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cea2657bb52acfc789ebc9e4.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学院:专业:班级:成员:一、设计任务: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 输出用数码显示。
二、总体设计思想: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三、各个单元逻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3.1、译码显示电路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74LS47 TTL BCD—7段高电平有效译码/驱动器,数码管需选用共阳极数码管。
方案二: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不需要译码器就能直接显示出结果。
确定方案: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
3.2、加/减控制电路1、方案论证方案一:74LS192 TTL 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
方案二:74LS191 TT L 同步加/减计数器。
确定方案:经过比较,结合系统要求,决定采用方案二。
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CT74LS192,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2。
图2 逻辑功能示意图3、74LS192功能表:输入输出逻辑功能CLK LD A B C D QA QB QC QD1 ** * * *0 0 0 0置00 0 1 0 1 0 1 0 1 0置数0 1* * * * 1 0 1 0保持表1 74LS192功能表4、74LS192主要逻辑功能:(1)异步置数:CR=0,LD=0, QA QB QC QD= A B C D(2)加计数:CR=0,LD=1, CP u=CP, CP d=1, QA QB QC QD按加法计数(3)减计数:CR=0,LD=1, CP u=1, CP d=CP, QA QB QC QD按减法计数5、经过调试以后,发现用74LS191来实现更为简便,于是又重新设计,采用方案一,具体操作如下:(1)集成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CT74LS191,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4。
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
![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https://img.taocdn.com/s3/m/59cd41efaeaad1f346933f1a.p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电子技术课题设计题目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同组学生指导老师2010年1月16日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是能够独立循环计时的集成电路芯片。
主要由计数器..振荡器.译码器.显示器和驱动等电路构成,能够对秒以下时间单位进行精确记时.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控制功能。
本设计满足以下要求:1、计数器可显示0.01s—0.99s、1s—99s两档。
2、可循环计时3、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控制功能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简易数字循环计时器要求能够对时间进行精确记时并显示出来.因此要有时钟发(1)时钟发生器:在本设计中产生100HZ的脉冲,即每一秒钟内能产生100个脉冲,脉冲输入到计数单元;(2)计数单元:由计数芯片构成,根据所输入脉冲的个数计数(由脉冲的上升沿触发计数),一个脉冲计数一次;(3)译码显示器:对脉冲记数进行译码输出到显示单元中;采用4片LED显示器把各位的数值显示出来,是秒表最终的输出,有秒和毫秒位;(4)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对秒表的工作状态(记时开始/暂停/继续/复位等)进行控制的单元,可由触发器和开关组成。
根据要求我们设计出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对时钟发生器,可以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使其产生100Hz的频率。
对计数部分,可以选所学过的16进制计数器74LS161,通过使用一个与门芯片,可以变成一个十进制计数器。
译码显示器部分,译码器我们可以选择74LS48芯片,它是BCD码到七段码的显示译码器.它可以直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显示部分。
用共阴极数码管即可;对于控制电路,其作用主要就是用来控制计时器的开始计数、复位、暂停计数等,可用基本RS触发器等实现这些控制。
方案二:对时钟发生器,我们可以选择所学过的555芯片为主体的振荡器,输出频率为100z的脉冲;对于计数部分,我们可以直接选用同步可逆十进制计数器74LS190;译码显示器和控制电路同方案一。
循环计时器课程设计
![循环计时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6a0cb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9.png)
循环计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循环计时器的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循环计时器的编程方法和应用;3. 学生能够了解循环计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循环计时器程序;2.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和优化,提高循环计时器程序的执行效率;3. 学生能够运用循环计时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编程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循环计时器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编程的热情;2. 学生通过循环计时器的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能够认识到编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初步了解,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编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循环计时器概念及原理:介绍循环计时器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理,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让学生理解循环计时器在编程中的重要性。
