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预防接种规范操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操作规范
接种前准备
1 、 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室内宽敞清洁、光 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 供儿童和家长休息、等候的条件。
2 、接种场所应当按照登记、健康咨询、接种、记录、观 察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3 、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 / 台分别设置醒目的疫 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和漏种。
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 收销毁。
接种记录、观察与预约
1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 记录 所接种疫苗的年、月、 日及批号。接种记录书写工整,不得用其它符号代替。
2 、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 留 在接种现场 观 察 15 ~ 30 分钟。如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4 、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 毒记录。
5 、 接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核实受种对象
1 、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 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 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2 、 接种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年、 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
3 、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国家药典的规定,对未 收入药典的疫苗,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目前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见下表。
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疫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类疫苗 乙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流动儿童建卡建证: 2 个月内建卡、 EPI 系统有登记, EPI 系统登记信息和接种证一致。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控制传染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
为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预防接种计划。
1.1 制定预防接种计划,明确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接种疫苗、接种程序等内容。
1.2 根据疫情和疾病流行情况,及时调整预防接种计划,确保接种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二、接种对象管理。
2.1 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的接种档案,记录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接种剂次等信息。
2.2 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接种对象的禁忌症和过敏史,确保接种安全。
2.3 加强对接种对象的宣传教育,提高接种意识,促进接种率的提高。
三、接种疫苗管理。
3.1 严格遵守疫苗管理规定,确保疫苗的储存、运输、接种等环节符合卫生标准。
3.2 对疫苗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3 加强疫苗的信息发布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消除不实信息的影响。
四、接种程序规范。
4.1 接种前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告知接种对象接种的目的、注意事项、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4.2 严格按照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注意接种部位、接种剂量、接种方法等细节,确保接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接种后对接种对象进行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突发情况。
五、接种效果评估。
5.1 建立健全的接种效果评估机制,对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5.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接种效果和保护力。
六、预防接种宣传。
6.1 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理解。
6.2 制定并实施预防接种宣传计划,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宣传,提高接种率和免疫力。
6.3 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七、预防接种工作的保障。
7.1 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7.2 加强预防接种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预防接种操作规则
预防接种操作规则1. 洗手在进行预防接种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彻底洗手,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洗手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用流水将双手湿润。
- 取适量的肥皂,揉搓双手,包括手指、指甲、手腕和手背。
- 搓洗双手至少20秒。
- 用流水充分冲洗双手,确保洗净肥皂。
- 使用纸巾或洁净手布擦干双手。
2. 操作场所准备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时,操作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并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准备:- 清理操作场所,确保无杂物和污垢。
- 使用消毒剂清洁操作台面、器具和其他表面。
- 准备所需的疫苗、注射器、针头等必要设备,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 检查设备和器具的完整性和卫生状况,如果有损坏或脏污,应立即更换或清洁。
3. 接种程序在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接种程序:- 检查患者的接种记录,确认所需接种疫苗和剂量。
- 向患者解释接种的目的和风险,并征得其同意。
- 使用消毒剂清洁接种部位。
- 打开疫苗包装,准备注射器并吸收正确剂量的疫苗。
- 将针头插入患者皮肤并注射疫苗。
- 用洁净的棉球或纱布进行轻轻的按压,以防止渗出和感染。
4. 接种后护理接种疫苗后,操作人员必须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 向患者提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如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等。
- 记录接种信息,包括接种日期、疫苗类型和剂量等重要信息。
以上为预防接种操作规则的简要概述,请操作人员在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时遵守以上规则,以确保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
防疫接种操作方法
防疫接种操作方法
1. 手部消毒:在接种前,接种者应该先用洗手液对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对双手进行消毒。
