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密州轶事

合集下载

苏轼在密州的主要经历

苏轼在密州的主要经历

苏轼在密州的主要经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上也有不少苏轼在密州的记录。

苏轼常在东坡、西圃、江宁、永州等地进行旅行,但最主要的是其在密州的经历。

苏轼第一次来到密州是公元1176年,他多次来到密州进行文学活动,但在他被召见南宋御史大夫高宗八年(1188年)时,他就第一次去了密州,从此开始他在密州度过了许多漫长的夜晚他在蓝山附近乡村里贿赂当地官员,在安乐山附近研究古文,并在密州结识了他的朋友“南宋衙门官”,他把苏轼的诗篇贴在安乐山的某处,他们也一起在安乐山里欣赏苏轼的新作《安乐诗》。

苏轼到密州的时间从公元1176年到公元1207年。

在他来到密州期间,他收集了大量文献,发现了很多古代遗迹,结识了许多朋友,修改了《西京杂录》,把许多古文字及历史知识收入其中。

此外,他还与当时著名的文人萧绎、房清礼等学者结交,并与他们一起修改《西京杂录》,编纂《唐诗类选》及《苏轼杂诗》,他们也在密州经历了一段美好的友谊。

苏轼在密州的经历伴随着公元1188年~公元1207年南宋的沉沦,他仿佛是对南宋的一场注解,犹如一场感人的挽歌。

他曾写道:“蓝山之阻拦,小白马之行,相思之心,终尽江海。

”他在密州的经历以及他写下的诗句,让南宋的历史无从被抹去,也让后世的人仿佛穿越时空,重见当年的茫然与苍凉。

苏轼在密州的经历,令人感慨不已,也令人佩服他对历史的记录与文学创作的热情。

苏轼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古代历史学家,正是有了他的研究和文学创作,才让南宋的历史熠熠生辉,让后世的人们来感受到那个特殊的时代的精神。

总之,苏轼在密州的经历,尤其是他在蓝山、安乐山等地的探险,以及他与朋友一起修改《西京杂录》、编纂《唐诗类选》、《苏轼杂诗》等,都反映出当时南宋文艺文化的风貌,让后世有机会研究当时的文化,也让南宋被永久地保存在历史上。

身在密州的苏轼作文200字

身在密州的苏轼作文200字

身在密州的苏轼作文200字
苏轼在密州从政两年多,与百姓命运休戚相关,天降大雪,他便想到“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遇到灾情,便自责“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1085年十月苏轼赴登州任太守途中路经密州小住,知州霍翔在超然台上设宴招待,百姓听说后都来看望。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那些曾被苏轼收养的弃儿及其养父母,都相继赶往州衙拜谢救命恩人,“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时还?”场面极为感人。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1 狩猎物语
桂林山水的江城子,是张苏轼的重要的乡土思想集中地,也是他多次有感而发的诗文素材来源所在。

其中便有苏轼借用宋朝当时流行的一段典故,而诗赞叹猎人们在青翠涧中狩猎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江城子美丽景色。

“由此一过曾施渔,昔逢猎夫奇绝妙。

尽岛但发如降电,舟荡烟柔两岸霞”
这首诗描述的是苏轼狩猎中,曾经在此处渔捞,又时常遇见大量奇特怪禽的猎夫,随着船只摇晃,泛起的烟雾笼罩着江城子的绿油油的两岸各自蔚为蓝色的霞光。

2 江城子之美
山城子,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它可以用一句话最好的形容:美为天下。

江城子的净土,悠哉的河水,孕育着一味千层叠景,无声地向人们发出暗示。

江城子小小的山川溪流,袅袅晨云暮雨,植物凋零之时,聚集着一簇簇风花雪月:尽处古木,修破城府,竹刻亭榭,偶逢桃李芳草;峡壑深谷,烟花水照,游蜂采菊,径走江岸,翩翩鸟语,淡然苍翠。

