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课件XXXX版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技巧PPT课件
![新闻摄影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f215b367ec102de3bd8931.png)
• 1、光源:人工光、自然光、混合光
• 2、投射方向: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 光、顶光
• 3、光的造型作用:主光、辅助光、背景光、眼神 光、效果光、装饰光(如发光)
• 4、光的基调处理及光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照片的表现技巧---色彩
• 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 运用色彩对比、渲染、冷暖色调变化等手 段提高照片的表现力。
• 2、注意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的搭配 和安排
• 3、景别的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 4、画面讲究均衡
• 5、主要构图方式:正面构图、侧面构图、对角线 构图、三角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曲线构图(s形 构图)、俯视构图、仰视构图、平视构图、散点 式构图……
照片的表现技巧---用光
• 与新闻图片稿件起相同的文件名。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选
+
择
快
门
时
间
的
基
本
原
则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广角镜头使用效果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长焦距镜头使用效果
1200-1700mm重16公斤 +
新闻摄影技巧
摄影技术是成就一幅合格的照片的基础
表现方法为照片内容注入活力
新闻采访的拼抢意识让你获得更多的机会
快速结构画面的能力是训练+经验的结果
+
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是摄影记者永远的追求
+
危险往往来自于你自己的无准备和不小心
+
• 2、投射方向: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 光、顶光
• 3、光的造型作用:主光、辅助光、背景光、眼神 光、效果光、装饰光(如发光)
• 4、光的基调处理及光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照片的表现技巧---色彩
• 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 运用色彩对比、渲染、冷暖色调变化等手 段提高照片的表现力。
• 2、注意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的搭配 和安排
• 3、景别的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 4、画面讲究均衡
• 5、主要构图方式:正面构图、侧面构图、对角线 构图、三角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曲线构图(s形 构图)、俯视构图、仰视构图、平视构图、散点 式构图……
照片的表现技巧---用光
• 与新闻图片稿件起相同的文件名。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选
+
择
快
门
时
间
的
基
本
原
则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广角镜头使用效果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长焦距镜头使用效果
1200-1700mm重16公斤 +
新闻摄影技巧
摄影技术是成就一幅合格的照片的基础
表现方法为照片内容注入活力
新闻采访的拼抢意识让你获得更多的机会
快速结构画面的能力是训练+经验的结果
+
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是摄影记者永远的追求
+
危险往往来自于你自己的无准备和不小心
+
第十五部分新闻摄影教学课件
![第十五部分新闻摄影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2722beb84ae45c3a358c07.png)
等。
第十五章 新闻摄影
三、新闻题材的分类:
第
(一)以内容划分:
一
节
这种划分形式要在概念上对具体事物进行定位,为其划分题材解
新 闻
决范围归属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八大类:
摄
影 题
3.军事新闻:包括国内和国际上一切与军事有关的题材。
材
国内部分有军队的教育训练、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战备训练、
的
选
对敌作战等一切军事活动,而国际上的军事活动包括战争与维
第十五章 新闻摄影
三、新闻题材的分类:
第
(二)以专业性质划分:
一
节
新
闻
摄
影
3.突发性新闻:是指在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难得一见的事件。
题 材
这类新闻的特点是,来得突然,去得也快。这种新闻必须抢拍,动作
的
稍有迟缓,精彩的瞬间就消失了,没有弥补的可能。所以突发性新闻
选
取
图片的现场感极强,画面十分活跃。
第十五章 新闻摄影
取
第十五章 新闻摄影
二、摄影题材获取的途径:
第
一
节
2. 与各地的新闻摄影通讯员建立密切的联系,
新
闻
通过他们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当一些新
摄
影
闻事件发生时,如果摄影记者不能及时赶到现场,
题
材 的
可以通知当地的摄影通讯员、基层宣传干事或摄影
选 取
爱好者,由他们获取大量的新闻图片。
第十五章 新闻摄影
三、新闻题材的分类:
第
(二)以专业性质划分:
一
节
新
闻
摄
影
4.静态性新闻: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出现的相对静止
