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进课堂(小学)
器乐进课堂之竖笛教学
成为我校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 出的音也纯净一些。
为这是给他们带来信心的学习过程。
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还有很好的教学效
2.3 无声练习
3.3 要注重课内课外的结合
果,学生的技能和技巧也在不断提高。竖笛
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维持好教学秩
竖笛携带方便,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
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好 内容带到课外。比如,在学了一些新的乐曲 与又称直吹笛、牧童笛。它音高 低音时,不小心就会把音吹破。但是“嘟”音 己决定想表演的曲目,我们从旁帮助,这
音准固定,吹奏方法简单易学,是世界各国 是不送气音,“吐”是送气音,将发音换成 样,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还使学生学
儿童普遍热学的一种乐器。竖笛教学已经 “嘟”音,则不仅能取得断音的效果,而且吹 会了独立自主,同时热爱音乐热爱表演,因
竖笛吹奏与歌曲演唱同步进行,直接培养 间,提高教学效率。
生信心的一种工具。小学阶段的器乐启蒙
了学生的艺术技能。
3.在小学竖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正是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起点,作为音乐
2.小学竖笛教学方法
问题
教师,我们应努力地推广竖笛教学,让悠扬
2.1 我在小学竖笛教学中,总结出几点
3.1 要重视乐曲的选择
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单一的唱歌教学 开,离开吹口,发出“吐”的音,声带不需要 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和互动,能够重建和
到唱、奏、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振动,就能取得断音的效果。但实际上,我 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合唱与演
最为突出的就是把竖笛引进了器乐教 发现发“吐”音时,气流很强,特别是在吹奏 奏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老师可以让学生自
让器乐教学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
让器乐教学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摘要:作为音乐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器乐教学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当今衡量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今,如何理解器乐教学的意义和地位、如何推进器乐教学进入课堂、如何在小学不同学段落实器乐教学,针对小学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都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器乐教学;小学音乐;课堂“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音乐教学,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有更多表演和表现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使器乐教学进入音乐课堂,成为达成这一音乐教学理念的良好桥梁。
一、搭起提高音乐素养的桥梁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器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中专门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与演唱、欣赏等教学类型不仅同等重要,而且还具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表现能力和自信心、以及在音乐审美教育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许多专家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经常练习乐器演奏,手指、手腕就会得到经常的运动和锻炼,这样就能使大脑的反应比不经常弹奏乐器的儿童更加灵敏,促进了智力的开发和左右脑的平衡与协调,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儿童的心灵。
因此,在小学阶段让器乐教学进入课堂、开展器乐教学意义重大。
二、积极倡导“器乐教学进课堂”近年来,各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在当地教研中心的倡导和指导下,开齐、开足并上好音乐课程,各校音乐教师结合各自实际,开发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器乐教学,以培养审美、提高艺术素养为教育的核心开展课程建设,体现了美育和音乐学科的融合。
为使器乐教学更加规范、高效和系统,各学校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广大音乐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器乐教学的素养和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进课堂的可行性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音乐教学中乐器进课堂的可行性研究新课标中虽然要求当前的音乐课堂中进行器乐教学,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器乐种类以及学到什么程度。
部分学校的音乐课堂中还没有引进器乐,或者引进了竖笛和口琴等乐器,但在器乐教学上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xx?课堂实践分析乐器进课堂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课并不是唱歌课,每节课都要领着学生齐声歌唱,其中还有欣赏课和综合课。
在综合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呢?乐器进课堂实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小乐器的种类选择其实有很多,多见的有竖笛、口风琴、陶笛、葫芦丝等等。
通过器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记忆音乐旋律,通过自己的演奏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情绪和感情,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乐器进课堂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比如在音乐练习中让某位学生演奏出来,学生如果表现很好,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既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自豪感,又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合奏,和学生同等交流,尊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师生之间的合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师生情感,对于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二、小学音乐课堂使用乐器的优势1.激发学生兴趣音乐课堂除了学生唱歌、欣赏、学习音乐知识之外,还添加了乐器演奏,无疑激发了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乐器不但满足了求知欲和表演欲,还体验到了胜利感。
通过合奏,还能锻炼学生对音阶的认识,锻炼他们的结合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减轻教师负担乐器没有进课堂之前的音乐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解和齐唱锻炼,学生依然在合唱中表现不佳。
这主要是对于音调和音阶的理解不深,还由于自身对于音准协调把握不好。
经常演奏乐器能够形成对高音和音准的敏感度,久而久之就能把握音高和音准,再结合基础性的练习,就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乐器进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乐器辅助教学,减轻教学负担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提升合唱水平,也能促进音准不佳的学生慢慢提升上来。
