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木结构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梁 ( 1)梁的位置:单步梁、双步梁、三架梁、五架 梁、七架梁、顺梁、扒梁、、角梁 (2)梁的外观:直梁、月梁(虹梁) (3)梁头式样:挑尖梁头、批竹梁头、蚂蚱梁头
扒(趴)梁:在两端安置于梁或桁上而不放在柱上 的梁。(在攒尖木构架上的扒梁一般分为上下两 层,做正交叠放,下面安置在檐檩上的为长扒梁, 其上 为短扒梁,两端或一端放于梁或桁上沿建筑纵向安 置的顺梁称顺扒梁) 抹角梁(递角梁):有45度方向安置的梁。
一般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称挑尖梁。
一般用在庑殿顶建筑中,当庑殿建筑采用推山做法时,由于两山向 外推出,脊檩要随之加长,那么两端便悬空于梁架之外了,于是增 加了一梁一柱,“太平梁”和“雷公柱”
顺梁:在建筑稍间的柱间安置与建筑中面阔方向一致的梁称
为顺梁。常设在庑殿顶和歇山顶建筑中。它的位置在下金枋的 下面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1. 2. 3. 4. 5.
斗 升 栱 昂 枋
1. 斗:双向开口
①斗的位置: 坐斗(又叫大斗,宋称栌斗):最下的构件 ②斗的组成: 斗耳:斗口两侧的突出部分 斗腰(宋称斗平):斗口下的平直部分 斗底(宋称斗欹):下面的倾斜部分 十八斗:除了大斗以外的斗全是十八斗
坐斗
金檩:在脊檩与檐檩或老檐檩之间的都是金檩,若 有多数的金檩(在大式建筑中),则以上中下别之。 挑山檩:在悬山大木结构中,檩(桁)伸出山墙或 排山之外的檩。
四、枋
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 有额枋、随梁枋、穿插枋、平板枋等 进深方向:随梁枋、穿插枋 面阔方向:如图所示
(1)额枋(宋称阑额) 额枋。早期位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宋称阑 额,额枋的断面宽度为高度1/2~2/3,其出头部分 多做成霸王拳样式。较多建筑多有两层额枋,上面 断面较大的为大额枋、下层较小的为小额枋(宋称 由额)。之间填以垫板,位于柱脚处的称地栿。 (2)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永定柱
永定柱是依做法及效果称谓的。 具体做法是裁柱入地.柱下以 樟木为“跗”,因其入地固定, 故称为永定柱。其上建立平坐 和上部殿身木构件的作法。称 为“永定柱”。
(3)柱的生起和侧脚 升起: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使檐口 呈一缓和曲线,明清少用。(当心间不升起,次间升起2 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 侧脚: 宋代建筑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 10/1000 ,在两山向内倾斜 8/1000 ,角柱则两个方 向都有倾斜,明清已多不用。
五、椽
椽:指排列在桁檩背上以承托屋面荷载的细 木杆件
六、斗拱
(一)、斗栱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支承挑檐檩 联结柱网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抗震 装饰作用 等级标志 模数作用
1. 增加挤压面的作用
2. 支承挑檐檩
3. 联结柱网
4. 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
二 .梁 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 或其他梁枋上.依部位有大梁、抱头梁等。
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中,梁是放在斗拱上的,斗拱下面才是柱 子,而在较 小型的建筑物中,梁直接放置在柱头上。
( 1)梁的位置:单步梁、双步梁、三架梁、五架 梁、七架梁、顺梁、扒梁、、角梁 (2)梁的外观:直梁、月梁(虹梁) (3)梁头式样:挑尖梁头、批竹梁头、蚂蚱梁头
1. 2. 3. 4. 5.
斗 升 栱 昂 枋
3. 栱
翘:垂直于立面的栱 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
瓜拱:短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瓜拱 万栱:长的。位于柱头上平行于立面的叫正心万拱 厢栱:最里、最外的
拱:置于斗或升内的短横木。 拱的位置: 翘:由内向外出跳的拱 正心瓜拱(宋称泥道拱):第一层横拱 正心万拱(宋称慢拱):第二层横拱 外拽(里拽)瓜拱(宋称瓜子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拱 外拽(里拽)万拱(宋称慢拱):出坐斗左右的第 二层横拱。 厢拱(宋称令拱):跳头上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拱。 。
1.
宋代
清代
角科
平身科
柱头科
宋式补间铺 作斗拱构造 示意.
鎮國寺万佛殿
几种不 同时代 的斗拱: 唐、五 代 (上)、 宋、辽 (中)、 金、元 (下)。
五、斗拱中的模数
1. 2.
宋代的材分制 清代的斗口制
1. 宋代的材分制