《新闻摄影》课件
![《新闻摄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6b620fccbff121dd3683fc.png)
五、景深
• 景深:指被拍摄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 离。
• 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2. 摄距与景深 成正比 3.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 最小景深:最大光圈+短摄距+长焦头 • 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头+超焦距 •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拍摄人使用大光圈(景物用最 小光圈)以求得浅景深,模糊前景与背景以突显主题。 要注意的是对焦须精准的对在主体上,也就是被摄者 的脸部。 • 主体“人”占整个画面上的比例越大,则景深越浅, 背景更模糊,且较简洁有力
• • • • • • •
彩色滤色镜:滤色 黑白滤色镜:滤光 通用滤色镜:增加效果 通用滤镜 (彩色黑白通用) 1、UV镜:阻挡紫外线、保护镜 2、天光镜:减少偏蓝色调 3、偏振镜(偏光镜):消除反光、有方向性、增加饱和度 4、中灰镜:减弱光强 5、柔焦镜:柔化主体 6、近摄镜:拍摄焦距小于近焦点的景物(花、昆虫)
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总 复 习
一、摄影光学(镜头) • 镜头的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亮,即镜头的最大光圈。 • 镜头的种类及特点: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 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 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 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 镜头的种类: • 按焦距分: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摄远镜头 • 按调焦方式分:手动调焦镜头、自动调焦镜头 • 按变焦方式分: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 • 标准镜头(不同画幅):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
总 复 习
• 景深:指被拍摄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 离。
• 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2. 摄距与景深 成正比 3.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 最小景深:最大光圈+短摄距+长焦头 • 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头+超焦距 •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拍摄人使用大光圈(景物用最 小光圈)以求得浅景深,模糊前景与背景以突显主题。 要注意的是对焦须精准的对在主体上,也就是被摄者 的脸部。 • 主体“人”占整个画面上的比例越大,则景深越浅, 背景更模糊,且较简洁有力
• • • • • • •
彩色滤色镜:滤色 黑白滤色镜:滤光 通用滤色镜:增加效果 通用滤镜 (彩色黑白通用) 1、UV镜:阻挡紫外线、保护镜 2、天光镜:减少偏蓝色调 3、偏振镜(偏光镜):消除反光、有方向性、增加饱和度 4、中灰镜:减弱光强 5、柔焦镜:柔化主体 6、近摄镜:拍摄焦距小于近焦点的景物(花、昆虫)
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总 复 习
一、摄影光学(镜头) • 镜头的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亮,即镜头的最大光圈。 • 镜头的种类及特点: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 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 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 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 镜头的种类: • 按焦距分: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摄远镜头 • 按调焦方式分:手动调焦镜头、自动调焦镜头 • 按变焦方式分: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 • 标准镜头(不同画幅):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
总 复 习
摄影讲座PPT新闻摄影课件
![摄影讲座PPT新闻摄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9a94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7.png)
例如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曾经以访问过世界各国元首而闻名于世,却就是无法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因为霍梅尼公开宣称不接待女记者。而法拉奇利用了霍梅尼的自尊心,在闯入他的办公室时的第一句话,便是冲着霍梅尼说:“听说你怕记者访问,特别怕女记者?”听了这话,霍梅尼立即回答说:“谁说的,谁说我最怕女记者?”法拉奇笑了,她正是要套出他这句话。既然不怕,那就坐下来谈吧。霍梅尼从来不接受女记者访问的禁区就此被突破了。
一、采访必须深入生活
