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_邓雪原

合集下载

结构分析模型构件偏心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结构分析模型构件偏心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结构分析模型构件偏心数据转换方法研究邹帅;赖华辉;邓雪原【摘要】针对不同结构分析软件之间的模型数据转换的问题,在早期建立的基于XML的结构通用格式实现了SGF与SAP2000、ETABS、IFC等数据模型的基本转换.针对当前现有的建筑结构模型转换平台大多不能实现复杂构件偏心设置的转换、对结构计算结果造成偏差的问题,解析了多种结构分析软件的偏心数据结构,提取偏心表达核心部分与SGF形成映射,并设计基于SGF的偏心数据转换算法,实现结构分析模型构件偏心的转换.通过偏心框架模型转换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图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8页(P257-264)【关键词】结构分析模型;数据转换;构件偏心;结构通用格式【作者】邹帅;赖华辉;邓雪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4结构设计中为了安全性考虑一般要选取两款以上的分析软件进行比对,由于各款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性差,结构分析人员往往需要重复建模。

BIM技术的出现能使多专业之间的信息孤岛相互关联,从而促进多领域的协同工作。

在结构分析领域,国内外学者对基于 BIM的结构分析模型自动生成及分析软件间模型的相互转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Vilkner等[1]开发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 ing interface, API)解读CAD的标签内容,结合二维图纸快速建立三维分析模型;Serror等[2]以 STEP、CIS/2.0、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IFC)标准为基础创建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信息共享模型(shared computer-aided structural design, sCAsD),改善结构设计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Dean和Nawari[3-4]研究利用信息传递手册(information delivery manual, IDM)、模型视图定义(model view definition, MVD) 和IFC标准相结合,解决全生命期IFC 数据在不同阶段使用可能出现的数据冗余的问题;Venugopal 等[5-6]提出语义交换模块(semantic exchange modules, SEM)的概念,开发模型视图基于 SEM,解决专业软件导出 IFC数据的问题;Steel等[7]以 STEP和EMF的技术框架为基础建立一个建筑模型转换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IFC数据与GDL数据相互转换,能够兼容多种应用软件的数据格式,同时后期还计划实现模型的校核、分析、优化等功能;在工程应用领域Yang等[8]研究IFC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复杂截面表达,空间曲线约束定义等方面的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

第37卷第6期2020年12月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J o u rn a l o f Civil E ngin eerin g an d M a n agem en tVol.37N o.6Dec. 2020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郭晓剑,胡欢(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构建我国建筑信息化研究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及核心关键词等知识图谱,分析国内该领域研究优势、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

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信息化文献年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并在近几年达到顶峰;研究人员、研究机构较多,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内高等院校,且已初步形成以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但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间仍缺乏紧密交流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BIM技术为主,与其他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结合,并主要运用在绿色建筑和大型复杂建筑中;“城市设计”“BIM与其他信息化技术结合应用”等是我国在该领域最新研究前 沿。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未来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BIM;城市设计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985(2020)06-0044-08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China5 s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Knowledge Map Based on CiteSpaceGUO Xiao-jian,HU H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xi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Taking CNKI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CiteSpace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map of authors,publishing institutions,research hotspots and core keywords of China,s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research,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domestic research in this fiel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volume of the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docu­ment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and it has reached the peak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any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the research forc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 research team with Tongji University and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s the core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los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and the publishing institutions;the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ed on BIM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internet of things”and“cloud computing”,and mainly used in green buildings and large complex buildings;“urban design”and“the application of BIM combined with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are the latest research frontiers in this field in Chi­na.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Key words:building informatization;knowledge map;BIM;urban design收稿日期:2020-01-06修回日期:2020-04-02作者简介:郭晓剑(1971-),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BIM技术和人工智能(Email:178076183@)通讯作者:胡欢(1996-),男,江苏沛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Email:849882640@)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G^7m);赣州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课题(m)N-XJ02)第6期郭晓剑等: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建筑信息化知识图谱构建和分析• 45•建筑行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2],需要及时地进行技术更新换代。

