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圣人观思想

合集下载

儒家圣人观

儒家圣人观

儒家圣人观
儒家圣人观认为,圣人历经长期修养,才能够坚持正道,不贪污贿赂,他们完set。

因此,他们的行为模式在古文经典中得到了历来的尊重。

孔子认为,“治人,勤以修身,坚持仁义,礼乐,修辞文,而犹不
可耻”。

他强调,人们应该努力“习惯礼节”并“持重道义”,以让自己在
道德上立足。

因此,只有不贪污贿赂,不失去道德原则的人,才能成
为圣人,乃至圣上。

因此,儒家圣人观鼓励人们在道德上追求完美,以达到“人人尊贤任能”的理想。

圣人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对于“德行而行,仁义而行,礼义而行”的精神,追求拒绝贪污腐败的治理。

儒家思想家贤集思想家
冯文垚的著作《贤集》中认为,要改善政治,首先要提醒人们遵循正道,以免官员们犯得罪。

总而言之,儒家圣人观强调在“文道、义理、礼节、治理”等方面持重
道义,遵循正道,并坚持正义,坚持道德原则。

按照儒家观念,只有
遵守开放正义,拒绝贪污腐败的圣人,才能成为君主之上下所服从的
圣人。

只有坚持人人尊贤任能的道德标准,让政治落实到位,社会才
能出现真正合理、和谐的状态。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方面:心即理和致良知。

心即理,是指心与理不分离,是一种全面的认知方式。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本身就具有最高的智慧和真理,只要我们保持心境的开放、自觉、真实和深刻,就可以直接接触到无穷无尽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心理即为一种“理”的表现。

致良知则是指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去寻找真理
和正义,让我们的道德标准不断地得到提高。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
具有良知,只要保持道德敏感、自律和勇于追求真理和正义,我们就
可以达到至善之境,实现圣人的理想状态。

因此,王阳明的圣人观强调了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认知上的追求
真理和智慧。

通过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我们的内在潜力,我们可以实现自我超越、人格升华,并在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将领。

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圣人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只要努力修身齐家,执念慎独,就能实现自我完善,成为真正的圣人。

圣人不是超脱世俗的存在。

王阳明认为,圣人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具有深刻的人生哲学,能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

圣人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规范或者道德准则。

王阳明认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自于内心的直觉和感受,而不是来自于外在的规范或者法律。

因此,圣人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遵循内心的感受和直觉,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圣人具有宽容和普遍爱的品质。

王阳明认为,圣人具有宽容的品质,不会轻易地去批判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容纳和接受别人。

同时,圣人也具有普遍爱的品质,能够不分种族、阶级、性别、国籍地去关爱每一个人。

总的来说,王阳明的圣人观强调了人的内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提倡以内心直觉为准则的道德标准,以及宽容和普遍爱的品质。

浅析孟子圣人观

浅析孟子圣人观

浅析孟子圣人观摘要:“圣人观”是儒家文化的一大核心内容,在“圣”的显现和发展中,“圣”成为一种理想的人格所代表的意义,“圣人”也逐步开始平民化,圣人观也慢慢演变成系统的理论思想。

儒家的圣人观从产生,到后续不断发展壮阔,对其时代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乃至今时今日,其影响力犹存。

先秦儒家的圣人观以孔孟为代表,确立了后期圣人观的基本面貌,积极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并奠定了后期诸子百家圣人观的基调。

关键词:圣人观;仁政;孟子;性善圣人,原本指存在于古老时代的伟大英雄人物,当我们提起“圣人”,一般会联想起一些形象伟大且开天辟地式的人物形象,例如尧、舜、禹等,但是后来“圣人”也逐步变成人人都可以自由追求并通过努力可以成为的形象标志。

“圣”和“圣人”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圣”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优越的完备的能力统称,而“圣人”,是“圣”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圣”的一种实在结果。

“圣人”是实际存在的,尧、舜、禹,便是一种圣人形象的象征。

这就意味着,圣人逐步走向人间,是可以被追求,甚至可以达到的一种目标。

从已经具体存在的事物中抽出共同特征,总结为经验教训,便成为到达目标的一大有效途径。

先秦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便已提出并论证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的道理。

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进行人格的修养,普通大众也是可以成为理想人格意义上的圣人。

圣人不再是高高在上可遇不可求的传说存在。

圣人观逐步演变成一种概念,诸子百家都预设了属于自己的圣人观,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己所认可的方式,便可以成圣。

在儒家思想中,以道德修养为核心,他们的“圣人”是“博施济众”(《论语·雍也》)、“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的圣人。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一种思潮——圣化运动,是对圣人文化设立的一个认同标准。

有了统一的价值判断,通过一个恒定的标准,来改变社会秩序。

同时,圣化运动以先贤为标榜,通过各种宣扬和美化手段,加工出理念上的圣人,从而确立了圣人的导向作用和主体地位。

中国古代贤人与圣人思想

中国古代贤人与圣人思想

中国古代贤人与圣人思想中国古代贤人与圣人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贤人与圣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道德伦理、政治治理和个人修养等方面。

贤人与圣人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贤者”和《论语》中的“圣人”。

在古代中国,贤者被视为具备卓越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人,他们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了榜样。

而圣人则更加高于贤者,他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道德境界,被认为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存在。

