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公开课教案
《捞铁牛》优秀教案
《捞铁牛》优秀教案教案:《捞铁牛》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捞铁牛》,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并掌握捞铁牛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捞铁牛的背景知识,知道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
2. 能够独立完成捞铁牛的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捞铁牛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难点:如何利用浮力原理,使铁牛浮出水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捞铁牛模型、铁牛、浮力材料。
学具:捞铁牛操作手册、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捞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
3.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捞铁牛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捞铁牛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浮力原理。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捞铁牛操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捞铁牛操作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捞铁牛操作步骤:1. 准备材料:铁牛、浮力材料。
2. 制作浮力装置:利用浮力原理,制作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浮力装置。
3. 放入水中:将铁牛和浮力装置放入水中。
4. 调整浮力:根据铁牛的重量,调整浮力装置的大小,使铁牛浮出水面。
5. 捞起铁牛:待铁牛完全浮出水面后,捞起铁牛。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捞铁牛的操作步骤。
2. 请画出捞铁牛的实验装置图。
3. 结合捞铁牛的操作,谈谈你对浮力原理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捞铁牛的操作方法和浮力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对捞铁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浮力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捞铁牛,还有哪些实际情境可以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如何应用浮力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捞铁牛原理和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捞铁牛的原理和过程展开。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通用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1. 学习生字词:捞、铁、牛、怀、念、铸、捞、激、流、涨、没、挽、猛、冲、退、塌、综、合、启、迪。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捞铁牛的怀念之情。
3. 分析课文写作特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捞铁牛的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理解课文大意。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事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捞铁牛》2. 生字词:捞、铁、牛、怀、念、铸、激、流、涨、没、挽、猛、冲、退、塌、综、合、启、迪。
3. 课文内容:作者怀念家乡捞铁牛的事例。
4. 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感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批改、讲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活动,如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采访家乡的老人等,为写作积累素材。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教学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
(3)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4. 细节描写(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感悟。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态度。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请学生课后复述课文故事,加强记忆。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捞铁牛教案(精选12篇)
捞铁牛教案(精选12篇)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二、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第二大段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2、学习第一节: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捞铁牛》说课教案
《捞铁牛》说课教案1.《捞铁牛》说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捞铁牛》是编排在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教材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它讲了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聪明才智。
本组教材的重训点是“归纳段落大意”,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课文。
又根据新编《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学生活动时间有宽度,占一半时间以上,学生的活动面有广度,参与人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有热度,发言、讨论积极;重点词、句、段教学有深度;小学方法的设计有效度。
本课任务是:在第一课时根据课后思考练习2题已知段意,把课文分成四个意义段,已完成了本组教材要求的重训点的基础上,重设重训点为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方面。
【教学设计的原则】本着“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文道统一原则: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懂得科学道理。
2、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结合的原则:教材、教法、学法、程序的处理和设计。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思维和语言训练贯穿于教学中,提高、开发学生的智力。
3、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以阅读能力为重点训练,并辅以其他能力的培养。
4、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原则:课外抓预习,课内重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之,教学中,紧紧围绕重训点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原则,对《捞铁牛》一课作以下设计:一、结合大纲、教材内容、课型特点,制作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了解捞铁牛的经过,懂得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科学道理。
2、能力目标:学习后,让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改进怀丙捞铁牛的方法,想象设计出用现代科技手段捞铁牛的新方法,培养实验能力。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方法。
1.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2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教学难点:2.1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2对捞铁牛过程中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捞铁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提问:你们知道捞铁牛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讲述了什么内容?2.自主学习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画出捞铁牛的过程。
2.3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铁牛的象征意义。
3.合作探究3.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3.2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3.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4.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5.课堂小结5.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6.作业布置6.1家庭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抄写生字词。
6.2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团结协作或勇敢面对困难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对于生字词的教学,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捞铁牛》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捞铁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捞铁牛》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 掌握《捞铁牛》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3. 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内容:1. 介绍《捞铁牛》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3. 阅读小说并进行讨论和分析;4. 分组讨论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5. 练习写作,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解读小说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重点;2. 讨论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3. 朗读法:通过学生朗读小说的节选,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介绍《捞铁牛》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熟悉和掌握重要的表达方式;3. 阅读小说的节选,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记录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4. 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分析;5. 整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展示各小组的分析和发现;6. 练习写作,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7.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展示自己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评价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捞铁牛》的文本原件;2. 课堂投影仪或黑板;3. 学生笔记本。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作品,培养阅读和文学鉴赏的兴趣;2.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3. 配置校园图书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4. 面向同学们组织“捞铁牛”读书分享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节“杠杆的应用”,着重讲解杠杆原理在打捞物体中的应用,特别是以“捞铁牛”为例,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捞铁牛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原理及其在捞铁牛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将杠杆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解决打捞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捞铁牛实验器材一套,包括杠杆、滑轮、绳子、铁牛等。
