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篇一:孙店镇免疫规划工作整改报告孙店镇免疫规划工作整改报告通过周口地区免疫规划工作评估检查领导小组对我镇工作的检查,发现我镇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信息化建设1,二类疫苗示录入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对数据分析操作不训练,个别接种证无疫苗批号。

2,人口资料与系统儿童数不一致,需补录。

3, XX—XX年信息化系统接种率考核显示两针间隔小于28天。

(二)预防接种实施1,接种底册未进行二类疫苗接种登记。

2,注射器回收销毁记录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1,督促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认真学习信息系统操作知识,对数据分析,上传下载熟练操作。

二类疫苗全部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2,摸清免疫规划系统人口资料,包括7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资料,以及年出生数,出生率。

3,对XX—XX年信息化系统接种率考核显示两针间隔小于28天的进行核对修改。

4,接种底册对二类疫苗进行规范登记。

5,规范注射器管理,由专人在每日接种后进行回收销毁并记录。

防保站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范要求,抓好辖区内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规范操作,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孙店镇卫生院XX年5月篇二:整改报告堕却乡XX年上半年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整改计划根据六枝特区XX年上半年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结果,堕却乡存在以下问题,我乡将组织乡、村两级相关人员于8月份进行全面整改,现将整改计划安排如下:一、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时限1、存在问题:未发放村级1-5月接种补助费。

整改措施及时限:由邓连海于检查后(7月1日)进行核算发放,现已全额发放到村级。

2、存在问题:报告接种率: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类疫苗、百白破加强合格接种率达不到要求,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报告接种率达不到要求,麻疹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达不到要求: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及麻风及时接种率达不到要求。

整改措施及时限:由邓连海、高婵及各村卫生员在8月10日---8月25日期间对我乡0-6岁儿童重新进行卡证核查并与儿童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对返乡儿童、暂住儿童、流入儿童进行查卡查证的同时进行查漏补种,使以上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

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门诊接种规范性不强门诊接种工作的规范性是保证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但是部分地区门诊接种仍然不够规范,这与接种门诊规模小,空间不足以及器械消毒不标准等因素有关。

从这些门诊的接种情况来看,疫苗名称标注不清晰,档案建立不完善,接种日期安排不合理,同时在接种工作开展中秩序混乱,容易导致门诊接种中产生纠纷。

疫苗管理工作落实不彻底通过对疫苗管理相关规定研究来看,我国在疫苗管理工作开展中不严格,容易引发疫苗质量问题和事故。

疫苗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疫苗自身存在附加剂或者疫苗被外界因子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疫苗运输中管理不到位,由于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疫苗的免疫力降低;第三,疫苗注射中没有及时注射完的疫苗存放方式不当,长时间的开口存放导致疫苗污染或者滋生有害物质,影响疫苗注射效果。

疫苗接种登记不规范疫苗预防接种中需要对适龄儿童的年龄、体温、过敏史等方面的信息做好登记,如果在接种中对登记的内容出现疏忽,将会导致疫苗接种证的信息不完善或者出现错误。

疫苗接种证是疫苗注射的主要依据和凭证,同时被纳入到法律系统中,如果不能认真对待接种记录,会导致凭证出现漏记的情况,引起安全事故,相关人员也会以渎职罪论处。

当前人口流动大,出现大面积的人户分离问题,同时计划生育外儿童的住址迁移和变更等,导致部分儿童无法及时完成接种工作,在上级检查中只能应付了事,出现接种记录与实际接种情况不符的问题,造成纠纷或者影响传染病预防。

二、预防接种工作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当前疫苗接种主要是通过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同时接种门诊也是接种知识宣传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在预防接种工作开展中需要严格根据国家规定设置相应的门诊接种器材、抢救药物和设备等医疗设施。