民族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民族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及解决策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及推广民族器乐,无疑对民族器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培养其对民族的归属及自豪之感,使他们自然而然的继承与传播民族文化,与此同时,通过对民族乐器理解与学习使学生慢慢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良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乐器是电子琴,当然部分学校也会用其它乐器展开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之下让学生理解音乐。
乐器教学进入音乐课堂并没有广泛普及,而相关政策相关教育文件很多有涉及到中小学民族器乐的学习,普及的道路是一条荆棘之路,认为通过相关解决策略,民族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可行并且必要的。
标签:民族器乐;小学音乐课堂;现状及解决策略一、民族器乐走进音乐课堂的重要性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进行组织课内外体育及艺术教育活动,令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乐器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且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才形成了今日的吹奏、弹拨、拉弦、打击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成为世界民族中优秀的代表之一。
乐器教学已然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
很多简单方便携带的民族乐器如竖笛口琴教学,尤其是竖笛,因为其音高准确、价格实惠、简单易学等因素,成为大多数学校的乐器之首要选择。
1但是,当代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并不能理解,缺乏对民族器乐的整体认知,这是我们在音乐教育中的疏漏造成的。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情况是:地处沈家门西部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蒲湾一区、二区的孩子及渔农村孩子,缺乏科学的艺术的熏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群众艺术意识较差.而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综述: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城乡结合地区是很少的.这个课题从我们学校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有乐感的学生,为学校组建铜管乐队做准备,并形成小乐器演奏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3.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四、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组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或校本教研互听课等检验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2.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地教学策略.4.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五、课题研究原则:1.开放性原则: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资源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理念为支撑,教师的组织要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情境中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也同样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2.实践性原则:在本课题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自实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创作、聆听、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音乐,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发展性原则: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同样也促使教师在观念与实践上得到发展.4.道德性原则:道德观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六、课题研究的策略及内容:1.确定乐器种类、班级及时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乐器的种类、班级及时间.时间安排,以一学年为小周期,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生调控,按照学生自选乐器种类的不同进行编班调配,在同一学年内进行数据分析,保证研究对比的科学平衡性.活动组的教师首先熟练学会一种乐器演奏,懂乐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余练习为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3.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学校音乐小乐器教学的普及.但班级中总有不能跟上进度的学生,在午间抽出10分钟时间为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4.精选曲目,以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为主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视唱教学也进行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小乐器的学习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乐曲的选择以音乐课本中学生喜爱演唱并朗朗上口的歌曲为主,高段也可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对小乐器的学习更感兴趣,从而边被动为主动.5.加强教师能力,吸引学生兴趣乐器演奏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演练才能学会演奏,每人有自己的乐器,集中练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参与演出活动,积累演奏经验解决实践问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每位教师学生都必须选学一种器乐,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6.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表演机会,体验实践和成功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平时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加以熟练指法.利用学校周二才艺展示时间,让学生多多表演.还有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开展演奏比赛,鼓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小乐器的课程.校本课程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校本课程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小乐器课程.二年级一般口风琴为主;三四年级可以增加竖笛、葫芦丝;五六年级可以学习口琴.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课题准备阶段(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10)1.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器乐进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
二、器乐教育的价值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小学是孩子们发展音乐兴趣的关键阶段,器乐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态度和观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器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演奏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协作,共同完成乐曲,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演奏器乐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音乐中展现自己。
3.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器乐教育需要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技巧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
