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测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化学人教选修 4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有关常温下pH 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 ·L -1B .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 仍相同C .醋酸中的c (CH 3COO -)和硫酸中的c (SO 2-4)相等D .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 2的体积相同2.将浓度为0.1 mol ·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a (HF)C .c (F -)c (H +)D .c (H +)c (HF)3.已知某酸H 2B 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①H 2B H ++HB -,②HB -H ++B 2-。
关于该酸对应的酸式盐NaHB 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NaHB 属于弱电解质B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 (Na +)>c (HB -)>c (H +)>c (OH -)C .c (Na +)=c (HB -)+c (B 2-)+c (H 2B)D .NaHB 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 (Na +)=c (Cl -)+c (ClO -)+c (OH -)B .pH =8.3的NaHCO 3溶液:c (Na +)>c (HCO -3)>c (CO 2-3)>c (H 2CO 3)C .pH =11的氨水与pH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 (Cl -)=c (NH +4)>c (OH -)=c (H +)D .0.2 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与0.1 mol ·L -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 (H +)-2c (OH -)=c (CH 3COO -)-c (CH 3COOH)5.室温下,将1.000 mol ·L -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 ·L -1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一)
1. 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 ·L-1 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甲酸与盐酸都能与NaOH 发生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2.硫化汞(HgS)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呈红褐色,常用于油画颜料,印泥及朱红雕刻漆器等。
某温度时,HgS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硫化汞的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硫化汞的K sp 减小B. 图中a 点对应的是饱和溶液C. 向c 点的溶液中加入Hg(NO3)2 ,则c(S2-)减小D.升高温度可以实现c 点到b 点的转化3.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为xg ,20℃时的溶解度为yg 。
取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蒸发掉Wg 水后再恢复到20℃ ,其溶液里面溶质的质量分数为z%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y>x ,y>zB.x>y>zC.y<x ,y<zD.x<y<z4.在-50℃时液氨中存在着下列平衡:2NH3(液) NH4++NH2- ,两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均为 1.0×10-15mol ·L-1 。
以下有关-50℃时离子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积为1.0×10-15B.离子积为1.0×10-30C. 向液氨中加入氨基钠(NaNH2),液氨的离子积增大D. 向液氨中加入NH4Cl ,c(NH4+)增大,离子积的数值也随之增大5.在氨水中,NH3 ·H2O 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显电中性C.c(OH-)恒定不变B.溶液中检测不出NH3 ·H2O 分子的存在D.c( NH ) =c(OH-)6.对室温下pH 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 均增大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 均不变C.加水稀释2 倍后,两溶液的pH 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盐酸中产生的氢气速率快7.已知室温时,0. 1mo1/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 倍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B.干冰C.酒精D.Cl29.已知CaCO3 的Ksp=2.8×10-9 ,现将浓度为2×10-4 mol •L- 1 的Na2CO3 溶液与C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若要产生沉淀,则所用CaCl2 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A.2.8×10-2 mol •L- 1B. 1.4×10-5 mol •L- 1C.2.8×10-5 mol •L- 1D.5.6×10-5 mol •L- 110.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25℃时亚硝酸钠溶液的pH 大于7 ②用HNO2 溶液做导电试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 溶液反应④0. 1mol ·L- 1HNO2 溶液的pH=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11.关于浓度均为0. 1mol ·L- 1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 :③>①B.水电离出的c(H+) :②>①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 ·H2O)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 >c(H+)12.25 ℃时,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5×10-13mol ·L-1 的硫酸溶液中,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 ·L-1B.0.02 mol ·L-1C. 1×10-7mol ·L-1D. 1×10-12mol ·L-113.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方程式的是( )A.NH4++H2O NH3 ·H2O+H+B.S2-+2H2O H2S+2OH-C.CH3COOH+H2O CH3COO-+H3O+D.CH3COOH+OH-===CH3COO-+H2O14.室温下,用0. 100 mol ·L- 1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 100 mol ·L- 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mLC.V(NaOH)=20mL 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V(NaOH)=10mL 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15.25℃时,将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按1 ∶ 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此强酸和强碱的pH 和为( )A. 12B. 13C. 14D. 1516.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1×10-13 。
【精品】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知识要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
