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事务工作者的摇篮。

学院下设法律系、国际事务系、英语教学部。

目前设有法学和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事务系有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法学专业旨在培养既熟悉国内一般法律事务,又精通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级法律人才;国际政治专业培养熟悉国际关系、涉外事务处理、国际法等基本专业知识,又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国际与公共事务的高级涉外人才。

目前,社会对法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评价是“专业强、外语精、视野宽、复合型”。

学院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18名,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语教学能力。

多数教师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或进修经历,有的还担任市、区政协常委、委员职务以及各类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设有专门的英语教学部,外语教学师资力量雄厚,以专业标准和模式培养学生各项外语技能,使其毕业时获得法学或国际政治专业学位的同时,取得英语第二学位并获得专八英语证书。

法学院教学设施齐全。

学院拥有独立的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内设设备齐全的模拟法庭、模拟国际事务议事厅和法律援助中心等,另学院有多媒体教室十余间,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或课程实践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另外,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图书资料室,目前拥有国内外各种专业学术期刊近五十余种,中外文图书资料近万册。

此外,学校图书馆内收藏的法学与国际政治专业书刊也较为丰富,为学生专业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图书资源。

在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延伸方面。

学院专门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法学家和法律实务界知名人士担任客座教授与兼职教授,包括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上海市海关副关长陈旭东教授、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前驻上海总领事滕祖龙教授等,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讲座,不断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1970年,学校开办试点班,共招收学员32名(设有英语、德语两个语种)。随后,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学校于1972年5月正式恢复招生,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了536名工农兵学员,编入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9个专业学习,学制3年。从1973年起,又增设了阿尔巴尼亚语专业。由此,上外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了教学秩序的重建和教学工作的恢复。
与此同时,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转来学习(1957年),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并入学校(1958年)。学校于1958年开办夜校部,设英语、德语、法语、俄语4个语种,第一批学员2200人入学。同年又接受上海市委财贸部和上海市外贸局的委托,开设外贸外语系,设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其间,外贸外语系最终于1978年转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科研成果总数(件)
1102
其中:学术著、译作(本)
93
其中:学术期刊论文(篇)
891
其中:工具书与教材(本)
105
其中:政府咨询报告(份)
13[4]
201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立项一览表
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类别经费
廖昌胤当代英美悖论诗学的反思研究全国哲社办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万元
傅玉英汉省略结构的形式化对比研究全国哲社办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万元
法语系
魁北克研究中心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西方语系
葡萄牙语中心
翻译批评研究中心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东方管理研究中心
英语教学测试研究中心
公共关系研究院
比较文化研究中心
电子政务国际化研究中心
德语系
德语文学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训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训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

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

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英文校名确定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自建校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等国际指标中位居中国前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外国语言文学),并列全国第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现有两座校区,占地74.7公顷。

其中虹口校区坐落在上海市中心,与鲁迅公园和多伦路近现代海派文化圈相接;松江校区位于上海市郊“沪上之巅”佘山脚下,毗邻“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

两者文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建校七十多年来,上外师生始终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足迹遍布全球各地,为我国的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为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生活小贴士

上海外国语大学生活小贴士
宿舍每个一个楼层会有一台洗衣机,3块钱一桶,大概30分钟左右,至于大家喜欢用它还是纯手工制作那就各取所好啦,虽然主页君没有用过洗衣机不过听说还是可以的,如果大家实在不放心或者懒得等又不想手洗的话可以去宿舍36(好像是)号楼旁边的小红房那边的洗衣店,一条龙服务。
东西理地差不多或者寝室人来齐之后一定一定要记得速度去中国电信申宽带。具体地址主页君忘记了,不过路线是出宿舍门之后沿着文汇路笔直向右走,步行大概15分钟左右。看到肯德基继续往前走,这时候你就要开始留意右边有没有一个招牌上写着什么天翼手机,走进去就可以了,门口应该是有横幅指引的,主页君也会发张照片到相册大家留意下。现在二期的宽带最快只有两兆,网上任何谣传10兆的主页君昨天已经去确认过了貌似没有。如果你要申两兆的宽带就一定要抓紧时间,否则会被抢光的。综合经验来说,半兆的网基本可以维持寝室四个人的网页浏览、qq之类的,不过想打游戏或者看视频的话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另外浏览一些gmail等本来就不太连得上的网页的时候就很折翼,各位看这点儿吧。现在电信在搞新生活动,两兆的网是包年1100+200押金,送个手机和电话号码。这个号码每个月要充9块钱,然后必须有5次有效通话和一次流量,不过你下一年续费两兆的话只要500块就可以了所以相比之下还是蛮划算的,至于这个号码你就狂打外卖电话吧或者10086。主页君也会将他们的单页发到相册里的~
寝室一共有7楼,至于大家被分在哪一层抑或是朝南还是朝北主页君就不得而知了,完全是看RP啊。楼层高虽然每天要上上下下不停,不过相对夏天虫子什么就比较少,朝南你还可以晒晒被子什么,虽然阳光也不是很足。
寝室是一件10平米左右的房间,四张床,四张写字台,床下有两个衣橱,空间还是可以的。没有空调,有一个很不给力的电风扇。不过主页君在宿舍区漫步的时候有看到有寝室有空调外机的我也不是很清楚能不能自己申请装空调,但是自然点儿也好,大家不都这么活过来了~寝室有一台饮水机,学校假期都消过毒的所以放心用好了,现在一桶水7块,男生还是要自己搬上搬下,女生一般情况下是有人帮你搬上来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SISU)是中国著名的外语学府之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作为中国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教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介绍。

