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西方政治思潮
现当代西方思潮
现当代西方思潮西方思潮是指在西方世界中出现和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文化运动。
这些思潮不仅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政治和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当代西方思潮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思潮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兴起,对欧洲文化和知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个体的自由,鼓励人们追求知识、艺术和科学。
这一思潮带来了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
启蒙思潮启蒙思潮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
启蒙思潮主张推翻迷信和专制,提倡科学、理性和人权。
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洛克。
这一思潮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带来了重大变革。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热情和独特性,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机械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歌德、雪莱和拜伦。
浪漫主义影响了诗歌、绘画、音乐和哲学等艺术形式。
实用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强调实际经验和实际效果。
实用主义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重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和杜威。
实用主义对教育、社会政策和科学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主义思潮存在主义思潮于20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兴起,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和人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反对制度化和规范化。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索特、加缪和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影响了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世界兴起,抨击现代理性、线性思维和权力结构。
后现代主义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否定固有真理和客观现实。
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柯、达尔库和巴特。
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哲学、文学、社会学和建筑等领域。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
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1955年,M.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G.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
在这以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这个概念称呼这一思潮。
在60年代末期西方的新左派运动中,特别在1968年的法国“五月风暴”中,这一思潮曾被激进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奉为反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等级制异化制度的思想武器。
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有两种不同的趋向:①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②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被称作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逐渐不适应历史运动,并对非马克思主义获得的成就加以排斥,因而经常处在不理解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变化发展的经验的危险之中。
为了防止和克服这种危险,西方马克思主义断然反对教条主义,主张由每一代来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
在“重新发现”和“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趋向和流派,都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某个方面,而指责、否定其另一个方面;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对立起来,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批评恩格斯和列宁阐述的某些原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趋向和流派一致强调借用资产阶级思想的伟大成就,它们或者从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那里系统借用概念、术语和范畴,或者进而用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某些思想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马克思主义同形形色色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混合物。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导言1、西方文学理论的分期划分的标准: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1)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2)近代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实证主义、自然主义(3)现代文论时期: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心理分析文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存在主义、英美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4)当代文论时期(后现代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读者接受文论、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论1、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2、古希腊文论大致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2)赫拉克利特、(3)德谟克利特(“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4)苏格拉底(时代的分界点。
将模仿论具体化。
“艺术需要再现肉体和精神都美的人”“艺术家不仅应该模仿对象的外形,还要模仿对象的心灵。
”)3、柏拉图代表作《伊安篇》《会饮篇》《理想国》。
4、理念与模仿(柏拉图的模仿论)(1)、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2)、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模仿论。