3 美好时光
在这里纵情狩猎,品味江城子的动人美景,饱览河谷的潺潺水景,是写诗的最佳境界。

拿起诗笔来,可以把苏轼对大自然、生活的渴望
巴拉地表达出来:“境内来路颠连徧,西台护林隔潺潺。

山映半涧日
满堤,登楼多忆沧江安。


流淌着自然美丽的河水,聆听着江谷里笑语嬉笑的鸟儿,这里,
是一处处春日的美景,一片片天堂的田园,一地地温馨的约定。

在这里,张苏轼沉思,思索对家国的热爱,望着层层绿草,细细数草芽,
不知不觉,就忘了睡觉。

苏轼在密州的政绩

苏轼在密州的政绩

苏轼在密州的政绩
苏轼在密州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在密州期间,苏轼勤政爱民,为百姓谋福利。

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税赋开仓放粮,并将州衙官吏的口粮匀出一部分,为断粮的饥民解燃眉之急。

他亲自出马,带领农民用火烧、深埋等方法铲除蝗害,并动用部分仓米奖励捕蝗有功人员。

2. 地方任职,成绩卓著:由于苏轼性情耿直,不懂尔虞我诈,难容于朝廷,多次被贬地方任职。

然而,他在地方上却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他在这些地方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总的来说,苏轼在密州的政绩表现出他是一位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地方官员。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
《密州出猎那些事儿》
嘿,今天咱来说说《江城子密州出猎》这背后的故事哈。

话说当年,苏轼到了密州这个地儿。

那时候的他呀,可憋着一肚子劲呢!为啥呢?你想啊,堂堂一个大才子,有那么多抱负没能实现。

就说有一天吧,苏轼看着自己管辖的这片地儿,心里就琢磨着,得干出点啥来呀,不能白来这一遭。

突然,他就想到个主意,要不组织一场打猎活动吧,既能让大家放松放松,又能展示一下自己的豪情壮志。

于是他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起来了。

他呀,找了好多人,把自己的那些手下和朋友们都叫上了。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然后大家就一起出发啦。

这一路上,苏轼骑着马别提多威风了,还时不时地大声吆喝几句,就像个将军似的。

大家都跟着他兴奋地跑啊跑。

到了猎场,那才叫一个壮观呢!各种飞禽走兽都有,苏轼首当其冲,弯弓搭箭,那架势,简直了!而且他边打猎还边喊着口号,给自己和大家打气呢。

大家也都被他感染了,一个个劲头十足。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出猎活动结束啦。

苏轼可高兴坏了,他觉得呀,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又找到了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回到家里,他还回味无穷呢,就写下了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把自己的豪情和壮志都写进了诗里。

嘿嘿,你说这苏轼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这就是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背景故事啦,咱下次再聊点别的哈!。

苏轼在密州

苏轼在密州

苏轼在密州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任职,担任两年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也叫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此时苏轼三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两年间,留下了辉煌的政绩,成为他光辉一生的重要阶段。

当时的密州是个贫穷山区,经济萧条,文化落后,百姓生活困苦,政府官员的薪俸也很低。

苏轼仿佛从“人间天堂”——杭州来到了地狱。

苏轼到密州上升之初,就遭逢了莫大的困境。

当地蝗灾、旱灾交相为虐,农业连年歉收,盗贼横行,百姓纠纷不断,每天来打官司的人络绎不绝,百姓的日子困苦不堪。

百姓饿得吃野草、吃树皮,甚至吃泥土,到处都能看到饿得骨瘦如柴或者重病缠身的百姓。

逃亡的百姓很多,被丢弃的婴儿随处可见。

但是,自幼心怀大志的苏轼,他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而畏缩不前,他反而更要迎头赶上、勤于执政、视官事如家事,不知疲倦地积极工作。

他说:“只要对百姓有利,份内之事我要管,份外之事我也要管!”苏轼为拯救密州人民于水火之中,其行动之迅速是惊人的,其施政的智慧也超乎寻常,显示了他雄才大略、措置裕如的政治家风度。

