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器乐进课堂
浅谈小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浅谈小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焦伶俐(法库县实验小学)摘要:本文从小乐器进课堂出发,论述小乐器进课堂的重要性:一、音乐教育中小乐器进课堂很重要。
二、小乐器进课堂的可操作性。
三、小乐器进课堂我们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极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近年来,在实施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的奋进,越来越受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器乐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倍受人们关注,于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逐渐形成了新的模式,它改变了以往“以乐理为主线,歌唱为中心”的旧一套教学模式,形成了小乐器进校园、进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进行音乐课堂教中学改革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切入口。
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宗旨,提出“乐器进课堂”的这种新设想,引进了竖笛和铝板琴这两种小乐器。
调动学生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课中不仅动口唱、吹,还能动手奏、弹,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极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此,我认为小乐器进课堂很有必要。
一、音乐教育中小乐器进课堂很重要首先,小乐器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小乐器进课堂就犹如一块磁体对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小乐器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准,小学生手中有了小乐器,就又多了一个进行音乐实践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嗓子不好,害怕上音乐课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演奏小乐器树立自信,使他们在小乐器演奏中发挥自己才能与特长优势。
利用小乐器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让学生在自由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在自己动手演奏音乐中获得学习音乐的兴趣。
其次,小乐器对音乐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唱不准是小学生识谱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我适时把小乐器竖笛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准确的演唱乐曲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乐器进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乐器进课堂
引言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小乐器的实践效果。
通过实
施小乐器进课堂的教育方法,探索其对学生音乐研究和综合能力发
展的影响。
背景
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声乐和基本乐理的研究,而对于乐
器的教学相对较少。
然而,引入小乐器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
乐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乐器进课堂对小学生音乐研究的实际效果,
并评估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希望为
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可行的改进方法。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
实验组的学生将在音乐课
上使用小乐器进行研究和表演,而对照组的学生将继续使用传统的
教学方法。
我们将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表现、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来评估实验效果。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通过引入小乐器进课堂,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音
乐表演和合作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也期望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包括创造力、认知
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讨论和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通过引入小乐
器进课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
音乐表达能力。
然而,我们也需要充分考虑音乐教学资源和教师能
力的限制,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在此列出参考文献,格式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音乐“小乐器”教学的课堂构建策略
初中音乐“小乐器”教学的课堂构建策略作者:钱震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4期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与落实,以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艺术学科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形式与方法在拓展与创新中不断优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在初中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器乐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其中,“小乐器”进课堂既是对音乐教学的一种创新,又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形式,从而实现“人人会乐器”的教学目标。
以口风琴、口琴、葫芦丝、竖笛为代表的“小乐器”易携带、学习难度较低、应用灵活且在实践中有着突出的教学成果,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所在。
基于此,本文以“初中音乐‘小乐器’教学的课堂构建”为中心,详细论述了“小乐器”进课堂的意义价值、实践原则以及具体路径,以期为一线教育教学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
一、初中音乐“小乐器”进课堂的意义与价值(一)音乐学习渠道多样化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认知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小乐器”教学在实践中的落实与推进充分顺应了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情况,也让课堂改革得以落实与推广。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学科的课程改革在层层递进中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更迭中得以优化,更具实践性与导向性。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拓展教学方法与形式迫在眉睫。
“小乐器”进课堂不仅有助于推动音乐学习渠道的多样化发展,而且能够与当前热门的教育手段相契合。
例如:“小乐器”能够在“互联网+”理念的视阈下帮助学生丰富音乐视野,更为深刻地理解音乐学习的内涵,使很多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与“小乐器”的帮助下更为简单轻松地理解音乐,受到来自音乐艺术的熏陶。