(3)、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为模范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5、文艺的社会作用(1)、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哲学家,柏拉图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出文学艺术必须为完善公民的品德服务,进而为建立理想国的目标服务。
(2)、鉴于模仿文艺的巨大危害,柏拉图主张建立严格的文艺审查制度。
6、诗的迷狂7、柏拉图认为,不同于画家和雕刻家,也不同于工匠型诗人,真正的诗人在神灵感发的迷狂状态中,不靠模仿的技艺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8、柏拉图是西方文论史上最早对灵感与迷狂现象做出生动描绘和系统研究的人。
9、著作《诗学》《修辞学》10、模仿论(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
(2)文艺模仿对象是现实人生。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适用专业及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B.DNA重组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3.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C.兰德公司D.赫德森研究所4.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拿来主义”C.拨乱反正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B.海德格尔,萨特C.弗洛伊德,荣格D.罗素,维特根斯坦6.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7.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主要倡导者是(A)。
A.李嘉图B.亚当·斯密C.恩格斯D.萨缪尔森9.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
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A)。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B.社会法学派崛起C.分析法学派崛起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10.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二、名词解释11.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与人文科学(或称“人文学”)一起,共同组成人文社会科学。
中外政治思想史
1中外政治思想史是指研究中国和外国,即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政治思想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 中国政治思想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不包括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和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
3外国政治思想是指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即自古代希腊罗马,经过欧洲中世纪直到19世纪以前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在文化上与其一脉相承的美国。
4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传统中国和西欧、北美一些主要国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5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
6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的目的“出谋献策”。
7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8政治思想的特点:1阶级性与社会性;2时代性与继承性;3民族性与交汇性。
9中西政治思想的不同点:1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思维形态不同;2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侧重点不同;3两种政治思想体系的发展轨迹不同。
10中国系统的思想体系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11西方政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出现了《理想国》和《政治学》巨作。
12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
13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学习中外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的分析方法与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3在研究、学习中外政治思想的过程中,要特别防止两种教条,即“马教条”和“洋教条”。
15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
16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古代希腊,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城邦100多个。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西方文明面临重大危机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影响深远,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危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战争给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战后的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导致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相继兴起。
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了对西方政治体系的挑战。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给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的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的爆发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长期的政治危机之中。
