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产能制定规范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引言概述:产能评估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匡助企业合理规划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为了确保产能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能评估管理规定的五个部份,包括目标设定、数据采集、分析方法、评估指标和应用措施。
一、目标设定:1.1 确定产能评估的目标:企业应明确产能评估的目标,例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
1.2 确定评估的时间范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估的时间范围,可以是每月、每季度或者每年。
1.3 制定评估指标:根据目标设定,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如产能利用率、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等。
二、数据采集:2.1 采集生产数据:通过生产系统或者生产管理软件,采集生产数据,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设备运行时间等。
2.2 采集资源数据:采集与产能相关的资源数据,如设备数量、设备利用率、人力资源等。
2.3 采集市场数据:采集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产能情况等相关数据,用于评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三、分析方法:3.1 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产能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产能需求。
3.2 比较分析:与竞争对手进行产能比较,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并找出改进的空间。
3.3 效率分析:通过对生产数据和资源数据的比较分析,评估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找出优化的方向。
四、评估指标:4.1 产能利用率:评估企业的产能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实际产量/设计产能。
4.2 生产效率:评估企业的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产量/生产时间。
4.3 资源利用率: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实际资源使用量/可用资源量。
五、应用措施:5.1 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优化生产计划、改进设备维护保养等措施,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产能。
5.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产能评估结果,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5.3 加强市场调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能情况,及时调整产能规划。
标准产能的制定
标准产能的制定一、决定因素1.根据瓶颈工序定节拍;2.员工的基本素质(士气);3.市场需求量。
制订产线的标准产能可用以下公式:标准产能 = (工人数×工作时间×计划效率)/该产品标准工时二、计划效率考虑的因素1.该产线历史效率;2.工人变化率(也就是相对现在来讲员工是否有较大变化,因新工人对效率影响较大);3.该产品的特点(与前面该产线所做产品的相似度,相差越大则对效率的影响相对越大);4.管理层的产前准备情況;5.管理层的要求;6.其实要制定准确的产能标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完整的基础数据,完整的标准工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此提供了其他所有计算的基础。
三、如何观察生产线1.观察生产线第一站的作业时间,及多久放一片板子,此为满足生产计划量所必须的投入cycle时间。
但在实际上,瓶颈站的作业时间必然大于第一站,第一站一定不是瓶颈站,所以第一站不一定会完全依要求的cycle时间去投入,因为瓶颈站已脱拖慢他的速度,故从现场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要确实要求第一站作业者依规定速度投入。
输送带的速度也可反推算出日产量,下面为输送带速度的公式:输送带的pitch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 (1+不良率){可以看作为cycle时间}输送带的速度 = 记号间隔距离 /输送带的pitch时间所谓记号间隔距离,在皮带线上所做的记号间的距离,希望作业者依记号流经的速度完成作业并放置在皮带线上; 但炼条线并没有做记号,就以板子的长度当做记号间隔距离。
为何要用输送带?除了运送物品外,还有半强制作业者依计划完成作业的功能,但不是一味地加快去试试看,而应依上述公式去计算求得。
2. 观察那一站是瓶颈站I. 永远忙个不停的站;II. 老是将板子往后拉的站;III. 从该站开始,原本一片接着一片的板子,中间出现了间隔。
上面三点是目视就可察觉的,再来就是用秒表量,作业时间是所有站中最长的。
IE标准产能评估规范
IE标准产能评估规范一、目的为IE之产能评估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二、范围IE评估生产线各制程(SMT/DIP/TEST/PACK)之产能使用.三、定义3.1.IE﹕是“IndustrialEngineering”的缩写,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是企业进行管理的有力工具.这里指的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3.2标准工时:对标准操作所用之时间予以测定后给予合理宽放所制定的时间.3.3宽放时间:为考虑作业时可能不得不暂时停止工作或工作太久身体疲倦、处理个人事务而给予休息或增加的时间.3.4生产正常状态:在人员、料况、工具设备等均合理配备的条件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3.5正常速度:指由合格胜任、有一定经验的作业员在正常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无特别压力时进行操作的速度.四、权责4.1IE:标准产能的建立与维护.4.2制造:标准产能的执行.