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过程中,应对流程的输人输出及流程的目标进行重新规范,把握好流程优化的关键手段,并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流程效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

一、流程及流程管理

流程通常是指是将输入如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所有流程均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而输出即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现代企业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对各项流程的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中,具有多项内容和功能不同的流程,如:产品生产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客户维系管理流程、物流采购流程、订单管理流程等等。每一项流程都如同同高速运转机器中的一个部门,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智能,只有各项流程全部高速运转起来,才能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竟争,必然要面对风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而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经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流程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一是流程的认识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对本部门的流程运行情况不了解、不清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由于对流程认识问题,对流程执行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流程的主体不明确。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中,虽然员工知道一些流程的运作情况,然而却对该流程的主体不够明确,这种问题造成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流程内容及要求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

三是责任不够明确。由于主体责任划分问题,造成流程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很多问题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问题不断积累,造成企业运行低效率,对生产负面的影响。

三、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如何更加有效整合各种管理体系,使管理优势在企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深入优化,将企业流程中不规范、不顺畅的部分加以改进,全面提高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也是人。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最终都要通过人来实现。而各项管理流程中,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流程优化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流程优化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

发挥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人员协作关系,使各项固化流程,更加简单和高效。

(2)坚持统筹兼顾的管理措施。企业是一个多部门共同组成的群体,所有企业均有其自身的价值创造体系,需要不同部门协作来实现,这种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组成了最基本的企业流程。在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中,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使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更加显性化,使用路程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解决好各项路程直接的冲突问题,从而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从不同管理体系适用范围看,一些管理方法往往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某一个部分,部门很好地兼顾横向协调关系。而管理流程优化则侧重于各项管理职能的横向衔接,将工作横向科学地分配到各个协作部门之中。

(3)坚持突出主体的管理原则。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建立基本流程体系为骨干,其他管理体系各项要求可以分解,融合到企业流程体系中去。例如,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包括监控、信息和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和控制环境等管理体系建立,而这一系列体系建立都可以在基本流程体系框架内完成。

(4)坚持信息应用的管理方法。全面利用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流程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流程管理已经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

控制问题的能力。策划得再完美的流程,离开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很难想象能确保流程的高效率。

关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议

关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 的建议

关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议 喻总: 公司组织架构是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适宜、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企业的能量,使组织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达到“1+1>2”的合理运营状态。根据我司“组织架构图”所述,公司在董事长领导下,分为五个职能部门:人资部、市场部、出品部、运营部、财务部。 一、公司当前组织架构在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组织架构的设置,应该强调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和管理流程的顺畅高效。本人经过对加入公司一年多的工作总结,发现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存在以下问题: 1、总部部门管理体系不完善、节点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执行监督无依据。当前在现阶段日常管理中弊端尚未完全显现,但在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后,必将会导致公司整体运营管理不顺畅,不能实现公司期望的达成目标,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缺乏有效支撑。 2、从当前组织机构看,许多部门要么具体职责空缺要么职能重叠,导致公司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形成了“要管都管,要不论都不论”的局面。无法有效的进行系统运营工作的推进,造成关键职能(运营管理)弱化甚至缺失,不能体现“精简高效、专业分工、责权对等、执行与监督分设、客户服务导向及流程管理导向”的基本原则。

3、当前公司层面缺少一个对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的职能部门或职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协调难、协作难,间接发展至各部门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是冷暴力现象。 4、公司层面各部门负责人个人综合素质及过往工作经验与现担任的部门职责所要求能力不匹配,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目标观与价值观不统一,此也是各部门矛盾存在的原因之一,缺乏同一个目标,导致团队没有同一个声音。 5、运营部缺乏指挥、调度、监管的权责。公司运营部虽然设立一年有余,但因为缺乏具体的权责以及公司整体流程的不完善,运营部的日常工作深陷在各类杂务之间(纯粹扮演救火队员及文职后勤人员的角色),无法对分店的经营指标、经营定位、现场管理等份内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实施。 6、出品部的实际工作成绩与公司设立初衷相违背,没有有效的发挥应有职能,在有些方面甚至是某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7、人资部个人认为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力,招聘与配置工作严重滞后,直接导致公司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员因素(如人员优化、补充等)无法解决,进一步影响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8、随着公司业务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个人认为公司有必要设置专门进行客户和企业形象的部门,做好对外宣传和各项企划工作,提升公司外在形象。 9、监管环节缺失,奖惩管理流于形式,当前公司管控系统过于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精品文档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运行发展,实际上就是整合运用各种要素、资源并创造 出经济价值的过程。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人才竞争成了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各种要素资源中,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新兴发展趋向 (一)从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到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现代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源于西方,而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科学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和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1. 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20 世纪初,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推动企业进入科学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学者奉行“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都是为钱而工作。所以企业管理上盛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工人被当成机器一样对待,其心 理感受完全得不到重视,不满情绪严重,罢工、怠工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弄清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因素,哈佛商学院的梅奥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发现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群关系对工人生产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由此,“社会人”假设成了管理学中的一种重要前提,对人的单层次式的物理意义上的管理上升到丰富的社