如SO 、CO 、C H O、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为例):(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2)测LHAc溶液的pH>2;(3)测NaAc溶液的pH值;(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最佳的方法是和;最难以实现的是,说明理由。
化学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测试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2.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3. 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H+的物质的量B. 醋酸的电离常数C.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 CH3COOH的物质的量4. 0.1 mol•L-1 KHS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A.c(K +)+c(H+)= c(OH-)+ c(HS-)+2 c(S2-)B.c(K+)> c(HS-)> c(OH-)> c(S2-)> c(H+)C.c(HS-)+ c(S2-)+ c(H2S)= 0.1 mol•L-1D.c(K+)> c(HS-)> c(OH-)> c(H2S)> c(H+)5. 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6. 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7. 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 CuSO4 +Na2CO3主要:Cu2+ + CO32─ + H2O = Cu(OH)2↓+ CO2↑次要:Cu2+ + CO32─ = CuCO3↓(2) CuSO4 +Na2S 主要:Cu2+ + S2─ = CuS↓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则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CuS <Cu(OH)2<CuCO3B. CuS >Cu(OH)2>CuCO3C. Cu(OH)2>CuCO3>CuSD. Cu(OH)2<CuCO3<CuS8.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 a(O H)2(s) C a2+(a q)+2O H-(a 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B.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C. 向溶液中加入NaCO3溶液,则其中的C a(O H)2的固体增多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 a(O H)2的固体增多9.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B. 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D. 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10. 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B. 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A-)> c(OH-)> c(H+)C. 若c(OH-)> c(H+),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 c(OH-)> c(A-)> c(H+)D. 若溶质为NaA、HA,则一定存在:c(A-)> c(Na+)> c(H+)> c(OH-)11.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 2O H ++OH -,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 .向水中加入NaHSO 4溶液B .向水中加入Al 2(SO 4)3固体C .向水中加入Na 2CO 3溶液D .将水加热到100℃,使pH =6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 42-)>c(NH 4+)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C. 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 向0.1 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13.(1)对于Ag 2S(s) 2Ag +(aq)+ S 2-(aq),其K sp =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A.NH 4 + H 2O NH 3·H 2O + H C.S + H 2O HS + OH 2--++B.HCO 3-+ H 2O CO 3 + H 3O +-2-+-D.NH 3 +H 2O NH 4 +OH 2.下列实验符合要求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B.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固体时需先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上大小相同的纸片C.若25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mL 处,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15 mL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表面皿上的已润湿pH 试纸上测得其pH 为12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大量H 2的溶液中:Na 、NH 4、F 、SO 3B.含有大量S 的溶液中:K 、Mg 、ClO 、SO 43+++2-+2+-2-++-2--C.能使Al 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 4、Na 、SiO 3、HCO 3D.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102-mol/L 的溶液中:Al 、SO 4、NO 3、Cl 3+2---4.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是 ( )A.pH=12的Ba(OH)2溶液B.pH=12的氨水-1-1C.·L NaOH 溶液D.·L BaCl 2溶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B.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C.已知pOH=-lg[c (OH )],又知体温下正常人的血液pH=,则血液的pOH 为D.KCN 溶液中有剧毒HCN 挥发出来,为了减少HCN 的生成,最佳方法是加入KOH6.某温度下,100mL mol/L 醋酸溶液与足量Zn 粒反应生成H 2的速率v (H 2)=mol/(L·min)。
化学选修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总结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比较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3.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断的方法(以醋酸HAc为例):(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HAc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弱于强酸(盐酸、硝酸)(2)测0.01mol/L HAc溶液的pH>2(3)测NaAc溶液的pH值:常温下,pH>7(4)测pH=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2(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 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后者快特别提醒:1.SO2、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强弱的判断,关键是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解度无直接关系,溶解度大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溶解度小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