其次是经济方面的危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危机,从大萧条到战后的经济调整,再到冷战时期的经济对抗,西方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大萧条时期,西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的衰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动荡,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战后的经济调整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问题,给西方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冷战时期,西方经济面临着战后重建和冷战对抗的双重压力,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使得西方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文化方面的危机也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明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冲突和文化革新,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不断在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求平衡。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了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运动相继兴起,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产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西方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也给传统文化和文化认同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也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时期,西方世界经历了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从自由主义到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再到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抗。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十五讲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上)
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 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但是这两个哲学革命看起来是多么地 不同啊!法国人同一切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 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要拿到国外,拿到荷兰或英国去印刷, 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着进巴士底狱。反之,德国人是一些教 授,是一些由国家任命的青年的导师;他们的著作是公认的教 科书,而全部发展的最终体系,即黑格尔的体系,甚至在某种 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英法的经济、政治与思想的巨变激荡着德国的政治思想 界,在这种巨变面前,德国的政治理论绝非消极地承受种种 “西方”来的先进观念,而是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回应。在某 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歌德的关于人的理想为德国思想的发 展定下了基调,这一理想将人认作是在智、情、意诸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存在,因此,德国政治思想家们显然无法无保留地 认同英国的经验论的理性主义与法国的抽象理性主义,因为后 两者或是满足于一种与经济相分离的片面的政治概念,或者满 足于一种无历史的抽象的理想政治,它们都没有将政治从属于 真正的整体性。因此,德国的政治思想与德国哲学一样,从 一开始就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英法的政治理论与实践进行 批判。他们相信概念是更真实的存在,更相信理论自身的实 践特性。因此,德国政治思想,绝不仅仅是对英法政治实践 的消极无力的理论上的反映,而是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大推 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古典思想的政治学说,不仅是 对近代西方政治学说的一种总结,而且是走向未来的出发点。
第二十一讲:十八世纪末十九 世纪上半叶德国政治思想(上)
德国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古典 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时代,在此之前,欧洲只有 两个时代可以与之并列,一个是同样被冠以“古典”美名的 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古希腊,一个是巨人迭出的文艺复兴时期。 在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这段时间中,德国从一个在思想 与艺术领域处于落后地位的欧洲国家,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走到了欧洲的 前沿。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一样,在这个阶段也产生了一个全面 发展的天才——歌德,他与席勒将诗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巅 峰,歌德的人文理想——全面的人性,成了19世纪德国思想 的主要特征,并以此来反抗资本主义理性的片面化。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
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
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
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
是人间法律的源泉。
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
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导入:头脑风暴:什么是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西方语境“误读”中国语境“妖魔化”1、女强人/女超人2、铁娘子3、像男人一样4、女性强权5、女子霸权6、女权暴力7、独身主义,萨福主义8、女同性恋,拉拉正确解读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女权woman’s rights:一切女性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女权主义这个词最初来自拉丁语“妇女”,传入法国意为“女性化”,指“具有女人气质或特征”。
Feminism一词最早见于1895年4月27日美国《图书》杂志,艾利斯.罗西在书评中首次提出该词。
到20世纪初,woman’s rights movement也改称为 feminist movement. 本讲座提纲一、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二、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三、西方女性主义主要流派四、西方女性主义文本解读1、第一次浪潮:19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初;2、第二次浪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3、第三次浪潮: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2、激进主义女性主义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4、后现代女性主义1、弗吉尼亚.伍尔夫2、西蒙娜.德.波伏娃一、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1、被歧视的女性&S226;托马斯《神学大全》:女人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
&S226;亚里斯多德:女性之为女性是由于某种优良品质的缺乏。
&S226;弥尔顿《失乐园》:夏娃对亚当说.上帝是你的法则,而你是我的法则。
&S226;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妇女也只是使男子幸福的工具。
&S226;卢梭:女人是要取悦于男人、要贡献给男人、要赢得男人的爱和尊重,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蜜且愉悦。