- 定义:循环计时器是什么,如何实现循环功能;- 作用:循环计时器在程序中的用途,如:控制程序运行时间、实现动画效果等;- 原理:循环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循环计时器编程方法:讲解循环计时器的编程技巧,结合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让学生掌握编程方法。
- 编程语言:使用Scratch或Python等适合小学生的编程语言;- 循环结构:掌握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用法;- 实例分析:分析循环计时器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案例。
3. 循环计时器应用实践: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编程思维。
- 设计任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难度适中的编程任务;-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编程实践,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总结经验。
自动循环计数器(真正能实现自动)
![自动循环计数器(真正能实现自动)](https://img.taocdn.com/s3/m/39aee03df5335a8102d220d8.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学年: 2013~2014 学期: 1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 110314 姓名:赵亮学号: 20111398指导教李磊师:日期: 2014年 1月4日—2014年1月10日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 设计任务 (2)1.2设计要求 (3)第二章设计思想 (3)第三章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 (4)3.1 单次脉冲产生部分 (4)3.2 译码驱动、显示电路部分 (5)3.3 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 (7)第四章系统逻辑框图 (10)第五章电路总图及原理 (11)4.1、电路总图 (11)4.2、工作原理 (11)第六章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12)第七章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12)第八章收获、体会 (13)附录A 原理总图 (14)附录B 元件清单 (14)设计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1.1 设计任务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 输出用数码显示。
1.2设计要求1.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画出总方框图,划分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并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画出逻辑图。
2. 选择元器件型号。
3. 画出总逻辑图和装配图,并在实验板上组装电路。
4. 进行电路调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5. 写出总结报告。
第二章设计思想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第三章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3.1 单次脉冲产生部分3.1.1、方案论证产生单脉冲的方法有很多,如用集成555定时器、TTL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2415c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8.png)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数字计步器院系:物理与电⽓信息⼯程学院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组长:郭天朋学号: 20120604046 组员 1 :吕殿鹏学号: 20120604047 组员 2 :马奔腾学号: 20120604048 组员 3 :马冲学号: 20120601007 组员 4 :刘晓坦学号: 20121401045 指导教师:蔡⽂霞2014年6⽉25⽇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选题⽬的和意义:⼈们越来越注重⾃⼰的健康,跑步成为⼀种⽅便⽽⼜有效的锻炼⽅式。
但是如何知道⾃⼰跑了多少步,多远的路程?计步器可以帮助⼈们实时掌握锻炼情况。
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步数,通过步数和步幅可计算⾏⾛的路程。
步幅信息可通过⾏⾛固定的距离如20m来计算或是直接输⼊,⾼级的计步器还可以计算⼈体消耗的热量。
本课题的设计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年⼈以及⼀些待复健康的病⼈来说是⼀个⾮常好的辅助医疗设备。
要实现检测步数⾸先要对⼈⾛路的姿态有⼀定了解。
⾏⾛时,脚、腿、腰部,⼿臂都在运动,它们的运动都会产⽣相应的加速度,并且会在某点有⼀个峰值。
从脚的加速度来检测步数是最准确的,但是考虑到携带的不⽅便以及实验室⽔银开关的诸多不便,我们⽤⼀个逻辑开关或者脉冲信号来来代替脚的每⼀次⾛步所引起的振动。
本课设主要是运⽤了逻辑元件74LS161的计数功能,把四个74LS161逻辑元件逐次相联起来,已达到⽤4个数码管显⽰4位有效数字的计步器,并且可以按照⼗进制向⾼位进位。
通过逻辑开关的功能控制整个计步器的计数与暂停。
第⼀个74LS161元件的CP接⼊逻辑开关,输出接⼊第⼆元件的脉冲信号接⼊⼝,依次将四个元件级联。
本设计数字计步器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达到进位计数的功能,和计数器的功能相似。
数字计步器在⽇常⽣活中主要运⽤在医疗健⾝等电⼦产品中,如数字跑步器、计步器等诸多相关电⼦设备。
该设计可以合理运⽤到⼤范围的产品设计中,提⾼现代电⼦产品⽔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着很⼴⼤的发展前景和⽤途。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彩灯循环显示控制电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彩灯循环显示控制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33ccf649649b6648d747d9.png)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摘要 (3)1方案设计 (4)1.1、方案比较 (4)1.1.1方案一: (4)1.1.2方案二: (5)1.1.3方案三: (5)1.2方案选择 (6)2 单元电路的设计 (6)2.1主要芯片 (6)2.1.1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 (6)2.1.2 移位寄存器74 LS194 (7)2.1.3 LED显示数码管 (8)2.2 自然序列循环发生器 (9)2.3 奇数序列循环发生器 (11)2.4 偶数序列循环发生器 (12)2.5 音乐序列循环发生器 (13)2.6 循环控制电路 (15)2.7二分频器 (16)2.8 振荡脉冲发生器 (17)2.9 复位电路 (18)3 