学具:每组一套捞铁牛实验器材,相关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古代捞铁牛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打捞重物?2. 知识讲解(1)回顾杠杆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打捞物体中的应用。
(2)介绍捞铁牛的原理,结合实验器材,讲解杠杆、滑轮的配合使用。
3. 例题讲解以捞铁牛为例,给出具体数据,让学生计算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捞铁牛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杠杆原理的应用2. 内容:(1)杠杆原理回顾(2)捞铁牛原理(3)例题解析(4)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杠杆原理。
(2)根据捞铁牛实验,计算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答案:(1)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相等,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所需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捞铁牛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应用,如滑轮、轮轴等。
(2)研究杠杆原理在现代化工具中的应用,如吊车、挖掘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杠杆原理及其在捞铁牛中的应用为教学重点。
2024年《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2024年《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捞铁牛》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培养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
3.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寓意。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铁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铁牛是如何被捞起来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捞铁牛》,探寻答案。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故事复述3.1学生分组,复述课文故事。
3.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注意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
4.课堂讨论4.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老船夫为什么能成功捞出铁牛?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写作训练5.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捞铁牛”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5.2教师点评学生作文,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6.课堂小结6.2强调学习课文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捞铁牛》,写一篇关于勇敢、智慧、团结的作文。
2.搜集关于铁牛的资料,了解铁牛的历史和文化。
《捞铁牛》原文从前,有一个老船夫,他每天都要划船渡河。
有一天,他发现河中心的石头上有一只铁牛。
老船夫想要把铁牛捞起来,可是他力气有限,无法成功。
老船夫并不气馁,他找来了一根粗绳子,绑在铁牛的鼻子上。
然后,他爬到岸上,找来了一群牛,让它们拉着绳子。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捞铁牛》公开课教案1 教学要求: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挂图、录音、鹏博士软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安排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依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考虑练习2。
2、讨论考虑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准备工作?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虑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沛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悉”“议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评议。
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誊写3遍。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途径,了解课文背景。
(3)学会运用想象力,生动形象地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学会感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的描绘。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捞铁牛》课文。
2.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 教学道具:铁牛模型、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会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4. 情境体验: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5. 课堂提问: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所表达的道理,培养优秀品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捞铁牛优质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
捞铁牛优质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原理及其应用;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的判定;4. 捞铁牛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浮力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体浮沉条件;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难点: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的判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捞铁牛演示装置、浮力实验器材、电子秤、直尺、计算器等。
学具:捞铁牛实践活动所需器材、直尺、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捞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浮力现象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牛能够浮在水面上?”2. 新课导入:介绍浮力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捞铁牛实践活动,测量铁牛的质量、体积,计算浮力,分析浮沉条件;4. 例题讲解:讲解与浮力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浮力原理;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4. 捞铁牛实践活动流程;5.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捞铁牛实践活动,计算铁牛的浮力和密度,判断其浮沉条件;2.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完成计算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探讨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浮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3. 作业的设计与答案的解析;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确保活动安全:活动中使用的器材应确保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活动步骤清晰:明确活动步骤,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3. 引导学生思考: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活动效果。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五单元《捞铁牛》。
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捞铁牛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智慧和勤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致富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捞铁牛》故事的背景,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勤劳、智慧的品质。
2. 学会本节课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生词的学习,故事的道理。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有关捞铁牛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故事的道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故事内容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生词造句,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生字、生词故事道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捞铁牛》的故事。
答案示例:从前,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女子,她为了寻找丈夫的遗骨,决定捞铁牛。
经过努力,她终于捞到了铁牛,换回了丈夫的遗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 课后拓展:让学生收集有关勤劳、智慧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捞铁牛》让学生了解勤劳、智慧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鼓励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勤劳、智慧的故事,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勤劳、智慧的品质”。
捞铁牛教案(通用9篇)
捞铁牛教案(通用9篇)捞铁牛篇1一、教学目标:1、默读、朗读课文,读懂并复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办法,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2、认字12个,写字8个。
3、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拴、浮、绷、拔、拖”等动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弄清楚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民族,历史上像张衡、李春、李时珍等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为数不少,为世界人们所称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年前的宋代和尚怀丙。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他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捞铁牛。
(板书课题)2、看到课题,你都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结果怎么样?)3、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知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书中找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这篇课文又几个自然段?讲了谁的什么事?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可抓住中心进行分段)三、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1、学习它的第一部分。
(1)、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的1——2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呢?(2)、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铁牛有哪些作用呢?为什么要捞铁牛呢?捞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3)、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时,谁主动请缨了?他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5)、“我来试试看,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们送回来。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既然对捞铁牛已经胸有成竹为什么还说我试试看?(可见他很谦虚)(6)、那这位和尚到底是怎样捞铁牛的呢?2、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听录音3——5自然段。