新闻摄影的特点之一,是摄影者必须持相机亲临现场拍摄。因此,有人以为摄影者到了 拍摄现场,就已是深入生活了。这种认识显 然是片面的。摄影者进入现场,只能说是接触 了生活或实际,而不能与深入生活等同起来。举例来说,一位摄影者来到某工厂的一个车间,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采访和调查研究,不知哪些是事物的本质,哪些是现象,便专挑自以为美观的角度拍摄,这就不能称为深入生活。
记者为了扩大“新闻眼”的视野,需要广交朋友,但对朋友不能只用不帮。基层单位的摄影者大都希望自己能拍摄出一些好新闻照片,有的单位难得遇到一次出新闻的活动,通知记者参加,而记者只管自己拍了便走,这种做法使多数通讯员感到失望。如果记者到了现场,与通讯员共同研究选择拍摄角度及表现方法;一起拍摄,见报时又与通讯员一起署名,那么,下次他有新闻线索时
一、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思想水平,掌握丰富的 科学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记者应该是一个政治家。业余摄影者既然要从事新闻摄影,向报刊投稿,就要像记者那样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社会上的新人新事以及违背政策的现象,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强烈的政治敏感性。
当你在看报刊上的新闻摄影报道时,必定是先看照片,紧接着就会看照片的文字说明,然后又会回到照片上,直到照片和文字说明相结合所报道的这一新闻为你了解为止。又如,一个不懂外文的读者,对外文报纸上的新闻摄影报道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即使对你所熟悉的政界人物的互访照片,你仅看照片也不能确切地知道是在”迎”还是在"送"。
新闻摄影课件
![新闻摄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bde3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3.png)
道。
社交媒体
利用微博、微信、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快速传播新
闻摄影作品。
新闻网站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新闻网 站上,提供在线浏览和下载服
务。
图书出版
将新闻摄影作品汇编成图书出 版,满足读者收藏和学习的需
求。
新闻摄影的版权保护与授权
版权保护
确保新闻摄影作品的原创性和 独特性,采取适当的版权保护 措施,如注册版权、添加水印
。
倾斜角
采用不稳定的倾斜角度 拍摄,能够增加画面的
动感和冲击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政治新闻摄影
政治新闻摄影是以政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摄影,通过照片记录政治活动、政治 人物和政治形势等,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政治新闻摄影需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捕捉到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物 ,并通过照片传递信息,引导舆论。
通过裁剪去除多余的背景或突出主题,优化图片的构图,使其 更具视觉冲击力。
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图片中的污点、红眼等瑕疵,使图片更 加完美。
在图片上添加标题、文字说明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片内 容。
新闻摄影的发布渠道与平台
01
02
03
04
报纸与杂志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报纸和 杂志上,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渠
《汶川地震》:这组作品记录了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和重建 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阿富汗少女》:这组作品通过拍摄阿富汗战争中的少女 ,反映了战争对平民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社交媒体
利用微博、微信、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快速传播新
闻摄影作品。
新闻网站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新闻网 站上,提供在线浏览和下载服
务。
图书出版
将新闻摄影作品汇编成图书出 版,满足读者收藏和学习的需
求。
新闻摄影的版权保护与授权
版权保护
确保新闻摄影作品的原创性和 独特性,采取适当的版权保护 措施,如注册版权、添加水印
。
倾斜角
采用不稳定的倾斜角度 拍摄,能够增加画面的
动感和冲击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政治新闻摄影
政治新闻摄影是以政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摄影,通过照片记录政治活动、政治 人物和政治形势等,反映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政治新闻摄影需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捕捉到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物 ,并通过照片传递信息,引导舆论。
通过裁剪去除多余的背景或突出主题,优化图片的构图,使其 更具视觉冲击力。
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图片中的污点、红眼等瑕疵,使图片更 加完美。
在图片上添加标题、文字说明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片内 容。
新闻摄影的发布渠道与平台
01
02
03
04
报纸与杂志