同时,“小乐器”进课堂也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小乐器”的学习过程较为简单,学生更容易轻松掌握,并以此展示自我,用音乐陶冶情操。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情况是:地处沈家门西部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蒲湾一区、二区的孩子及渔农村孩子,缺乏科学的艺术的熏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群众艺术意识较差.而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综述: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城乡结合地区是很少的.这个课题从我们学校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有乐感的学生,为学校组建铜管乐队做准备,并形成小乐器演奏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3.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四、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组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或校本教研互听课等检验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2.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地教学策略.4.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五、课题研究原则:1.开放性原则: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资源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理念为支撑,教师的组织要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情境中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也同样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2.实践性原则:在本课题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自实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创作、聆听、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音乐,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发展性原则: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同样也促使教师在观念与实践上得到发展.4.道德性原则:道德观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六、课题研究的策略及内容:1.确定乐器种类、班级及时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乐器的种类、班级及时间.时间安排,以一学年为小周期,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生调控,按照学生自选乐器种类的不同进行编班调配,在同一学年内进行数据分析,保证研究对比的科学平衡性.活动组的教师首先熟练学会一种乐器演奏,懂乐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余练习为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3.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学校音乐小乐器教学的普及.但班级中总有不能跟上进度的学生,在午间抽出10分钟时间为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4.精选曲目,以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为主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视唱教学也进行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小乐器的学习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乐曲的选择以音乐课本中学生喜爱演唱并朗朗上口的歌曲为主,高段也可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对小乐器的学习更感兴趣,从而边被动为主动.5.加强教师能力,吸引学生兴趣乐器演奏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演练才能学会演奏,每人有自己的乐器,集中练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参与演出活动,积累演奏经验解决实践问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每位教师学生都必须选学一种器乐,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6.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表演机会,体验实践和成功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平时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加以熟练指法.利用学校周二才艺展示时间,让学生多多表演.还有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开展演奏比赛,鼓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小乐器的课程.校本课程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校本课程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小乐器课程.二年级一般口风琴为主;三四年级可以增加竖笛、葫芦丝;五六年级可以学习口琴.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课题准备阶段(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10)1.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
小乐器进课堂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乐器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工具,具有易学、便携、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我校决定开展“小乐器进课堂”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乐器教学的认识,掌握小乐器教学的基本方法。
2. 探索小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丰富教学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小乐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教师为全体音乐教师进行小乐器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小乐器的种类、构造、演奏技巧等,使教师对小乐器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小乐器教学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小乐器教学案例,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为自身教学提供参考。
3. 小乐器教学研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小乐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共同提高小乐器教学水平。
4. 小乐器教学实践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尝试将小乐器引入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四、活动过程1. 开幕式活动开始前,学校领导发表讲话,强调小乐器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活动提出要求和期望。
2. 小乐器知识讲座专业教师详细讲解了小乐器的种类、构造、演奏技巧等知识,使教师对小乐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 小乐器教学观摩课观摩课环节,教师们观摩了优秀的小乐器教学案例,学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巧妙设计、生动讲解和有效引导。
4. 小乐器教学研讨教师们围绕小乐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如何提高小乐器教学质量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5. 小乐器教学实践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尝试将小乐器引入课堂,开展教学实践。
实践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小乐器教学质量。
初中小乐器进课堂教案
初中小乐器进课堂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笛的基本知识,如陶笛的起源、结构、演奏方法等。
2. 培养学生对陶笛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
2. 合作演奏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陶笛的吹奏方法。
2. 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1. 陶笛若干个。
2. 相关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陶笛的起源、结构、演奏方法等基本知识。
