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设施建设标准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通风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良好通风环境,订立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并涵盖通风设施的维护、安全操作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二、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2.1 工程设计•全部新建或改扩建的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必需在设计中考虑通风设施的设置和布局。
•通风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满足相关标准。
2.2 设备选购•通风设施的选购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考虑以下因素:–生产车间或办公区域的大小和形状。
–人员密集度和通风需求。
–特殊工艺和物质的排放要求。
•通风设施的选购应选择优质、可靠、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
2.3 安装与改造•通风设施的安装和改造应由专业施工团队进行,并依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验收信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4 日常维护与保养•通风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应由特地的维护人员进行,具体内容包含:–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风量、压力等参数正常。
–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并记录更换情况。
•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记录和维护计划的订立,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5 强度检测和评估•定期进行通风设施的强度检测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通风效果、噪音、震动等因素,并记录评估结果。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和性能问题的通风设施,应及时采取修复、更换或改造等措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6 事故应急处理•在通风设施发生故障、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刻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设立特地的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处理通风设施故障和事故,及时采取紧急修复和应急措施。
•发生较大事故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及员工报告,并启动事故调查和处理程序。
三、员工培训与管理3.1 培训计划•企业应开展通风设施安全使用和维护的培训,包含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临时任务培训等。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3篇)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通风设施的管理,保障矿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矿山企业和矿井通风设施管理部门。
第三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合理、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第五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和工艺流程等因素。
第七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根据矿井的规模和布局合理确定通风机组、风井、排风井等的数量和位置。
第八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注重节能减排,在满足通风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消耗。
第九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配备设备完善、性能可靠的通风设备,保障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矿井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设立专门的项目组织机构,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
第三章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第十一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权限,并进行记录和台账管理。
第十三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性能达到要求。
第十四条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行时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应进行定期保养和设备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
第十六条矿井通风设施的维护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范和标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章矿井通风设施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七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八条矿井通风设施管理部门应明确责任和权限,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和复杂性。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需要对煤矿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和管理。
煤矿的六大系统包括地面应急管理系统、井下通风系统、供水、电、气系统、矿山安全监测系统、运输系统。
下面就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面应急管理系统地面应急管理系统是指在煤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的一套综合性系统。
地面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是在煤矿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
应急预案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编制,包括从应急响应、组织指挥、救援程序到承担责任、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应急设备配备。
地面应急管理系统应根据煤矿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配备应急设备。
包括救援车辆、通讯设备、消防器材等。
3、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地面应急管理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手段。
