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系列讲座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成达作文系列讲座
之一:一篇好作文的标准
要想在中考时获得作文高分,首先要清楚阅卷老师心目中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中考作文有着它的特点:第一是考场作文,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题目(命题和半命题)还有特殊的气氛下完成;第二是这篇作文的读者特殊:一般是一个读者,顶多是三个人。

而这个读者在读到你这篇作文的时候可能已经读过了成百上千篇类似的作文,他或许已经产生了审美或者审丑的疲劳。

这个老师每天8小时的工作就是不停滴看作文,不停地给作文打分。

我们的作文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进入老师的视野的。

因此说,阅卷老师心目中好作文的标准我们大家一定要清楚。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那么,除了作文评分标准(见附录1)外,阅卷老师给高分的标准(45分以上)是什么呢?
第一、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

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中考阅卷时,看一篇作文的时间大概也就是60秒左右。

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完一篇600—1000字的作文,第一印象对老师给分非常关键。

因为,作文评分虽然有评分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文评分和数理化的评分完全不一样。

数理化的评分客观性非常强,直观性也强,对错分明。

而作文评分却带有主观性——即评卷老师的主观上的好恶和他们的认知水平、能力等也是决定着作文分数高低的因素之一。

而老师对作文的印象的好坏无疑也可以决定着作文的分数(作文中5分以下的分数是无法量化的)。

老师对作文的直观印象(第一)是什么呢?无疑就是他看到的作文的卷面。

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篇作文的卷面——干净与否,字迹工整与否等。

也就是说,如果一篇作文的卷面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是美感,那么,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美感的印象就会比较长久地留在他的大脑皮层并进而影响他对接下来阅读内容的判断。

反之亦然。

这种主观分(印象分)的分值是多少呢?一般而言,是五分(甚至更多)。

表面上看是五分,但如果好坏相加的话就是十分了。

中考中十分是什么概念?就是十操场的人。

黑压压一大片呀。

你或者是在这十操场人的排头,或者是这十操场人的末尾。

因此说,中考作文能否的高分的第一标准不是内容,而是你的卷面!这一点同学们务必要重视。

听到这里,可能字写得好的同学会沾沾自喜,字写得潦草的同学难免会灰心丧气。

其实也大可不必。

字写得好,毕竟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

现在让大家写一笔跟字帖一样漂亮的字无疑是难为大家呢。

但是,我这里强调的不是漂亮,是工整。

字写不好,难道还写不工整吗?所谓的工整就是字迹要清楚整洁。

字写出来是让老师看的,不是让老师猜的。

中考时,要坚决要杜绝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字!因为在阅卷时,哪个老师也不会给你猜字。

第二、作文内容中不能出现3个以上的错别字和两个以上的病句。

中考作文阅卷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

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一类卷的作文病句两个以下,错别字三个以下。

阅卷老师给你挑毛病,首先是挑作文中的硬伤。

而错别字病句和标点错误就是硬伤。

第三、开头和结尾。

中考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否切题(破题、扣题),是否相互照应,结尾是否能够点名中心等。

第四、要有自己的特点。

中考作文要想得到43至44分不难,如果想得到45分以上,就需要有自己的特点(风格更好)。

也就是说,一篇作文要想得高分,这篇作文一定要有自己出彩的地方:或者是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优美如春花秋月;或者是构思新颖,既出乎意外又在意料之中,让人击节称赞;或者是立意高远独特,想人所未想,道人所未言;或者是结构缜密丝丝入扣,前后有照应,文中有铺垫。

总之,一篇作文必有它出彩的地方,才会获得老师的青睐,获得老师笔下的高分!
第五、才是评分标准里的“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等等。

附录:
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作文系列讲座之二:如何审题和立意
(1)、考点梳理:近年来的中考语文命题具有以下特点:减少了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命题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结合的更紧密、更人性化,更有利于学
生自由发挥、展示才华、张扬个性。

(2)、命题形式:灵活多样。

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短语,有的是一个判断句(句子),还有的先给一段材料,再出命题。

(3)审题
作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隐、显;作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词;作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标志;有没有副标题,作用是什么?能否从作文题中品读出隐含的信息等。

