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合集下载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方是世界上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政治体系和文化传统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分析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政治运作和价值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本文将从政治结构、价值观念和制度机制等角度入手,对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一、政治结构比较中西方在政治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的是民主共和制度,即国家主权由全体公民共同行使,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政治权力受到制衡和限制。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采取的是专制集权制度,国家权力高度集中,权力分立机制相对薄弱。

在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相对完善,议会对政府和行政部门存在着严格的监督和制约;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主张政治上的一元化,即国家的权力由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

由此可见,中西方在政治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两种文化传统对政治权力和制度设置上的不同看法。

二、价值观念比较中西方在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也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在西方国家,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

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重视集体利益和社会稳定,主张行政效率和社会秩序。

“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东方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关注。

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差异,也深刻地反映了两种文化传统对于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的不同关注点。

三、制度机制比较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制度机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依法治国、宪政体制是其政治制度的核心。

法治国家中的政府行为受法律的约束,政治决策和行政行为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最重视的是依靠行政手段,强调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决策能力。

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影响了东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决策和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元首和政府官员的主观意志和行为影响。

第七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文化

第七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文化

第七章 第一节 • 狭义的文化:仅指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 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 自觉形态的文化。
• 2、政治文化
• • • 柏拉图的“心灵论”(理性、意念和情欲)。 亚里士多德的“本性论”。 马克思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在 《法德农民问题》等著作中,分别对法国农民和德国农民 的政治心理趋向和特征即最高权力崇拜的心理作过深刻而 生动的分析。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 家民主政治困境。 • 阿尔蒙德和伏巴《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以沟通 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公民文 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P6)。
第七章 第一节 • • 公民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1)公民具有“民主人”的人格特征:开放的自我、 多元的价值取向、信任人类的环境并对之有信心、相对来 说不为焦虑所困扰。 (2)民主政体下公民均有参与政治的愿望,而且参与 政治被视为一种合乎理性的行为。 (3)公民有较强的输入功能取向。 (4)公民有较强的政治效能感。 (5)由于公民文化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政治 文化,所以,公民参与政治的取向不是取代臣属或狭隘地 方性的政治文化,而是与之并存。
第七章 第二节
• 五、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 • • • • • •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指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传播政治文化, 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实现政治文化在代 际的继承与变迁。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 1、家庭。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2、学校。是进行系统化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3、社会组织。政党、政治团体、社会组织。专门与一般。 4、大众传媒。电视、广播、书籍、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 5、政治实践。 6、特定政治符合。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的肖像等。 另外:教会、工作场所、社区社群等都发挥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Athens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开放文明的雅典 Athens

与保守愚昧的斯巴达相反,雅典是一个开放文明 的城邦,甚至带有几分浮华奢靡的成分。许多在 斯巴达被认为邪恶无用的东西,如金银财宝、美 食艳服、戏剧、哲学和辩论术等,在雅典却备受 尊崇。
斯巴达人向往简朴无华的生活,雅典人却爱美成 性,追求高雅华美的生活格调,重现财富和享乐; 斯巴达人靠着严峻的法律和艰苦的锻炼来培养一 种集体主义的勇敢精神,雅典人却出于对自由和 光荣的热爱而发展独立的个性。
弊病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 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 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 ,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 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 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 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主政治 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 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 ”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 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 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 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 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 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
优点

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 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 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 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 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 ,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 的维护。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希腊城邦政体的一般发展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 三 ) 斯 巴 达 的 政 治 与 文 化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4节(罗马帝国的兴衰)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4节(罗马帝国的兴衰)


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特里布 斯会议(即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经过元老院批 准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胜利成果使平民与贵族
在一段时间内(公元前3-前2世纪)携起手来,
创造了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气氛。
颁 布 十 二 铜 表 法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革拉古兄弟的两次改 革均以失败告终,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终于
们共同密谋刺杀了恺撒。
刺杀恺撒(油画)
恺撒死后,屋大维成为 恺撒的政治继承人,他与恺 撒部将安东尼、雷必达结成 反对元老院的“后三头同
盟”,消灭了刺杀恺撒的共
和派贵族力量。 不久以后,“后三头同 盟”破裂,屋大维战胜安东
尼,成为大权独揽的罗马统
治者。
奥古斯都雕像
(梵蒂冈博物馆藏)