边听边思考: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在仔细的读读第三自然段。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
捞铁牛教案设计(优选5篇爱问知识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节“捞铁牛”,详细内容包括:1. 捞铁牛的原理及计算公式;2. 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3. 捞铁牛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捞铁牛的原理,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教学重点:捞铁牛原理的理解及计算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捞铁牛实验器材一套,包括铁牛、磁铁、细线、测力计等;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相关计算公式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捞铁牛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捞铁牛的原理;2. 例题讲解:讲解捞铁牛的原理,推导计算公式;3.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捞铁牛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5. 结果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捞铁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原理;2. 计算公式;3. 实验操作步骤;4. 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捞铁牛实验,计算不同条件下所需的力;2. 答案:根据计算公式,给出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捞铁牛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捞铁牛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随堂练习、结果分析与讨论;4. 板书设计:捞铁牛原理、计算公式、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及答案的准确性。
一、捞铁牛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步骤:a. 将铁牛放入水中,使其沉底;b. 将磁铁系在细线上,使其刚好接触铁牛;c. 测量磁铁与铁牛之间的距离;d. 使用测力计测量所需力的大小。
《捞铁牛》获奖教案(通用5篇
《捞铁牛》获奖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的《捞铁牛》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统计图表的认识,特别是条形图的制作和应用;通过具体情境,学习比较数据大小,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制作条形图,运用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数据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
难点:如何运用条形图进行数据的大小比较和关系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村庄的河流,讲述河里的铁牛数量变化,引发学生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小组合作,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捞铁牛的数据。
(2)引导学生用条形图表示数据,学习条形图的制作方法。
(3)分析条形图,比较数据大小,探讨数据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呈现例题:两个村庄捞铁牛的数据,让学生制作条形图并分析。
(2)讲解制作条形图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通过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条形图的制作步骤。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收集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制作条形图,并分析数据。
2. 答案:条形图制作规范,数据分析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条形图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4. 作业设计中的数据收集与实际应用一、实践情景引入1. 情境选择: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共鸣的情景,如村庄捞铁牛故事。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案设计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捞铁牛》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表达方法,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趣味语文》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及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投影仪。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古代水利工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水利工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预习反馈(10分钟)3. 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停顿、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 小组合作(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捞铁牛的相关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文捞铁牛2. 重点词语:捞、铁、牛、古代、水利、工程3. 课文结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a. 为什么要在河里捞铁牛?b. 捞铁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你觉得捞铁牛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 答案:(1)见课后生字词表。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2)查阅资料,了解捞铁牛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捞铁牛的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2)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捞铁牛》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捞铁牛》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解答疑问。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
6.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课外阅读:教师推荐与《捞铁牛》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故事。
2.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展示。
2024年2023年《捞铁牛》教案
2024年2023年《捞铁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力和运动》的第三节“捞铁牛”。
详细内容包括:1. 演示实验:用磁铁吸起铁牛,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2. 知识点:磁铁的性质、磁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作用,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磁铁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教学重点: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牛、实验器材。
2. 学具:每组一块磁铁、一些铁钉、一张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磁铁吸起铁牛,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牛?”2. 知识讲解:1)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磁性、磁极、磁场的概念。
2)磁力的作用:讲解磁铁吸铁的原理。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验和图示,讲解磁极间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
3. 例题讲解:分析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铁吸附在冰箱门上、磁性挂钩等。
六、板书设计1. 捞铁牛2. 内容:1)磁铁的性质2)磁力的作用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磁铁的性质和磁力的作用。
2)解释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牛。
3)举例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磁铁的性质、磁力的作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磁铁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铁吸附式无人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磁铁吸起铁牛,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3. 知识讲解:磁铁的性质、磁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捞铁牛》课文教案
《捞铁牛》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捞铁牛》这篇课文;(2)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3)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历史和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和写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2. 课文的情节和主题的理解;3. 课文中的一些历史和科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2. 课文的情节和主题的理解;3. 课文中的一些历史和科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捞铁牛》的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教学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通过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进行学习和理解。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一些难点问题;(2)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相关的任务或活动。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活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5. 总结与反馈:(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能力;(3)学生的朗读、复述、讨论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捞铁牛》公开课教案Teaching plan of "fishing for iron cattle"
《捞铁牛》公开课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要求: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鹏博士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安排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依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考虑练习2。
2、讨论考虑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准备工作?
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2、考虑周密细致;
3、具体步骤充沛利用了水的浮力。
)
四、练习用“熟悉”“议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评议。
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誊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