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规划活动。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城市规划原则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2.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 人本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能够适应城市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5. 公平性原则:城市规划应追求公平,避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均等化分布。

6. 可达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交通可达性,建立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物流运输。

7. 文化保护原则:城市规划应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视文化景观和文化环境的保护。

8. 创新性原则:城市规划应鼓励创新,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

9. 可视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形象和视觉效果的塑造,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10. 可操作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转化为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为城市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应用城市规划原理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城市规划原则,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

在具体的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中,也应遵循城市规划原则,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例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可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空间布局,结合可持续性原则,提出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分布。

在具体的区域规划中,可以根据人本性原则,注重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合理规划社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背景介绍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人文环境原理:考虑城市居民的文化、历史、社会需求,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休闲设施,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

2. 经济发展原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投资,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3. 生态环境原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提供清洁的空气、水资源和生态景观。

4. 交通运输原理: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空间布局原理: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确保城市的紧凑性和功能分区,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6. 社会公平原理:关注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减少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具体应用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城市规划提供指导。

2. 总体规划编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发展布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框架。

3. 分区规划编制: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进行细化的分区规划,确定各个区域的用地用途、建造密度、建造高度等规划要素,保证城市的有序发展。

4. 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具体区域或者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考虑人文环境、交通流线、建造风格等因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5. 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确保城市的基础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第一篇总体规划1.总体规划概念(城市规划原理P256)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其工作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的高层次规划,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政策性和法制性的集中体现。

2.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原理P174)1.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2.主要内容: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②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③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④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⑤预测城市人口规模⑥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⑦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⑧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⑨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3.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P259)①同: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

②异:在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③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④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

4.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P26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由发改委负责组织编制,是国家和地方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规划和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关系: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编制和调整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导城市发展。

③侧重点差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注重城市近期、中长期宏观目标和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总体规划强调规划期内的空间部署。

5.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P26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城市职能: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3.用地性质: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4.土地使用兼容性:定义:用地使用兼容是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

一般通过用地与建筑兼容表实施控制。

目前普遍缺少关于兼容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标准的控制。

用地使用兼容不得改变地块的主导用地性质,并应给出兼容强度的指导性指标。

5.容积率: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 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6.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1] 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进行全面和综合的规划,包括城市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旨在有效地组织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确保各个规划的协调和一致性。

2.可持续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公平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确保公平和公正,为城市的各个社会群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缩小城市内部的差距。

4.人本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以人为核心,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

5.功能分区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不同功能,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公园等,实现城市的有机组织和合理的空间布局。

6.健康与安全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注重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城市的安全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7.灵活性和可适应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8.可行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具有可行性,考虑到城市的资源,技术条件和政策环境,确保规划的实施可行。

9.参与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增加公众对规划的参与和认同。

10.专业性原则: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基于科学和专业的方法,依托合适的专业团队,确保规划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以上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基本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生活水平。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一、城市规划原理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目标,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要素1. 居住环境:城市规划应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区,包括合理的用地布局、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应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设施,确保高效、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城市绿地: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城市绿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用地供应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5. 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6.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实施方法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相互影响,如经济、社会、环境等,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包括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3. 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用地,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等,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应注重建筑设计的质量和风格,保持城市景观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法律和法规:城市规划应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6. 监督和评估:城市规划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方案。

四、城市规划原理的意义和挑战城市规划原理的正确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概述

城市规划原理概述

城市规划原理概述1. 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包括城市的布局、建筑、交通、环境等方面。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有一些原理是必须遵守的,本文将对城市规划原理进行概述。

2. 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可持续开展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那么之一。

可持续开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

经济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规划中的建设工程能够提供就业时机和经济增长,并且不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过度的损害。

社会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规划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居民的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环境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规划中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根底设施规划原那么根底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

根底设施规划原那么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根底设施规划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一致,确保根底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城市的需求。

其次,根底设施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达性,确保各个区域都能够便利地使用根底设施。

再次,根底设施规划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此外,根底设施规划要注重灾害防控,考虑地质、气象等因素,减少灾害对根底设施的影响。

4. 空间布局原那么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空间布局原那么要求在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中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域,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再次,注重绿化和景观规划,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空间。

此外,空间布局要注重交通规划,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

5. 社会参与原那么社会参与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原那么。

社会参与要求城市规划中的决策过程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规划需要建立一种开放、透明的决策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其中。