五、内容概述:IE人员对生产各制程的产能进行评估,每周更新一次,并以E-MAIL 的形式发行以供制造、生管、AEE、TE等相关部门参考.5.1公式:标准产能(H)=3600/标准工时(秒):5.2关于标准工时:5.2.1由合格胜任的作业员在生产正常状态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之作业.5.2.2对规范化、标准化之作业工时进行测定得到cycletime(NT).5.2.3标准工时=NT*评比系数*(1+宽放率)5.3.SMT制程之工时测定:5.3.1将秒表归零,选一个自己易于掌握的起点开始记时.记录到下片板将至该点时停止记时.秒表上显示的就是该片板在该台机上的贴装时间.按如此方式将一条线每台机各测量五次以上.分别算出各台机的平均工时.再将一条线各台机的平均工时作比较,选耗时最长的cycletime(NT)作为制作SMT单片板标准工时的依据.5.3.2若在量测工时过程中出现报警、抛料、等板或其它偶发性异常之干扰而导致量测结果出现明显偏差时,则将该时间作为异常值直接删除,不能做计算用.5.4.DIP制程之工时测定:5.4.1DIP前段插件工站:秒表归零,从作业员插一片板取第一个零件开始计时,到插完这片板,准备取下片板所需之零件为一个循环.依此方法将DIP前段各站量测五次以上,再算出各站之平均值.5.4.2DIP后段插件工站:秒表归零,从作业员伸手从流水拉上取板幵始计时,直到做完该站SOP规定的全部工作内容,并拿起作业完毕的机板放回流水拉上为一个循环时间.各站量测五次以上,再算出各站之平均值.5.4.3目检及其它工站:类同DIP后段插件工站.5.4.4将上述各站平均工时进行对比,取最大的工时作为该线之cycletime(NT).5.5.TEST制程之工时测定:5.5.1一人一机工时测定:秒表归零,选任意一个测试画面(或测试动作)开始计时,一直到下一片板出现该测试画面(或测试动作)时为止的循环时间.至少量测五个以上的站位,且每个站位量测五次以上,算出各站之平均值.然后再将各平均值平均后所得的值作为cycletime(NT).5.5.2一人双机工时测定:用两个秒表各测一台机,测试方法类同一人一机之工时测定.需对三个以上站位中的各台机测量五次以上.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单片机板之cycletime(NT).并依此制定双机测试的标准工时.5.6PACK制程之工时测定:类同DIP后段插件工站之量测方法.六、参考数据:6.1《各制程宽放率之制订标准》6.2.《SMT工时量测表》6.3.《DIP工时测量表》6.4.《TEST工时测量表》6.5.《PACK工时测量表》七、附件:无.。
工厂产能标准管理制度
工厂产能标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厂产能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过程中的产能标准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厂产能标准是指在规定的生产条件下,工厂在一定时间内可达到的产量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工厂生产能力,并进行有效管理。
第四条工厂产能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定期修订。
第五条工厂产能标准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设备条件、人员技术水平、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因素,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章工厂产能标准的制定第六条工厂产能标准的制定应当由技术部门牵头,充分征求生产、质检、物流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并经过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批。
第七条制定工厂产能标准时,应当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生产设备、员工技术水平、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情况,以便科学设置产能标准。
第八条工厂产能标准应当分为总产量标准和单台设备产量标准两种,总产量标准是指工厂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量要求,单台设备产量标准是指单台生产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量要求。
第九条工厂产能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季节性、节假日等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工厂产能标准的管理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当根据工厂产能标准制定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分配,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能达标。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工厂产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产能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二条对于达不到产能标准的情况,应当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设备使用情况,确保产能的恢复和达标。
第十三条对于超过产能标准的情况,应当评估是否可行,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过度压力。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产能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工厂产能标准的修订第十五条工厂产能标准应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定期修订,一般不得超过一年一次。
第十六条修订工厂产能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并经过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批。
标准产能制定规范标准[详]
文件编号:版本:页次:文件修订履历表A01/7版次修改日期修改内容描述制订审核批准文件编号:版本:页次:A02/7拟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文件编号:版 页 A0 3/7规定被观测对象、工时数据的采集、制定、检讨及批准,保证标准工时客观公正,尽量精确,建立标准产能,准确反映生产效率和效率提升。
为生产计划、人力规划和评估、设备规划和评估,成本预测和 控制、工厂布置和车偶尔产线布局等工作提供合理科学依据。
本公司生产手工作业、机台作业利用码表法制定标准工时.3.1 标准时间: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3.2 "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方法; 3.3 "普通熟练工人"是指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 3.4 "正常速度"是指标准时间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作业速度; 3.4.1 如 30 秒将 52 张扑克牌均匀分成 4 堆; 3.4.2 步行 80 米所有的时间为 60 秒即 1.33 米/秒。