总体电路及工作原理 (19)3.1 总体电路图 (19)3.2 工作原理 (20)4 仿真结果 (21)4.1二分频器 (21)4.2脉冲信号发生电路仿真 (22)4.4 总电路仿真 (23)5 体会及总结 (23)附录 (25)元件清单 (25)参考文献 (26)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通信0804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 彩灯循环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初始条件:Multisim仿真软件,74LS160十进制同步计数器,74LS194移位寄存器,D触发器,数码显示管,参考资料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以LED数码管作为控制器的显示元件,它能自动地依次显示出数字0、1、2、3、4、5、6、7、8、9(自然数列),1、3、5、7、9(奇数列),0、2、4、6、8(偶数列)和0、1、2、3、4、5、6、7、0、1(音乐符号数列),然后由依次显示出自然数列、奇数列、偶数列和音乐符号数列…….,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打开电源时,控制器可自动清零。
(3)每个数字的一次显示时间基本相等,这个时间在0.5s到2s范围内连续可调。
指导教师签名:2010年6月30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由于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自动循环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
![自动循环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238e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d.png)
自动循环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
自动循环电路(Automatic cycling circuit)是一种能够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循环执行特定操作的电路。
其原理主要依靠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和逻辑控制实现。
一种典型的自动循环电路常见于计时器、闹钟、定时器等设备中,它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1. 时钟:提供稳定的脉冲信号,确定循环的时间间隔。
2. 计数器:记录循环的次数,通常采用二进制计数器。
3. 控制逻辑:根据时钟信号和计数器的状态,控制下一步操作,如触发蜂鸣器、打开或关闭其他电路等。
4. 脉冲发生器:根据特定的时钟信号和计数值产生一个或多个脉冲信号,用于触发其他电路的操作。
自动循环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 运动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通过定时的循环操作,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路径或动作。
2. 家庭自动化系统: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定时开关,如灯光、空调、窗帘等,提高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3. 工业自动化系统:用于控制生产线上的设备和机械的定时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成本。
4. 实验室设备控制:用于控制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的定时运行和实验参数的
采集。
总的来说,自动循环电路通过将时钟和逻辑控制相结合,能够在特定时间间隔内循环执行特定操作,实现定时、自动化的功能。
基于Multisim的循环计数课程设计
![基于Multisim的循环计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b19e1f866fb84ae45c8dc9.png)
《循环计数》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10级(2)班姓名:王彪樊江涛学号:2010508115 20105081312012年7月5日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2)2.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2)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4. 元器件清单 (5)5. 设计总结 (5)6.参考书目 (6)1. 课程设计目的1)熟练掌握计数器的应用。
2)加深对加减循环计数和显示电路的理解。
2.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1)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输出用数码显示。
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3.1课程设计方案选择及说明3.1.1总体设计思路1)器材选择方案一:选用74LS190,即单时钟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引脚如图1所示15、1、10、9管脚为置数3、2、6、7管脚为二进制数码输出4管脚为复位(低电平有效)11管脚为异步预置数(低电平有效)5管脚为加减控制端,高电平做减法,低电平做加法14管脚为时钟输入端13管脚为进位端由于74LS190D拥有的是异步预置数的功能,题目需要的是3~9的循环计数,那么做加法时连到置数端的应该是二进制的1010(即10),但是74LS190D是十进制计数器,不能达到1010的状态,所以此方案不能采用。
方案二:选用74LS191,即单时钟同步十六进制加减计数器,引脚和功能和74LS190一样,同样拥有的是异步预置数的功能,但由于是十六进制的计数器,所以可以有1010的状态,则可以通过置数端进行置数,从而达到循环计数的功能。
2)总体设计方案选择方案一:运用两片74LS191计数器,通过单刀双掷开关对时钟信号的控制,分别完成加法和减法循环计数的功能。
流程图如下所示方案二:运用一片74LS191计数器,通过一个单刀双掷开光实现加减法的切换,再对做加法和做减法时的异步预置数和最初置数进行逻辑整合,从而实现循环计数的功能。
自动循环计数器
![自动循环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56bbfe0d79563c1ec5da7102.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题二:自动循环计数器一、设计目的1、熟练掌握计数器的应用。
2、加深对加减循环计数和显示电路的理解。
二、设计任务1、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输出用数码显示。
三、设计思想1、译码驱动显示部分:计数输出结果送至译码输出显示部分。
2、控制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3、计数部分:完成BCD码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方框图如下: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介绍:(一)译码驱动显示部分1、采用74LS48 TTL BCD—7 段译码器/内部上拉输出驱动。