他一方面开仓放粮,并将州衙官吏的口粮匀出一部分,为断粮的饥民解燃眉之急;同时上书丞相,如实反映当地灾情,要求朝廷选派官员下来视察,体量放税,或给予补助。

并且马不停蹄,开始了对主要问题的治理工作。

治蝗灾当初他上任之时,初到密州境,就看见百姓用野草藤蔓包着蝗虫埋在路边,蝗灾的面积有两百多里,百姓上报的捕杀蝗虫的数量有三万斗。

于是他下车查询蝗虫灾情。

谁知遇到一班庸官腐吏,他们竟说,蝗虫并没有成灾,而且还为百姓除去了杂草。

苏轼火冒三丈,严厉训斥了那群庸官。

马上亲自下田投入了灭蝗抗旱斗争,直到自己的手和脚都长出了厚厚的老茧。

同时,苏轼还立即写奏议状上报朝廷,为民请命,请求豁免秋税,下拨灾款以资助受灾群众。

他还遍查古书,找出治蝗之法。

他一方面组织百姓把捕捉到的蝗虫焚烧,另一方面又用以卵换米的方式鼓励百姓挖出蝗虫的卵。

很快,蝗灾就被消灭。

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

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

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苏轼在密州神宗熙宁七年(39岁)至熙宁九年(41岁)朱靖华张梅贺等苏轼在密州的治绩朱靖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中旬,旷世英才苏轼任密州太守,大约有两年多的时间。

这时,正值苏轼三十九岁至四十一岁的“不惑”之年,他大踏步地走入了人生的成熟期,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和独特的业绩,成为他光辉一生的重要阶段。

《礼记·曲礼上》云:“四十曰强,而仕。

”“强”,指智深力强;“而仕”,指做官为政的好年龄。

这原是对一般士子而说的,何况是对旷世英才的苏轼!他必然要表现出异样的才华。

苏轼知密州的官衔全称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

”其官衔名称很长,这是北宋职官称谓的习惯,它包容了“职”(本职)、“阶”(品级)、“衔”(官阶等级)、“爵”(世袭爵位)、“勋”(勋官)等复杂名目。

其中“知密州军州事”(军谓兵、州指民政,知州即太守)是苏轼受朝廷差遣的本职职务。

而其他,如“朝奉郎”是正六品文阶官,表示他的“阶”(资历等级),“尚书祠部员外郎”(属礼部典祀官)是“衔”,“直史馆”(“直”同“值”。

即“史馆”中工作的史官)是“兼衔”,“骑都尉”是武官名,属于“勋”。

后面这些官衔,都只表明其身分资历,没有实权,用作装饰的虚名而已。

苏轼的祖上皆系布衣,故无爵位可袭。

苏轼知密州之初,即遭逢了莫大的困境。

当地蝗灾、旱灾交相为虐,“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公私匮乏,民不堪命”。

加以“新法严密,风波险恶”,百姓“剥啮草木啖泥土”,“饥馑疾疫靡有遗”,“流殍之余,其命如发”,其逃亡,弃婴者随处可见。

值此“岁凶民贫”的严重景况下,使苏轼感到“力所无如之何者多矣!”压力极大,这无疑是对苏轼任太守的一次严峻考验。

更何况,苏轼当时的政治处境也是很艰险的。

自熙宁变法以来,他一直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由于他“赋性刚拙,议论不随”、“专务规谏”、“祸福得丧付与造物”,曾历数新法之不便,而触怒了变法派的执政者,被迫离开朝廷“补外”而去。

苏东坡密州轶事

苏东坡密州轶事

苏东坡密州轶事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密州,即现在的诸城。

北宋时的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任知府两年。

前不久,我到诸城办公事,就住在密州宾馆。

出宾馆往北走三十余米就是当年苏东坡办公的地方,即北宋时期密州知府所在地。

现在是诸城市政府大院,这也是我所见到的四五百年始终不变的衙门。

说起密州,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北宋时的密州比今天的诸城要大得多,它还包括安丘、高密、五莲、胶南一些城镇和地方。