&S226;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S226;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居然是”ALL MEN”公然将人口半数的女性排斥在”人”和”人权”外。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人物小传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人物小传1. 沃尔特·韦尔 (Walter Weyl 1873一1919)现代自由主义该政治思潮的先导是T.H.格林、L.T.霍布豪斯、J.A.霍布森和E.巴克为代表的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派别和W.韦尔、H.克罗利和J.杜威为代表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者他们以道德理论为基础,主张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社会发展相一致。
国家应为个人自由创造条件,扫除障碍,提供保证。
国家的作用是积极的,干涉是必要的。
国家要救济贫者,扶助弱者,规定最低收入标准和生活标准,推行各类社会保险,扩大公共教育。
他们主张实行更多的社会合作,提倡改良主义。
他们既批判帝国主义,也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走第三条道路。
2.霍布豪斯Hobhouse,Leonard Trelawney (1864~1929)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
1864年9月8日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929年6月21日卒于法国阿郎松。
1887~1897年任教于牛津大学。
1897~1902年任《曼彻斯特卫报》编辑、主要撰稿人。
1903~1905年任自由工会书记。
1905~1907年任《论坛报》政治编辑。
1907~1929年任伦敦大学教授。
霍布豪斯认为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家庭自由、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是自由主义的八大要素。
重申自由不是绝对的,法治是实现自由的第一步。
他赞同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划分,主张变消极自由为积极自由。
认为自由与平等并行不悖。
自由以平等为基础,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自由只会导致特权。
不仅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也应人人平等。
他承认私有财产的多寡决定个人享有自由的程度,财产权是自由的重要基础,但不主张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
他注重自由的社会意义,强调自由的社会整体性。
认为在恶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人不会有政治上的充分自由,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畏惧感或使他国畏惧的国家也没有真正的自由。
他认为国家应积极广泛地干预政治、经济、教育等活动,提供广泛的公共福利,并以有效的改革措施为发展自由提供更多、更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古以来,西方政治思想一直是世界政治的引领者和探索者。
不同于其他地区,西方社会大多数都是民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确是西方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会介绍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以及其特点。
第一章: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是指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领域中,推崇自由、平等以及个人权利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市场经济完全无法容忍政治干预,主张追求个人自由和自主选择。
大约在20世纪的上半叶,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迅速发展起来。
在美国和欧洲各地,自由主义思潮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大量的揭示学术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由主义理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其发展动力,开始迎来了美国保守主义等思潮的崛起。
第二章:保守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保守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西方政治思潮。
保守主义主张坚持传统价值观,并认为个人自由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保守主义思想在那个时代得到广泛的支持,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证明失效,而传统的保守主义提供了一种与现状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新保守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诞生标志着对于传统社会模式的一种重新构思,并对传统保守主义的一些观念做出了调整。
新保守主义提倡保守派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并与自由主义的思维方式结合,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并高度关注道德传统以及恢复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新保守主义以强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基础,主张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强硬的立场。
该思潮反对温和主义和国际组织,并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重归世界强权之下。
第四章:自由民主思潮自由民主思潮强调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如何促进自由、平等、保护其它基本人权的措施。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3-史学观与学派
阶级斗争史观:十九世纪最重要的史学思想之一,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也尔等倡导以“阶级斗争”不断创造历史的阶级史观。
在解释历史时,运用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把阶级斗争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动力,认识到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立,宣扬资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客观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
主要倡导以“如实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
哥丁根学派:形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
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学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基础。
