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外婆桥》教案
水乡外婆桥 教案
水乡外婆桥教案教案标题:水乡外婆桥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水乡文化,特别是外婆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时间:2课时教案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水乡外婆桥的概念和背景,并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20分钟):- 分发学生资料,包括外婆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学生阅读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外婆桥的特点和意义。
3. 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外婆桥的特点和对当地人的意义。
-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4. 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外婆桥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教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笔记。
2. 创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水乡景点,并撰写一篇关于该景点的文章。
-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描述景点的特点、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分享(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文章,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讨论。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4.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传统文化。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学习资料中回答的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创作的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学生在分享环节中的口头表达和互动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水乡外婆桥,进一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或中国结,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其他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和发现。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学习《水乡外婆桥》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水乡外婆桥》的学习与演唱。
2. 江南水乡的民俗文化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水乡外婆桥》,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
2. 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
2. 音乐播放设备。
3. 相关图书、图片等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兴趣。
2. 新课教学:介绍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讲解歌曲《水乡外婆桥》的背景和意义。
3. 歌曲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江南水乡的文化。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水乡外婆桥》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况,对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的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九、课程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江南水乡文化之旅,亲身体验水乡的风土人情。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三课时 苏少版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水乡外婆桥》2[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表现的是一幅颇具情趣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
歌曲用轻松、清新的歌声再现了水乡的一草一木,也再现了外婆桥的沧桑变迁,表现了水乡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全曲变换了三种拍号 4∕4,3∕4,2∕4 ,在教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并作相应指导。
[教学目标]:1.生能够学会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2.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能较准确地表现全曲变换了三种拍号 4∕4,3∕4,2∕4 ,在演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
节拍的特点。
3.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唱好这首歌,演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
跳音重音记号的把握[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好休止符,附点节奏,[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CD、电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二、复习江南的音乐文化1.“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
“丝”为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古筝等;“竹”为笛、箫、笙,有时还加上一些轻打乐器:板、板鼓、碰铃。
乐队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
细致含蓄“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竹”:笛、箫、笙。
打击乐器:板、板鼓、木鱼。
2.“苏州评弹”集说、唱、奏于一体的一种表演形式,常用的乐器有三弦和琵琶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梅花三弄》(三六)、《熏风曲》(中花六板)、《行街》《四合如意》《云庆》《欢乐歌》《慢六板》《慢三六》。
三、听赏歌曲《水乡外婆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背过童谣吗?谁还记得?背给大家听一听!生:背师:有一首童谣,老师记得可深了“摇啊摇……”生:加进来一起念师:有一位作曲家,小时候也是这首童谣慢慢地伴随着他长大,外婆家也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当他成为一位作曲家之后,他就下决心把这幅情景写成一首歌,让美好的歌声伴随着每一位孩子,表达了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是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水乡的美好景色和孩子们在外婆桥下的欢乐时光。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童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深入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水乡外婆桥》,并能熟练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特点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情境教学法:创设江南水乡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课件、音乐设备等。
2.准备《水乡外婆桥》歌曲的乐谱。
3.准备相关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准备分组练习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江南水乡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起对水乡的美好印象。
然后,播放《水乡外婆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结束后,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词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水乡外婆桥 |苏少版