屋大维执政40多年,他虽然没有公开称帝,
全盛时期的罗马版图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充分表现出 他们的勇猛、顽强、凶残、忠诚等性格特 点,以及为了国家利益和荣誉不惜自我牺 牲的精神。由于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性格 和视死如归的荣誉意识,以及不达目的决 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得罗马人在征战过 程中无往而不胜。
古 罗 马 士 兵
罗马士兵装备的 投枪(Pilum) 短剑(Cladius)

族的入侵。410年西哥特人攻占了罗马,455年汪达尔
人再度洗劫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 小罗慕洛斯被蛮族雇佣军首领废黜,这一年通常被当 作古罗马文明结束的标志。


罗马在起源方面不像希腊和东方国家那 样有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源流,它缺乏一 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一种强制性 的混杂产物。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的罗马人先后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地 中海世界的叙拉古和迦太基,通过三次马 其顿战争占领了马其顿和希腊各城邦,通 过叙利亚战争重创并吞并塞琉西王国。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指的是在欧洲和北美洲传统上流行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

它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启蒙运动等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相互交织而成的。

以下是关于西方文化的一些概括性介绍:1. 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许多基础。

古希腊是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和艺术的发源地,其民主政治和理性思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则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推动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2.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基督教教义、道德观念和礼仪习俗贯穿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组织、法律和伦理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

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和原则,例如人权、民主、平等和自由主义等。

4. 科学和技术:西方文化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

西方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从而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西方的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5. 艺术和文学:西方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而闻名。

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再到现代的文学和电影,西方艺术和文学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创作领域。

总的来说,西方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其中包含着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遗产。

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力量。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5节(罗马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第5节(罗马文化的特征)

“民法教授” 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
社会职业; 公元2-3世纪,罗马法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产生了以盖尤斯为首的“五大法学家” ,他们的法

学著作成为后世法律的重要理论依据。
罗马法的内容

罗马法已经广泛地涉及到民法、商法、刑法等诸多 领域。罗马的民法体系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备的水平,分为 人法、财产法和程序法等三个部分。 罗马法又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的

岸精神,在基调上一般都具有凄楚阴郁的特点,
既不像希腊宗教那样欢愉明朗,也不像罗马宗教
那样功利冷漠。
罗思想也 不过是希腊哲学的余绪,其特点是把希腊的理性 主义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相揉杂。 一直到共和国末期,罗马都没有产生过一位 自己的哲学家。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罗马哲学家 是小伽图、西塞罗和卢克莱修,他们在哲学上的 贡献无非是把希腊的柏拉图主义、斯多噶主义、


罗马万神殿
罗 马 万 神 殿 内 部 ( 油 画 )
希腊文化对罗马宗教的影响

共和国中期以后,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杂乱无章的 神灵世界才开始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罗 马神祇都找到了希腊的对应者。
朱庇特与宙斯、玛尔斯与阿瑞斯、弥涅瓦与雅典娜合为一 体,还有一些神则是直接从希腊神话中照搬过来的,只是换了 一个拉丁名字,如维纳斯(阿佛洛狄忒)、卡墨拉姊妹(缪斯 女神)、阿波罗(与希腊同名)等。