3.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相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明显强于弱电解质。
弱酸(碱)与弱碱(酸)反应生成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4.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难溶物BaCO 3,它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但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为零。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常数要点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因为电离过程吸热),离子浓度增大2.浓度:溶液稀释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反而变小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的离子的物质,将抑制电离,相关离子浓度增大;4.加入能反应的物质,促进电离,但相关离子浓度降低。
化学选修4_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 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 、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减弱 电离。
D 、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 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
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
如HCl 、NaOH 、NaCl 、BaSO 4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
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混和物纯净物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全章总结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全章总结[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
2.掌握溶液酸碱性规律与pH 的计算。
3.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其应用。
4.会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
5.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
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电离常数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溶液的温度、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3)同离子效应: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CH 3COO -的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盐酸,平衡也会左移。
(4)能反应的物质:如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锌或NaOH 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2.电离常数(电离平衡常数)以CH 3COOH 为例,K =c (CH 3COO -)·c (H +)c (CH 3COOH ),K 的大小可以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K 只与温度有关。
对多元弱酸(以H 3PO 4为例)而言,它们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 1、K 2、K 3,它们的关系是K 1≫K 2≫K 3,因此多元弱酸的强弱主要由K 1的大小决定。
【例1】 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电离平衡常数(25℃)。
CH 3COOHCH 3COO -+H +H 2CO 3H ++HCO -3 HCO -3H ++CO 2-3 H 3PO 4H ++H 2PO -4 H 2PO -4H ++HPO2-4HPO 2-4H ++PO 3-4A.温度升高,K 减小B.向0.1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 (H +)/c (CH 3COOH)将减小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 关系为pH(Na 2CO 3)>pH(CH 3COONa)>pH(Na 3PO 4)D.PO 3-4、HPO 2-4和H 2PO -4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解析选项A,一般情况下,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温度升高电离程度增大,K增大;选项B,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CH3COO-)增大,K不变,c(H+)/c(CH3COOH)=K/c(CH3COO-),因此c(H +)/c(CH3COOH)将减小;选项C,由于HPO2-4的电离常数<HCO-3的电离常数<CH3COOH的电离常数,因此正确的关系为pH(Na3PO4)>pH(Na2CO3)>pH(CH3COONa);选项D,根据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可知能发生如下反应H2PO-4+PO3-4===2HPO2-4,因此PO3-4、HPO2-4和H2PO-4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总结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考点一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辨析(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是研究对象都是 化合物 ,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 键型离子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等号 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 电解质在溶液中粒子形式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离子方程式中表示 形式离子符号或化学式 化学式考点二 常见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酸、强碱、正盐(个别情况除外如醋酸铅)在水溶液中 完全电离 ,不写可逆符号:示例:H 2SO 4 = 2H + + SO 42- Ba (OH )2 = Ba 2+ + 2OH -(2)弱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步进行 ,每步可逆示例:CH 3COOH CH 3COO - +H +H 3PO 4 H + + H 2PO 4- H 2PO 4- H + + HPO 42- HPO 42- H + + PO 43-(3)弱碱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多元弱碱一步写完):示例:NH 3·H 2O NH 4+ + OH - Fe (OH )3 Fe 3+ + 3OH -(4)两性氢氧化物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双向电离,双向可逆示例:H ++AlO 2-+ H 2O Al (OH )3 Al 3+ +3OH -(5)可溶性酸式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金属阳离子全部电离且不可逆,酸式酸根除HSO 4-外全部分步电离,每步可逆示例:NaHSO 4 = Na + + H + + SO 4- 完全电离; HSO 3- H + + SO 3- 分步电离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概念和影响平衡的因素1.水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常数H 2O + H 2O H 3O + + OH - ΔH>0 或者 H 2O H + + OH - ΔH>0①25℃时:K W = c(H +)•c(OH -)=10-14mol ·L -1[特别提醒]: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如H 2S 、H 2CO 3、CH 3COOH 、HF 、HCN 、HClO 等。
