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爱秋天》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爱秋天》评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我爱秋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文主要以描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表达为主线,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秋天的美好。
2. 教材目标通过阅读《我爱秋天》,培养学生的秋天情感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同时,通过对秋天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章《我爱秋天》的主要内容,并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
•学会运用积极的情感词汇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提高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入自然景物的图片、听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引发讨论。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和感受秋天的变化,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配套课件引导、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正面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秋天的变化,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引导他们能够用适当的情感词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通过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展示(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和播放秋天的音乐,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秋天的认知和感受。
(2) 展示•结合课堂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感官告诉大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理解与感悟(1) 朗读与解说•教师朗读并解说文章《我爱秋天》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作者对秋天的情感表达。
(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你在秋天时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特别喜欢的物品。
思品课的评课稿(共11篇)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朝阳中学林燕20xx年10月25日上午,朝阳中学到新江中学就行支教活动。
我听了一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华文化》(田锦蓉老师),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田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
如活动“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田老师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田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图例、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田老师创设情境,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兼顾了复习与新课的关系。
2.田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3,田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基础知识与课外热点相融相通,坚持理论联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真正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时事请进课堂。
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轻松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例如用热点“玉树地震”揭示中华传统美德课题,引发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田老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的学习,为后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八年级思想品德《诚实守信》评课稿
八年级思想品德《诚实守信》评课稿青田二中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初二备课组裘肖洪2014年12月19日上午,我听了程晓群老师的《诚实守信》研究课。
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程老师的课题是《诚实守信》,她希望通过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借助学案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本课知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知识,使学生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道德升华的本能,从而达到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我认为程老师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她能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教学目标:程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
如视频《曾子杀猪》的播放,问题“什么是?为什么?怎样做?”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点、难点:课标给这一节制定的重点是“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难点是“怎样才能做到诚信”。
程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也符合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不但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重难点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程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动画、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六年级下册思品第三单元教案多元文化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思品第三单元教案多元文化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思品第三单元教案多元文化评课稿:
1、让学生们了解到什么是多元文化,文化为什么叫文化。
2、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文化的代表和各个国家不同的见面礼仪与饮食习惯。
3、通过让学生们学习多元的文化,可以增强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4、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5、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思想品德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的评课稿
教学反思:
新课程规范告诉我们,政治课教学应该做到:把准教学目标,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紧扣道德情感,促进同学生“情”;注重结合实践,增强道德实效。
《学会合理消费》一课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变发生化;使同学学会合理消费和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自己执教完这一课时,有如下感触:一、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了同学参与热情。
我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我把满汉全席的精美图片引入课堂,并以相应的文字资料进行辅助说明,大大引发了同学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同学的参与热情。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了同学“自醒自悟”。
“学习是同学自身的,不是老师强加的。
”同学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干轻松地学习,感知明理。
在这课教学中,我引导同学从自身的实际动身,谈谈当前的消费有哪些形式,哪些属于合理消费,哪些属于不合理消费,然后,再引导同学谈谈作为中同学应怎样合理消费。
教学中,我充沛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紧密练习生活实际,寻找解决方法。
课堂中,同学回答妙语连珠,真让人感叹不已。
三、利用学习生活资源,结合需求和兴趣,增强了道德情感
走近同学,走向同学的生活,从同学的生活中捕获教育教学的素材,引导同学行为,激励同学情感,是这堂课教学的一个核心。
我利用调查询卷的形式说明同学的零花钱处置的不够科学,引导同学认识到家长挣钱的艰辛,同学纷纷表示以后要节俭、要体贴关心家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范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范文《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
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某某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商榷点: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缺少对学生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③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致使蔡个课堂氛围还不够轻松、活跃。
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同学,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同学的参与,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最新2018】小学思想品德课评课稿-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学思想品德课评课稿篇一:优秀品德与生活评课稿范例《远离陋习》评课稿吴老师执教的《远离陋习》的选题课,是四年级第一册中的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第一个主题。
教学中吴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
整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
《远离陋习》一课,首先主要是了解、列举封建迷信和不健康行为习惯的现象,再是针对所调查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整理,设立子课题,组织探究小组。
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如: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对平常自己可能忽略的陋习现象进行反思。
吴老师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从时间观念来看,吴老师能合理支配时间,开头简洁直奔主题,谈话精练,环节紧凑,其目的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思多动多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
吴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思维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主动探究,我们看到了学生真正地思考,热情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