同时,城市规划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让市民能够了解城市规划的内容和影响。

第13章 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ppt课件

第13章 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ppt课件
第13章 城市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四、总体规划的编制
1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和特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三)新时期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 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 措施。
❖ 20世纪以来,城市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规 划越来越认识到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大的范围对城市发 展进行控制和引导。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注重区域整体的空间规划和经济 发展规划的结合,战略性规划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和不同的 空间层次。
❖ 目前,我国也开始对战略性规划进行积极实践和广泛讨论, 许多城市将战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城市总体规划,这 对于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具有重要意义。
❖ 在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重点发展项目等 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出轮廓性安排的基 础上,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 间布局上。
❖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 都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或利用进行的 规划,但是在内容和作用上存在着差异。
❖ 在编制内容上,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社 会和谐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 节约型城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1、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 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但在地域 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条件,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原理涉及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指导。

二、城市空间布局1. 城市功能分区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2. 城市中心区规划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地,应合理规划中心区的空间布局,包括道路布局、建造高度、用地规划等,以提高中心区的形象和功能。

3. 城市扩展与边缘区规划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不断扩展和更新,应合理规划城市的扩展方向和边缘区的开辟,确保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土地利用1. 土地分类根据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等,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 土地利用强度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需求,确定土地的利用强度,包括建造容积率、建造高度限制等,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益。

3. 土地保护与节约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注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倡节约用地,减少土地浪费,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交通规划1. 道路网络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流量,规划城市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支路、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2. 公共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公共交通路线和站点,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规划步行和自行车道,提供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

城市规划原理_总体规划_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原理_总体规划_城市发展战略
第13章 总体规划
❖ 第1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 第3节 城市总体布局 ❖ 第4节 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1节 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1、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 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 解决一定时间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 途径.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3城市性质的表述 突出主要职能,体现主要方向 文字简明,突出重点 性质表述形式:
区域地位作用+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特色类型
XX市城市性质 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国际性山水旅游城市
第2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
北京的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XX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
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XX的城市性质:
XX市是XX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
XX的城市性质: XX市是XX省省会,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
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XX的城市性质: 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XX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2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
问题,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牵一发"和"纲举目 张"的作用的内容. 通常表现在以下内容: 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 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3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
通常包括:基本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的改变; 空间开发的顺序; 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标题: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政策。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它们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整体规划1.1 统筹规划:城市规划应该统筹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1.2 保护环境: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3 人性化设计: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舒适感,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功能分区2.1 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功能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确保城市功能的互补和协调。

2.2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等,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和交通安全。

2.3 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应该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三、密度控制3.1 建造密度:城市规划应该控制建造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保障城市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2 绿地比例: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比例,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3 人口密度:城市规划应该合理控制人口密度,避免人口过度会萃导致社会问题,保障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保护4.1 保护遗产: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

4.2 文化活动:城市规划应该促进文化活动的发展,建设文化设施和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4.3 文化融合:城市规划应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五、社会参预5.1 民意调查:城市规划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民意调查和公众参预,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城市规划原理2.2_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原理2.2_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二、总体规划的内容
总体规划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
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1)城镇体系规划。 (2)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
市职能。 (3)确定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发展规模)等。 (4)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位置等。 (5)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6)基础设施规划 (7)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城市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专题及专项规划(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历史文化名城、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方向 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 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休疗养、旅游、环境保 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
⑶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同属一个规划体系,但两者研究范围不同: 城规研究城市,区规研究区域;两者任务和内容各有特点但相互联系。 区规为总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实现。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城市规划原理。

一、人本原则1.1 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应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1.2 人口分布均衡:合理安排城市内人口的分布,避免人口过度集中或分散不均,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1.3 人居环境优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控制等方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2.1 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2 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城市绿色化和生态保护。

2.3 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空间布局原则3.1 合理用地: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分配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3.2 城市紧凑化: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密度和高度,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城市的紧凑性和交通便捷性。

3.3 城市分区: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使城市结构更加有序和合理。

四、交通规划原则4.1 公共交通优先:鼓励和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减少私人汽车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2 步行和自行车便利性:提供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道,促进步行和骑行的便利性,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4.3 交通网络完善: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和交通枢纽,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五、文化保护原则5.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化景观等,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5.2 文化多样性:尊重和保护不同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创造多元文化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性、长远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城市规划原理是制定城市规划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品质、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规划原理的相关内容。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概念1.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3. 公众参与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广泛的参与机制,实现公众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参与和监督。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5. 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具体内容1. 空间布局原则(1)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实现不同功能区的协调发展。

