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社会活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精品课件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4a58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3.png)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地震来了怎么办》这一主题展开。
教材选取了《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手册》中关于地震的相关章节,详细内容如下:1. 认识地震:地震的成因、地震波及其传播方式;2. 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保持冷静、躲藏方法、保护头部;3.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如何寻找安全出口、如何救助被困同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2. 培养幼儿在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3.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品质,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地震模拟器、安全教育活动手册;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地震模拟器,让幼儿体验地震的感觉,引导幼儿谈论地震时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地震知识(10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地震的成因、地震波及其传播方式;(2)结合教材,讲解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来临时如何保持冷静、躲藏方法、保护头部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自救与互救的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延伸到家庭。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成因、地震波;2. 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答案:地震来临,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躲藏到安全的地方,保护头部,地震后寻找安全出口,互救互助。
2. 画一幅地震自救与互救的画,要求色彩鲜艳,主题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法。
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dd7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1.png)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2. 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地动、房屋摇晃、声音等。
3. 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迅速躲到桌子下,保护头部;地震暂停后,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到空旷地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难点:地震发生时的现象和应对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地震相关图片、视频。
2. 教学卡片:地震安全知识。
3. 模拟地震道具:震动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地震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地震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地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3. 地震现象: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现象。
4. 安全措施: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措施,如迅速躲到桌子下,保护头部;地震暂停后,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到空旷地方。
5. 实地演练:利用震动桌,模拟地震发生,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实践地震时的安全措施。
6. 总结:回顾地震安全知识,强调地震时的注意事项。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地震逃生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地震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地震逃生计划制定情况。
3. 通过课堂提问,检验幼儿对地震基本概念和应对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消防员或地震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幼儿对地震安全的认识。
2. 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纪念馆或相关科普展览,加深对地震的了解。
3. 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幼儿的应急反应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幼儿能够理解并正确执行地震逃生措施。
2. 避免使用过于恐吓的图片或视频,以免造成幼儿恐慌。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6d39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f.png)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
该内容属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范畴。
具体章节为《自然灾害的防范》。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 教会学生在地震后如何与家人团聚,以及如何向他人求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地震中冷静应对,正确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图片、地震自救视频、安全标志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自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科普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地震有初步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3. 随堂练习(10分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视频学习(5分钟)播放地震自救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震自救方法。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地震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6. 安全标志认知(5分钟)利用安全标志卡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各种安全标志。
7. 自救手册制作(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自救手册,加深对地震自救知识的记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今天所学内容,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画一幅地震自救的宣传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冷静,需要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周围的人,提高全民地震防范意识。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04b8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e.png)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三节内容,详细讲解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检查与紧急救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学会地震后的互救与自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地震后的安全检查与紧急救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安全防护道具(如安全帽、书包、毛绒玩具等)。
3. 紧急救援道具(如哨子、手电筒、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威力,引导幼儿关注地震安全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什么是地震?(2)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3)地震后,如何进行安全检查和紧急救援?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救援。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
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地震后的安全检查与紧急救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来了,我该怎么办?答案: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处,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
2. 作业题目:地震后,如何进行安全检查和紧急救援?答案:地震后,要确保自己安全,然后检查身边是否有受伤的人,进行紧急救援。
如有可能,使用哨子、手电筒等道具发出求救信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地震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幼儿紧张、慌乱等。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幼儿的地震安全意识,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提高地震安全防护能力。
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96be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学科: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学生面对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2. 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地动、地声、地表破裂等。
3.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危险区域。
4. 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逃生:正确的逃生路线、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地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
3. 自然现象: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如地动、地声、地表破裂等。
4. 自我保护: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危险区域。