2. 定位注射部位:接种者需要在接种部位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是上臂肌肉区域。
接种者应该在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区域,以确保注射部位的卫生。
3. 技术操作:接种者在确认注射部位后,需要使用规范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操作,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并且按照标准的接种程序进行注射操作。
4. 观察观察:接种完成后,接种者需要观察接种者的身体反应,包括是否有异常的反应,例如疼痛、肿胀、出血等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接种者应该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一段时间,以备必要时的应对。
5. 记录信息:接种者需要在接种完成后记录接种的相关信息,包括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者的个人信息和接种时间等信息。
以上是防疫接种的一般操作方法,具体操作应该遵循相关的医疗标准和规范,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操作手册
预防接种操作手册简介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预防接种的相关信息和操作流程,旨在帮助医生和护士正确地进行疫苗接种。
以下是预防接种操作手册的内容和要点:1. 接种前准备在接种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了解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运输储存条件等信息。
- 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疫苗的完整性,确保疫苗质量良好。
- 准备好接种工具和设备,如注射器、棉球、酒精消毒剂等。
2. 接种流程接种流程应遵循以下步骤:1. 验证接种者身份,确认接种者的个人信息和接种历史记录。
2. 解释疫苗的目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回答接种者和家长的疑问。
3. 消毒接种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剂在接种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4. 准备疫苗,根据疫苗说明书的剂量要求正确配制疫苗。
5. 注射疫苗,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6. 观察接种者,确保接种后适当观察接种者的身体反应,及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7. 记录接种信息,准确记录接种者的个人信息、接种时间和接种疫苗的详细信息。
3. 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提醒接种者和家长注意疫苗可能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告知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强调接种者回访的重要性,及时跟踪接种者的疫苗反应情况。
3. 妥善处理疫苗残余物品,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未使用的疫苗。
4. 接种记录管理良好的接种记录管理对于预防接种的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 确保接种记录的准确性,及时记录接种者的个人信息和接种疫苗的详细信息。
- 建立完善的接种档案系统,方便查询和跟踪接种者的接种情况。
- 定期更新疫苗库存和接种率统计数据,为疫苗供应和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
以上是预防接种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和要点,通过正确遵循操作流程,将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手册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预防接种规范
预防接种规范预防接种规范是指根据疾病传播和防治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接种程序和规范,以确保接种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预防接种的常规规范:1. 接种计划:根据国家、地区和个人接种计划,制定接种时间和顺序。
按照计划,确保接种人群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接种相应的疫苗。
2. 接种对象的筛查:在接种前,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筛查,了解其个人疾病史、过敏史和免疫功能状态,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3. 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接种对象的年龄和免疫史,选择适合的疫苗接种。
确保疫苗品种的选择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4. 疫苗保存和运输:疫苗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保存和运输,避免疫苗的变质和失效。
5. 接种操作规范:接种过程中,接种者应采取洁净操作,使用无菌针头和注射器,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
6. 接种部位和方式:根据疫苗的要求,确定接种部位和接种方式。
常见的接种部位有上臂三角肌,接种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7. 接种后观察和记录:接种完成后,接种者应观察接种对象的不良反应,记录疫苗的批号、接种日期和疫苗剂次等信息。
8. 不良反应处理:如有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向相关部门汇报。
9. 接种效果评估:接种完成后,定期对接种对象进行免疫效果的评估,确保免疫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10. 监测疫苗安全性:对接种后的疫苗安全性进行监测,发现和报告疫苗不良反应和健康问题,确保疫苗安全性和质量。
以上是预防接种的常规规范,对于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非常重要。
同时,每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特定的规范和程序,请根据当地的指导方针进行接种。
预防接种实施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实施工作规范一、预防接种准备工作(一)确定受种对象1、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规定的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
2、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
3、清理接种卡(簿),根据接种记录核实受种对象。
4、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与本地儿童同样管理。
(二)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当方式,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三)分发和领取疫苗1、根据各种疫苗受种人数计算领取疫苗数量,做好疫苗领发登记。
2、运输疫苗的冷藏包(箱)应根据环境温度、运输条件、使用条件放置适当数量的冰排。
(四)做好注射器材、药品的准备工作。
二、预防接种时的工作(一)核实受种对象1、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2、接种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年、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
3、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薄)和接种证上记录。
(二)接种前告知和询问健康状况(三)接种现场疫苗管理1、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
2、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3、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4、注射剂型疫苗的使用(1)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底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再用消毒干棉球/纱布包住颈部掰开。
