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大数据专业调研报告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调研报告大数据浪潮,汹涌来袭,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
现代关系学之父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而“大数据战略”,则是当下领航全球的先机。
“大数据”(Big Data)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数据。
“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大数据”能帮助政府和企业找到一个个难题的答案,给经济社会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谁率先拥有、善于利用大数据,谁就能掌握主动、赢得未来。
”身处互联网的时代,面对大数据浪潮,只有不畏艰险,勇当弄潮儿,才能赢得未来。
新的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才需要大学设置专门的学科来培养,无限的挑战和机遇更需要有胆识、有智慧、有担当的有志之士、睿智青年勇攀高峰。
一、大数据技术概述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
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以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有时日,却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而引起人们关注。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
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学院简介由计算机技术推动的科技发展正在引发这个世界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和大数据是这场变革的驱动力。
为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华东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成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数据学院)。
数据学院的创建是我们五年来秉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基本理念,坚持求变求新,抓住历史机遇的结果。
数据学院是一所举“科学”与“工程”并重、既强调理想又讲究务实的学院。
学院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对于人才培养,我们力求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综合型数据人才,使其兼具“数据科学家”的思考能力和“系统架构师”的务实才干。
围绕此目的,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完善数据专业和学科的培养计划,编写一套教材,形成系统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
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我们认为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出于“做真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的初衷,我们将以实际问题和社会痛点为出发点,用创新思路和开源技术解决问题,形成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为此,我们将坚持“应用驱动创新”的基本理念,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将学院打造成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基地和智慧“外脑”,同时也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培养能够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合格人才。
招生人数全日制:20本专业一级学科为软件工程,二级学科为数据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招收贯通式长学制研究生。
研究方向01 (全日制)新型数据管理系统02 (全日制)支持互联网级应用的事务处理03 (全日制)面向新硬件的大数据系统04 (全日制)面向新型互联网应用的信息系统05 (全日制)面向新(分享)经济的数据管理系统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初试范围教育部统一命题,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大纲。
-059-华东师范大学 2018—2019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10164900124 女
金融工程
10165000143 男
会计学
10164601179 女
金融学
10164506117 女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151170103 女
金融学
10151900209 女
会计学
10164800333 女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160710331 男
统计学
10162100323 男
07624 07625 07626 07627 07628 07629 07630 07631 07632 07633 07634 07635 07636 07637 07638 07639 07640 07641 07642 07643 07644 07645
第 2 页,共 9 页
43 李美敏 44 刘琳 45 孙琬琰 46 王鑫竹 47 梁杰 48 姚欣宇 49 陈昕然 50 王羽容 51 付天竹 52 李锐 53 周怡 54 陆子怡 55 于佳鑫 56 张梅兰 57 王雨薇 58 叶怡豪 59 徐顺拓 60 宋宜嘉 61 黄嘉祺 62 陆逸阳 63 刘陈皓 64 王志文
教育康复学
10164505117 女
特殊教育
10164503115 女
学前教育
10174508146 女
教育管理
10184500414 女
学前教育
10164501105 女
教育学大类
10184500134 女
统计学类
10174700113 男
工商管理(中法创新实验班) 10164810110 女
人力资源管理
地理科学学院
13 宋金帛
地理科学学院
14 张心怡
地理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院校及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一、学校概况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二、学校好玩的别称及缘由闵行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女生多,和隔壁上海交大相反。
据说若干年前,华东师大刚搬到闵行时,交大校报做了整整一期报纸,标题叫《华师大终于来了!》)闵大荒(学校刚刚搬到闵行时,周边土地比较荒凉,被戏称为“闵大荒”,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闵大荒已经变成“闵大仓”啦,欢迎大家报考~)东中国正常大学(源于校名英文直译: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三、王牌专业介绍截至2019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可授予20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A类学科12个,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9位;学科优秀率30%,并列全国高校第16位;A档及以上学科7个,并列全国高校第12位。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软件工程
专业简介
14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王骏
25机器学习
26计算机视觉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15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何晓丰
27机器学习
28数据挖掘理论及应用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12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王晓玲
22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13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金澈清
23海量数据挖掘
24区块链数据管理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18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陈仪香
33实时系统建模与可信评估
34物联网与智能技术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19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蒲戈光
35嵌入式软件分析与验证
36嵌入式软件自动测试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8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邓玉欣
15程序语言理论
16形式化方法
信息领域的铸梦者——记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何积丰
信息领域的铸梦者——记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何积丰信息技术是影响当今乃至未来的重要科技。
何积丰作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培养了数千名高层次软件人才,开创了可信软件研究新领域,成就了祖国计算机科学快步发展的梦想。
受命建院创新模式1965年,何积丰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成为上海高校第一批从事计算机科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