5. 安全逃生:教授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逃生方法,如正确的逃生路线、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1. 学生对地震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的意识和能力。
3. 学生对地震安全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地震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2. 教学道具:地震逃生演练道具、安全标志卡片等。
3. 学习材料:地震知识手册、安全逃生手册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地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
3. 自然现象: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现象,如地动、地声、地表破裂等。
4. 自我保护: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危险区域。
5. 安全逃生:教授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逃生方法,如正确的逃生路线、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逃生技巧。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幼儿园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优质课件
![幼儿园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41d79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2.png)
幼儿园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地震来了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方法。
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原因及逃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地震演示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笔、纸张、安全常识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震的场景,让幼儿对地震产生直观的认识,引发他们对地震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地震的定义、原因,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创设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面、护住头部、保持冷静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小组讨论,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同伴,然后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定义、原因2.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方法3. 逃生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逃生演练请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在家中模拟地震逃生,完成后将过程描述下来,下节课分享。
2. 答案:(1)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面。
(2)护住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
(3)逃生时,低姿势前进,避免被倒下的物品绊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地震,提高安全意识。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0f01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3.png)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自然灾害”中的“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使学生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地震后的安全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挂图、地震模拟器、安全常识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模拟器,让学生体验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危害。
(2)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藏、保护头部、避免使用电梯等。
(3)讲述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如远离危险品、检查水电设施、及时疏散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地震安全常识卡片,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应对地震。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地震逃生路线图。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地震逃生的注意事项,分享彼此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行动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家庭地震逃生路线图。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逃生路线,注意避开危险品和易倒塌物品。
2. 作业题目:地震发生后,如何检查家中的水电设施?答案:关闭电源、水源,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泄漏,确保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情景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知识。
(2)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3)鼓励学生向家长宣传地震知识,共同提高家庭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班会《地震逃生》PPT课件
![幼儿园安全班会《地震逃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7905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6.png)
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 陷地震等。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板块运动,造成 板块间应力累积到一定程 度而突然释放。
震级与烈度概念
震级
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 等级,常用里氏震级表示 。
烈度
描述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 破坏程度的等级。
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可能越高 ,但受震源深度、地质条 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地震波传播方式
直接因地震震动或建筑物倒塌导 致人员伤亡。
03
04
次生灾害
引发火灾、水灾、泥石流等次生 灾害,加重灾害损失。
02
幼儿园内潜在风险点识别
建筑结构安全隐患
建筑物老旧或结构不合理
部分幼儿园建筑年代久远,可能存在结构老化、抗震能力不足等 问题。
建筑材料不合格
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或未按标准进行施工,导致建筑物在地震时易受 损。
演练活动实施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 能力。
提高家长参与度,共同关注孩子安全
家园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向家长宣传地震逃生的相关知识 和技巧,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程度。
家长参与演练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 园的安全措施和孩子的安全状况,共同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 航。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目标设定
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一步完 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效果。
加强应急疏散演练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孩子的 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家校合作共育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其应 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4040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1.png)
幼儿园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避险与自救》第三节《地震来了怎么办》,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求生技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后的求生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PPT、地震自救互救视频、地震模拟体验仪。
2. 学具:安全手册、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自救互救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情景,引发他们对地震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危害性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地震发生时在教室内如何避险为例,讲解具体的自我保护措施。
4. 随堂练习(5分钟)模拟地震发生,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并在体验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5.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地震后的求生技能,分享各自的想法。
7.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纸张创作地震自救互救宣传画,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求生技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画笔和纸张创作一幅地震自救互救宣传画。
(2)与家长一起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演练自我保护方法。
2. 答案:(1)宣传画内容要包含地震自救互救的方法,如:躲在桌子下面、双手护头等。
(2)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幼儿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开展地震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组织地震应急演练,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地震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60cf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d.png)
《地震来了怎么办》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的相关知识。