通过学习器乐,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器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之外,也能够有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
学生可以通过器乐演奏参与校园音乐会、舞台表演等活动,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机会。
三、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小学器乐进课堂能够提供学生一个更加多元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中不断感受、体验和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器乐,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乐理知识、乐曲表演技巧、乐器演奏技能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2.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小学器乐进课堂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更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学校通过引入器乐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音乐教育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器乐进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音乐学习方式,通过学习乐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民族器乐教育进入了更加重要的发展阶段。
而中小学阶段民族器乐课堂中常常存在的问题,如乐器数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改进教学策略的出发点。
本文从挖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音乐经验、提高课堂互动三个方向探索并提出一系列进课堂策略。
首先,要挖掘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器乐的独特性和魅力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民族器乐非常具有学习的吸引力。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适合学生的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表演、配乐猜谜、听音辨曲、音乐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器乐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拓展学生音乐经验。
学生在课堂中除了要学习器乐知识外,更需要的是实际经历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器乐生产和发展历程,体验音乐的氛围和文化底蕴。
举个例子,可以安排学生们前往音乐馆、音乐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观看相关音乐演出,或者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器乐节、新年晚会等活动。
最后,提高课堂互动。
要想使学生深入了解器乐,并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兴趣、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离不开良好的课堂互动。
为了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具互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策划演出方案,互相展示所学的器乐技艺;还可以采用学生带着乐器和同学们一起创作、表演等方式,便于学生在其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进一步切实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寻求突破口,引导学生用心学习,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并提高课堂互动。
这些进课堂策略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最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040综合实践刘星云 杨志武一、陶笛的介绍陶笛一般有陶质、瓷质两种材料,也有天然树脂、砂石等矿物材料制作的。
与前两者相比,以天然矿物材料制作的陶笛,除了音色清亮柔美外,其坚固不易碎的特点,弥补了陶质、瓷质易碎的不足,近年来广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
陶笛造型多以英式6孔和日式12孔为主流,常见的可吹奏出低、中、高等不同音色调性的旋律,一般而言,空位越多,音域越广。
由于精美小巧的造型方便携带,可以挂在胸前成为装饰,装在背包和口袋里让人随时随地抒发音乐心情,因此,又有音乐“小精灵”“陶精灵”的美称。
结合以上的特点可以看出,陶笛比起竖笛、口琴来更加有优势。
大家普遍认为音乐课就应该是吹竖笛、吹口琴,陶笛是新兴乐器,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殊不知,它竟然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对发扬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民间文化有非常大的意义。
二、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节小学音乐课,不光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需要加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任何一节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老师点某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是让某位学生将回去练习的口风琴吹奏出来,如若这位学生表现得非常好,老师会有言语上的鼓励——你真棒!做得很不错!你的知识面太广了,肯定是个爱看书的孩子,等等。
刚开始并不给学生听完整的歌曲,只是重复放低声部旋律,在学生安静聆听三次后,老师用小提琴演奏一遍,让学生找出其中旋律重复的规律,再让学生拿出陶笛吹奏旋律,最后出示低声部歌词歌单,学生一次就可以将低声部带词唱出来了。
接下来老师在后面两个声部合唱时,再一次让学生使用了陶笛,老师跟着音乐唱高声部,学生则吹奏陶笛(然后交换,老师弹奏古筝学生唱),如此反复几遍下来学生脑海里就有固定音高了,最后拿开乐器进行合唱,这时可以听到学生对这首合唱歌曲不仅歌词可以背唱,和声的旋律走向也是很清晰明了的。
三、陶笛走进小学的使用现状1.激发了学生学习陶笛的兴趣五年前,小小陶笛刚刚进入临沂的小学校园,学生初拿到陶笛都感到新鲜、神秘,跃跃欲试,都想学着吹一吹来体验由自己吹出的新奇声音所带来的喜悦。
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
器乐进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的引导和合理安排器乐教学内容, 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
笔者通过三年多的器乐教学实践, 总结器乐进课堂的某些作用, 如引趣、化难、添彩等。
一方面教师要选择容易入门的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在爱好的引导下增进乐学精神, 课堂中努力为学生搭建多种器乐展示平台。
使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她们音乐学习的爱好。
另一方面解决课堂中浮现的多种困难, 使学生在器乐辅助教学中掌握多种基本技能, 如把握音准、稳定节奏、提高识谱能力等。
使用品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风琴等乐器辅助歌唱, 口风琴键和键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音高在横向和纵向上有了一定的概念, 对把握音准有很大的协助;打击乐器的辅助可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基本掌握节奏的长短、强弱, 可以更好地稳定节奏;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 从旋律出发, 通过实践练习视奏, 谱子不需通过其她媒介的转换直映大脑, 识谱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第三,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学会器乐演奏可以协助变声期的学生和没有自信歌唱的学生延续学习音乐的热情, 使她们参与音乐活动更积极积极, 弥补遗憾;器乐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体现力和发明力, 既增添了课堂的音色色彩, 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标指出。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 提高音乐的理解、体现和发明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发明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笔者参与了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展示与研讨会, 在展示课中教师各个身怀绝技, 真可谓精彩纷呈。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大多能有板有眼地演奏一件或两件简朴的乐器。