20世纪80年代,他被学校先后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学习。
2001年,他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受命组建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着眼于国内软件行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与高校教学之间的差距,以及上海市乃至全国对软件行业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何积丰率先提出了软件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先后与国内外高校及中国电科集团第32所、Intel等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多个合作研究实验室,并与微软等名企合作共建了10余门课程,努力以多元协作的方式,汇聚各行优秀资源,全面培养软件行业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
为提升学院的国际竞争力,何积丰始终关注软件工程学科国际新发展,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举措:鼓励教师积极吸纳国际上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课程的合理化成分,使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并全面推进双语和全英文课程建设,改革外语教学,聘请外籍教师,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
目前,学院已为社会培养软件工程高层次专业人才3000余名(含博士100余名、硕士600余名),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也已成为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团队”。
攻关科研潜心治学何积丰潜心计算机软件理论及应用研究,数十年如一日。
他与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托尼·霍尔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件领域的程序统一理论(UTP),并由此开创了程序统一理论的国际学派;他建立了数据精化的完备理论,并被国际上誉为“面向模型软件开发的一个里程碑”;他系统性地构建了基于模型的可信软件设计方法与开发技术,并被称赞为在软件工程的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C 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该教材是作者结合程序设计、开发及授课经验编写而成。该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江红和余青松编著,具体分 工如下:第1~第13章由江红编写,第14~第22章以及附录由余青松编写。
C 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C#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是由江红、余青松编著,201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 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创新规划教材、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该教材可作 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程,同时也可作为广大程序设计开发者、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2018年7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是《C#程序设计教程》的第3版。书中基于VisualStudio 2017/.NETFramework4.7开发和运行环境, 阐述C#7.0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使用C#7.0语言的实际开发应用实例。全书共22章,内容共分为3部分,第1部分 阐述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编程、结构、枚举、泛型、 特性、语言集成查询、多线程编程技术;第2部分阐述基于.NETFramework公共类库的基本应用,包括数值、日期 和字符串处理、文件和流输入输出、集合和数据结构、数据库访问;第3部分介绍C#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包括 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WPF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设计。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招生总数 103 人。
系所说明
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75%左右(不含单列项目及 风景园林硕士)。招生总数 中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 划)单列项目 20 人,风景 园林硕士 30 人。本院不提
注:我也是转的别人的,感谢那位不知姓名朋友
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 及人数
人文地理考研 部分院校信息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 的重点学科中没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学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一些学校人文地理的介绍: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了),可见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
一、旅游区位因素分析:
在这两个学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认为了南京大学。
1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而实际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师、华东师都是 第一个旅游特色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
游规划甲级资质。
昌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文化娱乐经济中心—— 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
湖南,该校旅游文化研究作的不错。
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重
华南师范大学,211 工程建设院校,位于广东, 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
这篇文章算是感谢,谢谢论坛给我很多的信息, 游学科也是比较强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
因为我是跨学科考人文地理。这篇文章打完后,我 南京大学等等。而从就业上来讲,毕业后本地就业
会全心投入,可能来论坛就少一些了。愿 09 人文 比外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以
理,还是学一下数学吧,很多学校的数学只是一本 四川大学、桂林工学院、南开、武汉大学、华侨大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公办大学吗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公办大学吗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很多考生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相关情况很关心。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是公办大学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本吗华东师范大学属于一本大学,该校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的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华东师范大学是公办大学。
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学部;31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传播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亚欧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可授予22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本科专业。
拥有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拓展阅读:华东师范大学王牌专业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地理学、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中国哲学、世历史、动物学、运动人体科学、系统分析与集成。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软件工程
03内存计算数据管理
04数据科学与工程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3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钱卫宁
05海量数据管理与分析
06可扩展事务处理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4
2018
钱卫宁
23海量数据管理与分析
24可扩展事务处理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专业简介
7
2017
软件工程(083500)
翁楚良
33数据存储系统
