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常规化验单中的小知识
【如何读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一般诊断报告单一、血常规化验血常规非常重要,这是判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
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就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抗菌素。
下面,结合一个2岁孩子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告诉大家应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
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
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
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
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
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
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 新版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新版
【原创版】
目录
1.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重要性
2.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范围
3.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差异
4.血常规化验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5.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应用
正文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是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儿童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从而及时发现和诊断一些疾病。
了解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范围、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差异以及血常规化验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范围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等。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存在一定差异,如新生儿时期的白细胞计数较高,可达 15 到20 乘以 10 的 9 次方每升,而 6 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计数一般在 4 到 10 乘以 10 的 9 次方每升之间。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值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首先是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儿童的贫血程度。
其次是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异常可能表明儿童存在感染或炎症。
最后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儿童容易出现出血现象。
根据儿童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家长和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健
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血常规正常值的变化,更加准确地掌握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
宝宝血检报告单怎么看
宝宝血检报告单怎么看怎样读懂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宝宝的健康状况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作为了解宝宝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宝宝血液检查报告单也是需要逐项分析的。
然而,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如何读懂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还是一件让人感到头疼的事情。
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如何正确读取并理解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血糖、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酸等指标。
其中,血糖、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通常意味着引起某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而蛋白质指标的高低则是反映宝宝身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2. 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是反映宝宝血液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标的异常常受感染和炎症等因素影响,而红细胞指标的异常则是伤害宝宝健康的征兆,一旦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3. 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是反映宝宝身体免疫力的指标,主要包括IgG、IgA、IgM等指标。
其中,IgG是宝宝抵抗病菌和细菌感染的重要抗体,而IgA和IgM指标则是反映宝宝身体免疫力是否正常的关键。
在读取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与基准值比对在分析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时,一定要注意将每一项指标与基准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基准值是指成年人或正常的新生儿健康指标值,对照宝宝的血液检查结果,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何种指标存在异常情况。
2. 区分中英文在看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时,有些时候会出现中英文指标混合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仔细区分中英文,以免产生误解。
通常来说,中文代表的是基础指标、英文则是常规指标。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宝宝血液检查报告单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而不同指标的评估标准也是不一样的,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2岁宝宝血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2岁宝宝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首先,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正常范围是4-10×10^9/L。
如果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如果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低下。
其次,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是4×10^12/L。
如果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贫血或失血;如果红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缺氧或肺部疾病。
第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正常范围是110-160g/L。
如果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是贫血;如果血红蛋白增高,可能是缺氧或肺部疾病。
最后,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参与凝血过程。
如果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是血小板生成障碍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感染、炎症或肿瘤等。
除了以上指标,血常规报告单还包括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总之,解读2岁宝宝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需要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有异常指标,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