基于IFC标准的施工图注释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基于IFC标准的施工图注释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基于IFC标准的施工图注释自动生成方法研究黄静菲;赖华辉;邓雪原【摘要】As a new concept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gradually changes the work habits of design industry. However, a working pattern of 'modeling after drafting' which means the modeling process lags behind the drafting process is widely applied for the time-being, and it ultimately fails to improve the work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conducts a research about generating 2D drawings based on IFC standard. Through analyzing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2D drawing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FC expressions of 3D models and 2D annotations, suggests an automated method to generate IFC-based annotatio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al demands of drafting,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platform.%BIM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技术,正逐步改变工程设计行业的工作习惯.目前BIM应用中普遍采用"先出图,后建模"的工作模式,模型制作过程是脱离和滞后的,并未真正优化设计质量和提升工作效率.引入IFC标准对施工图自动生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施工图的技术特点,总结基于IFC标准的三维对象和二维注释的表达方法,结合实际制图需求,提出基于IFC标准的施工图注释自动生成方法,为本地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图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7页(P760-766)【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IFC标准;施工图;注释自动生成【作者】黄静菲;赖华辉;邓雪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7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甩图板”工程以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一直采用基于CAD技术生成的二维图纸进行协作和交流。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土木工程学报2007正模型文件,同时在IFC模型服务器中嵌入可用来提取结构构件信息,并组装结构模型的功能模块,就能过滤掉建筑模型文件中的非结构构件信息,本文4.2节详细描述了这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内容。

然后通过定义基于XML格式的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模型表达文档,将从符合IFC标准的建筑模型中自动提取的结构构件信息组装成为一个通用的适合结构有限元计算的、标准的XML文件。

最后通过这个XML文件与其他结构分析或设计软件的有限元模型接口,而生成可修改、编辑的整体结构模型。

匡丽J标准的II建筑模型I。

—■z■■■■嗍图7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自动生成基本框架Fig.7FrameworkofIFC-basedbuildinginformationexchangeandsharing4.2从建筑模型中所能提取的信息及所需添加的信息在当前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包含了可以共享的结构构件信息,还包含了各自所特有的信息,如图8所示。

建筑师在建筑模型中放入了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的几何信息、截面信息、材料信息等;结构工程师的结构模型中包含为保证结构安全、传递各种荷载的结构构件,除了结构构件外,结构模型还需包括在建筑使用生命周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荷载信息及其组合,还需包括假定的几何约束条件,结构构件的几何、截面、材料等信息。

图8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信息的比较Fig.8Comparisonofinformationbetween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models通过图8可以看出,从建筑模型中所能自动提取的信息是结构构件的几何信息、截面信息和材料信息;其他的荷载信息,如静荷载、活荷载、地震荷载、风荷载等则是建筑模型中所没有的,需要结构工程师依据相应的荷载设计规范,在自动生成的结构模型中通过所应用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添加;建筑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几何边界条件也是建筑模型中所没有的,结构工程师需要根据工程经验和设计要求在自动生成的结构模型中添加;在结构分析与设计的工程中,结构工程师有时需要修改原建筑模型中结构构件的布置、增加或删除部分受力构件、修改已有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IFC标准-技术标准-BIM百科建筑信息模型(BIM)百科全书---中国第一部BIM词...

IFC标准-技术标准-BIM百科建筑信息模型(BIM)百科全书---中国第一部BIM词...

IFC标准-技术标准-BIM百科建筑信息模型(BIM)百科全书---中国第一部BIM词...IFC标准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目录•• IFC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IFC标准IFC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由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长,涉及的专业众多,使得与建筑物相关的数据非常复杂,并且各个专业之间的交换数据中可能会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而造成施工中的错误。

这些数据完整性以及数据交换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产业,并且给建筑业造成了巨额的浪费。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与建筑信息模型的日益关注,通过以建筑为基础的软件数据交换形成高效连续的工作流渐渐成为热门话题。

而IFC目前是唯一支持这种交互性的公共标准。

建筑对象的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IFC)数据模型标准是由国际协同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eteroperability——IAI)在1995年提出的标准,该标准是为了促成建筑业中不同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中的不同软件可以共享同一数据源,从而达到数据的共享及交互。

IFC数据模型覆盖了AEC/FM中大部分领域,并且随着新需求的提出在不断地扩充。

IAI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面向建筑行业的全球性组织。

它在24个国家中共有550多个会员并且有11个地区性的分会。

IAI成立于1995年,其主要使命为提出工业数据标准,使得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在不同专业中能够实现共享。

中国的IAI分部在2005年6月成立与北京,这也标志这中国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IFC标准编辑本段回目录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建筑信息模型。