现在的诸城市是县级市,而当年的密州是地区级即州府。

苏东坡是宋神宗熙宁七年来密州的,也就是公元1074年。

本来他是在杭州任知府的,由于他弟弟苏辙在济南任职,苏轼想靠他弟弟近一点,有个说话的伴和相见的机会。

便请求朝廷批准,调到密州来做知府。

当时朝廷批准的官衔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

这么一大串职务,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市地级一把手,即市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密州的军政首脑。

诸城本来就是个名人辈出的好地方,诸城文化源远流长,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从舜帝算起,要有五千年历史。

当地官员提起诸城文化如数家珍,什么孔子的女婿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金石录》的作者也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等众多圣贤名流,都是诸城人。

近代史上还产生了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王希坚、陶钝、崔嵬、李仁堂等一批文化名人。

诸城还是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的故乡。

他们还说诸城历史上还产生过三个皇后,其中就有江青。

但是我最关心的还是苏东坡,他在密州有什么趣闻轶事,留下什么作品,建造了什么建筑?他们告诉我:有啊!超然台,雩泉亭。

还有诗词文230多篇,那首最能代表他豪放风格的《密州出猎》,就在大门口石碑上刻着呢!吃过饭,朋友们随我去看了看,果真如此,一块长方形的大石碑,前面写着“密州宾馆”,背面撰刻着苏轼的《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在密州(1074-1076)

苏轼在密州(1074-1076)

苏轼在密州(1074-1076)熙宁七年(1074年)12月,苏轼知密州,同年的四月,王安石罢相,韩绛为相,吕惠卿为参知政事。

从繁华的江南到凄凉的密州,心情无比沉重。

但是也不能阻止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也欣赏陶渊明,对其诗很是喜爱,如诗《西斋》不仅可以看出真正的宁静满足,还有与自然的融为一体的喜悦: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也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写出下面的诗句,《吏隐亭》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刚到密州时,心中思念子由。

苏轼只要想到弟弟,他就诗意大发,经典出口成章,如诗《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每每遇到苏轼的诗都好想细细地品读,这首也不例外。

词的大意是: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

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

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

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

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息,许多往事涌心中。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

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

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

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

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同是宦游人,结缘在密州——苏轼与宦游密州的北宋历史文化名人

同是宦游人,结缘在密州——苏轼与宦游密州的北宋历史文化名人

同是宦游人,结缘在密州——苏轼与宦游密州的北宋历史文化名人北宋政权建立以后,结束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政治环境却相对稳定,封建自然经济又出现了一度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封建文化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巅峰。

北宋一代,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书画艺术家,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寰宇。

同时有许多历史名人先后宦游密州(州治诸城),在密州这方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热土上,他们情系密州人民疾苦,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佳话。

本文即对苏轼和宦游密州北宋名人之间交往的史实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以飨读者,并求教于方家。

孔宗翰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苏轼在超然台大宴僚属。

酒酣耳热之际,苏轼意兴勃发,填词一阕,调寄《水调歌头》。

这就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那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在填这首词之前,苏轼还做了两首诗,其题为《和鲁人孔周翰二绝》。

这两首诗的诗前长序见载于光绪《增修诸城县续志》(志五考第三)之金石考。

其诗如下:其一坏壁题诗已五年,故人风物两依然。

定知来岁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其二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孔宗翰,字周翰,曲阜人,北宋名臣孔道辅次子,孔子第四十六代孙。

宗翰为人气貌浑厚,奉亲至孝,始以父任为将作主簿,后与其兄孔舜亮(字君亮)俱登进士,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秘书省著作佐郎知仙源县(今曲阜)。

先后历知蘄、密、陕、扬、洪、兖、六州。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任朝议大夫,主持纂修《孔氏家谱》。

宋哲宗元祐二年任刑部侍郎。

元祐三年(1088)六月卒。

享年六十岁,葬曲阜孔林。

孔宗翰曾祖父孔仁玉生有四子:宜、宪、冕、朂。

孔朂,字自牧是孔宗翰的祖父。

他的伯祖父孔宜,字不疑。

宋太宗时曾任密州州通判,事见乾隆《诸城县志》(志十八,表第三)历代职官表(上)。

孔宗翰本人一生也有三过密州的经历,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中秋节,孔宗翰任仙源县知县,因事过密州,寓于东武官舍,斯时陈宗古、任建中二人亦在密州。