(2)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3)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
(4)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范一皮内接种法1.适用疫苗:卡介苗;2.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3.操作方法:1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左胳膊;2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蓝芯注射器配号针头吸取1人份摇匀后的疫苗,皮肤常规消毒,等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二皮下接种法1.适用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2.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3.操作方法: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左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2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三肌内接种法1.适用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2.接种部位:乙肝疫苗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或大腿中部前外侧肌肉;3.操作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注射①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在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身后;家长用左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叉腰;右上臂接种时相反;②用或1ml注射器配上6号或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4.接种白百破联合疫苗、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等,要将疫苗充分摇匀;四口服法1.用于口服脊灰疫苗的接种;2.用消毒的药匙将脊灰疫苗送入儿童口中液体疫苗可直接滴入,用凉开水送服咽下;3.月龄小的儿童,推荐使用液体疫苗;若喂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碾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4.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标准版)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一、接种场所必须宽阔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备有空调,定期对室内空气、物表进行消毒。
二、接种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戴口罩、帽子进行接种。
三、接种操作必须一苗一人一桌,标志明确,疫苗存入要冷藏。
四、接种前要做到三核对,三询问,三检查。
1、三核对:查验接种证时必须仔细核对姓名、年龄、预约接种疫苗名称。
2、三询问:具体询问健康史、过敏史、既往接种副反映史及禁忌症。
3、三检查:检查疫苗旳效期、性状,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旳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旳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五、接种时,做到“三严”、“三准”。
1、三严:严格掌握禁忌症,严格掌握无菌操作,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接种(糖丸苗一人一勺,门诊看服下肚)。
2、三准:接种时严格进行消毒,做到部位准,途径准,剂量准。
六、接种后,及时做好记录,(年月日、剂量、疫苗批号、签章)不得用符号替代,接种数据及时备份,记录上报。
七、一次性注射器材必须索取“三证”,使用后针管必须分离,经毁形、消毒后统一回收解决。
八、疫苗启动后放置时间:活疫苗不得超过半小时,死疫苗不得超过一小时,超过时间应立即废弃。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疫苗接种已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接种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规范的接种工作是确保接种效果和保障接种者健康的重要保证。
以下是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接种工作的导读员有所帮助。
一、接种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疫苗和器械接种前必须确认所需疫苗和器械齐全。
疫苗应符合品质标准,存储环境应符合规定。
器械应该洁净、无损伤、使用前消毒。
2.深入了解接种者情况在实施疫苗接种之前,了解接种者的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对判断疫苗接种方式及药物种类的选择很重要。
在此基础上,确定接种方式、剂次、加强次数等,并详细告知接种者有关疫苗的基本情况和接种注意事项。
二、实施接种操作1.准确地注射疫苗注射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推荐药剂量和接种位置,以及按照动画学原理将针头尽量高低固定并夹紧肌肉注射。
注射时必须使用无菌和一次性器械,注射后必须清洗和消毒注射位置。
2.记录接种信息完成疫苗接种后必须注明,接种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和接种部位等详细信息。
同时还要规范补充医疗记录,医生接种者及家长要互相确认有无过敏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或疑问,立即查找并处理。
三、注重后续跟踪服务1.患者召回和短信提醒疫苗召回机制是代表疾病预防服务的标志,如召回疫苗、肉毒症毒素、冻干血浆等对接种服务有科学、及时和及时的回应机制。
疫苗接种手册和健康手册是有益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跟踪接种情况。
2.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是医学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始终坚持。
如果出现疫苗不良反应,医生必须立即停止接种并进行及时处理。
总之,预防接种工作作为一种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它对抗击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规范的接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们可以严格履行规范,以确保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预防接种操作规范要点
预防接种禁忌证和慎用证
禁忌证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 苗后会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异常反应 的机会。它是以个体的状态决定的, 而不是疫苗本身。
慎用证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 会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机会,或者疫 苗可能失去免疫效力(如给刚刚注射过免 疫球蛋白的人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禁忌症证
先天性心脏病:
需要治疗的都不接种。
单纯的卵圆孔未闭不算先天
性心
脏病;
过敏史: 过敏史指对多种食物、药物都过敏的过敏体质; 对鸡蛋有明确过敏史;对疫苗相关成分已知有过敏史; 上次接种该疫苗后出现过敏者算有过敏史。 只对某种食物或药物(如新霉素等)过敏的,可由家长自愿选择接种。
免疫异常:免疫缺陷、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以及 应用皮质类固醇、烷化剂或放射治疗而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 减毒活疫苗。
