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进展
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进展
![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e8e215b7360b4c2e3f6422.png)
验结 束后 , 达到 了很 高 的挠度 ( 为跨 度 的 1 5 , 梁 约 / ) 装配 结构 的破 坏总 是 发 生 在 节 点 , 因此 要 使 得梁 达
到最 大 的悬垂拱 的作 用 , 节点 应该 要做 得更 强 一些 。 结 果 也表 明 , 向通道 的连 接 方 式 有 可 能 发展 成 为 反 高刚 度 、 强度 、 动能 和韧性 的强力连 接 。两 个处 于冷 却试 验 中的梁产 生 了很 高 的 张力 , 而结 构 没 有 破 然
了方 法 的适 用性 和精 确 性 , 提 出 的方 法 与 有 限元 所
坏 。本 文 的主要 目标 是 介 绍 火 中节 点性 能 ( 今 较 至
少) 的试 验结 果 , 为抵 抗火 灾作 用 的节点 构造 建立 易 于理解 和合 理 的设计 方法 。 关 键 词 : 点 ; 管 混凝 土 ; 节 钢 悬链 线 作 用 ; 火 ; 火 抗 耐 试 验 ; 却性 能 冷
E gn e i t cu e 。 0 7 2 加 ) 7 n ie r gS r tr s 2 0 。 9( :2 5 6—2 5 5 n u 8
摘
要 : 高度 方 向性 能恒 定 , 对 不对 称 的建 筑 结 构 ,
提 出 了近似 的抗 震分 析 手算方 法 。通 过剪 力墙 和薄
的研 究 进 展
Tec n og h ol y Devel m en s i r t a alh op t n St uc ur lHe t M on t ig of L r e- al i es iorn a g Sc e Brdg
J. . Ko and Y。Q. N M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5bc4d64431b90d6d85c70c.png)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摘要院对于经过长时间运行的结构,以及经历了各种灾害影响的结构,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结构健康监测可较好地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是结构损伤诊断,对损伤诊断各种方法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今后的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For the long time running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suffered of various disasters, structural safety is widely concerned. Thesafety of structure can be evaluated by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The point of SHM is structural damage diagnosis. Variousmethods of damage diagnosis are analysised, and th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damage diagnosis is prospected.关键词院结构工程;健康监测;综述;损伤识别Key words: structural engineering;health monitoring;review;damage diagnosis中图分类号院TU317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2-0063-020引言很多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在受到各种灾害时,其结构的可靠性会下降;即使没有经历大型灾害,很多结构因为经历了长时间的运行,受到环境侵蚀、材料老化、荷载效应等影响,其结构也会受到一定损伤,使抵抗自然灾害、正常荷载以及环境作用的能力下降。
一旦结构关键构件的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整个结构的突然毁坏,从而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b9363a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3.png)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大型铁路站房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巨大的客流和货运压力。
为了确保铁路站房的结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
本文将对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性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和技术手段对站房的结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修和加固。
这对于确保铁路站房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大型铁路站房的特殊性,其结构复杂、体量大,承受着大量的动静载荷,并且长期受到风雨侵蚀,容易出现裂缝、位移、变形等问题,因此结构健康监测对于保障站房的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多种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监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数字摄像监测技术等。
传感器监测技术是利用加速度、位移、应变等传感器对结构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
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探伤、X射线检测等技术,通过对站房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隐患并进行修复。
数字摄像监测技术是通过摄像设备对站房的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全方位地观测到结构的变形和裂缝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在国内外,针对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外许多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工程取得了实际应用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国内某大型铁路站房采用了传感器监测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站房结构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在发现问题后采取了有效的维修措施,确保了该站房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对大型铁路站房的结构健康监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近期研究进展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近期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8ce448a8956bec0975e385.png)
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近期研究进展
刘 继 鹏
( 郑州大学 土木建筑_ 程学院 , T -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1
摘要 : 于振 动的结构健康监测 ( 伤诊 断技术 ) 以其 良好 的应用 前景 , 基 损 , 已成 为 目 结构工 程界 研究 的热点 。 前 但结构健康监测 与状态评估 系统 的研 究 目 尚处于基础性 的探索 阶段 , 前 距离实用性 的系统 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这些测量值 中抽取对损伤敏感的特征 因子 , 并对这 些特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 , 从而获得结构当前 的健 康状况 。对于长期的健康监测 , 系统得到的是关于 结构在其运行环境中老化和退化所导致的完成预期 功能变化的适时信息。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是要发 展一种最小人工干预的结构健康的在线实时连续监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健康监测 ; 损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 : U3 12 T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6 1 4 8 (0 6 0 —0 8 1 7 — 9 9 20 }1 0 9—0 4
以人工定期检测为特征的健康保障体系因其所
测、 检查与损伤探测的 自动化系统 , 能够通过局域网 或远程中心 自动地报告结构状态。它与传统的无损
筑 工程 系讲 师 。
・
8 ・ 9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郑州经济 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
J OURNAL Z OF HENGZ HOU L NOMI M A EC ) C NAGEM【NT NSTI E I TUTE
Ma . 0 6 r2 0
