方法:5.3.1 问答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学习内容。

5.3.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讨论。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传统圩市的文化氛围,感受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学会用激昂、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布置简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圩市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b.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快速跳跃音和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3. 练习: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演唱展示: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学生了解了圩市文化,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圩市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圩市,让学生亲身体验圩市的繁华与热闹。

2. 邀请当地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圩市文化。

3. 开展圩市主题的艺术创作活动,如绘画、摄影等,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圩市的感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组织学生参观圩市时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 了解彝族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彝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

2. 彝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器(如吉他、手鼓等)。

3.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彝族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彝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播放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三、歌曲解析(5分钟)1.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高低音、节奏等。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体会彝族人民的热情和生活乐趣。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邀请学生用乐器伴奏,为歌曲增色添彩。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适合自己的舞蹈动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总结学习经验。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准备下次课堂展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彝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演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表现。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歌曲深入学习(10分钟)1. 分析歌曲中的装饰音和滑音,讲解其在彝族音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歌曲的韵味。

七、民族乐器介绍(10分钟)1. 介绍彝族的传统乐器,如笛子、琵琶等。

2. 演示乐器演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1. 划分声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2. 重点讲解合唱中的和谐与平衡,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歌词及节奏。

2. 彝族文化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歌词及节奏。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歌词及图片。

2.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学资料:关于彝族文化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彝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对彝族音乐产生兴趣。

2. 教授歌曲:(1)教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节奏。

(2)针对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邀请学生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2)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彝族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歌词及节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感情表现。

3. 学生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练习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加强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八、课程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2. 邀请彝族音乐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彝族文化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十、课程资源:1. 彝族音乐作品精选CD或在线音乐平台。

2. 彝族文化相关书籍、视频资料。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

音乐教案《赶圩归来阿哩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感受和学习中国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中国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中国南方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3. 歌曲中所体现的中国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1. 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 中国南方民歌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歌曲中所体现的中国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难点:1. 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中国南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3. 对歌曲中所体现的中国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理解和表达。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视频或音频,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教学乐器:吉他、笛子等。

3. 教学用具:乐谱、歌谱、笔记本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赶圩归来阿哩哩》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2. 讲解:介绍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所体现的中国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

3. 学唱: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演唱技巧。

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和音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5. 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指正,提高演唱水平。

6.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小组的整体表现。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和民族风俗。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学。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和指正。

4. 展示法:学生演唱展示,评价小组表现。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中国南方民歌风格的理解和掌握。

赶圩归来阿哩哩-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赶圩归来阿哩哩-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赶圩归来阿哩哩-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历史渊源,了解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技巧,能够轻松演奏该曲,并掌握旋律和节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3.全面发展:通过演奏该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气息和音乐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阿哩哩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技巧,领会古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2.难点:感悟阿哩哩曲中的情感表达,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

三、教学内容1.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历史和渊源2.乐器的演奏技巧3.旋律和节奏的掌握4.情感表达和艺术鉴赏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阿哩哩曲的历史渊源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境,理解乐曲的内涵。

2.合唱演奏:通过学生分组合唱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乐曲的演奏效果。

3.互动探究法:通过互动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鉴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第一步:导入1.初识阿哩哩曲,听苏少老师的演奏录像。

2.了解阿哩哩曲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引导学生进入古曲的情境。

第二步:演奏技巧讲解和练习1.介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和手指的位置。

2.分组练习演奏技巧,并加以纠错和改进,提高演奏水平。

第三步:旋律和节奏掌握1.教授阿哩哩曲的旋律和节奏。

2.分组练习旋律和节奏,并加以纠错和指导,提高演奏效果。

第四步:合唱演奏1.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演奏。

2.引导学生注意统一旋律和节奏,提高合唱演奏水平。

第五步:情感表达和艺术鉴赏1.引导学生感悟阿哩哩曲中的情感表达,如翻腾的思绪和激荡的情感。

2.通过互动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阿哩哩曲的艺术内涵,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六步:总结与展示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展示演奏效果,并对成果进行评价和表扬。