IFC是Industry FoundationClass——工业基础类的缩写。

前者是一种建筑集成的概念,而后者是数据模型标准。

在建筑领域,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就是数字模型中的所有构包含了不同的建筑,使得设计就像是使用不同的构建建造一个建筑。

ifc标准详解

ifc标准详解

ifc标准详解IFC标准是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行业通用数据模型标准,全称为“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IFC标准由国际建筑业联合会(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开发和维护。

IFC标准的目标是通过定义一套公共的数据模型,促进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各种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性。

通过IFC 标准,不同软件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和交换,实现在BIM环境下的协同工作。

IFC标准详解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对象模型:IFC标准提供了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各种对象的定义和描述,包括墙体、楼板、门窗、梁柱等等。

每个对象都具有一组属性,用于描述其几何形状、材料、构造等等。

2. 层次结构:IFC标准定义了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各种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层次结构。

例如,墙体可以作为房间的边界,房间可以包含家具和设备。

3. 属性集合:IFC标准定义了一套通用的属性集合,用于描述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各个对象的属性。

这些属性集合包括几何属性、材料属性、构造属性、装饰属性等等。

4. 数据格式:IFC标准采用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格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这种数据格式可以在不同的软件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互操作。

5. 扩展机制:IFC标准还提供了一种扩展机制,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标准的扩展,以满足特定项目的要求。

IFC标准的详解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对于理解BIM原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起到重要的作用。

ifc标准文档

ifc标准文档

ifc标准文档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是建筑项目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标准格式,用于描述建筑信息模型(BIM)。

这一标准是由国际建筑基础类别协会(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Interoperability)制定的,旨在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共享。

IFC标准文档根据不同的版本和用途,包含了大量的技术规范、数据字典、示例模型等内容。

以下是IFC标准文档的主要组成部分:1. IFC模型结构:IFC标准定义了一种基于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建筑项目中的各个对象,如墙体、门窗、楼板等。

文档中详细描述了这些对象的属性、关系和行为。

2. IFC对象属性:文档中规定了每个对象类型所包含的属性,如几何属性、材料属性、构造属性等。

这些属性用于对建筑元素进行精确的描述,以便于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3. IFC关系:IFC标准定义了一种对象之间的关系表示方法,如组合关系、关联关系、分类关系等。

这些关系提供了一种描述对象之间关联信息的方式,以便于在BIM中实现对建筑项目的综合管理和分析。

4. IFC视图定义:IFC标准允许采用不同的视图定义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文档中详细描述了每个视图定义的范围、内容和使用方法,以便于不同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视图定义。

5. IFC文件格式:IFC标准定义了一种独立于软件的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和传输IFC数据。

文档中描述了该文件格式的结构、编码规则和文件扩展名等信息,以便于实现对IFC文件的读写操作。

IFC标准文档的编写和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的是在不断的演进中提高建筑行业的协同效率和数据交换能力。

通过遵循IFC标准,建筑项目中的各个参与方可以实现更好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减少误差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

总之,IFC标准文档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它的制定和应用将对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产生积极的影响。

IFC标准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

IFC标准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

第46卷,第1期2021年2月公路工程HighwayEngineeringVol.46,No.1Feb.,2021Doi:10.19782/j.cnki.1674-0610.2021.01.006[收稿日期]2019-07-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101);吉林省交通运输项目(2017ZDGC-4)[作者简介]郑 帅(199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智能化研究工作。

[引文格式]郑 帅,姜谙男,赵龙国,等.IFC标准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J].公路工程,2021,46(1):29-34,67.ZHENGS,JIANGAN,ZHAOLG,etal.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tunnel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underIFCstandard[J].HighwayEngineering,2021,46(1):29-34,67.IFC标准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建立与应用郑 帅1,姜谙男1,赵龙国1,张 勇2,申发义2,苗 伟2(1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桥所,辽宁大连 116026; 2 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摘 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有效的复杂工程信息综合管理方法,为了实现隧道类岩土工程信息在BIM模型中进行清晰、规范表达的目的,将IFC标准文件针对隧道领域进行相应拓展,实现了不同平台之间信息无损交互传递。

通过参数化族建模方式创建隧道构件族库,采用坐标定位的形式拼装隧道工程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模型参照IFC拓展标准进行实体及属性定义。