前得到普遍关注的是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它是 识别结构的状态 , 因此历史数据至关重要 , 识别的精 综合模态测试 、 数字信号处理 、 模态分析与系统辨识 度强烈依赖于传感器和解释算法。可以说 , 健康监 等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基于结构动力特征改变识别 测有可能将 目前广泛采用的离线 、 静态、 被动的损伤 的监测方法 。现代测试 、 分析技术 、 计算机技术、 数学 检测转变为在线、 动态 、 实时的监测 与控制 , 这将导 理论及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及相互融合 , 极大地促进 致工程结构安 全监 控、 减灾 防灾领域 的一场革命。 了这一技术的初步完善并在工程中探索式地应用。
结构健康监测若干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共3篇
![结构健康监测若干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4a8c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8.png)
结构健康监测若干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共3篇结构健康监测若干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综述1随着城市化和建筑业的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日益重要。
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设施。
本文将对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若干方法和技术进行综述。
1. 轴力传感器轴力传感器能够测量梁、柱、桁架等建筑结构中的轴力,是结构健康监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轴力传感器可以分为电阻应变式和电容式两类。
电阻应变式轴力传感器通常使用应变片来测量梁、柱等结构的应变,进而计算出轴力。
电容式轴力传感器利用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轴力。
轴力传感器的安装方便,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结构的轴力。
2.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结构健康监测中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
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结构的加速度。
结构在发生震动或振动时,加速度传感器可以量化震动或振动的频率和幅值。
这种监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研究、桥梁、风力发电机塔等建筑结构的结构健康监测。
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用于识别结构的刚性、阻尼和质量等特性。
3.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多种物理量,包括应变、温度和压力等。
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应变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结构的变形和应变,温度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结构的温度变化。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这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海底管道、桥梁等长距离的结构监测。
4. 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可以测量结构的振动。
振动传感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原理,但更多地专注于结构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的振动。
它可以用于监测桥梁、风力发电机塔、建筑物等结构的振动。
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固定在结构上的惯性物体和磁铁实现震动控制和监测。
5. 影像监测影像监测是一种非接触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它通过在结构表面安装摄像头或激光传感器等设备,并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图像分析,可以实现对结构表面形变和裂缝等的监测。
影像监测适用于高层建筑、拱桥等建筑结构的结构健康监测。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897c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7.png)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该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土木工程结构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预警与决策四个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捕捉结构的状态信息,如应力、应变、位移等;数据采集与传输负责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实现对结构状态的实时评估;预警与决策部分则根据评估结果发出预警信息,为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三、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一)传感器技术发展传感器是SHMS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
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正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进步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SHMS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LoRa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中。
这些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等优点,为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数据处理与分析是SHMS的核心环节。
目前,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结构的状态信息,实现对结构状态的实时评估和预测。
四、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进展(一)大型建筑结构监测SHMS在大型建筑结构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布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等状态信息,为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75b8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f.png)
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评述大型铁路站房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同时也是城市风景线的一部分。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铁路交通的持续发展,大型铁路站房的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就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旨在全面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大型铁路站房的结构健康监测意味着对其结构状态、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结构问题,确保铁路站房的安全运营。
由于大型铁路站房的复杂性和长期运营,其结构和材料会受到气候变化、运载荷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构健康监测对于保障铁路站房的安全运营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监测技术目前,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监测、无损检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技术。
传感器监测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在结构中布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变形、应力、温度、声波等信号,进而反映结构的健康状况。
无损检测技术则是通过利用超声波、X射线等技术对结构进行无损检测,从而获取结构内部的信息。
而遥感监测技术则是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结构的全局信息,对结构进行监测和评估。
2. 监测参数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结构的变形、振动、应力、温度等多个方面。
