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3.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策略和工具;4. 熟悉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和伦理道德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2. 掌握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能;3. 学会使用信息资源管理工具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4. 能够识别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管理在现代组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为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管理基本概念:信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2. 信息管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性、安全性;3. 信息管理方法: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4. 信息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人员;5. 信息系统功能:信息检索、数据处理、决策支持、协同工作;6.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组织、整合、优化;7.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措施、安全隐患识别、防范策略;8. 信息伦理道德:信息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信息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章:信息管理方法与信息系统;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第四章: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
教学进度安排:共计16课时,每章节分别安排4课时。
《信息管理导论(人大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信息管理客体概述
2.具体科学层面的信息概念
• 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门 类。从事具体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习惯于从相 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信息现象出发 ,来研究信息的定义问题,所以,往往使所提出的信息 定义具有比较明显的“学科烙印”。
• 他们的定义尽管各有不同,但还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 对信息概念的认识,丰富了信息概念的外延。
岳剑波
事物自身显示其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信息是一种比运 动、时间、空间等概念更高级的哲学范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张辑哲
信息本质上是一种“虚在”,但其内容所指却可以是几乎全部的实在与虚在,而且它又可以 甚至是必须转化成实在(第二实在:信息物如文字或人的其他创造物),必须通过实在(第一 实在:人)才能存在,才能在现实中实现其价值——信息是一个游荡、穿梭于实在、虚在 之间的精灵
学科领域 控制论
信息论
思维科 学
信息论 系统论
系统科学
生物信息学
社会信息学
信息就是收集、分析、管理和传播的data(数据)。它是一种工具 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的一切运动、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 意志等的统称 在严格的语言学意义上,信息是已知或可以预测的内容与新的或无法预 测的内容之间的张力。这与数学中的信息概念不一样,数学中的信息是 对不可预测性的测量。语言学意义上的信息是通过新内容和非新内容 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信息单位是一种结构,它由新信息和已知信 息两种功能构成
彼得·F·德鲁克认为,当我们还在对“ 未来的办公室”猜测纷纷的时候,未来 的组织——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和核心支 撑的组织——正在迅速成为现实。
一、信息概念的定义
(一)对信息概念已有的认识 • 人们对信息概念的定义已从最初的表象层面(即把信
信息管理课程大纲
信息管理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信息管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灵活、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管理。
3. 培养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意识,提升信息利用的效果。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协作处理信息的能力。
6. 通过实践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信息管理概述1.1 信息管理的定义和特点1.2 信息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1.3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2. 信息资源管理2.1 信息资源的组成和分类2.2 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存储2.3 信息资源的评估和利用3. 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3.1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3.2 信息技术对信息管理的影响和挑战3.3 信息技术创新与信息管理发展4. 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4.1 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4.2 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4.3 基于信息的决策方法与模型5.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5.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5.2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实施5.3 信息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6. 信息管理与组织创新6.1 信息管理对组织创新的影响6.2 信息管理的创新方法和实践6.3 信息管理在组织学习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供学生基本的信息管理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等形式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作业、实践项目、个人报告、小组讨论等。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1.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2. 课程代码:IM1013. 学时安排:48学时4.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5. 开课学期:大三上学期6. 课程先修要求:无二、课程目标1. 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 理解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 掌握信息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4. 培养信息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信息管理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三、课程内容1. 信息管理概述a. 信息管理的定义和范畴b.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c. 信息管理的基本特征和要素2. 信息管理系统a. 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b. 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和特点c.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3. 信息资源管理a. 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征b.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c. 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4. 知识管理a. 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模型c. 知识管理的实践案例5. 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a. 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支持b. 信息管理的信息技术和工具c. 信息管理的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授课,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3. 学生讨论: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五、考核与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和课程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30%2.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开卷笔试,占总成绩的40%4. 课程论文:鼓励学生选题,撰写与信息管理相关的论文,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三版),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000年2. 辅助教材:a.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016年b. 《知识管理导论》,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019年七、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某某某,教授,信息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八、备注1. 本教学大纲为参考版本,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 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73003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 3 学时51适用专业信息管理适用层次专升本一、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信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资源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课程从信息、情报和文献;信息学学科体系;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模型与种类;信息源;信息整序;信息服务;信息用户;信息系统;信息产权等方面阐述了信息的性质、种类和作用,信息的交流、传播、组织、处理、检索和利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研究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信息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信息学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运用,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环节(一)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情报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几个有代表性的情报学理论。
(2)理解信息的性质和作用。
(3)熟练掌握信息、情报、文献、信息资源等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教学内容(1)信息概述(2)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二)信息交流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发展过程。
(2)熟练掌握信息交流的各种类型。