应急演练应定期进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突发事件,评估应急预案、应急设备的效率和可行性。
二、井下通风系统井下通风系统是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
井下通风系统的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构造设计。
井下通风系统应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煤层气性能、煤层透气性等因素,合理设计通风构造,确保拥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等通风设施。
2、通风系统配备。
通风系统应包括通风机、气门、防爆电机、风门等设备,保证通风系统的运转和可靠性以及提高安全性。
3、通风系统的维护。
通风系统应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完好,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供水、电、气系统煤矿的供水、电、气系统是保证煤矿正常运营所必需的,相关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配备。
供水系统应包括水源、水库、水泵、管道等设备;电气系统应包括发电站、变电所、电缆线路、开关柜等设备;气体系统应包括气体输送管道、储气罐等设施。
2、设施检查。
供水、电、气系统应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
通风系统工程方案编制
通风系统工程方案编制一、引言通风系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建筑内部空气的新鲜和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设计原则、设计方案等方面对通风系统工程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2.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通风需求;3.结合建筑的环境条件,考虑周围的气候和气象因素;4.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5.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能源,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三、设计原则1.根据建筑的功能区域和使用要求确定通风系统的类型和参数;2.保证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和空气质量,避免出现通风不良或通风死角;3.尽量减少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避免对建筑外观和室内装修的破坏;4.保证通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维护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四、设计方案1.确定通风量和通风需求通风量是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它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区域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一般通过对建筑的功能、人员密度和室内气体浓度的计算来确定通风量。
根据通风效果和空气质量的要求,再确定通风系统的通风需求。
2.选择通风设备和布局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布局是通风系统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点。
根据通风量和通风需求,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空调设备、空气净化器等。
同时,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空间布局,确定通风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保证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和空气质量。
3.设计通风系统管道和控制通风系统管道的设计和控制是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通风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设计通风系统的管道,保证通风气流的畅通和均匀。
同时,对通风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保证通风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4.考虑节能和环保在通风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
采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智能的控制系统,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通风设施(风门)建筑标准
轨道大巷通风设施(风门)建筑设计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提高矿井抗灾能力,鑫旺煤业通风防突科依据《规程》、《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标准规,结合鑫旺煤业矿井的实际情况,特制订鑫旺煤业通风设施副井东大巷(风门)建筑设计。
要求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及连体加固必须制定专项设计,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一、因通风系统调整需要在副井东大巷构建一组,风门建造的设计如下:1、风门门框设计要求:门框采用不小于10号槽钢(型号100mmX 48m亦5.3mn)加工而成,和墙体接触的左右两侧要有至少3个同规格加强装置砌入墙体。
如图:单位:mm2、风门设计要求:风门采用钢结构,钢板厚度不小于8mm四边用不小于50mmt铁包边加固,并在门板上用不小于50mmH铁加焊“十”字加强装置,和门框接触的一面加装皮带。
正、反向风门均要设底坎,风门和四周直接硬接触严密,起到防逆风作用。
如图:1500固定皮带单位:mm3、风门墙设计要求:风门、风窗、挡风墙墙体采用砖、水泥、沙砌筑或混凝土砌筑,水泥掺沙比例要合理,风门四周掏槽深度不小于0.2m,墙体厚度不小于800mm风门倾斜85°、墙体凹凸不大于10mm/rK所有建筑正向风门的地点必须同时建筑反向风门。
建筑风门墙时,使用工字钢当作过梁,并密集排放。
风门墙体刷红土、勾缝、描缝、门扇刷蓝漆、挂牌管理、说明牌容贴字、门板周边加装皮带,并用螺丝固定等。
风门施I:设计图二、建造风门前必须对风门建造地点前后 5米巷道的岩层进行壁 后注浆加固,风门墙体施工位置补打钢筋锚杆, 实现设施与巷道连体, 注浆孔的规格及布置(见图):1、 注浆孔应成排布置,间排距 2—3m2、 注浆加固深度不得小于 5m3、 注浆压力最终压力应介于 2— 3Mpa4、 除对巷帮按规定进行掏槽外,必须向周边打 2排中18mmZ 上的密集钢筋锚杆,打入煤体的深度不得小于1m 外漏长度不得小于0.5m ,间排距均为0.3m 〜0.4m 且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要求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之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要求1. 引言城市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其功能包括承载各类管线、设施以及服务城市商务和交通需求等。
然而,由于其封闭性和复杂性,城市综合管廊内部往往存在较差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情况。