贤人与圣人思想的核心在于追求道德和智慧的卓越。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贤人与圣人是通过修身养性、修道修德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升华。

贤人与圣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更要以谦虚、宽容、仁爱、正直等美德来影响他人。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人们走上正道,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贤人与圣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帝王常常以贤人为参谋,借助他们的智慧和见识来制定政策和决策。

贤人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智,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贤人与圣人的思想也被运用于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中,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贤人与圣人思想对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智慧,才能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升华。

因此,古代中国人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他们通过修身养性、修道修德来追求贤人与圣人的境界,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贤人与圣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贤人与圣人的形象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这种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统的传承,被代代相传,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即使在现代社会,贤人与圣人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启迪人们追求道德卓越和智慧境界。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贤人与圣人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作者:李迪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1期摘要:圣人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

孔孟心目中的圣人形象代表着最高的智慧、道德标准和政治理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孔孟的圣人观,对理解孔孟的哲学思想,认识儒家学说的深刻内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当代人的人格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孔子;孟子;圣人观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32-02圣人的最初含义,是指才智过人、知识渊博、充满智慧的人。

在孔子圣人观念积累和形成的过程中,圣人的含义被不断地充实和深化,逐渐成为最高智慧者的化身,这也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最高理想人格。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圣人观,使之更为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完善了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圣人境界。

一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至高至大,而孟子则把圣人的标准具体化了。

孔子依据道德品质的不同将人进行了划分,有“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种不同层次,其中圣人的位置最高,可见圣人形象在孔子心目中的至高至大。

孔子曾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论语·述而》)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形象是一般人都难以企及的,甚至连孔子都自认为难以实现,而这也是他一生都在努力想要达到的境界。

孔子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可谓圣人,但同时他又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孔子将古代的圣王作为道德品质的模范,但由于他对圣人有着极高的标准,甚至连尧、舜都无法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这使圣人这一形象具有极其神圣和崇高的意味,同时也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孟子不仅肯定了孔子心中的圣人,而且将圣人的范围进行了扩充。

在他看来,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都可尊为圣人。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万章下》)孟子将圣人这一观念具体化,根据不同的等级和特点,列举出不同的圣人形象,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皆可从圣人身上找到可以效仿的道德品格,圣人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略论王阳明的圣人观及其历史意义

略论王阳明的圣人观及其历史意义

略论王阳明的圣人观及其历史意义王阳明提出的圣人观是儒家仁人志士“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儒家“为仁”理想人格理念的实践。

在他看来,人性可以直接表现为生命个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生世界的理解,因此生命就表现为人。

而人之所以有生、天地之性,性善即养,性恶则恶。

故为善去恶之谓也。

又故圣人者,谓能救一切于苦之人也。

”并由此引出人的本体。

这种本体与外在事物之间是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需要把这种内在关系通过哲学或道德加以把握和体现,才能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

王阳明指出:“圣贤不能立中正之人乎?”(《传习录》)圣者无己心之说也在这里达到了目的的极致。

一、人的本性王阳明说:“人人有生,性善即养。

生而有,万物之灵也。

善之性有养也。

人之性善,非一也;恶者,亦一也。

”“性善即养”人之所以有生、天地之性,并表现为人的本性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朱熹曾说:“子如吾人善而勿然恶矣,善矣;君子求诸己曰善矣,不为己;小人同焉而有过焉夫,过焉焉乎?君子之德风长庆而物华之大?而其所钟焉……故君子有终而不用焉;小人之恶业兮,耻恶言恶而为之也!”“性恶”就是“恶”。

王阳明把此义与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也”联系起来加以解释。

二、“无己心”是王阳明圣人观的核心圣者无己心之说最早见于《传习录》。

圣者有生己心,有无己心又有何区别?“无己心”“心无一物而自知者”;“知心自知而意自性,知而为学。

知即是意也。

”(《传习录》)这就是“知”与“行”关系的核心意蕴的彰显。

这一点是王阳明强调圣者无己心思想的核心所在,因为他指出:如果“心即理”(《传习录》)或即“良知为心”说而发乎自然、心源不移、一以贯之也。

这就是王阳明的人生态度和为人态度。

他说:“一切从我心起行,一切从心传。

”(《传习录》)所以圣者无己心思想的核心是自我觉悟。

也就是说只有无己心才能“知”与“行”一致;同时又要求能够做到“无己心”。

他说:“圣人要学无己心,即内心所具有的道德情操和修养程度。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