一、教材简介英语教材是学习英语的核心工具,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科学的编排而闻名。

该教材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语言学研究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能力。

教材内容广泛,包括课文、语法、阅读、写作等内容,从基础到高级,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二、教材特点1. 多样化的课文和话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2. 知识系统化:教材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编排,知识点相互关联,层次清晰,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扎实的英语基础。

3.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对实际情境的能力。

4. 实用性强: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内容贴近生活、工作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

5. 引入文化元素:教材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教材使用与反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广泛应用于学校内外的英语教学中。

得益于教材的优质内容和科学编排,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巧。

同时,教材也面向全球英语学习者,得到了国内外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教材更新与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不断进行更新与发展。

教材编写团队积极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调研并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广泛交流,以确保教材内容的贴合度和实用性。

通过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材将继续发挥其引领和规范的作用,为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写在前面:上外是一个很公平的院校,不会问你的本科出身是哪里,不管你之前的学习成绩如何,只看你的专业水平,不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没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好好准备,专四专八的水平是要达到,才有希望备考该专业。

不要相信有捷径,别人口中的捷径,也是人家付出了200%的努力换来的。

越努力越幸运,是没有错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在竞争太大,就是要逼自己一把。

现在研究生那么多,竞争力还是你的那点专业知识。

上外的毕业生,肯定会占据一定优势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上外是一个很公平的院校,不会问你的本科出身是哪里,不管你之前的学习成绩如何,只看你的专业水平,不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没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好好准备,专四专八的水平是要达到,才有希望备考该专业。

不要相信有捷径,别人口中的捷径,也是人家付出了200%的努力换来的。

越努力越幸运,是没有错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在竞争太大,就是要逼自己一把。

现在研究生那么多,竞争力还是你的那点专业知识。

上外的毕业生,肯定会占据一定优势的。

考研政治:政治的复习,不用重点,但是也不可忽略,过国家线即可,政治大家复习用的资料都是相同的,比如《红宝书》、《一千题》、《风中劲草》、《肖秀荣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等,内容有的地方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虽然政治分数占比不大,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暑假开始进行复习,毕竟很多知识点是要花时间背诵的,如果自己找不到复习重点,暑假报班是最合适的时间,因为暑假是大家复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充分利用。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二外法语英语语言文学是要考二外的,如果之前没有学过第二外语的同学,建议选择法语,相对其他语种来说,单词语法什么的比较好理解,语法会稍微细致一点,法语试题会稍微简单,并且比较易学,部分同学参考的是《简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是该校面向海内外学生的优秀留学项目之一,旨在为有志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海外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一个广泛了解世界文化、经历不同文化碰撞的机会。

以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的主要内容: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

2.招生范围:该项目面向全球各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

3.学习内容:该项目主要包括中文语言学习、中国文化研究、文化交流、短期实践项目等。

4.项目优势: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外语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外语学科和教师队伍之一,学术氛围浓厚,教学设施先进,学生生活丰富多彩,配有优质住宿、餐厅、体育馆和各类文化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全面的教育。

二、招生对象及要求1.招生对象:该项目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年龄不低于16岁,学历、学科不限,但需具备一定的中文水平和文化背景。