3.5 标准作业: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 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况。
3.6 标准工时构成〔见下图:3.7 标准工时<ST>=观测工时*〔1+评比系数*<1+宽放系数> 或者=正常时间*〔1+宽放系数;3.8 工站工时:该工站加工 1 个产品的平均工时〔如:该工站有多人作业,工站工时为作业的 标准工时除以人数; 3.9 瓶颈工站工时<T/T>:所有工站工时中,时间最长的工站工时 3.10 线平衡率=工站工时之和/ 〔工站数*瓶颈工站工时*100%;3.11 单件工时: 1 名作业员完成 1 个产品所有工站的作业工时;3.12 备注:标准工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工时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文件编号:: :本 次版页::本次A4/74.1 由 IE 部负责本规范的制定和修订;4.2 工程部〔ME 或者 PE 在量产前,提供工艺流程图,加工次数、机台型号、加工数量、转速、进刀量、切削长度、程序时间、新产品各个制程的样板、 ECN 发出的文件给 IE 部;4.3 品质部提供各个制程<IQC,IPQC,FQC,OQC>的 SIP;4.4 品质部提供各工序员工自检内容清单<检验方式,检测工具,检测内容等>;4.5 生产部现场主管确认测量时间,并由最高主管签名确认标准工时;4.6 IE 部负责对本公司手工作业和机台作业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修订及发行;4.7 PMC 参考标准工时或者标准产能排配生产计划和产能评估。
煤矿产能核定标准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核定生产能力的煤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安全资格证,依法组织生产,没有非法、违法行为;(二)有健全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完善的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四)各安全、生产系统健全完善,运行正常;(五)矿井(采场)生产布局合理,生产技术装备等符合规定;(六)有完备的设计、图纸等资料。
第三条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以万t/a为计量单位,年工作日按330d计。
第四条核定煤矿生产能力应当逐项核定各主要生产系统(环节)的能力,取其中最低能力为煤矿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核查煤炭资源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井工矿主要核定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和地面生产系统的能力。
矿井压风、防火、防尘、通信、监测监控、降温制冷系统能力和地面运输能力、选煤厂洗选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应当满足核定生产能力的需要。
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煤层的生产矿井,原则上不再扩大生产能力。
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矿井开采深度超过1000m或水平距离单翼超过5000m的煤矿,在核定矿井生产能力时取安全生产系数0.95。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26℃但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时,按扣除此工作面能力的30%计算;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但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矿井通风系统生产能力核定时,扣除此工作面能力。
发生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严重冲击危险的矿井采掘工作面必须采取综合监测和各项卸压措施,核定该煤矿生产能力时取安全系数K c,K c按实际考察的煤矿冲击地压的强度、频次和产量的关系取值,一般取0.70~0.95。
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防冲责任体系,设置专职防冲队伍,建立健全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预测预报系统,装备具有吸能防冲功能的超前液压支架,具有完备的防治机具,配备职工个体防护用具,制定防冲规划并开展防冲研究。
标准产能管理制度
标准产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制定本产能管理制度。
二、定义1. 产能: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大数量或规模。
2. 产能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资源和生产技术,合理规划、协调和调整生产能力,以保证企业的生产运作顺利进行。
三、产能管理的目的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交货期。
3. 平衡生产与销售。
4. 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产能管理的内容1. 产能规划(1)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资源制定产能规划。
(2)分析市场前景,预测需求量。
(3)评估当前生产能力,确定生产瓶颈。
(4)制定年度、季度、月度产能规划。
2. 产能调整(1)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随时调整产能规划。
(2)监控生产进度,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3)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3. 产能评估(1)定期评估生产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评估设备、人员、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3)跟踪产品质量和交货期,评估产能管理效果。
4. 产能监控(1)建立完善的生产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产能利用率。
(2)制定生产报表,定期分析生产数据,识别问题。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五、产能管理的方法1. 合理规划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确定生产计划。