将新闻摄影作品发布在报纸和 杂志上,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渠
《汶川地震》:这组作品记录了汶川地震后的救援和重建 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阿富汗少女》:这组作品通过拍摄阿富汗战争中的少女 ,反映了战争对平民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新闻摄影ppt课件
![新闻摄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5be8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c.png)
抓拍技巧
通过熟练的抓拍技巧,能够捕捉 到自然、真实、生动的瞬间,传 递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构图与视角选择
构图原则
遵循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均衡、对比、引导 线等,以增强图片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视角选择
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和细节 ,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意 义。
光线与影调控制
光线运用
掌握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善于运用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以获得理想的光影效果 。
影调控制
通过调整曝光和影调,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和 情感基调,增强图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色彩与饱和度调整
色彩搭配
合理搭配色彩,突出新闻主题和氛围,使图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
饱和度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色彩饱和度,使图片更加鲜明、生动,提高观众的视觉体验。
02
新闻摄影的题材与类型
突发事件摄影
总结词
突发事件摄影主要捕捉重大事件发生 时的瞬间,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社会安全事件等。
详细描述
突发事件摄影要求摄影师具备快速反 应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关键 的瞬间,记录事件的现场情况,为新 闻报道提供视觉证据。
人物摄影
总结词
人物摄影以人物为主要对象,通过捕捉人物的形态、表情、动作等来表现人物 的特点和情感。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事件跨越国界,需要新闻摄影师具 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事件跨越国界,需要新闻摄影师具 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实时传输与分享
社交媒体与用户生成内容
数字时代使得新闻照片能够实时传输 和分享,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新闻摄影不再局 限于专业摄影师,用户生成的内容也 成为新闻摄影的一部分。
通过熟练的抓拍技巧,能够捕捉 到自然、真实、生动的瞬间,传 递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构图与视角选择
构图原则
遵循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均衡、对比、引导 线等,以增强图片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视角选择
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和细节 ,通过独特的视角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意 义。
光线与影调控制
光线运用
掌握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善于运用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以获得理想的光影效果 。
影调控制
通过调整曝光和影调,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和 情感基调,增强图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色彩与饱和度调整
色彩搭配
合理搭配色彩,突出新闻主题和氛围,使图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
饱和度调整
根据需要调整色彩饱和度,使图片更加鲜明、生动,提高观众的视觉体验。
02
新闻摄影的题材与类型
突发事件摄影
总结词
突发事件摄影主要捕捉重大事件发生 时的瞬间,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社会安全事件等。
详细描述
突发事件摄影要求摄影师具备快速反 应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关键 的瞬间,记录事件的现场情况,为新 闻报道提供视觉证据。
人物摄影
总结词
人物摄影以人物为主要对象,通过捕捉人物的形态、表情、动作等来表现人物 的特点和情感。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事件跨越国界,需要新闻摄影师具 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事件跨越国界,需要新闻摄影师具 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实时传输与分享
社交媒体与用户生成内容