王阳明的圣人观王宇丰摘要王阳明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成圣成贤,而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㊂与王阳明相比,朱子更倾向于从学理上讨论如何成圣,分析缜密,使人明白晓畅,不过,阳明的圣人观之所以更值得关注,就在于阳明以自身实践证成了这一点㊂实际上, 成圣 本来就是艰难无比的,故从功夫论上看,这个争论意义不大㊂而所谓的难易,我们或许更多地应该理解为本体论意义上的问题,也就是阳明强调主体性,则减少观念上的束缚,使 本体 与 功夫 之间多了一些亲近简易的可能理解㊂当人们树立一种不畏难的自信意识,很多困难也会被一种强烈的精神力量所不期然而攻破㊂关键词王阳明朱子圣人观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代大儒㊂对于儒学而言,王阳明终其一生所创造出来的卓绝成就,可谓达到了所有儒者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目标㊂这一理想目标,就是成圣成贤㊂应该说,中国古人看待生命,不仅仅是针对肉身的生老病死而把人的生命看作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形态,他们也不像西方的宗教,有灵魂救赎的情结,在中国古人,尤其是正统的儒家看来,人固然有着自然生命,它必然经受着从生到死的有限过程,但是自然生命还远远不足以提供生命本质意义的解答㊂因为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导致人们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都试图从中找到永恒的生命意义,最为突出的就是灵魂不朽的观念㊂灵魂不朽,其实从逻辑上就超出了生死的界限,将永恒的精神生命反过来重新规定自然生命,使自然生命跃升到与灵魂相匹配的价值层次,从而在有限的生命限度内完成永恒不朽的终极理想㊂宗教大多在这一方面发挥甚巨,并有围绕着灵魂而展开的学说体系㊂中国传统观念对于永恒不朽的命题,并不热衷于将灵魂的存在方式延展至我们认知的范围之外,通过悬设一个彼岸世界来贬斥我们所生活着的现实世界㊂中国哲学充满余英时先生所谓的 人间性 意味,肯定此岸世界的存在价值,肯定现实生命的所作所为,这种生命观,决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主流是一种观照人类社会和实际生活的务实态彼岸世界中去㊂中国传统哲学要把生命的价值立基于人间,立基于我们每个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之内,因此,追求不朽与之形成的矛盾,则比较典型地体现于用 三不朽 来解决㊂所谓 三不朽 ,据‘左传㊃襄公二十四年“所载,即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㊂立德㊁立功㊁立言,此三者便是 三不朽 ㊂按孔颖达疏: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㊂ ①也就是说,此列举的三件事,完全是此生此世可驯致的成就,并且,这些成就影响所及,乃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之中,并不是汲汲于寄托一种虚无缥缈的死后灵魂所在之地㊂儒家思想的正统,则继承了这种颇具现实关怀的不朽观念,并以此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的完整体系㊂追求超越,追求不朽,是形而上学的基本任务,而我们在生命不朽的问题上,则完全落实到每个生命个体身上,使这种不朽的观念必然要在个体生命中提出实践的迫切要求,实存生命的现世转化,即是生命不朽存在之实现,这在儒家则为德性的践履,也就是通过个人自觉地在自我有限生命内逐渐发展㊁完成其德性人格,这一人格的实现,便是儒家所不遗余力倡导的成圣成贤,成圣成贤即是不朽生命存在的实现㊂这样就不难理解,孔子㊁孟子都是作为圣人的形象出现的,他们的不朽,都是人格层面的不朽,我们并没有把他们当作人格神一样顶礼膜拜,而是作为跟我们一样的 人 来敬服,但是这个 人 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圣人,圣人崇拜是此岸世界的不朽观,这与崇拜上帝抑或是神仙迥然不同㊂王阳明也被后世推崇至圣人的地步,并作为 真三不朽 的圣人形象而显扬后世,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哪怕是孔子和孟子,也未能完全做到 三不朽 ,而王阳明在德方面,一生磊落,此心光明;在功方面,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征思田,封功至新建伯;在言方面,龙场悟道,创立良知学说,桃李广及四海,影响此后几百年㊂每一项皆达至圣人人格的气象和标准,是不折不扣的 真三不朽 ㊂王阳明并不自许圣人,但立身处世皆以成圣成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㊂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与他心目中的圣人观是密不可分的㊂所以了解一下王阳明的圣人观,不仅可以窥探到他何以成为圣人的密钥,也可以统贯其心学思想学说而把握到基本理论旨趣㊂王阳明的圣人观,最早可追溯到他在十一岁时问塾师 何为第一等事 ,塾师的回答是: 惟读书登第耳㊂ 王阳明则不然,他说: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㊂ ②登第是世俗社会对于功名利禄的认可,读书登第是读书人步入权力精英阶层的唯一路径,这就是一个功利取向的价值观念㊂而学圣贤,首先把视野移出外在功利的世俗评价系统,把读书与自我精神人格的养成直接关联起来,这符合孔子以来儒家所主张的 为己之学 的精神传统,即读书是 为己 而绝非 为人 , 为人 只关注他人为自己评判,以他人的标准和目光来衡量自己㊁决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失去自我; 为己 则把读书做人的最终目的安置于自身,读书这一行为由自我内在德性人格的养成作为根本驱动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圣贤,而不是把德性当作外在的知识来对待,这便是读书的根本宗旨,也是阳明圣人观的最早雏形,阳明自此在心中种下成圣成贤的种子,然并无切实具体的门径㊂阳明至十八岁时曾拜访过江西大儒娄谅,娄谅向阳明授予新儒学的格物之学,由 格物 入手, 圣人必可学而至 ,方得成圣成贤的阶梯㊂①自此,阳明对于 格物 一事耿耿于怀㊂格物学说体系最为宏富者,乃朱子,于是阳明 遍求考亭遗书读之 ,当读到朱子的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就思欲寻求草木而格之,当时阳明在其父亲官署,后院满植竹子,阳明就开始格竹子,希从竹子中格出至理,但不久便因耗费心力过久生病了㊂②这使得阳明暂时搁置了从格物进阶圣人之域的方法,转而以博学为务,增长自己各方面的素养㊂这都是阳明早期摸索成圣之路的艰难历程,说明阳明的圣人观起初是一种模糊的观念,但基本格局已定,只是遍寻不着法门,随着阳明坎坷世事的磨炼,尤其是龙场悟道之后,阳明的圣人观经灵光爆破而俨然朗现,规模可观,齐整有致,这就是本文所集中讨论的阳明圣人观的主要内容㊂一立志阳明一生学为圣人,也终成圣人㊂成为圣人的理想贯穿其一生,这种恒久有力的信念来自他从小立下的成圣成贤的志向㊂立志是儒家成就理想人格的逻辑前提,而普通人所立之志,无非要成为某种具有职业属性的人,比如当官㊁当教师㊁当商贾巨富等,但是儒家教人立志,是要成为不附加任何外在身份的 人 本身,要充实一种完满的人格㊂而成为这样的人格,并不是一种假想的美好意愿,而是出于儒家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亦即人性本善必然可扩充内在所固具的仁德而至完美的人格㊂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孔子由于早年立志,所以才有此后而立㊁不惑㊁知天命㊁耳顺㊁从心所欲的境界升华,因此,不立志则无人格之形成,无功夫之提撕,无境界之圆善㊂(一)人胸中各有个圣人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沿承宋明理学的基本问题而发挥极致㊂宋明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不拘泥于此前儒者以传经为业,直接横越千年与孔孟的生命智慧相呼应,自觉地作道德实践以澄澈自我现实的生命,发展其德性人格乃至于圆满,这一方向的确定,实是儒学将其核心问题 心性之学完全凸显出来,并以此贞定儒学发展的基本格局㊂阳明之所以能将宋明理学发扬至极,便在于儒家的心性之学必然要在个体生命中落实下来,阳明心学所彰显的主体性,正是与心性之学的理论性格完全吻合一致㊂所谓主体性,是德性人格之本体,亦是成圣成贤的内在根据,必然要在实存性个体中找寻,而非由外铄,它的最大特征便是具有普遍性的意义㊂我们知道,每一生命个体都是各具特殊性的存在,即便有一些人很相似,也决然不同㊂每个生命自我各具殊相,然此自我又非断然不可沟通㊂人之自我发展,须是从人之。