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引入先进技术,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能力。
4.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5.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生产停顿。
6.设置生产目标,激励员工,促使其提高生产效率。
六、产能管理的责任1. 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产能管理,制定明确的产能管理制度,确保有效执行。
2.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产能管理制度,做好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
3. 生产班组负责具体生产过程管控,保证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4. 员工积极配合,按照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
标准产能管理制度
XX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版本版次:制定部门:制定日期:总页次:会签:1 目的:合理制订标准产能,便于控制生产计划完成,确保员工薪资合理核算,保证及便于改进各产品最佳生产作业系统。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制造中心所有产品。
3 权责:3.1工程部:负责标准产能的制定、输出、修改、更新及其SAP系统进行维护。
3.2生产部:根据人力资源部给出的小时工资率,结合工程部制定的标准产能制定员工计件薪酬的单价。
推行标准作业,确保标准产能的达成以及产能异常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提出。
3.3人力资源部:员工计件小时工资率的制定,监督生产部标准产能的执行,及时反馈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薪酬异常。
4 定义、测量、计算及分类:4.1 标准时间定义:合格的操作人员在正常作业条件下,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冶具,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完成一定质和量单个产出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应具备的以下主要因素﹕4.1.1 合格作业者:合格作业者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知识。
4.1.2 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
4.1.3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4.1.4 作业方法﹕根据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操作。
4.1.5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4.1.6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4.2 标准时间测量方法: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一般有二种①.经验预估工法;②.秒表测时法;4.2.1经验预估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值而制定的标准时间,一般用于制定新产品的标准时间。
4.2.2秒表测时法:是使用秒表直接进行作业时间观测的方法,用于量产后产品的标准时间。
4.3 标准时间的构成与计算方法4.3.1 标准时间的计算方式:标准时间 = 平均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实际时间×(1+宽放率)4.3.2观测时间:实际观测次数时间剔除异常观测时间剩余正常时间的平均值(正常时间是所测时间平均值(X)±3σ,超过范围内为异常时间)。
企业产能规划管理规定
企业产能规划管理规定企业产能规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和调整生产能力的过程。
产能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企业产能规划的管理水平,确保产能规划的有效实施,以下为企业产能规划管理规定。
一、总则1. 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确保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部门,包括生产车间、生产线等。
二、产能规划的核心原则1. 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企业的产能规模和结构。
2. 长期平衡原则:在保持总体平衡的前提下,按照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产能规划。
3.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产能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率。
三、产能规划的程序1. 市场需求分析:定期评估市场需求,包括产品需求量、结构变化等,制定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2. 现有产能评估:对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评估,了解其生产能力和存在的问题。
3. 产能缺口分析:将市场需求与现有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产能缺口。
4. 产能规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缺口,制定产能规划方案,明确产能规模和结构的调整目标。
5. 产能投资计划:根据产能规划方案,编制产能投资计划,明确投资项目、投资额度和实施时间等。
6. 产能实施和优化:按照产能规划和投资计划,进行生产设备的购置和调整,实施产能规划。
四、产能规划的管理要求1. 资源保障:各部门要按照产能规划的要求,提前做好设备购置和更新计划,确保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
2. 监测评估:建立产能规划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产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灵活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时对产能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安全与环保:在产能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环保合规。