令笔者受益匪浅, 对器乐教学有了全新的结识。
这些现象深深地触动和激发了笔者。
开始着手于器乐进课堂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摸索。
切实感受到合理运用器乐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
当代音乐2019年第6期MODERNMUSIC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张珊珊[摘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让器乐走进小学课堂ꎬ不仅可完善小学音乐教学体系ꎬ多维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ꎬ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㊁肢体协调能力等基础性核心素养ꎬ继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ꎮ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ꎬ以期推动小学教育事业良性发展ꎮ[关键词]小学ꎻ器乐ꎻ进课堂ꎻ必要性[中图分类号]G613 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6-0074-02[收稿日期]2019-03-03[作者简介]张珊珊(1990 ㊀)ꎬ女ꎬ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教师ꎮ(浙江㊀315600)㊀㊀自 立德树人 教育理念被推行以来ꎬ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及技能ꎬ成为教师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ꎮ针对小学音乐教学ꎬ让器乐走进课堂ꎬ可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ꎬ以器乐为纽带ꎬ拉近学生与音乐知识的距离ꎬ拓展音乐教学途径ꎬ为落实 立德树人 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ꎮ基于此ꎬ为引导教师重视器乐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为器乐留下一席之地ꎬ树立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意识ꎬ分析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ꎮ一㊁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方法ꎬ以器乐为载体开展音乐教学活动ꎬ可以使音乐知识更加具象㊁生动ꎬ减小学生音乐学习阻力ꎬ同时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基础上ꎬ组织学生运用器乐演奏歌曲ꎬ加深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的印象ꎬ体现小学器乐进课堂具有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必要性ꎮ基于此ꎬ为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器乐教学与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融合并进ꎮ例如教师在进行«在北京的金山上»教学时ꎬ可以率先运用器乐演奏该歌曲ꎬ使学生对该歌曲旋律有一定了解ꎬ为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铺平道路ꎮ在教师对乐理知识讲解完毕后ꎬ教师可利用器乐为学生演唱伴奏ꎬ使学生演唱过程不再单调乏味ꎬ丰富演唱练习方法ꎬ同时器乐旋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ꎬ继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ꎻ二是学生自主演奏与师生协作演奏融合并进ꎬ以器乐为载体ꎬ实现师生高效交互的目标ꎬ达到师生携手创设高效音乐讲堂的目的ꎮ例如教师在进行 二重唱 三重唱 教学时ꎬ可将班级学生大体分为两组ꎬ一组学生负责多重唱ꎬ另一组学生负责多重奏ꎬ教师则作为指挥ꎬ指导学生高效完成音乐表演及学习任务ꎻ三是基础评价与能力评价融合并进ꎮ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重要一环ꎬ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ꎬ教师习惯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评价ꎬ对学生乐感㊁音乐表现力等有关核心素养的评价内容较少ꎮ为此在小学器乐进课堂后ꎬ教师应通过分析学生器乐演奏情况完善小学音乐评价体系ꎬ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ꎬ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1]ꎮ二㊁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较于单纯的演唱来讲ꎬ演奏器乐难度相对较高ꎬ不仅须学生专注地看着乐谱ꎬ还须通过运动手指驾驭器乐ꎮ其间学生大脑须高速运转ꎬ以便实现手㊁眼协调演奏的目标ꎬ以竖笛㊁口琴㊁口风琴等需要吹奏的器乐来讲ꎬ须学生气息平稳㊁肺活量大ꎬ这就要求学生身体素质达标ꎬ可以灵活调配气息ꎬ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演奏任务ꎬ其中学生进行器乐演奏的过程ꎬ就是培养专注力㊁协调能力㊁表现力㊁自信心㊁音乐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过程ꎮ基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涉及许多重唱训练的乐曲ꎬ在学生重唱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器乐进行二重奏㊁三重奏ꎬ可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核心素养ꎬ使学生可以明晰个体与集体的关系ꎬ体现小学器乐进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ꎮ基于此ꎬ为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积极学习 立德树人 内涵ꎬ侧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ꎻ二是深度挖掘音乐教材内涵ꎬ找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立足点ꎻ三是以学生为主㊁教师为辅ꎬ确保学生可以自发地提升核心素养ꎬ掌握更多终身受用的知识及技能ꎮ例如ꎬ教师在进行«故乡是北京»教学时ꎬ可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器乐演奏ꎬ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ꎬ从旋律㊁歌词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等角度出发ꎬ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歌曲内涵ꎬ并鼓励几名同学进行多重奏ꎮ在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同时ꎬ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㊁乐感㊁思维能力㊁自主学习能力㊁独立思考能力㊁协作互助能力等核心素养的目的ꎬ同时将热爱家乡这颗种470子深埋学生心中ꎬ凸显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2]ꎮ三㊁有利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兴趣是陪伴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好伙伴ꎬ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ꎬ侧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ꎮ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相比ꎬ将器乐带入小学音乐课堂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ꎬ学生会把器乐视为玩具 ꎬ并产生了解器乐㊁演奏器乐的学习兴趣ꎮ在此基础上ꎬ教师可从器乐历史㊁器乐特点㊁器乐文化㊁演奏优势等角度进行分析ꎬ拉近学生与器乐之间的距离ꎬ并在兴趣陪伴下开展器乐演奏学习活动ꎬ继而以器乐为桥梁ꎬ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ꎬ助力学生掌握识谱㊁演唱的方法ꎬ通过演奏把握音乐节奏ꎮ与以往 老师演唱㊁学生模仿 的教学模式相比ꎬ器乐作为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 工具 