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化学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一(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安徽省已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
下列研学旅行的学生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围绕“空气污染”主题发起“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活动,下列没有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实验室中的下列行为,你认为可行的是()A.进入实验室遵守实验室规则,不乱摸乱动B.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进入药品室寻找所需药品C.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或废液倒入下水道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D.各小组实验现象不一致时遵从成绩好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6.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7.截至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属于非金属元素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8. 2009年10月12日科学家在牛津大学举办的气候大会上警告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2米,目前看来几乎无法阻止,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9.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催化剂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B.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C.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D.图示物质中有4种物质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原子和分子都是微观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分子也不能再分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12.下列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CO)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B.CO(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CuO(C)把固体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D.N2(O2)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13.(6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如图四个步骤:A B C D请回答:①A、B、C、D四步骤中,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化学 化学方程式 练习试题(Word版无答案)

化学方程式大锦鲤13.硫在氧气中燃烧:67.8.9.10.11.12.五、金属与酸的反应35.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规律:活泼金属+ 酸→盐+ 氢气↑(反应)条件:①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②酸为稀盐酸和稀硫酸。
现象:有气泡产生。
(铁和酸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现象:有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色变为色。
七、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规律: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反应)26.铁与稀硫酸反应:36.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盐酸除锈原理: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色。
现象: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色变为色。
27.铁与稀盐酸反应:37.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色。
现象: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色变为色。
28.锌与稀硫酸反应:38. 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29.铝与稀盐酸反应:39. 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30.镁与稀盐酸反应:现象: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色变为色。
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八、酸与碱的反应规律:酸+ 碱→盐+ 水(反应)又叫(反应)规律:金属+ 盐→新金属+ 新盐(反应)条件:①以强制弱(除K、Ca、Na);②盐必须为可溶盐。
40.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3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不能用铁桶存放波尔多液?41.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中和胃酸:42.氢氧化钙(熟石灰)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有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色变为色。
43.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32.铜与硝酸银反应:44.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现象:有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色变为色。
九、酸与盐的反应33.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规律:酸+ 盐→新酸+ 新盐(反应)34.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4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有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色变为色。
4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47.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48.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十三、有水参与的反应十、碱与盐的反应61.水的电解(反应):规律:碱+ 盐→新碱+ 新盐(反应)条件: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口诀:正负,(比)氢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专项提高练习(word版,含答案)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专项提高练习类型一微观粒子的联系与区别1.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2.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B.走进茶叶店,可闻到茶叶的清香C.冰雪融化D.碳酸受热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3.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C.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由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4.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D.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5.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类型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6.在每个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气(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A.氧分子数B.氧离子数C.氧原子数D.元素种类7.现有下列5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洁净的空气③水蒸气④液氧⑤四氧化三铁,含有氧分子的一组是()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8.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A.空气B.硫酸铜溶液C.金刚石D.液态氧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图为某同学建立的有关物质构成的思维导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河南郑州中牟期末)依据实验室模拟炼铁的部分装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B.该实验不会使人中毒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D.图中“炼”出的铁是纯净物,工业炼出的生铁是混合物2、(2021广东清远清新期末)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而且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金属铁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冶炼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B.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D.炼铁所得生铁的含碳量是2%~4.3%3、(2021·河北中考)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B.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小C.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4、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用油漆、搪瓷等涂覆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B.用塑料等代替金属制造管道C.铝制品经常用砂纸擦拭,保持光亮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资源5、(2021湖南益阳中考)“中国高铁,世界第一”。
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之一是C+2NiO2Ni+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镍不锈钢的硬度小于纯铁B.火法炼镍中无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C.含镍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D.火法炼镍的反应中Ni元素化合价升高了6、(2021海南海口一模)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C.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各成分金属的硬度D.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7、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A.疏松潮湿土壤中的铸铁管道B.涂油的自行车链条C.镀铬的水龙头D.盛水的不锈钢水杯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2022·柳州中考)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
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5.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
