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 统考知识点辅导
授课教师:刘玲
齐齐哈尔市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概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各 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应 用型人才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而开设的。
本课程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 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 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 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 基础。
1024MB=1024×1024KB=1024×1024×10 24B
11、软件系统
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包含 操作码和地址码。
程序: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 的指令或语句集合。
软件:能够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程序运 行时所需的数据以及文档、文字说明和图表 资料等。
1
1
2
10
1
1
8
1
2
12
2
2
12
2
2
10
2
1
学习建议
每一章节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导学内容、教学辅导,其中 第2-6章还包括实验指导和教学媒体使用指导等。为方便学 生自学,第2-6章均配备了适合个别化、自主化学习和学习 效果测试模块的CAI教学光盘,其目的是:
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考试
本课程无形考成绩要求,学习完成后,学生须参加试点高校 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若学生已通过北京 市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B的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可以向所在教学单位申请免修、免考。
考试方式:无纸化上机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结构与题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类,其中选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概论

电子管计算机
早期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代的超级计算机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计算机的特点
•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 计算精度高 • 存储容量大 • 可靠性 •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 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每秒上万亿次 小数点后200万位的π值 海量、可靠、速度快 连续无故障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
设想:若现在世界上所有计算机有一个月不能正常运行,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走进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计算机名叫 ENIAC,于1946年2月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名字:ENIAC(埃尼阿克) 研制目的:军事上的需要 诞生时间:1946年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采用元器件:电子管(18,800个) 1500个继电器;30吨重;占地170平方米 意义: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3.6875 = (1101.1011)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数制与编码--字符的二进制编码
• 目前计算机中字符编码普遍采用的是ASCII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 一个ASCII码由 7位 二进制数组成,共能表示 128个 字符数据。 • 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人们一般将ASCII码的最高位前增加一位0,凑成一个字节,便于
编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
巨型化、微型 化、网络、智 能、多媒体
应用范围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文字处理、
图片处理
各个领域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全国网络教育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精选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五大部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
(B)A.运算器 B.软件 C. 110设备 D.控制器2.断电后,会使存储的数据丢失的存储器是。
(A)A.RAM B.硬盘 C.ROM D.软盘3.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C)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客户管理系统 D.语言处理程序4.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而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则是。
(B)A.运算速度 B.字长 C.存储容量 D.进位数制5.计算机内部用于处理数据和指令的编码是。
(B)A.十进制码 B.二进制码 C.ASCII码 D.汉字编码6.二进制数10110001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
(D)A.123 B.167 C.179 D.177注意:这类进制转换的题目,用电脑中的“附件”中的“计算器”即可算(要在“查看”中选“科学计算器”。
)7.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
(A)A.控制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CPU和控制器 D.运算器和FO接口8.保持微型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C)A.键盘和鼠标 B.显示器和打印机 C.键盘和显示器 D.鼠标和扫描仪9.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只有。
(A)A.机器语言 B.汇编语言 C.算法语言 D.高级语言10.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
(D)A.语言处理程序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服务性程序 D.操作系统11.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B)A.字节 B.位 C.字 D.KB12.在微机中,将数据送到软盘上,称为。
(A)A.写盘 B.读盘 C.输入 D.以上都不是13.下列各项中,不是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是。
(D)A.字长 B.存取周期 C.主频 D.硬盘容量自测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历四代,而划分成四代的主要依据则是计算机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填空题:1.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CAD就是的缩写。
2.冯.诺依曼提出了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的技术基础。
3.用来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并提供人机界面的系统软件就是。
4.在计算机系统中,1MB= bit 。
5.在微机中常用的英文字符编码就是码。
6.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90相当于二进制数。
7.二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进行转换时,二进制数1011010相当于十进制数。
8.运算器与构成CPU。
9.内存主要由与构成、10.既就是输入设备又就是输出设备的就是。
11.显示器越高,清晰度越好。
选择题:1.第三代计算机称为。
A、晶体管计算机B、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C、电子管计算机D、、集成电路计算机2.以下ASCII码值最大的就是:A、AB、aC、0D、93.下列各数中最小的就是。
A、十进制数25B、二进制数10101A、八进制数26 D、十六进制数1A4.计算机中用来保存程序与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与最后结果的装置就是。
A、RAMB、ROMC、内存与外存D、高速缓存5.以下不就是影响计算机性能与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A、CPUB、内存容量C、计算机字长D、磁盘容量6.下列外部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就是。