2. 学生试吹陶笛,感受陶笛的音色。
二、基本技巧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练习曲目(20分钟)1. 教师选择适合初学者的陶笛曲目,如《茉莉花》。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进步。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陶笛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演奏练习曲目,教师点评。
二、合作演奏(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每组选择一首适合合作的陶笛曲目,进行分组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展示(15分钟)1. 各组学生进行合作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进步。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表现。
3.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229学习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进课堂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的领域。
”布鲁纳也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6—12岁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学生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的可塑性强喜爱观察和模仿成人,他们的全部智力活动比如知觉、语言、记忆、想像、思维都是在学习与掌握知识及参加各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发展起来的。
针对这一关键时期儿童心理特点,音乐课上采用简单乐器——铝板琴、竖笛结合音乐教学的律动表演、游戏、欣赏、音乐创作等方法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改变大脑的结构,促进对应脑区的发育,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受到影响,产生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想像力,从而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小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
通过“小乐器进课堂”研究,促进学生音准、节奏、视唱等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敲敲、吹吹、唱唱、拍拍的愉快气氛中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主要用于前期工作)课题组成员搜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乐器演奏方法”、“音乐理论”等论著、论文及其相关理论材料,筛选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信息,界定课题、设计课题、论证课题;2.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实施阶段)本课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
行动研究法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调整五个环节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研究顺利进行;3. 研讨法: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调整乐器种类的选择并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4. 案例研究法,每个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具体情况,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状况及自身个性,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明确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编写相应的教案;5. 经验总结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探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探究摘要: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性格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塑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对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效果。
本篇文章就以小乐器为研究对象,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乐器;课堂;实践;探究前言:小学音乐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必修科目,其能够陶冶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而当前随着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就显得多元化,因此本篇文章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对当前小乐器进行课堂的作用进行论述,最终得出提高乐器进课堂的效果方式。
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忽视音乐教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学生兴趣的培养,不纳入考试的范畴,因次,学校对其也不是很重视,所以对于音乐课程学时的安排严重不足,而且当前小学的课余活动安排也十分密集,这些课余活动在节假日的时候会占用音乐课的时间,因此,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时长严重不足,就会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未真正形成。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存在一大部分的音乐教师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小乐器教学中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这是因为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对音乐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这就导致这一部分教师只能从课本出发,授课方式也被严重局限,长此以往不利于音乐学科的发展。
(三)课本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并降低音乐教师整体的教学层次当前我国音乐教材的内容呈现出理论化的趋势,而当前在过去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对音乐理论讲解之前,总是习惯性的对乐曲以及唱歌的材料进行内容的讲解,而当前这一环节会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一种主观的认识,此种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这是因为主观的因素会限制学生的思想。
因此这充分说明课文教学始终存在局限性,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教师的教学水平,并降低音乐教师整体的教学层次。
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乐器进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小乐器进课堂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小乐器的引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小乐器的实践方法及其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
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2. 观察法:观察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小乐器的情况,记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
3. 访谈法:对音乐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小乐器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实证研究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小乐器教学,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实践方法1. 选择合适的小乐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教学需求,选择易于掌握、音色优美的小乐器。
例如,口琴、笛子、打击乐器等。