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B.臭氧C.细颗粒物D.稀有气体6.(2023·龙岩长汀期中)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7.(2023·龙岩长汀质检)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8.(2023·厦门湖里区质检)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C2H6S),一旦煤气泄漏,容易引起人们警觉。
下列关于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2 gB.乙硫醇中含有硫单质C.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D.乙硫醇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9.某老师在批改化学实验报告时,发现有如下实验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化学人教版初三上练习题

化学人教版初三上练习题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化学人教版初三上册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A. 水B. 氧气C. 蓝色墨水D. 空气答案:B. 氧气解析:元素是由一个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具有唯一的化学符号。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属于元素。
2. 以下反应方程式中,属于爆炸反应的是()A. H2 + O2 → H2OB. 2KClO3 → 2KCl + 3O2C. 2H2 + O2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答案:B. 2KClO3 → 2KCl + 3O2解析:爆炸反应是指反应产物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生成,并伴有剧烈的能量释放。
选项B中的反应方程式符合爆炸反应的特点。
3.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编制的。
A. 原子序数B. 原子量C. 原子核的质量数D. 元素的周期性答案:A. 原子序数解析: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称为原子序)从小到大排列的,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独一无二,对应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A. 原子序数B. 原子量C. 电子数D. 原子核的质量数答案:C. 电子数解析: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因此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5. 下图是原子A的示意图,请问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是()A. 2层4个电子B. 3层5个电子C. 2层5个电子D. 3层4个电子答案:C. 2层5个电子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元素A的电子层结构是2层5个电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对化学元素、反应方程式、元素周期表以及电子层结构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完整word)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学期单元达标检测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命题人:吕丽永参考相对原子质量:Cu:64 C:12 O:16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40分)1.单层石墨成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正确的是()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⑤4.(2016·娄底中考)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A. 变红色B. 变蓝色C. 变白色D. 不变色5.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选项混合物试剂或方法A 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B CO(CO2)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CO2(CO)点燃混合气体D 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6.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 nm的材料。
美国IBM公司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为传递信息的“导线”。
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纳米碳管、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相同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常温下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7.按下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 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D.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A.1处B.2处C.3处D.4处10.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岳阳中考改编)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2、(2021·南昌模拟)世界艺术品表现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下列艺术品不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3、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字的由来。
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4、(教材P8,T4 变式)合金优越的性能,能满足许多特殊的用途和高科技的需要。
下列制品中使用了合金的是()①白炽灯灯丝②菜刀③一元硬币④飞机外壳A.仅①②③B.①②③④C.仅②③④D.仅①②④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B.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纯金属C.合金中不含非金属元素D.钛和钛的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钛合金可以制造人造骨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7、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B.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C.合金一定不含有非金属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大8、(2019·大连甘井子区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导电性最好,所以都用银制作导线B.铅的密度比铁大,因此用铅制作铁锤、斧头比铁好C.钛合金与人体有相容性,可用来造人工骨骼D.焊锡和铝的熔点都很低,因此都可以用来焊接金属9、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都是银白色的C.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D.用作灯丝的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10、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C.是银白色的D.常温下都是固体二、填空题11、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简要写出物质性质即可):(1)铁和铝:;(2)银和汞:;(3)铜和金:;(4)铜和铁:。
3.3元素——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word版有答案)

3.3元素1.2023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3年后的第一次飞行。
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铝锂合金。
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钙元素B.氧元素C.铝元素D.铁元素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核内中子数B.核内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含有氧离子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5.下面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7.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ZnB.猛MnC.氯clD.贡Hg8.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D.硅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149.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B.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0.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氮________;Fe_________;氧_______;钙__________;He_________;碘_______;S________;镁_________;钡____________;Ar_________;Hg______;氯_____;K______;碳__________;银_________;Mn________;P_____;铜_____;铝________;Zn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巩固提升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山东泰安泰山二模)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C.滤液中一定无AgNO3D.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2、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3、(2021·衢州中考)小科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4、探究铁、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有镁片的试管外壁发烫C.铁片与盐酸反应速率最快D.它们的活动性Cu>Fe>Mg5、(2021河南信阳商城一模)某镁样品中混有Zn、Fe、Al、Cu中的两种,取24 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2 g H2,则此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Fe和AlB.Fe和ZnC.Zn和AlD.Al和Cu6、(2019·益阳中考)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是()A.CuB.AgC.ZnD.Hg7、(2021安徽阜阳颍州三模)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现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加入锌粉的质量为横坐标,以烧杯中固体质量为纵坐标,小科同学分别做出了甲、乙、丙图像。