因此,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的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以确保管廊内部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满足需求。
2. 通风系统设计要求2.1 空气流通通风系统应能够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内部空气的流通与更新。
设计应充分考虑管廊的结构和布局,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以确保空气能够有效地循环。
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管廊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进行计算,以确保通风口的密度能够满足管廊内空气流通的要求。
2.2 强制通风对于特定场所或需要更好通风效果的区域,通风系统应具备强制通风的能力。
设计时考虑使用风机或风管进行通风,以增加管廊内部的气流量和流速。
风机的数量和功率应根据管廊的长度、通风要求和阻力计算确定,以确保强制通风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3 空气质量控制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应考虑控制管廊内部空气质量的要求。
根据管廊内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有害物质,设计应采用合适的空气过滤和净化设备,以确保管廊内部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空气过滤设备的种类和过滤效率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和设计。
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要求3.1 温度控制城市综合管廊内部的温度控制是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应根据管廊的用途和所处环境,合理选取供暖、降温或调温设备,并确保能够满足管廊内部的温度要求。
3.2 湿度控制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应考虑管廊内部的湿度控制。
根据管廊使用环境和湿度要求,设计应选用适当的加湿或除湿设备,并合理布置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调节装置,以确保管廊内部的湿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3.3 噪声控制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还应考虑管廊内部的噪声控制。
一级通风廊道标准
一级通风廊道标准1. 引言一级通风廊道是用于疏散烟雾和保障人员疏散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建筑。
其设计和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建筑法规、标准以及行业规范。
2. 结构和材料标准2.1 结构设计一级通风廊道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相关标准,确保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材料选用通风廊道的构建材料需要符合建筑材料的相关标准,具有耐火、耐高温、阻燃等特性,以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能。
3. 通风系统标准3.1 烟气排放通风廊道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在火灾情况下及时排除烟雾,维持通风廊道内的可见度,方便人员疏散。
3.2 排烟口设置通风廊道的排烟口需要根据建筑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设置,以提高排烟效率。
4. 安全通道标准4.1 安全通道宽度通风廊道作为安全通道,其宽度需要符合相关的建筑法规和安全通道标准,确保人员能够顺畅疏散。
4.2 紧急照明通风廊道应设置紧急照明系统,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方便人员疏散。
5. 防火隔离和防烟措施标准5.1 防火门和防火墙通风廊道与其他区域之间需要设置符合防火隔离标准的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5.2 防烟措施通风廊道需要具备防烟设计,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烟雾不会蔓延到通风廊道内,保障人员的安全。
6. 法规和行业标准通风廊道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地区相关的建筑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建筑工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设计师和建筑师需要详细了解并遵循相关的一级通风廊道标准,以确保建筑的通风系统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通风篇)
实验室建设规范及标准(通风篇)本文所收录的内容全部摘自当今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各种相关的标准跟规范。
制作此文的目的是为所有者,工程师,建筑师,以及实验室研究员提供一个应用于实验室建设及使用的各类规范的一个全景式的认识。
针对每个不同实验设施,我们可依据地区或国家相应的建筑标准规范,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进行设计。
通风柜进口风速联邦公报-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委员会(OSHA)-Appendix A,section C.4(g)质量……进入通风柜以及通风柜内的气体不应出现紊流;通风柜的进口风速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通常0.3-0.5m/s)。
Prudent Practices-P.178通常情况下,推荐的通风柜进口风速应在0.4-0.5m/s之间。
对于少数药品毒性较高或当外界对于通风柜的气流抑制能力有不利影响时,可采取进口分速为0.5-0.6m/s。
但是通风柜的能耗一般是与进口风速成线性关系的。
当进口风速接近或超过0.75m/s时,会在通风柜内形成紊流,从而降低通风柜的气流抑制效率。
工业通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ACGIH)-P.10-40供风分布:典型的通风柜使用是操作者站在通风柜前,伸手进入通风柜内部进行实验操作。
此时进入通风柜的气流会在操作者身边形成旋转气流,从而引起柜内气体溢出,甚至沿操作者身体到底呼吸区域。
进口风速越大,形成的旋转气流就越强。
因此,事情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进口分速越大,气流抑制效果就越好。
P.10-40进口风速的选择:实验室内的供风口供风与通风柜进口风速的相互影响,会使得任何关于通风柜进口风速的总括性的规范标准失去参考价值。
较高的进口风速在浪费能耗的同时,却不会提高,甚至有可能会恶化通风柜的气流抑制效果。
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美国暖通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NSI/ASHRAE)的通风柜性能测试标准可以用来作为通风柜生产厂家或者实验室气流控制设计者的规范。
美国全国防火委员会(NFPA45)-P.45-12,section 6.4.6实验室通风柜的进口风速和排风量应能很好地够抑制通风柜内产生的污染气体,并尽快将其排出实验室。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原GB50019-2003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J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自然通风的计算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 设备和管道最小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