这些参数反映了结构的受力状态、破坏情况、受环境影响的程度等信息,对于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剩余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3. 监测方法目前,针对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者们主要采用数学建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结构动力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等信息,进而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
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揭示结构的潜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7e0a4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d.png)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篇一一、引言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与土木工程需求发展而兴起的交叉性研究领域。
其重要性在于实时监测与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状态,以预防可能发生的结构损坏或事故,提高工程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一)技术发展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中。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高密度的数据采集成为可能。
无线传输技术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应用,使得结构健康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应用领域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桥梁、高层建筑、大坝、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结构。
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进展(一)系统集成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正在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系统集成化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集成化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为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二)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更加智能化。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和处理大量数据,实时评估结构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坏或事故。
这将大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三)新技术的应用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应用,为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0f7f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5.png)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意义土木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旨在通过仪器设备的安装和数据收集,实时、全面地监测结构物的状况。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结构物的运行状态,从而预测和识别结构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通过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结构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分类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主要可以分为传统监测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
1. 传统监测技术:传统监测技术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传感器、测距仪和传输设备等传统仪器设备,对结构物进行监测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和数据分析,存在主观性强、数据收集不及时等缺点。
2. 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利用雷达、红外线、声波等物理原理,对结构进行全面而非破坏性的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提供结构衰退的细节信息,对于判断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将从桥梁、隧道和房屋等方面阐述其应用。
1. 桥梁的结构健康监测桥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实时监测桥梁的振动和承载情况,预测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在必要时采取修复措施。
以此来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隧道是交通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测隧道内部的振动、温度和湿度等指标,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问题,提前预警,从而保证隧道的正常运行。
3. 房屋的结构健康监测在高楼大厦和大型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结构健康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展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7e8f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0.png)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展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确保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实时、连续地获取结构的状态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损伤,为结构的维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物理参数(如位移、应变、加速度、温度等)进行实时测量和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和性能。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结构的力学特性和物理规律,通过监测结构在不同荷载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来推断结构的内部状态和可能存在的损伤。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结构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光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为了实现对大型结构的全面监测,还需要采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传输技术,提高监测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桥梁工程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等多种作用。
通过在桥梁上安装传感器,可以监测桥梁的变形、应力分布、振动特性等,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损伤和劣化,为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例如,一些大型斜拉桥和悬索桥采用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桥梁的索力、主梁位移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保障了桥梁的安全运营。
2、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振动。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测高层建筑的位移、加速度、风振响应等,评估结构的抗风抗震性能,为结构的设计优化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通过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隧道工程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压力等多种风险。