罗马法的来源和发展

罗马法的来源非常繁杂,既有公民大会的决议 和元老院的指令,也有执政官的公告和皇帝的政令,
此外还包括法学家们的法律解释和司法案例;
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 第一部成文法;罗马历代法律的最终成果则是公元 6世纪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二)文化概念: 无论在中外都没有确定的定义。 在最广义上,它被用来指称人的一切行为,除了像 笑话和排泄等自然现象,发生哎哎人身上的所有活 动都是文化活动。 狭义上,常常只用来指称个人的道德和知识修养。 我们指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高级精神 活动及其产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 交……”,概括地说,就是指宗教、哲学、科学和艺 术等领域。 (三)世界上两大(东西)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系统:起源于 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 ” 两希”文化) 东方文化系统:起源于中国和印度
古希腊人是“爱智”的,追求超越的理想,对纯粹 只是充满神圣渴望,都热衷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以寻找有关真善美的普遍原则,因为长期思考,古 希腊在理论方面大有建树。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 为起因,希腊军进攻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古希腊神话
迷宫里的米诺陶诺斯
宗教意识浓厚,民族凝聚力强

大卫
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期(公元前10133-前 933年),是希伯来文化的黄金时期。大卫王死后, 其儿子所罗门王继位。他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 的神殿。耶路撒冷由此成为希伯来民族心目中的宗 教中心,“圣城”的地位从此确立。从该圣殿的建 成到它的毁灭在希伯来民族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 圣殿时期”。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万神 之王,主管天空,第三代神王。极 为好色,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 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
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 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 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 是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 所生之子。他掌管音乐、 医药、艺术、寓言,是 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 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神祇, 同时是男性美的典型。

古罗马文化特征

论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论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论西方政治法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计科1121 邵斌摘要政党政治现象包括非常丰富的因素,准确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政治现象,需要能够揭示这些因素的各种方法.我国传统的政治学和政党制度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的定量研究非常少见.西方政治学注重经验的、实证的定量分析,较少的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对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和政党制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了解本国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异同以及相互的可融性和排斥性因素,是我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党、借鉴政治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政治制度”,是指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正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治制度有历史性(它随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合法性(它由各国和权力主体制定的宪法决定)、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稳定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被经济制度决定,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西方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共同性,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本着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法律上主张代议民主制,权力上主张分权制衡原则;而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直本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是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政治制度核心。

而我国法律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西方政治思想主要围绕自由、平等、正义、民主、主权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又随着当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人类科学技术和思维能力的飞跃,而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含义,不同的政党和不同的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在基本的价值观上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各个流派的学说之间不免存在分歧,但从总体上来看,西方的政治思想呈现出流派纷呈和多样化的态势。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共性的观念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念基本一致,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注重研究国家的阶级性,忽略研究国家的公共性。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比及传统文化对政治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比及传统文化对政治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

中西方主要传统政治文化对比及主要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摘要传统是现代的基础,传统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的起点。

在政治的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发生过、而且仍然持续发生着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观念中的“民主观念”、“国家观念”进行对比,探寻各自的传统政治文化观念对各自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政治文化中西比较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 政治文化也是如此。

狭义的政治文化专指政治的主观方面,它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 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知、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观念形态的东西。

政治文化对人们的政治生活具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支配作用。

1956 年,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次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术语, 并且开始进行学术研究。

我国政治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涉足此领域。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既有其阶级性, 还有其民族性和地域性。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发展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点, 具有很多的差异。

1中西方主要传统政治文化的对比1.1国家观念的不同政治学是关于公共秩序的学问, 政治文化应该以对国家认识为其核心内容。

在传统中西政治文化中, 关于国家的认识大相径庭, 这是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之一。

钱穆先生说:“中国的民族、国家观念是道德的、文化的;西方的国家观念是权力的、工具的。

”中西方国家产生的方式不同,造成人们对国家的起源、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不同的根源。

“国家”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

赵歧《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之家。

”诸侯统治的地方称“国”, 大夫统治的地方称“家”, 后来通称“国家”。

所以,中西方国家产生方式的不同在于中国并不像古希腊以地缘为纽带而依靠的是一种血缘关系。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家与国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西方文化概论-第三章2古典主义