儿童血常规正常值表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测,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儿童血常规与成人血常规相比,在参考值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介绍儿童血常规的正常值范围,并解释每个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指标及其正常值1. 血红蛋白(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新生儿约为140-220 g/L)•意义:衡量机体供氧能力和贫血程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范围:4.0-5.5 × 10^12/L•意义:反映机体输送氧气和排出碳 dioxide 的能力。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3.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值范围:110-160 g/L•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4. 红细胞压积(HCT)•正常值范围:35%-45%•意义: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疾病。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范围:78-98 f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值范围:26-34 pg•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范围:320-360 g/L•意义:反映单个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缺铁性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8.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00-300 × 10^9/L•意义:反映机体止血功能和凝血能力。
学会看懂宝宝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2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以上是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尽管血常规检验不是什么特殊性实验,也不是很复杂的过程,但是,由于血液不断地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所以,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肌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
四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五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1%,临床意义不大;
血小板——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血小板(PLT):3岁宝宝正常情况下为101~320×10 9 /L
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会产生贫血。贫血患者会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白细胞——人体重要的防御机构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成人 4.0 ~ 10.0×10 9 /L
新生儿 15~20 ×10 9 /L
3岁宝宝 3.97~9.15×10 9 /L
去看儿科,做血常规怕是最司空见惯的一种了解宝宝病情的手段了,可如果妈妈们不太懂那报告单上数字背后的小故事,怕是宝宝被扎的那一下,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心里并无多少底,曾几何时,我也是那糊里糊涂的妈妈,对报告,除了能看出上下箭头表示的或高于或低于正常值之外,无他。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教您轻松看懂小儿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教您轻松看懂小儿
血常规
孩子生病看医生,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血常规,化验结果常常是家长先拿到,不少家长反映看到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和数字、黑色、红色的字体不知道代表什么,加上不同表示“H”(表示高)或““L”(表示低),让人担心、紧张又迷惑。
儿童的正常值不同于成人,儿童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每个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有别于成人,而血常规化验单上,所有参考值都是成人标准参考值,所以,家长看来有很多指标不在参考值内,这种情况请不要过于紧张。
血常规中几种主要指标的解释中,所有的参考值均为成人标准,一般来说主要看看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白细胞(WBC)正常值在4.0X109~10.0X109/L,分类中,小孩(6岁以前)的淋巴细胞比例会比参考值高,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的百分比差不多是倒置的,儿童的淋巴细胞比例属生理性偏高,但在生病期间要注意一下这些指标的变化。
红细胞(RBC)参考值:3.5X1012~5.5X1012/L。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110~170g/L。
血小板 (PLT)参考值:100X109~300X109/L,部分儿童的血小板会出现偏高现象,这也属于儿童的生理性偏高;当PLT高于1000或低于70时应当引起注意。
(综合)
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血常规结果中,血红蛋白(HGB)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能够反映人体是否贫血。
出生10天以内:Hgb<145g/L,1~3个月:
Hgb<90g/L,大于4个月:Hgb<100g/L,6个月~6岁:Hgb<110g/L,6~14岁:Hgb<120g/L。
手把手教你看懂宝宝感冒化验单
手把手教你看懂宝宝感冒化验单宝宝一旦去医院,最常见的就是查体之后的抽血检查血常规了,这些辅满数字、又花花绿绿的检验单,却经常让妈妈们一头雾水。
化验单上的那些数据能看出宝宝怎么样的身体情况?同样是感冒又怎么根据化验单来判断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呢?血常规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什么时候做血常规化验比较准?检验结果的报告单上又能看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Q:血常规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A:要确诊一种疾病,在医学上往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是病征符合这种疾病的表现,如果想确诊孩子感染,首先要看看孩子是否有感染的病征。
其次就是要有检验的结果支持大夫的临床判断,比如化验结果或者其他一些影像学检查结果。
所以说,单纯从化验结果或者临床表现上都不能确诊,必须将两者结合,才能最终确诊。
一些家长怀疑在诊断的过程中是否有化验的必要,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诊断的准确率还是应该进行一些常规的化验。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单纯是通过化验单上的结果就判断孩子的疾病也是不对的,因为化验结果仅仅是一个参考,要判断一种疾病还是需要很丰富的临床经验。
Q:什么时候做血常规化验比较准?A:取血检查白细胞及其细胞分类是确定感染原因的最为准确最为快速的方法。
通常急性高热主要由感染所致,但在发热的24小时内进行血液检查不易判断感染的性质。
有时,孩子刚发热几小时就查血,并不易察觉白细胞的增高。
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
那么,既然是“反应”自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察觉。
这种“察觉”多指白细胞超过10×109/L(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L)。
由于每个人白细胞的正常基线不同,只有当白细胞超过10×109/L才能达到共识的“察觉”水平。
每个人的白细胞达到此水平的时间不同,所以感染后(一般指发热后)至少24小时检查白细胞对确定病毒或细菌感染才有帮助。
Q:在宝宝采血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A:一般在采血前应让孩子处于静止状态,避免有剧烈运动,比如跑跳等。
小儿生化报告单解读
小儿生化报告单解读
小儿生化报告单是通过对儿童的血液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和生化指标检测,以评估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可能会有不同的检测项目和参考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可能的解读:
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
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正常范围根据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
偏低的血红蛋白水平可能表明贫血。
2. 血细胞比容(Hct):血细胞比容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
通常表示为百分比。
正常范围也根据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
如果Hct的值过低,可能表明贫血的风险。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用于评估儿童的免疫功能和感染的风险。
正常范围也会根据年龄而有所不同。
高于正常范围的白细胞计数可能表示有感染或炎症存在。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用于评估儿童的凝血功能和出血的风险。
正常范围也随年龄而异。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表明出血的风险。
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指标外,报告单中可能还包括其他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等。
对于这些指标的解读和评估应结合医生的指导和临床背景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单的解读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来负责。
不同实验室的检验方法和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解读结果时应该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同时结合临床状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对报告单中的指标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