A、扫描仪B、键盘C、绘图仪D、光笔7.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外存储器。
A、硬盘B、磁带C、ROMD、光盘8.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就是。
A、汇编语言程序B、机器语言程序C、源程序D、高级语言程序9.Pentium Ⅳ就是64位的微处理器,这里的64位表示的就是的技术指标。
A、字节B、字长C、速度D、容量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选择题1.启动Windows后,出现在屏幕整个区域的称为()。
A、桌面B、窗口C、资源管理器D、工作区2.在Windows桌面底部的任务栏中,可能出现的图标有()。
A、“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工具栏”、应用程序图标及“指示器”B、“开始”按钮、“资源管理器”快捷菜单、应用程序图标及“指示器”C、“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工具栏”、“指示器”及“屏幕设置”快捷菜单D、“资源管理器”按钮、“快速启动工具栏”、应用程序图标及“指示器”3.“我的电脑”就是用于()。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

2、单击或右击,控制菜单,关闭命令
3、标题栏控制菜单图标,双击。
4、”文件”→”关闭“
5、ALT+F4
7、操作系统的功能;p36
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大管家,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正常的工作。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8、想选定多个文件名,如果这多个文件名不处在一个连续的区域内时,就应先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逐个单击选定。
4、将Word文档中的一部分文本内容复制到别处,先要进行的操作是选择
5、在Word中,使用组合键Ctrl+Space可以实现中西文输入状态的切换。
6、页面视图能显示页眉和页脚
7、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选项可以设置打印方向、纸张大小、页边距、页脚等。
第四章 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0
10、在PowerPoint2000中应用设计模板时,应在格式下拉菜单中选择应用设计模板
11、利用PowerPoint2000创建的演示文稿模板文件的扩展名为POT
12、母版上有3个特殊的文字对象:日期区、页脚区和数字区对象,它们只能在母版状态下进行编辑和修改。
13、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母版状态
4、Windows文件的命名规则P59;
1、文件名可以有255个字符
2、可以使用英文,汉字数字和符号,但除了这些符号之外:*,?,<,>,/,\,|,
3、同一个文件夹下,不允许有两个相同名称的文件或文件夹。
5、在搜索文件时,可以使用通配符;其中“*”代表任意个字符,“?”代表一个字符。
6、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P59
19、在EXCEL中格式化操作包括哪几个方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重要入门课程。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门课程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是首先要了解的。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在的微型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阶段。
计算机的分类也有多种方式,按照性能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如内存)和外存储器(如硬盘、U 盘等)。
软件系统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语言处理程序等。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 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等)。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常见的数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编码则用于表示字符、数字等信息,如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第二章: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是我们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了解其基本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桌面的认识,包括桌面图标、任务栏等。
掌握如何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化设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重点,要学会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以及如何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Windows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系统工具,如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还原等,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维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重点总结4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知识重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946年3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它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A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4.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共同构成中央处理器(CPU)5.中央处理器根据冯.诺依曼的“程序存储”设计思想设计6.按信息是否可以更改,存储器分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读写存储器用RAM表示,只读存储器用ROM表示;7.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它是位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个快速小容量存储器,用来保存CPU正在运行的程序和需要及时处理的数据。
与主存相对,它的存取速度更快,但容量小,成本较高。
8.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摄像头、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和耳机9.10.根据软件的不同作用,通常将软件大致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1.CPU的性能指标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因此CPU的性能指标也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参数,主要包括机器字长和运算速度两大方面。
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越高。
运算速度用CPU每秒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单位一般用MIPS表示。
影响CPU运算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是CPU的时钟频率,即主频。
12.内存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就是存放在主存中。
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第二章Windows 7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OS)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交互界面和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1、键盘 2、鼠标 3、扫描仪
4、麦克风 5、摄像头 6、触摸屏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2.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它是一个记忆装 置,也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程序存储控制的基础。
1.按存储介质分类 2.按存取方式分类 3.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 4.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5.按所处位置及功能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主板
主板又称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和母板 (Motherboard),是微型计算机中最主要的一个集成电路板,它将 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CPU、存储器、输人输 出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等各种器件通过主板上的插槽、接口、总线 以及数据线相连,从而能够协同配合工作。