小学师生健康监测情况汇报
![小学师生健康监测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f60b7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6.png)
小学师生健康监测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对小学师生健康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汇报。
通过此次
健康监测,我们对学校师生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情况:
一、师生健康监测总体情况。
本次健康监测共涉及小学全体师生,包括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体育锻炼
情况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我们全面了解了师生的健康状况。
在此次监测中,大部分师生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情况也较为理想。
但也有少部分师生存在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缺乏体育锻炼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
展健康讲座、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学校将加强对食堂食品的监管,推广营养均衡的饮食知识,引导学生合理膳食;三是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将增加体育课程时间,丰富体育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三、健康管理工作展望。
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
师生健康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同时,学校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师生的健康问题。
总之,师生健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校
将持续加强健康管理工作,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e1954c44431b90d6c85c7dc.png)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摘要: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系统组成及其重要性,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对工程中的应用作了概要性描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综述一结构健康监测的意义近期在土耳其、我国台湾省以及印度的地震灾害,又重新演示了地震所造成的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的破坏。
尽管在2001年的4月,在Seattle附近发生的6. 8级地震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破坏,但它却提示我们必须为防止今后的地震破坏而维修结构。
因为地震造成的结构损伤往往是隐藏在结构中的,如嵌入墙中和置于混凝土中节点的损伤,这样的损伤很难通过观测发现。
如1994年,在美国加州发生的Northridge地震,花了巨资来探测钢结构节点的损伤。
探测损伤往往需要非结构构件的移除,这又使得结构不能正常使用。
1995年的神户地震也碰到类似的情况。
对结构进行监测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对于结构整体性能的长期监测也同样非常重要。
多数发达国家,土木工程结构的维护、修复、替换的费用非常大。
粗略估计,这些费用的总和将占到其国民总收入的10%左右。
还有,在大多数国家,很多建筑都在接近它们的设计寿命。
而现在,对于结构完好性的评估,主要还是采用人工、凭经验观测判断的方式,这样很费时间和资金。
对结构采取有计划的修复和维护也会很困难。
结构健康监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周期性的检测,还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结构的损伤程度,同时,也能对结构的剩余寿命和对结构的加固改造做出更好的评价。
二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及系统组成1概念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简称SHM)技术是用探测到的响应,结合系统的特性分析,来评价结构损伤的严重性以及定位损伤位置。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测量结构在超常荷载前后的响应来推断结构特性的变化,进而探测和评价结构的损伤;或者通过持续监测来发现结构的长期退化。
有人将结构健康监测定义为“用最少的人力来实现对结构自动、连续的监测和观察。
结构健康监测综述
![结构健康监测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ebdc350912a2161479299f.png)
结构健康监测综述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叙述,且简单论述了现阶段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状况。
最后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前景。
关键词:损伤监测;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结构监测;结构损伤引言土木工程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不可避免地发生损伤。
结构损伤可以定义为结构整体或其某些部分在材料和几何性能上的变化,如结构在刚度、强度、边界及连接条件等方面的蜕变或下降,从而影响结构体系未来的使用性能。
地震、飓风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对土木结构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一些人为因素,如恐怖爆炸袭击等破坏性行为也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上述的损伤属于突发性损伤,在短期内就能导致结构丧失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
此外,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和构件退化疲劳锈蚀等因素作用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些属于累积性损伤,具有缓慢积累的性质,同样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和破坏屡见不鲜,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如桥梁的突然折断、建筑骤然倒塌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经引起人们对于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关心和重视。
当大型结构发生突发性损伤时,如果能够及时做出判断和警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可以防止损伤进一步发展和引发其它事故;对于长期在役的重要结构,如果能够定期对其累积损伤的程度做出正确评估,就可以充分掌握结构的工作状态,确保结构的安全。
在此工程背景下,结构健康监测应运而生,并成为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结构健康监测是通过对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无损监测,实时监控结构的整体行为,对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进行诊断,对结构的服役情况、可靠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行智能评估,为结构在突发事件下或结构使用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为结构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一个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土木工程、动力学、材料学、传感技术、测试技术、信号分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通信技术、模式识别等多个研究方向。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8057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4.png)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建筑领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
首先,介绍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是指对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判断其结构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采集结构响应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实现。