由于74LS48输出时高电平有效,所以显示数码管援用LTS547R共阴极数码管。
2、元器件型号的选择及参数的计算:数码管LTS547R,译码/驱动器74LS48;限流电阻的计算,数码管压降一般为1.8~2.2,工作电流10~20mA,经试验,静态显示时10mA,亮度客观,所以限流电阻R1~R7=(5V-2V)/10mA=300Ω。
3、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的设计DBCA为8421BCD码输入端,a—g为7段译码器输出端。
LT灯测试输入使能端。
(二)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1、采用74LS191 TTL 4为同步加/减计数器。
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74LS191功能管脚如图所示3、主要逻辑功能(1)同步指数功能当LD’=0时,CP来时,并行输入数据d3~d0被置入。
(2)计数功能取CT’=0 LD’=1当U’/D=0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六进制加法计数。
当U’/D=1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六进制减法计数。
(3)保持功能当CT’=LD’=1时,计数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74LS138 TTL 三—8 线译码器状态图如下利用555定时器设计时钟脉冲如图五、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器件清单1、3~9可逆自动循环加或减计数器总体电路如图所示。
电子设计-两位自动计数器
![电子设计-两位自动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3a17933af111f18583d05abe.png)
课程作业题目:《电子设计》——两位自动计数器姓名:李XX学院:物理机电与工程学院系:电子科学系专业:信电年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两位自动计数器一、两位自动计数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两位自动计数器两位数码管自动显示0-99,数字可清零。
电路主要由NE555,4518,4511实现。
上电后,电路自动计数.由0增至99,不断循环计数.数字上升速度快慢由NE555振荡频率决定.S1为计数清零按键.NE555构成时钟信号发生器,CD4518为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CD4511为译码驱动器,调节R17可调节NE555的振荡频率.C1为充放电电容,电容容量愈大,充电时间愈长,,则振荡频率愈低。
原理图:二、元器件的选择编号名称型号数量R1、R2 电阻10KΩ 2R3—R16 电阻1KΩ14R17 可变电阻0—100KΩ 1C1 极性电容10UF 1C2 电容10^3 1C3 电容10^4 1U1 芯片NE555 1 U2A、U2B 芯片4518 2U3、U4 芯片4511 2——八段数码管—— 2S1 计数清零按键—— 1三、芯片的功能(1)NE555构成的是时钟信号发生器(2)CD4518为二/十进制加数器CD4518/CC4518是二、十进制(8421编码)同步加计数器,内含两个单元的加计数器,其功能表如真值表所示。
每单个单元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LK和EN,可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由表可知,若用ENABLE信号下降沿触发,触发信号由EN端输入,CLK 端置“0”;若用CL℃K信号上升沿触发,触发信号由CL℃K端输入,ENABLE端置“1”。
RESET端是清零端,RESET端置“1”时,计数器各端输出端Q1~Q4均为“0”,只有RESET 端置“0”时,CD4518才开始计数。
CD4518采用并行进位方式,只要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Q1翻转一次;当Q1为1,Q4为0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计数单元Q2翻转一次;当Q1=Q2=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Q3翻转一次;当Q1=Q2=Q3=1或Q1=Q4=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Q4翻转一次。
循环码计数器..
![循环码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3a32155b83d049649a665807.png)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循环码计数器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系):年级专业:10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号: 100103030157学生姓名:指导教吕宏诗张强师:教师职实验师实验师称: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2012年12月13日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设计说明 (4)2.1 格雷码介绍 (4)22设计思路 (5)2.3模块介绍 (6)2.4真值表 (10)第三章原理图 (11)第四章波形仿真图 (12)第五章管脚锁定及硬件连线 (13)第六章心得体会 (14)参考文献 (15)第一章引言EDA技术,就是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为设计载体,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系统逻辑描述的主要表达方式,以计算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软件以及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通过有关的开发软件,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以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的一门新技术。
MAX+plus n开发系统是EDA的开发软件,,该系统将数字电路设计成在一个环境内, 允许多种输入方式输入设计逻辑文件,经过系统编译、综合等操作,对于设计进行功能模拟,对数字电路的设计实现同步模拟分析,延时时间分析、编译、最后将编译好的电路分配到一个或者多个器件中。
设计过程包括: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设计校验以及器件编程。
第二章设计说明2 —1格雷码2—1.1格雷码介绍将一定位数的数码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表示特定对象,称为代码或编码,将形成这种代码所遵循的规则称为码制。
格雷码是一种较常用的码制。
格雷码也成为循环码,是一种无权码,其特点是任意两组相邻代码之间只有一位不同,每一位代码以固定的周期循环,循环码计数时每次状态转换只有一位发生变化,可靠性高。
典型格雷码与二进制码的对照表如图所示:2-12—1.2格雷码转换二进制码二=「格雷码(编码):从右边第一位起,依次将每一位与左边一位异或(XOR,作为对应格雷码该位的值,最左边一位不变(相当于左边是0);格雷码u—二进制码(解码):从左边第二位起,将每位与左边一位解码后的值异或,作为该位解码后的值(最左边一位依然不变)。
数电课设30 60s循环计时电路.