普鲁士学派:活跃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史坛的政治史学派,以达尔曼为精神之父,主要代表有聚贝尔、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主要是鼓吹民族主义,通过历史著述论证普鲁士统一德国这一政治使命的学者。
他们崇尚强权政治,不少人走向了沙文主义。
但他们在德意志统一中也成为一批文化先锋,对后来德意志的历史甚至于哲学都留下了非常深的积累。
实证主义史学:近代西方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孔德奠定了实证主义哲学之基础,并将之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去,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提倡在历史研究中进行比较。
主要代表有巴克尔、布克哈特、泰纳等。
他们看来,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自然科学没什么两样,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却陷入了将历史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的困境。
文化形态学:又称社会形态学、比较形态学,现代西方史学最为重要流派之一。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前言:《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目考试主要是以课后思考题为主,现老师提供课后思考题并整理如下。
另老师考虑到今天上的新课比较多,老师提供了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课件,课件也有所整理(见附件)。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加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后思考题绪论1、政治思潮的基本特征。
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共同特征。
4、结合本课程所学理论,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第一章自由主义1、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2、比较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
3、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4、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5、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特征。
6、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及补救措施。
第二章保守主义1、保守主义的内涵、类型。
2、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3、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4、保守主义崛起的原因。
5、自由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
6、自由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
7、伯林的两种自由理论。
8、简述自发秩序和人为(人造)秩序及其差异。
9、弗里德曼对政府职能的界定。
10、诺齐克最弱意义的国家。
11、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与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
12、亨廷顿关于民主危机的思想(民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策)。
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思潮1、社会民主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演变。
2、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3、“第三条道路“及其基本观点。
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1、民族主义思潮的概念及类型。
2、政治民族主义的含义。
3、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宗教民族主义的作用。
5、如何认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思潮?第五章女权主义思潮1、什么是女权主义?2、女权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3、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4、女权主义的主要派别及其观点。
第六章生态主义1、生态主义的发展脉络。
2、生态主义的基本特征。
3、深绿、浅绿、红绿4、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附件:第四章至第六章教学课件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一、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民族与民族国家1、何为民族?2、民族国家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1648年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基础上形成诸多政治权利和民族共同性相互结合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现当代西方思潮(概述)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 (一)非理性主义倾向 (二)相对主义倾向 (三)人本主义倾向 (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
(一)非理性主义倾向
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古代的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反对近代的黑格尔的绝对理 性主义哲学,将人的意志、情感、冲动、欲望当作世界的本原,可 以产生和决定一切。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意志,贬低理性。 受唯意志主义影响,作为后起之秀的弗洛伊德主义(泛性论)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情绪体验、人的绝对自由)、法兰克福(鼓 吹性解放、性自由)。
(1)这些思潮都不讲外界的客观存在,将人的情感、意志、本能看成是决 定性的; (2)否定理性和科学在认识中的作用;夸大本能、欲望、直觉、情绪在认 识中的作用;
(3)倡导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将他人和社会看成是个人发展的 障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成地狱的关系(克尔凯郭尔 、萨特 )。 (4)否定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宣传意志自由、选择自由,自己做自己的上 帝(尼采)
第二, 以一定的社会心理活动为基础(一般诱导于社会心理)
第三,以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表现为意识形态) 第四,是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思潮一 般具有阶级性)
(二)社会思潮与相关概念解读