会层面上,注重人的需要、本性、行为动机以及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人回归到社会环境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步入崭新阶段。管理学界也在“企业文化”等新概念提出的推动下有了新的发展,“文化人”假设伴随知识经济产生。“文化人”把人定位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尊重科学,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管理中;另一方面把人类从高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克服高新技术带来的价值失落与消极情绪,树立起个人自信和个人价值,找回精神支柱与文化归属。“文化人”的实质是对“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辩证整合,是一种升华。 2. 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上,则是严谨、自律、精确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向关注人本、推崇文化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演变的过程。从人的感情出发,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团队气氛,让每一个成员的才华都得到充分发挥。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新思路,避免传统的科层领导制,主张扁平化管理结构。例如一般员工以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资本参股,这样便出现了三个人性化的变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变为事实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员工从自身拥有劳动力或智力的个人所有者,变为企业资产所有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外部激励,变为因为能与企业分享利润而自我激励,由他律变为自律。这样,就从产权上肯定了员工的主人翁身份,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 (二)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时代角色定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如何做好小企业的管理完整版

如何做好小企业的管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们对大型公司的发展和管理都非常称道,尤其是对一些合资和外资企业有时达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而对小型公司的管理都认为比较简单,不值一提。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小型公司的人比较少,业务上相对比较简单,有些就是一个老板,几个员工,老板一声令下,一般也就把事情搞定了。相对来说,小公司的管理的幅度和层级比较小一些,能比较有效地执行和监管。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小型公司的管理比较容易,不需要讲管理科学,更不需要讲管理的艺术,那就不是负责和严谨的研究态度。相对于大型公司的高素质的员工、健全的管理制度、系统的工作流程来说,小型公司的员工素质相对没有那么高、制度不多而且难以执行、职责也分不清等等来说,小型公司的管理难度实际上要比大型公司难很多。比如说,大型公司的老板可以出差休假几个月,因为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分权和授权机制比较明确,所以公司可以照常运转。而小型公司的老板不用说出差休假十天半个月,有时候一天不到公司,就会乱做一团,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任何事情都需要老板去决定,大家都有依赖的心理,能力上的提高也就显得很有限度。 那么如何进行小型公司的管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适合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 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行政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考核体系、财务制度、日常工作流程等等。这些制度之所以称为基本管理制度,是因为这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基本保障,是必须的。比如说:招聘一个什么样的人担任什么样的岗位,需要制定怎样的薪酬制度,怎样的考核体系,还有,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个部门管理规定等等。这些制度对于很多小型公司来说,有的形成了文字,有的是老板口头通知员工,并在员工心中形成了习惯。但是,如果公司要作大作强,从一开始就应该形成公司的文字制度,并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完善。为以后公司发展成大公司了,进行制度管理的“法治”阶段打下基础。 2、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建设 “大公司靠制度管人,小公司靠老板管人”。所以,小型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就非常重要,“人性化”主要表现为老板的人格魅力、领导魅力、处事能力、管控能力等等。我见过很多小型公司,员工和老板称兄道弟,关系非常融洽,这是我们经常说的通俗意义上的“人治”。“人性化”与“人治”是不一样的,“人治”没有规章制度或说制度存在于员工的“心中”,“人性化”是有制度的,但是不仅仅依赖制度,还有老板的为人处事的作风起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公司从小到大,从“人治”到“人性化”,但就管理上而言,要经历从习惯性到规范化、规范化到制度化、从制度化到人性化的转变,最终才能到达管理的“法治”阶段。 3、正确对人才进行分类、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企业管理的优化与创新