![数电课设30 60s循环计时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57defddf4028915f814dc207.png)
题目:定时电路设计与实验学生姓名:韩磊学院:电力学院系别:自动化系专业:自动化班级:自15-3指导教师:王艳荣2017年07月05日摘要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是对所学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程设计是根据某一课题技术指标或逻辑功能的要求,进行电路的独立设计,实验安装和调试,在实验板上进行电子产品的制作和写出实验总结报告。
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30S/60S循环定时电路,本实验的核心部分是要设计一个30S/60S循环计数器,并且对计数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同时要实现设计任务中提到的各种控制要求,因此该系统包括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时序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等5个部分构成。
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部分。
计数器完成30S/60S循环计时功能,而控制电路具有直接控制计数器的启动计数、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和灭灯功能。
为了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正确处理各个信号之间的时序关系。
在操作直接清零开关时,要求计数器清零,数码显示器显示零。
当启动开关闭合时,控制电路应封锁时钟信号CP,同时计数器完成置数功能,译码显示电路显示0-30S/0-60S字样;当启动开关断开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当暂停、连续开关拨在暂停位置上时,计数器停止计数,处于保持状态;当暂停、连续开关拨在连续时,计数器继续递增计数。
本系统还在Multisim下进行了仿真测试,对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报警电路进行了性能与功能仿真,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仿真结果完成了预期要求。
关键词:循环计数器 30S/60S秒定时器555定时器目录一、设计任务及分析 (4)1.设计目的: (4)2.设计内容: (4)3.设计思路: (4)二、系统方案设计 (5)方案一 (5)方案二 (5)三、原理电路设计 (7)1、秒脉冲电路 (7)2、递增计时电路 (8)3、报警电路 (8)4、外部操作信号 (9)5、整体电路图 (10)四、系统测试电路 (11)五、设计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六、结论 (13)七、参考文献 (13)一、设计任务及分析1.设计目的:(1)掌握基本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课设报告
![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课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7e100abb68a98271fefa86.png)
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摘要:自动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它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的,能够通过技术功能实现一些相应的程序,如通过自动计数器来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各种电器设备的电源。
广泛用于路灯,广告灯,电饭煲等领域。
自动计数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自动计数器的功能。
诸如自动定时报警器、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烤箱、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自动计数器为基础的。
由于它的功能强劲,用途广泛,方便利用,所以在这个电子科技发展的时代,它是一个很好的电子产品。
如在洗衣机的定时控制以及路灯等一些人们不能再现场控制的操控。
都可以利用自动计数器来完成这样的功用。
可见此系统所能带来的方便和经济效益是相当远大的。
因此,研究自动计数器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次课设设计是检验理论学习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得实践课程。
通过这样的过程,使我们的论文及实践水平有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同时也使我们硬件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对以后的学习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器设备;自动计数器;电源指导老师签名:目录自动计数器课程设计 0目录 (1)1. 设计任务及方案 (3)1.1设计任务 (3)1.2设计方案 (3)2.电路原理 (3)2.1元器件的设计与参数 (3)2.2各个元器件的电路原理 (4)2.2.1 NE555 (4)2.2.2CD4518 (7)2.2.3CD4511 (8)2.3电路整体原理 (9)3 软件简介 (9)3.1P ROTEL99简介 (9)3.2P ROTEUS简介 (10)4.PROTEUS的仿真 (13)4.1元器件搜索 (13)4.2元器件代号 (14)4.3元件的放置 (14)4.4连线 (14)4.5元器件赋值 (15)4.6实验调试 (16)5 实物焊接 (18)6 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19)6.1原理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19)6.2调试过程中的问题 (19)6.3测试结果与分析 (19)6.4调试注意事项 (20)6.5查找故障的方法 (20)7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1)8致谢 (22)9参考文献 (23)10附录一 (24)11附录二 (25)12 附录三 (26)1. 设计任务及方案1.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动计数器,NE555构成时钟信号发生器,CD4518为二十进制加计数器,CD4511为译码驱动器,调节R17课调节555的震荡频率,C1为充放电电容,电容越大,充点时间越长,振荡频率越低。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755905f14791711cc791795.