并对门诊接种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在接种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同时在接种门诊的公示栏中粘贴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证件和照片等个人信息,以及各种疫苗的名称、免疫效果、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说明疫苗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注, 并且不断 的去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
1 第二 类疫 苗主 要 存 在 的 问题
1 . 1 第二类疫苗 的进货途径
苗 的相关 的监管 职能 , 同时需要对基层的预 防接种单位疫 苗在使用的时
候, 进行全过程 的监管 , 来保证第二类疫苗可以安全接种。 2 . 3 探索第二类疫苗 的管理体制 针对这 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 的财政投入 , 来保 证第 一类疫苗的正常 分发, 并且要 实施免费的接种 , 针对第二类疫 苗可 以实行 零差价 销售管
理, 即政府 给予相关 的基层 接种单位一定 的财政补偿 , 从 而来有 效的推
动基 层预 防接种 单位进行科学 地 、有针对性地 来安排第 二类疫 苗的接
进行 供应 , 然 而第二类疫 苗则 由于其 自身的价格 因素 、 以及趋利 行 为的 影 响, 就呈现 出了多种途径进行供应 的一个 十分复杂的趋势 。其 中有 的 基层预 防接种单 位的第二类疫苗是从本 区疾控中心进货 ; 有 的则是 跨级 从 上级 的疾控 中心来进行 进货 ;有 的则 是直接 的从 生产疫 苗的厂 家进 货; 大部分 的基层 预防接种的单位在进货 的时候多数情况都是几种 途径
我 国的《 疫苗 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 中曾经规定 , 专业生 产疫苗 的企业可 以向疾控机构 、 接种单位 、 以及疫苗批 发企业进行 销售本企业 所 生产 的第二类疫苗 。 同时 , 疫苗批发的企业也可以向疾控机构 、 接种单
位、 以及其他 的疫苗批 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在 目前 来看 , 我国基 层预 防接种 的单位 其第一类疫 苗仍然 由各 级疾病预 防控 制的 中心逐级 的去
引 言
存在的 问题 以及对策
的过程中未严格的去执行检查验收 的制度 ,未索取批 签发 的证明等等 。 特别是在第二类疫 苗的冷冻运输这一问题 , 容易 出现用泡 沫箱来 代替冷 冻箱 的问题 , 并且这一 问题较为普遍。 1 . 4第二类疫苗 的价格虚高现象 目前 , 很多 的第二类疫 苗价格都偏高 , 特别是一些进 口的疫 苗 , 其价

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与对策建议

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与对策建议

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与对策建议基层预防接种是指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的预防接种工作。

它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然而,如何确保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层预防接种的安全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安全风险1.人员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预防接种人员可能有限。

这会导致工作负荷过大,容易疏忽或出现错误,增加安全风险。

2.接种器具管理不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接种器具管理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比如器具的清洗消毒不彻底、存放方式不当等。

这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3.冷链物品管理不到位:疫苗和其他预防接种所需的物品需要进行冷链保存。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对冷链物品的管理不到位,比如温度控制不准确、运输方式不当等,会导致疫苗失效,从而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

4.不良反应处理不妥:部分人群可能出现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皮肤红肿等。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对不良反应的处理不妥当,比如无法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对策建议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大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招募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接种管理能力。

同时,要合理安排接种人员的工作量,避免过度劳累。

2.建立规范的器具管理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器具管理制度,明确器具的清洗消毒流程和频率。

加强对器具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使用安全。

3.健全冷链物品管理体系:基层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冷链物品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冷链物品管理方案。

严格控制疫苗和其他冷链物品的温度,定期检查冷链设备和运输工具的运行状况。

4.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基层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反应的监测机制和处理流程,培训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及时收集、记录和上报不良反应的信息,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应措施。

5.强化监督和评估: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

二类疫苗整改报告篇一:孙店镇免疫规划工作整改报告孙店镇免疫规划工作整改报告通过周口地区免疫规划工作评估检查领导小组对我镇工作的检查,发现我镇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信息化建设1,二类疫苗示录入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对数据分析操作不训练,个别接种证无疫苗批号。

2,人口资料与系统儿童数不一致,需补录。

3, XX—XX年信息化系统接种率考核显示两针间隔小于28天。

(二)预防接种实施1,接种底册未进行二类疫苗接种登记。

2,注射器回收销毁记录不规范。

二,整改措施1,督促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认真学习信息系统操作知识,对数据分析,上传下载熟练操作。

二类疫苗全部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2,摸清免疫规划系统人口资料,包括7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资料,以及年出生数,出生率。

3,对XX—XX年信息化系统接种率考核显示两针间隔小于28天的进行核对修改。

4,接种底册对二类疫苗进行规范登记。

5,规范注射器管理,由专人在每日接种后进行回收销毁并记录。

防保站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范要求,抓好辖区内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规范操作,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新的起色。