1.1.2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4、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大大超出了 单纯计算工具的功能范畴,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计管机 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网络化 2、智能化 3、巨型化和微型化
PART 0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1.一般认为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1946 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 , 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 , 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 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 , 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 , 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 , 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 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 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 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 , 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 , 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24.时至今日 , 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 , 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 1946 年B 1956 年C 1966 年D 1976 年答案:A解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 ENIAC,于 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A 机器语言B 汇编语言C 高级语言D 数据库语言答案:A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由二进制代码组成。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A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 主机、键盘、显示器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答案:D解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设备,软件则是使硬件能正常工作的程序和相关数据。
4、以下不属于输入设备的是()A 鼠标B 键盘C 打印机D 扫描仪答案:C解析:打印机属于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到纸张等介质上。
5、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A 速度快B 存储量大C 便宜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解析:内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比外存储器快,但存储容量通常较小。
二、多选题1、计算机的特点包括()A 运算速度快B 计算精度高C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D 自动化程度高答案:ABCD解析:这些都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A 字长B 主频C 内存容量D 运算速度答案:ABCD解析: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主频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内存容量和运算速度也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以下属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有()A WordB ExcelC WindowsD Photoshop答案:ABD解析:Word 和 Excel 是办公软件,Photoshop 是图像处理软件,都属于应用软件。
Windows 是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
三、判断题1、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息。
(×)解析: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数字信息,还能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计算机统考理论题精选

计算机统考理论题精选《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统考理论题精选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信息的存储与运算1.在计算机领域,未经处置的基本素材称作。
a.数据b.数值c.模拟量d.信息参考答案:a2.所谓信息就是指。
a.基本素材参考答案:db.非数值数据c.数值数据d.处置后的数据3.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包含的形式有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和。
a.多媒体b.表达式c.图像d.函数参考答案:c4.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抒发的内容称作。
a.信息技术b.信息社会c.信息处理d.信息参考答案:d5.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b表示。
a.字b.字节c.字长d.二进制位参考答案:b提示:b代表byte(字节),b代表bit(二进制位),1b=8b6.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a.字节b.十一位c.字d.kb参考答案:b7.8个字节不含二进制位。
a.8个b.16个c.32个d.64个参考答案:d8.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置和传输的形式均为____。
a.二进制码b.八进制码c.十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参考答案:a9.下面哪一项不是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主要原因______。
a.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状态,技术上难同时实现b.二进制运算规则直观c.二进制数的0和1与逻辑代数的\真\和\假\相吻合,适合于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d.二进制可以与十进制直接进行算术运算参考答案:d10.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领域最广泛的字符编码就是。
a.bcd码b.ascii码c.汉字编码d.补码1参考答案:b11.在计算机中,西文字符用ascii码存储,一个ascii码占个字节。
a.1b.2c.3d.4参考答案:a12.在计算机中,一个汉字的内部存储码挤占个字节。
a.1b.2c.3d.4参考答案:b13.在计算机领域,“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的简写符号就是。
a.ebcdicb.asciic.gb2312d.bcd参考答案:b14.ascii码能够表示的字符个数为。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重点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1.计算机产生:1946年美国 ENIAC2.计算机发展:四代,电子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有记忆功能、通用性强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
(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5。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存储器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外存用时才调入内存,存储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便宜②内存 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保留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③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④存储容量:字节(B)、KB、MB、GB (1字节=8位)换算: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210=1024)一个英文字母占用1个字节存储单元,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存储单元.(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软件系统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可直接执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