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专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班级:110302班姓名:杨东昆201108992014年1月目录一、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二、设计思想与系统方案………………………………………………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 (一)、单脉冲产生部分…………………………………………………………. (二)、译码驱动显示部分…………………………………………………………(三)、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四)、灯光显示电路………………………………………………………………四、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单………………………五、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六、总结与体会…………………………………………………………七、参考文献……………………………………………………………..设计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一、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1、设计任务:(1)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2) 三个彩灯红、绿、黄循环显示。
彩灯显示状态表如下表所示。
二、设计思想与系统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1)自动循环计数器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说明:由于本次课设为两个题目叠加而成,为了实现电路的灯光显示功能本次课设的实际作品中将只显示0~7自动循环计数。
(2)灯光显示电路根据彩灯显示的状态表分析,该电路由信号发生、计数器、显示译码器模块、显示驱动电路构成。
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
![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afbda9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6.png)
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理解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计数器进行基本的电子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1.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基本原理:介绍计数器的功能和作用,解释其工作原理。
2.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组成部分:介绍计数器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解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解析计数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理解其内部的工作机制。
4.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操作方法:介绍计数器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计数器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计数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提供电子课程设计计数器的相关章节,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子技术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提供实际的计数器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字电路》课设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
![《数字电路》课设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ce22f133687e21ae45a93d.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姓名:程小松学号:150712162班级:15电本6班指导教师:张媛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彩灯循环控制电路设计二、设计任务:1)巩固和加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2)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3)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学会用Multisim软件对进行电路仿真操作;4)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提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设计报告:1、格式要求:⑴页面:A4,上下左右页边距2.0厘米。
⑵题目:小二黑体加粗;大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小标题:小四黑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
⑶页码:底部居中。
2、报告内容:1.封面2.内容提要3.正文1)设计要求2)题目分析3)设计思路与原理4)电路图的仿真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四、进度安排:五、参考资料:[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华中理工大学教研室.[2] 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3] 付子仪.电子技术课程指导书[M]. 河南理工大学.目录一、内容提要 (1)二、课程设计目的 (2)三、课程设计要求 (2)四、电路组成框图 (3)五、元器件清单 (4)六、各功能块电路图 (4)6.1 脉冲信号发生器 (4)6.1.1 555定时器 (4)6.1.2 多谐振荡器 (6)6.2 顺序脉冲发生器 (8)6.3 彩灯循环系统 (11)6.4仿真电路总图 (13)七、结果分析 (14)八、总结 (14)一、内容提要本次电路设计利用555定时器、计数器等设计LED彩灯控制电路。
通过按键实现如下循环特性:当按键没有按下时8个彩灯交叉循环点亮:即在前四秒内第1、3、5、7盏灯依次点亮、后四秒内8、6、4、2盏灯依次点亮,而当按键按下一次后(按下两次等效于没有按下),实现8盏灯依次循环点亮(产生灯光追逐音乐、活跃气氛的效果),并设计成同步电路模式。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1f6d6ec0975f46527d3e161.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1 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数字电路的设计任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着重提高学生在数字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1.2 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让学生初步掌握典型数字电路的试验、设计方法。