儒家的圣人观

儒家的圣人观

儒家的圣人观
1 孔子认为圣人的特性
孔子认为,圣人有六种特性,它们分别是:正直、仁慈、忠诚、
尊重、节制以及宽恕。

这六种特性主要关注正义,而不是仅限于社会,政治或伦理领域。

正直,是指圣人表现最真实的本质,所以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立
场明确,从而保持原则。

仁慈,是指圣人使用慈爱的方式对待他人,
尊重他人的情感,发生冲突的时候也给予仁慈的对待。

忠诚,是指圣
人心中只有诚实,勤奋,从不落实和私心。

尊重,是指圣人尊重所有人,有责任感,尊重年纪大小,境况多变,保持礼仪有礼貌。

节制,
是指圣人把自己的情感放在恰当的节制里,凡事不贪,也不偏爱太多。

宽恕,是指圣人总是乐意原谅他人的错误。

2 孔子的圣人观
孔子相信圣人的品格树立为表现他态度的基础,他认为,人们有
责任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良好的生活。

因此,他强调所有的行为必须符
合基本的道德价值,以及祖先的传统知识。

另外,孔子也认为,圣人
必须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不仅要表现自我,而且还要尊重他人,保持
对年轻人的慈爱。

此外,孔子强调服从礼仪,谨守宗教习俗,同时不
接受虚假及无用的思想,从而实践正义。

总而言之,孔子的圣人观以正义为核心,提倡以义的行为改变自身,努力维护正确的行为准则,而至于自身的表现,圣人要做到忠诚、正直、尊重、节制以及宽恕。

小谈“圣人观”

小谈“圣人观”

·文艺之窗·159小谈“圣人观”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 许 伟自古文人墨客大都将成为一名圣人当成毕生追求,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圣人,不仅在言行品德上得成标成榜,在学问上更是需要自成体系、有所建树。

故从古至今,能被称之为圣人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那么到底何为“圣人”?下面我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儒家的圣人观 圣人这个词最早见于《礼记》,言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止于至善”则点名了圣人的标准之一,即为人方面,要不断建筑自己的德行,而学术方面则要不断扩宽视野,提升知识水平。

试想这两点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人总是有惰性的,即使某一阶段确实努力过,但当小有所得时,又有多少人能继续坚持,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境界?是故,很多人总是弃于半途,可惜可叹。

再者,有的人在人前总是表现得有德有行,令人钦佩,但当独自一人在时又会如何呢?所以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着一点,即“慎独”,无论人前人后,都要是同一个人。

而以上也都是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

与圣人有些类似的另一类人,即君子。

何为君子?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其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

“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

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它在当时的含义和今义相差甚远,而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君子具有德行上的具体意义。

“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由此句可知,仁、知、勇是成为君子的条件,而仁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是要有仁德、需备道义的,而君子也是孔子的一种人格理想,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就在当中制定了许多关于君子的言行标准,如上述所说的仁智勇等,而他的君子,主要也都是从道德品质上立论的。