6。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冯·诺依曼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8.计算机病毒(1)定义: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破坏(破坏的计算机软件和数据)(2)特征: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灵活性和触发性.(3)预防的方法:见教材9.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主机(2)关机:主机、外设(3)热启动:Ctrl+ Alt + Del【第二章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章

4 了解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基
பைடு நூலகம்
本功能;
5 初步掌握RAM、ROM的概念及存储信息上的区别;
6 掌握二、八、十、十六
进制数制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熟练
进行二、八、十、十六进制数之间的换算;
7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术语(位、字节、字、字长)的概念,并能熟练的进行
单位间的换算(包括:KB、MB、GB、TB)。
十进制数的10-15。十六进制计数特点及进位原则是“逢十六进一”。
1.2.2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v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
l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转换的方法是“按权展开相加”,即利用下式进行:
1.2.2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v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
l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2.2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v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
l十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方法是:整数部分转换采用“除16取余法”;小数部分转 换采用“乘16取整法”。
1.2.2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v 非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l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1.2.2 各种数制间的转换
v 非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1.1 电子计算机概述
1.1.1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1.2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1.1.1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v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l逻辑元件:电子管; l存储介质:磁鼓、磁芯; l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l运算速度:每秒数千次到万次;
l特点:其体积缩小,功耗减小,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加快,内存容量扩 大到几十万字节。 l应用:主要应用延伸到气象、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以及其他科学研究领域 。 lIBM公司自1958年起相继开发的IBM7000系列计算机是这一代计算机的主 流产品。
考试必备:电大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_题库笔记版

全国网络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题复习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例题与解析】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 )。
A 1946年B 1952年C 1959年D 1962年【解析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1952年前苏联研制成功数字计算机,而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是1959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
第五章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例题与解析】5、PowerPoint中主要的编辑视图是(B )。
A 幻灯片浏览视图B 普通视图C 幻灯片放映视图D 幻灯片发布视图【解析】PowerPoint中有三种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和幻灯片放映视图。
其中普通视图中包含幻灯片窗格,大纲窗格和备注窗格,而且普通视图是主要的编辑视图。
2、PowerPoint中幻灯片能够按照预设时间自动连续播放,应设置(B )。
A 自定义放映B 排练计时C 动作设置D 观看方式【解析】通过对幻灯片进行排练计时操作后,每张幻灯片都设置了播放时间,在放映过程中,每张幻灯片将按照设置的时间进行自动播放。
3、PowerPoint放映过程中,启动屏幕画笔的方法是(D )。
A Shift+XB EscC Alt+ED Ctrl+P【解析】在放灯片放映过程中,按快捷键Ctrl+P,可以启动屏幕画笔,按E健可以擦除笔记。
也可以在快捷菜单中进行笔画的设置。
4、放映当前幻灯片的快捷键是(D )。
A F6B Shift+F6C F5D Shift+F5【解析】放映当前幻灯片的操作是按快捷键Shift+F5,从头播放幻灯片的快捷键是F5。
5、修改PowerPoint中超链接的文字颜色,可以使用(D )。
A 格式B 样式C 幻灯片版式D 配色方案【解析】配色方案对话框中可以设置“背景”,“文本”,“强调文字和超级链接”等颜色。
6、PowerPoint中,插入幻灯片编号的方法是(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系统总线有:IBM PC总线、 ISA总线、EISA 总线及PCI总线。
PCI总线是一种高性能的系统总线,构成了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高 速通路。目前个人计算机中,基本上都是用PCI总线,并保持一定数 量的ISA总线插槽。
串行接口(用于连接低速外设,传输信息按比特顺序进行,采用EIA
RS-232C连接标准)
总线(bus)
是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相互连接、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由一组物 理导线组成。在总线中,一次传输信息的位数称为总线的宽度。按传 送的信息类型可以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微型计算机中,总线按照位置分为
,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支持下 开发的。
第三节信息编码
知识要点
1.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与计算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 定。这种逻辑器件是具有两种状态的电路(触发器)。 好处是:运算简单;实现方便;工作可靠且逻辑性强。 2.各进制计数方法-----N进制(基数:N) 运算原则:“逢N进一”,“借一当N” ①十进制数:0,1,2,3,4,5,6,7,8,9。 ②二进制数:0和1。 ③八进制数:0,1,2,3,4,5,6,7。 ④十六进制数:0,1,2,3,4,5,6,7,8,9,A, B,C,D,E,F。
率来衡量,单位是 “点数/每英寸”(dpi)
◆绘图仪:是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分为平台式和滚筒式两种
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性能优劣的技术指标主要有:
◆运算速度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是衡量CPU工作速度的指标。计算
机的运算速度与主频、字长有关,还与内存、硬盘等的工作速度有关。
◆主频 计算机的时钟频率,是指CPU单位时间(秒)内发出的脉冲数,一般
一位拆三位(一位拆四位),依次用对应二进制数表示。 (4)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十六进制:
三位并一位(四位并一位),依次用对应的八、十六制数表示。
数制转换表(利用附件中的计算器)
数据存储单位
◇位(b,bit):二进制的最小单位
◇字节(B,Byte):8个二进制位
◇字(word):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数据的最 大位数称为该机器的字长,不同的机器组成字长 的字节数可能不同。
◇匹配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形式(协调不同存储介质上存储形式不同的数据) ◇匹配主机与外设之间的工作速度(协调主机与外设间工作速度差异) ◇在主机与外设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协助完成主机与外设间的信息交流)
◆接口的类型决定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有:
并行接口(用于连接高速外设如打印机,传输信息按字节方式进行
,多采用Centronics连接标准)
第三阶段 (1965年-1970年)
