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果
考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基石。
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成果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在20世纪初,随着列宁主义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之一。
实事求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2.中国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指引,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进行适应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保持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其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答: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为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将其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而且对于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讨论。
一、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这些成果通过实践检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革命力量主要来自农民。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地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理论成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其次,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斗争提供的理论指导。
该理论主张通过人民大众领导的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中国社会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阶级矛盾和革命对象,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最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改造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仍然面临着广大农村、城市的落后和贫困。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战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各自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各自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何毅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进程就是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
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特点,对于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中,我们产生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精髓和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现代化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主题是如何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摆脱落后,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
但这一主题在中国近现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即总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形成三大成果,创立了三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三个理论体系的主题有两个: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进而推进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同一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和发展,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一国两制”下统一中国。
一、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主题和毛泽东思想直到l9世纪前期,中国仍陷于封建主义的沼泽地而难于走出,仍然以天朝大国、中央之邦自居。
鸦片战争的结局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惊醒,看到了中国上层统治集团的无能和国家的落后,认识到必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两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把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之险。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失败证明,中国农民阶级是打破腐朽的皇朝统治和反抗列强侵略的主力军,但它跳不出封建主义旧框架,不可能建立起新的现代社会。
地主阶级中顽固派占绝大多数,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力量;其改良派所尝试的自强新政和清末立宪既不能救己,也不能救国。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百日维新,试图救国,但在被封建顽固派镇压之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中国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第一个伟大成果,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成果有哪些?其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答: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
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片断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
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2011年七一讲话)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这个伟大的人,一直让我敬佩不已,关于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大体出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
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三大理论成果相铺相成,密不可分,辩证统一,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这个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乃至推动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穿越历史的迷雾,时而凯歌行进,时而曲折前行,势不可挡地奔走在历史的大道上。
在潮起潮落的历史变幻中,马克思主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保持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历史的进程,特别是世界的东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耀下,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重重思想枷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
三大理论成果,科学的解决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大基本问题,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在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曾经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基本问题,这就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怎样的党“…….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为制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里找到这些答案,更不可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另起炉灶。
怎么办?这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思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导下,我党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党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主要理论成果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指出: 没有毛主席,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 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 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 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 取革命胜实际相结 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 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 论武器。 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思想渊源。 的思想渊源。 (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 发展。 发展。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其次,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 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 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 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 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 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 实践, 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 础。
毛泽东曾经说: 毛泽东曾经说: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 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 进步的, 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 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 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 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 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 的一派人物。 的一派人物。”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识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的过程中,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理论成果领会: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古勾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任命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毛泽东西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心得历史条件下金hi不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识记: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资助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领会: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长期知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贡献:(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设备那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养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次做了一个完整而又鲜明、统一而又准确的理论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这一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从时代特征上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现时代的大趋势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有新的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依据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解决了在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提炼,把概括的理论升华为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自己。
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把他们已经提出但没有展开的思想加以拓展和升华,并从理论深化的高度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作更深层次的揭示和理论概括。
从理论前提上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不仅一脉相承,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且构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也必将在新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
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毛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下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一下理论成果: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是无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产阶级及其政党科学世界观世界观完整的理论形态,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它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由马克思、由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创立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的即马克思主义的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在工人运动中,充分暴露了充分暴露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不仅解决不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而且阻碍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
工人运动的工人运动的实践,加深了无产阶级对加深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并为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还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为其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思想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及主题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成果和政策举措。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以及其主题演进。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成果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及武装斗争和群众路线等重要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事业,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邓小平理论强调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成果,也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思想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进程就是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
探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特点,对于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
在这些重要理论和指导思想中,我们产生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精髓和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04年写进宪法。
3.“三个代表”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实事求是。
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的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决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到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我国的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既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8.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自然界中的事务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了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哲学的பைடு நூலகம்动观念
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失误、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知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和载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呃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最新理论成果
主讲:柳东华
.
1.何谓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 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 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 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 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 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 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 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 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 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7.科学发展观要点一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具有决定性意义 (2)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重心 (3)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发展
.
8.科学发展观要点二
•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本质要求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 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 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并不对立,甚至吸收 了不少传统文化,如实事求是、小康与大同、和 谐社会、以人为本、和平共处与和而不同等。
.
•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 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 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 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两大战略思想。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统一起来
.
9.科学发展观要点三
•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必然要求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 面推进各项建设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 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所 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理论和学说的理解和论述。
.
• 大体上在1842~1844年间,马克思、恩格斯积极 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工人运动和科学研究, 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 义者。从1844年起合著《神圣家庭》《德意志意 识形态》,并分别著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哲学的贫困》等书,阐明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
.
10.科学发展观要点四
•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
大关系 “五项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具体化。
.
3.马克思主义为何要“中国化”?
•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
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 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 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 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第248页) •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 出的郑重结论。
•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 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 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座里程碑,是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志 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开始。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 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道路。
•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 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 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 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 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848年2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无 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了系统的表述,这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在以后他们的毕生活动中,继 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词,是 在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才被作为无产阶级 思想体系的代表而逐步流行起来的。
.
2.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从理论成果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生了四大理 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特征探索不同重大 问题做出的独特理论贡献,其中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其特 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 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