企业管理的优化与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讲企业管理的定义、原则和益处,进而说明了企业管理如何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企业管理优化创新 一企业管理 1.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需要制定什么规范、达到何种水平,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制定出的管理规范又应当在实践中经过试点或试验,证明它确实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厂的实际情况,确实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组织实施。 (2)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规范是要全体员工来执行的,必须反映群众的集体意志。管理规范的制定必须有领导的总结群众的时间经验,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这样才能扎根于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自觉遵循执行。 (3)坚持系统、全面、统一的原则。系统指各项管理规范要配套,达到整体优化。全面指凡涉及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各个岗位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作到有章可循。统一指各项管理规范应当相互协调,服从统一的领导意志的共同的目标。 (4)坚持职务、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职务是前提,责任是核心,权限是条件,利益是动力,四者缺一不可,必须相互一致。

(5)坚持繁简适度、通俗易懂的原则。管理规范应当规定得详尽明确,有关项目不能有遗漏和含糊之处,指标、要求尽可能的定量化,并且,行文要作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使执行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3.益处: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 二企业管理的优化 1.关注质量,而非成本。不管是什么企业质量都是第一生命力,有了质量,就有企业生存空间.通过分析制造成本会给人启示,从而由些获得的更大幅度的提高,要实现全面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质量,而不单纯是成本,反之,一味追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会给产品质量带 来一定负面影响.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同时也降低了自己制造成本,也使自己企业与客户取得双赢. 2.预防胜于治疗。如果你的企业在制造生产中,因各种原因被迫暂停一个小时,造成无法生产,那么问题会积累在企业的其他地方.同时很多固定成本,尤其是人员和设备成本,仍然在一分一秒地增加,但经过紧急处理抢修,一切可以重新运转起来,可也会耗尽宝贵的管理时间.那么就是要我们认真负责,及时对各类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熟话说"一分预防抵上十分治疗". 3.培养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的制造也可以转化成更高价值,众多企业已证明:关注质量的制造过程是有益的,要培养核心竟争力.首先要

小企业体会和认识

转创建小企业的认识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迅猛地发展起来,越来越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小企业的接顶标准:首先,从地域上看,不同的国家,由于其经济规模大小不同,对小型规模的接顶标准不同,一般来说,从业人数是企业大中小规模普遍选用的指标。但一个国家的中型企业,在另一个国家就有可能被视为小型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次,从行业上看,小型企业的时间规模在不同的行业,差异也是较大的。无论是采用企业员工人数、实际收费本领或者是以企业经营额作为标准,小企业的实际规模总是与行业差别密切相关的。因此,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规模标准也就基本能反映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第三,从时间上的相对性看,中小企业或哦小型企业的概念,也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变化而不断变动的,虽然确定一个企业的大小规模一般都是采用诸如就业人数、销售收入、营业额、资产额等一些较为客观的数据指标来划分,但用这些数据所确定的企业规模标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概念,从理论上讲,小型企业是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或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 特点:(1)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 (2)体制灵活,组织精干; (3)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4)产业规模小,竞争力较弱; (5)“家族”色彩浓。 通过观察分析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创办小企业的动机或者说创办小企业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一些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或是者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和特长,获取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自创企业,谋求发展; (2)争取更高的利润,改善生活状况。赚取更多的金钱以改善生活状况,是人们创立小企业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动机; (3)拥有自己的企业,可以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有些人由于性格使然,他们不甘心屈居他人之下,主张自我支配生活; (4)争取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的工作时间。自创企业可以自己争取一个较自由、较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无拘无束的享受生活,这也是引发人们创办小企业的主要动机之一。 企业的创业面临风险,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物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地控制而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创业风险的来源: 1、技术风险。 (1)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2)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3)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不确定性;(4)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5)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 2、市场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优化论

在企业实行,造成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严重制约了新形势下企业的发 展。 (二)经营管理的龙头作用不突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优秀的企业会紧紧抓住经营这条主线,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会成为它每时每刻都关心并为之努力的目标,因为它知道自己生存靠什么。可是有些企业,尤其是承担很多社会职能的国企,经营这条主线不是很清晰。其表现就是一些部门忘掉了公司“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只斤斤计较和追逐局部利益的得失,摆不正过程和结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致使经营的龙头指导作用淡化。 三、新形势下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经营管理的手段 开源与节流是搞好经营的两条途径,是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取得很好的经营成果,最有效的手段。开源方面首先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用全新的、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产品来提升企业实力。产品创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要充分发挥企业中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从产品研发投入上加大力度,与高科技公司或与著名院校合作,满足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的需求。其次要不断开拓新兴市场,通过前期的市场需求的调研,通过用户需求的引导,拓展企业产品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新形势下,要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把企业成熟的产品推广到有市场需求