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不要折叠、 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 接种信息。
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接种前 一天给宝宝先洗澡,当天穿宽松、 柔软、有袖的外套。
口服脊灰糖丸疫苗前半小时不要喂奶或 进食温热食物或饮品。口服霍乱疫苗最 好在餐后2小时服用。
育龄期妇女若准备怀孕接种前请事先咨 询接种医生;妊娠期的妇女不能接种活 疫苗。
记录疫苗的使用数量及废弃数量, 剩余疫苗按以下要求处理: 一是废弃已开启安瓿的疫苗。
二是对使用时存储在合格冷链条件 下未超过有效期的剩余疫苗做好标 记,放回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在 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
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Thank You !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接种
1、适用疫苗:百百破联合疫苗、白
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灭活
疫苗等。
2、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操作步骤
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
以下是预防接种的操作步骤:
1. 确定接种计划:根据国家和地区的预防接种计划,了解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时间表。
2. 提前预约:在接种前提前预约接种点,以便安排时间和准备所需材料。
3. 健康评估:在接种时,进行健康评估,回答相关问题,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4. 接种区域准备:对接种区域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5. 疫苗准备:将所需的疫苗从冷藏处取出,检查疫苗的过期日期和完整性。
6. 注射操作:准备好注射器和针头,确保使用无菌器具。
按照正确的注射技术将疫苗注射到正确的部位。
7. 包扎处理:在接种后,对注射部位进行包扎处理,以防止感染和出血。
8. 监测观察:在接种后,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疫苗副作用,记录相关信息。
9. 给予相关建议:在接种后,向接种者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以确保接种效果和后续的健康管理。
10. 记录和报告:将接种相关信息记录在个人接种卡或电子健康档案中,并向相关部门报告接种情况。
以上是预防接种操作的基本步骤,确保按照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操作,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方法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方法
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
以下是预防接种技术操作的一般方法:
1. 准备工作:
- 检查疫苗和接种工具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 确保接种者和接种者家属没有对疫苗过敏反应的风险。
- 准备所需的消毒剂、棉球、注射器、针头等。
2. 注射场所准备:
- 选择干净、安静、避光的室内或室外场所。
- 确保有足够的光线和适当的仪器和设备。
- 清洁和消毒注射椅或床、注射台及其周围区域。
3. 消毒:
- 使用70%乙醇、2%氯己定等消毒剂清洁注射者和接种者的皮肤。
- 使用消毒液清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椅或床。
4. 疫苗准备:
- 打开疫苗容器,检查疫苗是否过期或有任何异常。
- 摇匀悬浊液状疫苗。
- 准备正确剂量的疫苗。
5. 注射技术:
-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通常是上臂三角肌)。
-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 用注射橡胶套管束住接种者的上臂,帮助定位注射部位和减轻注射疼痛。
- 快速且稳定地注射疫苗。
-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受到任何感染。
6. 疫苗后的护理:
- 观察接种者是否有任何不适反应。
- 记录接种日期、剂量和接种者的个人信息。
- 告知接种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常见不适症状和如何处理。
以上为一般的预防接种技术操作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确保疫苗储存和运输条件符合规范,包括温度控制、光照防护等,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注射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疫苗注射前,应详细询问接种者的个人健康情况,了解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并根据接种疫苗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式。
3. 注射器具的使用和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接种疫苗的途径和时间:根据接种疫苗的途径和时间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途径和时间点进行接种。
5. 接种记录的完善和管理:对接种者的相关信息和接种疫苗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卫生部门上报,以便追踪和管理接种情况。
6. 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密切监测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和报告,确保接种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7. 健康宣教和咨询:及时向接种者提供相关疫苗知识、接种后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等健康宣教和咨询服务。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及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及服务流程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一)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
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
接种工作职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查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华诞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工具、接种疫苗的品种。
询问受种者的安康状况以及是不是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大概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回响反映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照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3.接种后的工作。
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三、服务流程1预预预预预预预防接种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1.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3预预预预6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2.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3.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1预预预预预预预1.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2.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3.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30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防接种操作要点