1、社会思潮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中占 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为维 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秩序而由国家建构并由国家公共权力推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 范体系,是诸多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与核心,在该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居统治地位和主导 地位;社会思潮的理论完备程度,不如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且其融合力、传播范围和稳 定性,都不如主流意识形态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经过长期的反映过程才 逐步形成的,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和稳同程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持久而深刻的。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形态中在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多 种社会思潮。
西学东渐名词解释
西学东渐名词解释西学东渐名词解释:一、西学:(一)西学:指欧洲文化,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中国传播的一些新知识。
它是由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带来的一股强劲的西方文化思潮。
一、中国史籍中所提及的欧洲各国之名称,都是指在文化方面与中国相似的国家或地区。
如日本、英国等。
当时是指在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以及哲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方面影响中国的外国文化,并不含有贬义。
二、中西交往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员交往;二是文化交流。
三、翻译西学:翻译西学,指翻译欧洲各国著作的活动。
四、西学中源:西学中源指的是中国近代科学的源头。
西学,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学问和技艺。
中源,指明代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
(二)中国史籍中所提及的欧洲各国之名称,都是指在文化方面与中国相似的国家或地区。
当时是指在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以及哲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诸方面影响中国的外国文化,并不含有贬义。
二、中西交往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员交往;二是文化交流。
三、翻译西学:翻译西学,指翻译欧洲各国著作的活动。
四、西学中源:西学中源指的是中国近代科学的源头。
五、从西学中源说到了利玛窦,意味着他开始接触了“西学”的精神实质。
其实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中学西渐”的浪潮一直汹涌澎湃。
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对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学随着洋务派的兴起而发展,经历了传教士——买办阶层——民间知识分子阶段,最终在洋务运动中得到全面传播,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广泛深刻的“西学”思潮。
这就是西学中源的来历。
“西学”一词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
“西学东渐”一词见于晚清思想家魏源的《海国图志》。
“西学”一词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
“西学东渐”一词见于晚清思想家魏源的《海国图志》。
“西学东渐”,又称“西学中源”。
“西学”,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学问和技艺。
“东渐”,指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等由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扩散、传播。
中学,指中国固有的文化思想。
现代西方文化思潮(最新)
解脱之道:“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 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
解脱之途:“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 觉自己之苦痛。”
(前者如惜春、紫鹃的出家;后者如宝玉的出家)
●尼采(1844-1900)
叔本华与尼采比较:
本体论:生存意志→权力意志 人生观:消极悲观→积极悲观 时代背景: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
●“在”的迷失
——西方传统本体论
“在”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n,它是系词“是”(einai) 的现在分词。依希腊文法,任何描述事物(存在者) 的句子,都必须与“是”相联。而on既可指某物存在 ,又可指各种存在者本身。 然而,on在德文里却写作动名词Das Sein(英译 being),而不是动词不定式Sein(英译To Be)。 这样,on作为现在分词原本兼有动词和名词的双重性 质,在德文中却只有名词化,失去了变化的功能。
●王国维关于苦痛的解脱
王国维说:“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 “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 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 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 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故人 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于倦厌之间 者也。……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 矣。”“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 自由之罪恶也” 。
绝对精神的三个环节:艺术、宗教、哲学
●两种权力意志
哲人——“最精神化的权力意志”:一种统治
的权力意志,为哲人所有,表现为勇于承负 ,追求真理,规定善恶,制定法则。
民众——“精神的基本意志”:一种服从的权
力意志,为民众所有,表现为软弱妥协,追 求自保,善恶难分,服从法则。
在尼采看来,世上最能诚实、勇敢地面对世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文明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
这些危机来自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一、政治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政治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依靠民主制度的政治体系受到了挑战;第二,战争和冲突不断,带来了对世界秩序的严重打击。
1.民主制度受挑战20世纪初,民主制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随着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的到来,民主制度开始受到质疑。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些极端政治运动兴起并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上台,这些政治力量否定了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这些政治运动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战争和冲突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战成为西方国家的家常便饭。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力损失,也向整个世界展示了毁灭性的力量。