1 GB50019-2015修订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 用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 编制完成后将成为我国工业领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通用规范,修订要 维护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先进性,要在基础理论水平、工艺技术水平、质量 上、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达到较高的高度。 3 立足GB50019-2003的主要结构,扩充、细化工业部分内容,注重规范的完 整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5 增加近年来的新技术、新方法、体现新政策,力求合理完善; 6 协调与现行的本专业各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吸纳他们中先进、通用的内容 7 协调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关系,借鉴其先进适用部分,避免 互相抵触。 8 学习和借鉴国外标准的规定、方法,结合国内国情,吸纳有益的国际经验。 9 注意与相关的卫生、环保、安全、节能标准之间协调一致。 10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发扬技术民主,按照标准修订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工 作。 1
1 GB50019-2015修订背景
GB50019-2003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GB50736-2012编制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2008年工程 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下达了《民用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 2008年12月24日,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 召开。 2010年12月2日在北京通过审查 2012-01-21发布 2012-10-01实施
车间通风工程方案设计规范
车间通风工程方案设计规范车间通风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境工程,它对车间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车间通风工程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车间通风工程的设计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
二、车间通风工程的基本要求1. 确保车间内空气的清新、无异味。
2. 保证车间内空气轮换频率适宜,不宜过分频繁,以免浪费能源。
3. 保证车间内的温度、湿度、压力、洁净度等符合生产要求。
4. 保证车间内的噪音、震动、振动等环境因素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5. 考虑车间内的特殊生产工艺需求,采取相应的通风处理措施。
三、车间通风工程设计规范1. 根据车间内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布局,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排风口和送风口的位置,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2. 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如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根据车间的大小和通风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3. 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如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提高车间内空气的洁净度。
4. 针对车间内生产设备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等排放物,设置相应的排放管道和排气设备,确保车间内无害气体排放。
5. 对于车间内的特殊作业环境,如高温车间、化工车间等,设计相应的通风降温和防爆通风工程设施。
6. 根据车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通风工程的风速、气流方向、风量等参数的计算,确保通风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7. 对通风工程的风道、风口、空调设备等进行合理的选型和配置,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稳定。
8. 通风工程的设计应考虑节能环保要求,尽量采用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和控制策略。
9. 通风工程的设计应考虑维护保养便捷和安全性,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四、通风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 在通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通风系统的施工质量。
2. 通风工程竣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应符合设计规范和相关环保要求。
3. 针对通风系统的运行、调试、维护和日常管理,车间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通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矿井最新通风规范标准
矿井最新通风规范标准一、总则1.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安全、高效、节能的原则,确保矿井内部空气质量满足矿工呼吸需求。
2. 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
二、通风系统设计1. 矿井应根据地质条件、生产规模和矿工人数合理设计通风系统。
2. 通风系统应包括主通风道、分支通风道和局部通风设施。
3. 主通风道应设置在矿井的中心或主要生产区域,以保证通风效果。
三、通风设备要求1. 通风设备应选用高效、低噪音、节能型产品。
2. 通风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通风效果监测1. 矿井应建立通风效果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和通风效率。
2. 监测数据应定期记录并存档,以备检查和分析。
五、通风安全措施1. 矿井应设置通风安全警示标志,提醒矿工注意通风情况。
2. 在通风不良区域,应设置局部通风设施,确保矿工安全。
六、应急预案1. 矿井应制定通风故障应急预案,包括通风中断、通风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2. 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确保矿工熟悉应急流程。
七、培训与教育1. 矿井应定期对矿工进行通风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2. 培训内容应包括通风系统操作、通风故障处理等。
八、监督与检查1. 矿井应建立通风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通风系统安全可靠。