密州三曲与苏轼密州的心路历程(上)

密州三曲与苏轼密州的心路历程(上)

密州三曲与苏轼密州的心路历程(上)密州三曲与苏轼密州的心路历程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十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至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月离开密州,赴任徐州知州,刚好两年。

知密州的这两年,时间虽然短暂,但对苏轼来说,却是颇为重要的两年。

首先,其创作生涯在知密州期间达到了一个高峰,不仅数量众多,先后创作并得以留世的诗词曲赋共计209篇;而且质量上乘,其中就包括脍炙人口的密州三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知密州期间的曲折复杂、矛盾挣扎,最终趋于平和、超然的心路历程,为苏轼日后磊落静定、恬淡从容、风雨不惧、宠辱不惊伟大人格的养成勾勒出了基本的轮廓。

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伊始,便迫不及待地推行新政、实行变法。

就变法本身而言,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幸事一件。

但不幸的是,一则变法中的主要内容,或是理想色彩极浓而可操作性极差,以至于只能画饼充饥,或是过于激进、过于前卫而脱离了能植根的土壤;二则本应渐进式推进以便随时调整的变法,到了王安石那里非得以暴风骤雨之势强力推行方能遂意。

鉴于此,居庙堂之高的有识之士,出于对国家命运担忧的公心,当然也不排除夹杂期间的保护自己利益不受侵害的私欲,几乎一边倒地反对,而支持的一方,则少之又少。

可这一切不但没让刚愎自用的王安石有所收敛,反而更激起心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斗志来。

更为不幸的是,支持新政的宋神宗,其深埋于心中的理想主义和童话色彩较之于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乎,一场变法的闹剧就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当然,闹剧上演的前提是保守派纷纷离开中枢机构,贬到地方任职,苏轼也在这一大潮中,由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贬为杭州通判。

在通判杭州的三年里,虽然政治上依然不得意,好在还能在湖光山色中寻求些许慰藉,但“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超然台赋序》),最终等来的却是向神宗进言“如司马光、苏辙辈,复置左右,以辅圣德”的李师中贬为和州团练副使的消息。

【名人与诗文】苏轼《密州出猎》背后的故事

【名人与诗文】苏轼《密州出猎》背后的故事

【名人与诗文】苏轼《密州出猎》背后的故事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的佳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他任密州(今我们山东潍坊诸城市)知州期间创作的。

1075年春,密州地区发生蝗灾,一时“民多弃子”,足见其严重程度。

时任父母官的苏轼不仅亲自组织百姓灭蝗救灾,还拨出库粮,救济百姓,同时他写出奏章请求朝廷减免赋税。

那些日子,他茹素斋戒,带头俸薪锐减,“斋厨索然,不堪其忧”,甚至把家中能变卖的物品都用来赈灾。

此外,苏轼还以仁慈之心,“洒泪循城拾弃儿”,救助了四十多个即将饿死的孩子,抚养在自己家中。

蝗灾终于扑灭之后,不想旱灾又接踵而至。

苏轼按照密州传统风俗,率领州府大小官员到西南的常山雩泉祈雨,不知是虔诚感动了老天,还是巧合,过了没些日子,天上居然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一时缓解了当地的旱情。

平灾之后,百姓复耕,这年好歹没有歉收。

此时的苏轼舒了一口气,他的心情得以宽慰,于是便带着官员、军卒到祈雨的地方去祭典,归来时油然发生了打猎的兴致。

这首词就是苏轼在那个颇为兴奋的心情下创作完成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故事作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背后的那些事儿》大家都知道苏轼写过《江城子·密州出猎》,那可是一首超有名的词。

不过这背后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苏轼当时在密州,密州那地儿,说繁华不像汴京那样,但是也有自己的韵味。