数字时代使得新闻照片能够实时传输 和分享,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新闻摄影不再局 限于专业摄影师,用户生成的内容也 成为新闻摄影的一部分。
新闻摄影理论 PPT课件
![新闻摄影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771321195f312b3069a566.png)
2. 紀實性是攝影手段固有的重要特性之一。
藝術攝影強調的是創造性地運用攝影手段來達到一 種藝術表現的目的,創造性地運用攝影語言來表達 一種審美情緒、審美感受。 新聞攝影記者只能充分利用攝影手段的紀實性特長 來對所見到的事物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記錄。
(三) 新聞攝影活動的目的是傳遞新聞資訊 傳遞新聞資訊是新聞攝影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
(1) 圖片和文字兩個要素的有機的、完美的結合。
(2) 是一種平等的結合,圖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圖文結合這種新傳播方式,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 (4) 圖文結合的報導形式增強了新聞的可信性。 (5) 圖片和文字的這種結合,是最終體現在書、報、刊版面上
的結合 。
《辭海》對“新聞攝影”這一詞條的解釋:
右腦
與意識沒有聯系 非 語 言 的,形 象 的 綜合的 直觀的 非線形的信息處理 圖形的感覺 幾何學的
開放的思考 非固景的 感性的認識
類推的聯想
五、新聞攝影版面地位的確立:“圖文並重,兩翼齊飛”的 辦報指導方針 20世紀80年代以前,新聞攝影的作用只有以下幾種: (1) 跟在文字報導的後邊,給它做事實的“印證”; (2) 為文字的政策宣傳作配合式的“圖解”;
(3) 給報紙版面起美化”、“插圖”及”填空”作用。 1990年8月第一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達成了 以下共識:
(1)報紙編輯都要提高對新聞攝影在報紙上的地位與作 用的認識,切切實實執行“圖文並重”的辦報方針。
(2)新聞攝影應是報紙版面諸元素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我Biblioteka 新聞攝影和報紙版面編輯的如下特點:
(1) 攝影是一種科學技術手段攝影影象拉近了不同語 言、文字和不同文化間的距離 。
(2) 在攝影影像中,影像中的“虛擬形象”與影像中的現實 世界的距離感失了。
藝術攝影強調的是創造性地運用攝影手段來達到一 種藝術表現的目的,創造性地運用攝影語言來表達 一種審美情緒、審美感受。 新聞攝影記者只能充分利用攝影手段的紀實性特長 來對所見到的事物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記錄。
(三) 新聞攝影活動的目的是傳遞新聞資訊 傳遞新聞資訊是新聞攝影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
(1) 圖片和文字兩個要素的有機的、完美的結合。
(2) 是一種平等的結合,圖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圖文結合這種新傳播方式,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 (4) 圖文結合的報導形式增強了新聞的可信性。 (5) 圖片和文字的這種結合,是最終體現在書、報、刊版面上
的結合 。
《辭海》對“新聞攝影”這一詞條的解釋:
右腦
與意識沒有聯系 非 語 言 的,形 象 的 綜合的 直觀的 非線形的信息處理 圖形的感覺 幾何學的
開放的思考 非固景的 感性的認識
類推的聯想
五、新聞攝影版面地位的確立:“圖文並重,兩翼齊飛”的 辦報指導方針 20世紀80年代以前,新聞攝影的作用只有以下幾種: (1) 跟在文字報導的後邊,給它做事實的“印證”; (2) 為文字的政策宣傳作配合式的“圖解”;
(3) 給報紙版面起美化”、“插圖”及”填空”作用。 1990年8月第一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達成了 以下共識:
(1)報紙編輯都要提高對新聞攝影在報紙上的地位與作 用的認識,切切實實執行“圖文並重”的辦報方針。
(2)新聞攝影應是報紙版面諸元素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我Biblioteka 新聞攝影和報紙版面編輯的如下特點:
(1) 攝影是一種科學技術手段攝影影象拉近了不同語 言、文字和不同文化間的距離 。
(2) 在攝影影像中,影像中的“虛擬形象”與影像中的現實 世界的距離感失了。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 PPT课件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cb34c483c4bb4cf6ecd158.png)
攝影基本技巧
總體原則
攝影:它絕非僅按快門的機械寫真,它是 攝影者在理解與掌握攝影器材的基礎上,根據 自己的感覺與需要進行拍攝的創作活動,包括 從策劃、構思到拍攝命名的整個過程。
眼到、手到、心到
一流攝影靠想法,二流攝影靠技術,三流攝影靠器材
從主體的框取開始:
“去掉被攝體與周圍事物的聯繫是攝影 師藝術工作的實質。他所面對的中心問 題非常簡單,即:畫面中應當包括什麼? 應當拋棄什麼?取捨之間的界線就好比 是照片的外框。……攝影師的工作始於對 邊框的設定。”
曲線構圖
❖ 其中,S形是最為經典的構圖方式。畫面上 的景物成S形曲線的方式分佈,具有延長、 變化的特點,使畫面看上去有韻律感,產 生優美、雅致、協調的感覺。當需要採用 曲線形式表現被攝物體時,首先應該想到 運用S形構圖。常用於表現河流、小溪、曲 徑等。
❖ 福建 漳平
毀壞的鐵軌
所謂簡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 削弱主題的因素。這並不意味著把背景上 的東西統統去掉。如果周圍環境有利於表 現主題,它們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
觀察你周圍的世界
我們看得太多了,所以就視而不見了。。。
每當你透過取景器觀察,並在按下快門前, 總要問問你自己:
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身上了? 是否瞄準了這個場景中的關鍵要素? 分散注意力的東西都排除了嗎? 不必要的內容都舍去了嗎? 我是否把畫面簡化到了最佳程度?