宋代 材分(fèn)制: 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 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42分…45分之间
(3)雀替 雀替(宋《营造法式》中称绰幕枋)是置于梁枋与 柱相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雀替随开间的变化而变 长=1/4净开间,但宽度不变 雀替的设计随材料、形式的变化而变
骑马雀替
二、历史的演变
云岗石窟(北魏)
正定隆兴寺(金)
大同善化寺(辽、宋)
安平县文庙(明)
昌平明长陵(明)
②平身科(宋称补间铺作):坐落在柱间额枋之 上,将屋檐之重由斗拱传递到水平额枋,再由额枋 传递到其两端的柱头上。 ③角科(宋称转角铺作):坐落在角柱柱头之上, 将屋顶翼角之重传递到角柱之上。
清式斗拱正面
清式斗拱侧面
厢拱
(三)、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 出跳的多少代表等级的大小。 宋称铺作,出跳与铺作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 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 清称跴(踩),跴与出跳的对应关系: 出一跳—三跴,出两跳—五跴,出三跳—七跴
(四)、斗拱的类别
根据部位: 柱头科—柱头铺作 清代 平身科—补间铺作 宋代 角科——转角铺作 2. 根据做法(清式) 1) 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用于外檐和隔架 2) 翘昂斗拱。常用于外檐 3) 品字斗拱。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 4) 隔架科斗拱。用于室内梁、枋空档之间 5) 镏金斗拱。用于外檐。等级最高

单材瓜拱
正心瓜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材万栱
正心万拱
4. 昂
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宋代时起杠杆作用,清 代做假昂。
跳头上置横拱的叫计心造,不置的叫偷心造。拱头 一般要卷杀。 拱的卷杀: 昂 昂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有上昂下昂 之分。 昂的形式:批竹昂、琴面昂、象鼻昂 (2)斗拱的类别 斗拱按其所处的部位分类,可分为三类: ①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坐落于一般柱头部位 之上,屋檐之重直接由斗拱传递到柱上
一、柱
(1 )柱的位置 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根据部位可以分为檐柱、中柱、金柱、山柱、角柱等 等 (2 )柱的截面形状 圆柱分为直柱和梭柱两种。 还有八角柱,方柱,梅花柱,雕龙柱等不同的柱式。
后檐柱 角柱 金柱
山中柱
山金柱
角柱 檐柱:前后檐处除 了角柱以外的柱 子 中柱:处于脊下的 柱子 金柱:其余的称金 柱 山柱 童柱(瓜柱):没 有落地的柱子
故宫太和门


金枋: 在金檩下面平行安置于瓜柱间的枋木 称金枋。安置在上金檩下面的称上金枋, 安置在下金檩下面 的称为下金枋,在脊檩下面脊瓜柱间的枋 称为脊枋。 随梁枋: 在较大型建筑进深方向,两柱间大梁 下面紧贴着的为随梁枋。
正心枋: 在清式建筑斗拱的正心拱上,由槽升子承托的 枋木 穿插枋:用以辅助连接金柱和檐柱,一般在大式建 筑不用
三、檩(桁)
与屋脊平行、为安置在梁 架间支承椽、屋面板的 构件 依清《工部工程做法则 例》:有斗栱之大木用 桁,无斗栱之大木用檩 取名方式与柱的名称一致: 檐檩、金檩 卷棚檩为双数 宋称:梁—栿 檩—槫(fu)
(1)檩的名称: 檐檩:在檐柱上的是檐檩 挑檐檩:在有斗拱的建筑中,位于挑檐枋上的是挑 檐檩 老檐檩:在重檐金柱上的是老檐檩 脊檩:在屋脊上的是脊檩 。在脊檩上安置有断面 为六边形的扶脊木。其上安脊桩以固定正脊,其两 侧剔椽窝以安脊椽
十八斗
2. 升:单向开口
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 固定栱垫板. 三才升:除了槽升子,其余的升都是三才 升
槽升子
三才升
宋、清时期斗的名称的对应关系
清 宋 斗 坐斗————————————栌斗 十八斗———————————交互斗 升 槽升子 没有对应关系 齐心斗 三才升 散斗

(二)斗拱的组成(清代)
角柱 前檐柱
瓜柱:一种比较短的柱子,它立在两层梁架之间或梁檩之间。 宋代叫“侏儒柱”或“蜀柱”
宋代称为副阶柱
又称为讹角柱
叉(插 叉( )柱造示 意图
楼阁式建筑中,上层檐柱柱脚 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 平坐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 栌斗斗面之上。这种结构方法 称叉柱造或插柱造。插叉柱造 可以增强上下层之间的联系, 加强整个构架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