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山海经节选

合集下载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山海经目录南山经卷一西山经卷二北山经卷三东山经卷四中山经卷五海外南经卷六海外西经卷七海外北经卷八海外东经卷九海内南经卷十海内西经卷十一海内北经卷十二海内东经卷十三大荒东经卷十四大荒南经卷十五大荒西经卷十六大荒北经卷十七海内经卷十八第一部分五藏山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ɡòu今音gǔ)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xīnɡ xīn ɡ),食之善走。

丽(j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ǎ,或通“蛊”,读gǔ)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多棪(yǎn)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ó tuó,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尙鸟付鸟( chǎng fū),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ò。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全文译文

山海经全文译文

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山经·北山经主要讲述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

其中多滑鱼。

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

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同习>々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成书确指说对《山海经》一书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吴越春秋》中: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

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其后,东汉时期的王充、赵晔等也都在其著作中将《山海经》的定为伯益,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增删修改。

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奢侈大博级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花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清朝毕沅在总结前代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山经》是大禹、伯益创作,《海外经》、《海内经》为秦人所作,《大荒经》则在刘秀修订时产生。

进入二十世纪,又有学者提出《山海经》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发端于刘师培,他在《西汉今文学多采邹衍说考》中,根据《墨子》所记神仙家言,亦以齐邦为盛推断,他主张《史记·大宛列传》与《山海经》并提的《禹本纪》疑亦衍书。

另外《山海经》的还有学者认为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

泛指说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的北人与南人之争。

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

顾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的籍贯同《山经》一样,可能是秦国人。

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

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

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

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

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

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

山海经(海经)

山海经(海经)

山海经(海经)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南山在其东南。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在羽民东。

其为小人颊赤肩。

尽十六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灌氵换讠】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灌氵换讠】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

生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灌氵换讠】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一曰其为树若彗。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一曰三毛国。

【载车换至】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一曰【载车换至】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一曰在【载车换至】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

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

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

一曰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爰有熊、罴、文虎、【虫隹】、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

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虫隹】、豹、离朱、【丘鸟】久、视肉、【上虍下乎】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海外西经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山海经目录南山经卷一西山经卷二北山经卷三东山经卷四中山经卷五海外南经卷六海外西经卷七海外北经卷八海外东经卷九海内南经卷十海内西经卷十一海内北经卷十二海内东经卷十三大荒东经卷十四大荒南经卷十五大荒西经卷十六大荒北经卷十七海内经卷十八第一部分五藏山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ɡòu今音gǔ)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xīnɡ xīnɡ),食之善走。

丽(j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ǎ,或通“蛊”,读g ǔ)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多棪(yǎn)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ó tuó,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尙鸟付鸟(chǎng fū),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ò。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目录南山经卷一西山经卷二北山经卷三东山经卷四中山经卷五海外南经卷八海外西经卷七海外北经卷八海外东经卷九海内南经卷十海内西经卷十一海内北经卷十二海内东经卷十三大荒东经卷十四大荒南经卷I五大荒西经卷十六大荒北经卷十七海内经卷十八第一部分五藏山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穀(go u今音g u)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X In g Xln g)食之善走。

丽(j 丫)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 0,或通“蛊”读g U)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多棪(y*)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鮭,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otu 0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尙鳥付鳥(Ch d ng f u )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δo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gudn gu n,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原版《山海经》原文

原版《山海经》原文

原版《山海经》原文《山海经》全文及译文:【原文】: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

爰有黄金、【王千】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

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死之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

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国。

有列襄之国。

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左虫右上而右下大】蛇,木食。

有盐长之国。

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白皋】爰过,黄帝所为。

有【上穴下契】窳,龙首,是食人。

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

西南有巴国。

大【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

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有朱卷之国。

有黑蛇,青首,食象。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馅饣换口】之。

有嬴民,鸟足,有封豕。

有人曰苗民。

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

又有青兽如菟,名曰【上山下囷】狗,有桂山。

《山海经》原文___东次四经

《山海经》原文___东次四经

《⼭海经》原⽂___东次四经青⽜(太上⽼君坐骑)《⼭海经》原⽂东次四经东次四经之⾸,⽈北号之⼭,临于北海。

有⽊焉,其状如杨,⾚华,其实如枣⽽⽆核,其味酸⽢,⾷之不疟。

⾷⽔出焉,⽽东北流注于海。

有兽焉,其状如狼,⾚⾸⿏⽬,其⾳如豚,名⽈猲狙,是⾷⼈。

有鸟焉,其状如鸡⽽⽩⾸,⿏⾜⽽虎⽖,其名⽈鬿誉亦⾷⼈。

⼜南三百⾥,⽈旄⼭,⽆草⽊。

苍体之⽔出焉,⽽西浪注于展⽔,其中多鱃鱼,其状如鲤⽽⼤⾸,⾷者不疣。

⼜南三百⼆⼗⾥,⽈东始之⼭,上多苍⽟。

有⽊焉,其状如杨⽽⾚理,其汁如⾎,不实,其名⽈芑,可以服马,泚⽔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其臭如蘪芜⾷之不 费。