北京琉璃廠
馬克· 呂布攝
利用框架
❖ 為了把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向主體,攝影 師有時有意識地依靠“加框”的手法, 即在照片邊框內再加一個視覺邊框。
陪體圍住主體,也能達到突出主體的意味。
《莫爾達瓦的芭蕾舞學校》第49屆藝術類組照一等獎
《碎玻璃外的首都》
總體原則
攝影:它絕非僅按快門的機械寫真,它是 攝影者在理解與掌握攝影器材的基礎上,根據 自己的感覺與需要進行拍攝的創作活動,包括 從策劃、構思到拍攝命名的整個過程。
眼到、手到、心到
一流攝影靠想法,二流攝影靠技術,三流攝影靠器材
從主體的框取開始:
“去掉被攝體與周圍事物的聯繫是攝影 師藝術工作的實質。他所面對的中心問 題非常簡單,即:畫面中應當包括什麼? 應當拋棄什麼?取捨之間的界線就好比 是照片的外框。……攝影師的工作始於對 邊框的設定。”
曲線構圖
❖ 其中,S形是最為經典的構圖方式。畫面上 的景物成S形曲線的方式分佈,具有延長、 變化的特點,使畫面看上去有韻律感,產 生優美、雅致、協調的感覺。當需要採用 曲線形式表現被攝物體時,首先應該想到 運用S形構圖。常用於表現河流、小溪、曲 徑等。
❖ 福建 漳平
毀壞的鐵軌
所謂簡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 削弱主題的因素。這並不意味著把背景上 的東西統統去掉。如果周圍環境有利於表 現主題,它們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
觀察你周圍的世界
我們看得太多了,所以就視而不見了。。。
每當你透過取景器觀察,並在按下快門前, 總要問問你自己:
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身上了? 是否瞄準了這個場景中的關鍵要素? 分散注意力的東西都排除了嗎? 不必要的內容都舍去了嗎? 我是否把畫面簡化到了最佳程度?
北京琉璃廠
馬克· 呂布攝
利用框架
❖ 為了把觀賞者的注意力引向主體,攝影 師有時有意識地依靠“加框”的手法, 即在照片邊框內再加一個視覺邊框。
陪體圍住主體,也能達到突出主體的意味。
《莫爾達瓦的芭蕾舞學校》第49屆藝術類組照一等獎
《碎玻璃外的首都》
新闻摄影课件
![新闻摄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2f3cd616fc700abb68fcef.png)
• 相比胶片相机更为快捷方便,不用暗房冲洗出片周期更短,尤其适应快 节奏的新闻摄影行业。
何谓单反
• 单反相机,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
为何选择单反
相比卡片机,单反相机尤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 1 成像 • 2 所见即所得 • 3 无延迟 • 4 可控性强 • 5 可更换镜头 • 6 手动挡操作 • 7 预测景深 • 8 续航 • 9 手感
认识镜头
镜头侧面标示:
MACRO 0.45mm/1.5ft 表 示最短对焦距离。
红色L:佳能专业镜头的 标志,用红圈表示。 为高质量恒定光圈镜 头。
认识镜头
光学防抖——
IS :佳能(Image stablzer)缩写,通过过滤片运动补偿相机晃动,得 到清晰图像。
VR :尼康(Viberate Reduction)缩写,内置移动镜片,当陀螺仪侦测 到机身震动时,移动镜片通过反方向移动校正图像。
见证战争
• 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 直面战争,直面死亡。
见证死亡
• 战争如同一台无法停滞的机器,肉体在 机器面前如此脆弱不堪,生命就在眼前 陨落。
摄影——丰碑
• 愿上帝宽恕人类的罪行。
摄影——丰碑
• 摄影如同雕塑,凝结空间,凝结时间,凝结那历史的一刻。
瞬间——永恒
• 摄影也凝结了最美的瞬间,最感 人的画面。
捕捉瞬间
• 怎样才能捕捉这短暂的瞬间? •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了解暗箱,却苦于寻找足够光敏感的化
学物质来记录瞬间,摄影的发展就此展开。
溴化银底片感光原理——遇光颜色变深
精密“制图”
• 照片的真实再现,产生了完美的精确的制图,历史就此有 了明确图像记录。
再现世界
• 摄影给绘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再现世界的 主宰,而这一切只需按下快 门,——咔嚓——
何谓单反
• 单反相机,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
为何选择单反
相比卡片机,单反相机尤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 1 成像 • 2 所见即所得 • 3 无延迟 • 4 可控性强 • 5 可更换镜头 • 6 手动挡操作 • 7 预测景深 • 8 续航 • 9 手感
认识镜头
镜头侧面标示:
MACRO 0.45mm/1.5ft 表 示最短对焦距离。
红色L:佳能专业镜头的 标志,用红圈表示。 为高质量恒定光圈镜 头。
认识镜头
光学防抖——
IS :佳能(Image stablzer)缩写,通过过滤片运动补偿相机晃动,得 到清晰图像。
VR :尼康(Viberate Reduction)缩写,内置移动镜片,当陀螺仪侦测 到机身震动时,移动镜片通过反方向移动校正图像。
见证战争
• 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们 直面战争,直面死亡。
见证死亡
• 战争如同一台无法停滞的机器,肉体在 机器面前如此脆弱不堪,生命就在眼前 陨落。
摄影——丰碑
• 愿上帝宽恕人类的罪行。
摄影——丰碑
• 摄影如同雕塑,凝结空间,凝结时间,凝结那历史的一刻。
瞬间——永恒
• 摄影也凝结了最美的瞬间,最感 人的画面。
捕捉瞬间
• 怎样才能捕捉这短暂的瞬间? •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了解暗箱,却苦于寻找足够光敏感的化
学物质来记录瞬间,摄影的发展就此展开。
溴化银底片感光原理——遇光颜色变深
精密“制图”
• 照片的真实再现,产生了完美的精确的制图,历史就此有 了明确图像记录。
再现世界
• 摄影给绘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再现世界的 主宰,而这一切只需按下快 门,——咔嚓——
新闻摄影与拍摄技巧课件演示
![新闻摄影与拍摄技巧课件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779e78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它通过捕捉和记录生活中的重要 事件、人物和场景,向观众传递 信息、情感和价值观。