《水乡外婆桥》演唱内容唱:《水乡外婆桥》(第一课时)欣赏:《无锡》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全曲变换了三种拍号,表现的是一幅颇具情趣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
歌曲用轻松、清新的歌声再现了水乡的一草一木,也再现了外婆桥的沧桑变迁,表现了水乡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能够安静欣赏《水乡外婆桥》这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歌曲。
2、能够体会歌曲当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演唱,并进行表演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一长句的演唱教学过程一、欣赏江南水乡,走进外婆桥1、音乐会给人无限的遐想,也会引起情感的共鸣,杨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旋律。
(出示视频MV)2、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水,石板桥,小船)3、充满诗意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水乡。
说起江南,脑海中总会想起那首儿时的童谣,一起来读读好吗?(出示童谣)二、分段学唱歌曲,诉说外婆桥(一)学习第一部分1、聆听律动,感知旋律(1)外婆桥,江南的美景,总给人一种沁人心田的亲切感,让我们划着小船,徜徉在小桥流水间再次领略江南水乡的美。
(划船律动)(2)水乡江南,如诗如画,船儿把我们带回到儿时的记忆,听!歌中的孩子们在水乡有哪些幸福时光呢?(听范唱第一部分)2、学习旋律,表现节奏(1)鱼虾跳跃,吆喝声清脆悦耳,我们一起唱一唱旋律,观察下歌谱有什么特点35565(高位置演唱)(预设:是的这两句的节奏相似,前两小节节奏是一样的,都是44拍)(2)后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引说—这两小节发生了变化,这一小节是43拍,42拍.这样的创作手法在音乐中叫做变换拍子,这样的设计更能体现江南水乡的韵味,更加灵动了。
(3)让我们划着拍读一读歌词,注意变换拍子的地方。
3、代入歌词,解决难点让我们走进歌曲,感受水乡孩子们的童年。
(1)你们发现了吗,有没有哪句特别难唱?(休止符)(2)对,休止符要停顿一拍。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以及外婆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通过学习外婆桥的传说故事,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3)通过观察外婆桥的图片,培养学生绘画和设计桥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桥梁特点;(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外婆桥的结构和设计原理;(3)通过讲述、绘画等方法,展示外婆桥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爱老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2)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3)培养学生绘画和设计桥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外婆桥的传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外婆桥的结构和设计原理;(3)培养学生展示外婆桥特色和文化价值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江南水乡和外婆桥的图片、资料;(2)准备相关故事书籍和绘画材料;(3)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桥梁特点;(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有关外婆桥的资料;(3)准备讲述和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外婆桥;(2)学生讲述自己所在地区的桥梁特点,引发对外婆桥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有关外婆桥的传说故事,了解其文化内涵;(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外婆桥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外婆桥的特色和文化价值;(2)学生讲述、绘画等方式展示外婆桥的特色和文化价值。
4. 实践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外婆桥的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2)学生动手绘画或设计桥梁,展示自己的创意。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对外婆桥的认识;(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动:采集与分享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动:采集与分享歌表演(水乡外婆桥)-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掌握水乡文化的相关知识。
2.能够合唱水乡文化相关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
3.能够学会简单的器乐伴奏,提高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播放器、音响、投影仪。
2.视频:《水乡外婆桥》MV。
3.评价表:学生自评表、教师评价表。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热(5分钟)播放《水乡外婆桥》MV,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2. 音乐采集(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了解水乡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艺术等知识,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个题材,自行采集并整理相关材料(可以是图片、文字、音频等)。
采集完毕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成果。
3. 歌曲学习(2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所学的歌曲《水乡外婆桥》,然后逐句教唱,并安排器乐伴奏。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表达对江南水乡的感受,让他们在歌曲中发挥自己的情感。
4. 集体合唱(15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部分,安排好合唱顺序,开始练习合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老师可以暂停合唱,纠正学生唱法不标准的地方,同时加强合作精神,使每个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达到最佳合唱效果。
5. 歌曲表演(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通过人声、乐器等综合表现方式,表演出他们自己的心得和理解。
表演完后,老师可以给予肯定和批评,再引导学生自我评估,这样可以让学生动态的认识自己的表演能力的提高。
6. 总结评价(20分钟)老师使用评价表,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这个课程,更好地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提高音乐表现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最后,让同学们给予自己的评价,进一步加深自我认识。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和历史,还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是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在外婆桥下的快乐时光。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童趣。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水乡外婆桥》,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光,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对江南水乡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歌曲学习来拓展视野。
同时,学生对歌表演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音乐的魅力。
2.学会《水乡外婆桥》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水乡外婆桥》的歌词和旋律。
2.学会歌表演,表现歌曲的欢快氛围。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江南水乡的音乐、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水乡外婆桥》,学生跟随学习。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歌曲的韵律。
4.创编法:鼓励学生创新,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包括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水乡外婆桥》。