思想品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课堂实录及评课稿
思想品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课堂实录及评课
稿
写在前面:我在认真拜读了《思想政治课教学》20xx年第7期的何成老师写的卷首语“问,还是不问,这是一个问题”,真正体会出了“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
”“有效的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甚至深思的。
”这三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与我市一名思想品德教师邢老师共同备了一节体现此主导思想的公开研究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课结束后,得到了我市70余名教师的肯定。
现将此课的教学实录与点评整理出来与老师们共享,愿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宽容的内涵,为什么要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辩证地看待宽容与原则。
2.过程与方法:活动即教学,用情境表演的.方法导入新课;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集体讨论合作的方法来理解宽容;用辩论的方法理解宽容的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体验宽容自己、悦纳自己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
三、教学难点:掌握宽容的原则及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情境表演法、自主探究法、集体讨论
【思想品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课堂实录及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范文(通用6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范文(通用6篇)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1品德与社会评课稿老师执教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乱扔垃圾》;《远离危险》几节课。
下面我就说一下观看这几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
首先,《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课,这一节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
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了技能。
整个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得用教师本身,效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益。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到位,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得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体验深、目标明。
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特征,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得很好,全部活动都围绕着目标在开展,每个小活动的目标都清楚、明确,且相互衔接得十分流畅,力图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学的用眼方法,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在活动过程中,开放性地利用教材,并有针对性地将之与有关资料结合,扩展了教学内容。
如将教材与反映全国、全省和东营市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数据结合,与班上视力不良学生的人数结合,有利于拉近视力问题和学生的距离,加深教学内容的现实感、紧迫感;注意归纳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能够掌握要领。
如在和学生谈论了预防近视的话题后,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儿歌巧妙地把要点加以总结;重视实际地提高学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于口头议论。
如别开生面地和学生共同动现场面对面地指导,让学生明确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动作要求;注意把课上课下连接起来,而不是认为上完课就是活动的终结。
其次,《不乱扔垃圾》一些想法。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利落、有趣。
首先在导入上张老师利用自己的家乡荣成的美丽风光带给大家一种精神享受,然后又利用被污染后的画面让大家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感受垃圾带来的危害;继而让学生思考应怎样处理垃圾/处理垃圾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随后在生活廷伸这一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各自的家,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活动中对于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及时点拨,让学生轻松学会了新知.在谈论了以上话题后张老师也用一首儿歌把重点加以总结;让学生更容易让住乱扔垃圾的危害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本节课李老师通过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研究自主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的新型教学理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遇到危险时应怎样远离如果在避免不了时应如何自救,这节课合理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2听了张老师的《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收获很多。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无止境评课稿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无止境评课稿第一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为进一步推进初中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2018 年4 月27 日上午,由行唐县文教局教研室组织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在行唐县第一中学初中部进行,活动由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陈莲英主持,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是由七年级教师卢成成执教七年级下册《憧憬美好的集体》一课。
执教老师学科知识扎实,她在课堂上用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吸引孩子们,课堂上气氛活跃、亲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及老师们的肯定。
课后,大家对此课进行了集体教研。
卢老师先谈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预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课后的感受等。
大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围绕课程改革主题进行思考,各抒己见。
大家经过一起探讨研究,对本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更清晰地解读。
最后教研员陈莲英结合本课,就新教材使用和课堂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就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整合式教学策略,建设有效课堂进行了主旨发言。
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达到了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课稿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我基本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在新课改教材面前我是新手,所以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
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
初中思品教案评语
初中思品教案评语本教案是一篇针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优秀范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对本教案的详细评价:一、教学目标明确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丰富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道德、法律、文化、心理等多个方面。
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思想品德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启发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灵活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科学本教案的教学评价科学合理,既注重过程评价,也注重结果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效果显著本教案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实用的思想品德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负责任地行事。
同时,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六、教师素质高本教案的开发者具有较高的教师素质,对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严谨治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教师还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本教案是一篇优秀的初中思品教案,值得在其他班级和学校推广应用。
当然,教案中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引入信息技术、开展实地考察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课稿参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课稿参考篇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20XX年10月6日上午我校举办了“初中思想品德”教研活动听了周浩老师《财产属于谁》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这节课的看法周老师的课题是《财产属于谁》她希望通过情景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借助学案和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学习本课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知识使学生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从而达到对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周老师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她能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采用“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教学目标:周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动画《张老汉》的播放活动“分析王某的做法”、“分析小刘的案例”的设计都体现这一点二、评教学重、难点:课标给这一节制定的重点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难点是“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办”周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时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也符合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不但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重难点的突破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评教学方法:周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动画、情景分析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运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四、评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周老师创设情境采用歌曲《越来越好》的片段引出主题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2.