(4)全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扩缩法: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词语,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和中心词。

比如:2010年中考作文题“凝聚”,通过审题得知:这
是一个动词。

它的基本意思是“积聚,聚合”。

我们就可以运用扩展法,往凝聚后面填上“人心”,就可以继续思考:什么凝聚人心呢?可以想到:地震凝聚了人心。

那么这个标题就可以扩充为“地震凝聚人心”。

一个基本的事件就架构出来。

文章的题材也就定下来了。

可以写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候发生的事情。

比如:在学校捐款捐物、演出、宣传等活动。

聚集后面还可以填上“力量、亲情、友谊、智慧、心血。

”等词,这样一扩充,可以选择的材料就很多了。

再比如:2013年中考作文“好奇”的意思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充满新鲜感。

那么审题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对什么感到好奇?谁好奇?运用扩充法在好奇的前后加上恰当的词语,这个文章题目就好写了。

可以是“我对某某同学最近的某种表现好奇”,也可以是“我对某同学最近取得成绩感到好奇”。

如果是第二人称,就可以扩充为:他对某次活动好奇,他对某个人好奇。

缩句法就是把比较长的句子的主干抽出来。

如:海淀区2013年一模作文题:目光因你而停留,运用缩略法就变成了:目光停留。

标志法:通过辨识题目中的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体中出现“谈、说、议、辩、评、感、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若文体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

如《秋色》、《美在我身边》、《雪落无声》等。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一般都能写出记叙文。

学生再中考时也应该写记叙文。

因为初中生对记叙文文体的把握和记叙文相比还是要大的多。

记叙文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而议论文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思维,同时写议论文还要求作者的知识面要非常广博。

从近些年北京中考考生的写作实践来看,95%以上的学生都写记叙文。

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目中的“题眼”或中心词。

用偏正结构作题目的,题眼有时在“偏”的部分,有时在正(中心词)的部分。

比如:“少年风采”这个题目,文眼就是“风采”这个词。

即:写得是少年做得事,但表现的是他的风采。

这个风采也是文章的主题。

而2013年1月门头沟期末考试作文“让我心存感激的人”这个题目的文眼却在偏的部分---让我心存感激。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文章的重心应该放在感激上。

即要写出他的什么令我感激。

只有把这点交代清楚了,文章才算突出了重点。

2014年1月西城期末作文“来之不易的成果”题眼就在于偏的部分:来之不易。

用句子做题目的,谓语一般是题眼。

如:“我给春天做了道加法”这一作文题目中“做”就是文眼,“同学们帮助了他”中的“帮助”就是文眼。

用独词做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或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等,这特点就是文眼。

比如《路》、《墙》、《闸》等。

(5)、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半命题作文通常是指带有填空或者是补题性质的作文题目。

2009年中考作文
“__________还没有结束”就是半命题作文。

2009年以后,中考作文都是全命题作文。

但近几年期末和一模、二模考试的作文各区都有半命题作文出现。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全命题作文的审题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需要考生先把半命题补充完整——也就是说要先给那个“空”填上合适的词语。

其实,半命题作文虽然需要学生填空,但是从选材和立意乃至布局方面来看,都给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更便于学生的发挥。

考生在填空的时,应该力求准确贴切、新颖独到。

比如“__________还没有结束”这个文题,从所给的“还没有结束”这一半题目看,结束有着“完毕,不再继续”的意思。

而结束之前还有“还没有”这个修饰限制的词语。

没有是否定词。

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什么还没有结束?很明显,是某一件或某几件事。

那么是什么事情呢?爬山,郊游,考试,比赛,和同学打赌、摔跤、掰腕子等,看电视,吵架,逛商场。

等等等等,可以说是包罗万
象。

只是这个题目的重心是在“还没有结束”上。

这个结束可以是一件事情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件事结束了,但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件事又开始了(开始了就说明还没有结束)。