西方文化概论-第三章2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在形式上它追求 规范,在思想上它用荣誉和责任去抵制欲望和爱情,主 张用理性驾驭情感。
古典主义在形式上往往流于刻板和矫揉造作,而片 面崇尚理性的价值取向也扼杀了人类的正常情感。
(五)人性的觉醒
1、17世纪人性的觉醒
文艺复兴只是在感性的意义上实现了人性 的觉醒,人们由此开始心安理得地追求现世生活 的快乐和肉体欲望的满足。17世纪在继承文艺 复兴时期感性人性的解放的同时,使人的理性也 实现了觉醒。
2、文学艺术的表现
无论是古典主义艺术还是巴洛克艺术, 都充满了对世俗生活和人性力量的赞美。豪 华、浮夸的巴洛克式的建筑是对现世生活乐 趣的追求和张扬,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 物鲁本斯则以充满肉欲色彩的丰腴的裸体女 性渲染享乐主义的生活理想。
3、自然科学的表现
一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人 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科学力量 又加强了人类的优越感:取代上帝权威的 科学理性使人类在自然中的主宰地位失而 复得,人日益成为自然和自身的主人。
(四)古典主义
1、路易十四时代
在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 法国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经济上实行重 商主义。政治经济上的繁荣使法国成为欧洲大 陆最强盛的国家。与此同时,艺术上的古典主 义也使得法国成为17世纪欧洲的文化中心。
2、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
路易十四时代的古典主义是继文艺复兴 运动之后对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的又 一次复兴,它继承古典文化的艺术风格,追 求和谐、匀称、严谨、庄重、典雅,推崇理 性精神和理想主义。它是17世纪唯理主义 精神在艺术领域的反映。
4、自然秩序和天赋观念
由科学理性产生了两个信念,即自然源自序 和天赋观念。前者是17世纪科学尤其是牛顿力 学的产物,后者是17世纪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 理论的产物。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遵循科 学的方法论。
[ 关键词] 政 治文化
政治亚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文章编号] 1 6 7 1 —2 8 0 3 ( 2 O 1 4 ) O 2 一O O 6 O 一0 4
[ 中图分类号3 D O ~0 5
[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 国国 内主要存 在 三种政 治 文化 。居 于 主导 地位 的是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政 治 文化 , 是 正 在 努 力构建 中的 一种 年 轻 政 治 文 化 , 代 表 着 我 国
两 种政 治文 化 由于在 时代 背景 、 经济 基础 、 阶级基 础、 社 会结构 和 目标宗 旨等方 面存在 的巨大差 异 ,
形 成 了各 自诸 多不 同 的特 征 , 其 中许 多 方 面具 有
比照 意义 , 具 体 包括 :
第一 , 中国传 统政 治文化 属 于伦 常文化 , 西方


两种 政治 文化 的 内涵和 特征
中国传统 政治 文化 是 以封建 小农 经济 为经 济 基础 , 以宗 法 关系 和血缘 关 系为社 会基 础 , 以维 护 封建 君 主专制 为 核 心 目的 , 以儒 家思 想 为主 要 载 体 的政治 文化 。 [ 1 西 方政 治 文化 特 指 西 方 近 代 资 本 主义政 治 文化 , 它 是 以资 本 主 义生 产 方 式 为 经
推理 以追 求完 整 的理 论 体 系 , 因此具 有浓 厚 的思
辨性 和学 理性 , 体现 了“ 求 真” 的价值 取 向 。 第二 , 中国重治 国之 道 , 西方 重制度 模 式。 中
国传 统政 治文 化注 重 治 国 之道 , 主张 以“ 王道 ” 治 天 下 。因此历 代统 治阶 级都积 极探 求和 总结治 理 国家 的方法 。 中国传 统政 治文 化秉 承经 世致用 的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是两个不同文化圈的政治理念和体系。

虽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
西方政治文化都经历了一定的变革和融合,但仍然存在一些根本的差异。

接下来,本文将
从政治哲学、政府运作、权力分配和公民意识四个方面对中西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分
析。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中西方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和理念。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注重个
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而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儒家
思想,强调社群的利益和和谐。

这种差异在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中都有所体
现。

从政府运作的角度来看,中西方政府在权力运作和决策机制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西方
传统政治文化注重政府的权威和稳定,强调中央集权和官僚体系。