五、产能规划的验收和评估1. 产能规划的验收:新建项目或产能调整项目完成后,进行规划方案的验收,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
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标题: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优化项目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引言:混凝土搅拌站是建筑工地上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承担着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均匀混合的重要任务。
搅拌站的产能规范是确保项目高效运作和良好混凝土品质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旨在为工地管理人员和项目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洞察。
一、搅拌站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混凝土搅拌站的产能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混凝土的能力,通常以立方米/小时为单位进行衡量。
搅拌站的产能直接关系到工地施工进度、成本效益以及混凝土品质的稳定性。
合理设定搅拌站的产能可以提高项目效率,减少混凝土浪费,确保施工质量。
二、影响搅拌站产能的主要因素1. 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搅拌站的设计参数、机械结构和维护状况直接影响其产能表现。
例如,搅拌机的搅拌排量、搅拌时间、送料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产能的大小。
2. 原材料供应和储备: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和合理的储备量是确保搅拌站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
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也会对产能产生重要影响。
3. 工地施工要求和工艺流程:工地施工进度和具体的工艺流程会直接影响搅拌站的产能规范。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搅拌站的产能。
三、优化搅拌站产能的措施1. 选用高效、稳定的设备: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和搅拌站设备,确保其技术性能和机械结构能够满足项目需求,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以保持稳定的产能水平。
2. 管理原材料供应链: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材料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合理储备原材料,并制定科学的补货策略,避免因原材料短缺而导致的搅拌站停工。
3. 优化工地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临时加班加点,确保搅拌站的利用率最大化。
同时,与各施工工序协调配合,减少混凝土浪费和不必要的运输成本。
四、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的实际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产能规范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工厂产能标准管理制度范文
工厂产能标准管理制度范文工厂产能标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厂产能标准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厂产能标准的管理包括确定产能标准,制定生产计划,监控生产进度和效益评估等方面。
第三条工厂产能标准的管理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和可评估性的原则。
第二章产能标准的确定第四条产能标准的确定应基于工艺技术水平、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因素,并结合市场需求、资源利用率等综合考量。
第五条产能标准的确定应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验证,确保准确、可靠、可重复。
第六条产能标准的确定应明确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产量等关键因素。
第七条产能标准的确定应由工厂生产管理部门按照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制定,并报批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制定第八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根据产能标准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量和生产周期,并确保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
第九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原材料供应、人员配备、设备维护等因素,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
第十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按照季度、月度、周度和日度的时间周期进行,确保生产计划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第四章生产进度的监控第十一条生产进度的监控应及时掌握生产情况,确保生产进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第十二条生产进度的监控应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包括生产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分析等环节。
第十三条生产进度的监控应设立专门的生产监控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五章效益评估的管理第十四条效益评估的管理应以净利润和综合能耗等指标为主要评判标准,包括生产能力利用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