(2)紧凑布局:城市规划应倡导紧凑型城市布局,减少城市的扩张和碎片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

(3)生态布局: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规划绿地、湿地、水域等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可持续性。

2. 交通规划原则(1)多元化交通:城市规划应构建多元化的交通网络,包括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机动交通等,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2)交通优先:城市规划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减少对机动交通的依赖,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交通安全:城市规划应注重交通安全,合理规划道路、交叉口和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环境保护原则(1)生态保护: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破坏和生态灾害。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环境,制定出的一系列规划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正文内容:1. 城市空间布局1.1 地理条件和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率。

1.2 人口分布和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要考虑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合理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

1.3 绿地和公共空间:城市规划要注重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 交通规划2.1 道路网络规划: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道路网络,确保交通的畅通和便捷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公共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减少汽车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3. 环境保护3.1 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城市规划要注重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合理规划工业区和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减少工业排放和交通噪音的影响。

3.2 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水源地和水体保护区,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3.3 生态保护和绿化: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合理规划绿地和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 社会经济发展4.1 城市经济布局: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经济布局,发展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区,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4.2 社会公平和福利:城市规划要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合理规划社会福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会服务的均等性和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它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指导性文件。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为后代留下良好的城市环境。

2.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整体性为原则,将城市的各个组成部份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适度规模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避免无序扩张和资源浪费。

4.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适宜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内容1.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2.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铁路、公交、自行车等,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4.环境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绿地建设、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5.公共设施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和具体细则,包括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的国土规划是对一个地区的国土开发提供指导,以促进形 成一种全国的最适于社会战略的形式。
2、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⑴ 概念: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
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
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没的综合安排。 ⑵ 主要内容: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方向 合理配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 安排区域性交通、能源、水利、园林、休疗养、旅游、环境保 护等各项区域服务性工程设施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二、总体规划的内容
总体规划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内容 : 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
(1)城镇体系规划。 (2)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 市职能。 (3)确定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发展规模)等。 (4)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位置等。 (5)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6)基础设施规划 (7)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城市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专题及专项规划(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历史文化名城、 旧区改建规划) (12)郊区规划 (13)近期建设规划
4、总体规划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概念:对一定区域内,依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 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在空间 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 础。 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0
3、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概念:由发改委编制,是国家和地方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调控社会 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一般包括城市的基本状况、地位、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分析,确立城 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城市发展的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对策 和措施。
内容:生产、流通、消费、积累、基本建设投资、部门发展、资 源开发利用、经济结构调整等 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总 体规划是规划期内的空间部署,两者相辅相成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中心城区
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中心城区≤ 城市规划区≤市区≤市域。

在实际划定过程中,市区、城
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者可重合。 城市规划区在地级市市区和县级 市市域范围内。
襄樊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市域 规划范围:襄樊市域行政辖 区范围,总面积19724.41平方 公里。 城市规划区 规划范围:襄樊市区的行政范 围,总面积3672.8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 规划范围:以襄荆、襄十和规 划的尹双高速公路围合的范围 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 区作为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 总面积732.92平方公里。
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简介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1—2015)
重大选题
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12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3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34.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研究。
资源环境 35.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36.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37.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39.我国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一、总体规划的认识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 措施。
——《城规基本术语标准 》 ◇ 宏观层面的规划 ◇ 不涉及具体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 ◇ 不作为判断具体开发建设活动合法性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正是从城市统一整体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发展目标、性 质、规模、容量和总体布局形态,制定出战略性的、能指导与控制城 市发展和建设的蓝图。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中的高层次规划,是编制各项城市 专项规划和地区详细规划的基础和依据,是城市规划综合性、整体性、 政策性和法制性的集中体现。
⑶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同属一个规划体系,但两者研究范围不同: 城规研究城市,区规研究区域;两者任务和内容各有特点但相互联系。

区规为总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工业:可根据区域的工业规划来相应确定城市发展数量、位置和用地 根据区规的主导工业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根据区域基础设施布局大致确定城市的工程规划 总体规划是对区域规划的修订和补充
城镇体系规划
三、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1、总体规划与国土规划
⑴ 概念:泛指有关国家用地规划的行为。对国土资源的开产、生物等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日本的国土规划主要是对土地利用、开放、保护作出统筹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