读书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必须处于教师有效的监控之下例如“连连看”、“请你当法官”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讲清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小文的文曲星借给他人使用出现的种种情况应如何维护”确认了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的重要性和实现归属问题的途径尤其是通过动画《张老汉》明确财产所有权含义时,使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读书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必须处于教师有效的监控之下周老师在这方面也做的比较好首先她能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其次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限制多少时间使用怎样的自学方法等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也可以随时在小范围内进行议论第三在学生自学时周老师认真进行了自学督查一是监控学生自学的速度和质量二是要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研讨做好准备4、在师生研讨共同交流这一环节上周老师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疑惑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诱导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积极性且能适时精讲注意到了讲练结合以上是我认为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闪光点更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1.个人认为导入新课部分如果能紧凑些就更好了2.在学生自学时周老师进行了自学督查行间巡视、个别询问但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我认为老师应该全身心的融入学生自学合作这一环节3.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篇二:政治课评课稿一、系统性强任务目标定位准确老师以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核心2、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两个问题开课让学生复习一下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达到了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目的接着用电脑出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去阅读教材在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逐一的谈自己对所给出的问题的看法教师再加以点拔自然的把问题的答案呈现出来整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二、时代性强热点把握准确恰当的选用情境材料由四张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引出问题:我们国家有多少个了族你能说出上面是个民族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以问答的形式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问答部分学生答不上的教师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加以适当的提示三、自主性强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把教材内容浓缩成几个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总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复习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留时间让学生去、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有合作交流、探讨研究的时间四、教学建议:1、本节课学生的活跃度不够如果能搞一些小组竞赛式的背诵比赛就更好了2、了解一下本班的少数了族比一比看谁说的少数民族多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篇三: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模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我今天进行说课的内容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分析:《》是人教版政治课本第册第章第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中是重点是本课的难点由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引导式、小组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式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三、说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各项活动的安排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1、导入新课:(2—3分钟)一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要揭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2、指导学生进行自学:(10分钟)学生根据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其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基本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3、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之后既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候教师就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确那些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寻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可以通过先让己掌握的学生讲教师给予肯定补充、更正的方式解答重难点这样课堂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4、当课训练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的训练要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有效的当堂练习能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呈现出高度紧张地学习状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布置作业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使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的过程、研究信息、增长知识、6、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评课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评课稿今天听了刘老师关于道德与法治中的课文《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授课,受益匪浅,以下就谈谈个人浅薄的看法。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是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分别为“体味美好情感”和“传递情感正能量”。
第一目以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列举美好情感开始,提出问题“美好情感如何获得”。
第二目为本节课重点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讨“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为突出这一重点,课文在正文阐述,进行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之余,还设置了两个“探究与分享”栏目,力图引发学生间不同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深度思考。
这节课在课程编排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一框帮助学生明确学生明确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是复杂多样的、以及情感的作用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延伸,也同时为之后的课程内容《在集体中成长》做了铺垫,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绪管理的基础上,在与同学讨论交流情感与情绪的区别联系的前提下,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发展,探讨自身美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开来,形成社会正能量。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的设计非常的好,(一)成功之处:1.教学理念明确,课程设计有理有据。
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
对课标、教材内容、学情的理解、把握是否精准,是决定整个说课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学理念的支撑。
缺乏教学理念,说课便没了份量。
从全文整体来看,说课者在这方面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无论是对教材、学情的分析还是教学流程的设计,每一条每一步在清晰具体的描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又从意向和计划两个角度阐释了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或者现实基础,于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说课设计读来整体框架清晰,思路明确。
2.依据教学思想,说课设计详略得当,条理、层次分明。
我们在进行说课时,要以各种教育教学的理论思想为理论背景支撑,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评课稿范文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评课稿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评课稿范文篇1八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成人观念,在感性的同时更加理性。
本节课我们采用更加直观的典型案例,更吸引学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们通过案例、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的同时更具备知识性。
让学生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节课学习法不可违,在了解违法行为种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法律名词较多,通过作比较、分析案例等方式进行区分,有助于学生理解。
可以在学习本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为了解各类违法行为的表现作好铺垫。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直接呈现给学生关于违法犯罪的特点和运用法律的时机,未免有些生硬,应尝试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