(3)理解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的模式与要素。
2、教学内容(1)信息交流与社会(2)信息交流的模式与要素(3)信息交流的类型(三)信息源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源概念,非文献信息源的种类和特点。
(2)熟练掌握印刷型文献信息源各类型和特点。
(3)理解缩微型信息源、声像型信息源和数字化信息源。
2、教学内容(1)信息源概述(2)文献信息源(3)非文献信息源(四)信息整序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整序的理论基础,计算机信息整序方法。
(2)理解信息整序结构和按外部特征的整序方法。
(3)熟练掌握分类整序方法和主题整序方法。
2、教学内容(1)信息整序的理论基础(2)信息整序的基本原理(3)信息整序方法(4)计算机信息整序方法(五)信息服务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服务的概念,信息服务的特性和原则,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信息服务的市场经营与管理。
教学课件:《信息管理导论》党跃武
可存储性与转换性
信息总是可以通过体内载体或体外载体加以存储,但体内载体与体外载体的存储效能 不同。
信息可以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传递性与相对中立性
信息的可存储性使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通过特定载体存储的信息不仅可以在经过转 换后传递,而且本身也可以通过人类信息器官以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传递。信息 的传递性借助信息载体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得以实现,促进和保证了信息在更大范围的 扩散和利用。
宋江大喜,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息。”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荡子江湖信息稀,疲兵关塞肌肤裂。 望尽南飞雁,佳人断信息。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江左四年无信息,欲传尺素羡双鱼。 懿曰:“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
信息的哲学观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 Popper)认为:“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 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 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 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卡尔·波普尔的第三 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也就是信息的世界。
特定的用户需要特定的信息,特定的信息满足特定的用户,只有经过合理和科学的开 发才能使信息成为真正的资源,才能有效地连接特定信息和特定用户。同时,信息不可能 自发地发挥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从而为自己或他 人服务。因此,信息的开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价值相对性与绝对性
按信息内容区分
信息可按信息内容即社会属性分为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社会化信息是人类社 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产生和应用的信息,即一切由人或最终由人创造或发现具有社会价值的 文化形态和观念形态。非社会化信息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等生物信息和天体宇宙信息等自然 信息。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791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信息资源1.资源: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
2.信息:信息的定义、特征。
3.信息资源概述(二)信息社会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2.中国信息化的道路3.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三)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原理2.社会信息交流(四)信息管理1.信息管理概述2.信息管理者的职业地位3.信息管理的理想和发展趋势(五)信息资源技术管理1.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作用3.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4.技术与社会发展(六)信息资源人文管理1.信息政策2.信息法律3.信息道德(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1.信息资源经济管理概述2.信息资源经济管理的手段3.信息产业4.信息商品5.信息市场(八)信息组织1.信息组织原理2.信息组织方法(九)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概述2.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1(十)信息管理方法论1.信息管理方法论2.信息管理方法二、课外作业与习题每一章布置2~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
题型包含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应用题、作图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必要时安排专门的习题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五、课程设计内容无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管理信息系统》,周德荫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王成钧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信息管理属于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课程代码:IM001学分:3授课对象:本科生先修课程:无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一版,李明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能够识别和解决信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5. 培养信息管理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管理概念和发展历程- 信息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信息管理理论框架-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3. 信息管理环境分析- 组织内外环境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信息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4. 信息需求分析与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需求分析方法及工具-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5. 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和步骤- 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术6.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风险度量方法 - 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7.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信息管理持续改进的策略和工具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信息管理相关的实验和项目,培养实践能力;4. 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信息管理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信息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撰写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4. 实验和项目小组报告:学生参与的实验和项目的成果报告和展示。
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设计前言信息管理导论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信息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信息管理导论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信息管理导论的知识。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领域的基本认知,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应用;3.理解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和利用;4.认识信息管理中的技术和工具。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周:信息与管理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2.信息与知识的关系;3.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第二周:信息管理的框架和模型1.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2.信息管理模型;3.信息资源的分类。
第三周:信息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数据库管理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知识管理系统。
第四周:信息管理的过程和系统1.信息管理的过程和方法;2.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3.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评价。
第五周: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利用1.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2.信息检索技术;3.信息利用和应用。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示、设计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2.项目设计与演示;3.期末考试。
结语本文档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份信息管理导论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信息管理导论的知识。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并希望本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管理的知识。
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大一学生全面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升他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能力,包括:1. 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熟悉常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具和软件;4. 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案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信息系统概论- 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3. 组织信息管理- 组织结构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 网络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通信协议 - 网络安全与风险管理-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6.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与软件工程-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提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2. 作业与项目:布置相关作业和项目,考察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