苏轼这个人啊,一向是个乐天派,虽然在仕途上起起落落,但是总能给自己找点乐子,找点事做。

就说这打猎的事儿吧。

有一天,苏轼瞅见自家院子里的那条狗,那狗长得可壮实了,黑溜溜的眼睛老是透着一股机灵劲。

苏轼就想啊,这密州四周肯定有不少野物,自己带着周围的兄弟们出去打猎,那得多威风。

这狗啊,平时就在院子里蹦跶,时不时叼个小树枝啥的,可调皮了。

苏轼就觉得这狗跟着他肯定也能在打猎的时候有大作用。

于是苏轼就开始召集人了。

他先去找了隔壁老王家的大儿子。

这大儿子长得高高大大,像个铁塔似的,力气也大得很,能把百来斤的石磨盘轻松举起来。

苏轼找到他就说,“大侄子啊,叔儿要去打猎,你跟着一起呗。

”那大侄子一听,乐了,“苏大人,我早想跟着您去耍耍了。

”然后苏轼又找了好几个邻居和下属。

大家伙凑在一起,都挺兴奋的。

那一天啊,阳光正好,天空蓝得像刚被水洗过一样。

他们带着各种打猎的家伙事儿就出了城。

出城的时候,那城门看守的老李还冲苏轼喊,“苏大人,您可得多打点好货回来啊!”到了郊外,那真是一片开阔的景象。

草丛高高的,时不时有只野兔突然窜出来。

苏轼的那只狗早按耐不住了,一个箭步就冲了出去。

大家骑着马也赶紧跟上。

可是那野兔跑得贼快,左拐右拐的。

苏轼骑着马在后面追,那马蹄扬起的尘土把他弄得灰头土脸的。

他一边喊着,一边扬起马鞭。

那马跑得气喘吁吁的,就像个拉风箱似的。

旁边的人看他这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虽说开始没打到啥,但是这热闹的氛围,这在大自然里撒欢的感觉让苏轼心里特别畅快。

经历了这么一出,苏轼心里就有了那种豪迈的情感。

再加上他一直有的抱负也好、对生活的热爱也好,回到家后就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词里的每一个字,就像是把那天打猎的事儿都揉进去了一样,充满了生机和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典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典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典故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1、亲射虎典故出处:出自《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作用: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2、遣冯唐典故出处:《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

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作用: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射天狼典故出处: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

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作用: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扩展资料:原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释义: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作者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苏轼在密州求雨的诗句

苏轼在密州求雨的诗句

苏轼在密州求雨的诗句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苏轼
2.苏轼在密州的经历
3.苏轼的求雨诗句
4.求雨诗句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奔放、深沉婉约的风格,被誉为“文坛泰斗”。

在苏轼的一生中,他曾在多个地方为官,其中就包括密州。

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当时正处于干旱少雨的困境中。

为了祈求天降甘霖,苏轼便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求雨诗句。

这首求雨诗句全文如下:“乙卯正月,余在密州。

天气亢旱,百泉枯竭,人民疾苦。

余与郡守陈公,祷于州城之青石山,逾月未雨。

乃祷于龙山,而雨。

书其事以告太守,太守曰:‘吾昔为济南,祷于龙山,亦雨。

今祷于此,而雨,岂非神龙之灵,而与吾二人有缘耶?’余以为不然。

水旱之灾,自古有之,非神龙所能为也。

吾之所以祷雨,非敢望神龙之灵,盖欲以吾诚心感动上帝,俾降甘霖,以救万民耳。


苏轼的求雨诗句表达了他心系百姓,关爱民生的深厚情感。

他认为水旱之灾非神龙所能为,而是希望通过自己诚心的祈祷感动上帝,让天降甘霖,以解除百姓的疾苦。

这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为后人所敬仰。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谦逊、务实的作风,不迷信神灵,而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努力。

这首求雨诗句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苏轼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伟大情怀,同时也展示了他谦逊、务实的作风。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