ꎬ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ꎬ并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ꎬ降低音乐知识学习与理解难度ꎬ体现小学器乐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ꎮ基于此ꎬ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㊁学习条件ꎬ合理选择准备进入课堂的器乐ꎬ避免出现器乐演奏过于困难ꎬ器乐成本过高ꎬ无法融入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等消极现象ꎮ通常情况下口琴㊁竖笛㊁口风琴等器乐因价格低㊁演奏简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较为常见ꎻ二是教师须根据学生器乐学习实况做好引导ꎬ让学生自主学习器乐ꎬ并在此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学习的乐趣ꎮ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演奏乐曲所带来的满足感是教师无法给予的ꎬ基于学生的音乐素养㊁学习能力㊁学习兴趣不尽相同ꎬ教师应发挥自身教学 引导者 能效ꎬ妥善运用引导性教学语言ꎬ避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ꎬ帮助学生攻克自主学习难关ꎬ正确掌握器乐演奏方法ꎬ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ꎮ四㊁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改革过程中ꎬ教师须树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识ꎬ通过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ꎬ使学生得以学习㊁体悟并传承传统文化ꎬ成为传统文化保护者㊁践行者㊁传播者ꎬ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㊁认同感奠定基础ꎮ我国器乐历史源远流长ꎬ以唢呐为例ꎬ从公元3世纪由阿拉伯㊁波斯一带传入我国后便开始了漫长的 本土化 历程ꎬ使唢呐逐渐成为我国较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之一ꎬ它与人民群众关联密切ꎬ承载基层群众情感ꎮ«百鸟朝凤»诠释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ꎮ«全家福»曲调古朴㊁洒脱㊁柔和㊁深奥ꎬ体现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ꎮ«抬花轿»历史悠久ꎬ其作者已经无从考证ꎬ根据人们在抬花轿时的动作㊁运动状态创作得来ꎬ属于民间传统古典音乐之一ꎬ体现先辈的音乐素养㊁创造能力ꎬ更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ꎮ将器乐历史㊁器乐文化㊁器乐精神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ꎬ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袭承优秀传统文化体会音乐内涵ꎮ基于此ꎬ为使小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根据教材科学渗透传统文化ꎻ二是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ꎬ从图书㊁网络等搜集与器乐及音乐教学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ꎬ用以充实传统文化教育内容ꎻ三是丰富传统文化教育方法ꎬ多渠道渗透传统文化ꎬ发挥器乐进课堂育人的效用[4]ꎮ五㊁有利于推动音乐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小学器乐进课堂必然会打破原有音乐教学体系的平衡ꎬ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随之显现出来ꎬ如音乐教材中缺乏与器乐相关的知识ꎬ教师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ꎬ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ꎬ等等ꎮ这些不足之处虽是以往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ꎬ但更是全新教学体系的发展契机ꎬ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器乐ꎬ并积极开展器乐教学活动ꎬ才能发现这些一直被教师忽视的育人问题ꎬ继而引导教师立足新课改背景ꎬ优化配置教育资源ꎬ建立健全教育体系ꎬ不仅为器乐进课堂铺平道路ꎬ还为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ꎮ基于此ꎬ为有效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创设 校本化 教材ꎮ基于小学音乐教材内有关器乐的知识较少ꎬ教师可以根据器乐类型及学生学习需求ꎬ多渠道整合教育资源ꎬ打造器乐校本化 教程ꎬ满足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需求ꎻ二是教师应提高自身器乐演奏能力ꎬ确保可以灵活运用器乐ꎻ三是开设器乐兴趣教学第二课堂ꎬ为想要深入学习器乐及音乐知识的学生创造条件ꎬ继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良性发展[5]ꎮ结㊀语综上所述ꎬ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器乐进课堂势在必行ꎬ为此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ꎬ提高自身器乐演奏能力ꎬ深入挖掘教材内涵ꎬ探寻器乐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基点ꎬ创新优化教学方法ꎬ侧重打造 校本化 器乐教程ꎬ继而通过小学器乐进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ꎬ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ꎬ引导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ꎬ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良性发展ꎬ体现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ꎮ注释:[1]黄逸心.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分析[J].北方音乐ꎬ2018ꎬ38(04):208.[2]吴立娟.浅谈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J].才智ꎬ2017(31):184.[3]陈有青.流行音乐及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和方法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ꎬ2016(07):178.[4]张红梅.浅析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ꎬ2016(08):262.[5]王㊀婷.浅谈器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 文海艺苑ꎬ2018(05):126.(责任编辑:刘露心)570张珊珊: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
小器乐进课堂丰富音乐教学
小器乐进课堂丰富音乐教学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器乐正逐渐走进学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
小器乐,如小提琴、钢琴、长笛、小号等,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成为了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加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本文将从小器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实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器乐进课堂的重要意义1、丰富音乐教学内容2、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小器乐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培养出色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演奏,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音乐表现力。
小器乐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3、增进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小器乐的演奏需要学生在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演奏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调整呼吸、姿势、手指力度等方面的技能,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小器乐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材在小器乐的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材。
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器乐可能有不同的喜好和天赋,因此选材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愿望和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小器乐进行学习和表演。