34云计算与存储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专业简介
华东招生年份
招生专业()
招生导师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专业简介
1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周烜
01数据库系统
02大数据处理技术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2
2018
软件工程(083500)
软件工程(083500)
翁楚良
07数据存储系统
08云计算与存储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5
2017
软件工程(083500)
周傲英
15内存计算数据管理
16数据科学与工程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专业简介
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
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大数据的需求逐渐增多。
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大数据人才。
而华东师范大学也在这个领域大力发展,开设了大数据相关的学位名称。
第一步:了解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的背景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教育领域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
在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的推动下,学校逐渐增强了大数据相关学科的建设。
大数据学位名称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步:了解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的种类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学位名称目前主要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其中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具有系统掌握大数据领域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知识以及从事大数据相关研究工作的科学研究人才;专业型硕士主要培养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博士学位主要培养具备独立开展大数据领域创新性成果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步:了解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的培养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学位名称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大数据学科的核心理论、方法和最新技术,具备在大数据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或从事应用开发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大数据科学在生产、工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
第四步:了解华东师大大数据学位名称的培养内容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学位名称的培养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可视化、云计算等领域的知识。
同时,还涵盖了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仅会进行理论学习,还会有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的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全方位掌握大数据领域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总之,华东师范大学大数据学位名称的推出,是学校积极响应时代发展需求,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以更好的教育服务社会。
通过大数据学位名称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大数据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报录数据
专业学位
078401教育 技术学
学术学位
040102课程 与教学论
学术学位
114教育学部 高等教育研 无专项计划 究所
040106高等 教育学
学术学位
115教育学部
职业教育与 成人教育研
无专项计划
究所
040107成人 教育学
学术学位
115教育学部
职业教育与 成人教育研
无专项计划
究所
040108职业 技术教育学
110国际汉语 文化学院
无专项计划
110国际汉语 文化学院
无专项计划
110国际汉语 文化学院
无专项计划
110国际汉语 文化学院
无专项计划
111教育学部 教育学系
无专项计划
111教育学部 教育学系
无专项计划
111教育学部 教育学系
无专项计划
111教育学部 教育学系
无专项计划
111教育学部 教育学系
无专项计划
学术学位
257
37
371
10
10
101人文社会
科学学院中 国语言文学
无专项计划
系
050108比较 文学与世界 学术学位 文学
93
20
369
5
5
102人文社会 科学学院历 无专项计划 史学系
060200中国 史
学术学位
261
73
322
19
15
102人文社会 科学学院历 无专项计划 史学系
060300世界 史
学术学位
040103教育 史
学术学位
0401Z1教育 文化与社会
学术学位
0401Z2教育 政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专业技能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信息和工程计算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热爱信息与计算相关行业工作。
2.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信息处理及计算编程的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新成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点集拓扑,计算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论基础,运筹学。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五、课程结构周课时六、教学计划表完成一次实践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或完成一篇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2. 参加院级及以上的文体比赛/学科知识技能竞赛并成功参赛,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结题。
3. 1-3学年每学年参加四次以上学术活动(报告、讲座等)。
七、通识选修课程学分要求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1)课程代码:Z3804001, Z3804007, Z3804014(2)课程简介:数学分析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课程必备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理论物理专业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理论物理专业简介概况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培养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的研究生,分理论、数值计算、以及理论与数值模拟结合三个不同的培养模式。
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掌握熟练的数值模拟技术,站在学科发展前沿,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技术研发与管理等高层次、全面发展型专业人才。
独特的培养模式(博士生):1.宽口径培养: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联合培养;2.国际联合培养:中法联合培养项目(国外、国内双学位),自由联合培养(1-2年国外研究机会,国内拿学位)。
学科基础与研究环境:本学科依托于物理系、理论物理研究所。
团队承担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多项国家教委与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新世纪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浦江计划)等。
本学科导师团队成员均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与背景,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
与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国外科研机构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意大利、日本、巴西等十多个国家的很多研究机构。
我们会不定期地邀请这些国外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短期访问,讲学。
这些专家不仅给研究生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在报告后耐心的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同时也为研究生打开国际视野,提供国外学习与研究的机会奠定基础。
本学科专业有较为宽阔的就业机会。
我们毕业的博士生有成为高等院校教师、中科院研究所科研人员,技术公司研发工程师等,也有学生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的。
硕士毕业后多数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部分有从事教师、公司技术人员等。