的国家。节流方面关键是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成本管理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要关注企业的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及各项费用的支出,统筹考虑,系统规划,规范执行,通过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控制,才能让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二)优化经营管理的执行体系 企业发展目标明确后,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落实,少投入多产出,才能看到成果,得到实惠,让企业发展有竞争力。 1.指导思想 企业一切工作必须以经营为中心,经营以效益为核心。企业内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 2.责任主体 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明确责任主体。首先要梳理出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围绕主要业务流程识别出核心过程及辅助过程,按照主要业务流程这个主线,配置公司相关资源,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现状和既有机构及职能,并参照同类先进行业做法,界定公司各部门职能,形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责。通过组织机构的明确,将经营目标真正落实到责任人。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刍议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刍议 发表时间:2017-01-18T10:34:17.3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1期作者:张莺莺 [导读] 摘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界的一个共识。企业管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对各流程的管理,企业内外部各项业务流程实现高效运转,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何使各项业务流程能够实现最佳运转,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界的一个共识。企业管理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对各流程的管理,企业内外部各项业务流程实现高效运转,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何使各项业务流程能够实现最佳运转,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流程及流程优化的定义入手,对流程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前沿:企业流程管理工作指的是企业为实现企业某阶段性任务,通过统筹规划对各部门、各生产环节进行的协调与管理。传统的流程管理的整体效益低下,管理策略相对落后,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流程管理的发展需求。流程再造管理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企业流程管理策略,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不错反响。 1流程及流程管理 流程通常是指是将输入如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所有流程均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而输出即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现代企业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对各项流程的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中,具有多项内容和功能不同的流程,如:产品生产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客户维系管理流程、物流采购流程、订单管理流程等等。每一项流程都如同同高速运转机器中的一个部门,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智能,只有各项流程全部高速运转起来,才能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绝对消除。风险和收益并存,没有风险,也不可能有收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竟争,必然要面对风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而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经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因为内外部环境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应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的调整均对流程优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为确保企业的流程能够发挥出最佳效能,对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流程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些工作内容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设计和优化企业的流程的时候,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更好的去判断和甄别各项流程内容及效用,寻找科学合理的部分,去掉低效和无效的部分,这样设计出的流程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2当前流程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一是流程的认识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对本部门的流程运行情况不了解、不清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由于对流程认识问题,对流程执行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流程的主体不明确。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中,虽然员工知道一些流程的运作情况,然而却对该流程的主体不够明确,这种问题造成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流程内容及要求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 三是责任不够明确。由于主体责任划分问题,造成流程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很多问题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问题不断积累,造成企业运行低效率,对生产负面的影响。 3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如何更加有效整合各种管理体系,使管理优势在企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深入优化,将企业流程中不规范、不顺畅的部分加以改进,全面提高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也是人。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最终都要通过人来实现。而各项管理流程中,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流程优化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流程优化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人员协作关系,使各项固化流程,更加简单和高效。 3.2坚持统筹兼顾的管理措施 企业是一个多部门共同组成的群体,所有企业均有其自身的价值创造体系,需要不同部门协作来实现,这种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组成了最基本的企业流程。在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中,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使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更加显性化,使用路程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解决好各项路程直接的冲突问题,从而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从不同管理体系适用范围看,一些管理方法往往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某一个部分,部门很好地兼顾横向协调关系。而管理流程优化则侧重于各项管理职能的横向衔接,将工作横向科学地分配到各个协作部门之中。 3.3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全面推行流程再造后,有必要借助多种渠道,提高职工素质,使职工掌握更多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职工技能,培养职工创新精神。企业应将职工的学习贯穿于企业再造的整个过程,全面提高职工觉悟,改变职工思想观念,增强职工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使流程再造管理工作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另外,作为企业活力的源头,员工无疑是流程再造机制的关键再造人,只有唤起员工对企业、用户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企业流程再造的实现。有鉴于此,有必要创建一种员工与客户相融合的市场利益调节机制,从分配体制着手,充分挖掘员工内在潜能。 3.4坚持信息应用的管理方法 全面利用网络系统,不断提高流程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流程管理已经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信息采集、描述、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和使用方式,使信息的质量、获取途径和传递手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小公司采购流程及管理制度