只要选取自己熟悉的事件,并且从这个事件中挖掘出一定的意义(主题),这篇文章就应该算是成功了。

还有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除了题目和半命题之外,还有一段材料。

对这段材料千万要重视,要仔细阅读。

这段材料往往对写作文有指导和帮助的意义。

比如,2013年海淀区二模作文“初夏_______的味道”就有以下这段材料:
繁花以谢,绿树成荫,这个初三对于我们而言,别有一番味道。

奋斗,关爱,离别。

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最真切的意义。

请在“初夏______的味道”的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段文字中,除了解释初夏和味道之外,还有“奋斗,关爱,离别。

”这几个词语,这些词语都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味道”的,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引。

这些词也可以填空。

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实在想不出什么合适准确的词语来了,否则,一般不使用材料中所给的词语。

再比如,2014年1月海淀区期末考试作文“青春的诗行”也有这样的一段材料:
初中三年的生活,就是一首隽永的诗。

一千多个日子,就是一行行美丽的诗句。

我们用真诚作笔,以激情为墨,书写着我们青春的诗行,歌唱着我们的理想、胸怀、友谊……请以“青春的诗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初中生活的独特感受。

这段文字很明显也是在提醒学生如何理解“青春”和“诗行”,这篇作文应该选那些内容做材料。

(6)立意
立意,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会想告诉读者点什么。

或是对生活的感悟,或是对一些人或事的评价,或是把自己的某种感情通过文章宣泄出来,或是想把自己的某个发现告诉读者......总之,在动笔之前,作者一定会有所思所悟所感所动,然后才能落笔。

也只有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才不至于打乱仗。

也可以这样说,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人如果没有灵魂就是一具僵尸,而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过就是一堆乱七八糟文字的堆砌。

因此,一篇文章中的立意是否新颖深刻高远正确等等,也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优劣。

也可以这样说,一篇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立意。

在中学生所写的记叙文中,在立意方面常常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一,立意不集中。

立意不集中其实也就是主题不集中。

主题不集中,指的是一篇文章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

有的同学写文章,既想表现这,又想表现那,犯了面面俱到的错误,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主题就不集中了。

二、没有立意。

有的同学写的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看了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云。

三、立意不明确,不突出。

一些同学写的作文中,主题不突出不明确,如同蜻蜓点水一样。

说没有主题吧,也模模糊糊地表现出了一点。

说有主题吧,又看不太明显。

四、立意错误。

还有的同学写的作文中,出现了明显的主题上的错误。

所谓的主题错误,就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明显不符合时代精神或者是主流的价值观。

比如,歌颂假丑恶的动西或者是文章出现了违反现行法律的观点等那么,一篇文章该如何立意呢?
首先,立意要深刻高远。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

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立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才能称得上是深刻的立意。

要达到这一点,作者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

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一架寻常的紫藤萝,即使是枯而再生,在普通人看来,也不过是自然规律的延伸。

但是在作家的慧眼下,这株紫藤萝的荣枯和家国的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磨难,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

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时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不由得停住”表现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动的心情。

紫藤萝花也曾随人世变迁受苦受难,但是苦难过去,它马上恢复了生机,“在笑”“嚷嚷”,“我在开花!”表现了花儿生命的喜悦。

这种喜悦感染了作者,“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作者从“生死”的思虑、“手足”的悲伤中解脱出来,超越个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体会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理。

可以说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使得本文的主题有了质的飞跃。

再比如:2014年西城区期末考试作文“来之不易的成果”,题目分成两个部分:来之不易+成果。

作文题目重点在于展示成果的来之不易。

所以从这个来角度来立意的话,文章的重点就在于获得成功的过程。

必须有过程展示其“来之不易”,可以是回顾式的,在现在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回顾以前,但是必须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即成果。

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表现持之以恒(坚持)的,也可以是歌颂合作友谊的,还可以是表现在获取成果(成功)的过程中艰辛的。

但是,这些立意都还是比较一般。

如果我们从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这个角度进行立意,这样的话,学生可写的范围就广多啦。

因为现有的成果可以是他人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所以写如何去珍惜的话,这个立意所体现的内涵就深啦,传统的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选择。

立意深刻的秘诀:纵向深入开掘。

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渗透。

其次,立意要新颖。

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社会阅历、学识水平、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身经历等等诸因素的限制,在写记叙文时,要想做到立意深刻恐怕很困难。