孙店镇卫生院XX年5月篇二:整改报告堕却乡XX年上半年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整改计划根据六枝特区XX年上半年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结果,堕却乡存在以下问题,我乡将组织乡、村两级相关人员于8月份进行全面整改,现将整改计划安排如下:一、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时限1、存在问题:未发放村级1-5月接种补助费。

整改措施及时限:由邓连海于检查后(7月1日)进行核算发放,现已全额发放到村级。

2、存在问题:报告接种率: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类疫苗、百白破加强合格接种率达不到要求,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报告接种率达不到要求,麻疹类疫苗合格接种率达不到要求: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及麻风及时接种率达不到要求。

整改措施及时限:由邓连海、高婵及各村卫生员在8月10日---8月25日期间对我乡0-6岁儿童重新进行卡证核查并与儿童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对返乡儿童、暂住儿童、流入儿童进行查卡查证的同时进行查漏补种,使以上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建议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建议20XX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率先确立了第二类疫苗市场化流通经营模式,第二类疫苗的管理模式基本跳出了传统的统一购销模式。

一、基本概念界定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20XX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

二、我国二类疫苗管理现状及问题(一)二类疫苗监管法规:尚不完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虽然为疫苗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其对二类疫苗的管理过于粗放,如关于二类疫苗的销售渠道、冷链储存、运输等流通环节法律制度规范以及全程追溯制度尚不明确,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

缺少全国性统一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基层单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

(二)二类疫苗监管体系:尚不健全1、行政机构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目前,我国行政机构未能充分掌握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环节的动态信息,往往在事件发生且产生一定社会影响之后,才进行被动的监管和处置,监管行为陷于被动状态。

且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系统,缺乏预见性,对相关事件的发现和处理仍停留在个案水平,而不能对全国范围内相似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2、问责机制不健全。

《疫苗流通与监管条例》中追究行政主体法律责任的条文数量少,规定较为笼统,可执行性及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不足。

这也导致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疫苗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一些疫苗违法行为纵容默许,出现问题后又隐瞒违法情况,这些都是问责机制不健全的后果。

(三)二类疫苗质量监管:尚不到位1、采购流通渠道混乱。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

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第二类疫苗由于价格因素、趋利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多途径供应的复杂趋势,不再是省市县一级级的单一渠道,而是生产或经营企业和市、区级疾控机构、接种单位之间形成多渠道的供应模式。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预防接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对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疫苗接种率不均衡在我国,疫苗接种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高,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低。

这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分布、群众健康意识等因素有关。

疫苗接种率的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 疫苗管理不规范疫苗管理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关键环节。

部分基层接种单位存在疫苗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疫苗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疫苗过期或变质、疫苗使用记录不完整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疫苗接种效果降低,甚至引发疫苗安全事故。

3.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理不当疫苗接种过程中,部分群众对疫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关注度较高。

然而,部分接种单位和医务人员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理不够及时、规范,导致群众对疫苗接种产生恐慌和抵触情绪。

4. 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工作不足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提高群众疫苗接种意识的重要手段。

目前,部分地区的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不足,群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不高,影响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

5. 接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预防接种工作专业性较强,对接种人员的要求较高。

然而,部分基层接种单位的接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影响疫苗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 加强疫苗接种管理,提高疫苗接种率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疫苗接种工作的投入,优化疫苗采购、储存、运输、接种等环节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同时,加强疫苗接种信息化建设,提高疫苗接种率。

2. 规范疫苗管理,保障疫苗安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疫苗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规范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流程,确保疫苗质量。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近年来,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接种效率不高。

目前,许多乡镇卫生院拥有限的接种设备,接
种人员来来去去,忙于应付大量群众前来接种,导致接种效率低。

其次,接种服务尚未到位。

虽然政府免费向群众提供接种服务,但由
于必要的接种信息尚未落实,经常会遗漏接种,使接种服务不够完善。

最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技术力量有限,技术人员负责有限,
技术服务也不够完善,影响了基层接种服务的质量。

建议,要加强技术支持,到基层乡镇卫生院为群众提供接种服务,培
训基层技术力量,提高接种效率;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采用智能技术,实现省市县或乡镇、村民等的接种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要积极建立接种服
务体系,保障接种质量,加强基层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也加强对困难群众的照料。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文)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文)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文)预防接种工作是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预防接种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接种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基层接种单位存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情况。