教您看懂宝宝的血常规报告单
教您看懂宝宝的血常规报告单宝宝就诊时,医生为何如此重视血常规呢?血常规的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宝宝有没有感染,而且还能简单的区分宝宝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是给宝宝诊断和用药的重要依据。
目前在医院门急诊化验室,对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为其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化验,末梢血最常见采集部位为无名指指尖,采血量为100微升左右。
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就会拿到报告单。
看血常规报告时可分为三部分,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1、红细胞系统:红细胞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血细胞,主要负责体内氧气的运输,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
血常规中红细胞相关参数主要是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GB)。
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时,就提示贫血了。
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是协助分析贫血原因及类型。
如MCV<80fL,MCH<26pg多考虑缺铁性贫血;MCV>100fL,MCH>34pg多考虑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性贫血。
2、白细胞系统:01淋巴细胞:应对病毒的强大防线淋巴细胞是身体内一道强大的病毒防线。
病毒进入体内后,会侵入在人体细胞中,进行不断地自我繁殖,直至把宿主细胞破坏。
而淋巴细胞能直接把被感染的细胞杀死,再把病毒清理。
02中性粒细胞:和细菌战斗的英雄中性粒细胞是对付细菌感染的。
人体一旦发生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就会前来和细菌战斗。
(1)如果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孩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2)如果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在一些特殊状态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发生创伤及病毒感染初期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等)、严重感染脓毒症时,也可出现中性粒细胞降低;这时我们需要借助炎性指标CRP予以鉴别诊断。
作为炎性指标,其变化更灵敏,升高幅度更大。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血常规化验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项目**:包括例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二十项左右具体的检查项目。
2. **结果**:即逐项检查结果的数值。
3. **单位**:即各项检查结果数值的单位。
4. **参考值**:也叫做“生物参考区间”,即在参考个体差异因素的基础上,给出的各个检查项目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5. **报警**:也叫做“提示”,是将宝宝的各项检查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后,对于那些高于或低于参考值范围的项目给出的提示。
有两种标示方法:箭头法和字母法。
箭头法就是用↑或↓来分别表示“检查结果高于参考值”或“检查结果低于参考值”;字母法则是利用英语单词“High(高)”或“Low(低)”的首字母“H”和“L”来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对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一些重要项目进行解读:1.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的卫士,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白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多见于白细胞疾病。
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中毒或严重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病理性减少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如低增生性白血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
2. **红细胞**:红细胞是贫血的一个诊断标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负责氧气的输送。
它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再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肺脏后呼出体外,血液的颜色是红色的,也与血红蛋白有关,故俗称为“血色素”。
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男性130~175g/L,女性115~150g/L。
临床上常用血红蛋白的指标作为贫血的一个诊断标准。
常见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的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不同的贫血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施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判断。
小孩血常规化验单报告解读
小孩血常规化验单报告解读
嘿,宝妈宝爸们!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小孩血常规化验单报告解读这事儿。
就说有一次啊,我家小宝贝有点不舒服,去医院做了个血常规。
拿到那化验单的时候,我真是两眼一抹黑,上面那些数字和符号就像天书一样!我当时就想:哎呀,这都是啥呀!这怎么能看懂呢!
咱先说说白细胞计数这项。
白细胞就像是身体里的小战士,要是高了,那可能就是有外敌入侵啦,比如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呢!这就好像家里进了小偷,白细胞得赶紧行动起来去抓小偷呀!要是低了呢,可别不当回事,得找医生好好看看,是不是身体的免疫力出问题啦。
再看看红细胞呀!那可重要了,如果红细胞低了,那不就可能贫血嘛。
就好比汽车没油了,跑不动啦!血红蛋白也是同样重要呢。
还有血小板,这小家伙关乎着凝血功能呀!要是血小板不正常,那出血了可就麻烦喽!像不小心摔了一跤,要是血小板有问题,可能止血就困难咯。
哎呀,这每一项都这么重要,你说咱能不重视嘛!所以拿到这个单子,咱可一定要仔细看,看不懂的就赶紧问医生。
医生就像那个能解读天书的大师,能给咱解释得明明白白的!总之,咱当家长的,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就是第一步呀!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呢!可别马虎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小孩血常规化验单非常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不懂就问,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幼儿白血病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幼儿白血病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幼儿白血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白血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对于
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白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下,幼儿的白细胞计数
应该在特定的范围内。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偏高,可能意味着白血
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增多,这可能是白血病的表现之一。
其次,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在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化验单中,这些细胞的比例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等,这些都可能
是白血病的表现。
另外,还需要关注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
白血病患者可能会
出现贫血的情况,即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同时由于白血病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偏低。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
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解读幼儿白血病的血常规化验单
时,一定要结合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见,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
总之,对于幼儿白血病的血常规化验单,需要综合分析白细胞计数、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儿的病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你看血常规化验单
教你看血常规化验单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发烧便会接踵而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