而西方传统政治文化注
重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强调民主选举和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这种差异在政府的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和公共政策中都有所体现。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在政治哲学、政府运作、权力分配和公民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
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社会的不同发展历程、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在现代化的进
程中,中西方政治文化都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根本的差异,这
对于中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影响。

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中西方传统
政治文化的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社会的特点和问题,并为推进政治体制和社会
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西方政治文化(简要)

西方政治文化(简要)

西方政治文化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直至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成为一个任何力量所不能取代的、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与机会的源泉。

因此在西方,资源的配置是市场配置而不是行政化配置,并形成了一个处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每个人在民主、平等、自由的原则下进行竞争,这种利益源泉似的他们讲究法制、规则、个人权利。

因此西方政治文化至少得包括法治主义、个人至上主义,并且是一种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文化。

2.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源于古希腊政治思想,在古希腊,政治作为与作为基本政治单元的城邦完全是同一个概念,这意味着此时政治活动不仅尚未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北明确分离出来,而且作为公民基本的价值追求非常自然地延伸到了到了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古代希腊人为后世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额基本的思维模式,理论框架,及其他思维工具和思维素材。

苏格拉底把希腊人对自然地兴趣转向了对人类精神状态的研究,并把古代希腊人研究自然时理性的思维引入了社会生活领域。

理性的思维方法是古代希腊文明中最突出的精神特质,他们相信能够通过严密的逻辑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准确认识,这种方法同样支配着对政治生活的思考。

苏格拉底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辩证法”,通过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对话揭示某种观点中逻辑矛盾,并通过对话寻求解决的办法,他的学生柏拉图用这种“对话体”写出的著作不仅为后世留下了深邃的思想,并且留下了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作品。

严密的逻辑思维被后世的政治思想家所继承。

中国政治思想家通过对自然的类比和人事的推移得出各种政治结论,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们则强调从某种假设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秩序与义务、权利、平等与自由等一系列政治范畴及构成的逻辑体系。

自然法理论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即人们普遍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生活中也应该存在一些恒久不变,而且彼此相互融贯的基本法则。

而习俗,即历史流传下来的,并且仍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各种传统观念与制度,它们通常包含某种不公正,因此它们是“人为”而非“自然”。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不同,因此在政治理念、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礼仪观念、人性观念和权利观念三个方面,分析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不同。

一、礼仪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礼仪观念很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

在周礼中,礼仪制度既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道德准则。

中国的官制也与礼仪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传统礼仪观念强调尊卑有序、礼法规范、仪表端庄等。

这种礼仪观念对中国的政治体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方政治文化中的礼仪观念则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西方,没有像中国那样的严格、规范化的礼仪体系。

在西方的政治中,礼仪并不是很重要。

在国家元首与外国元首会晤的场合,只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礼仪即可。

这体现了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想,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人性观念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性善”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人天生是有道德标准的,是基本善良的,只是因为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恶劣的行为。

因此,儒家强调要善教人,以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良知。

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人性观念则有所不同。

西方政治哲学家普遍认为,人性本恶。

这种观念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是因为社会和国家对人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和约束,才能够维持社会秩序,而不是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这种观念并不强调道德和良知,而更强调规则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在权利观念方面的差异也很大。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个人权利观念比较淡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视的是从属关系、集体荣誉和共同利益。

这种观念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和责任,而不是个人权利和自由。

西方政治文化中个人权利的观念则很浓烈。

在西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的。

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性原则,其权利包括:自由、平等、义务、权利、拥有财产、言论自由等。

西方思想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西方思想政治史知识点总结

西方思想政治史知识点总结一、古希腊思想政治史1.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受到那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影响。

孕育了自然哲学、幽默哲学、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哲学等多个流派。

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梅尼斯等,他们对世界的本质、人性、道德、政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2. 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制度。

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通过公民大会、公民议会、陪审团等形式来实行政治民主。

但其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不包括女性、奴隶、外国人等。

3. 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观点古希腊思想家对政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王”的理想政治观念,即由具有高智慧的哲学家来治理国家;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宪政来实现社会公正和政治平等;伊壁鸠鲁提倡以感性的快乐为政治目标。