接种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匮乏,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所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这导致对疫苗接种程序不熟悉,疫苗接种剂量掌握不准确,甚至出现盲目接种、提前接种或重复接种的现象。

2. 流动儿童管理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流动儿童的管理成为预防接种工作的难点。

流动儿童家长来自偏僻的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同时,流动儿童接种记录难以追溯,增加了疫苗接种的管理难度。

3. 疫苗供应不足疫苗供应不足是预防接种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部分地区由于疫苗供应不足,导致部分儿童无法按时完成疫苗接种。

这不仅影响了免疫效果,还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4. 公众对疫苗安全性和效果的疑虑近年来,疫苗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疫苗安全性和效果的疑虑增加。

部分家长担心疫苗的副作用,导致疫苗接种率下降。

这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对策探讨1. 提高接种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

对接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加强对接种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

2.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建立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登记制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跟踪管理。

加强与社区、学校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工作。

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重视。

3. 保障疫苗供应加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疫苗供应充足。

同时,建立疫苗储备制度,保障疫苗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及时供应。

此外,加强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卫生院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

卫生院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

XXX生院第二类疫苗避免接种管理措施及收费原则为了加强和规范第二类疫苗避免接种管理,根据《疫苗流通和避免接种管理条例》、《避免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送管理规范》,制定本院措施。

一、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旳疫苗。

接种第二类疫苗旳费用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当。

二、根据国家和省传染病防治规划及免疫方略,有重点、有环节旳履行第二类疫苗旳避免接种。

三、疫苗旳购进与供应:1、我院向省疾病避免控制中心和有资质旳疫苗生产公司、疫苗批发公司购进第二类疫苗,不得擅自购进第二类疫苗,因擅自购进第二类疫苗而引起旳不良后果将根据情节严重限度追究有关责任。

2、在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公司、疫苗批发公司索取由药物检查机构依法签发旳生物制品每批检查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公司印章;疫苗批发公司经营进口疫苗旳,还应当提供进口药物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公司印章。

应当保存证明文献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在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建立真实、完整旳购进、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应当根据避免接种工作旳需要,制定第二类疫苗旳购进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避免控制机构报告。

四、疫苗旳储存和运送1、在收到第二类疫苗时,应核算疫苗运送旳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验收,做好记录。

符合规定旳疫苗,方可接受。

2、疫苗旳收货、验收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应当建立真实、完整旳第二类疫苗购进、供应记录。

记录应当注明疫苗旳通用名称、生产公司、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购销、供应)单位、数量、价格、(购销、供应)日期、产品包装以及外观质量、储存温度、运送条件、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或者合格证明、验收结论、验收人签名。

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4、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疫苗储存和运送管理规范》等有关疫苗储存、运送旳温度规定,做好疫苗旳储存、运送工作。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二类疫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二类疫苗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确立,二类
关键词:二类疫苗;疫苗管理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
一、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
二、我国二类疫苗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二类疫苗监管法规:尚不完善
(四)加大财政投入,合理控制价格,完善保障措施
1、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保障二类疫苗经费。加大政府
2、加强权利救济意识,做好及时的公共救助和赔偿。
[4]同时尽快出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建
总之,在管理二类疫苗时,应调适与市场的关系,有效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筱永,陈秉??.基于宪政视角下的第二类疫苗监管机
[J].医学与社会,2011,10:72-74.
[2]马特.我国疫苗价格管理研究――疫苗价格现状、问题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2:24-25.
[3]陈泽,陈涛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规范、办法
[J].中国卫生产业,2015,24:34-37.
[4]吕进明,赵维雅,王化岩.关于疫苗分类管理的回顾分
(2)冷链系统投入不足:冷链药
(四)二类疫苗价格管理:价格虚高
一类疫苗由于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招标采购的模式,行
[2]在这种简单市场化理念的指导
三、完善我国二类疫苗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监管法规
尽快完善疫苗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关于疫苗储存、
加大对疫苗批发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完善监管体系
[J].中国药房,2006,04:292-293.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管理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管理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管理对策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儿童计划免疫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2]。

本文分析了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接种门诊设施配备、防疫人员素质、接种操作技术、疫苗冷链管理等方面。