以后教学应该多了解学生,提前研究透学生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评课稿范文篇2本课选自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是认识我们的“朋友”,第二个板块是善待我们的“朋友”。
我授课的是第一课时认识我们的“朋友”。
我采用创设情境,歌曲导入,让学生由身边的`朋友到认识特殊的朋友——公共设施。
整个教学过程由小叮当串联起主线,层层深入,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教学资源丰富。
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点评,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演一演,小组讨论交流设计作品,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并初步形成社会服务意识。
不足之处是学生找“朋友”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其他的地方,更自由的说一说。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评课稿范文篇3本学年度,我承担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
小学思品《我是谁》评课稿范文
小学思品《我是谁》评课稿范文前几天,听了一节校内思品课,授课的内容是《我是谁》。
这是我在校内所听到的一节最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型,很是有感触。
下面,结合着自己的听课记录来评析本节课。
评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师生问好后,老师板书课题:我是谁?然后,第一环节: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是一个主问题,就是在不同的场所,你扮演着怎样的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环节,老师设计了问题:在生活中,你又承担了什么角色呢?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角色?场所?在本环节中,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你认为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能做一个好学生呢?在家里,在电影院,在商场,你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呢?小组活动。
第三环节,小组汇报。
第四环节,老师小结,引导学生说做结合;第五环节,情景表演。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尾阶段,老师引导学生谈收获,小组评价。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出,流程的设计很随意,而且也有一些紊乱,重点、难点也没有突出。
在我看来,教学流程的设计可以尽可能地简单一些,以简驭繁,才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
大道至简。
以这样的原则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否可以这样呢:第一环节,老师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角色总是随着不同的环境、场所而变化,那么,我们是否真正的明确“我是谁”呢?与此时机,老师相应板书课题:我是谁?第二环节,是学生活动的环节,老师设计两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要衍生更多的问题,盲目的问,毫无重点的答,皆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重点设计两个问题,即本节课老师设计的问题,即“你认为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能做一个好学生呢?”为学生活动而设计的问题,必须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的操作,也有利于老师的驾驭、调控等。
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更加的富有一定的意义,现实意义、未来意义等,都要给予深刻地考虑到。
如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很复杂,学生的活动就势必乱,而且,处于肤浅的一种程度。
思品课《我是谁》评课稿
思品课《我是谁》评课稿陈洪霞李老师的这节课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课程,课程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和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李老师这堂课上得的确精彩,我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一、课刚起,顿生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李老师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用提问的方式进入课堂,用疑问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课一开始,李老师用:今天我你们小学来给大家上课,大家认识我是谁吗?生答:老师。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不知不觉把学生带进了课堂,走进了文本。
二、课渐进,意更浓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感觉自己的角色变换。
体会不同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需要遵守的规则是这堂课的重点。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李老师用在学校、在公园、在商店等情境,让学生体会这些角色要承担的责任,在这些场合要注意的规则。
通过学生的多次讨论,使学生对自己在不同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有了初步认识。
三、课已毕,意未尽。
听李老师的课,不管是学生还是我们听课的老师,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他给学生设计了思考和课后体验的环节。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光靠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行的,要将学生的习惯养成,老师在教育的拓展部分尤为重要。
李特别注意了这点,他设计了课后调查环节,让学生课后去调查生活中不同人物,了解不同角色不同的责任。
把在课堂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开放式教学方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在教师所设计的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回归“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本质中去,使教学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
人物的精神品质作文评课稿
人物的精神品质作文评课稿
说起这堂“人物的精神品质”作文课,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老师太有才了,把那么抽象的精神品质整得明明白白,就像把魔法
变成现实一样。
通过那些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情境,咱们都能感受
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有多丰富、多重要。
这课上,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观察和反思。
咱们得学会从那些看
似平凡的人物中,找出他们独特的精神闪光点。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真的让咱们的观察能力上了个新台阶,思辨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说到课堂互动,那简直是一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想得到的玩法都用了。
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都特别
愿意参与,都能主动探索、积极表达。
这种互动让咱们对人物精神
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作文指导方面,老师也是下足了功夫。
教咱们从多个角度、多
个层面去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无论是行动描写还是内心独白、他
人评价,都鼓励咱们大胆尝试。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人物形象那叫
一个丰富、立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撑起自我的保护伞》评课稿
听了康超老师的《撑起自我的保护伞》一课,我收获了很多,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
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评价康超老师的这节课。
一、评导入部分
康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以及背景音乐的烘托,创设了一种触目惊心,哀伤的情境,让学生在悲伤的氛围中感受缺乏自我保护知识的惨痛后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他让学生列举其他的意外伤害,使学生意识到伤害无处不在,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情境导入,更加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二、评教学过程
1、在自护知识知多少的环节中,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其进行取舍,联系学生实际,准备了一些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讨,意在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防灾自护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知识守护生命。
这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他精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中,达到集思广益,了解相关自护知识的目的,教师及时归纳和相关知识的展示便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自护知识。
最后在欣赏保护歌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并实现了知识的扩展和迁移。
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把知识与学生的情感、社会现实、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课堂氛围的创设,重点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几种方法和技巧:正确处理意外事故的方法和技能;正确对待网络的不良诱惑;正确面对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
总之,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为自己的生命撑起保护伞。
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冷静判断,理性分析,切忌麻痹大意和盲动,用智慧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受侵害。
3、康老师的这节课主要目的,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活动过程、引导思考、理解知识、形成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过程,切身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其情感,特别是通过生活中遇到的几种事例,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献一片爱心,向舍己为人的先进人物学习,保护他人的身心健康不受侵害,共同促进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自己和他人撑起一个保护伞
当然,人无完人,上课也是一样的,除了以上一些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同时也有一些不足:
1、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简,给学生重复的话语多。
2、小组讨论给予的时间不够充分,所以学生没有更好的讨论出完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