预防接种操作要点
1. 接种准备
- 确保接种者和接种设备的卫生
- 准备和核对接种所需的疫苗和注射器具
- 根据接种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选择适当的疫苗- 与接种者及其家人交流接种的重要性和益处
2. 注射操作
- 具备正确的注射技术和操作技巧
- 采取适当的姿势和位置来确定注射部位
- 在注射前进行皮肤消毒
- 使用新的注射器具和针头,确保无划痕或污染- 按照疫苗使用说明正确注射剂量
- 确保有效且安全地处理和储存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3. 监测与评估
- 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相关信息
- 提供必要的监测和评估,例如测量体温等
- 及时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4. 健康教育和宣传
- 向接种者及其家人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材料
- 解答接种者或家人的疑虑和问题
- 推广接种的重要性和提高接种率
5. 记录和报告
- 确保详细和准确记录每次接种的信息,包括日期、疫苗种类、剂量等
- 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要求报告接种信息
- 及时更新接种记录和接种卡
以上是预防接种操作的要点,通过遵循这些要点,可以确保接
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预防疾病的效果。
如何进行预防接种规范操作
接种步骤
• 接种前核实接种对象和接种证,回收接种 通知单,检查卡、证,对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 次接种对象,接种何种疫苗。发现有误应 及时更正。对不属于本次接种的对象,要 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接种疫苗-1
• 疫苗使用 -- 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名 称,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 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 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百白破、乙肝等疫 苗一律不得使用。 • 检查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 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 时间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 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接种操作
验收接种凭证,核实接种对象和疫苗。 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 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 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 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 叉腰。 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 病变处。 用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 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 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方法和部位 接种疫苗。 吸取疫苗和注射时,手不能触碰注射器的针芯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
2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 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 次间隔≥12个月
3周岁,6周岁
2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第1针
第2针
第3针
疫苗管理
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储存、分发和运输工 作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 苗、A+C群流脑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预防接种操作规程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有效方法,是预防、控制或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使预防接种安全、有效地顺利开展,特制定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一)、利用每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及其它有利时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计划免疫科学知识。
(二)、参加接种的人员都必须具备执业资格,经过计划免疫专业培训,能正确掌握接种对象,疫苗性质,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接种反应判断、处理方法,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
(三)、接种使用的帐、证、注射器材、冷藏设备、消毒药品、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均要事先准备齐全。
二、现场操作步骤:(一)、接种前应认真实行“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制度,常规地询问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体检,严格掌握禁忌症;实行预防接种前知情同意制度,所有预防接种必须由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并在预防接种通知单上签名后方可接种。
(二)、核对被接种者姓名、年(月)龄,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检。
若有禁忌症,一律不予接种。
(三)、检查使用制品,核对标签、查看批号、有效期,检查安瓿有无破裂或封口不严、苗液有无摇不散凝块、颗粒、霉变、冻干制品,须按说明书规定方法进行稀释。
(四)、接种操作:1、皮肤消毒:(1)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
(2)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无菌棉球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
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3)接种部位的皮肤消毒,一般不用碘酒,尤其是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碘酒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按规定的接种方法和剂量接种。
2、接种技术(1)、皮内接种法a)接种(皮试)部位: PPD试验和锡克氏试验应在左前臂掌侧中部,BCG接种应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
b)操作方法:用1ml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筒,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管,然后注入疫苗或试验液,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皮丘,皮丘直径为8~10mm,并有毛孔可见。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1.接种前准备在进行接种前,医务人员首先需要确认儿童的疫苗接种史,并检查接种记录,确保接种的类型和接种间隔时间。
同时,对儿童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其身份和是否有禁忌症,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此外,医务人员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确保疫苗的质量。
2.接种手术台的准备接种手术台应处于清洁状态,并配备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医务人员需要使用无菌的消毒液对接种台进行清洁处理,并将所需的注射器、针头等准备齐全。