根据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对课题进行分析;通过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得到设计方案;选择元器件,搭接线路,实现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通过对典型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掌握利用EWB软件的分析和设计电路;(3)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问题、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常用基本电路的调试、测试的一般规律、常用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对设计结果独立进行分析、评价。
(4)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具有一定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2 课程设计的内容2.1 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设计。
2.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2.2.1 题目一:智力竞赛抢答装置(1)基本功能①4名选手编号为:1,2,3,4。
各有一个抢答按钮,按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对应。
②给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按钮,用来控制系统清零(抢答显示数码管灭灯)和抢答的开始。
③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
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该选手编号立即锁存,并在抢答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同时给出音响提示,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
课程设计报告--循环码计数器
![课程设计报告--循环码计数器](https://img.taocdn.com/s3/m/f1b7aa98a32d7375a5178041.png)
课程设计报告--循环码计数器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循环码计数器共 24页第 2 页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电子实验中心共 24页第 3 页共 24页第 4 页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013年 3月14日目录第1章设计说明………………………………………………………1.1 设计思路………………………………………………………1.2 模块介绍………………………………………………………1.3 真值表…………………………………………………………第2章原理图……………………………………………………………第3章波形仿真图……………………………………………………第4章管脚锁定及硬件连线……………………………………………总结…………………………………………………………………参考文献共 24页第 5 页第一章设计说明1.1 设计思路以格雷码循环的四位循环码计数器,首先就考虑到应该用触发器来使其实现,最终选定JK触发器。
通过卡诺图计算出循环码计数器的状态方程,并得出相应驱动方程,及进位输出共 24页第 6 页方程。
进位时用进位指示灯表示需要用进位输出去控制指示灯,同时蜂鸣器蜂鸣5秒,这5秒钟是计数器的一个时钟周期。
也就是频率为0.2Hz,频率组中没有此频率的时钟信号,故选用2Hz的时钟信号,用74160芯片进行分频。
彩灯表示输出,直接将各触发器的输出信号接各彩灯即可。
用两位数码管显示16种状态的十进制表示,需要提前对触发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
,需要一个比较器及一个加法器,十六进制转化为BCD码显示:大于等于10的数得加6进1,其他数就不改变。
比较器选用74HC85,加法器选用74LS283。
加以一定的逻辑代数运算即可。
格雷码:0000→0001→0011→0010→0110→0111→0101→0100→1100→1101→1111→1110→1010→1011→1001→1000共 24页第7 页1.2 模块介绍该设计模块:分频器、循环码计数模块、十六进制转化BCD码模块彩灯输出模块、进位输出及蜂鸣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175f21abed5b9f3f90f1c8c.png)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专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14年1月目录一、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二、设计思想与系统方案………………………………………………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及介绍…………………. (一)、单脉冲产生部分…………………………………………………………. (二)、译码驱动显示部分…………………………………………………………(三)、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四)、灯光显示电路………………………………………………………………四、总体电路设计图、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单………………………五、硬件电路安装、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六、总结与体会…………………………………………………………七、参考文献……………………………………………………………..设计题目:自动循环计数器与灯光显示电路一、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1、设计任务:(1)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2) 三个彩灯红、绿、黄循环显示。
彩灯显示状态表如下表所示。
CLK R G Y0 0 0 01 0 0 12 0 1 03 1 0 04 1 1 15 1 0 06 0 1 07 0 0 1二、设计思想与系统方案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 (1)自动循环计数器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 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说明:由于本次课设为两个题目叠加而成,为了实现电路的灯光显示功能本次课设的实际作品中将只显示0~7自动循环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循环计数器