这使得西方国家开始对于战争和军备竞赛感到不安,开始探讨和平与国际合作的途径。
二、经济危机1.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0世纪上半叶,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中心,但是它们的经济联系并不稳定。
经济危机和政治冲突不断,导致了贸易紧缩和失业率的上升。
同时,世界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
2.大萧条的到来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这个危机被称为大萧条,它持续了数年之久,严重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大萧条使得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导致了社会矛盾和动荡。
三、社会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职业结构的转型;第二,社会不公和种族冲突的激化。
1.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职业结构的转型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传统的职业结构逐渐消失,职业群体之间的差距和冲突日益激烈。
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迁,随着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转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愈加突出。
中外美术史_18_差序格局_启蒙时代
Thomas Banks (1735-1805)
The Death of Germanicus
1774 Marble, height 30“ (76.2 cm) Holkham Hall, Norfolk, England
176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成立,雷诺 兹出任首任院长。
建筑的复古主义早在1715年就已出现,标志是科伦· 坎贝尔的论文集《英国的维特鲁威》,随后这种风气 传到了美国。
考古发现重新激起了学者和艺术家对古代的兴趣,尤 其是赫库兰尼姆(1709)和庞贝(1748)的发现。
温克尔曼主张希腊艺术具有道德和审美上的优越性。
门格斯朴素的笔法、巴托尼肖像画强烈的线条处理, 以及汉密尔顿的道德题材,是奠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 基础。
皮拉内西的作品体现了崇高的特质。这是浪漫主义的 源头。
Angelica Kauffmann
Self-portrait
1770-1775 oil on canvas 73.7 x 61 cm (29 x 24 in)
查尔斯・威尔逊・皮尔,美国画家、军 人、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博物学 家,以绘制美国独立战争领袖的肖像画 著称。
Charles Wilson Peale (1741-1827) George Washington
Neoclassicism in Britain
英国知识分子认同古罗马人,并仿效古罗马的政治、 文学和艺术。
此时的新古典主义还处于声誉渐起的阶段,一件作品 常会出现几种风格或影响。
许多英国艺术家从希腊和罗马取材,但并不总是选取 具有道德寓意的题材。安吉莉卡·考夫曼的作品反映 了这种矛盾,因为她常常在色情和贞洁主题、洛可可 式的优雅和新古典主义的庄重之间摇摆不定。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西方文明面临了诸多危机,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等等。
这些危机在当时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无疑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导致欧洲大陆上的几乎所有国家卷入其中。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给欧洲社会、经济和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历了极大的挫折,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困境之中。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西方文明再次陷入混乱和危机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使得整个欧洲大陆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战后,西方社会和文明面临了巨大的重建任务,需要重新建立起破裂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重塑受损的文明和道德风貌。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着经济萧条的危机。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得整个西方经济体系都陷入了极大的动荡之中。
失业率飙升,工业生产下降,金融体系崩溃,整个西方社会都处于困境之中。
这场经济危机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西方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尽管在后来的复苏中西方文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场经济危机仍然对西方社会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的危机。
不仅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也贯穿了整个20世纪上半叶。
各种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了动荡和不确定的状态。
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东西冷战的爆发使得西方社会和文明再次陷入紧张和危机之中。
社会的不安定和政治的动荡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稳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穆勒的功利主义
• 优点:注重结果和社会福利 • 缺点:西季维克认为有两点逻辑错误:
• 实际被欲求的东西≠值得欲求的东西 • 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个人追求公众幸福
• • • •
阿玛蒂亚· 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认为有三点错误: 忽视了基本权利等非效用因素; 忽视了分配公平 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会影响功利主义效用的计算
2002年电影《阿道尔夫》
• 2、托克维尔 • 作品:《美国的民主》(1835) 《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 • (1)对平等有清醒认识:是民 主的首要条件,平等主要指财 富、社会地位及学识的接近或 平等,智力不平等的事实根深 蒂固难以改变,任何民族都不 可能建立完全平等的社会条件, 绝对平等难以存在。——重视 条件的平等,而非结果的平等。
二、民族主义
• nationalism 主张每一民族拥有自己的政府的学 说。民族主义 强调人类社会的民族特征并主张 按照这一特征处理国际事务特别是民族关系和民 族问题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一般来说,它主 张国家以民族为基础,每一民族都应建立自己的 国家。社会政治制度必须适合民族特性,文化统 一为政治统一之前提。 • 民族nation=国家country=政府state=人民people • 民族的客观因素:族群差异、共同语言、宗教、 领土、共同的历史记忆。 • 民族的主观因素:政治想象、理想化的人民群体 安德森(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
(3)孔德实证主义的优点与缺陷:
优点:方法由来已久、便于操作、对各领 域带来深刻影响; 缺陷:忽视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有贬低人类的嫌疑;限于静态研究而忽略 事物的历史联系