第十五条效益评估的管理应进行月度和年度的评估,并与生产计划和产能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效益评估的管理应由财务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监督检查与奖惩措施第十七条工厂产能标准的管理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产能评估是指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估和管理,以确保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为了规范和统一产能评估管理,制定本规定。
二、评估范围1. 本规定适合于所有生产型企业,包括创造业、加工业等。
2. 评估对象包括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线、人员配置等。
三、评估指标1. 生产设备评估指标a. 设备完好率: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故障率、维修频率等。
b. 设备利用率:评估设备的利用程度,包括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等。
c. 设备生产能力:评估设备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的产量、质量等。
2. 生产线评估指标a. 生产线效率:评估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包括生产线的生产速度、良品率等。
b. 生产线平衡度:评估生产线各工序之间的平衡情况,包括工序之间的协调性、资源利用率等。
c. 生产线容量:评估生产线的容量,包括生产线的最大产能、瓶颈工序等。
3. 人员配置评估指标a. 人员数量:评估企业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包括工人数量、管理人员数量等。
b. 人员技能:评估人员的技能水平,包括员工的培训情况、技能认证等。
四、评估方法1. 产能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包括数据分析、实地调研、专家评估等。
2. 数据分析:通过采集和分析企业的生产数据,包括产量、工时、质量等,进行产能评估。
3. 实地调研: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线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实际情况。
4. 专家评估:邀请产能评估领域的专家对企业的产能进行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评估结果1. 评估结果应以报告形式呈现,包括评估指标的具体数值、分析结果和改进建议。
2. 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产能提升计划,并进行实施和跟踪。
3. 评估结果应定期进行复评估,以监测产能提升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六、评估管理1. 企业应建立产能评估管理制度,明确评估的责任部门和评估周期。
2. 评估管理应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机制。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
产能评估管理规定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产能评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产能评估是指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产能状况,并为企业的生产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产能评估管理规定,以确保企业的产能评估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
二、评估指标1. 产能利用率:衡量企业实际产能利用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能利用率= 实际产量 / 理论产能 × 100%。
2. 产能增长率:衡量企业产能增长速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能增长率 =(本期产能 - 上期产能)/ 上期产能 × 100%。
3. 产能缺口:衡量企业产能供需矛盾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能缺口 = 需求量 - 实际产量。
三、评估流程1. 数据采集:采集企业的生产数据和相关信息,包括产能规划、生产计划、实际产量、需求量等。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产能利用率、产能增长率和产能缺口等指标。
3. 评估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产能评估报告,包括产能利用率分析、产能增长率分析、产能缺口分析等内容。
4. 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报告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供其参考决策。
四、评估标准1. 产能利用率评估标准:- 低于60%:产能利用率过低,存在产能闲置现象,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
- 60%~80%:产能利用率处于正常水平,企业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 80%以上:产能利用率较高,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需谨慎进行产能扩张。
2. 产能增长率评估标准:- 低于0%:产能增长率为负,企业产能浮现下降,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恢复产能增长。
- 0%~10%:产能增长率较低,企业产能增长缓慢,需考虑加大投资力度。
- 10%以上:产能增长率较高,企业产能扩张较快,需确保市场需求能够支撑产能增长。
3. 产能缺口评估标准:- 正值:产能缺口为正,表明企业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增加产能。
IE标准产能评估规范