九、附则1. 本规范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对于特殊情况,矿井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规范,但不得低于本规范标准的要求。
以上内容为矿井最新通风规范标准的概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应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实验室通风设计规范
实验室通风系统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规模大、影响广泛的系统之一。
通风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设备的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实验室过度负压,通风柜气体泄漏,实验室噪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难题。
这些问题给长期在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甚至工作在实验室周围的管理和后勤人员,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一个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要求通风效果好、噪音低、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甚至要求室内压差和温湿度都能保持人体的舒适性。
一、设计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201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1、《简明通风设计手册》;二、设计原则1、根据大楼的结构特点,就近开设风井,划分排风和补风系统,管道系统做到“短、平、顺、直”,减小系统阻力,降低系统噪声;2、排风和补风系统达到风量平衡,保持室内-5Pa—-10Pa的负压,防止有害气体的散溢,保证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3、夏天补冷风、冬天补暖风,保证室内温湿度的舒适性;4、采用智能变频控制系统,达到操作方便、节能降噪的目的;5、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采用投资少、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运行效果好的成熟工艺;6、所选择的工艺必须满足现场条件,平面布置简洁、紧凑、少占地,并方便生产操作和维护维修;7、非标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规范,并保证性能稳定、外表美观;8、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噪声、臭味等,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不给周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9、处理设施具备冲击负荷能力,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隧道通风标准
隧道通风标准是指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了保障隧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需要遵守的一系列通风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隧道通风标准:1.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有效性。
2隧道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通风设施,以保证隧道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并控制有害气体和微粒物质的浓度。
3.隧道内通风设施的数量、布局和运行应根据隧道的长度、用途、交通量、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4.隧道内通风系统应设置监测设备,及时监测隧道内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5.隧道内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故障和隐患,保障隧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隧道通风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标准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通风系统验收报告
通风系统验收报告
一、引言
XX建设项目通风系统验收是检验施工团队完成通风系统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评估其安装质量,确保该系统满足相关设计要求,符合投资建设的要求,并完成工程验收。
二、验收范围
本报告适用于XX建设项目通风系统的安装验收,包括吸附管、排风管、通风空调室、风机、风口、出风口、风管和通风设备在内的各种系统部件。
三、验收标准
1、设计要求:
(1)系统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排风量、速度、噪音、风力因素等符合设计要求;
(2)新风接入口、排风口位置、角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风机、风口、风导管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性及螺栓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4)风管、风机及支架涂料符合设计要求。
2、安全要求:
(1)风机、风口等设备应有电气安全防护;
(2)排风管安装牢固,防止渗漏;
(3)风机电气线路安全合理,节点处绝缘牢固,有效电流保护,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
3、使用要求:
(1)风机电源符合安装要求;
(2)风机应有完整的配件,包括保护罩、防尘罩、电缆等;
(3)风机。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gb50736-2012
前 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 编 单 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际高建业有限公司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普来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安徽省宁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迅杰科技有限公司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目 录1总则 (1)2术语 (3)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5)4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11)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1)4.2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15)5供暖 (17)5.1一般规定 (17)5.2热负荷 (20)5.3散热器供暖 (23)5.4热水辐射供暖 (26)5.5电加热供暖 (30)5.6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33)5.7户式燃气炉供暖 (35)5.8热空气幕 (35)5.9供暖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35)5.10热水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40)6通风 (44)6.1一般规定 (44)6.2自然通风 (47)6.3机械通风 (50)6.4复合通风 (59)6.5设备选择与布置 (61)6.6风管设计 (65)7空气调节 (69)7.1一般规定 (69)7.2空调负荷计算 (73)7.3空气调节系统 (78)7.4气流组织 (90)7.5空气处理 (98)8空气调节冷热源 (107)8.1一般规定 (107)8.2电动压缩式机组 (111)8.3热泵 (114)8.4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119)8.5空调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121)8.6冷却水系统 (132)8.7蓄冷、蓄热 (137)8.8区域供冷 (140)8.9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142)8.10制冷机房 (143)8.11锅炉房、热力站 (145)9监测与控制 (150)9.1一般规定 (150)9.2传感器和执行器 (153)9.3供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5)9.4通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6)9.5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56)9.6空气调节冷热源和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160)10 消声与隔振 (163)10.1一般规定 (163)10.2消声与隔声 (164)10.3隔振 (166)11 绝热与防腐 (169)11.1绝热设计 (169)11.2防腐设计 (170)附录A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附录B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简化方法附录C 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附录D 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温度附录E 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附录F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附录G 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附录H 空调负荷简化方法计算系数表附录J 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附录K 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1总则1.0.1为了在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通风与排烟技术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通风与排烟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管廊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通风与排烟技术的规范应得到重视与实施。
本文将针对城市综合管廊通风与排烟技术规范进行详细论述。
一、通风技术规范1. 通风目标城市综合管廊的通风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保障管廊内空气质量,避免积聚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二是为了排除管廊内的热量和湿度,维持管廊内的舒适环境。
通过合理的通风规范,能够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
2. 通风设计在通风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管廊的形状、长度、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等因素,以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
通风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 合理的进风口位置,以保证新鲜空气充分进入管廊。
- 适当的排风口数量,以确保排烟顺畅。
- 通风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控制手段,如风机运行控制、通风口的可调控性等。
3. 通风风量控制合理的通风风量控制对于管廊通风效果的保证至关重要。
在通风风量控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管廊内的人流量、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以保证通风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气流。
同时,应合理利用新风与旧风的混合利用,以提高通风效率。
4. 通风设备选型通风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管廊的需求和通风风量来确定。
常见的通风设备有风机、风口、空调等,具体的选型根据管廊的使用情况和运行要求来选择。
二、排烟技术规范1. 排烟目标城市综合管廊的排烟目标主要是确保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排除烟雾,为人员疏散提供有利条件,提高逃生通道的安全性。
2. 排烟设计在排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管廊的结构特点、长度、位置等因素,以保证排烟系统的高效运行。
排烟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 合理的排烟口数量和位置,以确保烟雾能够及时排出管廊。
- 排烟系统应具备可靠的排烟控制手段,如烟雾探测器、阀门控制等。
3. 排烟量控制合理的排烟量控制对于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排烟量控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火灾场景下的烟雾生成量,以确保排烟系统能够迅速有效地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通风设施构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
通风设施构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风设施构筑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施工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通风设施的建设和施工工程。
第三条通风设施是指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身安全和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设备和工程,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管道、风机、换风机、空气净化器等。