小公司采购流程及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公司采购效率,明确岗位职责,有效降底采购成本,满足公司对优质资源的需求,进一步规范物质采购流程,加强与各部门间的配合,特制订本制度。 第1项申购程序 申购的定义。申购是指某人或者某部门根据公司经营活动需要确定一种或几种物料,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一份要求获得这些物料的单子的整个过程。 一、申购单提报规定。 1.申购单应按照要素填写完整,清晰,由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报采购部门。 2.申购单的更改和补充应重新填写并由公司总经理签字。 二、申购单接收规定。 具体负责采购的部门就以下事项对申购单进行审核。 1.应检查申购单的填写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完整,清晰,检查申购单是否经过公司领导审批。 2.接收申购单时应遵循无计划不采购,名称规格等不完整不清晰不采购,库存已超储积压的物资不采购的原则。 3.通知仓库管理人员核查申购物资是否有库存。 4.对于不符合规定和撤销的申购单物资应及时通知申购部门。 三、申购单分发规定。 1.对于采购应按照人员分工和岗位职责进行分工处理。审批人与采购人应职责分离。 2.对于紧急申购项目应优先处理。 3.无法于申购部门需求日期办妥的应通知申购部门。

4.重要项目的采购前应征求公司相关领导的建议。 四、采购周期的规定。 1.询好价后在本市区采购的物资及产品的采购周期不应超过3天。 2.询好价后非本市区采购的物资及产品的采购周期不应超过7天。 3.采购部如未能按时完成采购任务时应向公司领导说明相关原因。 4.遇到紧急采购应汇报公司领导采取快速优先采购的策略。 五、对于已签订合同的供应商,分次采购需就每次采购的数量、金额、发货时间等事项,与供应商进行书面或邮件确认。未签订合同的供应商按本制度第三章《供应商的选择及合同签订》执行。 六、属于相同类型或属性近似的产品应该整理归类集中采购。对于紧急申购项目应优先处理。 1. 集中采购:凡是有相同类型,共同性的材料采用集中计划采购。采购前,申购部 门按计划申请。采购部门集中办理采购。 2. 紧急采购:紧急采购的物料总金额在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书面报请公司 项目分管领导批准。采购的物料总金额在5000元以上20000元(含20000元)以下的,需报请公司总经理书面批准。 第2章供应商的选择及合同签订 对第一次合作的供应商,需进行资质考核、询价、比价。询价、比价由总经理负责,并报备董事长。 一、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资质进行考核,考核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供应商应具备一定的资质和实力,具有提高或完成我公司所需物资和项目的能力,产品

企业管理创新及优化策略

企业管理创新及优化策略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各个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经济发展,企业需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树立创新型管理理念,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企业管理和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企业管理模式在不断更新,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优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各个行业的企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并优化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企业需要强化管理创新力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及问题,总结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及优化策略。 二、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出来,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管理观念创新。现阶段,企业实行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了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企业必须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战略观念、

效益观念和人才观念,以满足现代化市场发展及变化需求。第二,组织创新。市场经济条件在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建立弹性、重点突出的组织机构,并做好企业内部权利分配工作,掌握管理层次和管理跨度,确保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优化。第三,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重点是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现代化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我国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和领导制度。第四,经营战略创新。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企业需要创新经营战略,建立独立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了解企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拓展满足企业发展的独特经营理念。第五,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直接关系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确保企业文化的先进性。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现阶段,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将各项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不断创新并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提供支持。在新时代的企业发展中,财力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关键,资金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关键,有利于确保企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系统是实现有效推动的关键。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很多企业仍实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更新并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和组织机构,严重的还会出现资金链条断裂问题,威胁着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企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现代市场发展情况,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立足。

【管理流程图】企业管理全套数据流程图(doc 48页)

企业管理全套数据流程图(doc 4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图23.1 企业销售管理业务的第一层数据流图4 图23.2 销售基础数据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5图23.3 销售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5 图23.4 销售订单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6 图23.5 销售收发货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6 图23.6 销售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7 图23.7 企业销售管理E—R关系图7 图23.8 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8 图24.1 企业采购管理数据流程图9 图24.2 采购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0 图24.3 采购计划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0 图24.4 采购订单处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1 图24.5 采购收货管理数据流程图(第二层数据流) 11 图24.6 采购系统实体关系图12 图24.7 采购系统模块图13 图25.1 企业库存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14 图25.2 库存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15 图25.3 库存处理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 15 图25.4 入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 16 图25.5 出库处理展开数据流图(第三层数据流) 16 图25.6 企业库存管理E—R关系图17 图25.7 库存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18 图26.1 制造标准管理业务数据流图19 图26.2 制造标准管理实体关系图20 图26.3 制造标准管理功能模块图20 图27.1 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21 图27.2 主生产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21图27.3 物料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22图27.4 能力需求计划管理业务数据流图第二层数据流程图)23图27.5 计划管理实体关系23 图27.6 计划管理功能模块图24 图28.1 企业车间管理第一层数据流图25 图28.2 车间任务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25 图28.3 生产工票管理数据流程图26 图28.4 车间物料管理数据流程图26 图28.5 车间完工管理数据流程图26 图28.6 企业生产管理E—R关系图27 图28.7 车间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28