IE标准产能评估规范一、目的为IE之产能评估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二、范围IE评估生产线各制程(SMT/DIP/TEST/PACK之产能使用.三、定义3.1. IE :是“ IndustrialEngineering ”的缩写,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是企业进行管理的有力工具.这里指的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3.2标准工时:对标准操作所用之时间予以测定后给予合理宽放所制定的时间.3.3宽放时间:为考虑作业时可能不得不暂时停止工作或工作太久身体疲倦、处理个人事务而给予休息或增加的时间.3.4生产正常状态:在人员、料况、工具设备等均合理配备的条件下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3.5正常速度:指由合格胜任、有一定经验的作业员在正常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无特别压力时进行操作的速度.四、权责4.1IE:标准产能的建立与维护.4.2制造:标准产能的执行.五、内容概述:IE人员对生产各制程的产能进行评估,每周更新一次,并以E-MAIL 的形式发行以供制造、生管、AEE TE等相关部门参考.5.1公式:标准产能(H)= 3600/标准工时(秒):5.2关于标准工时:5.2.1由合格胜任的作业员在生产正常状态下以正常的速度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之作业.5.2.2对规范化、标准化之作业工时进行测定得到cycletime(NT).5.2.3标准工时二NT*评比系数*(1+宽放率)5.3.SMT制程之工时测定:5.3.1将秒表归零,选一个自己易于掌握的起点开始记时.记录到下片板将至该点时停止记时.秒表上显示的就是该片板在该台机上的贴装时间.按如此方式将一条线每台机各测量五次以上.分别算出各台机的平均工时.再将一条线各台机的平均工时作比较,选耗时最长的cycletime(NT)作为制作SMT单片板标准工时的依据.5.3.2若在量测工时过程中出现报警、抛料、等板或其它偶发性异常之干扰而导致量测结果出现明显偏差时,则将该时间作为异常值直接删除,不能做计算用.5.4.DIP制程之工时测定:5.4.1DIP前段插件工站:秒表归零,从作业员插一片板取第一个零件开始计时,到插完这片板,准备取下片板所需之零件为一个循环. 依此方法将DIP前段各站量测五次以上,再算出各站之平均值.5.4.2DIP后段插件工站:秒表归零,从作业员伸手从流水拉上取板幵始计时,直到做完该站SOP规定的全部工作内容,并拿起作业完毕的机板放回流水拉上为一个循环时间.各站量测五次以上,再算出各站之平均值.5.4.3目检及其它工站:类同DIP后段插件工站.5.4.4将上述各站平均工时进行对比,取最大的工时作为该线之cycletime(NT).5.5.TEST制程之工时测定:5.5.1一人一机工时测定:秒表归零,选任意一个测试画面(或测试动作)开始计时,一直到下一片板出现该测试画面(或测试动作)时为止的循环时间.至少量测五个以上的站位,且每个站位量测五次以上,算出各站之平均值.然后再将各平均值平均后所得的值作为cycletime(NT).5.5.2一人双机工时测定:用两个秒表各测一台机,测试方法类同一人一机之工时测定.需对三个以上站位中的各台机测量五次以上.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单片机板之cycletime(NT).并依此制定双机测试的标准工时.5.6PACK制程之工时测定:类同DIP后段插件工站之量测方法六、参考数据:6.1《各制程宽放率之制订标准》62《SMT工时量测表》63《DIP工时测量表》64《TEST工时测量表》6.5.《PACK T时测量表》七、附件:无.。
标准产能的制定【范本模板】
标准产能的制定一、决定因素1.根据瓶颈工序定节拍;2.员工的基本素质(士气);3。
市场需求量。
制订产线的标准产能可用以下公式:标准产能 = (工人数×工作时间×计划效率)/该产品标准工时二、计划效率考虑的因素1。
该产线历史效率;2。
工人变化率(也就是相对现在来讲员工是否有较大变化,因新工人对效率影响较大);3.该产品的特点(与前面该产线所做产品的相似度,相差越大则对效率的影响相对越大);4.管理层的产前准备情況;5.管理层的要求;6。
其实要制定准确的产能标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完整的基础数据,完整的标准工时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此提供了其他所有计算的基础。
三、如何观察生产线1.观察生产线第一站的作业时间,及多久放一片板子,此为满足生产计划量所必须的投入cycle时间。
但在实际上,瓶颈站的作业时间必然大于第一站,第一站一定不是瓶颈站,所以第一站不一定会完全依要求的cycle时间去投入,因为瓶颈站已脱拖慢他的速度,故从现场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要确实要求第一站作业者依规定速度投入。
输送带的速度也可反推算出日产量,下面为输送带速度的公式: 输送带的pitch时间 =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 (1+不良率){可以看作为cycle时间}输送带的速度 = 记号间隔距离 /输送带的pitch时间所谓记号间隔距离, 在皮带线上所做的记号间的距离, 希望作业者依记号流经的速度完成作业并放置在皮带线上;但炼条线并没有做记号, 就以板子的长度当做记号间隔距离。
为何要用输送带?除了运送物品外,还有半强制作业者依计划完成作业的功能,但不是一味地加快去试试看,而应依上述公式去计算求得。
2. 观察那一站是瓶颈站I。
永远忙个不停的站;II。
老是将板子往后拉的站;III. 从该站开始, 原本一片接着一片的板子,中间出现了间隔.上面三点是目视就可察觉的,再来就是用秒表量, 作业时间是所有站中最长的。
标准产能制定规范
标准产能制定规范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标准产能管理办法
標準產能管理辦法1.目的: 控制制造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2範圍:IE課、生產部、生管。
3。
名詞定義:MTT:即為Throughput time product assembly 產品組裝所需的總共時間4.權責:4。
1 IE課:負責各機種標準產能的評估設定,效率提升。
4。
2生產部:對標準產能準確性評估,依各機種標準產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生產任務.5.作業內容:5.1IE:依據《SOP制作規范》要求,完成對產品的制造流程設定,定義合理的工序、人數、標準產能,以及生產線的平衡率;5.2IE每月需對在投機種至少一次工程分析,新機種每半月評估一次,常投機種每月評估一次,以投產超過半年以上的機種,平衡率已超過了(音箱80%,喇叭、電子85%以上),可依實際情況不一定需要每月都進行評估。
5.3IE新機種首產前三天標準產能每小時要≧30%,第一周的產能要達至≧50%,第二、三周≧70%,第四、五周≧90%,第六、七周達致100%,生管依此目標值排定生產計劃;5.4PIE每月對各機種的標準工時、生產線平衡率,依據IE提供的《IE流程分析表》完成各機種標準產能的匯總,且結合生產部的產能推移圖評估其準確性,對有異常的要及時更新,各機種的產能匯總表,要求在每月5號前發出電子檔給各相關部門;5.5生管依據工程發布的各機種標認產能,安排生產的計劃數量.生產依據切實的產能達成目標(目標值以當年生產部年計劃中的數值為準),完成IE制定的標準產能;5.6生產部每天統計各在投機種產能方面數據記錄,制做產能推移圖,錄入Q盤相應的“機種履歷表”中,每天各機種的產能達成狀況錄入生產部的資料庫中.5.7PIE依據生產數據庫中的實際生產狀況,對超標及末達標的,工程發出《標準產能異常處理單》,要求相關的部門或人員提供相對應的原因分析、改善對策,且要持續跟進改善效果。
6。
換線工時、MTT值:6。
1生產部依照《生產部開/換線管理辦法》,完成各機種的換線工作,每月匯總各線段的換線工時,PIE 依此匯總各產能總表中,生管依此時間點安排生產計劃,不同機種間的換線可參考工程的在投機種使用線段一覽表及生產布置圖。
设备产能标准
切纸E机
24令
950kg
650箱
16吨
1.8万箱
400吨
846*1194*80g*500张/令,
10小令/箱
横切新机
45令
1700kg
800令
30吨