传感器的种类包括应变计、振动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等,用于测量结构的应变、振动和噪声等参数。
其次,讨论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例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结构响应数据,并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用于分析复杂的结构响应数据并预测结构的健康状态。
进一步,探讨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实时了解和评估结构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通过监测结构的振动和应变等参数,可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或破损等问题,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此外,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讨论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局限性和挑战。
一方面,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数据传输和处理等技术问题仍然存在挑战。
另一方面,复杂的结构系统和多变的工况环境也给结构健康监测带来了困难。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展望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有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同时,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还将与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5375b38a216147917112836.png)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作者:刘有栋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6期摘要:对于一些土木工程结构进行健康检测,了解其在台风、地震、爆炸等一些灾害性事件发生之后的健康状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于这些土木工程建筑来说,其关键性节点或者结构构件一般都位于建筑装饰物或者外覆盖物下面,在关键性的土木工程结构如军事指挥中心、发电厂、医院、水厂等,经历灾害性事件后需要立即进行健康评估,将结构健康状况的有关信息向政府部门上报,可以为营救人民生命和财产起到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
本文将就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具体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一般是指在现场使用结构系统特性分析技术和无损传感器技术,检测土木工程结构的结构退化或者损伤等问题。
1994年美国加州发生大地震,虽然一些建筑物没有倒塌但是建筑物结构已经被损伤,由于没有进行结构健康检测因此未发现,在经历了若干次余震后倒塌了。
可以看出进行结构健康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也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1土木工程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系统概念分析土木工程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系统能够针对结构从设计、施工到竣工使用进行全过程健康状态监测和评估,实际施工是否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投入使用后荷载是否正常、经历灾害性事件后结构是否有损伤等,都可以通过结构长期监测系统得到相关结论。
较为先进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技术能够在损伤早期发现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如果传感器精度允许,还能通过得到的数据预测结构的使用寿命。
理想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应该具备一项能力,就是将结构损伤造成的偏差和结构建模造成的区别开来。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些整体比较成功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但是并没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标准,让我们能够通过监测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安全状态,因此,如果土木工程结构较为复杂,针对其进行结构健康监测仍是一大难题。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
![《2024年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4d94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6.png)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篇一一、引言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于现代工程建设和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状况与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重要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通过集成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土木工程结构的力学行为、损伤状态和环境影响等因素,对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预警。
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对大型建筑、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结构的长期健康监控,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状况(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传感器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
例如,光纤光栅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等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复杂结构中布置更多的传感器成为可能,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提取结构健康信息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对监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预警,提高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三)系统集成与应用扩展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集成与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将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局限于大型建筑和桥梁等传统领域,还扩展到了海洋工程、地下工程等新兴领域。
四、进展与挑战(一)研究成果的显著进步近年来,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在大型桥梁和建筑中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实现了对结构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评估,为工程结构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综述——荷载识别与损伤诊断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综述——荷载识别与损伤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a0f778871fe910ef12df877.png)
康 系统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尤其以
()结构的静 ,动 力反应 :如应变,加速 3 度及频率和 模态信息等“。 I 吴大宏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 遗传算法和 神经 网络处理复杂非线性问腼 的各自特点 .分 昌将其用于桥梁结构健康 Ⅱ 监测系统的 不同部 分,提 出了建立基于遗 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 统的基本思想 I 由此可见荷载识别和损 伤识别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性,它们 是决 策者 进行结构安叠评估和决策的重要 :监 测 结构 各部 位 的静态位 移 ( 桥塔和 锚锭的沉 降和倾 如
这里 (.)代表荷载位置 . xY 其关键技
术是对响应信号的处理方法 。目前 ,大 多