2. 编写教学计划:结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编写引入小乐器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系统、科学。
3. 课堂教学实践: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小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集体合奏、分组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创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小乐器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素养。
5. 评价与反馈: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小乐器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度:小乐器的引入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小乐器,学生可以亲手实践,提高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乐器集体合奏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提升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音乐素养。
总结本研究通过实践研究法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小乐器的应用策略及其效果。
小乐器进课堂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小乐器进课堂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小乐器进课堂,即在学校教学中引入小型乐器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外已经有一些研究探索了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国外研究表明,小乐器进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一项对小学生的研究发现,参与小乐器进课堂教学的学生在音乐技能、社交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表现更好。
另外,研究还发现,小乐器进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与音乐的互动体验。
其次,小乐器进课堂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一项对幼儿园的研究发现,通过小乐器的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积极的激发和发展。
这是因为小乐器作为一种直接的音乐工具,能够激发学生对声音、旋律和节奏的探索和创造。
然而,小乐器进课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源不足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小乐器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时间,而学校可能无法提供充足的资源来支持小乐器进课堂的实施。
此外,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小乐器进课堂的有效实施。
总的来说,小乐器进课堂在国外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证实了其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资源的配置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推进小乐器进课堂在实践中的普及和发展。
小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
小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小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小乐器进入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本方案旨在将小乐器引入课堂,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实施内容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小乐器。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小乐器,如手风琴、口琴、小提琴等。
这些小乐器不仅音质优美,而且便携轻巧,适合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演奏技巧。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演奏技巧。
可以围绕基本的音阶练习、简单的曲子演奏等内容展开。
3.组织学生进行小乐器合奏演出。
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乐器的合奏演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安排合适的乐曲,让学生在演奏中互相配合,实现音乐的和谐。
4.开展小乐器创作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才能,可以开展小乐器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小乐器演奏出自己的创作,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展示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实施步骤1.教师培训在实施方案前,教师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2.购置小乐器学校需要购置适合学生使用的小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把乐器。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小乐器的演奏技巧。
4.组织合奏演出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乐器的合奏演出。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5.开展创作活动在学生熟练掌握小乐器演奏技巧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乐器的创作活动。
可以组织创作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四、实施效果1.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通过学习小乐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规律和魅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小乐器进课堂的实施步骤
小乐器进课堂的实施步骤概述小乐器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兴趣、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将小乐器引入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互动和体验中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乐器进课堂的实施步骤,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使用小乐器开展课堂教学。
步骤一:教师需准备在将小乐器引入课堂之前,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适合的小乐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选择适合的小乐器。
常见的小乐器包括口琴、手风琴、琴键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乐器。
2.准备足够的小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使用到小乐器,教师需要准备足够的小乐器供学生使用。
3.熟悉小乐器的演奏方式:教师需要熟悉小乐器的演奏方式,以便能够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演奏技巧。
步骤二:引入小乐器引入小乐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介绍小乐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所准备的小乐器,包括小乐器的名称、演奏方式和特点等。
2.示范演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示范演奏,展示小乐器的演奏效果和音乐表现力。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学生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小乐器,体验音乐的魅力和乐器的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摸索出正确的演奏方式,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步骤三:课堂应用在学生熟悉小乐器的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将小乐器应用到课堂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习效果。