奥尔夫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奥尔夫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奥尔夫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教案标题:奥尔夫音乐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赶圩归来阿哩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向学生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创造。

主体活动:
3. 向学生展示《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唱。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合唱,其他小组随
和声伴唱。

5. 引导学生用奥尔夫音乐中的乐器(如木琴、铃铛等)伴奏《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旋律,增强音乐的层次感。

6.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奥尔夫乐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可以是旋律的
变奏、节奏的改编等。

巩固活动:
7.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创造的音乐片段。

8. 合并各小组的创作,形成完整的音乐作品,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欣赏。

评估活动:
9. 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的发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
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奥尔夫音乐教育,可以选择其他歌曲进行合唱和创作。

教案评价: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合作和创造,发展他们的音乐感知、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参与合唱和创作,加深对《赶圩归来阿哩哩》这首歌曲的理解和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音乐
年级:五年级
单元题目:《农家乐》
课题:《赶圩归来啊哩哩》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2、在活动中感受节奏,体验音的强与弱。

3、学跳简单的彝族舞蹈,感受彝族风情。

教学重点: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2、在活动中感受节奏,体验听辨不同力度声音,从而感受声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
在演唱中咬字准确清晰,唱准十六分音符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

歌曲以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教学准备:
1、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九册第二课《赶圩归来啊哩哩》。

2、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彝族头饰、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学生站好两排,男生一排女生一排。

教师带领学生们随着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律动。

在活动中,教师渗透彝族舞蹈的基本感觉。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们原地走一走。

五指并拢摆摆手,全身放松
点点头,上身挺直要昂首。

双手向下摇摇手,全身力量往下沉,我们要向两侧走。

师生共同随音乐律动
一、听辨、感受(活动中感受节奏,体验音的强与弱)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请你把看到的数字用拍手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注意看我的手。

(教师用手势做出1、2、3、4,学生依次排出X XX XXX XXXX )师:刚才大家看得很仔细,现在请你听仔细。

请你把听到的鼓声用你的小鼓模仿出来。

师依次敲击不同的节奏
生:用小凳子模仿教师敲击的节奏,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力度的变化。

二、感受彝族风情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

你都知道哪些生:回答问题。

师:你知道彝族吗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那里的彝家风情。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个省。

彝家山寨山清水秀、环绕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彝族人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常常以酒当茶招待客人。

“无酒不成敬,无酒不成礼”这就是热情的彝族人。

彝族服饰十分精美,都是都心灵手巧的彝族姑娘们亲手制成,花包头也是姑娘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喜庆、赶集、外出时,大家都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

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月琴也是彝家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他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彝族传统节日很多,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要数火把节了,火是彝族人追求光明的象征,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点上火把,在夜晚,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

以祈求来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这就是多姿多彩的彝寨。

三、感受体验中解决歌曲重难点
师:现在就让我们成为彝族的漂亮姑娘,彝族的帅气小伙,一起唱唱彝族的歌,跳跳彝族的舞蹈,敲敲彝族的鼓,我们对歌比赛正式
开始。

请大家看大屏幕。

2种颜色的节奏谱,前种颜色我来敲,后一种颜色的图谱大家敲。

(教师出示节奏谱,1、师生合作2、生生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的真好,那你知道“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问题
师:在彝族语言里,“啊哩哩”是称词,表示很高兴。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也提高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彝乡变了他们的生活富裕了,彝家人更加高兴,更加幸福了。

四、学唱歌曲
1、学生听歌曲范唱
2、学生听教师弹琴,心里默唱
3、学生唱歌谱
4、教师范唱
5、学生填词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男女声对唱
五、表现与创造
师:最后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火把节!
生:唱、跳、奏自由组合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体验火把节的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