(完整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
【人教版】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课标要求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3、熟练掌握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要点精讲1、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水、酸、碱和盐;于非电解质的有:非金属的氧化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的盐)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和少量盐)。
注:弱电解质特征: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离子和电解质分子共存,而且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及非电解的判断2、弱电解质的电离(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种可逆过程)(2)电离平衡的特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同样具有“逆、等、动、定、变”的特征。
①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
②等: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③动: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
④定: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
且分子多,离子少。
⑤变:指电离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3)电离常数①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来表示。
舅达我二对一元開隈HAJI\H”②忒皆)•OH2UO3[T对■丿亡刃为at BOH:B<Hi--u*on②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相对较强。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章末检测1.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够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①NaHSO4②NaHSO3③CH3COOH④CH3COONa ⑤NaHCO3⑥NaClO ⑦NH4HCO3A.②④⑤⑥ B.④⑤⑥⑦C.①②③D.②④⑤⑥⑦【答案】B【解析】①NaHSO4电离出的H+抑制水的电离。
②HSO3-既水解又电离,但电离大于水解,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
2.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A.0。
01 mol·L-1醋酸溶液B.0。
02 mol·L-1醋酸与0.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 mol·L-1醋酸与0.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答案】A【解析】B项,正好生成CH3COONa,呈碱性。
C项,相当于CH3COOH和CH3COONa混合,CH3COO-抑制CH3COOH的电离。
D项,呈中性.3.25 ℃时,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3种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①c(NH3·H2O)=10-3mol·L-1的氨水b L;②c(OH-)=10-3mol·L-1的氨水c L;③c(OH-)=10-3mol·L -1的Ba(OH)溶液d L,试判断a、b、c、d的数量大小关系为2()A.a=b>c>d B.b>a=d>cC.b>a>d>c D.c>a=d>b【答案】B【解析】若b=a,pH<7,现呈中性所以b>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25℃时,将a 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A .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 .溶液中c (NH +4)=c (Cl -)C .此时溶液中NH 3·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a -0.01)mol/L D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10-9a -0.012.《天工开物》中记载:“象牙色,栌木煎水薄染;金黄色,栌木煎水染,复用麻蒿灰淋,碱水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古代染色工匠凭借经验进行调色,以达到染色的目的B .上述记载内容说明酸碱介质改变时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C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D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 + 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 +)降低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 w 不变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4.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 ( )A .含H +的溶液B .c(H +)=1×10-7mol·L -1C .pH<7的溶液D .c(OH -)<c(H +)的溶液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Ba 2+)增大C .常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的pH 小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可使c(Na +)= c(CH 3COO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在Na 2S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产生浅黄色沉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A.A B.B C.C D.D7.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少量CH3COONa固体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已知K sp (CaC2O4)=4.0⨯10-9,若在c(Ca2+)=0.020mol·L-1的溶液生成CaC2O4沉淀,溶液中的c(C2O42-)最小应为()A.4.0⨯10-9mol·L-1 B.2.0⨯10-7mol·L-1 C.2.0⨯10-9mol·L-1 D.8.0⨯10-11mol·L-19.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0.1 mol·L-1醋酸的pH比盐酸pH大⑤在漂白剂溶液中滴加醋酸能增强漂白效果⑥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2 ⑦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氢气速率慢⑧CH3COOK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②④⑥⑧ B.③④⑥⑦ C.④⑤⑥⑧ D.③⑥⑦⑧10.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水(H+)的对数与NaOH 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室温时,已知某溶液中,已电离的水的浓度为10-13mol/L ,则在此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2-3K Na Cl SO 、、、B .++-2-34K Na NO SO 、、、C .++-2-434K NH NO SO 、、、D .+2+--3K Mg NO Cl 、、、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lmol 的醋酸溶液和1.01mol 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B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mLC .室温下,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D .