基于BIM模型中所整合的工程信息,开发计算功能模块,分别实现了监测数据整合与预警、隧道围岩分级评价与工法推荐、岩体参数反分析、BIM模型的数值计算评价等信息处理功能,形成IFC标准下隧道智能管理系统。

将所建立的系统方法依托甄峰岭隧道工程进行应用调试,取得了良好的工程适用效果,为类似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建筑施工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作为BIM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国际标准,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在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于IFC 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的相关概念、应用优势、实施策略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展望。

通过系统梳理IFC标准的发展历程、核心原理及其在建筑施工信息模型中的应用实践,本文旨在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持续发展。

二、IFC标准概述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即工业基础类标准,是一个开放的、中立的、国际性的数据模型标准,专为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而制定。

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结构化的信息框架,用以描述建筑工程项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种信息,包括几何形状、空间关系、材料属性、设备配置、时间进度以及成本估算等。

IFC标准的核心在于其丰富的类库结构,这些类库涵盖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

这些类库是开放和可扩展的,允许用户根据项目需要自定义和扩展信息模型。

IFC标准还定义了信息的表达方式和数据交换格式,如ML和STEP,确保了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IFC标准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它促进了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IFC标准也支持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维护、改造等各个阶段,都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利用。

随着建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IFC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未来,IFC标准将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024年基于IFC标准和数据库技术的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方法》范文

《2024年基于IFC标准和数据库技术的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方法》范文

《基于IFC标准和数据库技术的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铁路站场建设与管理正逐渐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基于IFC (工业基础类)标准和数据库技术的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方法,正成为实现铁路站场信息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和应用价值。

二、IFC标准和数据库技术在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中的应用(一)IFC标准IFC标准是一种开放、中立的工业数据交换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等领域。

在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中,IFC 标准能够统一数据格式,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从而保证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存储、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的重要手段。

在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中,数据库技术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模型中的各种信息,如设备参数、轨道数据、站场布局等。

通过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模型信息的快速查询、更新和维护。

三、基于IFC标准和数据库技术的铁路站场自动化BIM建模方法(一)建模前期准备1. 确定建模范围和目标:根据铁路站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建模的范围和目标,如轨道类型、站场布局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铁路站场相关的各种数据,如设备参数、轨道数据、地形地貌等。

3. 建立数据库:根据收集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模型中的各种信息。

(二)建立BIM模型1. 建立三维场景:利用BIM软件,根据实际地形地貌和站场布局,建立三维场景。

2. 导入数据:将收集的数据导入到BIM软件中,如设备参数、轨道数据等。

3. 建立模型:根据导入的数据,在三维场景中建立各种设备、轨道等模型。

4. 验证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模型信息管理与应用1. 模型信息管理: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模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如设备参数的更新、轨道数据的调整等。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模型交付标准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模型交付标准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模型交付标准
赖华辉;邓雪原;陈鸿;楼葭菲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15(028)003
【摘要】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尝试与实践,阐述轨道交通交付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提出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模型数据库的初步架构.以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需求为导向,调研分析轨道交通交付的设施设备对象及其信息,在21类轨道交通设施设备中确定了16类交付对象,并将交付对象的属性信息分为两大模块,即基本模块和外部链接模块,规范建筑信息模型建制单位提交的模型成果内容.最后,探讨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形式,对建筑信息模型交付的数据格式、模型拆分与组合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赖华辉;邓雪原;陈鸿;楼葭菲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5;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30.7
【相关文献】
1.浅谈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验交平台模型交付标准 [J], 陈祥婷
2.浅谈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验交平台模型交付标准 [J], 陈祥婷;
3.基于IFC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有效性检查 [J], 吴祎菲;邓雪原;夏海兵;施平望;陈鸿
4.铁路信号运维阶段BIM模型交付及数据标准研究 [J], 刘珍珍
5.基于建模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模型多阶段表达 [J], 张中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FC4数据标准的变电站数字化移交可行性研究

基于IFC4数据标准的变电站数字化移交可行性研究

华嘉成(199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电力系统元件建模。

艾芊(196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能质量、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元件建模、微电网。

邓雪原(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CAD 协同设计与集成、基于BIM 的协同设计与集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709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5A108)基于IFC4数据标准的变电站数字化移交可行性研究华嘉成1,艾芊1,邓雪原2,李宾皑3,吕征宇4(1.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上海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240;3.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200122;4.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25)摘要:结合上海220kV 即墨变电站工程,研究了实施三维数字化移交工作。