新闻摄影的特点
01
02
03
真实性
新闻摄影必须真实地反映 事件现场,不能进行艺术 加工或虚构。
及时性
新闻摄影需要及时捕捉和 传递新闻事件,保证新闻 的新鲜度和价值。
客观性
新闻摄影应以客观的视角 记录事件,避免主观情感 和立场对作品的影响。
报道配图
新闻报道中的图片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摄影师需要了解新闻报道的需求 ,根据报道内容选择合适的照片,以增强新闻的视觉效果和影响力。同时,要注 意照片的剪裁、排版和文字说明,以确保照片与报道内容相得益彰。
04 新闻摄影的伦理 与法规
尊重隐私与肖像权
尊重隐私
在新闻摄影中,尊重个人隐私至 关重要。摄影师应避免拍摄和公 开他人的私人生活,避免侵犯他 人的隐私权。
特写镜头
通过拍摄人物的局部特征或情感瞬间,可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写 镜头的运用需要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便捕捉到最生 动、最有表现力的瞬间。
事件记录与报道
事件记录
新闻摄影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记录和报道各类事件。摄影师需要全面、客观地记录 事件的发展过程,捕捉关键画面和细节,为新闻报道提供生动、形象的素材。
新闻摄影与拍摄技巧课件演 示
汇报人: 2023-12-23
目 录
• 新闻摄影的基本概念 •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 新闻摄影的实践应用 • 新闻摄影的伦理与法规 • 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
01 新闻摄影的基本 概念
新闻摄影的定义
01
新闻摄影是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 的方式,通过视觉形象报道新闻 的一种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一、拍摄点的选择
(一)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
1.远景
浩大的场面,广阔的视野, 宏大的气势 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陪体的区别,表现的是一种 总体的效果 在影视画面中,远景主要用来交代环境。
2.全景
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全面的对景物的印象, 被表现的景物充满画面。
(一)被摄体的材料特性 1. 非透明体 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 逆光勾勒出被摄体轮廓 顺光和散射光则有利于色彩的表现 2.半透明体
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 2. 透明体
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
(二)表面结构特点 1. 粗糙面的被摄体的质感描绘方法 用柔和的散漫光来进行细致的描绘; 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现其粗糙不平。 2 .光滑面的物体,一般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来表现其质感 3. 镜面采用柔和的散射光,表现其质感
现场抓拍
特点: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 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
一、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二、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 三、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
四、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抓拍的具体操作
抓拍不拒绝构图的完美,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典型化处理 抓拍有时表现为抢镜头,有时表现为等镜头 抓拍有时是偷拍
前景虚化,以突出主体 (二) 背景
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
作用
(1) 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
(2) 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
(3) 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 (4) 衬托、突出主体
运用背景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应当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背 景必须与主体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应去除可有可无的背景
3.中景
重点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环境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
4.近景
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5.特写
表现的是人的肢体、局部或景物的局部和细节
(二) 拍摄角度 相机的高度和俯仰
1.水平视角 无任何变形现象,看到的景物最自然
2.仰角 景物的高大形象被进一步夸大 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
3.俯角 视觉效果与仰角正相反
四、突出主体
把主体置于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 (一) 对比方法的运用