3.准备歌表演道具,如扇子、花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的美景。
b.教师简要介绍江南水乡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水乡的兴趣。
2.呈现(5分钟)a.教师展示《水乡外婆桥》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b.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词中的意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3.操练(10分钟)a.教师示范歌表演,学生跟随学习。
b.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歌曲的韵律。
4.巩固(5分钟)a.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b.全体学生合唱《水乡外婆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a.鼓励学生为《水乡外婆桥》编创舞蹈动作,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以及外婆桥的历史背景和传说。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语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2)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学会感恩和回报。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特色和外婆桥的传说。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角色扮演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了解江南水乡和外婆桥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讲述外婆桥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 分析与讨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景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
(2)教师评价表演效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案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
教学内容: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
教学目标:
1、能够安静欣赏《水乡外婆桥》这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歌曲。
2、能够体会歌曲当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演唱,并且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出示童谣《摇啊摇》,也请学生读一读。
2、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歌曲《水乡外婆桥》。
仔细听辨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摇啊摇》的童谣。
三、新课教授:
1、欣赏歌曲《水乡外婆桥》,并回答问题。
2、简介歌曲:
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3、复听歌曲:
听一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力度、速度有哪些变化。
生议一议。
4、再听歌曲:
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唱一唱歌曲。
5、创编动作:
教师鼓励学生在听赏歌曲的同时,自由想象表演的动作。
6、学生进行动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7、学生集体进行歌表演《水乡外婆桥》。
四、教师小结。
苏教小学音乐六上《2水乡外婆桥》word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丝竹流韵教学内容听:《卜算子-咏梅》、《外婆桥》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卜算子-咏梅》体会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交融,感受歌曲创作中加入昆曲元素后的独特效果。
2、能安静欣赏《外婆桥》这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并学着唱一唱歌中的童谣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图片、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改进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卜算子-咏梅》1、出示诗词《卜算子-咏梅》学生读一读并猜一猜作者是谁。
(毛泽东)2、师:我们来体会一下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交融,欣赏一首为这首诗词谱写的歌曲《卜算子-咏梅》,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3、师简介歌曲:歌曲旋律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具有江南音乐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傲霜的刚劲气势。
4、生读一读书上有关昆曲的介绍。
5、欣赏昆剧《牡丹亭》片段,初步接触昆曲,体会它“浅吟低唱”“腔如水磨(糯)”的特点。
6、复听《卜算子-咏梅》感受歌曲创作中加入了昆曲元素后的独特效果。
三、《外婆桥》1、出示童谣《摇啊摇》,也请学生读一读。
教学过程教学改进2、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外婆桥》。
仔细听辨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摇啊摇》的童谣。
3、欣赏童谣歌曲《外婆桥》,并回答问题。
4、师简介歌曲: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5、复听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力度、速度有哪些变化。
生议一议6、再听歌曲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唱一唱歌中的“童谣”。
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教后感。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水乡外婆桥 |苏少版
《水乡外婆桥》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表现的是一幅颇具情趣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
歌曲用轻松、清新的歌曲再现了水乡的一草一木,也再现了外婆桥的沧桑变迁,表现了水乡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时:2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好歌曲中变换拍的节奏;②演唱时注意跳音、重音符号的演唱方法并唱出其效果;2、过程与方法:①二声部的配合,把握好节奏;②做好歌曲中“老桥洞讲述........美丽童谣”的换气处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歌曲所描述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②体会水乡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1、唱准歌曲2/4、3/4、4/4变换拍处的节奏;2、合唱声部的配合;3、唱出歌曲跳音、重音的效果。
六、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响板七、教学过程:1、导入①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背景音乐《水乡外婆桥》)②请学生用学过的一首诗来表达对江南的赞美2、初听歌曲,思考:歌曲一共出现了几种拍子?3、复习2/4、3/4、4/4指挥图式4、随着音乐准确划出歌曲的指挥示意图5、找出歌曲的合唱部分6、学习合唱部分⑴节奏练习①师有节奏地范念高声部歌词②学生分组试念高声部歌词(身体律动找节奏感)③教师范念加了跳音和重音记号的歌词,学生体会不同④学生试念⑤师范念低声部歌词⑥学生分组试念低声部歌词⑦师生配合念歌词⑧生生配合念歌词⑵学习合唱部分旋律①师范唱高声部旋律②学生分组跟琴学唱③师范唱低声部旋律④学生分组跟琴学唱⑤师生配合演唱⑥学生跟录音配合演唱⑦学生跟琴配合演唱⑧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前半部分⑶学唱歌曲后半部分①聆听歌曲后半部分范唱,学生自己找出歌唱难点②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唱难点③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④跟录音演唱第一段7、拓展:听歌曲《外婆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水乡外婆桥 |苏少版 (1)
8.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处理。
9.师引导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结束课时:
师作小结!