东坡故事68:离任杭州,升任密州知州,王朝云初来苏家1074年的九月,指导完各县的捕蝗事宜,苏轼回到了杭州。

转眼间,他在杭州担任通判已近三年,按照朝廷规定,应该予以升迁或者调任。

作为当时保守派的一员干将,苏轼一直得到保守派大佬范镇、文彦博等人的关照,时有书信往来,他们也在为苏轼的升迁四处活动。

前不久,两浙路代理提刑潘良器已经向朝廷举荐苏轼,认为应该提拔他到京师任职。

此时,王安石还在相位,当然不会允许苏轼杀回京师。

经过一番运作,再加上神宗皇帝对苏轼的印象一直不错,最终苏轼被任命为密州知州。

从杭州通判到密州知州,也算是前进了一小步,毕竟是主政一方。

而此时的杨绘也接到调令,杭州知府任上不到一个月,又被调回翰林院。

九月八日,杨绘摆下筵席,宴请苏轼和众僚属,席上苏轼填了一首词以助兴:《浣溪沙·菊节》缥缈危楼紫翠间。

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这首词是典型的应景之作,为了配合离别的情绪,故意营造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情绪,艺术上并无出奇之处。

其实,在杭州的生活,苏轼过得十分悠闲。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王安石将他派往此地本就含有消磨他心志的意思。

三年时间里,苏轼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游山玩水、拜僧访道,地方官员仰慕他的才望,经常聚而饮之,苏轼的酒量虽不佳,但也乐此不疲,曾戏称杭州是“酒食地狱”。

日子过得滋润,赋诗填词就成为常态。

离任之时,有书商将他的作品辑成《钱塘集》,一时风行天下,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估计苏轼也拿了不少版权费。

离开杭州前,苏轼家里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十二岁的王朝云。

王朝云是艺伎出身,杭州本地人,被王闰之买来当丫鬟使唤。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跟随在苏轼身旁耳濡目染之下,十分仰慕他的才华。

成年后,王朝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苏轼侍妾,在他的晚年扮演了重要角色。

苏轼密州时的官职解读

苏轼密州时的官职解读

苏轼知密州时的官职解读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自杭州通判任上来密州任职,历时两年有余。

在此,他创造了惠及百姓的政治业绩和神采飞扬的文学成就。

人们通常认为,苏轼在密州时只是一介知州,更有人直呼为“太守”。

事实上,他的身份不止如此,我们从他当时的奏表、文章中可以看到,他除了“知州”外,还有着其它的头衔——在熙宁七年十二月到密州任上后所作的《密州谢上表》中,苏轼自具官职:“知密州军州事”;在同月作的《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自具官职:“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在熙宁九年四月作的《密州常山雩泉记》中落款:“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借紫”。

可见,苏轼在密州期间,身份多重,且有变迁。

那么,这些头衔都是什么意思?苏轼在密州的官职到底是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些,我们应该先简略地了解一下宋朝的官制特点。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拥天下,他深知封建割据势力对分散皇权、威胁统治的危害,因此,在政权机构和职官设置方面,制定出了一整套包括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在内的各种规章制度,以防范文臣、武将、皇后、外戚、宗室、宦官等专权作乱。

在中枢机构和置官上虽然大多沿用唐制,但机构的职权有很大变化,与唐代官制大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历史上最复杂的官制。

宋代的官职分“官、职、差遣”三种类型。

“官”,指官衔,表示官阶,以此确定官员应该享受的待遇俸禄,所以又叫“寄禄官”,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和实差基本无关;部分有实差的官又叫做职事官,用以区别寄禄官。

“职”,指馆职,即馆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的合称)中的职位,在这些职位上的高官,虽然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只能为朝廷当顾问和秘书,帮助出谋划策,却没有政治、军事权力。

“差遣”,是由中央给官员安排的实职,一般都带有“判、权、知、直、监、提举、提点”等字,理论上是临时性的职务,却掌握有财、政、军实权,是真正的职权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密州,即现在的诸城。

北宋时的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任知府两年。

前不久,我到诸城办公事,就住在密州宾馆。

出宾馆往北走三十余米就是当年苏东坡办公的地方,即北宋时期密州知府所在地。

现在是诸城市政府大院,这也是我所见到的四五百年始终不变的衙门。

说起密州,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北宋时的密州比今天的诸城要大得多,它还包括安丘、高密、五莲、胶南一些城镇和地方。