由此可见,预防接种护理工作更为复杂和特殊。

所以,深入分析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护理管理,是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有效措施[3]。

关键词:预防接种;基层问题;对策1存在问题1.1人员配备问题免疫规划工作既是一项社会效益显著的工作,又是预防控制疾病工作中的基础工作。

要使其顺利实施必须有必要的人员和机构才行。

而一般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乡镇卫生院防保医生和防保组是主要的免疫实施者和机构,其人员素质高低及数量是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4]。

按照免疫规划评估方案要求,乡镇卫生院在编专职防保人员按1.2/万人口配备,基数≥3人。

我县目前个别乡只有1人从事免疫规划接种工作,且防保人员大多存在年龄老化、专业技术及学历结构偏低、人员不稳定、业务水平较差等问题。

1.2预防接种门诊规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现代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对于免疫接种的设施设备和免疫接种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出种种要求和措施规范[5]。

2014年广西区中心下发了桂疾控[2014]165号《关于征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内部征求意见稿)》的函,对预防接种工作提出了全方位、高标准的严格要求。

由于我县地方管理不善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从而存在大多数预防接种门诊的乡镇用房面积不规范和不标准。

有的接种门诊靠近“发热门诊”、X光室,有的接种室面积过小,光线不足,无候种区和观察区;有的所有疫苗都在同一个接种台接种,甚至卡介苗也例外;有的污染区和清洁区也没有进行区分,甚至都没有紫外线消毒设施,留下了严重的安全接种隐患。

对于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规范要求,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因而较难达到,这会产生医防不分的结果,进而出现管理失控和重有偿轻无偿等现实问题[6-7]。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层预防接种单位是保障公众免疫健康的重要机构,而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接种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接种程序不规范、接种人员素质不高、疫苗供应链管理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

首先,接种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接种人员的工作纪律不严明,接种记录不规范,甚至出现重要信息丢失的情况。

另一方面,有些单位缺乏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导致员工的业务能力不足,影响了疫苗接种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接种单位的日常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关培训,加强人员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其次,接种程序的不规范是接种单位使用第二类疫苗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接种单位对接种程序的要求不够明确,操作人员对流程不熟悉,容易出现漏洞和纰漏。

此外,有些接种单位在接种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如未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复查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接种程序的培训和教育,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和规范,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接种程序的规范和标准化。

再次,接种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接种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和职业素养不高,容易出现操作不当、态度不好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同时,加强对接种人员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及时进行整改或者调整。

最后,疫苗供应链管理不畅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采购渠道和供应商的问题,有些接种单位存在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导致接种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由于物流管理的不到位,有些疫苗会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或者过期。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第二类 疫苗的使用管理方面逐 步走向了规范化,但也暴露 出一 些新的问题。 为了解淄博市博山区各基层预 防接种单位 的第二类 ’ 疫苗 的使用 管理情况 ,保证第 二类疫 苗的安全使 用规范化 管理 , 笔者组 织人 员对各 基层预 防接种单位 第二类疫苗 的使用管 理情
潍坊市人 民医院、 南千佛 山医院等 5所三级 甲等医院进行 培训 , 济 行 调查 发现存 在轮转 计划不 统一、轮转培训记 录不详 细、考核
过多 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 。另—方 面也反 映出实名评 阅从 形式上 限制 了评 审人客观、公正发 表意见 的空间和条件。同时,由于评
—方面是论 文评审人多为导师 的熟人 或合作 者,碍于情面,不好 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的前提 论文撰 写以及论 文答辩 等过程实现全程 有效的监督,为学位论文 的价值 判断、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提供科学 的尺度,提高医学研
和基础 , 可以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 实验研究 、 临床能力培养 、
方式 ,一种是实名评 阅,另外一种是 匿名评阅,但都是采 取专家 论文质量 监督和评价体系还有待进 一步改进、优化 。如何 科学 、 写评语的方法 。在实名评 阅过程 中,部分评 审人由于学术 间的相 互制约与相互关 系,使学位论文 的评审在很 大程度上 流于 形式 ,
中图分类号 R8 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2 0 4 — 2 6 4 6 0 ( 21 — 1 4 0 0
《 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 条例 》自实施 以来 ,第一类疫 苗 疫 与第二类疫苗 的使用管理产生了较大 的差异 ,基层预 防接种单位
①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 区卫 生院 山东 淄博 250 52 0