那么君子与圣人的区别何在呢?在《论语·述而》篇中讲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由此可知,在孔夫子心中,圣人是比君子更高一层次的人,是更难去追逐的,所以他说只要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至于圣人他并不奢求,或许正是由于孔子这种谦虚的姿态,方能使其在学术上不断进取、人格上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个历代为人所敬仰的圣人。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摘要:圣人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

孔孟心目中的圣人形象代表着最高的智慧、道德标准和政治理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生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孔孟的圣人观,对理解孔孟的哲学思想,认识儒家学说的深刻内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当代人的人格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孔子;孟子;圣人观圣人的最初含义,是指才智过人、知识渊博、充满智慧的人。

在孔子圣人观念积累和形成的过程中,圣人的含义被不断地充实和深化,逐渐成为最高智慧者的化身,这也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最高理想人格。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圣人观,使之更为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完善了先秦儒家所追求的圣人境界。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至高至大,而孟子则把圣人的标准具体化了。

孔子依据道德品质的不同将人进行了划分,有“庸人” 、“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种不同层次,其中圣人的位置最高,可见圣人形象在孔子心目中的至高至大。

孔子曾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论语•述而》)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形象是一般人都难以企及的,甚至连孔子都自认为难以实现,而这也是他一生都在努力想要达到的境界。

孔子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可谓圣人,但同时他又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孔子将古代的圣王作为道德品质的模范,但由于他对圣人有着极高的标准,甚至连尧、舜都无法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这使圣人这一形象具有极其神圣和崇高的意味,同时也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孟子不仅肯定了孔子心中的圣人,而且将圣人的范围进行了扩充。

在他看来,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都可尊为圣人。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孟子•万章下》)孟子将圣人这一观念具体化,根据不同的等级和特点,列举出不同的圣人形象,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皆可从圣人身上找到可以效仿的道德品格,圣人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此外,孟子还认为“圣人有过”,但可“过则改之”。

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

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

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其思想深刻,影响深远。

他的圣人观思想是其中之一。

荀子认为,圣人是一种特殊的、高尚的存在,是一种达到了道德的高峰状态。

在荀子那里,圣人有着非常具体的定义和特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荀子圣人观思想,并且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

一、圣人的定义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圣人是指那些已经掌握了完美的道德标准的人。

荀子认为,圣人没有恶意、没有私利、没有私心,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他已经完全地达到了道德的高度,以至于他已经达到了可以与天地并存的地步。

二、圣人的特质荀子认为,圣人有着以下的特质:1.有合理的思考能力圣人是一个非常有思考和智慧的人,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完美的思考方式。

2.能够接受失败圣人知道失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会将失败看作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看作是一个可以克服的机会。

3.遵循道德准则圣人只会遵循道德准则,而不是顺从自己的私欲。

4.有大爱圣人有着无私的大爱,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还会关注其他人的利益。

5.不会被世俗所动摇圣人不会被世俗的事物所动摇,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了世界本来的真相。

接下来,我将举出五个例子来阐述荀子圣人观思想。

例一、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管仲(約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45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也被尊称为“管子”。

他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最贤明的人物之一,他的才干以及把握时机的能力给齐国带来了强大的财富和国力。

作为一个无私的政治家,他努力为人民谋福利,不断执行公正的政策,依靠物质利益以缓解并稳定国内的阶层矛盾。

他曾经说过:“不敢奉城、不敢奉台、不敢奉庙,而敢奉百姓之口和百姓之心。

”管仲的崇高精神和为人民谋福的思想,使得他成为了一个有着极高声誉的人。

例二、《论语》中的孔子孔子曾经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大儒,他的人格和思想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他的著作《论语》中,孔子写道:"天下有道,则显;天下无道,则隐。

圣人们的思想总结

圣人们的思想总结

圣人们的思想总结圣人是指具有卓越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人物,在各个时代的历史中,都出现过许多被认为是圣人的人物。

他们的思想往往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圣人们的思想的总结:首先,圣人们倡导的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培养道德品质,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就和幸福。

例如,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个人修养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而佛教中的佛陀也主张人们通过内心的修行来摆脱痛苦,获得超脱。

其次,圣人们的思想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例如,基督教中的圣经教导人们要以爱心对待他人,互相帮助和包容。

而伊斯兰教中也有“慈爱人类,帮助他们”的教义。

圣人们的思想无不提醒人们要关心他人,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三,圣人们的思想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洞察力。

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我什么也不知道”,他强调了对知识的渴求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而孟子也主张通过学习来提高人的道德和智慧。

圣人们的思想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崇尚和对智慧的追求。

第四,圣人们的思想中普遍存在关于人生意义和目标的思考。

他们认为,人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意义。

例如,尼采认为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来自于个人对生活的肯定和承担。

而耶稣则告诉人们要追求属灵的目标,而不是只追求物质上的利益。

圣人们的思想通过提醒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圣人们的思想往往具有超越时空和文化的普遍性。

他们的思想不受限于特定的时代和地域,而是对所有人都具有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例如,佛教的四圣谛和八正道,基督教的十诫和圣经中的教导,都是普适于所有人的。

圣人们的思想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利益,为人类的普遍善而奋斗。

总的来说,圣人们的思想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并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圣人的思想与信念观点总结

圣人的思想与信念观点总结

圣人的思想与信念观点总结圣人的思想与信念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智慧和道德的高度。