• (一)法国自由主义的代表: • 1、贡斯当——卢梭民主理论的最有 力的批评者 • 1806年《阿尔道夫》、斯塔尔夫人 • 1813年《论征服的精神》、《论僭 主政治》 • 1819演讲:《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 人的自由之比较》——自由主义的 宣言
• 批判卢梭“人民主权论” ——共同意志的外化就是主权,服从主权就是服 从自己——卢梭忘记了任何主权都由具体少数人 行使——必须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宪法限制、 政府内部分权制衡、政府外部的人民的不依赖于 任何社会和政府的独立权利。
(三)实证主义(positivism)社会学
• 孔德 ——实证主义的开山鼻祖,社 会学之父,代表作6卷本的《实证哲 学教程》,建立了包罗万象的思想体 系。 • 核心原则是“拒斥形而上学” • 实证(positive)的四层含义:真实 而非虚幻、有用而非无用、肯定而非 犹疑不定、精确而非模糊 • (1)社会动力学——以生物学中的 进化论的方式动态地研究人类社会的 组织及其关系的学说。
• (2)自由与民主的区别: • 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保障的是个人权力,强调对政府权 力的约束; • 民主是以社会、集体为枢纽,强调权利的赋予,多数人 的集体拥有权威。 • (3)自由与民主的冲突: • 极端自由主义: • 民主使人只顾自己心安理得,使人们彼此隔离疏远;平 等使人并立,排斥他人意见,公德淡薄,利己主义盛 行——人们拒绝担任公职——政府走向专制——专制侵 害人民自由 • 多数人暴政:以美国为例,美国居民没有居于少数的特 权公民阶级,都愿意承认多数权力(民主)——为破坏 自由,为暴政播下种子。 • 民主与自由的调和:完善法制
• (二)功利主义
• 定义 Utilitarianism :the belief that the right course of action is the one (that will produce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 of people) 效用主义,效益主义,不是“重利轻义”。 • 历史背景: 19世纪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自然科学兴 起,宗教权威地位下降;经验主义认识论占主导地位
三、自由主义
• 自由主义:Liberalism (from the Latin liberalis, “of freedom”) is the belief in the importance of liberty and equal rights. • 自由主义的反义词——暴力 • 自由主义的两个主要派别——契约论学派(自然 权利学说) 和功利主义学派。
• 特点:第一,与契约论学派在气质与精神上的深刻差别; • 第二,追求个人利益,有别于西方传统(上帝信仰的克 己、利他);建立在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上——而非特殊 的宗教体验上 • 第三,功利主义在自由主义中的影响最大。为所有的伦 理学说提供经济学的伦理框架;比虚无缥缈的契约论学 派更为合理,更具现代性。
• (2)社会静力学——以生物学中的解剖学静态 分析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关系的学说。 • 家庭——阶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族——国家和政府 • 国家和政府协调关系的手段:物质手段(军队、 警察)和精神(宣传、教化)手段,此外还应使 用宗教力量(人道教)(religion o f humanity) • 社会全面改组,社会学成为各门科学的女王
• 1、边沁 (1748-1832)首次对功利主义进行全 面阐述。
(1)边沁功利主义的要点:
• ①关注的是被当权者忽视的大多数人的幸福; • ②衡量一项行动是好是坏,要看总体产生的快乐 与痛苦哪个更多; • ③对所有正当形式的幸福都一视同仁; • ④嘲笑当时流行的自然权利哲学,“自然权利在 原则上并不比吃几顿饭优越 ”; • ⑤批判宗教,认为宗教不是错误,而是多余; • ⑥好政府的标准:是否产生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 福
19世纪 上半叶 西方政治思想
一、保守主义
• 保守主义——维护社会现状和历 史传统,反对重大的社会变革。 • conservatism: tendency to maintain a state of affairs (esp in politics) without great or sudden change;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n British politics. • 孙中山:守成不易,创业维艰— —“守成主义”
(4)边沁功利主义的缺点:
• a.只用理性计算行动(的量性),而没考虑快乐 的质的差别,“小孩玩的图钉游戏和诗无分高 低”; • b.快乐是个人性质的东西,国家和社会共同体无 所谓快乐或痛苦; • c.用效果论的“有用”诠释行动的“好”与“有 价值”,有悖于基本的正义感。
• 2. 穆勒: John Mill (18061873)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 思想家,被视为西方教育史上 少有的早期教育的成功典范。
• (2)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 • A.强调公民的自由意志:良心、思想、信仰、言论表达、 趣味和旨趣(自由制定生活计划以顺应自己性格、按照 自己喜好做事) 、相互联合的自由——个性自由 • B.最关心社会如何确保自由而负责的人有尊严的生活, 防止压制一个自由的人格,反对多数人的暴虐。 • “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是绝对 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心而言,个人乃是 最高主权者。” • “请将你的自由停留在我的空间之外,也请你挥舞的拳 头到我的鼻子为界”。 • C.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认为最小 量的立法和政府干预≠最大量的自由,主张法律改革不 足取的经济状况,表达对英国不公正、不人道的社会现 实的义愤。 • D.属于消极自由
• (2)评价边沁的功利主义: • ①边沁的理论深度不足,但清晰有 余。 • ②边沁主义既严峻又有魅力。 • • ③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生意人的 语言,用快乐与痛苦、成本与效 益、利润与亏损来谈论道德和政治。
• (3)边沁功利主义的优点: • a.与惯常情况相符:选择根据偏好,评价根据效 果,用效果解释动机; • b.从 唯名论立场指出,不指称具体事物的语词, 如权利、财产、荣誉、进步等,其作用常常掩盖 事实,迷惑和操纵人心,社会现实最应该关注具 体个人的快乐和痛苦; • c.指出最大多数个体成员的最大 幸福原则的应用就是探讨什么 措施会导致较少的犯罪和人类 的完善。目的在于促进英国法 律制度的人性化和高效率。
• 伯克——1790年5月6日《法国革命随想录》 • 抨击法国大革命对于自由的蹂躏和对财产 的践踏。
Edmund Burke埃德蒙· 伯克
• 法国代表人物: 梅斯特尔(Maistre1751-1821)检讨法国大革 命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强调民族传 统、对内心情感的制约、传达上帝意志的 社会良心 • 博纳尔(Bonald 1753-1840) 揭示启蒙运动下的个人主义导致宗教的分 裂和社会原子化,需要中间性团体以恢复 对权威的信仰。
认识世界 社会组织 国家政体 时代特点 的方法 形式 神学阶段 信仰
公元1300 年以前
家庭
君主专政 崇拜神灵 和绝对权 威 推崇法制
形而上学 推理等理 民族国家 共和制 阶段 性方式
1300-1800
实证阶段 实验和观 自然与人 企业家和 工业居于 类 学者联合 统治地位 1800年 察 统治 以后
• (1)功利主义思想:纠正了边沁功利主义的缺 陷,澄清了功利主义基本概念: a.功利主义不是利己主义的; “己所欲者,施之于人”,“爱邻如己”,是功 利主义道德完善的理想。 b.功利主义不反对自我牺牲 是否反对自我牺牲关键看是否促进幸福总量,若否 就是浪费; c.功利主义不是注重感官享受 快乐虽同等重要,但有质的差别,理智、艺术、 社会的快乐比感官快乐具有更高价值;
快乐在性质上的差别 •
没有一个有才智的人宁愿当傻瓜,没有一个受 过教育的人会是愚昧无知者,没有一个有感情或 良心的人甘心自私或卑鄙。纵然你确信一个傻瓜、 蠢材或流氓对他们的命运比你对你的命运更加满 意,你也不会用你的命运同他们的命运相交换。 做人而不满意,比作猪满意好,作苏格拉底不满 意,比作傻瓜而满意好。 • 虐待狂伤害受害者的乐趣是恶的,护士因病人 病情好转的喜悦是善的,即使两种快乐的长度和 强度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