基于对最新IFC4电气部分数据标准的扩展,将建筑领域的BIM 技术应用于变电站工程数字化建模,解决了变电站数字化移交过程中的难点,成功支持对IFC 架构的扩展,验证了基于IFC4数据标准的变电站三维数字化移交的可行性。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IFC ;三维数字化移交;工程管理;电网工程标准化中图分类号:TM 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188(2014)21-0006-06Feasibility Study of Substation Digital Handover Based onIFC4Data StandardHUA Jiacheng 1,AI Qian 1,DENG Xueyuan 2,LI Binai 3,LU Zhengyu 4(1.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China ;3.Shanghai Municipal Electric Power Company ,Shanghai 200122,China ;4.Shanghai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Shanghai 200025,China )Abstract :Through Shanghai 220kV JiMo substation project ,this paper studied how to implement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handover work ,and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latest IFC4electrical part data standard ,applying the building BIM technology in substation project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modeling ,solveing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substation digital handover ,and successfully supporting its extension to the IFC architecture ,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handover based on IFC4data standard.Key words :digital substation ;IFC ;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handover ;project management ;power grid project standardization0引言传统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档案信息大多以纸质为载体,以图纸和文档的文件形式向运行单位移交,各类信息分散在不同的图档中,运行阶段故障处理时常因费时寻找正确的文件和准确的信息而延迟;而且,由于信息之间没有关联,或者关联杂乱无章,导致信息之间无法相互校验。

bim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优选120个)

bim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优选120个)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是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

以下是整理好的"bim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bim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童。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2]万小华。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1):175-176. [3]罗淑平,许桂芳。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03):176-177. [4]尹贻林,朱绪琪。

基于BIM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2):24-26. [5]钟炜,李粒萍。

BIM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2):40-43. [6]肖阳,刘为。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7]张梦琪,李晓虹,熊伟。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价值工程,2018,37(06):212-213. [8]顾向东,吴锦华,赵文凯,吴玉凤。

BIM技术在医院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8,39(01):49-52. [9]乐云,郑弦,李永奎,卢昱杰,白居。

基于SVN的BIM技术应用价值流及驱动路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8,32(01):71-78. [10]李静,王鹏,吕东琪,蒋嘉薇,刘国伟,马顺颖。

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8-22. [11]谢祥,秦旋,王付海。

基于尺寸信息理解的直线图形自动生成方法

基于尺寸信息理解的直线图形自动生成方法

基于尺寸信息理解的直线图形自动生成方法
黎蔚;陈家新
【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6)004
【摘要】以"尺寸标注线的箭头两端为中心的小区域内有尺寸界限线"为前提,提出了基于尺寸信息理解的直线图面自动识别和生成方法,即根据尺寸信息,通过对尺寸界限线的识别、理解,形成对图形的约束及组织,进而实现标准图形的自动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线构成的草图是可行的、方便的.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黎蔚;陈家新
【作者单位】洛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河北,洛阳,471003;洛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河北,洛阳,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信息单元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技术 [J], 鲍强伟;樊友高;丁晓宇;刘检华;张志强
2.基于图形理解的尺寸环提取算法及其实现 [J], 谭建荣;董玉德
3.基于图形箭头符号识别的直线图形自动生成方法 [J], 黎蔚;王仁芳;崔凤奎
4.基于IFC标准的楼层平面尺寸标注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J], 侯文龙; 邓雪原
5.基于IFC标准的楼层平面尺寸标注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J], 侯文龙;邓雪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

土木工程学报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第40卷第2期2007年2月Vol.40No.2Feb.2007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邓雪原张之勇刘西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摘要:当前,在各种商业软件盛行的环境下,设计单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解决本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而在这些信息交互中,建筑与结构专业的信息交互最为急需。