小企业公司入职离职流程制度

员工入、离职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 一、目的:为使新员工尽快投入到工作中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以及良好的工作风气和管理制度,便于公司管理,提高效率。 二、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执行手续 三、责任部门:人事负责人总经理 人事负责人:明确招聘岗位要求、招聘、签订员工登记表、员工培训、离职手续办理。 总经理:面试、录用、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员工考核。 四、管理内容: 被聘用人员入职、离职管理办法: 1、试用 1)新员工报到: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免冠照片1张交到人事负责人,并办理考勤卡。 2)进入人力需求部门实习一周并由部门负责人给予相关培训。 3)一周实习期后由人力需求部门负责人将建议告与人事负责人、总经理,实习合格者由人事负责人办理入职手续,详细填写《员工登记表》进入试用阶段。 4)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经双方协商一致可终止劳动关系。 5)试用期员工在入职后的三天内提出辞职者或被劝退者不予结算工资。 2、入职: 被聘用人员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流程进行入职手续的办理。流程如下: 1)试用期限最长为三个月,由总经理和就职部门经理考核确定

试用期结束时间,由人事负责人告知后并填写

《就职总结和规划》,报到部门经理→人事负责人→总经理→人事负责存档。 2)入职手续的办理: a)入职部门负责人填写《入职考核评定表》交到人事负责 人存档。 b)提供公司根据岗位所特殊需要的相关材料;如:离职证 明、技术证书等证件。 c)将自行办理的银行卡卡号提交财务部,为发放工资使用。 d)人事负责人确认工作岗位,财务部发放办公用具和工具 等; 按公司要求(入职一年后)的期限或应聘商谈的期限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 3、入职培训 1)人事负责人提供相关资料如:《员工手册》、包括公司简介、 公司文化、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发展史、发展方向、岗位流程等。 2)入职部门负责人针对就任岗位提供相关培训,以达到迅速入 职。 4、离职流程: 《离职申请表》并填写→部门领导批示→上报总经理审批→交到人事负责人处办理手续→从人事负责人处领取《离职交接清单》→与岗位替代员工交接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签署→即日起离职→持《离职申请表》《离职协议》《离职交接清单》到财务清算。 具体如下: 1)提前30天提出辞职,填写辞职报告,说明辞职原因并上报,挽留无效填写《

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法

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方法 一般,经过部门化设计、管理业务组合设计和直线与职能职权设计三个步骤后,一个企业所应设置的部门及其各应承担的业务工作、应当配置的职权等问题,已经逐一得到解决,但此时的企业组织结构仍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根据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企业组织的发展,必是以提高管理效率为核心的。因而,通过机构综合化,即一贯制管理原则,可以不断地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一、正确地理解分工协作原则 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是古典组织理论提出来的,是企业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现代组织理论认为,对上述原则仍应基本加以肯定,但应正确地理解,并在实行中克服其片面性。 企业内部应当设置职能机构,而且各职能部门之间应当实行专业分工。分工是大生产的标志,不仅生产要分工,而且管理工作也要分工。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的做法具有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把各项专业管理工作搞得更加深入细致;二是有利于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有利于迅速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等。总之,分工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分工要适当,并不是越细越好。古典组织理论强调分工的优点,这并不错,但现代组织理论指出,分工也会带来缺点。例如,管理分工会引起办事程序和手续的复杂化;分工会增加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量;分工会助长专业管理人员的片面观点和本位主义等。我们如果只强调其优点,则部门分工就会越来越细。一旦分工过细,超过一定限度,则分工带来的弊病就会超过其好处,反而使得管理效率下降。分工程度同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0 高 管 理 效 率 分工程度 细