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 固体C 和32g 气体O 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 气体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2H 2O H 3O ++OH - B .H 2SH ++HS -C .NaHSNa ++HS - D .-2-+3233HCO +H OCO +H O4.在醋酸溶液中,CH 3COOH 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溶液显电中性 B .溶液中无醋酸分子C .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 .溶液中CH 3COOH 和CH 3COO -共存 5.下列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6.对某弱酸稀溶液加热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B .弱酸分子的浓度减小 C .溶液的c(OH -)增大 D .溶液的导电性增强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在100℃,101KPa 条件下,液态水气化热为40.69kJ/mol ,则()()22H O g H O l = ∆1H 40.69KJ mol -=+⋅②已知25℃时,3MgCO 的6Ksp 6.8210-=⨯,则在该温度下,含有固体3MgCO 的溶液中,无论()2c Mg+与()23c CO -是否相等,总有()()2263c Mg c CO 6.8210+--⋅=⨯③已知:则反应()()2g 3H g +→()1g H 384KJ mol -=-⋅④常温下,在10.10mol L -⋅的32NH H O ⋅溶液中加入少量4NH Cl 晶体,则32NH H O ⋅电离被抑制,溶液pH 减少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gC 2H 4含有的单键数目为3N AB .99℃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 -数目为1×10-8N AC .足量的Na 与1molO 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2N AD .8.0gCu 2S 和Cu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0.1N A9.将0.10mol/L 的AlCl 3溶液10mL 与0.10mol/L 的KOH 溶液40mL 充分混和,所得溶液中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K+)>c(Cl -)>c(AlO2-)>c(OH -)>c(H+) B .c(K+)>c(Cl -)>c(AlO2-)>c(H+)>c(OH -) C .c(Cl -)>c (K+)>c(OH -)>c(AlO2-)>c(H+) D .c(Cl -)>c((K +)>c(AlO 2-)>c(OH -)>c(H +) 10.下列与滴定实验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 的高锰酸钾溶液B .用NaOH 滴定盐酸时,若滴定结束时俯视刻度,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 .用NaOH 滴定盐酸时,只能用酚酞作指示剂D .用KMnO 4滴定亚硫酸钠溶液的实验中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NaHSO 溶液中,()()()()24c Na c H c SO c OH ++--+=+B .室温时水电离出来的()13c H 10mol /L +-=的溶液中K +、Cl -、3NO -、I -一定能大量共存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23H CO ②23Na CO ③3NaHCO ④423(NH )CO 中()23c CO -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D .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224432Al 3SO 3Ba 6OH 3BaSO 2Al(OH)+-+-+++=↓+↓12.在同体积0.3 mol·L -1的H 2SO 4、HCl 、HNO 3、CH 3CO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盐酸和硝酸中放出的氢气相等B .醋酸中放出氢气量最多C .盐酸中放出的氢气量最多D .硫酸中放出氢气量最多13.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A .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NaX常常常HX常常常常常常pH常常常常常常常常c(Na +)常c(HX)常c(X -)常c(H +)常c(OH -)B .1L0.1mol•L -1CuSO 4·(NH 4)2SO 4•6H 2O常常常常常c(SO 42-)常c(NH 4+)常c(Cu 2+)常c(H +)常c(O H -)C .0.1mol•L -1NaHCO 3常常常常c(Na +)+c(H +)+c常H 2CO 3常≠c(HCO 3-)+c(CO 32-)+c(OH -)D .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c 1常c 2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常pH常常常a常a+1常常c 1常10c 2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②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 2; ③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④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⑦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⑨蒸干AlCl 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⑩滴入酚酞溶液确定纯碱中有无烧碱;A.8个 B.7个 C.6个 D.5个15.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答案 D解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导电,是因为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为电解质,A项错;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BaSO4是强电解质,B项错;纯硫酸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电离,故纯硫酸不导电,C项错;两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的总浓度也相同,二者阴、阳离子浓度相同,导电能力也相同,D项正确。
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B.25 ℃时,0.1mol·L-1的醋酸的pH约为3C.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D.25 ℃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答案 C解析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是醋酸根水解所造成的,能说明醋酸是弱酸;25 ℃时,0.1mol·L-1的醋酸的pH约为3,得出醋酸溶液中c(H+)<0.1mol·L-1,说明醋酸未完全电离,是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只说明盐酸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溶液,不能说明盐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大小,不能证明醋酸为弱酸;25 ℃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说明醋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是弱酸,C项符合题意。
3.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C.①⑥D.②④⑥⑧答案 B解析H+、OH-抑制水的电离,Al3+、S2-、NH+4能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Cl-、K+、NO-3对水的电离无影响。
4.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A.X=Y=Z B.X>Y=ZC.X<Y=Z D.X=Y<Z解析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4+OH-,加水平衡向右移动。