学院:
专业:
班级:
成员:
一、设计任务:
1. 用集成计数器实行3~9自动循环计数。
2. 电路能实现3~9加法和3~9减法循环计数。
3. 输出用数码显示。
二、总体设计思想: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思想如下:
1、电源部分,由它向整个系统提供+5V电源。
2、单脉冲产生部分:功能是由它产生单个脉冲,为循环计数部分提供计
数脉冲。
3、译码显示电路部分:计数器输出结果的数字显示。
4、加/减控制电路部分:实现加或减循环计数功能由控制部分完成。
5、可逆计数器部分:完成3~9的可逆加或减循环计数。
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3~9加/减可逆自动循环计数器系统设计方框图
三、各个单元逻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3.1、译码显示电路
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74LS47 TTL BCD—7段高电平有效译码/驱动器,数码管需选用共阳极数码管。
方案二: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不需要译码器就能直接显示出结果。
确定方案:采用DCD-HEX——4段数码管。
3.2、加/减控制电路
1、方案论证
方案一:74LS192 TTL 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
方案二:74LS191 TT L 同步加/减计数器。
确定方案:经过比较,结合系统要求,决定采用方案二。
2、控制部分及循环加减计数部分的设计
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CT74LS192,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2。
图2 逻辑功能示意图
3、74LS192功能表:
输入输出
逻辑功能
CLK LD A B C D QA QB QC QD
1 ** * * *0 0 0 0置0
0 0 1 0 1 0 1 0 1 0置数
0 1* * * * 1 0 1 0保持
表1 74LS192功能表
4、74LS192主要逻辑功能:
(1)异步置数:CR=0,LD=0, QA QB QC QD= A B C D
(2)加计数:CR=0,LD=1, CP u=CP, CP d=1, QA QB QC QD按加法计数
(3)减计数:CR=0,LD=1, CP u=1, CP d=CP, QA QB QC QD按减法计数
5、经过调试以后,发现用74LS191来实现更为简便,于是又重新设计,采用方案一,具体操作如下:
(1)集成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CT74LS191,逻辑功能示意图见图4。
图3 逻辑功能示意图
LD为异步置数控制端 CT为计数控制端 D0-D3位并行输入端
Q0-Q3为输出端 U/D为加/减计数方式控制端 RC为行波时钟输出端
CO/CB为进位输出/借位输出端
(2)74LS191功能表见表2
输入输出
说明
LD CT U/P CP D3 D2 D1 D0 Q3 Q2 Q1 Q0
0 ××× d3 d2 d1 d0d3 d2 d1 d0并行异步置数
1 0 0 ↑××××加计数CO/BI=Q3Q0
1 0 1 ↑××××减计数CO/BI= Q3 Q
2 Q1 Q0
1 1 ××××××保持
表2 74LS191功能表
⑶ 主要逻辑功能:
①异步置数功能。
当LD=0时,与CP无关,并行输入数据d3d0被置入。
Q3 Q2 Q1 Q0=d3d2 d1 d0。
②计数功能。
取CT=0、LD=1。
当U/P=0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当U/P=1时,对应CP脉冲上升沿,十进制减法计数器。
③保持功能。
当CT=LD=1时,计数器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方案确定:经过调试更加确定采用方案二,只需在与非门后加一个与门。
四、系统逻辑框图
图4 74LS192加法计数
说明:由于题目要求加法计数从3开始自动循环到9然后再返回到3,所以并行输入端DCBA=0011,当计数器的输出时1001时,由于与非门以及非门的作用使LD输入低电平有效,给计数器置数为0011,再次开始循环。
图5 74LS192减法计数
说明:由于题目要求减法计数从9开始自动循环到3然后再返回到3,所以并行输入端DCBA=1001,当计数器的输出0011时,由于与非门以及或非门的作用使LD输入低电平有效,给计数器置数为1001,再次开始循环。
五、总体电路设计图:
1、74LS191:
图6 总设计电路图
2、工作原理:
由单脉冲产生单元产生的计数脉冲送至74LS191的CP端,做加法时,191的D/U端需接地,通过手动开关J2就实现加减法运算。
当J2接上边的开关时实现加法计数,调节输入端置3,当加过9时,9再加1按照题目要求应该变成3,此时9通过输出端、四个非门以及与非门得到0,0与任何数与运算都是0,然后指数控制端输入有效低电平,控制输入端置数为3,同理做减法时,输入端置9,
当达到3时,置数端置9。
六、仿真电路、调试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因为加减法运算刚开始置数不一样,所以我们经过考虑,用开关来
控制输入端的数据;
2.该电路运用不熟悉,导致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各种原件;
3.通电检查,通电后做加法时,数码管有反应,但显示数据不正确,
怀疑是电源或接地有误,经查果然如此,经重新调整,故障排除。
七、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本方案设计电路的特点是:
优点:电路设计比较简明,大部分所用知识都是根据上课时的理解,所以易于实现。
缺点: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此电路的实现与设计要求有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弥补我们的缺陷。
八、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更深一步了解电子设计的技能;学会利用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例如上网、去图书馆等等。
该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麻烦,例如怎样让计数器从0到9循环计数,怎样让计数器加到9时自动回到3,减到3时自动返回9。
我们在这几个问题上花费了很长时间。
本来一开始我们用的是74LS190,但它是10进制的数字显示到9的一瞬间立刻转移,于是我们就考虑74LS191,通过调试该芯片可行。
然后我们在经过多次调试将电路中多余元件精简,最后保证电路的设计达到自己所能掌握的最高水平。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感触深刻,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多多去请教别人,与别人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由于时间仓促,也许电路中还存在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问题,希望老师能予以指导。
九、参考文献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