2.招生要求:具备良好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适应留学环境,有志于学习中国经济、文化和历史。

三、申请方式及流程1.申请方式: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官网、电子邮件等途径进行申请。

2.申请流程:填写在线申请表,提交个人基本信息、成绩单或证书、语言水平证明、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必要材料,经过校方审核后,确定录取名单。

四、学习费用及奖学金1.学习费用:学习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餐费、活动费等,具体费用以实际为准。

2.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表现、申请材料等因素,学校将设立多种奖学金,资助优秀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官网:六、结语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是一个集文化交流、中文学习、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留学项目,将为世界各国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学习成长的机会。

如果您对留学中国以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欢迎加入我们,与创造未来的精英们一同前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项目招生简章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外语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外交人才摇篮”之称。

该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平,为国内外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留学项目,包括以下内容:一、本科留学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丰富的语言课程和学科专业,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认可。

学生可报考本科课程,通过综合评测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同时可享受到国际化教育资源以及拓展海外交流的机会。

二、研究生留学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多个研究生学位授予专业,政治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等都有相矢学科。

研究生课程以研究性教育为特征,并具有强烈的学术性和综合性。

学生被要求具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实力和独立创新能力。

三、汉语教学留学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中心拥有多年汉语教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全面的汉语培训服务,学生可报考中文预科、汉语专业课等留学项目。

并可通过培训和考试达到各类汉语水平要求。

四、进修访问学者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拥有充足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和优质师资,鼓励外国教育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组织人员进修访问。

接受到邀请的进修访问人员可参加专业课程学习与研究,在短时间内获取相关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先进知识与技能。

五、暑期学校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暑期都会开展各类主题和类型的语言与文化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汉语、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多个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方面充分提高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

总体而言,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于广大国内外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经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国际交流经验与视野,更为学生的成长与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本科类)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制)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英语是世界上第三大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还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

十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75个。

英语是联合国的六大工作语言之一,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世界上60%以上的信件是用英语书写的。

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可或缺的语言。

英语本科专业设立于1956年(1950—1952年设英语班),1980年设立硕士点,1983年设立博士点,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是全国高校中教学科研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之一,是全国仅有的7个国家级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培养专业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国际视野宏阔,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深厚人文情怀,具有较强思辨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通用型国际化高端英语人才。

专业必修课程: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基础英语语法、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I、II)、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口译(I、II)、英美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学术论文写作、高级英语写作、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教学法、美国思想经典作品导读等。

专业选修课程:英语语音、欧洲文化入门、西方礼仪、中国文化(英文讲授)系列课程、英语应用文写作、应用文翻译、英语影视鉴赏、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比较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史、美国史、外报外刊、西方修辞学、词汇学、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美国诗歌选读、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长篇小说赏析、英国思想史作品选读、美国思想史作品选读、西方戏剧精华、西方文明史、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文体学、西方经典原著导读、政务口译、商务口译、国学典籍翻译、商务翻译、报刊选读与翻译、影视翻译、西方翻译理论概要、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等50余门。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学科为特色,培养外语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学府。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不仅在本科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也有着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坚持严格的学术导向。

学校注重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学校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会议和项目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机会。

其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校设有丰富的研究生专业,涵盖了语言学、文学、翻译、商务和国际关系等领域。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不断创新,结合国内外学术前沿和行业需求,开设一些新兴和热门的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选择和发展空间。

学校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和专家,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指导。