此外,还需要准备适当数量的保险针头和一次性注射器,以防止交叉传染。
3.接种部位的选择接种部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在给儿童进行接种时,通常选择上臂三角肌部位或股外侧部位作为接种部位。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接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注射技术在进行注射时,医务人员需要采用正确的注射技术。
首先,需要确保注射器和针头是无菌的,并要注意使用合适尺寸的针头。
接着,将皮肤上擦拭酒精棉球,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让皮肤紧张。
注射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注射角度和深度,避免针头插入过深或浅。
注射结束后,应将针头迅速收回并按压接种部位,然后用棉球轻轻按压,以促进血液塞栓。
5.注射后处理注射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对儿童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异常反应。
同时,应指导家长进行相关的护理,如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剧烈活动等。
6.记录和储存接种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接种信息,并将其存档。
同时,疫苗的剩余量应进行记录,以便做好补充和储存管理。
7.安全操作总之,在进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循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地操作和执行,才能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也是提高医务人员接种技术的关键。
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为了保护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预防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预防接种程序规范:
1. 接种前
在接种之前,应该了解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包括该接种的目的、注意事项、适应人群等。
同时,需要核实接种者的身体状况,
包括身高、体重、过敏情况等。
如果接种者有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接种。
接种之前,还需要对接种器具和疫苗
进行核对,确保无异常。
2. 接种时
接种程序规范包括接种前准备、接种疫苗、观察等环节。
接种前,应先进行消毒,并采用合适的接种器具。
接种疫苗时,需要注
意注射部位、注射深度等。
接种之后,应该观察接种者有无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情况。
3. 接种后
接种后,应该及时记录接种信息,并提醒接种者关注接种后的身体反应。
如果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进行处理。
在接种之后,还应该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并避免剧烈运动、游泳等活动,以免影响接种效果。
通过遵守预防接种程序规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积极接种预防疫苗,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
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职责
接种单位 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
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下图);把三角肌的长 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 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 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 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 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 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
3、4、5月龄, 18-24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口服
肌内注 射
肌内注 射
1粒 0.5ml 0.5ml
第1、2剂次, 第2、3剂次间 隔均≥28天
第1、2剂次, 第2、3剂次间 隔均≥28天
麻风疫苗(麻疹 疫苗)
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附着处
皮下注 射
0.5ml
免疫程序2
• 器材清理: 清点一次性注射器使用数量并记录,针 头统一消毒、毁形、焚烧; 对损坏和报废的器材做好记录,并随时 增补。
整理接种现场-2
• 疫苗处理: 启开安瓿未用完的苗,必须废弃。
未打开的疫苗如冷藏容器内冰未完全溶化,则做好标记, 放冰箱保存,并于有效期内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 如 冷藏容器内的冰已全部溶化,脊灰疫苗应全部废弃,其 他疫苗做好标记,下次接种时先使用,并仅限于使用一 次。 失效、破损或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废,报废疫苗均交当 地疾控中心统一回收、核实、登记后方可生效。
群体性预防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 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 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
应急接种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 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五、预防接种实施
接种前准备(落实接种对象、疫苗准 备、接种器材、药品准备、接种室消 毒)
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
藏保管制度 ➢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
种门诊 ➢ 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件规范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承 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步骤 (预检、接种、登记、留 观、预约、宣传)
接种后的工作(处理剩余疫苗,清理 器材,整理接种卡、簿,访视)
接种前准备-1
确定接种对象 根据免疫程序,确定应接种对象,包括上次
未接种对象、本次新增接种对象和流动儿童 漏种对象 清理接种卡、册,根据接种记录核实接种对 象,选出接种对象卡片(或抄写名单)
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 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 种过程中乱动。大年龄儿童可取坐位或立位,注射侧的手 叉腰。 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 病变处。 用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 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 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方法和部位 接种疫苗。 吸取疫苗和注射时,手不能触碰注射器的针芯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
麻腮风疫苗 (麻腮疫苗、 18-24月龄 麻疹疫苗)
A群流脑疫 苗
6-12月龄
A+C流脑疫 苗
3周岁,6周岁
1
上臂外侧三角肌 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 射
0.5ml
2
上臂外侧三角肌 附着处
皮下注 射
30μg/0.5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2
上臂外侧三角肌 附着处
皮下注 射
100μg/0.5m 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 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 次间隔≥12个月