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学生复听音乐,并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学生接唱乐谱。
学生练唱歌词
学生随范唱练唱歌曲
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太仓市明德小学
2011年春节,苏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少儿广播பைடு நூலகம்唱团的9名小演员,在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维也纳金色大厅文艺晚会演出捧回了大赛的金奖。
3.师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分声部、分组自主学唱歌谱。
4.师弹奏,要求学生随琴分声部练唱旋律。
5.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6.师强调跳音后,引导学生模仿教师跳音的唱法。
钢琴、多媒体等
板书设计
《水乡外婆桥》
童谣、水乡图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成与随笔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
二、发声练习。
5 55 5|54321 0||
Lu lu lulu lu lu
12345 0|54321 0||
mi ya mi ya
三、导入:
1.师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所收集的有关外婆的童谣。
2.师出示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水乡的美。
音 乐教 案
课题
《水乡外婆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运用多种表演形式,演唱与表演歌曲《水乡外婆桥》。用活泼、抒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节拍与表情记号的变化,演唱时能区别“连音”“跳音”“重音”。
情感目标
用歌声表现爱家乡的情绪。感受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水乡外婆桥 |苏少版
《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儿童歌曲《水乡外婆桥》2.拓展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坏境对江南音乐的影响,体会江南歌曲的优美。
2.通过欣赏《水乡外婆桥》的表演,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体会江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2.休止符处的修饰处理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师:上课之前,请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思考:画面中的优美景色把我们带到了哪里?生:(江南)二、导入1.简介江南2.出示《外婆桥》(童谣),师生边读童谣,边做律动。
(划船)3.师:划着小船,不知不觉来到了外婆家......揭示课题《水乡外婆桥》三、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表现了水乡孩子们去外婆家时候的什么样心情?生:(自由回答)2.师范唱,学生复听歌曲,根据情绪将歌曲第一乐段分成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欢快活泼)后一部分(优美抒情)3.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1)播放范唱。
(2)讲解拍号、乐谱中的音乐记号。
(3)按照节奏读歌词。
(4)学唱重点句。
(5)完整演唱这一部分旋律。
4.学唱第二部分。
(1)播放范唱,体会孩子们对外婆桥的感情。
(2)找找难点句并学唱。
(3)正确的换气位置。
(4)完整的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5.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6.加上动作表现歌曲。
四、拓展欣赏1.播放视频欣赏2011年苏州合唱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视频。
2.通过观赏感受,更深入的体会歌曲,用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五、总结水乡是美的,水乡的歌也是美的,让我们再次把这种美融入到歌曲中,再次演唱歌曲,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
《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水乡外婆桥》教学目标:1.运用合唱、齐唱、歌表演等多种形式,演唱与表演歌曲《水乡外婆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和生活情趣。
2.学习二声部合唱时,体验复调性合唱曲的独特魅力,并恰当地表现。
3.能对变换拍子做出准确的反映,能区别“连音”“跳音”“重音”。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感受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和生活情趣。
2.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对歌曲速度、力度加以变化,体会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童谣《外婆桥》1.看视频师:今天老师用一段视频开启我们的音乐课,让我们跟随视频欣赏,并想一想,你到过这里吗?你喜欢这里吗?(播放视频)这段视频把我们带到了江南水乡,很多同学都去过游览过江南的水乡,看到这停泼在江南水乡摇曳的小船,你想起什么熟悉的童谣了吗?(外婆桥)2.读童谣(出示童谣)师:外婆桥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就是出自江南水乡。
能有节奏地读一读吗?生:在圆舞板伴奏下按节奏读童谣。
3.介绍外婆桥(1)师:(出示相关画面)外婆桥,桥身古朴典雅,河水静静木桨悠悠,无限的风韵在桥上一览无余。
如今的外婆桥已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文化,它成了当地的代言。
桥外的村子叫外婆村,吃的是外婆糕,喝的是外婆酒,走的是外婆路,一代代人传唱着外婆桥的童谣,讲着说不完的故事……二、导入新课“水乡外婆桥”后来有文人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我们来读一读,诗里藏着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你最感兴趣的画面有哪些?读诗歌(歌词)青青杨柳梢红红夹竹桃在水乡外婆桥边摇啊摇小船上的鱼虾跳了蹦了跳了蹦了卖菱藕的吆喝脆了甜了脆了甜了外婆桥古老的外婆桥老桥洞讲述太多的传说故事青石桥唱出了多少美丽童谣三、新歌教学《水乡外婆桥》1.揭示课题师:这首诗特别有童趣,尤其是在那些重复的词语中,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仿佛真的来到了外婆桥边。
诗可以让我们带入情境,让人意犹未尽,如果把他唱出了,那一定更加生动形象。
水乡外婆桥教案