故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稀释到pH相同,氨水加水最多,NaOH和Ba(OH)2是强电解质,稀释前pH相同,若使稀释后pH仍相同,应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故X>Y=Z。
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②4.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C.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②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③答案 A解析根据题中给出的三个反应利用强酸能制弱酸的规律可判断酸性HF>HNO2>HCN,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由此判断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6×10-4,HCN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
6.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pH=7的溶液中:Fe3+、Cl-、Na+、NO-3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CO2-3、Cl-、K+C.pH=1的溶液中:NH+4、Cl-、Cu2+、SO2-4D.无色溶液中:Al3+、HCO-3、I-、K+答案 C解析A项中由于Fe3++3H2O Fe(OH)3+3H+,Fe3+大量存在的溶液显酸性pH<7;B项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此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CO2-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pH=1的溶液中各离子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项中Al3++3HCO-3===Al(OH)3↓+3CO2↑,Al3+、HCO-3不能大量共存。
7.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C.强酸溶液与弱碱溶液反应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解析pH相加等于14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显酸性,则该酸一定为弱酸,故选B。
8.等物质的量下列各状态的电解质,自由离子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熔融的NaHSO4②NaHSO4溶液③NaHCO3溶液④H2CO3溶液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答案 C解析NaHSO4熔融状态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CO-3H++CO2-3,H2CO3是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HCO-3H++CO2-3,由以上电离方程式分析可知等物质的量的NaHSO4、NaHCO3、H2CO3在所给条件下,自由离子数大小关系为②>③>①>④,答案为C。
9.将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 ℃,溶液的pH不变的是() A.氯化钠B.硫酸C.氢氧化钾D.硫酸铵答案 B解析常温下NaCl溶液的pH=7,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减小;硫酸溶液显酸性,H+主要来自于硫酸,溶液中c(H+)不变,pH不变;氢氧化钾溶液K w增大,c(H+)=K wc(OH-),c(OH-)不变,c(H+)增大,pH减小;硫酸铵溶液,升温NH+4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H+)增大,pH减小。
10.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A.K2SO3溶液中c(K+)与c(SO2-3)之比B.0.2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1的盐酸中c(H+)之比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2-4)之比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答案 C解析K2SO3溶液中,由于SO2-3水解生成HSO-3,导致K2SO3溶液中c(Na+):c(SO2-3)之比大于2:1;由于CH3COOH是弱酸,存在CH3COOH CH3COO-+H+,盐酸是强酸,在溶液中全部电离,二者溶液中c(H+)之比小于2:1;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c(NH+4)+c(H+)=2c(SO2-4)+c(OH-),因c(H+)=c(OH-),则有c(NH+4)=2c(SO2-4),即c(NH+4):c(SO2-4)=2:1;pH=12的Ba(OH)2溶液中,溶质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2×0.01mol·LBa(OH)2与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11.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氯水中:c (Cl 2)=2B .氯水中:c (Cl -)>c (H +)>c (OH -)>c (ClO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c (Na +)=c (CH 3COO -) D .Na 2CO 3溶液中:c (Na +)>c (CO 2-3)>c (OH -)>c (HCO -3)>c (H +) 答案 D解析 氯水中反应了的c (Cl 2)=12,且c (H +)>c (Cl -),A 、B 项错;等体积等浓度NaOH溶液与CH 3COOH 混合,得到CH 3COONa 溶液,由于CH 3COO -水解,c (Na +)>c (CH 3COO -),C 项错。
12.欲使0.1mol·L-1的NaHCO 3溶液中c (H +)、c (CO 2-3)、c (HCO -3)都减少,其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酸氢盐的性质及有关离子间的反应。
CO 2与NaHCO 3不反应,三种离子皆不会减小;加入NaOH 固体后,发生反应HCO -3+OH -===CO 2-3+H 2O ,c (H +)、c (HCO -3)减小,而c (CO 2-3)增大;通入HCl 气体时,因发生反应HCO -3+H +===CO 2↑+H 2O而使溶液呈弱酸性,与原NaHCO 3溶液相比c (H +)增大;加入石灰水时,发生反应:HCO -3+OH -+Ca 2+===CaCO 3↓+H 2O 而使溶液中三种离子浓度均减小。
13.有关①100mL 0.1mol/L NaHCO 3 ②100mL 0.1mol/L Na 2CO 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① B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 .①溶液中:c (CO 2-3)>c (H 2CO 3) D .②溶液中:c (HCO -3)>c (H 2CO 3) 答案 C解析 盐类水解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且水解程度越大,这种促进程度越大,A 项正确;CO 2-3+H 2OHCO -3+OH -,CO 2-3水解使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多,B 项正确;NaHCO 3溶液中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c (H 2CO 3)>c (CO 2-3),C 项错误;CO 2-3的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水解,D项正确。
14.若室温下0.1mol·L-1NaX溶液中pH=9,则该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X-占全部X-的()A.0.01% B. 0.09%C.1.0% D.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H2O H++OH-,NaX溶液中pH=9,即c(H+)=1×10-9mol·L-1,c(OH-)=1×10-5mol·L-1,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因为X-的水解,X-+H2O HX+OH-,每结合一个H+就有一个X-水解,溶液中OH-比H+多一个,则水解的X-的量就等于溶液中比H+多的OH-的量,则:1×10-5mol·L-1-1×10-9mol·L-10.1 mol·L-1×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