针对这一需要,本文介绍了现今国际上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的IFC标准,分析了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信息的组成与特点,研究了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表达方法,建立以IFC标准为基础,通过建筑模型自动生成符合多种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为各种设计软件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了一种通用解决方案,为企业内部实现建筑设计集成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方向中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的结构构件偏心、节点连接、荷载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模型;集成化建筑设计;有限元模型;数据交换;IFC标准中图分类号:TU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31X(2007)02-0006-07Automaticgenerationofstructuralmodelfrom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DengXueyuanChangTse・YungPLiuXil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Oneofthecommonproblemsinthebuildingdesignindustryisthedirectinformationexchangeanddatasharingwithoutrelyingonmanualinterpretationsamongvariousdisciplinesinbuildingdesign.Oftheseinformationexchangeandsharing,thatbetweenthe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professionsisthemostcriticalone.Realizingsuchademand,thispaperintroducedtheIFCstandardfor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comparedtherepresentationsandfeaturesof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models,andstudiedthegeneralrepresentationtechniqueoffiniteelementmodelofbuildings.Analgorithmforstructuralmodelconstructionfromthe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wasproposedtogetherwithanillustrationexample.TheexampleshowsthattheproposedmethodrepresentsageneralsolutionfortheinformationsharingandexchangebetweenmultipleCAADandstructuraldesignsoftwareapplications.Thetechnicalsupportfortheimplementationofanintegratedbuildingdesignapproachispresented.Anumberofissuesintherelatedarea,suchasrepresentationofmemberoffsets,clearidentificationofconnectedjoints,loadingextractioninthe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arediscussedwithsomedetailsfortheextensionofthepresentwork.Keywords:CAAD;structuralmodel;integratedbuildingdesign;finiteelementmodels;dataexchange;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IFC)E-mail:dengxy@sjtu.edu.cn应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建模、空间表达、数据计算、优化分析、工程制图等,提高工作效率,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点云信息处理方法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点云信息处理方法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点云信息处理方法徐照;康蕊;孙宁【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8)006【摘要】为了实现既有建筑结构三维快速建模的过程,提出了一种由原始点云数据采集到形成IFC数据模型的处理流程,为实现网页可视化管理提供基础.原始点云数据经过初步分离、精细切割处理后,利用去噪优化方法有效降低数据大小,优化点云空间位置关系,进而进行高质量点云曲面重构.使用表面重建算法完成中间格式OBJ 数据的生成,实现由点到面的转换.接着提出一种面向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将编码与几何信息一起扩展转换为符合IFC标准的数据格式,进一步进行网页端渲染和信息管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换和处理方法可以压缩点云数据模型文件,形成网格表面,实现构件实体化,并最终转换成为IFC标准格式数据模型文件,从而验证了整个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总页数】8页(P1068-1075)【作者】徐照;康蕊;孙宁【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11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5【相关文献】1.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表达与管理方法研究 [J], 施平望;林良帆;邓雪原;2.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表达与管理方法研究 [J], 施平望;林良帆;邓雪原3.基于泊松算法的徽派建筑构件点云的曲面重构 [J], 张润梅;汪光银;林烨;吴雨路;张广斌4.基于泊松算法的徽派建筑构件点云的曲面重构 [J], 张润梅;汪光银;林烨;吴雨路;张广斌;;;;;5.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入库信息管理方法 [J], 叶茹蕊;邓雪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fc数据标准

ifc数据标准

ifc数据标准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是一种用于建筑、土木和基础设施工程的通用数据格式标准。

IFC数据标准的目的是实现不同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使得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能够无缝传递和共享。

本文将介绍IFC数据标准的概念、架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IFC数据标准概述IFC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筑工程技术委员会(TC59)开发和管理的一套开放标准。

它定义了一套通用的、可扩展的数据模型,用于描述建筑、土木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几何形状、构件属性、物理特性、组织结构、时间和空间关系等。

IFC不仅可以存储建筑物的几何信息,还能够描述与建筑物相关的其他属性,例如材料、成本、进度等。

二、IFC数据架构IFC数据模型采用了对象导向的方法,将建筑模型划分为多个类别,每个类别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关联关系。

IFC数据模型中最基础的类别是称为“实体”的基本元素,例如墙、楼板、窗户等。

每个实体都有一组属性来描述其几何形状、尺寸、材料等特征。

此外,IFC还定义了一些更高级别的类别,如空间(空间的集合)和模型(建筑物的集合),用于组织和管理多个实体。

三、IFC数据应用IFC数据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和工作流程中。

首先,IFC使得不同软件之间可以共享建筑模型数据,实现跨平台和跨软件的合作与协同。

例如,建筑设计师可以使用一种BIM软件创建建筑信息模型,然后将其导出为IFC格式,供结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使用其各自的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