水乡外婆桥教案教案标题:水乡外婆桥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水乡外婆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外婆桥的起源和历史。
2. 外婆桥的特点和建筑风格。
3. 外婆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外婆桥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外婆桥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介绍外婆桥的起源和历史,包括它作为水乡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2. 分析外婆桥的建筑风格,如拱桥、木结构等,以及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3. 探讨外婆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如它与诗词、绘画和戏曲的联系。
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外婆桥的特点和建筑风格展开讨论,并总结出各自的观点。
2. 观察实践:安排学生到附近的水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外婆桥的建筑特点和周边环境。
3. 创作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外婆桥为主题进行绘画、写作或手工制作等创作活动。
总结评价:1.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创作的质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外婆桥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资源:1. 外婆桥的图片、视频和实物。
2. 有关外婆桥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3. 绘画、写作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参与情况。
2.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外婆桥的理解和认识的提高。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当地居民来校分享关于外婆桥的经验和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具有类似特点的水乡建筑,比较它们的异同。
3.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项目,深入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历史和意义。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为您提供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水乡外婆桥教案
水乡外婆桥教案水乡外婆桥教案水乡外婆桥教案范例1一、活动目标1、能安静地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抒情旋律。
2、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外婆的喜爱之情。
3、在说说、唱唱、跳跳、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二、活动准备:准备外婆头饰一个,音乐cd、cd机。
三、活动过程(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老师问,幼儿答。
《组织形式灵活性》(二)谈话: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活动过程问题情景性》(三)欣赏歌曲:1、cd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2、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4(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
(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个别能力强的:老师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点,让老师也能乘)《学习要求针对性》《以上几个环节体现了递进性》做让幼儿动脑筋做船、搭桥体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有外婆《体现环境》(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受)(幼儿做动作有了动作感受)(四)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
(体验游戏规则)2、听音乐跟唱歌曲。
(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
(再次激发幼儿爱外婆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四、活动结束1、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给予小朋友一定的奖励,和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水乡外婆桥教案范例2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乡外婆桥》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教学目标:
1、能够安静欣赏《水乡外婆桥》这首富有浓重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歌曲。
2、能够体会歌曲当中的情感,并且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xx问好。
二、导入:
1、出示童谣《摇啊摇》,也请学生读一读。
2、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富有浓重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歌曲《水乡外婆桥》。
仔细听辨歌曲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摇啊摇》的童谣。
三、新课教授:
1、欣赏歌曲《水乡外婆桥》,并回答问题。
2、简介歌曲:
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松弛、俳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撤地展现在我们的眼
1/ 2
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弁急心情。
3、复xx:
听一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力度、速度有哪些变化。
生议一议。
4、再xx:
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唱一唱歌曲。
四、教师小结。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