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但是,医院里的化验单总让人很头疼,一排排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在平常人眼中就像一组难以解开的密码。
这让想急于了解宝宝病情的父母亲总感觉有力使不上。
在此,我们将帮助各位父母破解常规化验单上的“密码”,让您下次再面对它时,就可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需要关注的三个指标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
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
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例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
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实际上,父母们只要能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
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发生感染的情况,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
幼儿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幼儿血常规报告单解读
血常规是对幼儿血液中各种细胞和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的一项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对幼儿血常规报告单的解读:
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用于抵抗感染。
正常范围在4,500-11,000/mm³。
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幼儿正在抵抗感染,或者患有炎症等疾病。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
正常范围在
3.8-5.5 x 10¹²/L。
如果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幼儿贫血。
3.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正常范围在11.0-1
4.5 g/d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负责凝血。
正常范围在100,000-300,000/mm³。
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幼儿容易出血。
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负责抵抗感染。
正常范围在40-60%。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6.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淋巴细胞是一种白细胞,负责免疫功能。
正常范围在20-40%。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通过血常规报告单的解读,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也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血常规报告,你能看懂多少
孩子的血常规报告 ,你能看懂多少1.血常规检查包括什么?(1)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检查:早期时患者的检查结果可在正常范围内,病程较长的患者检查结果会低于正常范围,严重者血红蛋白可能低于60g/L。
网织红细胞可能稍增加,但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及血红蛋白量可能降低。
(2)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会增加,尤其孩子的检查报告更为显著。
而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也会增加,发生明显的核左移。
应用激素治疗过程中,可导致白细胞数量会增加[1]。
针对重症、晚期或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尤其伴有贫血症状的患者,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减少。
(3)血常规检查中的嗜酸粒细胞检查:嗜酸粒细胞的增加多与类风湿类疾病活动一致,也可以作为激素用量指标,在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时,使用皮质激素后,可导致嗜酸粒细胞减少。
(4)血常规检查中的血小板检查:类风湿早期时,血小板计数会增加,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血小板计数会减少。
使用免疫抑制剂时,血小板计数也会降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也会增加。
2.血常规检查可以排除哪些疾病?(1)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排除感染性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者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等病症。
(2)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
血常规报告中,各项结果处于正常值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比正常值高或者比正常值低都可能发生不同的血液病。
如果血常规报告中,上述几项都处在健康范围中,也不能说明人体没有问题,血常规检查是最基础的血液检查,不包括消化道、泌尿系及生殖系统检查,且有些疾病不出现血常规表现。
3.如何读懂孩子血常规报告?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监测血液成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生病时,医生常建议做血常规检查,可以确定病因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血常规对于判断孩子感染类别十分重要,可以辅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儿科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儿科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儿科血常规化验单是用于检测儿童血液中的各项指标,以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
常规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嗜酸细胞百分比(EOS%)、嗜碱细胞百分比(BASO%)、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在解读儿科血常规时,应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读结果及其可能的意义:
1.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用于评估贫血程度,正常范围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
2.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这些指标用于评估红细胞的大小和含量,可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3. 白细胞计数和不同类型白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百分比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例如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能表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高可能表示病毒感染。
4.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凝血功能,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出
血倾向,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血液过于稠厚。
综上所述,儿科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结合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可能的疾病诊断。
建议咨询医生进行具体解读和诊断。
儿童血常规化验单中的小知识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routineexamination (blood 血常规血常规检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采集血常规检查的意义索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引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血常规采集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
医院通常采用针刺采血(针扎手指末梢),目前还有激光采血。
使用激光采血属于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它可以避免病人紧张、疼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
防止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激光采血一般无痛。
适合婴幼儿采血。
但也有极少数激光刚好打在手指末梢神经时,疼痛感则效强。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孕期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常规检查孕妈妈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
.2、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3、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4、同时还包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O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