再次,上海外国语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内外实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学校还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英语角、国际文化节、外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最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发展。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比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并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总的来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学术导向、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希望更多的学子能够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图书馆介绍
第二部分 上外图书馆资源介绍
本馆资源简介
本馆馆藏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纸本)2000余种,其 中原版外文报刊400余种,电子书近100万种,电子期刊2 万余种。
目前,馆藏俄文书籍共52821册(包括俄语系资料室藏书), 2013年全校订购原版俄文报刊41种/份,其中21种/份订给俄 语系资料室。
提供馆内图书外借和归还服务
提供多语种图书的借阅服务
可阅览馆藏中外文现刊和过刊
向师生出借各类中文图书 可阅览珍藏的英文书刊 供本校研究生自习使用 提供英文图书的借阅服务
提供各类技术支持 举办各类报告和讲座 经预约后供学术研讨使用
中、外文图书的编目
中、外文图书及期刊的采购
利用者需与一楼总服务台联系
SISU Library
2.如果“书目查询”系统显示一本书在馆“可借”, 但在书架上找不到该书,
7700平方米
15000平方米
本馆简介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对外服务设 有中文图书借书处、英文图书借 书处、多语种图书馆借书处、中 文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英 文资料中心、研究生阅览室等机 构;另设有资源建设部、编目部、 技术部等内部处理机构。
松江校区图书馆目前设立的都是 直接为读者服务的机构,包括报 刊阅览室、学生第一阅览室、学 生第二阅览室、中文图书借阅处、 英文图书借阅处、多语种图书借 阅处等。
的重要来源,在西方图书馆中被广泛阅读和收
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馆藏资源 数字资源 博硕论 本校硕士学位论文论 本校博士学库 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PQDD) 收录欧美1000余所著名大学的文、理、工、
文献传递 相关馆员主要通过EMAIL方式把所需文献传递给读者 随书光盘 部分图书配有随书光盘,这些光盘的内容可在线使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还是985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还是985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还是985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1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上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全国重点大学。

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
的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

2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外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2个):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校级重点学科(7个):日语语言文学、政治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一批: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非通用语种群(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荷兰语)、非通用语种群(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尼语、希伯来语、越南语)
第二批: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第三批:英语语言文学
第四批:俄语语言文学、
第六批:德语语言文学、新闻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 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doc

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 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doc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高中奋斗了三年的同学们马上就要开始新的学习环境了,高考之后,从高考中“煎熬”出来的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

大学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对于大学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刚刚走出家人怀抱的新生们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那些师兄师姐们曾经经历的,就是新生们马上要面对的。

为了让即将走入大学的同学们有的放矢的度过新生阶段。

本文主要和你介绍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宿舍条件和宿舍环境的相关文章,也有上海外国语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可以帮你对大学生活有了解。

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图片大学宿舍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也就成了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按国家统一标准看完了官方公布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我们有必要来看一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长学姐眼中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宿舍条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宿舍环境不错,不断电不断网,有交流生活动,女生非常多!上外在上海非常吃香,认可度很高。

设施完备,上铺为床,下铺为衣柜,可放置被褥衣物等等。

衣柜旁是个简易“十字架”,可在架子的一边放书或食品,另一边放洗漱用具。

床旁边是各自独立的写字台,蛮宽敞的呦!开学的时候大家可以配个书架放在写字台上,方便放置书籍等物品。

寝室中配有一台饮水机,女生可享受到送水上楼的服务,男生只能自食其力喽,当然楼层高一点的也可以送水!宽带:寝室可以申请装宽带,80元一个月,年付720元用15个月(假期的3个月免费),装上路由器便可一根宽带线寝室四人一同上网,宽带的申请及安装请至四期大学城电信局申请,要交100元的设备押金,申请号码为寝室的电话号码,去之前先记住寝室的电话号码。

上外在松江大学城,大学城里七个学校的宿舍安排都是一样的。

2023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2023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2023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对于想要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考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优势专业排名中,文科优势专业排名第一的是西班牙语专业。

理科优势专业排名第一的是英语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1、英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2、日语专业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日语语言扎实,中日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比较广博、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西班牙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几本?一本还是二本近几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所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本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一本还是二本,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几本仅为民间说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

中国十大外国语大学排名

中国十大外国语大学排名

中国十大外国语大学排名中国十大外国语大学排名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1000多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目前,上外已充分形成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简称广外,坐落于有“花城”美称的广州市,学校入选“2023计划”、“亚洲大学学生交流集体行动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成员,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大学。

学校与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学、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了6所孔子学院。