第四阶段 (1971年至今)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数字化技术 冯·诺依曼结构 程序设计 阴极射线管CRT
处理文字和图形 操作系统 高级语言 鼠标器
分时操作系统 结构化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自动控制能力——存储程序 ◆高速运算能力——千万亿次 ◆存储容量很大——存储设备 ◆很高的计算精度)——几百万分之一 ◆逻辑判断能力——软件编制 ◆通用性强——可编程性
的程序和数据等。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 执行和处理。按照接入方式不同分为:
光驱接入:CD、DVD(数字通用光盘)、蓝光碟(DVD之后的下一代光盘格式之一) USB接入:U盘、移动硬盘
接口
◆接口:接口作为计算机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桥梁,实现计算 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重要工作。其作用为:
信息无处不在,具有可传递性、共享性和可处理性等特 征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装置,即由电子线路、元器 件和机械部件等构成的具体装置。
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这些程序所使用的 数据以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
(CPU:运算器和控制器)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特点
直接接纳和存储的程序就长,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和规模就大。
◆外部设备的配置及扩展能力计算机系统配接各种外部设备的
可能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一台计算机允许配接的外部设备受系统接口和相关软件 的制约。
软件系统
(1)指令: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 和地址码组成。
(2)程序: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序的指令或 语句的集合。
存储器: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一般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的
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内存的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主要 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容量是反映计算机性能 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内存分为: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只能读而不能写入信
(3)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即二进制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直 接执行的计算机语言。 汇编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 需要用汇编程序将源程序汇编(即“翻译”)成机器语言程 序,计算机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高级语言与具体的计算机指令系统无关。高级 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编译成目标程序,再生成可执行程 序,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 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 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的概念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第一节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名字:ENIAC(爱尼阿克) 年代:1946年研制: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 军事用途
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 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 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14
常用的外部设备
◆外存储器:包括CD、DVD、蓝光碟、U盘、移动硬盘等。 ◆键盘:用户用来键入命令、程序、数据的主要输入设备。常用的标准键盘按键的个数
有101键、103键和105键等。按键开关类型:机械式、薄膜式、电容式和导电橡胶式4种
1946年,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 序”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 技术基础。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存储程序控制要求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必须事先编制 好相应的程序,并输入到存储器中,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即运行程序的过程 ◇程序由指令构成,程序和指令都用二进制数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以CPU中央处理器为中心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由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控制器:指挥控制中心 存储器:保存存):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外存储器(外存或辅存):容量大、速度慢、成本低
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磁盘驱动器和触摸屏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驱动器
息,它一般用来存储固定的系统软 件和字库等内容,只能被调用 ,而不能被重写或修改, 也不会因断电而消失。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 可以进行任 意的读写操作。RAM由半导体器件组成,一 旦断电,信息就会丢 失,所以不能永久保存。
外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低、可长期保存的特点,常用于存放备用
◆鼠标:是一种快速输入设备,可以取代传统键盘的光标移动键。一般有两个(左右
)或三个(左中右)按键。 目前鼠标主要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无线鼠标与主机之间通过 红外线或“蓝牙”等技术进行通信
◆扫描仪是一种用来输入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输入设备,有黑白和彩色两种 ◆显示器显示用户键入的命令、程序、数据以及计算机运行结果或系统给出的提示信息等的输出
设备。 显示器按显示颜色分为彩色显示器和单色显示器;按显示 原理分为阴极射线显示器(CRT)和 LCD液晶显示器。 衡量显示器的性能指标有:分辨率、显示卡的 RAM容量等。显卡的标准包括:CGA、 EGA、VGA、 SVGA、TVGA等。
◆打印机:输出设备,包括: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打印质量可用打印分辨
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 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图形、图像、语音等所 包括的内容。
数据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可以是数值数据和各种非 数值数据;信息经过转化而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
未经处理的数据只是基本素材,仅当对其进行适当加工 处理产生出有助于实现特定目标的信息时对人们才有意 义。即信息实际上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存储容量:
◎1B=8b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PB=1024TB
字符编码
◆编码是指对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某种非数值型数据用二进制 数来表示的转换规则。不同的机器、不同类型的数据的编码 方式是不同的。 ◆字符编码:大多数计算机采用ASCII码作为字符编码。 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采用7位二进制编 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为使用方便,在计算机存储单元 中一个ASCII码值占一个字节(8位),其最高位置0, ASCII码占后7位。 其中0-9为48-57,A-Z:65-90 ,a-z:97-122。ASCII 码值升序排列依次为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软件
软件是能够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程序运 行时所需的数据及有关这些程序和数据的开 发、使用、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文字说 明和图表资料的集合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①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必
备的软件。 ②应用软件: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