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研究生。
值得一提是2016年毕业生张希昀同学与2017年毕业的毕宏杰同学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的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论文。
到目前为止,所有已毕业的十多位博士生同学全部有出国留学经历。
顾长贵同学已获上海市东方学者,唐明同学已获华东师大紫江青年学者。
提升数据素养的新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实践
91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第 9 期2021 年 9 月 10 日中图分类号:G6420 引 言在后疫情时代,把握智能信息革命的机遇,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新文科的推进要“守正创新”,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1]。
在通识教育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是普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最佳基地,可以利用以数据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基建”[2],从外延上改造教学环境,变传统的单纯线下教学模式为线上或混合式教学模式;从内涵上改造传统教学内容,通过向文科学生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赋能。
与新工科、新农科和新医科不同,新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文、史、哲、法、教等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
相对于学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知识门槛,目前绝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仍是“零基础”。
大数据所具有的海量性、时变性、异构性、分布性等特点,又对实施大数据教学的硬件提出苛刻的要求。
如何克服上述困难,完成新文科建设赋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亟须通过课程改革解决的问题。
1 新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图灵奖得主、关系型数据库鼻祖吉姆·格雷(Jim Gray)提出,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技术,更是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3],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新方法论。
学习大数据是一种先进思维方式的锻炼和熏陶,是大数据时代的“博雅”教育,是提供用数据思维和数据视角审视、回答传统问题的先进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可以培养“三感三力”[4],即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协同力和共情力,有助于提升社会竞争力、领导力和综合创造力。
学习大数据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应用场景中,将专业领域的精工细作与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跨界融合,产生仅靠传统研究方法无法获得的新突破、新洞见。
对于数据思维和数据素养的定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并不完全统一,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也有不同的侧重。
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 周傲英[1,2];周烜[2]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大学教学
页码: 15-2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大数据;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课程;知识体系
摘要:21世纪以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事件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彰显了数据的重要性,“大数据”因此成为耳熟能详的热词。
“大数据”是说数据很重要,其本质上指的是数据的采集、汇聚、关联和使用。
数据是人类文明史上堪比蒸汽能和电能的新能源,是催生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基于这样的认识,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数据学院(全名: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新经济的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入选第一批新工科建设项目,数据专业于2019年入选同类专业唯一的一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发起成立的数据专业协作组围绕本科核心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确定了第一批八门核心课程及其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另外两门核心课程“区块链导论——原理、技术与应用”和“数据中台初阶教程”也将很快面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与学术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的传统,坚持“应用驱动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科研精神,营造了开放、融合、创新的新型教学和科研氛围,构建了教育改革和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学院通过聚焦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硬学科属性,致力于培养具有行业领域特征的大数据高级人才,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技术和系统,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平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
作为教育改革和协同创新模式的示范应用,华东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其设置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也在2017年3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备案审批。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完备的贯穿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教学培养体系,现有首批在读本科专业学生2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6人。
学院坚持学生培养过程的小班化、个性化、自主化、多元化,制订了本硕、硕博、本硕博一体等多种学生培养方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接受适当的培养和教育。
学院与欧冶云商、珍岛信息、印孚瑟斯等国内外企业建有联合实验室,并是上海市首批“十三五”民政科研基地。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拓展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学术合作交流。
双方通过互派教师、科研人员、学生,开展常驻访学、合作研发、课程教授、召开研讨会等工作,实现了学术和技术资源的共享,构建了与国内外伙伴大学、伙伴企业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培养特色
数据学院具有完备的贯穿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课程和科研实践培养对新型数据应用具有深刻理解,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
学院以培养“系统架构师”和“数据科学家”为培养目标。
除课程学习和导师指导以外,学院每年暑假举办“数据科学与工程暑期学校(DaSESS)”,邀请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数据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前沿进展和趋势,并开展研讨,开拓学生眼界,为开展新兴研究方向奠定基础。
研究生培养过程注重平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具有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和政府科研基地,提
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资源。
导师团队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专职、双聘、兼职、访问学者等多种人才吸引模式,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创新性思维丰富、执行能力强的师资团队。
全职成员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2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各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获得者1人。
学院导师团队由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傲英教授领衔,成员包括钱卫宁教授,金澈清教授,翁楚良教授,周烜教授,张蓉教授,蔡鹏副教授,高明副教授,张召副教授,董启文副教授,洪道诚副教授,胡卉芪讲师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