第四条通风设施的构筑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科学设计,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三)健康环保,采取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五条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方案,并向建设单位报备。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方案,编制施工计划和安全计划,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开展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第三章施工过程管理第八条施工单位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施工人员,并按照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工艺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明确施工区域和通风设施的施工范围。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划定施工区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施工质量控制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标准和规范,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检查方案。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质量问题。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记录和检验。
第五章安全监测与保护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方案,对通风设施进行安全监测。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11-05批准2004-04-01实施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第24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修订组,对GBJ 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取了近年来有关的科研成果,借鉴了国外同类技术中符合我国实际的内容,多次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对其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反复讨论,最后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9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室内外计算参数、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震等。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新增室内热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以及对室内新风作了规定;二、新增有关采暖地区划分的规定;三、新增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的规定;四、新增有害和极毒、剧毒生产厂房布置的安全要求条文;五、新增事故通风一节;六、取消防火防爆一节,其内容分别纳入通风的其他有关条文;七、新增对于没置集中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及民用建筑利用自然通风的要求;八、对空气调节内容进行全面修订,新增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低温通风系统、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热回收系统等内容以及对空气调节水系统的设计要求;九、对空气调节的冷热源进行全面修订,新增热泵、蓄冷、蓄热、换热装置的设计规定;对空气调节冷却水设计要求新增加了规定;十、新增关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设计要求;十一、“自动控制”改为“监测与控制”,修订并新增对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和防排烟的监测与控制的要求;十二、新增对振动控制设计的规定,以及对室外设备噪声的控制要求;十三、取消“室外气象参数”表,另行出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气象资料集》。
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C 中作业不应低于12°C 重作业不应低于10°C 注:(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系统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一)永久性密闭墙(挡风墙)构筑标准1、墙体内外5m内支架完好,无片帮冒顶。
2、墙体前5m内无杂物、积水和淤泥,1-2m内巷道底板平整。
3、墙体前要设置栅栏、警标、说明牌和检查牌,牌板应四角吊挂,牌板上沿距巷道底板不低于1.5m。
4、采区的密闭墙(挡风墙)设置距通风巷道的距离不得超过5m,否则应补打临时墙或永久墙。
5、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6、岩巷密闭墙(挡风墙)上下要砌在顶底坚实的岩石上,煤巷密闭墙(挡风墙)两帮见实煤后掏槽深度不小于0.3m,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并抹不少于0.1m的裙边。
当顶板破碎时,托棚或探梁上的原支架棚梁应随砌墙进度而逐渐拆下,且应除去浮煤、矸后再掏槽砌墙。
7、用砖、料石砌墙时,竖缝要错开,横缝要水平,排列必须整齐;砂浆要饱满,灰缝要均匀一致,竖缝不超过20mm,横缝不超过15mm;干砖要浸湿(矸石砖除外);墙心逐层用砂浆填实;墙厚要符合标准。
8、密闭墙(挡风墙)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确保不漏风。
9、墙面要平整(1m2内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
10、密闭墙(挡风墙)砌实后要抹面,要求抹平,打光压实。
墙周要包边,其宽度不少于0.2米。
11、墙体表面应涂成红色,裙边和包边涂成白色。
主要巷道内墙体表面宜绘制砖缝图形。
(二)临时密闭墙(挡风墙)构筑标准1、临时调风或封闭盲巷时可以采用临时密闭墙(挡风墙)。
2、临时密闭墙(挡风墙)的厚度根据用途和巷道条件的不同确定。
厚度不小于0.25m。
其他质量要求与永久密闭相同。
3、因处理事故或临时调风,可用木板临时密闭墙(挡风墙),建筑木板临时密闭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根据巷道断面大小,确定打立柱的数量,立柱要打牢固,且与巷道顶底板接实。
木板条采用鱼鳞式搭接方式。
自上往下依次压茬排列钉在立柱上,压茬宽度不少于15mm,在四周木板均要伸入槽内接实。
木板钉严实后,必须清除杂物,然后用黄泥或水泥沿木板压茬缝及墙四周堵抹平整严密。
(三)永久风门构筑标准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道,并安设闭锁装置。
主要进回风巷道之间风门,应同时安装闭锁的反向风门。
2、两道风门的距离,应能保证运输和行人道要求。
一般情况下,行人或人工推车风门间距不小于5m,绞车运输不小于10 m,机车运输不小于一列车长度。
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与工作面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70m,如果小于70m时应设至少三道反向风门。
3、风门墙垛要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厚度不小于0.8m,风门墙垛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4、在有水沟的巷道中砌风门墙垛前,必须先砌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要设底坎,底坎高出道面50mm-80mm,要预留过线孔(孔径不低于50mm)、过管孔,并封堵严密。
电缆孔与风水管路孔在同一侧时,电缆孔必须在风水管路孔上方0.3m以上的地方,通信和信号电缆孔与电力电缆孔在同一侧时,通信和信号电缆孔必须在电力电缆孔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高、低压电缆孔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m。