1.演奏示范:教师可以使用小乐器进行演奏示范,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音乐表演。
例如,在教授音阶知识时,可以使用小乐器演奏各个音阶,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
2.合奏练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乐器的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通过合奏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演奏技巧,还能够增强对乐曲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3.创作和演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乐器进行创作和演奏。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由演奏一段乐曲,展示他们的个人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步骤四:评估和反馈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
小乐器进课堂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小乐器进课堂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家长的具体情况,我校四位音乐教师分别选择了四个班级进行了葫芦丝和口风琴进课堂的训练,具体时间和安排如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走入正轨,学会了简单的乐理知识,会吹奏几首简单的小乐曲,根据教材的安排,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合奏,而且大部分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也愿意主动学习。
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和知识难度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练习时间的长短不同导致了分层现象,这样对统一的进度有很大的影响。
2.个别同学的总有忘记带乐器的现象。
3.课堂上由于好奇心,学生总是乱吹奏,导致课堂的秩序很差。
4.大部分学生没时间练习新授的乐曲,促使学习进度有点慢。
5.学生的乐理基础较差,导致乐曲学习受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组内的教研活动中也协商了一些改进方法:1.针对乐理知识缺乏,教师可以用部分时间来讲解,将乐理知识穿插到曲子当中。
2.关于课堂秩序,学生乱吹现象,我们采取空弹(不插管)弹奏,将指法纠正后在有声音的吹奏。
3.学生不能够完成作业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决定,怎样增强学生学习口风琴的兴趣,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选一些学生喜欢听的乐曲来教授。
另外利用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每天留给学生最少二十分钟的练习时间。
4、针对学生忘记带乐器的问题,采取每次上课前一天给家长发校信通,提醒要带上乐器的方法,效果好多了。
5.针对分层现象,我们采取把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分组教学,以及优帮差等方法。
总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小乐器进课堂还是向着乐观的方向发展,希望可以和同行请教更好的办法,学生可以进展得更快。
东胜区第九小学艺术组2012年10月27日。
小乐器进课堂的必要性
小乐器进课堂的必要性陆多娇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保证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堂教学。
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
学生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
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小乐器进课堂主持词
小乐器进课堂主持词
以下是一个小乐器进课堂活动主持词的示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个充满音乐与欢乐的时刻——小乐器进课堂活动。
音乐,是心灵的滋养,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文化的传承。
今天,我们将通过小乐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验到演奏的乐趣。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老师将带领大家领略不同小乐器的独特之处,教授基本的演奏技巧,并共同演绎美妙的旋律。
同时,我们还将举办一场精彩的合奏表演,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让我们用音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用旋律传递出内心的情感。
相信在音乐的熏陶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彼此,共同成长。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位老师为我们带来小乐器的教学!。
小学音乐小乐器进课论文3000字
小学音乐小乐器进课论文3000字篇一:小器乐进课堂东莞市小学器乐教学实践与思考----东华小学器乐进课堂子课题总结[摘要] 分析我校的器乐进课堂研究的方向和实际特点,阐述课题研究的构想和实施设想的基本原理,说明和描述研究的过程以及各项准备工作、常规开展、向学具以外投资项目的拓展等情况;暗示所取得的成绩,明确当代艺术器乐进课堂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自2021年11月开始,经过几年的基础理论开展,得到了省教厅伍向平老同志、市教研员黄文同志等领导的大力扶持和广大家长的支持。
在学校领导的顶力支持下能,我们音乐科组织成立了器乐教学实验打击乐小组,并参加了全国教育工作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着重课题《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中小学校分析与对策研究》之《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被指定为“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历时五年的仅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组老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分年级在各班一年级的音乐课中渗透器乐教学,不断研究创新,基本构建出我校器乐进课堂教学模式。
一、我校器乐进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实际特色:器乐进课堂指于的学具乐器指因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乐器,它还包括三角铁、小镲、指镲、串铃、碰铃、砂槌、铃鼓、双响筒、刮木等节奏乐器。
我校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器乐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育特征来进行的。
一、二年级学生适合学习节奏打击乐器。
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性、和声性乐器。
其中口风琴以其唱腔优美、易学易用、打击乐器携带方便等优点抢先成为我校音乐课堂的首选学具乐器。
口风琴它既能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优点,所以说它是说一个能吹奏的键盘乐器。
我校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实用性在三至五年级教学中渗透了口风琴的学习,一、二年级音乐课中渗透学具打击乐学习和口风琴触及大二低音提琴学习。
另外,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五项明确指出:“默莱的教学艺术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小学器乐教学实践与思考
----东华小学器乐进课堂子课题总结
[摘要] 分析我校的器乐进课堂研究的方向和实际特点,阐述课题研究的构想和实施的方法,说明和描述研究的过程以及各项准备工作、常规开展、向学具以外项目的拓展等情况;说明所取得的成绩,明确器乐进课堂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自2003年11月开始,经过几年的课题开展,得到了省教厅伍向平同志、市教研员黄文同志等领导的大力扶持和广大家长的支持。
在学校领导的顶力支持下,我们音乐科组织成立了器乐教学实验小组,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之《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被指定为“广东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历时五年的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组老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分年级在各班的音乐课中渗透器乐教学,不断研究创新,基本构建出我校器乐进课堂教学模式。