4. 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风格、文学作品等多个方面。

其政治制度、思想观念被后世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化人所继承和发展,对西方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古罗马思想政治史1.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共和制为主。

在共和制度下,政治权利由成年男性公民共同享有,通过选举产生政治官员和决策机构,实行政治制衡和权力分立。

这种政治制度直接影响了近代的民主制度的形成。

2. 古罗马法古罗马的法律对西方世界的法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的法律体系包括土地法、公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部分,为后世的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奠定了基础。

3. 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古罗马的哲学思想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

古罗马哲学家主要关注于伦理道德、政治治理、人生观念等问题。

其中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列里乌斯、塔克图等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

4. 古罗马文化的传承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得到了西方世界的继承和发展。

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哲学思想等对后世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理念、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国家制度、权力分配、人民参与等方面。

一、国家制度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制度,强调君主至上,以天命说为依托,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多为共和制度,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相对分散,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二、权力分配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权力分配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重视权力集中,一言堂式的决策模式普遍存在。

而在西方国家,政治权力相对分散,采取议会制度,政府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制约。

三、人民参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人民参与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注重民众对政治的敬畏和服从,强调“天命”和“君权”,人民参与的方式相对有限。

而在西方国家,政治参与权被视为公民的权利,公民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等方式来参与政治。

四、行政管理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着重行政命令的执行和事务管理,注重官员的廉洁和忠诚。

而西方国家注重行政决策的透明和参与性,重视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价值观念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忠诚、孝道、仁义等价值观念,重视传统道德伦理。

而西方国家重视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强调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

总结来看,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制度、权力分配、人民参与、行政管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为政治改革和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考。

中西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互学互鉴的可能性,通过相互交流和借鉴,可以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是指源自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神文化。

西方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权利。

其社会制度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注重人权保障和法律尊严。

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既尊重传统又鼓励创新,注重个人成就和社会进步。

西方文化的分支西方文化可分为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近代欧洲文化等多个分支。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奠定了民主、理性、审美等概念的基础;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形成,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欧洲文化则以启蒙运动为代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

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本土各国,还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传播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西方文化的语言、艺术、音乐、时尚等元素被广泛接受和模仿,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反思尽管西方文化具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创造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人际关系冷漠;文化输出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排斥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可能忽视传统智慧和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评是有必要的,以求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语西方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它不断演变和创新,与全球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发展。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在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政治思维和制度的理解和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政治权力的传承和运行方式上,中西传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都强调权威性,但中西方对权威的定义和实践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调的是由上而下的统治和传承,强调个人才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以帝王为核心,儒家思想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行使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则更加注重由下而上的民主传统,强调个人自由和人权的保障。

西方的政治制度更倾向于议会制民主,强调民众的参与和公民的自主选择。

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伦理方面,中西传统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都对政治伦理和道德有着高度的重视,但其强调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仁爱”,注重个人和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注重“君子治天下”的理想。

而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则强调个人权利和道德责任的平衡,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在政治制度和政策形成方面,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政治权力的长期稳定和整体利益的优先,政策决策在很大程度上由集体协商和共识决定。

而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则更加注重政治权力的权衡与制衡,政策决策更侧重于利益的博弈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权力制约。

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选举制度和舆论监督等机制都是体现这种制衡理念的重要手段。

在政治执政和管理能力方面,中西传统政治文化也存在差异。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都强调政治领导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但两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不一致。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治者的贤能和道义,重视领导者的道德品格和智慧才能。

而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则更加注重领导者的能力和成就,强调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权力传承和运行方式、政治观念和伦理、政治制度和政策形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姓名:杨笑
学号:1131901104
班级:英语1131班
学院:外国语学院
简述西方政治法律传统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
摘要:西方政治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

间接民主义称为代议制民主。

它经过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逐渐成熟起来,在密尔那里得到较为完整的阐述。

代议制不仅在西方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密尔;优点;缺陷
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经过了多个西方政治思想家的阐述。