浅谈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率为 9 . %、 9 9 乙脑疫苗接种率为 9 . %。 8 9 5 全部 高于国家规定 ” 7 四苗” ( 卡介苗 、 脊灰疫苗 、 白百破三联疫苗 、 麻疹疫 苗 ) 接种率达 9 %以上 5 的标准 , 两脑疫苗 ( 流脑 、 乙脑疫苗 ) 种率达 一 %以上 的标准 。 接 9 2 1 . 3儿童入学/ 入托查验预 防接种证及流动儿童管理情况 1. 00 . 1 1 年全 区 2 个镇街共查 验托幼机构 2 1 ,新人 园儿童 3 2 2 0所 12 1 ; 8 6 人 查验小 学 1 0 , 1 所 新入 学儿童 14 7人 , 07 以学校 为单位查 验开展率均达 10 相应疫苗补种率达 9 %以上。 0 %; 5 1 . 区于 2 0 . 2我 3 0 6年制定 《 庆市永 川 区流动儿 童管 理办 法 ( 重 试 行 ), 》 每年流动儿童预 防接种建卡 、 建证 率达 9 %以上 。 5 1 I 4免疫规划疫 苗针对疾病监测情 况 麻疹 : 0 0 1 1 月累计 21 年 — 2
然而, 疫苗是 一种具有 生物学活性 的抗 原物质 , 是一种特 殊的 生物制 品 ,部分 受种者 接种疫 苗后可 能会 出现 不同程 度的接 种反
应。如偶合病例 、 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 等情况在预 防接种工作 中时有
发生 , 处理不 当 , 导致受种 者或其监 护人 与接种人 员或单 位之 若 会 间的矛盾 , 最终影响预 防接种工作 的开展 。因此 , 注重基层预防接种 工作 , 解决存 在的问题 , 高服 务质量 , 提 科学地接 种疫苗是 当前预防 接种工作的 当务之急 。现就我区近年预防接种工作情况谈谈基层预 防接种工作 的问题及建议 :

1 . 1基本情况 我 区位 于重庆 西部 , 幅员面积 17 平 方公 里 , 1 56 辖 6 个镇 、 个街道 办事处 , 区辖 区内设 2 5 7 全 5 个村, 居委会 ( 中 2 0 其 1 个 行政 村 , 5 4 个社 区, 居委会 ) ,总人 口 10万人 ,其 中 0 6 儿童 1 —岁 775 。 目 , 47 人 前 已形成健全 的区一 村三级预 防保 健网络 , 镇一 即形成 了由区卫生局及 区疾控 中心 、 区级医疗 机构和 各中心 、 ( ) 镇 街 卫生 院及各村卫生室为骨干 的免疫规划工作 网络 。 1 . 2常规免疫 情况 根据 2 1 年 辖区各预 防接种单位 上报数据统 00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预防接种工作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疫苗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预防接种工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预防接种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1. 疫苗管理不规范疫苗管理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疫苗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

部分接种单位对疫苗的储存、运输和接种环节管理不到位,导致疫苗失效或变质,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此外,疫苗信息追溯体系不完善,一旦发生疫苗安全事故,难以及时追踪和处理。

2. 接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

部分接种人员对疫苗知识、接种技术和规范操作掌握不足,导致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此外,接种人员对疫苗接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容易引发纠纷。

3. 公众对预防接种认知不足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疫苗接种率。

目前,部分公众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疫苗接种存在疑虑和恐惧,导致疫苗接种率不高。

此外,部分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的了解不足,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容易引发恐慌和质疑。

4. 疫苗接种覆盖率不均衡疫苗接种覆盖率不均衡现象在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高,而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和公共卫生政策等因素造成的。

二、预防接种工作对策1. 加强疫苗管理加强疫苗管理是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关键。

首先,建立健全疫苗储存、运输和接种环节的管理制度,确保疫苗在各个环节的安全。

其次,完善疫苗信息追溯体系,实现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全过程监管。

最后,加大对疫苗管理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疫苗安全。

2. 提高接种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接种人员业务素质是保障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前提。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预防接种工作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预防接种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预防接种工作,本文将对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足尽管预防接种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仍有部分公众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导致疫苗接种率不高。