首先,圣人的思想具有深邃的思考和卓越的智慧。

他们追求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圣人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人生活,而是关注社会伦理和政治理念。

例如,孔子强调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推动社会进步,个人就应该以德行为根本,通过自我修养和教育的方式来改善社会。

其次,圣人的信念观点是高尚的价值观。

他们坚信道德、善良和真理是人类幸福的基石。

圣人对人性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善良的天性,只是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例如,佛家思想强调人人都具备佛性,只需要通过修行和觉悟来开启内在的慈悲和智慧。

此外,圣人的思想与信念强调个体与全球共同体的互动。

他们认为个体的幸福和人类社会的繁荣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他们鼓励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例如,基督教教义强调爱的力量,耶稣教导人们要爱自己的邻居,甚至爱自己的仇敌,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此外,圣人的思想与信念也关注人类的责任和自由意志。

他们认为人类拥有自由的意志和选择权,可以选择善良和道德的行为。

圣人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应该通过改变社会制度和推动社会公平来实现个体和全体的自由。

总之,圣人的思想与信念观点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深思熟虑、追求智慧和道德的高度;坚持善良、道德和真理的价值观;关注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互动;强调人类的责任和自由意志。

这些观点带给人们智慧和力量,激励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断努力。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研究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研究

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研究先秦圣人观念及形象研究中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的圣人观念对于后世至关重要。

先秦时期,圣人被视为道德典范和人伦模范,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境界和道德准则。

本文将探讨先秦时期圣人观念及其形象的研究。

先秦时期的圣人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

《易经》认为,圣人是能够创立并领导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具备智慧和道德力量。

圣人的行为和言论被视为启示,可以指引人们追求正确的道德和归宿。

《易经》中的圣人观念为后世提供了发展方向。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被誉为圣人。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圣人应具备仁德、智慧、礼让、忠诚等品质,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教育传播这些价值观。

孔子强调圣人应该是身体力行的榜样,才能影响和教育他人。

孔子的圣人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圣人观念可以追溯到《庄子》。

《庄子》中提到了无为而治的观念,主张圣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圣人不追求权力和名利,而是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他们通过顺应自然,放弃私欲,实现自己内心的完善。

这种圣人观念与儒家的仁德观有所不同,但同样强调了道德境界的追求。

在先秦时期,圣人的形象也多种多样。

有些圣人被视为超越凡人的存在,具备神灵般的力量和智慧。

他们能够预测未来、治病救人、以及改变自然现象。

比如,《尚书·周书·大禹谟》中的大禹就是这样一位圣人,他拥有治水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为人们带来了丰收和幸福。

另一些圣人形象则更加接近于平凡的人类。

他们可能没有超凡的能力,但通过自己的奉献、智慧和仁德,影响和教育了后世。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以身作则的圣人。

他通过教育弟子、著书立说,塑造了儒家伦理道德与教育体系,为后世所推崇和学习。

在先秦时期,圣人观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不同学派对于圣人的定义和形象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仁德观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

这种多样化的圣人观念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古代圣人先贤对人生的思考

古代圣人先贤对人生的思考

古代圣人先贤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是一段旅程,每个人都在这个旅程中探索、成长和寻找意义。

古代圣人先贤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们的智慧和经验给予了后人许多启示和指引。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古代圣人先贤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孔子曾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才能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和社会。

孟子则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以实现和谐共处。

古代圣人先贤还认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是人生的重要目标。

他们主张修炼内心,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庄子则强调个人心境的转变,通过思想的转化和觉悟,达到超然世俗的境界,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古代圣人先贤还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人们应该以善行来影响和帮助他人,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他强调人们应该以兼爱的心态对待他人,摒弃战争和暴力,以实现和平与和谐。

古代圣人先贤的思考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智慧和指引。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他们强调个人修身的重要性,以及对待他人的仁爱之心。

他们还关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人应该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这些思考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从古代圣人先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和充实。

浅谈中国古代的成圣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的成圣思想

浅谈中国古代的成圣思想作者:韩烈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20期摘要:成就圣人的理想人格,是古代圣贤一直追求的精神信念,而这种理想人格的养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的重要性,所以成圣之道,一定离不开修身养性,同时要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而乐”政治态度,而且不能缺乏自身的进取精神,方为成圣之道。

关键词:成圣修身进取民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圣者、贤者也避免不了有过错,中国古代思想家致力于成圣成贤,道路曲折,却始终如一,而真正成为圣贤的又有几人,那么孔夫子修成正果成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秘诀又是什么?中国古贤一生致力于的思想态度又是如何实现的?一、修身养性《大学》的文字开篇就详细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先学会进行自我自身修养,才能治理天下,所以说修身养性已经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后又再次提到实行修身之道的方法。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自我修养的第一步,那便是“正心”,就是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正心”就是自己改过以后心态端正,不再为此烦恼,是为自己无忧,是问心无愧,而“诚意”就是要使自己感到心意诚实,“诚意正心”是不断反省自己改过的一个过程。

知道了什么叫错什么是对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等于知道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和不足。

反省需要一个关于反省的明确标准,所以先要明确什么是对的。

心里既然可以知道善恶,却不能知道尽自己的一切本心本意去努力行善或是除恶,这些就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正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正心”一定必须要“诚意”,只有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刻意自欺,才能真正能够做到心中有正气,要求思想意正心诚,就要不断进行“格物致知”,致知是知道了道理,知道了真理。