2、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小器乐的学习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器乐的演奏原理、音域、音色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小器乐的演奏技能和表现能力。
3、加强实践演奏的训练4、加强音乐欣赏和表演除了实践演奏训练外,小器乐的学习还需要加强音乐欣赏和表演。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小器乐演奏作品,进行音乐欣赏和赏析。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器乐的表演和演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现状与突破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现状与突破左佳妮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已经不再满足于让学生对着老师跟唱,而是有了更多的教学形式。
其中,器乐进课堂已经成为当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
相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来说,器乐进课堂是对原有教学形式的一种突破,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器乐进课堂模式可以说是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选择适当的器乐进行分组教学,能够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模式的效果。
进一步来说,器乐进课堂能提升学生欣赏、唱歌、音乐常识等水平,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其审美情趣,同时还能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有所不同,因此在器乐进课堂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偏离教学初衷的情况。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器乐进课堂,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服务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下面笔者就器乐进课堂的现状与突破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现状从学习内容的角度看,器乐进课堂之后,学生就不再只是通过听觉通道接收信息,而是有了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对乐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对音乐有所感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器乐教学,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开发以及基本音乐素养的养成提供有效的载体。
从改进器乐进课堂的实施效果角度看,有以下两点值得重视。
(一)器乐进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流于肤浅器乐进课堂实际上只是改进音乐教学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接受音乐知识的通道,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提升音乐素养。
但是一些教师只满足于课堂上器乐教学的丰富形式,追求学生手持音乐器材所表现出来的热火朝天的情形,认为只要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就好。
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1年 3 期 总第 608 期新一代New Generation 音乐 体育 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曹 铭(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95)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日益被各方面重视起来,在音乐课堂中融入器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那么,我们教师要合理利用乐器来优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音乐与乐器的有效结合,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器;学习兴趣;音乐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乐器应当进入音乐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乐器来优化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可以通过乐器来感知音乐的魅力。
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优化音乐课堂,以乐器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拙见:一、乐器进课堂是什么?当下我们倡导让乐器进入课堂,那么乐器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其效果如何?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以及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乐器进入课堂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可能存在着一些抽象符号,感知问题,比如理解音乐节奏音乐符号等,而借助乐器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音乐联结,比如音乐的听觉,音乐的视觉,还有音乐的动觉,后者是指对乐器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为什么要开展乐器进课堂?(一)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目标如下规定: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学生可以自然自信地进行歌唱表演,并且标准的演奏乐器。
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乐器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音乐课堂中融入乐器是当下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必须要重视乐器在小学校园中的使用,是当下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器乐的重要性。
(三)契合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内容的要求“研学后教”是我地区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浅析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和实践措施
浅析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和实践措施作者:丁子桐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22期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已经逐渐变得和城市教育一样,在农村小学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专职音乐教师。
而在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
首先浅析器乐教学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然后探讨和研究将乐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乐器教学;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措施“器乐进课堂”这一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了传统音乐教学所无法提供的能力。
农村学校从过去灌输式的死板教学转变为动口动手动脑的崭新教学方式,给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传统模式相比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器乐合奏的教学形式是以集体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农村学生缺乏动手和合作的机会,“器乐进课堂”将为农村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生活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各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在城市和农村学校都是一致的。