教材为幼儿园安全教育课本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应急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 教育幼儿在地震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理,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地震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安全知识卡片、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情景,引导他们关注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原因。
(2)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护住头部等。
(3)教育幼儿地震后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如寻找安全出口、避免拥挤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图片形式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原因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应急处理2. 地震自我保护方法:躲到桌子下护住头部避免拥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地震的原因。
(2)画出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2. 答案:(1)地震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面震动。
(2)正确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但在地震后应急处理方面,部分幼儿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07b83e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f.png)
幼儿优质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安全知识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该内容位于教材第三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何在地震后进行安全疏散和求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地震后的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后的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课件、地震模拟视频、安全演练道具。
2. 学具:地震应急包、安全帽、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震模拟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引发学生对地震的恐惧感,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用书包保护头部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5. 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后的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如:如何判断安全通道、如何求救等。
6. 演练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让学生实际操作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地震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种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请详细说明地震后的安全疏散和求救技巧。
2. 答案:(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通常会造成地面震动。
(2)①躲到桌子下;②用书包保护头部;③远离玻璃、窗户等易碎物品。
(3)①判断安全通道,迅速撤离;②保持冷静,不要拥挤;③向安全地带疏散;④如被困,可通过敲击物体、呼救等方式求救。
幼儿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e13917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3.png)
幼儿课件《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安全常识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应对》中的“地震来了怎么办”。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地震后的安全检查和应急逃生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3. 提高幼儿在地震后的应急逃生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及地震后的应急逃生技巧。
教学重点:地震的基本概念、自我保护意识及应急逃生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视频、安全常识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感受地震的威力,引发他们对地震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危害性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图片形式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地震知识,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5. 操作实践(10分钟)模拟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应急逃生。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危害性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应急逃生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用画笔和画纸画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2)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家人。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操作实践的安排5. 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及地震后的应急逃生技巧。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发生地震怎么办》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发生地震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4f7ee4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05.png)
幼儿园安全教育课件《发生地震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第三节《发生地震怎么办》,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尊重自然,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震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动画片、地震自救互救演示图、模拟地震演练道具。
2. 学具:模拟地震体验包、安全知识卡片、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科普动画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关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躲到桌子下面”、“用书包保护头部”等,并通过演示图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地震演练,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互相帮助,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躲到桌子下面用书包保护头部远离高大建筑物2. 地震后的注意事项:保持冷静,不慌张小心余震,避免二次伤害及时与家人联系,报告平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地震后,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 答案:(1)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用书包保护头部,远离高大建筑物。
(2)地震后,我们要保持冷静,小心余震,避免二次伤害,及时与家人联系,报告平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幼儿园.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f797f3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b.png)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 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范”,详细内容为“地震来了怎么办”。
该章节主要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地震后的应急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 教育幼儿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知识挂图、地震模拟演示器、安全自救手册。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自救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案例,引导幼儿关注地震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地震知识挂图,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波的传播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地震模拟演示器,演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自我保护动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安全自救卡片,组织幼儿进行地震自救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地震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3. 地震后的应急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震自救演练记录。
答案:幼儿需根据课堂所学,画出地震自救演练的过程,并标注关键动作。
2. 作业题目:地震后的应急处理方法。
答案:幼儿需列举至少三种地震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如:保持冷静、寻找安全通道、避免拥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地震科普馆,深入了解地震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防震安全知识教案ppt:地震来了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防震安全知识教案ppt:地震来了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7362ff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幼儿园大班防震安全知识教案PPT:地震来了怎么办1. 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和伤害。