图 1荷载识别系统模型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 息 2 0 年第 1 期 06 7
维普资讯
工程结构 健康监测研究进展综述 荷载识别与损伤诊断
陈凯 王永士 李宾宾a 汪淑彬 ’
1 六安 市 水利 水 电规 划 谩 计院 2 0 .7 5 30 2.浙 江 国都房 产 集 团 5 O 1 1 0 4 5 武 汉武 大 巨成加 固实 业有 限 公 司 4 0 7 5 07
. 、
斜 主 缆 和 加 劲 粱 的 线 性 变 化 等 ) t
工程 蛄抽 的健康 问题 是 日前坫 柏工 程研 究 的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6ded0c1647d27284a735138.png)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 引言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如桥梁的突然折断、房屋骤然倒塌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经引起人们对于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关心及重视。
另外,我国有一大部分桥梁和基础设施都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它们的安全性能如何?是否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近些年,地震,洪水、暴风等自然灾害也对这些建筑物和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还有一些人为的爆炸等破坏性行为,如美国世贸大楼倒塌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对重大工程结构的结构性能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诊断,及时发现结构的损伤,并评估其安全性,预测结构的性能变化和剩余寿命并做出维护决定,对提高工程结构的运营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工程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也是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反结构服役状况的相关数据,采用一定的损伤识别算法判断损伤的位置与程度,及时有效地评估结构的安全性,预测结构的性能变化并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因而可以较全面地把握结构建造与服役全过程的受力与损伤演化规律,土木是保障大型工程结构隐建造和服役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2 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健康签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是指利用现场的无损传感技术,分析通过包括结构响应在内的结构系统特性,达到检测结构损伤或退化的一些变化。
损伤识别:工程结构一般会受到两种损伤,即突然损伤和积累损伤。
突然损伤由遭地震、洪水、飓风、爆炸等严重的自然或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引起,而积累损伤则一般是结构在经过长时期使用后缓慢累积的损伤,具有缓慢积累的性质。
对于损伤识别的目标,有工程师提出了损伤检测的5个层次:判断结构中是否有损伤产生,损伤定位,识别损伤类型,量化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结构的剩余寿命。
无损检测技术于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的进展
![无损检测技术于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的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ef6a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9.png)
无损检测技术于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的进展随着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结构如桥梁、高楼大厦、长距离输油管道等成为了维系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些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对其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无损检测技术(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在大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展现了显著的进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损伤,还能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以下是无损检测技术在大型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六大进展方向:一、传感器技术的革新与集成应用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革新极大地推动了无损检测的发展。
智能传感器如光纤传感器、压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因其高灵敏度、长期稳定性和耐恶劣环境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结构的健康监测。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结构的应力、应变、振动等数据,通过集成应用形成全面的监控网络,实现对结构健康状况的连续监测。
二、无线通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物联网(IoT)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的结合,为远程监测提供了可能。
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能即时传输至处理系统,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在远离现场的情况下实时掌握结构状态,快速响应异常情况。
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巡检的成本与风险。
三、大数据与的深度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监测数据得以有效管理和分析。
算法,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够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模式,自动识别异常行为,预测结构的未来健康状态。
这种智能化分析极大提高了损伤识别的准确性,使预防性维护成为可能,避免了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四、超声波与电磁波检测技术的精细化超声波和电磁波作为无损检测的传统技术,在大型结构健康监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精细化应用。
例如,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图像,精确定位微小缺陷;而电磁波导波技术则能深入材料内部,探测不易触及区域的损伤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 伟 新 博士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生导师
结构健康监测基本概念
• 随着结构分析理论、施工技术、材料性能的迅速 发展,结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柔,不仅 要求精确严密的计算与施工技术,而且对结构建 成后的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自 90 年代开始,提出了旨在保证结构安全、耐 久的“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并在一些建成和 在建的跨江、跨海大型桥梁和大型结构上,安装 了和待安装结构长期健康状态监测系统,投资动 辄在千万元以上。
结构健康监测的一般过程
• 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通过一些传感器对系统 的响应进行采集; • 从这些响应信号中提取出对结构损伤比较敏 感的特征;
• 对这些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结构目 前的健康状况;
• 剩余寿命分析。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
• 高性能智能传感元件、无线传感网络与信号采 集系统,数据挖掘,多参量、多传感元件监测 数据智能处理与数据动态管理方法,结构实时 损伤识别、定位与模型修正,结构实时健康诊 断、安全预警与可靠性预测。 • 一个长期监测的结构相当于长期试验的结构, 而且是足尺的、现场长期试验的结构,其监测 结果对于研究和把握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灾变 行为和安全状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Problems with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excitation on a large-scale structure. Some heavy forced excitations become very expensive.