⼜东南三百⾥,⽈⼥烝之⼭,其上⽆草⽊,⽯膏⽔出焉,⽽西流注于⿀⽔,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其⾳如欧,见则天下⼤旱。

⼜东南⼆百⾥,⽈钦⼭,多⾦⽟⽽⽆⽯。

师⽔出焉,⽽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贝。

有兽焉,其状如豚⽽有⽛,其名⽈当康,其鸣⾃詨,见则天下⼤穰。

⼜东南⼆百⾥,⽈⼦桐之⼭。

⼦桐之⽔出焉,⽽西流注于余如之泽。

其中多 ⾻鱼,其状如鱼⽽鸟翼,出⼊有光。

其⾳如鸳鸯,见则天下⼤旱。

⼜东北⼆百⾥,⽈剡⼭,多⾦⽟。

有兽焉,其状如彘⽽⼈⾯。

黄⾝⽽⾚尾,其名⽈合⼞,其⾳如婴兒,是兽也,⾷⼈,亦⾷⾍蛇,见则天下⼤⽔。

⼜东北⼆百⾥,⽈太⼭,上多⾦⽟桢⽊。

有兽焉,其状如牜⽽⽩⾸,⼀⽬⽽蛇尾,其名⽈蜚,⾏⽔则竭,⾏草则死,见则天下⼤疫,钅句⽔出焉,⽽北流注于劳⽔,其中的鱃鱼。

凡东次四经之⾸,⾃北号之⼭⾄于太⼭,凡⼋⼭,⼀千七百⼆⼗⾥。

(完整版)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

(完整版)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

(完整版)山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版《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原文:⑴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音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音遇)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音生),食之善走。

丽(音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音假)疾。

译文:南方第一条山系之首是鹊山。

鹊山的首峰叫招摇山,它雄踞西海之滨,山上有很多桂树,盛产黄金、玉石。

有一种草,它的样子像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吃了就不会感到饥饿。

有一种树,它的样子像构树但有树上有黑色的纹理,会发出四射的华光,名叫迷榖,佩戴它的(枝条、花叶)就不会迷路。

有一种野兽,它的名字叫禺长着白色的耳朵,四肢伏地而行也能人立奔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疾步如飞。

丽水从这里发端,向西流注入海,水中盛产一种名叫育沛的东西,佩戴它就不会长寄生虫。

原文:⑴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音掩)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译文:(离开招摇山)再向东三百里,有座堂庭山,山上长着许多多棪木,有许多白猿,盛产水晶和黄金。

原文:⑴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音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译文:(离开堂庭山)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有座猨翼山,山中到处是怪兽,水中尽是怪鱼,盛产白玉,蝮蛇毒虫遍布其k ,还有许多怪蛇,和奇怪的树木,(山势险峻)无法攀登。

原文:⑴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音纽)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音毁)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译文:(离开猨翼山)向东三百七十里,有座杻阳山,山南多产赤金,山北多产白金。

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马,头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纹像老虎但尾巴是赤红的,发出的声音像人在歌唱,它的名字叫鹿蜀,披上它的皮毛(亦有可能是指佩挂鹿蜀的骨头牙齿)就能子孙满堂。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原文)

山海经目录南山经卷一西山经卷二北山经卷三东山经卷四中山经卷五海外南经卷六海外西经卷七海外北经卷八海外东经卷九海内南经卷十海内西经卷十一海内北经卷十二海内东经卷十三大荒东经卷十四大荒南经卷十五大荒西经卷十六大荒北经卷十七海内经卷十八第一部分五藏山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䧿(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ɡòu今音gǔ)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xīnɡxīnɡ),食之善走。

丽 (j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jiǎ,或通“蛊”,读gǔ)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多棪(yǎn)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bó tuó,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尙鳥付鳥( chǎng fū),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huò。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guàn guàn,佩之不惑。

《山海经》故事节选

《山海经》故事节选

《山海经》故事节选《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篇章,记录了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和奇异人物。

其中不乏精彩纷呈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以下为本文为大家精选的《山海经》故事节选,一起来欣赏吧。

一、盘古开天斧盘古开天斧是《山海经》中的经典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盘古开辟世界的传说。