教师在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器乐进课堂,让学生识别多种不同的乐器、会用小乐器简单地为音乐伴奏等,这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所以,在农村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十分紧急的任务就是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器乐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生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手脑并用,为了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大脑要控制手操作乐器,使身体的各个部位灵活且协调,不仅大脑的调控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肢体协调性也得到了锻炼,在合作演奏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同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创造新的音乐教学器具。
二、乐器教学的实践措施1.提高教师能力过去的农村小学音乐课都是由一些其他课程的教师来担任的,这就使得音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现在学校已经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专职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能够发挥专业能力,使学生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认识和了解专业的乐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除了传统的文化课程,音乐教育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更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
小学器乐进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器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更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身心健康。
学习器乐需要同时进行听觉训练、视觉训练、手部协调训练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
学习器乐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反复摸索,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这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小学器乐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音乐是一门艺术,器乐演奏更是要求音乐家从内心深处释放出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学习器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共鸣,这有助于促进学生正面情感的发展,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小学器乐进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器乐不仅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和练习,更需要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一起练习、一起演奏。
在合奏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各自的音符不断进行配合和协调,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生在合奏中需要互相倾听、互相配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小学器乐进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创作是一个需要很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学习器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探索音乐的各种可能性,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能够通过器乐创造出自己的音乐作品,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小学器乐进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
中小学器乐进课堂教学研究
开 双 手 的 实践 能 力 , 个 手指 演奏 乐 器的过 程 就 是 一个 创 造 美 ,
创造力
些 乐 曲 的 练 习 , 演 奏方 法 上首 先 让学 生 掌握 缓 吹法 , 吹 时 口腔 呈 圆 从 缓 形 、 部 肌 肉 放 松 、 流 轻 轻 地 、 稳 的 送 出 , 5 4这 一 组 音 区 获 得 唇 气 平 使 — 音 质 优 美 , 厚 的 , 沉 的效 果 , 择 一些 较 优 秀 的 乐 髓 如 《 乐 颂 》 浓 深 选 欢 、
科技信息
基础教 育
巾小学 器 乐进 课 堂教 学 研 奔
江西省 南 昌市第一 中学音 乐组 姚 薛菲
[ 摘
一
要】 苏霍姆 林斯 认 为 : 儿 童创 造 力在 他 们 的 手 指上 , 传 统 的 音 乐教 学 多是 动 口不 动 手 , 就 限 制 了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发 展 的 “ 而 这 个重要 途径 , 要培 养学生的创造 力, 就必须让学生养成 既动 口又动手 的习惯 , 乐教学 , 器 无论是 管乐器 , 乐器, 弦 打击乐器都 离不
一
索 与创 新 的精 神 。
苏霍姆林斯认为 :儿童创造力在他们 的手指上 ,而传统的音乐教 “ 学多是动 口不动手 ,这就限制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途 径, 要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 , 就必须让学生 养成既动 口又动 手的习惯, 器 乐教学 , 无论是管乐器 , 弦乐器 , 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能力 , 十 个 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 , 完善美的过程 , 器乐教学还扩 大 了学 生 接 触 音 乐 的 范 围 , 加 了学 生 领 略 音 乐 的 途 径 , 别 是基 本 乐 增 特 理 的学习 , 提高了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 , 感受音乐集体合作能力 。
【VIP专享】《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游年生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发了葫芦丝校本课程,把这个比较实用的乐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课题的设计1.课题研究的界定器乐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辅助性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等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对全面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目标(1)配合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转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葫芦丝吹奏的兴趣,提高学生吹奏的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通过器乐教学, 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
(4)让学生在快乐当中学习、感受音乐,在兴趣、爱好当中掌握音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学会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能,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此来增加学生学好葫芦丝的信心和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顾全整体、遵守纪律等优良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6)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
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
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渔坪小学地处渔韩庄镇集镇,是一所全县规模最小的中心小学。
长期以来,渔坪小学坚持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而音乐课作为学校美育的主阵地,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音乐课的教学上才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小学的音乐课就是唱歌或律动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家长学的没有收获,老师教得很苦很累。