此外,一些公众对疫苗的接种程序和间隔时间不够了解,影响了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2. 疫苗接种管理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疫苗接种单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如接种人员资质不足、疫苗储存和运输条件不达标、接种记录不完整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疫苗接种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疫苗不良反应事件。

3. 疫苗接种服务不均衡在我国,疫苗接种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

城市地区的疫苗接种服务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疫苗接种服务则相对滞后。

这导致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整体免疫水平的提升。

4. 疫苗接种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疫苗接种信息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尚未实现疫苗接种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导致疫苗接种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存在困难。

此外,疫苗接种信息化建设不足也影响了疫苗接种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时性。

5.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机制不健全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硬结等。

然而,部分地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二、预防接种工作对策探讨1.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针对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足,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网络、社区宣传等,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信任。

同时,加强疫苗接种政策的宣传,提高疫苗接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规范疫苗接种管理加强疫苗接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接种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

最新二类疫苗管理制度(4篇)

最新二类疫苗管理制度(4篇)

最新二类疫苗管理制度近年来,二类疫苗成为疫苗行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二类疫苗的生产、流通和接种等环节,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本文将从二类疫苗的基本情况、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现行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二类疫苗的基本情况二类疫苗是指非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内的疫苗,主要包括动物源性疫苗、外源性疫苗和新型疫苗等。

这些疫苗具有预防特定的传染病或控制疫情的作用,但受众范围相对较窄,适用人群有限。

二类疫苗的管理涉及到生产、检验、流通、储存、运输、接种等多个环节。

二、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1. 初期阶段二类疫苗的管理起步较早,1996年发布了《疫苗管理条例》,明确了国家对疫苗生产和流通的监督管理职责。

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足等原因,二类疫苗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不齐全、价格不透明、质量不稳定等。

2. 改革阶段随着二类疫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2005年发布了《人用疫苗管理条例》,对疫苗的生产、流通、接种等环节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条例规定了疫苗的注册和核准程序、疫苗生产企业的管理要求、疫苗流通企业的监管要求等内容,为加强二类疫苗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3. 现行阶段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疫苗管理法》,对疫苗的生产、流通和接种等环节作出了全面规定。

该法明确了国家对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的监督管理责任,建立了疫苗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疫苗流通追溯体系和疫苗接种服务管理体系等,为保障疫苗安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手段。

三、现行管理制度的特点1. 加强监督管理现行管理制度强调了对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负责疫苗的质量监督和流通监管工作,建立了从生产到接种的全程监管体系。

同时,对疫苗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了许可、备案、检查和评估等制度安排。

2. 强化质量控制现行管理制度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疫苗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场所,且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23 期2020 Vol.7 No.23189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舒 忠(原海军机关门诊部防疫科,北京 100841)【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免疫规划的大力推行,社会以及人们也开始重视起预防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的作用在于能够对一些传染病起到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等,给社会以及经济带来的实际效益是无法预估的。

当今社会免疫工作的大力开展,使得在国家层面对此的经费投入力度也相对逐渐增加,社会的广大儿童都受益匪浅,而从预防接种实际情况来看,对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相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预防接种中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凸现。

【关键词】基层预防接种;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23.189.01一般来说,在一些受种者对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后可能因自身原因、也可能会因一些外在原因而出现一些程度各不相同的后期不良或异常反应现象等。

从本人的工作实际情况出发,本人从事防疫科预防接种工作约30年,本科室每年接种儿童数量约780人,而接种针次达约3500次,从实际疫苗接种来看时有发生的接种反应有偶和病例、接种异常等,一旦因没有妥当处理而造成的矛盾对接种人员以及单位的预防接种工作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鉴于此,在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开展工作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进而促使预防工作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实现疫苗接种的科学化发展在当前的疫苗接种工作中是首要应对与解决的任务[1]。

1 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1.1 预防接种人员素质存在差异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及业务素质方面都存有异同,同时缺乏专业的预防接种知识。

针对接种人员应进行的一些培训力度不够,并且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方面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标签: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基层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2-0144-02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自实施以来,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对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方面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为了解淄博市博山区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情况,保证第二类疫苗的安全使用规范化管理,笔者组织人员对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中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对策报告如下。