企业管理流程常见问题.doc

企业管理流程常见问题1 企业管理流程常见问题 日益提高,咨询客户对于流程优化的需求也有增加的趋势。 流程优化的起点是流程诊断,而不同企业在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存在共性。笔者通过多个咨询项目的实践经验和相关咨询案例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企业的管理流程中常见的三十个问题,并按照流程结构、流程环节、流程节点以及流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用于指导流程诊断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流程结构问题 通过把企业现有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往往会发现以下问题:1、流程的系统性差:流程缺乏整体统筹,对于需要统一规划的相关流程没有进行整体考虑。例如,生产计划流程、销售计划流程、大修计划流程、备品备件计划流程、物料采购计划流程,必须根据企业特点,以生产或者销售为起点,制定相关的系列计划,而有的企业往往将这几个流程单独运行,造成各项计划对相关工作的制度性差。 2、关键流程缺失:关键流程缺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既包括没开展相关工作导致的流程缺失,也包括开展了某项工作但没有确定相应流程的情况。前者较为常见的例子是战略规划方面的流程缺失,后者的例子通过细致的流程梳理往往能找出很多,不再赘述。 3、流程主体不明确: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明确规定某一流程的负责部门,二是对于不可分割的一项工作由两个以上部门负责,

造成多头管理。 4、流程间的衔接不顺畅: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某一流程结束后,无法顺利进入下一流程,或者流程中涉及到的子流程无法达到无缝衔接。 5、节点过多、流程过长:一个流程中设计了众多的步骤、子流程,各个步骤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流程顺利运转的难度极大。 6、流程节点之间的等待时间过长:流程中单个节点的效率尚可,但节点间的等待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了流程的整体效率。 7、串行审批过多:对于可以并行审批或者事中、事后控制的事项,全都设计成事前的串行审批,导致流程运行缓慢。 8、流程振荡性高:在流程中设置了多个反复出现的环节或子流程,例如某企业在采购流程中,在招标阶段和合同审批阶段需要财务、审计、采购等部门的经办人、主管领导对相同的内容反复审核三次。 二、流程环节问题 通过对单个流程的链条进行审视,往往会发现以下问题: 9、存在多余环节:例如某企业的财务部门,总稽核与会计科主管由同一人担任,但对于一些单据的审核,会计科完成后,再经预算科审核,还要由总稽核进行稽核。 10、存在环节跳跃:这类问题较为常见,指在两个环节之间缺失了一 试运行环节等。“环节跳跃”与“关键控制点缺失”和“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有所区别。

小企业管理3

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和全球市场范围的供应链。 四.小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一般被描述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客户、产品、服务等要素协调运作并实现整体优化,以便有效开发和提升客户资源价值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 CRM系统一般由销售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客户支持和服务管理子系统和数据库及支撑平台子系统等四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 特别的,客户关系管理与ERP和SCM的整合,主要包括观念整合、技术整合和业务流程整合以及三者之间的整合。 因为技术上的难度,这一章主要是从大方向上进行掌握。 张杰发言: 第十一章小企业人才战略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企业的职务分析;小企业人才选聘渠道及程序;小企业人才培训;小企业用人方略;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劳动关系;员工租赁;掌握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人本管理思想;小企业选聘人才的原则;小企业内部人才的类型;重点掌握小企业人才开发的途径;小企业人才引进应遵循的原则、引进的方法以及应考虑的问题;小企业的人才激励。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是指一国或地区基本已经开发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总人口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指那些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人力资源不再把人看作一种“劳动要素”,而是将人视为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构成企业的三大资源。 人力资源具有的特点为:依附性,战略性,稀缺性,无限性,社会性,时效性,能动性,周期性与磨损性。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本管理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讲究人文关怀和情感因素对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进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全部效能的影响与作用。 人本管理的层次:情感沟通,决策沟通,自主管理,人才开发,企业文化。二.人才的开发与引进 人才开发的劣势:知名度低,条件差,没有安全感,对小企业的认识存在误区。人才开发的优势:不拘一格降人才,报酬灵活。 人才开发的途径:聘请兼职专业技术人员,与大企业协作,人才引进, 人才引进应遵循的原则:适用原则,按劳分配原则,超前性原则, 引进人才时应注意的问题:切忌打价格战,切忌人才高消费,切忌过于超前,引进人才数量要适中。 三.人才的选聘与培训 小企业人才选聘的原则:德才兼备,不拘一格,能力至上,内部优先,不求全责备,知人善任,择岗定人。 小企业职务分析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员工招聘,绩效考评,薪酬设计,员工培训。 小企业人才选聘请渠道:就业服务机构,广告招聘,内部选拔,个人推荐。