2.2万令
850吨
846*1194*80g*500张/令
横切旧机
15令
700kg
270令
13吨
0.8万令
360吨
846*1194*80g*500张/令
4.1.2标准的制定参考机器最大瞬时产量(现场实际测定);
4.1.3标准的制定参考机器给定的最大参数;
4.1.4标准的制定参考机器的实际状况。
4.2各工序的主要机器产能如下表:
4.2.1细度主要机器产能标准如下:
设备名称
小时标准
日标准
月标准பைடு நூலகம்
说明
切纸A机
30令
1100kg
850箱
20吨
2万箱
500吨
846*1194*80g*500张/令,
9000份
58kg
380箱
1.5吨
9500箱
42吨
1200页/箱,平均50g
打孔D机
10000份
60kg
380箱
1.5吨
9500箱
42吨
1200页/箱,平均50g
打孔E机
10000份
60kg
380箱
1.5吨
9500箱
42吨
1200页/箱,平均50g
配页A机
10000份
70kg
320箱
1.3吨
8000箱
收银机
机械加工标准产能管理规定
切料
焊接
抛光
拉丝
宽放率
10-15%
10-15%
10-13%
10-13%
10-13%
10-13%
10-13%
10-13%
10-13%
10-15%
10-15%
10-13%
6.3.有效作业时间测算:开发部IE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有效作业时间,具体依下表。
作业种类
压铸
锻造CΒιβλιοθήκη C冲压复合机仪表车床
钻床
6.4.4.财务科依据标准工时进行计件单价核算以及对外进行报价
6.5.标准工时的修改: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开发部IE工程师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6.5.1.产品正式导入量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到两批订单)。
6.5.2.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
6.1.2.测算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6.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6.1.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6.2.宽放率的测算:开发部IE工程师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放时间,具体依下表
作业种类
压铸
锻造
CNC
冲压
复合机
仪表车床
钻床
3.3..有效作业时间: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扣掉首检/自检,异常,搬运,清理,疲劳休息等时间剩下的实际作业时间。
3.4.宽放时间: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放时间,一般包含首检/自检,异常,搬运,清理,疲劳休息等时间。
3.5.宽放率:宽放时间/实测时间*100%,
4.权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修订履历表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文件编号:
版本: A0 页次: 3/7
一、目的
规定被观测对象、工时数据的收集、制定、检讨及批准,保证标准工时客观公正,尽量精确,建立标准产能,准确反映生产效率和效率提升。
为生产计划、人力规划和评估、设备规划和评估,成本预测和控制、工厂布置和车间或产线布局等工作提供合理科学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手工作业、机台作业利用码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三、术语和定义及公式
3.1 标准时间: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
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3.2 “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
方法;
3.3 “普通熟练工人”是指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
3.4 “正常速度”是指标准时间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作业速度;
3.4.1 如30秒将52张扑克牌均匀分成4堆;
3.4.2 步行80米所有的时间为60秒即1.33米/秒。
3.5 标准作业: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
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况。
3.6标准工时构成(见下图):
3.7 标准工时(ST)=观测工时*(1+评比系数)*(1+宽放系数)
或=正常时间*(1+宽放系数);
3.8 工站工时:该工站加工1个产品的平均工时(如:该工站有多人作业,工站工时为作业的
标准工时除以人数);
3.9 瓶颈工站工时(T/T):所有工站工时中,时间最长的工站工时
3.10 线平衡率=工站工时之和/(工站数*瓶颈工站工时)*100%;
3.11 单件工时:1名作业员完成1个产品所有工站的作业工时;
3.12 备注:标准工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工时也是在不断
更新与提高的: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文件编号:
版本: A0 页次: 4/7
四、权责
4.1 由IE部负责本规范的制定和修订;
4.2 工程部(ME或PE)在量产前,提供工艺流程图,加工次数、机台型号、加工数量、转速、进
刀量、切削长度、程序时间、新产品各个制程的样板、ECN发出的文件给IE部;
4.3 品质部提供各个制程(IQC,IPQC,FQC,OQC)的SIP;
4.4 品质部提供各工序员工自检内容清单(检验方式,检测工具,检测内容等);
4.5 生产部现场主管确认测量时间,并由最高主管签名确认标准工时;
4.6 IE部负责对本公司手工作业和机台作业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修订及发行;
4.7 PMC参考标准工时或标准产能排配生产计划和产能评估。
五、手工标准工时制定步骤
六、手工标准工时制定内容
6.1 工具和资料准备
6.1.1 工具准备:准备好秒表、A4夹板、观测记录用纸(见附件1测量记录表)、笔等;
6.1.2 获取充分的资料
6.1.2.1 基础信息资料:生产部门、操作地点、工作名称、工作现场的布置图等;
6.1.2.2 操作方法资料:熟悉操作过程,确定操作标准;
6.1.2.3 产品或零件、材料的收集:产品或零件的名称,图样或规格的号码、材料,品质要
求等;
6.1.2.4 设备资料:机器设备的性能,工具、夹具名称规格性能等;
6.1.2.5 操作者的资料:操作者的姓名、性别、文化程度、操作经验、技术水平等;
6.1.2.6 作业环境的资料:温度、湿度、热辐射、照明、噪声、空气污染以及其他条件,这些
条件对作业评定和宽放时间具有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