包括洛克、潘恩和密尔。

一、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洛克,潘恩,密尔
在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洛克提出议会至上原则,提出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奠定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基础; 潘恩明确地将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 开创了代议制民主理论;密尔系统论述了代议制民主的种种问题,将代议制民主理论臻于完善。

三位思想家的代议制思想一脉相承。

二、代议制民主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历来如何评价政府形式好坏的标准一直都是政治学的关键问题。

密尔认为评价一个政府或者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进步的程度”;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

在确定了评价政府的标准之后,密尔继续讨论了最好的政府形式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密尔坚持民主的方式。

所以,密尔认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者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也就是代议制政府。

三、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措施
密尔虽然认为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是他又提到要保证代议制政府有效运转必须保障两个条件:一是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之间相互制衡;二是议会的决定权应该由大多数的有着更高学识的人掌握。

这两个条件也突出了代议制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即权力的制衡和有效的代表。

实际上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危险:一是议会中的普遍无知
和无能,也就是随着选举权的扩大,才智较低的人可能当选为代表团体的成员,从而使议会的智力条件不充分;二是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

针对第二点,密尔提出了“多数人的暴政”的观点。

“多数人的暴政”既体现在选举中,也体现在执行中。

由于密尔认为代议制政府的主要危险来源于选举权的扩大之后导致议会整体的平庸无知和才智降低,因而防范这种危险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更有教养、更有才智、更有道德的人士能够在民主制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密尔在此提出了用官僚制的优点来弥补代议制政府的不足。

而针对阶级立法的危险,密尔提出必须改革选举制度以保护少数。

对此,他主张扩大选举权,特别是妇女的选举权应得到承认。

他还主张实行“复票制”。

四、代议制民主在我国的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我认为在代议制政体下, 民主得到广泛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极大的自由, 被统治者的福利成为政府的唯一目的, 人民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智力上都不断得到进步, 因为它有“最好的法律, 最纯洁和最有效率的司法, 最开明的行政管理, 最公平和最不繁重的财政制度”, 总之,就代议制的宗旨而言,它是促进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的。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代议制在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方式。

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其制度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代议制的一种制度形式,在基础、政府构成、运行机制方面即遵循了代议制的宗旨,又有自己的特点。

就代议制的基础,也就是选举权来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与密尔代议制思想不同的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摒弃了复票制,采用了公平的投票方式,既保证了广泛性,又保证了其公平性。

就政府构成来说, 密尔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主张的是职能之间的相互制衡。

议会的职能是控制和监督政府。

政府执掌行政权, 议会执掌立法权,呈现三足鼎立互相牵扯的局面。

而我国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阶级基础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人民。

因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为“议行合一”制度。

它较之与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来说,优越性在于决而立行,而非牵扯拖拉。

就政府运行机制来说,密尔主张的是官僚制,既政治管理掌握在职业官员手中。

在我国, 宪法规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较之西方的代议制有了较多的变化,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以密尔为代表的西方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制度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是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水平。

密尔在代议制思想中特别强调了选举团体若才智低下会导致多数的暴政,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因此,我认为,提高整个公民团体的文化水平就是至关重要的了,既能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也能提高整个选举团体的水平。

其次是借鉴西方的权力制衡原则。

西方代议制始终坚持三权分立,将立法、行政、司法分开,互相牵制。

所以,我认为,我国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制度,但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制衡原则。

比如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社会团体对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约束等,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力量来优化政府的职能。

第三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民主和法治始终是紧密相生的。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法律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体制的不完善,反之亦然。

所以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 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密尔为代表的西方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制度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年,291—294
[2]李美玲.《代议制政府》——最好的政府及其危险[J].学术前沿.2009
[3]张敏.良好的政府与民主治理[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4-16
[4]〔英〕约翰·密尔. 代议制政府[M]. 汪`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王志勇. 浅析约翰_斯图亚特_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思想[J].求实,2004,41-42
[6]约翰# 密尔.论自由[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