其中A点表示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线段BC表示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C.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不同D.线段O 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不同8、(2021·株洲中考)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B.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C.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D.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9、(2021·三明期末)兴趣小组同学用相同形状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题 (Word版附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 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 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 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B.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氯原子4.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④⑤5.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B. 氧化铜C. 空气D. 二氧化碳6. 水加热至100℃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其原因是()7.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 品红扩散D.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9.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进行化学反应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10. 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种类B. 分子数目C. 原子种类D. 原子数目11. 下列微观图中的表示混合物的是( A )①②③④A. ②③B. ②③④C. ③D. ③④12. 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A. 原子可以构成物质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 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13. 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试题1.变化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C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2.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 )A. 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B. 洒在桌上的少量洒精着火,可用湿布扑盖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D. 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先预热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C )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C.连接仪器D.氧气验满5. 通过观察蜡浊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D )①发光、发热②蜡烛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冒白雾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④ D.①②③④6. 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D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水蒸气7. 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的一组气体是( A )①氮气②氧气③空气④二氧化碳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8.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D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 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9.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时,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方法是( C )A.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B .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放在桌上C .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正放在桌上D .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倒立放在桌上1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各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化学各单元练习题含答案单位一:物质和化学变化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水C. 铁D. 氮气答案:B2. 化学变化的特征不包括()A. 产生气体B. 释放热量C. 变色D. 蒸发答案:D...单位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空气B. 沙子C. 矿泉水D. 金属答案:C2. 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意味着酒精在水中会()A. 沉下去B. 悬浮在水中C. 蒸发掉D. 不发生变化答案:A...单位三:物质的纯净与杂质1. 市售的糖是纯净物质吗?()A. 是B. 不是答案:B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质的是()A. 空气B. 烟尘C. 小米粥D. 水污泥答案:A...单位四:固体的性质与变化1. 石灰石通过加热可以分解为()A. 氧气和水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氮气答案:B2.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定形固体的是()A. 纸B. 石蜡C. 钢铁D. 结晶体答案:B...单位五:液体的性质与变化1. 水沸腾是液体的哪种变化?()A. 溶解B. 沉积C. 蒸发D. 沸腾答案:D2. 可以变化样子的物质在液体或者固体状态下叫做()A. 气体B. 杂质C. 纯净物质D. 物质答案:D...单位六: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变化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气的是()A. 空气B. 氧气C. 臭氧D. 氮气答案:C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利用氧气对燃烧的现象来说明,这句话中的测试方法是指()A. 打火机B. 火柴C. 火种D. 蜡烛答案:D...单位七:物质存在的三态1. 当粉末状固体加热,会()A. 溶解B. 蒸发C. 熔化D. 冷却答案:C2. 下列物质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 煮沸的水B. 石头C. 横渡的水D. 熊熊燃烧的木头答案:A...单位八:物质的密度与浮沉1.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质的()A. 重量B. 长度C. 体积D. 温度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密度最小的是()A. 泡沫B. 水C. 木头D. 铁答案:A...单位九:混合物的分类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气体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纯净水C. 酒精D. 糖水答案:A2. 水混合物可以用()法分离。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WORD)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4.(知识点 3)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C)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
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1)食用碘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 性质 。 (2)食用碘盐中含有哪些元素? 组成 。 (3)食用碘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 结构 。 (4)向食盐水中通电能得到哪些新物质? 变化规律 。 (5)对于食盐,请你提出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两个问题: 食盐的产 地、价格、销售渠道等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 1 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知识点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C ) A.颜色变化 B.放出气体
C.有其他物质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2.(知识点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 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3.(知识点 2)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干冰升华;②钢铁生锈;③食物腐败;④蔗糖溶于水;⑤动物呼吸; ⑥石蜡熔化;⑦米酒发酸;⑧植物的光合作用。
5.(综合题)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基础训练 (word版 含解析)

第九单元溶液一、选择题(共16题)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纯净的冰块C.氯化钾D.植物油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酒精3.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蔗糖C.芝麻油D.白醋4.餐具上的油垢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具有A.氧化作用B.乳化功能C.催化作用D.溶解油垢的功能5.下列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食盐C.香油D.硫酸钡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氯化钠B.生石灰C.硝酸铵D.浓硫酸7.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是利用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用洗洁精除油污利用的原理是乳化油污C.用完煤气后关闭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清除D.用石墨作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质地坚硬的性质8.雨岑同学家的厨房中有下列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海椒面B.食盐C.冰糖D.陈醋9.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C.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小B.饱和硝酸钾溶液一定比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浓C.20℃时,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则氯化钠易溶于水D.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1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1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2℃时,将A 和C 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t 1℃,析出的晶体含有A 和CB.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C.从混有少量B 的A 物质中提纯得到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的热饱和溶液实现D.t 1℃时,要配制A 的饱和溶液,只需要量筒、烧杯、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14.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将40g 食盐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40gB.140gC.136gD.100g15.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16.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把50.0 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4 gB.m 的值为0.8 gC.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D.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 二、综合题(共6题)17.求某草酸样品中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称取8.75g 草酸晶体样品配制50.00g 溶液,取10.00g 溶液加适量的稀硫酸,然后滴加25.00g3.16%KMnO 4溶液,(已知:422424244222KMnO +5H C O +3H SO =K SO +2MnSO +10CO +8H O )则KMnO 4溶液由显______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恰好反应完全,25.00g3.16%KMnO 4溶液中KMnO 4的质量______g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基础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九单元溶液基础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