六、参考教材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导论》,作者:XXX2.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者:XXX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者:XXX七、其他要求1. 学生需自备笔记本电脑,并安装相关软件。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创新信息管理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从信息作为资源的构成要素组合管理出发,对信息管理活动实施人文管理、经济管理、专门化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二、课程学习目标1.掌握信息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原理,主要针对信息作为资源涉及的信息、交流、技术、组织等各种要素结合进行管理的原理与方法,能运用其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管理问题。
2.能够对信息管理的过程和事物进行处理。
包括针对信息管理活动采用信息道德、政策法规等人文管理手段与措施,经济管理手段与措施,以及针对企业、行政等实施信息资源专门化管理。
3.能促进学生提高评价、分析与创新能力。
对信息管理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能从信息、交流、技术、组织等信息资源要素组合管理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并能从人文、经济等管理手段的运用视角,对管理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创新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信息与信息资源『知识点』信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信息与情报的关系、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定义、特性;信息资源的构成;信息资源的功能及信息财富观;信息资源的生产力功能;基于数据量、概率和经验的三种信息度量方法。
『重点』信息的定义、特性;信息与情报、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信息资源的定义及构成;引文分析方法;沃尔肯斯泰因公式;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难点』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引文分析方法;沃尔肯斯泰因公式、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基本要求』1、识记:信息的定义、分类、特征;白色、黑色和灰色信息;零次、一次、二次、三次信息;引文耦合、同被引,自引;沃尔肯斯泰因公式;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13《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艺,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4.学时与学分学分: 2 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践学时: 05.先修课程无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教材名称: 《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主要参考书:《信息管理基础》赵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党跃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多媒体要求: 多媒体教学占80%8、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书面作业+考勤)2.期末闭卷笔试3.总成绩= 笔试成绩(70/100)+ 平时成绩(30/100)9、课外自学要求开课期间阅读相关信息资源管理的书籍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涵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了解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行为论和信息交流论, 信息产品开发与流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及大概内容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简论第二节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第三节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第四节走向信息管理科学第二章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论第二节信息处理技术第三节通信技术第三章信息行为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需要和信息动机第二节用户的信息行为第四章信息交流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的表述——符号和编码第二节信息交流模式第三节社会信息流第五章信息产品的开发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采集第二节信息整序第三节信息分析第六章信息产品的流通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服务第二节信息市场第七章信息系统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系统工程第二节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第三节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第八章信息产业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产业理论第二节信息产业管理基础第三节信息产业政策第四节信息化四、教学学时分配大纲制定者:大纲审订者:大纲批准者:2007年5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信息管理导论
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5.总学时:45学时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该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应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对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从整体上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信息资源 (9学时)
教学内容: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信息及其特性;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内涵、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测度以及信息资源与生产力集财富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含义、特性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特性、测度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广义概念,信息与相关概念区别联系。
2.第二章信息社会 (5学时)
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环境、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一般知识、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社会信息文化的内涵及现在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信息化状况、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
3.第三章信息交流 (8学时)
教学内容: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点、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信息交流的基本类型、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矛盾和障碍。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基本原理、模式、结构、以及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作用、信息交流模式设计。
教学难点:信息交流的障碍与矛盾分析。
4.第四章信息技术(6学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纠纷、侵犯工业产权、侵犯隐私权、网络犯罪、侵犯信息主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从总体上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以及作用。
5.第五章信息组织 (6学时)
教学内容:信息组织及其功能、信息组织的基本原则、信息组织发展简史、信息组织的基础;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基本成果;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组织原理,掌握信息组织方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信息组织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信息组织的方法。
6. 第六章信息管理 (6学时)
教学内容:信息管理含义、信息管理的发展历史、信息管理者职业地位的变化、首席信息官职能、信息管理的理想及其发展趋势、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信息管理的含义;了解信息管理职业、信息管理的理想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管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7 .第七、八、九章信息资源人文管理、经济管理、系统管理 (3学时)
教学内容:国家信息政策的层次和内容、发达国家的信息政策、我国信息政策;信息法律的由来、内容、特点、制定原则、国外信息法律概况、我国信息法律概况;信息道德的由来、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关系、信息道德的功能、信息道德建设;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关系。
(了解)
教学基本要求:从总体上了解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道德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国家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道德概念以及相关关系。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无
五、考核方式:
考试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分组参与讨论,相互交流探讨,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信息学是一门新新科学,所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创新性提问和思考。
为了更好的达到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具体做到:
1.信息管理导论是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进行。
对信息管理导论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
2.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实践分析、课堂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发言,并计入平时成绩。
4.不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多翻阅相关杂志和参考书。
八、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谭祥金.信息管理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
[1]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学导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
[2]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3]王万宗.信息管理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