接种前的准备-4
• 准备药品、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 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注射器、 压舌板、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针剂等、 污物桶及一次性注射器回收安全盒。
接种步骤
接待儿童家长 → 核实接种对象 →询问儿童健 康状况 → 接种疫苗 → 记录和预约 →观察接 种反应 →整理接种现场 →统计报告随访
• 检查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 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 时间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 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接种疫苗-2
• 疫苗应避免受到阳光直接照射,使用前方 可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 容器的次数,开后应及时关严。
• 冷藏容器内的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 在接种门诊,上午门诊下班时应将未开启 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内。
接种技术
• 皮内接种法
操作方法 用1ml注射器吸取疫苗,皮肤常规消毒, 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 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10~15度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管,然后注 入疫苗或试验液,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 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角后,拔出针头。勿按 摩注射部位。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 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 口服法
①用于OPV服用。
②用消毒的药匙(口杯)将脊髓灰质炎疫苗送入 儿童口中,用凉开水送服咽下。
③月龄小的儿童,喂服糖丸疫苗时可将糖丸碾碎, 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 将糖丸疫苗溶于5毫升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口 服咽下。
图 10-7 皮下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①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②操作方法用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
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持注射 器(以执毛笔式),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 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 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 压针眼部位。
④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 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注意:腹泻儿童推迟服用,不能带回家服用、服苗前半小时不 能吃奶和热水
七、接种注意事项
1、疫苗易被酒精杀灭,皮肤消毒 后需待干后可注射。
2.加吸附剂的疫苗,注意摇匀,及 注射部位和深度。
4.活疫苗安瓿开启半小时,死疫苗 开启一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应当建立真 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 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半年盘查1次,做 到帐、苗相符
四、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组织形式
常规接种 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 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 务
如何正确进行预防接种
2013年1月
一、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乡镇、社区防保组织 乡镇、社区防保组织依据其职责设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单位 ➢ 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 ➢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 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
接种步骤
• 接种前核实接种对象和接种证,回收接种 通知单,检查卡、证,对姓名、性别,出 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 次接种对象,接种何种疫苗。发现有误应 及时更正。对不属于本次接种的对象,要 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接种疫苗-1
• 疫苗使用--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名 称,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 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 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百白破、乙肝等疫 苗一律不得使用。
图 10-5 皮内注射法
• 皮下接种法
①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②操作方法 用1ml 或2ml注射器,吸取 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局部 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度角, 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 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 苗,快速拔出针头。若有回血,应更换 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青海省免疫规划疫苗
11种
卡 介 苗 BCG
乙肝疫苗
脊 灰 疫 苗 OPV
百白破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疫苗HAV 麻腮风疫苗 MMV
甲肝灭活疫苗HAV
白破疫苗 DT
A 群 流 脑 疫 苗 MAV AC 群 流 脑 疫 苗 麻风疫苗 MRV
HBV DPT
MACV
免疫程序1
疫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1、记录观察与预约
• 接种完毕,及时在预防接种证上正确记载所接种疫苗 的年、月、日、疫苗批号及接种者签名。接种记录要 书写工整,不得用其他符号代替。
• 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儿童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分钟, 有无接种反应。
• 与儿童家长或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 和地点。
2、整理接种现场-1
接
接种对象 种
月(年)龄
剂
次
接种部位
接种途 径
接种剂量 /剂次
备注
0、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 射
酵母苗5μg/0.5ml, CHO苗10μg/1ml、 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 内接种第1剂 次,第1、2剂 次间隔≥28天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 处
皮内注 射
0.1ml
2、3、4月龄,4 周岁
接种前准备-1
主动搜索发现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接种对象。 发现后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