1.形态的对比 让主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占据突出地位 主体形态与陪体形态显著不同的方法来突出主体
2.大小的对比 让主体占据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 采用以大衬托小的办法来突出主体
3.动静的对比 让主体运动而陪体静止
4.影调、色调的对比 影调对比主要是指利用明暗的差别来使主体突出 当主体色彩与陪体色彩对比鲜明时,人们就会利用 主、陪体之间的差异来捕捉主体
景物的深远,增强画面纵深感 (3) 用来说明主题 (4) 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使读者、观众获得视
觉均衡 (5) 用来交代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的信息量
选用前景应做到
(1) 前景不应位于画面中的主要位置,应避开视觉中心点 (2) 前景的色调不应太鲜明夺目
(3) 不用活动的物体做前景 (4) 焦点应落在主体上,不应落在前景上,必要时,可使
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1) 没有明确的时间性 (2)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典型、突出 (3)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强烈的时效性要求
(一) 关注生活,善抓热点 (二)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三) 深层思考,形象表现 (四)以专题摄影报道形式全面展示新闻主题
(1) 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把握小题材的处理 (2) 敢于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
四、色彩的表现 顺光和散射光能准确地再现被摄景物的色彩
五、环境气氛的表现 尽量采用现场光线
六、吸引注意力,突出主体 主体的主要部位处在画面中最明亮的部位
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新闻摄影的主题
主题是指画面形象所揭示的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以及 作者对所拍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
一、新闻摄影主题的要求
(一)新闻摄影主题的特点 1.新闻性 2摄影报道表现主题时的基本要求
1.新闻摄影主题的具体性与创见性的统一
2.主题思想要寓于新闻形象之中
二、新闻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化
(1)采用特写性新闻照片形式,揭示为什么(why)和 怎么样(how)
(2) 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 拓展主题,力求全面深刻
(3) 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
(4) 新闻摄影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应当成为当代摄影记 者的思维方式之一
(5) 优秀的新闻照片所摄取的瞬间形象,具有特殊的 社会意义
(2) 应当避免将主体与背景做等同处理,分不清主次,从 而影响主体的表现
六、陪体的作用 (1) 帮助主体展示情节
(2) 补充、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 (3) 衬托主体,加强主体的表现 (4) 对主体有注释、说明作用
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一、勾画被摄体轮廓
二、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三、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二) 透视规律的运用 1.线条透视规律的运用 近大远小
2.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 距离近的景物明度低、轮廓清晰、反差大、色纯度高; 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越来越模糊、反差变小、 色纯度变低
五、前景与背景的运用
(一) 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
作用
(1) 衬托主体,让读者、观众的视线投向主体 (2) 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
二、横竖画面的确定
(一) 被摄景物的形状 横向铺展或上下矗立。
(二) 画面中主线条给予视觉刺激力的强弱 非典型的横形或竖形则应以确认主线条的形式的办法, 来确定画面的横竖
(三)主体移动的方向 根据动体运动方向的特点来确定画面的横竖
三、画面结构中心——视觉中心点
画面的结构中心则应分布在长方形中对称的两侧,而不 是长方形的几何中心位置
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一、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一) 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 1.要想拍出新意,首先要提倡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全方位 2.对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要跨出记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 3. 提倡多拍出乎预料的情节 4.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 (二) 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 1. 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 2. 不只着眼于突发事件本身瞬间的抓取,还应重视由 突发事件引起的种种反应的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