《孟子·盡心篇》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圣人观圣人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犹如基督教思想中的上帝观念一样,对历史以及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圣人是一种最理想的人格式。

圣人又时常被用来作为政治甚至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正当性的依据。

圣人观是对圣人的各种观点和看法,也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

圣人观具有面面观的性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而且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通过圣人观这一视角,可以揭示中国古代一时期的政治、文化特性以及整个社会的风貌。

一、圣人观的起源(一)“圣”的文字学探源“圣”字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尚有争议,但在金文中的确切存在却已经成为共识。

“圣”,《说文解字》:“望,通也,从耳,呈声。

”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解释“圣”时认为许慎从字形上进行解释是不准确的,“圣”是会意字,与听、声同源。

《广韵》认为“圣”与“聪”相通,为“闻也、明也、通也、听也”。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也认为古“圣”字与“声”字相通。

汉代人应动《风俗通》中解释“圣”说得更为通俗,“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

”这些记载是“圣”最初的意思,即是一种与听觉有关的能力,而且是一种普通的能力,虽然也有聪慧的意思。

“圣”字最初的意思与智慧差不多,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

顾领刚曾从字源学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得出结论:“圣”最初的意义“只是聪明人的意思,’,“它所有的各种崇高和神秘的意义,完全是后人一次又一次地根据了时代的需要加上去的”。

其实,“圣”最初不指一种人,应是指聪明。

但是,顾领刚认为“圣”的观念有一个随时代变化而衍变的过程是很有见地的。

“圣”字的衍变是朝着神秘、多能的方向转化的。

在《尚书》中就已经明显表现出这种转化,《泰誓》篇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有圣,其心好之”,把“圣”与“技”并举,拔高的趋势已经显现。

在《洪范篇》中说:“聪作谋,睿作圣。

”在这里把“圣”与“聪”并列,还很正常,但在传中解释为“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就拔高了。

孔子被后来人尊为圣人,但他本人却把圣人的标准定得很高:“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⑥。

孔子本人也从未以圣人自居。

在战国孟子时,已经是“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到汉代,圣人被进一步拔高,甚至被神化是这种趋势的继续。

(二)圣与巫的关系辨析在古代,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圣的原型是巫。

首先,巫在古代具有很高的地位,掌管着与祭祀有关的事务。

在所谓的圣人中,黄帝、炎帝、额项、尧、舜、禹等原始部族的首领的本身就是著名的大巫。

《管子·心术下》云:“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

”这与巫的职能是一致的。

再加上字源上解释,特征上分析,可以证明圣的原型就是巫。

但是,巫是圣的原型决不能理解为巫就是圣,圣就是巫。

二者具有很多共通性,具有很大关联,互相渗透,但仍各自独立存在。

在时间上,巫的成熟要早于圣,早于圣人的成熟。

巫与圣人特点也有不同。

巫属于宗教神学的范围,指向特殊的神秘的能力,而圣更多的指向人,指向人的智慧与道德,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巫是要做人与神沟通,所以通晓各种仪式,而圣要沟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巫在远古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掌握了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很多资源。

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巫发生转化和分化是必然的。

圣人以巫为原型就是说圣人是由巫转化和分化而来的,其实后世的知识阶层都可以被认为是以巫为原型的。

(三)圣化运动1.什么是圣化运动首先,什么是圣化运动呢?圣化运动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一种思潮。

它是为了改变当时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的状况,试图为社会树立榜样与规范,进而改造现实。

圣化运动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学术思想的正当性。

圣化运动以美化先贤为手段,创造出很多圣人并确立了圣人的主体地位和阐明了其主导作用。

这是晚周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条件下,探索如何重建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圣化是从周公开始的,他提出的“德”以及“以德配天”等使神下移而人的地位得到提升。

春秋时期的“道”文化则以必然性将圣化再度提升起来,形成以“道”为核心的圣化文化。

春秋以前所谓的圣人只是一般的普通人,稍微聪明一点而己,毫无任何神秘性可言。

但从春秋时期开始,诸子不断以“性与天道”的理念赋予圣人,使其地位迅速提升,从一普通的词语上升为专有概念,从“耳听天命”的聪者变成“通天地万物一心”的主宰者。

2.圣化运动的过程圣化运动的过程如何呢?圣化运动的过程是漫长的。

刘泽华说:“圣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发生于春秋,大成于战国。

以后作为一种理性范式和文化精神,绵延至近代。

”当然,也有人认为圣化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开始。

圣化在春秋时期才明显发展为一种思潮是毫无问题的。

至于圣化运动的下限也存在争议,认为其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直到近代才结束的大有人在,但我认为圣化运动没有进行那么长时间,绵延至近代的只是“理性范式和文化精神”,即只是圣化运动影响到近代。

圣化运动开始时的动机或背景是政治的失范,那么它的结束时间也应该从政治形势上着手分析。

政治一统,专制制度确立到秦汉时就完成了,此时,运动所追求的圣王一体的目标实现,那么运动自然就会在此时结束。

诸子百家均以圣人为其理想人格,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他们都把圣人看作智慧的化身和各种高尚品德的拥有者,还有他们均在圣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经过诸子百家的努力,圣人观走向成熟。