其次,IFC还用于建筑模型的可视化和仿真,以支持设计决策、碰撞检测和协调。

最重要的是,IFC数据可以用于建筑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用于设备管理、能源分析、维护计划等。

四、IFC数据标准的发展方向随着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广泛应用,IFC数据标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需要进一步改进IFC数据标准的国际化、本地化和多语言支持,以满足全球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需求。

ifc标准结构

ifc标准结构

ifc标准结构
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是一种开放的标准,用于描述和交换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信息模型。

IFC标准结构定义
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用于表示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元素、空间、属性和关系等。

IFC标准结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实体:IFC定义了一系列实体,用于表示建筑和基础设施中
的各种元素,如墙体、楼板、窗户等。

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属性和关系。

2. 属性:每个实体都有一些属性,用于描述其特征和性能,如尺寸、材质等。

属性可以是数值、文本、枚举等类型。

3. 关系:IFC定义了一系列关系,用于描述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如建筑元素与空间的关系、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等。

4. 项目结构:IFC标准结构还定义了一种层次化的项目结构,
用于组织和管理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信息。

项目结构由项目、建筑、楼层等层级组成。

5. 文件格式:IFC标准结构可以使用不同的文件格式进行表示
和交换,包括IFC文件(文本格式)和IFC-XML文件(XML
格式)等。

IFC标准结构的设计旨在实现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信息交流
和集成,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数据模型,促进了不同软件工具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协作性。

通过采用IFC标准结构,可以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立、共享和管理,提高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学报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第40卷第2期2007年2月Vol.40No.2Feb.2007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邓雪原张之勇刘西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0)摘要:当前,在各种商业软件盛行的环境下,设计单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解决本单位各专业之间的信息交互,而在这些信息交互中,建筑与结构专业的信息交互最为急需。

针对这一需要,本文介绍了现今国际上建筑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的IFC标准,分析了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信息的组成与特点,研究了通用建筑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表达方法,建立以IFC标准为基础,通过建筑模型自动生成符合多种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为各种设计软件间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供了一种通用解决方案,为企业内部实现建筑设计集成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方向中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的结构构件偏心、节点连接、荷载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模型;集成化建筑设计;有限元模型;数据交换;IFC标准中图分类号:TU2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31X(2007)02-0006-07Automaticgenerationofstructuralmodelfrom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DengXueyuanChangTse・YungPLiuXil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Oneofthecommonproblemsinthebuildingdesignindustryisthedirectinformationexchangeanddatasharingwithoutrelyingonmanualinterpretationsamongvariousdisciplinesinbuildingdesign.Oftheseinformationexchangeandsharing,thatbetweenthe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professionsisthemostcriticalone.Realizingsuchademand,thispaperintroducedtheIFCstandardfor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comparedtherepresentationsandfeaturesofa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models,andstudiedthegeneralrepresentationtechniqueoffiniteelementmodelofbuildings.Analgorithmforstructuralmodelconstructionfromthe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wasproposedtogetherwithanillustrationexample.TheexampleshowsthattheproposedmethodrepresentsageneralsolutionfortheinformationsharingandexchangebetweenmultipleCAADandstructuraldesignsoftwareapplications.Thetechnicalsupportfortheimplementationofanintegratedbuildingdesignapproachispresented.Anumberofissuesintherelatedarea,suchasrepresentationofmemberoffsets,clearidentificationofconnectedjoints,loadingextractionintheIFC-basedarchitecturalmodel,arediscussedwithsomedetailsfortheextensionofthepresentwork.Keywords:CAAD;structuralmodel;integratedbuildingdesign;finiteelementmodels;dataexchange;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IFC)E-mail:dengxy@sjtu.edu.cn应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解决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建模、空间表达、数据计算、优化分析、工程制图等,提高工作效率,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建筑绘图软件(AutoCAD、天正、理正等)、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PKPM、ETABS、SAP2000、STAAD等)、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及工程概预算等软件。

由于这些应用软件都是针对设计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专业独立研制的,尽管各应用软件都基于同一个建筑模型,却因为缺乏共同的数据标准,而不能交换与共享数据模型,成为建筑工程集成化设计技术发展的瓶颈。

集成化建筑设计系统(IntegratedBuildingDesignSystem,以下简称为IBDS)曾经在20世纪80~90年代是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课题。