关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议

关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议 喻总: 公司组织架构是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适宜、高效的组织架构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企业的能量,使组织更好发挥协同效应,达到“1+1>2”的合理运营状态。根据我司“组织架构图”所述,公司在董事长领导下,分为五个职能部门:人资部、市场部、出品部、运营部、财务部。 一、公司目前组织架构在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组织架构的设置,应该强调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和管理流程的顺畅高效。本人通过对加入公司一年多的工作总结,发现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存在以下问题: 1、总部部门管理体系不完善、节点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执行监督无依据。目前在现阶段日常管理中弊端尚未完全显现,但在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后,必将会导致公司整体运营管理不顺畅,不能实现公司期望的达成目标,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缺乏有效支撑。 2、从目前组织机构看,许多部门要么具体职责空缺要么职能重叠,导致公司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形成了“要管都管,要不管都不管”的局面。无法有效的进行系统运营工作的推进,造成关键职能(运营管理)弱化甚至缺失,不能体现“精简高效、专业分工、责权对等、执行与监督分设、客户服务导向及流程管理导向”的基本原则。 3、目前公司层面缺少一个对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的职

能部门或职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协调难、协作难,间接发展至各部门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是冷暴力现象。 4、公司层面各部门负责人个人综合素质及过往工作经验与现担任的部门职责所要求能力不匹配,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目标观与价值观不统一,此也是各部门矛盾存在的原因之一,缺乏同一个目标,导致团队没有同一个声音。 5、运营部缺乏指挥、调度、监管的权责。公司运营部虽然设立一年有余,但因为缺乏具体的权责以及公司整体流程的不完善,运营部的日常工作深陷在各类杂务之间(纯粹扮演救火队员及文职后勤人员的角色),无法对分店的经营指标、经营定位、现场管理等份内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实施。 6、出品部的实际工作成绩与公司设立初衷相违背,没有有效的发挥应有职能,在有些方面甚至是某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7、人资部个人认为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力,招聘与配置工作严重滞后,直接导致公司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人员因素(如人员优化、补充等)无法解决,进一步影响了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8、随着公司业务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个人认为公司有必要设置专门进行客户和企业形象的部门,做好对外宣传和各项企划工作,提升公司外在形象。 9、监管环节缺失,奖惩管理流于形式,目前公司管控系统过于分散,监管职能严重弱化,各环节的监管管理职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

中小企业管理计划流程精细化设计全案

总目录 第一章公司简介 1、公司介绍 2、会所简介 3、组织架构 第二章会所投资加盟 1、社区会所 2、商务会所 第三章会所筹备 1、会所经营场所 2、会所功能设计 3、会所装修 4、营业设备工具产品筹备 5、经营治理人员筹备 6、开业预备 7、开业促销活动 8、正式开业典礼 第四章会所经营治理标准及流程 1、经营环境治理 2、设备设施工具治理 3、产品物料营业及库存治理 4、会所营业推广 5、会所销售治理 6、客户接待治理 7、综合咨询服务 8、综合检测服务 9、美容美体服务 10、健康理疗服务 11、健康养生服务 12、商务休闲服务 13、主题活动组织与治理 14、会所配套服务治理 15、会员回访及档案治理 16、会员投诉治理 17、职员绩效考核治理 18、会所质量治理 19、会所财务治理 20、常见突发事件应急治理

第五章会所与公司联动机制 1、订货及物流 2、职员治理培训 3、促销活动 4、会员治理服务 5、财务报表 6、经营治理监测及分析 7、巡回服务支援 8、日常联络沟通机制 9、重大事务协调处理机制 10、奖罚处理机制 第六章常用附件 1、《会所加盟合同》 2、《场地租赁合同》 3、《装修施工合同》 4、《装修施工验收审核表》 5、《职员招聘信息登记表》 6、《会员申请表》 7、《会员章程》 8、《会所服务价目表》 9、《客户来访及预约登记表》、10、《贵重物品寄存登记表》11、《会员档案信息登记表》、12、《客户回访登记表》、13、《客户优惠审批表》14、《职员签到表》15、《每日营业财务报表》16、《物品采购申请表》、17、《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登记表》18、《产品物料库存登记表》、19、《环境卫生维护及巡查登记表》20、《月经营财务报表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