可以说,百家争鸣的过程也就是“圣化运动”的过程。

秦汉时期,在董仲舒等思想家的努力下,儒家圣人观取得优势并与政治结合起来。

圣人观基本定型,圣化运动结束。

3.圣化运动的影响圣人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圣”的观念起源很早,与远古时期的巫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其时的“圣”只是巫的一个能力特征,含有听觉敏锐,聪明智慧的意思。

西周时,中国早期文化出现由神本向人本的转化,“圣”也随之转化为一种理想的人格形式。

为确立圣人的主体地位和阐明圣人的主导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圣化运动”。

经过“圣化运动”,圣人观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而且成为能对政治、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概念,内涵更为丰富。

圣化运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刘泽华先生曾总结说:“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历史形态而言,可作三段论:(1)神化阶段。

三代时期,其特征为神道设教,率民以事神。

(2)圣化阶段。

自春秋至辛亥革命,从尊神转向尊圣,圣王即是神。

(3)民主化阶段。

自辛亥革命至今,从圣人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这三个阶段,圣化阶段承上古,开近代。

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的基本价值,皆于此段形成”。

刘泽华先生研究圣化的出发点是对其进行批判以便批判专制皇权,但他“圣化阶段承上古,开近代”的评价还是很恰当的。

圣化运动促成了中国传统观念由崇神到尊圣的转变,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崇拜的是上帝、上天,但在圣化运动之后,人们的崇拜对象是圣人。

由崇神向崇圣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

它突破了宗法制度的束缚,使人性得到解放。

士作为代圣贤立言者,地位迅速上升,取代王官而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

文化从王官下移到士,改变了文化的面貌。

圣人重人伦、重道德使中国政治伦理化,思维方式上重视实践理性。

圣人王化,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使混乱的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创造圣人的过程也是对历史进行整理的过程。

“三皇”、“五帝”的名称和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在这个时期被整理并记载下来,散乱的帝王谱系逐渐清晰与固定。

虽然有不真实的成分掺入,甚至有很多人为的假造伪传,但对上古历史和传说进行了大规模整理和精心梳理,加强了中国文化重史的传统。

二、圣人观的成熟(一)什么是圣人观所谓圣人观,就是对圣人的观点、看法或者判断圣人的标准。

那么,圣人观应该在人们提出“圣人”这一词语时就已经产生。

但是,圣人观作为一种观念,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也无独立存在之必要。

圣人的特征趋于固定和明朗是圣人观成熟的反映与标志。

圣人观应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圣人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其特征如何?普通人能否达到又怎样才能达到?圣人观与一个时代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社会风貌有着怎样的关系?圣人是一种人,代表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具有智慧,拥有道德,带有明显的伦理化特征。

诸子设计圣人是出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在人性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

圣人具有最高道德水平和最高的智慧是各家的共识,虽然在具体素质上有差异。

(二)诸子百家的圣人观圣人观的积极创立者们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改造现实社会,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的小序中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题,可以归纳为三点:君主专制主义;臣民意识;崇圣观念。

”①崇圣观念成了政治思想的主题之一。

但圣人观的创立者不是现实中的执政者,他们所进行的只是思想活动,是理论的探索。

圣人观在一个时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当时思想文化状况密切相关。

圣人观是诸子各家思想主张最集中的表现。

先秦诸子都对圣人观非常重视,均有自己的圣人观。

但儒、道、墨、法等在圣化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圣人观具有很大的不同。

儒家注重伦理道德,把仁、义、礼、孝等作为圣人的特征;道家在圣人身上寄托了无为、无争的理念;墨家心目中的圣人兼爱、非攻、尚同……各家圣人观各具特色,甚至在同一个思想流派内部也有不同的圣人观,其原因是思想观念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孔子被公认为圣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汉代儒学定于一尊之后才形成的局面。

诸子百家的圣人观千差万别,还很不完善,但诸子百家关于圣人的论争提升了人们对圣人的关注,为圣人观的成熟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古代圣人观的成熟圣人观又是一种政治现象。

圣人观是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存在的,但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改造现实社会,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

圣人是在政治失序的情况下被提出来,取代天、帝等人们观念崇拜上的角色与地位的。

圣化运动的参与者们大都基于一种整顿社会秩序的理念,没有哪个没有政治目的,完全不受政治的制约。

儒家成圣以“修身”为起点,但是其归宿却在“治国平天下”;就是庄子那样一个对权力鄙视、深恶痛绝的人也不免“应帝王”,“内圣外王”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当然就更不要提赤裸裸地以君主为本位来设计其路线的法家了。

儒家注重伦理,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只是其中一个步骤而已。

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圣人王化和王权圣化,为王权寻找合理性合法性根据,使专制成为一种合法、合理的存在。

所以,圣化运动很容易被引上专制的道路,圣人观发展的历史就证明这一点。

“秦圣临国”,秦始皇留在刻石上的话,为历代封建帝王以圣人自居的历史的开端。

此后,“圣”字几乎被皇权所垄断。

秦汉时期专制社会的建立标志着圣化运动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圣人观的成熟。

三、圣人观念演变(一)圣人被智慧化圣人原本表示聪明者、智慧者,但在演化过程中,圣人原初内涵中表示聪明、智慧的要素被充分扩大和强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