为了克服在结构设计、施工中大量数据交换的低效率和部门之间的分隔,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从1988年开始进行的CIFE计划是一个突出的代表[1]。

他们当时准备投作者简介:邓雪原,博士,讲师收稿日期:2006-04-03・・第40卷第2期资2.5亿美元、历时10年建成一个将设计、工艺和施工联成整体的集成工程[2-3]。

我国有学者于1995年详细介绍了IBDS的背景和相关的概念,讨论了实施IBDS的相关技术,并指出了发展我国IBDS的重要性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4]。

然而在这之后的7、8年间,我国IBDS的发展却鲜有报道。

近几年我国有关应用各种计算机新技术进行建筑业协同、集成化设计的探讨又逐渐多了起来[5-7],不过在这方面更深入的研究依然少有报道。

以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建筑与结构专业为例,建筑师构造建筑模型后,应用AutoCAD、天正、或理正等应用软件,通过图纸将设计意图传递给结构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在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后,应用PKPM、或ETABS等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输入结构模型,进行结构初步分析与设计,然后用AutoCAD软件通过图纸将修改后的设计意图传递给建筑师。

这样的设计过程往往要经历好几个、甚至十几个来回,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多次重复劳动。

如何将建筑师构造的建筑模型自动转换成结构工程师的结构模型是建筑结构集成化设计的重要一步。

有些研究者曾试图通过提取DWG或DXF图形来生成结构模型,但却因为DWG或DXF文件描述中的线性对象不含有杆件截面属性和材料特性等参数而无实质进展。

APM软件是少数表明能实现上述建筑结构集成化设计的平台之一,遗憾的是APM软件系列的数据无法与其他建筑行业软件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

工业基础分类(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以下简称IFC标准)[8]是现今国际上建筑业正广泛关注且接受的产品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标准。

国际上虽然有一些学者[9-12]正在尝试应用IFC标准进行建筑与结构工程师协同设计的研究工作,但却缺乏将建筑师的建筑模型与任意结构分析软件所需要的结构模型相联系的解决方案。

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如何以IFC标准为基础,将建筑师构造的符合IFC标准的建筑模型自动转换生成任意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型。

1IFC标准1.1IFC标准的形成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学者对IFC标准作了一些介绍[13-15]。

IFC标准是由国际协作联盟(InternationalAllianceforInteroperability,以下简称IAI组织)集中了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瑞典、挪威、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与设备管理(以下简称AEC/FM)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在共享建筑模型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

图1显示了在IFC标准产生前后,建筑业各专业软件之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模式的转变。

由于获得建筑业各专业人士的广泛支持,IFC标准现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以下简称ISO)正式认可成为国际标准,其标准号为ISO/PAS16739。

国际建筑业最著名的三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商Autodesk公司、Bentley公司和Graphisoft公司分别推出了其支持IFC标准的新一代建筑模型设计软件ArchitecturalDesktop(ADT)、MicrostationTriForma和ArchiCADv9.0。

这些支持IFC标准的新型建筑模型不仅表达了空间的三维建筑实体,而且还记录了各建筑实体所包含的材料、截面、体量等各种特性,甚至还包括了各建筑实体之间的各种连接与包含的关系。

1.2IFC标准的内容IFC标准采用Express语言[16]作为数据描述,定义所有用到的数据。

Express语言是ISO10303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一部分,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规范化的数据描述语言。

符合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的物理文件格式通常参考ISO10303Part21所表达的中性文件格式[17]。

IFC标准的结构层次如图2所示。

从下到上可分为:a)资源层,描述标准中可能用到的基本信息,作为信息描述的基础应用于整个建筑信息模型;b)核心层,描述建筑工程信息的整体框架,将信息资源层的内容用一个整体框架组织起来,使其相互联系和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c)共享协作层,描述各专业领域信息交互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各个系统的组成元素细化;d)专业领域层,描述各个专业领域的专门信息,如建筑学、结构构件、结构分析、给水排水、邓雪原等・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图1建筑业从无共享建筑模型到有共享建筑模型数据交换模式的转变Fig.1DataexchangebeforeandaftersharingarchitecturalmodelsinAECindustries7・・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图3IFC标准的框架模块Fig.3SchematicofIFC2X图2IFC标准的内部层次结构Fig.2LayeringtofIFCarchitecture暖通、电气、施工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