据说,在宇宙的混沌之中,盘古诞生了,他用斧子砍开了天地,划分了昼夜、四季、深浅之别,实现了世界的初步形成。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但极具想象力。

盘古的形象也非常神秘,传说中他孤身开天辟地,至今为止有些不可想象。

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具有浓郁的创世神话色彩,同时也代表了人类对“天地万物由一而生”的无限向往。

二、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山海经》中非常知名的故事之一。

传说有一天,天空破裂了,下起了大暴雨和惊天地震。

为了救人类免受洪水之灾,女娲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把天空给补起来。

她找来五彩石和灵脉,炼制出五色土,用生命之火烧熔土块,填补天空的缺口。

这个故事具有非常强的神话感,女娲的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

她为了救人类,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具有非常大的牺牲精神。

传说中,女娲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神之一,这个故事也代表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充满了对女性的崇敬。

三、昆仑山的神仙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地方。

据说,昆仑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那里有无数神仙居住。

他们由法力高强、形象奇特的神仙组成,他们能够飞翔、变化,有着类似于人类一样的情感和欲望。

这个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类对于神仙的想象和崇拜。

昆仑山的神仙是一个神秘而美妙的存在,他们能够超越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人类追逐的梦幻。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他们认为自然是有灵性的存在,人类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和敬仰自然。

四、神兵利器神兵利器是《山海经》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传说中,神兵利器具有非常强的法力和攻击力,可以让人类战斗胜利,保护自己和家园。

在古代中国,很多将军和武术家将神兵利器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助力。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

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山海经全文注释译文篇1原文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如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鸟][付鸟],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流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译文】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

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海经节选

山海经节选

山海经节选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地理典籍,内容丰富,包括山川地理、民族风俗、动植物、矿物等,还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以下是一段《山海经》的节选,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
《山海经·南山经》节选:
“有山名曰崑仑。

崑仑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丝。

有兽焉,其状如牛,青身而无角,目在腋下,名曰狻猊,见则其邑大水。


译文:
有座山叫做昆仑山。

昆仑山的阳面有许多金子和玉石,而阴面则有许多青色的丝绸。

山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外形像牛,身体呈青色但没有角,眼睛长在腋下,名叫狻猊,见到它的地方,那个地区就会发生大洪水。

这段节选反映了《山海经》中充满奇幻色彩的描述风格。

书中不仅记录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观察,还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神话元素,是研究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和自
然知识的重要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夔与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 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杀 但秦始皇没有黄帝的功 业 所以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没那么神奇了。
【异兽】 青鸟
神话传说中为 西王母 取食传信 的神鸟。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 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 鸟居之。”
郭璞 注:“三青鸟主为 西 王 母 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http://www.shijiebei520.c om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 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 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 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山海经》 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 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 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 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 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 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 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 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 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 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 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 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 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 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 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 穆正气。。《天禄识余·龙种》: “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 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 故立于狱门。”
【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 者不蛊。 (医药?类似记 载甚多)
【译文】 青丘山,山 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 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 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 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 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梼杌】 拼音 TÁ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Ù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梼杌很像虎,毛长,人面虎足 猪口牙,尾长,被用来比喻顽固 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 它还有名字叫做傲狠,难训,由 这几个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 的作为了。和穷奇一样,梼杌后 来也成了四凶之一。
【异兽】蛊雕
【原文】 鹿吴之山,上无草木, 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 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 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 是食人。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 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 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 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 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 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 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象征】:青鸟象征着幸福,在 西方还代表快乐
【异兽】 比翼鸟
《山海经·海外南经》:“比 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 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 曰在南山东。”又山海经 《西山经》:“崇吾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 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见则天下大水。”
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 不化态度凶恶之人。之人,《左 传·文公十八年》有云:“颛顼 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 言,天下谓之梼杌。”
【饕餮】读音TĀO TIÈ
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 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 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 介绍其特点是:羊身, 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 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 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 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 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 贪婪之人叫:“饕餮”。
【夔】 读音:KUÍ(二声)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 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 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 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 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 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 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 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 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 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獬豸】 XIÈZHÌ
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 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 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 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 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 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 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 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 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 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 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狴犴】 BÌ'ÀN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 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 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 《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 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 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 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 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 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 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18卷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山海经》主要内容
《山海经》地图 《山海经》中的异兽 《山海经》中的神话 《山海经》中的历史 《山海经》与历法 《山海经》与占卜 《山海经》与医药 《山海经》密码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 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 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 见则其邑大水。 (占卜?类似记 载甚多)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 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 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 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 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 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 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 出现那里就会有水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