5、墙垛周边要掏槽,掏槽深度不小于0.2m,见硬顶、硬帮与煤岩接实。
墙垛要平整(1m内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
6、在煤巷构筑反向风门时,风门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7、通过反向风门墙垛的风筒、水沟、刮板运输机道等,必须设有防逆风隔断装置。
8、风门门框要有包边、沿口、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透光为准,通车底坎除外)。
门框要有3º~5º的倾角,门扇与门框不歪扭。
反向风门要与正向风门同时施工,门框倾斜角度、开关方向与正向风门相反,其余要求与正向风门相同。
无门框风门要有沿口、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透光为准,通车底坎除外)。
9、风门墙垛砌好后,墙两边均要用细灰砂浆勾缝或满抹平整,做到不漏风。
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挂风门扇。
10、风门材料选用风干不易变形的木料进行制作,风门门扇厚度不低于50mm,两面包白铁皮,门扇平整不漏风。
并采用不小于50mm ×50mm规格角铁制成的穿横带(门带)至少两根,并有对应的加强筋。
11、安装门扇时,要使门扇四周接触严密,要求风门不坠、不歪,开关自如。
12、所有风门要装有闭锁装置,闭锁装置联动绳采用6.3mm钢丝绳(反向风门、自动风门除外)固定在风门上角距上沿和侧沿各200-250mm处,长度应保持在当一扇风门开至与风门墙垂直位置时,联动绳张紧吃力;风门不能同时敞开(包括自动风门),主要风门、进回风巷间风门必须安设开停监控装置,并具备声光报警功能与监测监控系统联网。
13、风门下部及水沟处应钉挡风帘,确保严密不漏风。
14、风门前后各5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风门前后各5m及风门中间应铺设步行砖。
15、风门要有管理牌板,并注明责任人。
16、风门上设警示牌和推拉标志。
17、煤巷风门前后5m范围内有条件时,应喷砼和注水泥浆进行加固处理。
18、调节风窗应符合下列要求:(1)永久风门风墙上方应安装调节风窗,并能够调节风量。
(2)调节风窗断面的大小应根据配风计划或生产所需要的风量来确定。
(3)突出区域内的调节风窗必须设置防逆风装置。
(4)调节风窗应设管理牌板,记录风门中间巷道的断面积,过风量和风速。
18、通风设施连体加固(1)煤巷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布置在煤层巷道中,必须对设施前后5m巷道的煤层进行壁后注浆加固,设施墙体施工位置补打钢筋锚杆,实现设施与巷道连体,具体施工方案应满足下列要求:a注浆孔应成排布置,间排距2~3m。
b注浆加固深度不得小于5m。
c注浆压力最终压力应介于2~3MPa。
d加密棚距,棚间距不得大于0.4m。
e侧压大或存在底鼓的必须施工反底拱,反底拱宽度超过墙基不少于1m。
f除对巷帮按规定进行掏槽外,必须向周边打2排Ф18mm以上的钢筋锚杆,打入煤体的深度不得小于1m,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5m,间排距均为0.3~0.4m,且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
g通风设施墙面正上方标注设施建筑日期及巷道加固、设施构筑负责人姓名。
(2)岩巷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布置在岩石巷道中,若围岩破碎,必须对设施前后5m巷道的围岩进行注浆锚索联合加固,施工方案应满足下列要求:a锚索应垂直巷壁并成排布置,间、排距不得大于1m。
b锚索深入岩层长度不得小于5m,深入到稳定岩层中的长度不小于0.8m。
c侧压大或存在底鼓的必须对巷道底板注浆锚索加固宽度超过墙基不少于1m。
d设施墙体四周按规定进行掏槽或将锚索外露部分全部砌入墙体内。
e通风设施墙面正上方标注设施建筑日期及巷道加固、设施构筑负责人姓名(3)风门墙体表面应涂成红色,裙边和包边涂成白色。
墙体表面宜绘制砖缝图形。
(四)临时风门构筑标准1、一组风门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车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下于5m。
2、风门能自动关闭。
3、风门墙设在顶、帮良好处,前后各5m内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4、门墙四周要接触严密。
木板墙要鱼鳞搭接,墙面要用灰、泥满抹或勾缝。
5、门框要有包边、沿口、衬垫,四周接触严密。
6、门扇平整不漏风,与门框接触严密。
7、通车风门必须设底坎、挡风帘(运输机道风门也要设风帘)。
8、电缆或管路不得在风门门框或调节风窗内穿过,电缆孔或管路孔封堵严密。
9、风门要有管理牌板,并注明责任人。
(五)栅栏构筑标准1、不行人的巷道,长度超过6米的水仓口及硐室,密闭墙前、采掘工作面回风眼、未及时密闭的盲巷等处,必须设置栅栏。
2、栅栏应采用钢筋或木条等材料制做,高度不低于1.5m。
3、栅栏网格为200mm*200mm的正方形布置,应留有供检查人员进出的小栅栏门,小栅栏门宽度为500mm。
4、栅栏上应悬挂“禁止入内”警标,未经矿调度室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栅栏内,不得随意拆除栅栏。
5、栅栏用红、白色油漆,以300mm相间涂色。
(六)测风站构筑标准1、井下设置测风站的地点应包括矿井总进风、总回风、主要大巷,采区上、下山进回风巷。
2、测风站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长度不得小于4m,前后10m 内无风流分支、无拐弯、无杂物、断面无变化。
3、测风站设在巷道支护完好处,要有鲜明的标志。
断面必须规整光滑。
支架巷道应用木板或其他材料补帮并用灰砂抹光,锚喷巷道和砌碹巷道应用水泥砂浆抹光。
4、测风站应涂为白色,两端沿巷道周边涂成宽度为0.1m的红色条带。
5、测风站应设置测风记录牌板,牌板应四角固定在测风站中间,上沿距底板1.5m,牌板上应标明测风站的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瓦斯和二氧化碳等参数,并填写测风日期、测风员姓名。
牌板样式如下:测风记录牌板(七)局部通风机的安装标准1、局扇及开关安设在全风压通风的进风巷道中,距掘进面回风口不小于10m,不得发生循环风。
稳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必须支护良好(无离层、无断梁、折柱、空顶),无淋水、无冒顶、巷道整洁,无积尘、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
局部通风机前10m巷道内严禁堆放杂物和其它堵塞巷道断面的物体。
2、局部通风机安装在专用支架上,离地高度不小于0.3m;需要吊挂的局部通风机必须用刮板输送机链子或6.3mm的钢丝绳吊挂(两端各用不少于2个卡子固定)在专用吊挂设施上,下端到巷道底板的高度:断面较大时(大巷)不小于 2.2m,断面较小时(顺槽)不小于 1.8m;安装在刮板输送机或皮带机输送机一侧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吊挂在巷道帮上方,高度与刮板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保持0.5m以上的安全间隙,并与巷道中线平行。
3、平巷局扇仰角安装,角度不大于15°,上、下山巷道要顺巷道倾角吊挂,但角度不得大于15º。
4、功率在5.5kw及以上局扇要装有消音器。
5、局扇实行挂牌管理,管理牌板应注明供风地点、局部通风机编号、功率、风筒长度、出口风量、安装时间、负责管理人员姓名、瓦斯检查员姓名、检查时间、风机自动倒台试验情况等内容。
局部通风机管理牌要求统一吊挂在该局部通风机吸风口以外5米范围内巷道侧,不得歪斜。
(八)风筒吊挂标准1、严格风筒管理,严禁将风筒掉落在地上或积矸上;巷道喷浆或作业时要保护好风筒,风筒上无杂物、积尘;迎头100m内至少存放2节备用风筒,备用风筒要叠好、码放整齐;不用的破旧风筒必须集中码放整齐并及时返至地面。
2、吊挂风筒的拉丝要用4mm线材,长距离巷道采用6.3mm钢丝绳或钢绞线,每段拉丝长度100米,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内除外;巷道拐弯或变坡处可以适当调整,每段拉丝均匀吊挂在棚梁上,间距不得超过5m;拉丝一端用滑杆螺丝张紧。
风筒吊环用塑料连网绳吊挂在拉丝(或钢丝绳)上,多余的连网绳剪齐,剩余长度不得超过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