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史

A卷

一.填空

1 .正式建筑屋顶的基本类型:硬山,悬山,歇山,庑殿。

2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大殿是一座禅宗寺院,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寺创年代不详,大殿重修于唐德宗建

中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体量不大,殿身面阔,进深各三间,通面阔米,通进深10米,平面近方形。大殿整体结构十分简练,总体构架属于《营造法式》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的厅堂型构架

3. 清代外檐斗拱处于单屋檐或重檐檐下的斗拱称为外檐斗拱。按所处部位不同分为;平身科,柱头科,角科。

4 .四合院(坎宅巽门):四合院临街一面,布置前檐朝内,后檐背对胡同的倒座房。宅第的大门就在倒座房

的东头。当正房坐北朝南时,大门就处在东南角上,按八卦方位,这是最理想的坎宅巽门。

5. 彩画和玺彩画是清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主体建筑。清式玄子彩画是一种等级次

于和玺的彩画,多用于宫殿,坛庙的次要建筑和寺庙等组群中的主次建筑。苏式彩画起源于苏州,传入北京后演

变为官式彩画中的一种,主要用于原理,住宅的房堂,亭榭,门廊。苏式彩画的枋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于内檐梁架的狭长枋心,另一种是把檐檩,檐垫板,檐枋联成一体的“包袱”枋心。包袱边缘用折叠的退晕曲线称为烟云。梁思成把和玺彩画和玄子彩画合称殿式彩画,而苏式彩画与殿式彩画则大异其趣,独树一帜。

6. 木构架模数《营造法式》建立的模数制称为“材分制”。它以斗拱中拱的截面“材”作为模数的基本单位。“材”

进一步分为“分”,“分”是材高的1/15,材宽的1/10.

7 •工程做法清代官修的一部建筑法典。原书中缝书名印为《工程做法》,而封面书名写作《工程做法则例》,

两名通用。此书由清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刊行,是继宋《营造法式》之后的有一部官

方颁布的、较为系统完整的古代营造术书。此书编修目的就是确定官工建筑形制,统一房屋做法标准、用料标准、

用工标准、加强工程管理制度

二•名词解释

1 •斗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斗拱是在柱子的上部、屋檐之下用若干方形的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层纵横穿插装配的组合构建。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栱本身兼具结构性和装饰性,到明清时期逐渐退化。

2. 《营造法式》:宋代官修的一部建筑典籍,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将作监李诫奉旨编修,元符三年(

1100)

成书,崇宁二年(1103 )刊印颁行。编书的目的是制定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作为朝廷指令性的法典,防止

工程人员贪污和物料的浪费。全书包含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大部分。《营造法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专着全书。

3 •垂花门:垂花门位于宅院内部,通常处在二门的位置,它以檐前挑岀两根垂檐柱为形象特征,一般多为“一檐一卷式”其屋顶由前部起脊顶与后部卷棚顶组合成勾连搭悬山顶。这是因为垂花门面阔仅一面阔,为避免正立面屋顶比例过高的做法。垂花门有一整套瓦饰,门饰,是整个宅院的装饰重点。

4. 一颗印: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为合

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特点: 1.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为

三间两耳,左右各两间的称为三间四耳。 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符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

3. 大门居中,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格局。

四•简答

1. 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175

明清时期用于坡屋顶建筑的木构架,主要形成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两种基本形式。抬梁式构架使用最广,全部官式构架都用抬梁式构架,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民间木构建筑基本上也都是抬梁式,穿斗式主要用于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民间建筑,这些地区的大型寺观和重要建筑仍用抬梁式。这两种构架形式的传力方式和用木方式都有很大区别。抬梁式是梁柱支承体系,由层层叠起的梁和柱来传力。穿斗式又称立帖式,是檩柱支承体系,它有疏檩和密檩两种做法。穿斗式在南方民间

建筑中广为流行,但由于不能适应较大跨度的殿屋空间,因而没用在官式建筑。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2. 殿堂型构架112

《营造法式》明确显示岀两种结构形式:殿堂型构架和厅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多用于大型的殿屋,其主要特点

是:1.全部构架按水平方向分为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自下而上逐层叠垒而成; 2.柱网由外檐柱和屋内柱组

成,外檐柱与屋内柱同高,各柱柱头之间以阑额联结,柱脚之间以地袱联结; 3.铺作层由搁置在外檐柱和屋内柱

柱网之上的铺作组成,铺作之间由柱头方,明乳袱拉结,形成强固的水平网架,它起到保持构架整体稳定和均匀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栱的机能在这里发挥的最为充分。 4.屋架由层层草袱,矮柱,蜀柱架立,各个?缝与柱网层

的柱缝可依对准也可以错位。 5.殿堂型构架的平面均为整齐的长方形,定型为四种分槽形式:分心槽,单槽,双

槽,金箱斗底槽。

3. 拙政园2分感想(166)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街,始建于明中叶(16世纪初)最初是明御史王献臣私园,后屡易园主,东部曾于明

末划岀另建“归田园居”,西部曾于光绪年间割为补园,仅中部延续拙政园格局。现三园回归为一园,分别成为拙政园的东,中,西三个部分,共占地62亩。其设计意匠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突岀山水体。二是妥帖调度建

筑。三是强化景观对比。四是精心设计景点。

4. 联系实际谈学建筑史的感想

五•论述

北京故宫的规划意匠

意匠上,紫禁城突出创造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纵深主轴这条主轴线与都城北京的主轴线重合在一起。宫城轴线大大强化了都城轴线的分量,并构成都城轴线的主体,都城轴线反过来也大大突岀了宫城的显赫,称为宫城轴线的延伸和烘托。紫禁城的轴线前方起点可以往前推到大清门,后方终点可以向后延伸到景山。在这条主轴线上,紫禁城以午门门庭,太和门门庭,太和殿殿庭,乾清门门庭,乾清宫殿庭和太和,中和,保和殿三大建筑,乾清,交泰,坤宁后三宫建筑,组织了严谨的,庄重的,脉络清晰,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纵横交织的空间序列,把帝王宫殿的气势磅礴发挥到极致。

B卷

一.填空

1. 大门(宅第门)

大门是一宅的门第标志,礼的规制对大门的等级限定十分严格。低品官和庶人都只能用单开间的门面。在单开间门面门面中又依据门框槛安装位置的不同分成几种定式:门框槛安装于中柱位置的称广亮大门;安装于前金柱位

置的称金柱大门;安装于外檐柱位置的称蛮子门;在檐柱位置用砖砌成窄小门口的称如意门;另有墙垣式的小门楼。这几种门以广亮大门等级最高,其他依次降低。大门不是孤立的,有一套运用影壁组织门面空间的定型做法。

2. 庑殿顶和歇山顶不同时期的名称

宋代用于殿堂的歇山顶称“九脊顶”,用于厅堂的歇山顶称“厦两头”。庑殿顶是完全的四坡?庑殿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

3 .殿堂型的平面分层形式

答案见A卷大题

4. 宋式铺作分件:宋式铺作分件分为斗、棋、昂、枋四类。斗是斗形的木垫块。棋是弓形的短木,分为前后向的华棋和左右向的横棋。昂是斜木,分为上昂,下昂,下昂与华棋一样岀跳。

5. 明清官式建筑的基本构筑形式:大式建筑、小式建筑。

6 .彩画

答案见A卷填空5

7. 营造法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