1 淄博市博山区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基本情况
淄博市博山区现有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共13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5家、省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8家,承担着全区的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另外市区级等医疗机构共6家只承担着新生儿的预防接种工作,其他社区门诊及各村级卫生室因资质原因均未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第二类疫苗的进货途径复杂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

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目前13家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一类疫苗仍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供应,第二类疫苗由于价格因素、趋利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多途径供应的复杂趋势。

有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从本区疾控中心进货;有的跨级从上级疾控中心进货;有的直接从疫苗生产厂家进货;有的从医药(疫苗)批发单位进货;大部分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几种途径交叉并存。

由于第二类疫苗进货渠道的多样性,第二类疫苗相对于第一类疫苗管理较乱,如果不进一步规范,可能导致部分第二类疫苗的质量及接种安全性难以保证。

2.2 存在第二类疫苗扩大使用的现象
13家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大多数存在着部分使用第二类疫苗替代第一类疫苗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国家免疫规划不断扩大第一类疫苗的范围与种类,使第二类疫苗的有偿收费逐渐减少,有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执行或未执行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变相扩大第二类疫苗的接种范围。

这样势必造成第一类疫苗的接种率降低,与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相违背。

虽然第一类疫苗的种
类逐年增加,但接种儿童的经济负担仍未下降。

2.3 存在第二类疫苗质量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13家基层预防接种单位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都制定了详尽的使用管理制度,但对疫苗的入库、出库、储存、接种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方面,不同程度都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質量管理意识的缺乏,或是管理落实的不细致,特别在第二类疫苗质量管理方面,一些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如有的疫苗进货未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未索取批签发证明等。

特别是在第二类疫苗的冷冻运输中,疫苗供应商用泡沫箱代替冷冻箱储运疫苗的现象较普遍。

这些都可能对第二类疫苗的质量安全及接种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在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监管中,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疾控中心对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但是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的销售使用监管过程中存在缺失现象,如对供应渠道及储存状况的检查偏少等。

2.4 第二类疫苗价格虚高的现象较严重
目前,许多第二类疫苗的价格偏高,特别是一些进口疫苗价格较高,远远高于批发价。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后,第二类疫苗由以前的计划供应改为多部门经营,打破了疾病控制部门的垄断,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通过各种渠道购进低价第二类疫苗的现象普遍存在,又加之疫苗的建议零售价差远远高于批发价,第二类疫苗的盈利空间非常大,这是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弥补经费和工资的措施之一。

第二类疫苗供应体制的改变,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第二类疫苗的价格,从而让接种人群受益。

但是现在第二类疫苗的制订,完全没有考虑疫苗成本和接种者的经济负担,价格不但未降低,反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有增高的趋势。

3 改进对策
3.1 统一第二类疫苗进货途径
建议利用目前各级疾控中心良好的疫苗储存、运输能力等优势,同第一类疫苗的供应途径一样,统一第二类疫苗的供应途径,由省级疾控中心统一采购、统一供应,这样能充分保证第二类疫苗的质量安全,但必须降低层层加价的幅度,制订合理的加价比例,或者只收部分配送赔偿费用,或是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面向社会公开统一招标[1]。

根据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第二类疫苗需求制订年度计划,以区县为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组织具备经营资质的生产或经营企业参与竞标,中标企业可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也可委托区县疾控部门按计划统一配送,统一结算。

3.2 加强第二类疫苗的质量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各负其责,认真履行第二类疫苗的监管职能,对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疫苗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监管,保证第二类疫苗的安全接种。

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规范第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秩序,严格控制
第二类疫苗替代第一类疫苗,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率。

3.3 探索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体制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给第二类疫苗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应加强政府财政投入,保证第一类疫苗正常分发并实施免费接种,确保国家免疫规划政策落到实处[2]。

其次可参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管理方式,对第二类疫苗实行零差价销售管理,政府给予财政补偿,从而推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第二类疫苗接种,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效果。

3.4 进一步推进基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山东省实施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以来,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的规范化都基本达标,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控制。

但由于基层预防接种单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关人员的预防接种知识培训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保证规范合理地使用第二类疫苗,为接种人群提供优质、规范、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志彬,李言彬.二类疫苗在流通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20(2):13.
[2] 袁彩云.新化县0~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79-80.
(收稿日期:2012-02-20) (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