5、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简称北语,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创办于1962年。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en-Sheng Yang (杨联陞),Historical Notes o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John King Fairbank (edit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任课教师:
胡礼忠教授
Tel:65311900—2478,55398568
Email:hu_lz@
阅读书籍:
指定阅读书籍
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芦苇著:《中外关系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以上两种任选一种)
王绍坊主编:《中国外交史——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河南人民出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岳麓书社1987年影印版。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王钺等著:《亚欧大陆交流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包弼德(Peter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翰球:《十四至十六世纪中日朝贡贸易关系》,载吴于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潮:《传统的华夷国际秩序与中韩宗藩关系》,载复旦大学韩国研
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二)。
崔勇:《试论清代前期的外交礼仪和对外关系》,《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罗志田:《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中国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
罗志田:《夷夏之辨与道治之分》,《学人》,第11辑,1997年6月。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10辑,1996年9月。
黄丽生:《儒家“天下”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载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版社1988年版。
刘培华著:《近代中外关系(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以上两种任选一种)
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石源华著:《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以上两种任选一种)
扩大阅读书籍
石源华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社1990年版。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年版。
刘再复 林岗:《传统与中国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
黄俊杰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梁守德主编:《21世纪东亚文化与国际社会》,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
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世界定位
参考论著: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共2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1992年版。
五,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比较(第九周)
要求:按照不同时期,分成5个小组,在阅读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中外关系史的有关论著的基础上,将中国放到世界发展进程中去加以考察,写出讨论提纲,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讨论要点:
世界体系与区域发展
文明发生期的中国与世界
陆上交通时代的中西比较
海权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张星(火良)编:《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6),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1-3),三联书店1957、1959、1962年版。
参考论著
见各讨论专题。
课程安排:
绪论(第一周)
本课程学习的范围和内容
本课程学习的资料准备
本课程的研究概况
关于本课程学习的几个要求
参考论著:
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前言”。
芦苇:《中外关系史》,“前言”。
方豪:《中西交通史》,“导言”。
张维华、 于化民:《略论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文史哲》,1983
年第1期。
谢方:《古代中外关系史籍透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
年第1期。
John K.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
主》,《中国学术》,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田浩:《从宋代思想论到近代经济发展》,《中国学术》,第十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张振鹍:《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50年:回顾与展望》,《河北学刊》,2000年第6期。
中国传统的地缘战略思想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地缘政治思考
参考论著:
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地缘政治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选择》,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王正毅:《现代政治地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二,中国对外关系格局的演变(第三、四周)
[美]费正清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John King Fairbank (edit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Foreign Relations---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第一部分 中国对外关系的宏观考察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地缘因素考察(第二周)
讨论要点: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中国对外关系的地理环境剖析
中国对外地缘格局的变迁
三,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模式考察(第五周)
讨论要点:
宗藩体制与朝贡制度的缘起
宗藩体制与朝贡制度的内容
宗藩体制与朝贡制度的演变
宗藩体制与朝贡制度的评价
中国传统对外关系模式的当代影响
参考论著: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尚书.禹贡》。
《周礼.夏官.职方氏》;《周礼.夏官.怀方氏》;《周礼.秋官.大行人》。
《礼记.王制》。
葛兆光:《天下、中国与四夷——古代中国世界地图中的思想史》,《学术集林》,第十六卷。
邢义田:《天下一家——传统中国天下观的形成》,载邢义田:《秦汉史论稿》,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
颜声毅:《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外交的影响》,《国际观察》,1996年第2期。
启良:《我国早期国家大一统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兼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1期。
周永生:《儒家思想与国际关系》,载梁守德主编:《21世纪东亚文化与国际社会》,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华夷之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认同取向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伦理取向
中国传统外交理念的现代扬弃
参考论著:
柳诒徵编著:《中国文化史》(相关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或其他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相关的论著)。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相关部分),上海人民出版
Mark MonCall, The Ch’ing Tribute System: An Interpretive Essay,同上。
四,中国传统的外交理念辨析(第六、七、八周)
讨论要点:
文化与外交的关系
天人之辨:中国传统的国家关系取向
王霸之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行为取向
内外之辨: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路径取向
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方豪著:《中西交通史》(上、下),岳麓书社1987年影印版。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1—4)》,商务印书
馆1987年版。
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一、二),人民出版社1961、1986 年版。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梁廷楠:《海国四说》,《粤道贡国说》,“入贡通例”。
陈尚胜:《从〈外夷朝贡考〉看明代朝贡制度》,载陈尚胜:《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周积明:《略论明代初中期的“朝贡”与“赐赉”》,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3 年第5期。
Hosea Ballou Mors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Chinese Empire (vol.Ⅰ-Ⅲ),Kelly and Walsh, Limited Shanghai,Hongkong,Singapore and Yokohoma, 1910、1918、1918.
叶自成等:《中国和西方外交思想的历史文化比较》,同上。
俞正梁:《中华文明中的战争与和平观》,同上。
余萧枫等:《中国文化传统与国际关系伦理的当代建构》,同上。
时殷弘:《中国伦理传统与当代国际干涉》,同上。
李扬帆:《“天下”观念考》,《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