• Need robust numerical techniques factorization or least squares;
• It is always complex modes.
such
as
QR-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Peak-Picking in Frequency-Domain
• Stochastic subspace methods et al.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Frequency-Domain SI Techniques
• Based on the fact that FRFs goes through an extreme around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 The reference signal is used as an "input" and FRFs and coherence functions are computed for each measurement point with respect to reference point. • The most popular, mainly due to their simplicity and processing speed, and also for historical reasons. • Involve averaging temporal information, thus discarding most of their details; • Always a real modal analysis.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竖向激振器-Shakers
Vertical, 5kN , 2.3<f<100Hz
Power generator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横向激振器-Shakers
Horizontal, 32kN, 1.5<f<100Hz
• These noises are assumed to be the white noise; • The QR factorization results in significant data reduction; •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is used to reject the noise (represented by the smaller singular values); • Once mathematical state space model is identified, it is straightforward to determine the modal parameters (by an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环境(自然)激励的优点
天然、方便和便宜和的激励方式; 更符合实际情况和边界条件;
可以实现对结构的实时安全监测。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环境激励的缺点
结构动力响应测试数据,具有幅值小、随机性强的 特点;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 in Time-Domain
• Input is replaced by process noise wk and measurement noise vk in discrete-time state space model of a dynamic system;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Output-Only Modal Analysis: A GUI for MATLAB
•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for output-only modal analysis is developed; • The simple peak-picking method as well as the more advanced stochastic subspace method are implemented in a user-friendly way. • By pushing buttons the user is guided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output-only modal analysis: converting measurements to engineering units, preprocessing the data, system identification, gluing mode shape parts together, animating mode shapes, . . .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Free Vibration Excitations
Bump and Brake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Free Vibration Excitation-Weight Released
• Traffic has to be shut down for a rather long time. This could be a serious problem for intensively used bridges. • The need to identify modal models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ten arises for the on-line monitoring.
记录时间长,数据量巨大; 系统识别是仅由输出数据的系统识别方法 (Output-only System Identification) ;
给结构系统的识别带来很大的难度。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Output-Only SI Method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ambient vibration SI techniques available that were developed by different investigators or for different uses such as: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系统识别
系统识别的含义:
输入 激励 工程结构系统 输出 响应
[M],[C],[K]
传统系统识别的不足:
• •
需要专用的系统激励设备; 必须封闭线路,无法实现实时的安全监测;
1、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 Based on a discrete-time state space model of a dynamic system; • Identify the state space matrice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and then determine modal parameters;
结构健康监测的学术特点
• 涉及材料科学、仪器仪表与测试技术、信号处 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技术、大型结构 分析、结构动力学、结构可靠度等多门学科领 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和融合特征。 • 健康监测系统集智能传感元件、数据无线采集 和实时处理、结构损伤识别、健康诊断与可靠 性预测以及远程通讯与数据管理等硬软件系统 于一体,是工程理论发展与综合的象征、高新 技术开发与集成的标志,同时也是现代结构实 验技术的集中体现。
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环境振动(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 结构损伤识别;
• 有限元模型修正; • 传感器。
1、环境振动(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 在研究重大结构灾变行为和健康监测时, 首先遇到的关健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地识别 或监测结构工作时的特性。 • 模态参数(频率、振型和阻尼比)是结构 固有的动力学特性。 • 基于结构动力的结构健康监测就是监测结 构动力特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