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作文+附加题(原卷版)-2020年新高考江苏语文新题型组合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附加题
板块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4小题,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
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3.下列对联不适合悬挂在府衙的一项是(3分)
A.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窗外鸭啼雀噪恐有冤民
B.善恶施报,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C.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D.但愿民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在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眩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
A.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
B.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C.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
D.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板块二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建国70周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热播,影片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攀登者精神,令人震撼。
攀登从来都不只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使命。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每个攀登者的心中都有一座珠峰。攀登精神早已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板块三附加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昔人编诗,以开元、大历初为盛唐,刘长卿开元,至德间人,列之中唐,殊不解其故。细阅其集,始知之,刘有古调,有新声。盛唐人无不高凝整浑,随州短章,始收敛气力,归于自然,首尾一气,宛若面语。其后遂流为张籍一派。益事流走景不越于目前情不逾于人我无复高足阔步包括宇宙综揽人物之意。虽孟襄阳诗,亦有因语真而意近,以机圆而体轻者,然不佻不纤。随州始有作态之意,实溽暑中之一叶落也。
——贺裳《载酒园诗话》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3.孟襄阳是指唐朝诗人____(人名)。(1分)
24.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刘长卿“列为中唐”的原因。(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乔特鲁德作为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
B.王胡、小D和阿Q—样,同处社会底层,同是奴才、被剥削者,他们对自己奴才的命运似乎非常满意,不仅不同情自己的同类,相反还自觉地充当赵太爷的帮闲。
C.香菱向黛玉学诗,黛玉不但讲给她诗词常识,而且告诉她作诗关键还在于情感内容,“第一立意要紧”,如是果有了奇句,可以不受规格限制。
D.老陈和老林是两个逃兵,被宋思子和吴祥子盯上了。宋恩子和吴样子以抓逃兵威胁他们,遭到拒绝后,就把他们交给大令处理。
E.高老太爷帮觉民定下了一门亲事,但觉民爱的是琴,在觉慧和同学的帮助下离开高家,以“逃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虽历经磨难,但最终获得自己的爱情。
2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一回,宝玉入学时袭人、贾政的言行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二人怎样不同的身份和想法?
(2)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请以《药》中的夏瑜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为例谈谈他们是怎样“起来”呐喊,希望毁坏这铁屋的。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学者风度,中外一理。不过以我们的学校制度以及设备环境而论,我们要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似乎甚有困难。以文字训练来说,现代文古文外国文都极重要,缺一不可,这只是工具的训练,并不是学问本身,而我们的一般青年学子中能有几人粗备语言文字的根底?现在的大学很少有淘汰作用,一入
大学,便注定可以毕业,敷衍松懈,在学问上无纪律之可言,上课钟点奇多,而每课都是稀松。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一开学便叫苦连天,都说功课分量重,一星期上三门课便忙不过来。以此例彼,便可知我们的教育积弊之所在。我们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努力自修成功的,很少是学校机构培养出来的。这不是办法。国家不能等待着学者们自生自灭。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培植青年学者,大量的生产,使之新陈代谢,日益精进。这不是一纸命令的事,也不是添设机构即可奏效,最要紧的莫过于稳定的生活与充足的设备。讲到学者的养成,所有的学术教育机构皆有责任。有人讥笑我们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大半自承学术气氛不足。须知现代的学者和从前不同,从前的人可以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那时候的学术领域比较狭窄,现代的人作学问不能抱残守缺,需要图书馆实验室的良好设备来作辅助。我深感我们的高级学府培育人才,实际上是漫无目标,毕业出来的学生从事专门职业,则常嫌准备不足,继续研究作学问,则大部分根底也很差。这是很可虑的。
(选自梁实秋《雅舍杂文·谈学者》)27.从学校制度方面概括大学很难“继续不断地一批批地培养学者”的原因。(5分)
2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积弊”一词?(4分)
29.作者认为“学者的养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