宝宝发烧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红蛋白,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2、通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来大致区分是否感染,是什么感染;3、通过血小板,来看宝宝的凝血功能。
4、通过C反应蛋白(CRP),来看宝宝的体内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
血常规(blood routineexamination )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
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采集
索.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引•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
血常规采集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
医院通常采用针刺采血(针扎手指末梢),目前还有激光采血。
使用激光采血属于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它可以避免病人紧张、疼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
防止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激光采血一般无痛。
适合婴幼儿采血。
但也有极少数激光刚好打在手指末梢神经时,疼痛感则效强。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孕期血常规查什么
1、通过血常规检查孕妈妈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
2、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3、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4、同时还包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0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 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
宝宝发烧血常规查什么
1、通过血红蛋白,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
2、通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来大致区分是否感染,是什么感染;
3、通过血小板,来看宝宝的凝血功能。
4、通过C反应蛋白(CRP),来看宝宝的体内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 代表红细胞,WBC 代表白细胞,Hb 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 代表血小板。
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但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妈妈们做深入研究的,以下几个基本项目妈妈们可以大致学习一下
血红蛋白Hb 】
WHO 贫血诊断标准
6 月龄〜5 岁:Hb v 110 g/L , 5〜12 岁:Hb v 115 g/L , 12 〜15 岁:Hb v 120 g/L 。
如果血红蛋白确实明显低于参考值,医生会结合其他指标或检查,考虑判断是否存在贫血,
是何种类型的贫血,(进一步检查),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血红蛋白Hb 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
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贫血,但不能仅以此得出是哪种类型的贫血。
贫血的诊断不是依
据微量元素中的血清铁水平,而是依据静脉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结果,其中血红蛋白Hb 是诊断贫血的基本指标。
而指血检测是否贫血,血常规检查只能作为筛查。
若需采取治疗贫血之前,一定要抽取静
脉血复查,同时还要检测红细胞、红细胞压积、涂片了解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等相应
项目。
不要仅依靠血红蛋白确定贫血程度,还要了解贫血类型、体内造血状况等。
末梢血的缺点标本量
少,不能进行重复实验和补充实验;组织液可混入,局部炎症可得假性结果。
静脉采血标本代表性强,无组织液影响,适于临床研究,可重复实验和追加其他实验,所以对于检验科医
生来说,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来说,静脉血是首选指标。
白细胞WBC 】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在发生变化:新生儿期WBC约为15〜
20 X10A9/L,婴幼儿期WBC维持在10 X10A9/L 左右(3月龄:6〜18 X102/L ;6月龄〜
6岁:6〜15 X102/L),且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中性粒细胞占50〜75%)接近,8岁后WBC接近成人(4〜10 X109/L)水平…所以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
细胞的总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
A :中性粒细胞,“T”增高通常表示可能出现细菌感染;
B:淋巴细胞,“T”增多时着表明可能出现病毒感染;
C:嗜酸性粒细胞,“T”,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存在过敏;
D :嗜碱性粒细胞,这一数据的影响不大;
E:单核细胞,“T”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简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2005 年出版的《牛津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手册第2 版》里说:“当感染时,白细胞经常升高,例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而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增高(但是并非总是如此)。
”
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发烧期间24
小时后血常规检查才有意义。
血常规检查:如果白细胞高,同时淋巴细
胞高,并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
婴幼儿,只有当白细胞〉15 X102/L ,(白细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高,百分比至少应该超过80%,而C反应蛋白也应高于30,才通常可考虑为明显的细菌感染。
白细胞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则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可能”)
还有的严重的细菌感染也会造成白细胞的降低,所以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C 反应蛋白(CRP)】
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
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反应快速、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
不能仅依据C反应蛋白判断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属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反映体内炎症较为敏感。
但不能将“炎症”等同于“细菌感染”。
CRP正常参考值为0〜10mg/L,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不升高或仅轻度升
高(病毒感染通常CRPv30mg/L )。
此外,应激也会出现CRP的升高。
CRP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具体判断还要是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
如白
细胞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百分比至少应该超过80%,而C反应蛋白也应高于30 , 才可能考虑细菌感染。
【血小板PLT】
血小板主要反映了凝血功能。
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考虑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简述
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人类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在病毒性感染病人中,儿童多于成人。
病毒性感染的病人,大多数均能自愈。
严重感染的病人可发生死亡及遗留后遗症,比如非典、禽流感、乙肝、艾滋病。
目前人类在对待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一些疱疹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有抑制剂,但远没有达到清除病毒的地步。
病毒离开动物和人不能繁殖。
离开了人或者动物,在体外,病毒只能存活很短时间。
病毒感染一般没有特效药。
我们通常说的感冒,也是病毒感染,所以感冒也没有特效药。
市面上的感冒药,只能缓解感冒带来的不适症状,并不能清除感冒病毒,也不能缩短感冒病程。
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
细菌感染简述
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
选用抗生素原则: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如果医生诊断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要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因为自行减量或者随意停用抗生素的行为也是在培养耐药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