为了保障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安全,我们需要在平常日常的教育中加强地震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本次教案旨在教授幼儿园大班幼儿地震到来时的应对措施,以增强他们的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学习目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学会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行动•掌握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3. 地震的基本知识3.1 地震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晃动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一般是地壳快速释放存储的能量所致。
3.2 地震的特征•地震具有突发性,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地震通常伴随着地面的晃动和强烈的震感。
•地震会引发其他灾害,如地裂、地陷、火灾等。
3.3 地震的等级和震感•地震等级一般用地震矩或里氏震级表示,数值越大,地震越强烈。
•震感是指人们在地震中感受到的晃动程度,分为强烈、剧烈、厉害、轻微等。
4. 地震来了怎么办4.1 预警与防护•若收到地震预警通知,保持冷静,立即采取预警措施,如躲避到安全区域。
•幼儿园需配备专业地震防护设备,如桌子下的隐蔽避难所。
4.2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行动•学会迅速躲避到桌子下等坚固结构物附近的安全地方。
•握住桌子或坚固物体以保持稳定,避免倒地受伤。
•用手掩护头部和脖颈,保护重要器官不受伤害。
•避免躲藏在有厨具或易坠物的区域。
4.3 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在地震停止后,保持冷静,听从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
•迅速有序地进行撤离,遵守幼儿园的应急疏散计划。
•在外等待指示期间,避免靠近玻璃门窗和高墙。
•切勿逆风行走,以防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危险。
5. 教学方法•利用PPT展示地震基本知识和安全措施。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习效果。
•讲解时融入趣味故事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实际感受,进行模拟演练和小组讨论。
6. 教学评估•设计简单的问答题,测试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情况。
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幼儿园
![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8a53d24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9.png)
地震来了怎么办课件幼儿园一、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的定义、成因、分类;2. 地震防护措施: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家庭防护措施、学校防护措施、户外防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2. 让学生掌握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学会基本的防护措施;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的防护措施。
难点:地震来临前的预兆识别及应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科普挂图、地震防护手册、地震演练道具;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地震科普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自然灾害吗?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地震的基本概念:教师简要介绍地震的定义、成因、分类;(2)地震防护措施:教师详细讲解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家庭防护措施、学校防护措施、户外防护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地震防护手册,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及应对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地震防护场景,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基本概念定义、成因、分类2. 地震防护措施预兆、家庭、学校、户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地震的定义、成因、分类;(2)列举地震来临前的预兆,并说明如何应对;(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地震防护的重要性。
2. 答案:(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2)地震来临前的预兆有:动物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等。
应对方法: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防护措施,如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卫生间等;(3)地震防护关系到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震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地震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幼儿园.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e6e863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c.png)
2024年发生地震怎么办课件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的相关知识。
教材选用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指南中关于自然灾害的部分,具体涉及第三章第三节“地震的认识与应对”。
详细内容包括地震的定义、成因、前兆现象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勇敢和冷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地震的成因及前兆现象,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震动画课件、地震模拟体验仪、安全自救手册。
学具:彩笔、画纸、安全自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震动画课件,让幼儿感受地震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地震的危害。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地震的成因、前兆现象以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使用地震模拟体验仪,让幼儿亲身体验地震,并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动作。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6. 游戏互动(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地震自救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7. 情景模拟(5分钟)设置地震情景,让幼儿现场模拟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定义、成因、前兆现象。
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七、作业设计(1)用彩笔画出地震时的场景。
(2)列出地震发生时应该怎么做。
2. 答案:(1)画出地震时的场景,如房屋摇晃、家具倒地等。
(2)地震发生时应该:①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等。
②保护好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
③不要慌张,保持冷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地震自救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发生地震怎么办精品课件幼儿园.
![发生地震怎么办精品课件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21c9d2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8.png)
发生地震怎么办精品课件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的防护”,详细内容为“发生地震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使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要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地震发生时的冷静、勇敢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地震中冷静应对,正确使用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震演示模型、图片、PPT课件。
2. 学具:模拟地震演练道具、安全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幼儿了解地震的破坏力,引发他们对地震的关注。
(1)展示地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地震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1)使用PPT课件,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2)结合地震演示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地震的成因。
3. 实践操作:教授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1)讲解“伏地、遮挡、手抓牢”的自我保护要领。
(2)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地震演练,巩固自我保护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幼儿学会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1)出示例题:“地震发生时,小明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小明应该怎么做?”(2)引导幼儿讨论,给出正确答案。
5. 随堂练习:检验幼儿对地震自我保护方法的掌握。
(1)发放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回答相关问题。
(2)组织幼儿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地震的成因2. 地震的危害3. 地震自我保护方法伏地、遮挡、手抓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长的帮助下,绘制一幅地震自救的宣传画。
2. 答案:正确绘制地震自救宣传画,展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地震自我保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果班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 地振动,是地 壳快速释放能 量过程中造成 振动,期间会 产生地震波的 一种自然现象。
二、地震有什么危害?(1)
房屋倒塌 交通不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地震有什么危害? ( 2)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二、地震有什么危害? ( 3)
无家可归
三、地震来了,如何躲避?
1、选择地方:学习桌、卫生间、承重墙附近
三、地震来了,如何躲避?
2、身体躲避时姿势:屈膝抱头、屈膝俯卧
三、地震来了,如何躲避?
3、用书包、枕头保护头、眼睛等关键部位
三、地震来了,如何躲避?
4、离开危险地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