一、我校器乐进课堂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实际特色:
器乐进课堂的学具乐器指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乐器,它还包括三角铁、小镲、指镲、串铃、碰铃、砂槌、铃鼓、双响筒、刮木等节奏乐器。
我校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器乐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育特征来进行的。
一、二年级学生适合学习节奏打击乐器。
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旋律性、和声性乐器。
其中口风琴以其音色优美、易学易用、携带方便等优点率先成为我校音乐课堂的首选学具乐器。
口风琴它既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
我校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实用性在三至五年级音乐教学中渗透了口风琴的学习,一、二年级音乐课中渗透学具打击乐学习和口风琴触及乐理学习。
另外,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五项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因此,器乐进课堂教学也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器乐进课堂使学生在欣赏音乐和演唱歌曲之外,多了一个参加音乐艺术实践的机会。
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使学生的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得以完善,音乐情感更加丰富,从而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
而且通过学具乐器的齐奏、合奏、重奏、伴奏等艺术活动,又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通过五年多的口风琴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器乐进课堂有利于学生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
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口风琴教学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促进眼、耳、口、手、足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积极作用。
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演奏实践,提高了学生视谱、视奏、视唱能力,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二、课题研究的构想和实施的方法:
1、严格做好学具的引进把关。
03年11月至今,每学年都会从三年级做为起始年级开展器乐教学。
每年有1千多台口风琴投入教学。
在学生跨入三年级时,会下发家长一封信即意向调查表,阐明课题的重要性和对小孩子的素质提高的帮助及品牌、自愿等原则,收集回校再下订单。
资金及订单由学校总务处调控办理,班主任收费后直接交财务,音乐教师不过手,杜绝乱收费的嫌疑。
活动资金入学校财务规划,专款专用。
以发展器乐进课堂的研究及艺术教育。
2、定期会做“艺术科组学生品德进步调查表”发给家长,已得到家长的认同。
每学期结尾会
做第二课堂的验收,学校领导现场观摩各队的表演,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验证。
3、多提供机会给学生展示,多角度多途径渗透器乐教学。
例如:家长会、主题班队会、歌咏比赛、第二课堂展示、庆祝六一联欢会、元旦联欢、少儿花会、来访观摩、教师节、高中的新生晚会、体育艺术节千人合奏等。
4、广泛宣传器乐教学的成效,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家长会的发言多次提及器乐教学对学生辩证思维的促进和道德行为的培养,用事实、用成绩来证明器乐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有比赛录像展播、证书展出、调查问卷、招生橱窗宣传、悬挂立项课题牌、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作文展、校报专题刊登等。
5、校报设立“口风琴学习专栏》,每期都发表一篇相关文章。
6、学校、教师、学生三头抓,做到教学相长。
开展器乐教学,在发展观上要统一认识,特别在课题研究上应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努力创设优秀的软硬件环境。
教师要明确器乐教学目的,系统地研究器乐教学理论,对器乐教学和常规教学的认识达成共识。
不但知道器乐教学的特有效能,还应深刻认识以其促教、促进学生发展、培养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7、全方位、高标准配置器乐教学设施,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保障。
现拥有专业音乐教室12间、演出舞台2处,每个功能室都配有全套的教学仪器和多媒体设备。
其中音乐教学钢琴13台,数码钢琴120台,口风琴4千多部,学具打击乐器13套,高档音响15套。
这些配置完善的艺术功能室设备投入达800多万元。
完善的文化艺术设施建设,为开展相关的器乐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校拥有校园网、互联网24小时宽带接入,并为每位教师配备电脑,能够运用互联网、艺术教育资源开展相关研讨、学习国内外优秀教学理论,发布教育新成果。
8、细遴选,高要求组建德高艺馨的教师团队。
器乐教学课题的成败,关键在教师。
学校组建了包括校长在内的招聘领导小组集体遴选教坛精英。
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都是考核的必达条件,本科、专科比例协调,学历达标100%,35岁以下青年师占95%以上,每学期定期组织基本功考核。
9、重视艺术教师的后期培训、整合,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学校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进行有关器乐教学理念在常规客堂中渗透的培训,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使教师头脑中建立起全新的课堂教育理念。
人人要会2种以上常规学具乐器(口风琴、竖笛)。
例如:省、市组织的器乐教学培训我们每次都尽可能的全员出动,集体培训。
还通过“结对子”、科组研讨、案例分析、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培养艺术教师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10、在校长的亲自督导下,成立器乐进课堂课题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艺术骨干教师任组员,把器乐教学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来抓。
力求做到“学年有计划,每学期有主题,活动有导向”,长计划、短安排,周密部署。
三、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2006年3月在佛山市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音乐课器乐教学研讨会”。
卢长龙老师现场执教的课例《念故乡》以及肖刚老师指导的学具合奏乐队的合奏都获得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课器乐教学评比一等奖;刘子彦老师撰写的论文《谈口风琴进课堂之发展深入》荣获广东省中小学音乐课器乐教学评比论文二等奖。
2、房静老师的论文《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改革》市三等奖。
3、刘子彦老师的论文《谈口风琴进课堂之发展深入》市三等奖。
4、李维撰写《器乐进课堂杂谈》、《评器乐进课堂音乐课〈牧童〉》。
卢长龙:《新课改下,浅谈乐器进课堂与音乐基本技能的结合》
肖刚:《让口风琴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校三等奖
5、肖刚、卢长龙、刘子彦等因学具教学成绩突出获学校“记功”奖励。
四、器乐进课堂研究结语
器乐进课堂是更直观化的音乐教学,也是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更能促进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的提高,更能有效的辅助音乐教学的进程,使二者有效的合二为一,体现了器乐的辐射性;更加要肯定的是器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器乐教学,它对音乐教学有着促进改革和提高的作用。
器乐教学的推广给我们的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我们学生音乐技能的把握有更好的促进,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但是,器乐如何更好的引进课堂,去丰富音乐教学,我们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器乐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器乐将会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东莞市东华小学课题组
2008年8月15日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