现在的诸城市是县级市,而当年的密州是地区级即州府。

苏东坡是宋神宗熙宁七年来密州的,也就是公元
在济南任职,苏轼想靠他弟弟近一点,。

当时朝廷批准的官衔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市地级一把手,即市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诸城本来就是个名人辈出的好地方,,要有五千年历史。

当地官员提起诸城文化如数家珍,,《金石录》的作者也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续金瓶梅》
产生了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王希坚、陶钝、崔嵬
美的故乡。

他们还说诸城历史上还产生过三个皇后,
什么趣闻轶事230多
篇,,果真如此,《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射天狼。

”我知道,这是当时苏轼心灵的写照,他在密州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他的豪放派风格就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看到老百姓生活十分困难,饿孚弃儿满地。


,他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一诗中写道:“。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为救民于水火,他上书朝廷,。

采取这些措施后,密州百姓非常欢迎,社会也稍稍安定。

对于弃婴,他发动官员去捡,然后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人之多。

直到现在,诸城人一提起苏东坡,还说那是个大善人哪!他到雩泉祈雨,老天果然下了雨,当地老百姓认为简直神了,半年不落雨,苏轼去求雨,老天就下雨。

为表达对上苍的谢意,苏轼在此建了一个小亭子,起名叫“雩泉亭”。

在这里,苏轼还写了《密州常山雩泉记》和六首诗。

记曰:“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

......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

祷于兹山,未尝不应。

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

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

乃新其庙。

”两年后,苏轼离开时,还为此泉写了一首诗:“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

何日泉中天,复照泉上人。

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

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苏东坡在密州,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

他是反对新法的,但他又不是保守的,他也主张改革,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

他对王安石的新法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对当地老百姓有好处的就推行,没好处的就抵制或不去实
精心整理
行。

“给田募役法”对老百姓有利,他就积极推广;而“手实法”是不利的,就抵制。

密州老百姓非常喜欢他这种务实的做法。

在诸城人民路口,当地的官员告诉我:“这里就是苏轼当年建造的‘超然台’!在北宋时,是我们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可惜后来被战火焚毁。

我们市政府已经列入城建规划,要重建‘超然台’。

”我回来后翻阅了苏轼全集,知道苏轼写有《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我站在超然台废墟上,遥想当年苏轼苦中求乐的样子,他想超然世外或物外,寻求内心的那份宁静,可是他做不到啊!他任期不满就又调到山西永济去当太守,而且还没走到山西,在半路上朝廷又来命令改派徐州做太守。

仕途险恶,官场不自由啊!苏轼作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也象李白一样,虽然胸怀大志,却与官场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也许是文人的宿命,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而那些碌碌无为的小人、坏人、俗人却如鱼得水,八面玲珑,?他弟
弟苏辙在济南,听说哥哥在密州修建了一个台子,,是要哥哥想得开,超然于物外,不要计较官场那些得失
苏轼在密州最突出的成就还是文学创作。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苏轼把有唐以来词的艺术美发展到了极致,
淋漓的发挥,从天上的明月、宫阙,到人间的朱阁、
苏辙唱合的一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好的一首,
战潍水的潍河,一经他题咏,便有了文化含义。

他在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诗酒趁年华。

”还有一首词,他写了三个密州景物,真个是超然!”直到现在,当地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诸城真是个人见人爱的地方,它的现代化程度不亚于
,就是说它一个县级市创造的材富比西部一
,如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61位。

诸城人民再也不是当年苏轼在这里时那种饿
、得利斯、昊宝、桑莎等名牌产品。

他们近。

如果苏轼地下有知,也当十分欣慰的,因为他离任时还给下任交待拯民于水火的想法,他是带着很多没实现的理想而离开密州的。

苏轼在密州,还经常深入村落,广泛交友。

“城里田员外,城西贺秀才。

”都是他的好朋友。

他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写道:“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他弟弟苏辙也来看他,写下了“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

”这个名句。

苏轼在密州对教育事业的推动也是有口皆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