但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立意深刻做不到,我们还可以在“立意新颖”上下功夫。

所谓的立意新颖,就是“言人所未言,想人所未想”。

出奇制胜,以新制胜。

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

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⑵“反弹琵琶”。

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⑶聚焦时代。

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比如,2011年北京中考作文《日积月累》,就可以运用“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的方式,确定一个比较新颖的主题:对于坏习惯而言,千万不要日积月累。

再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立意就很新颖。

作者从祖孙三代散步这一普通的事件中,不仅仅发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爱幼的美德,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有新的发现。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

"这里的"春天",不仅仅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天,而是说中国政治气候的松动,酷冬已过去,坚冰已打破,中国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是的,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主题啊!生命如此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其走向如何,更是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所以"我"(这里的"我"当然具有象征意味)在选择"路"的时候才会感到"责任的重大"。

"民族领袖"如何在"严重关头"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灵活变通而又实际的道路,确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怎能不感"责
任""重大"呢?祖孙两代在选"路"问题上的对立,其实是隔代人思想上守旧与进步的对立,而"母亲""变了主意"似乎不单纯是顺从"孙儿"的结果,也许更多的是理解、宽容,这种自我扬弃和否定,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

而子背母,母背子,到共同走路,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就自己发展问题取得一致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走自己民族发展道路的象征吗?一方面我们背着过去,不能割舍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母亲;另一方面我们得驮着未来,未来是我们的新生,所以我们这代人注定任重而道远,"我"和"妻"的这种任劳任怨、坚毅执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之永久的美德。

《散步》一文其实是一篇具有双重主题的哲理散文,它的显主题是歌颂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而它的隐主题却是表现并歌颂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幅中华民族的脊梁图。

再比如,2012年中考作文“少年风采”,如果我们立意只是歌颂少年的“真诚、坚持、奉献、团结”等等风采的话,就难免落入了俗套的窠臼。

如果我们另辟蹊径,表现新时代少年(当代初中生)的另类风采——敢于打破常规,关注环境问题,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等等,立意就应该说比较新颖一点了。

第三,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正确,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鞭挞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来确定主题。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可以说,主题的正确,是一篇文章成功与不朽的重要条件。

一篇文章不管语言怎样生动,表现技巧怎样高明,如果思想内容是错误的,就不能算好文章。

即使同一类题材也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来表达各自的政治观点,但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主题。

立意正确还要切题,“跑题”是中学生命题作文中比较常见的毛病。

有些文章,从立意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从题目的要求来说,则往往偏离了题目,因而实际上是“跑题”,尤其是题意比较含蓄的命题,更应审清题意。

比如,2010年中考作文《凝聚》属于命题作文,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首先的要求就是要切中《凝聚》这个作文题目。

而要切题,就要准确理解“凝聚”这个词语,同时,还要对作文所给的材料“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会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进行准确的把握。

第四,立意要集中。

所谓的集中,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最好集中在一个点上,切忌面面俱到。

一篇文章如果什么都想说,则必然什么也说不清,学生在习作中,往往以写得越多,意思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文章立意的一种错误认识。

须知,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主题。

如果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来说主题,那么可以说,一篇文章有十个中心比不上一个中心好。

这跟打仗的时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道理是一致的。

比如,在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时,最好是集中笔墨着力突出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征。

或者是表现他的开朗大方,或者是表现他的勇敢无畏,或者是表现他的热爱集体,或者是歌颂他的坚持原则,或者是称颂他的忠于职守.....如果这些方面都想表现,恐怕主题就不会集中了。

2012年中考作文“少年风采”就属于这类作文。

在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中,最好也是通过写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一个主题,千万不要这也想说那也想说。

比如,2914年海淀区期末考试作文《青春的诗行》,可以写自己在青春之路上,青春的感悟,青春的成长,青春在懵懂中读懂亲情,青春在困惑里大步向前,青春中获得的友谊和关爱,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青春本来就是一切!书写着我们青春的诗行,歌唱着我们的理想、胸怀、友谊……但是,在写得时候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表现。

只要表现期中之一点就可以了。

总之,记叙文的立意一定要做到深刻正确新颖和集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是一篇文理兼美的好文章。

附录:审题立意练习(见近来年北京中考、一模二模作文题目辑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