过去渔坪小学在器乐课教学上才是有英语教学一定的基础的,2021年我在小学工作时学校就组织了竖笛队,主要是各班有兴趣的同学组队参加参加,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
从此因为调到中学,这一兴趣活动停止。
2021年,我来到了渔坪小学,我又拿起心爱的竖笛,加入到全县器乐教学这个实验课题中来。
在上竖笛课之初,学生不会吹,觉得学起来很难,有放弃情绪。
我在上课时就请吹好看得好的同学来表演,平时小姑娘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一曲《龙的传人》征服了不少听众,文静秀气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让其它女同学羡慕不已。
虽然是几首简单的曲子,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竖笛的欲望。
以致于上课时,其它同学经常会要求让他们来示范。
“竖笛小师傅”的头衔让轻而易举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的工具让方法实验班的学生对学好竖笛这个小乐器有了信心和动力。
虽然在渔坪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实验研究的时间不长,但通过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感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一是通过器乐进课堂的活动,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
过去的唱歌课,学生不会识谱,老师从头教到尾肚子饿,而现在学生简单明白了简单的节奏型,就可以通过笛子的方式来识谱唱谱,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隍城”,通过竖笛这个工具帮助中学生学习音乐,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这对促进教师专业领域的专业成长也极为有利。
沃苏什卡长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竖笛价廉物美,简单易学,同时它有固定音高、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时值、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有助于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问题,有助于培养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使其能够进入音乐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乐教学进课堂,有效开发学生智力的研究传统的音乐课将传授知识放在教学第一位,老师不断地讲解乐理知识,训练学生的识谱,唱谱能力。
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乐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学生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种现象,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
如何改变这种内容单调,方法简单的模式呢?我觉得器乐教学给原本单一的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这些歌曲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简单器乐的演奏,例如《粉刷匠》、《玛丽的小羊羔》等,曲调活泼、结构短小,非常适合用竖笛、口风琴吹奏,器乐进课堂后,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视唱能力的提高。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是否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重要。
只有让小学生获得敏锐的听觉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准,为二声部的歌曲打好扎实的基础。
这一方面的训练如果只通过教师在钢琴上弹音,让学生一遍遍地进行听音模唱,那么日子久了学生势必会厌烦。
竖笛、口风琴作为简单的演奏乐器,则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它们培养学生“视唱练耳”方面的能力,抓住小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特点,把竖笛、口风琴引进课堂,因为它们携带方便、简单易学,所以很适应小学阶段的器乐学习。
如何进行训练呢?在班级中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分组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在训练的一开始,教师先用琴弹奏一个音,然后让学生吹奏出来,慢慢的增加到短小节的旋律。
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直接听唱出来。
音准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但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很多同学在唱歌的时候走调,影响了学生的唱歌水平。
学生学习乐器可以很好的帮助确立他们的音准。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健全,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学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像木鱼,响铃,三角铁等,训练他们的节奏感。
还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简单的打击乐器,培养他们的兴趣,真正让器乐教学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活跃起来。
经过一定时期演奏训练的学生,会对音高概念相当清楚,视奏的训练让学生同时做到以“视”、“唱”、“奏”、“听”结合。
在演(吹)奏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脑、口、手、眼、耳同时并用,随之学生的识谱、听音能力,都有所提高,音准也加强了。
2、合唱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总是一个难点。
在唱多声部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跑调”、“串声部”。
自引进了器乐教学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通过“唱唱”——“吹吹奏奏”,“吹吹奏奏——唱唱”。
学生由唱(吹)一个声部,到吹(唱)二声部,交换声部等方法进行训练,在二部合唱时,音准、节奏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在演唱教材中的
《红蜻蜓》、《如今家乡山连山》等二部合唱歌曲,均收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3、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手指运动越复杂,越能使人聪明。
由于器乐的演奏与训练,使学生的五官和手的协调运动,能平衡左右大脑中枢神经,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
同时,演奏乐曲使学生常处于情景想象之中,对情景感受极深,而器乐中丰富多彩的知识,以及器乐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都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与敏捷。
表现在他们写文章或考虑问题时,能积极开动脑筋,基点高、思维广,遇到问题能追根寻源,描述事物时会生动形象。
从多数教师的反映中不难看出,器乐学得较好的学生在上课回答,平时作业以及平时考核成绩大都表现出色。
4、学生创作能力的提高。
器乐进课堂后,器乐的演奏与训练,特别是器乐教学与课堂教材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学生音乐知识技能逐日提高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善于模仿,天性好动的特点,开展音乐、歌曲创作,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旋律片段的创作。
根据特定的节奏型或几个音、片段,根据简短的词句或旋律进行自由创编哼唱或用器乐演奏。
根据某一首短小精悍的歌曲节奏型进行旋律创作,并用器乐吹奏。
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探索不同的音色,音响效果,根据歌曲处理的需要,进行演奏法调节编配,并为歌曲伴奏。
器乐教学与音乐创作的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发展了学生创造力。
实践证明,器乐教学的引进,必然对整个音乐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不断地探索改进,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让器乐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