1、属于浊液的是()A.香水B.“雪碧”汽水C.碘酒D.牛奶2、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蔗糖D.汽油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 白糖B. 食盐C. 氢氧化钠D. 植物油5、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6、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
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8、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9、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所示为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11、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B.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C.75%的医用酒精中,C2H5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D.在25 ℃时,KNO3溶液蒸发5 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 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2、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0% C.10.9% D.11.1%13、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练习题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4.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化学变化6.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变为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7.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放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
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8.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有:①试管②漏斗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量简⑥集气瓶A.①③④B.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9.用托盘天平称8克石灰石,把砝码放在了左盘,石灰石放在了右盘,则称量结果A.8克B.大于8克C.小于8克D.无法称量10.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铁生锈B.镁燃烧C.从铁矿石中冶炼生铁D.水蒸发11.现代人正进人“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12.从电视中我们看到了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情景,自称安全的美国,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
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飞机撞击大楼后碎玻璃纷飞B.飞机油燃烧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13.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多液体三种用途的是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14.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
对此你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化学问题的是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1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集成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16.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A.50毫升量筒B.10毫升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毫升量筒、滴管17.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16.7mLB.大于16.7mLC.小于16.7mLD.无法确定 18.当今世界有许多难解之谜。
解决下列科学之谜主要是化学学科的任务是A.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谜B.埃及金字塔之谜C.天池水怪之谜D.根瘤菌在常温下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之谜19.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20.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是化学变化的结果是A.煤炭燃烧放出热量B.电烫斗通电发热C.摩擦产生热量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二、填空题: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科学。
1.取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药品可用取用。
往试管里放人固体粉末时,可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小心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取用块状固体或大颗粒时,应把容器,把固体放人以后,再把容器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折断铁丝是这是因为;铁丝生锈是这是因为。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等现象。
4.已知下列变化: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电灯通电发光;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E.木材燃烧;F.玻璃破裂;C.咬碎食物;H.消化食物;L.车胎爆炸;J.火药爆炸;K.食盐溶于水;L.加热蔗糖变黑;M.铁铸成锅;N.石蜡燃烧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5.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
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6.已知石墨在激光照射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
这一变化属于8.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多少和气温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科学家预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0.028%增加到0.05%,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至4℃。
在科学研究中,这种科学方法属于。
9.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化学探究活动的环节主要有、。
三、简答题: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请你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考虑,分别提出一个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2.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试管,试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试管破裂可能有哪几种错误操作引起的。
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纸剪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飞机模型2.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3.下列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量筒 B.烧杯 C.试管 D.燃烧匙4.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5.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③⑤⑥6.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A.O2B.NC.CO2D.空气7.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 量筒8. 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洗涤干净的试管,放在铁架台上晾干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9.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10.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
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12.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 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1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14. “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15.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
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16. 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17. 在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木炭的仪器是A.弹簧夹 B.坩埚钳C.铁夹 D.试管夹18.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19.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2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二、填空题2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2.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3. 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A.实验B.测量C.推理D.理论3.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可爱的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可说明此高分子合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良好的绝热性B.良好的导电性C.隔水D.熔点高 4.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 A.无机材料透气B.特殊钢板耐高温C.纳米碳板熔点高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A.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用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C.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D.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绿色化学‖是指A.无害化工产品 B.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7.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