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爆裂性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4 年)

合集下载

42例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Medpor修复疗效评价

42例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Medpor修复疗效评价

42例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Medpor修复疗效评价李建明;宋晓红【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植入术治疗眼眶内下壁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患者42例(42只眼)行眼眶整复及骨折区骨膜下Medpor植入,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及视力等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症状均得到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相差均<2 mm.38例复视消失,治愈率为90.5%,3例复视改善但仍存在,1例复视无改善.眼球各方向运动基本到位,手术未影响视力,术后随访期间无植入物脱出或排斥现象.结论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使用Medpor植入体进行修复,恰当选择手术时机并合理运用手术技巧,有助于改善眼球内陷和复视.【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26)002【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眶内下壁;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作者】李建明;宋晓红【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太谷030800;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5眼眶爆裂性骨折是在眶周受到钝性打击后形成的特殊类型骨折,其特点是眶壁发生骨折而眶缘完好,常累及眶内壁和下壁,眼球内陷和复视为主要临床表现〔1〕,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需手术修复。

手术修复的目的是使疝出的软组织复位,改善眼球运动功能,重建眶壁结构和恢复眶腔容积〔2〕。

已有大量研究总结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单纯内壁骨折、单纯眶下壁骨折手术修复时的经验,但对于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Medpor手术修复的报道较少,且无一致观点。

笔者对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患者使用Medpor作为填充材料重建眼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08年—2014年收治的42例(42只眼)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患者。

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诊疗分析

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诊疗分析

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诊疗分析陈冬梅【摘要】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32只眼眼眶爆裂性骨折伴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眼眶CT显示:眼外肌、眶内软组织嵌顿眶内壁或眶下壁骨折区.伤后观察2周,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改善者选择手术.全麻下根据眶壁骨折的部位,采取相应下睑缘下切口(眶底骨折)、内眦皮肤切口(眶内壁骨折)或两切口联合入路(眶内下壁骨折),将嵌顿于骨折处或鼻窦腔内的眼眶组织复位,再根据骨折的范围植入适当大小的Medpor填充物.随访3个月至1年.结果 23例眼球运动恢复正常,9例仍有不同程度的复视.23例眼球内陷得到充分矫正.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可存在复视及眼球内陷,CT扫描和牵拉试验均有明确的眼外肌嵌顿,保守治疗2周无好转,即应手术.【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5【总页数】2页(P348-349)【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手术【作者】陈冬梅【作者单位】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山东,新泰,2712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1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多,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终身复视及眼球内陷,多数学者认为,如果受伤后保守治疗二周复视无好转,牵拉试验阳性,则表明有眼外肌嵌顿在骨折部位,需要开眶手术治疗以解除眼外肌嵌顿和修复骨折[1]。

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伴复视及眼球内陷者行手术骨折修复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2例32只眼,男性28例,女性4例;右眼13例,左眼19例。

年龄17~55岁,平均31岁。

就诊时间为伤后2小时~4个月,其中拳击伤11例,钝器伤8例,车祸伤8例,摔伤3例,坠落伤2例。

患眼视力为0.3~1.0,平均0.6。

手术后临床随诊观察时间为3个月~1年。

1.2 术前眼部临床表现和眼眶CT检查患者主诉均有复视,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牵拉试验阳性,眼球内陷(内陷程度≥3 cm)。

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法医学分析

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法医学分析

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临床法医学分析作者:刘彦军王建宁李红伟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3期摘要:在人身伤害案件中,爆裂性眶壁骨折约占3%,且多为邻里纠纷导致的伤害。

在处理此类伤害案件中,损伤程度的鉴定非常关键。

眶壁骨折有的预后较好,不会留有功能障碍;有的可能产生复视,留下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准确地鉴定,才能把案件处理好。

在日常法医鉴定工作中,通过对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进行法医学分析,并结合实际办案,提出一些鉴定建议,希望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临床法医学;眶壁骨折;CT;MRI中图分类号:R7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3-0150-021 关于爆裂性眶壁骨折的资料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鉴定资料均为我市公安机关1998—2014年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实际案例资料。

在156例爆裂性眶壁骨折的伤者中,男性131例,占84%,女性25例,占16%;年龄大多在18~50岁,共128例,占82%,12~18岁15例,占9.6%,50~70岁13例,占8.4%;单侧骨折144例,占92.3%,双侧骨折12例,占7.7%.156例伤者均有眼部遭受钝性外力史,不同程度地存在眼睑肿胀、瘀血、眼睑裂伤、皮下气肿、球结膜下出血、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

156例患者均通过眼眶CT和MRI检查进行确诊,受伤原因有:拳击伤132例,占84.6%;砖石棍棒伤18例,占11.5%;车祸伤6例,占3.9%.临床检查结果为:眼睑肿胀、瘀血、结膜下出血的有145例,外观正常的有11例,眼球内陷的有37例,复视有 21例,鼻出血的有19例,眼球运动障碍的有25例。

CT诊断结果为:单纯性眶内壁骨折的有105例,单纯性下壁骨折有21例,单纯性外壁骨折的有3例,眶内壁伴下壁骨折的有25例,眶内壁伴上壁骨折的有2例。

2 爆裂性眶壁骨折形成机制眼眶壁是由额骨、蝶骨、颧骨、上颌骨、颚骨、筛骨和泪骨组成的四面锥体型深腔,底朝前外,尖向后,分上、下、内侧、外侧四壁。

爆裂性眼眶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爆裂性眼眶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果。
汇报人:
临床表现:眼眶肿胀、疼痛、 视力下降、复视、眼球运动受 限等。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包括眼 眶骨复位、眼球复位、泪腺修 复等。
临床表现:眼眶肿胀、疼痛、视力下降、复视、眼球突出等 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爆裂性眼眶骨折
鉴别诊断:与其他眼眶疾病(如眼眶肿瘤、眼眶炎等)进行鉴别诊断
危害:可能导 致视力下降、 眼球突出、复
视等症状
预后:及时治 疗可恢复部分 视力,但可能
留下后遗症
治疗方法:手 术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
预防措施:避 免头部外伤, 加强眼部保护
PART THREE
CT扫描:可以 清晰地显示骨 折的部位、程
度和范围
X线检查:可 以初步判断骨 折的部位和程

MRI检查:可 以更清晰地显 示骨折的部位 和程度,以及 周围软组织的
损伤情况
超声检查:可 以初步判断骨 折的部位和程 度,以及周围 软组织的损伤
情况
眼部检查:观察眼睑、眼球、 眼眶等部位的外观和功能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等检查,了解骨折情况
眼眶畸形:眼眶畸形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 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
眼眶神经病变:眼眶神经病变的诊断方 法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
PART FOUR
冷敷:使用冰袋冷敷,减轻 肿胀和疼痛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止痛、 消肿等药物进行治疗
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重 病情
观察:定期复查,观察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目的:修复骨折,恢复眼眶结构 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等 手术时机:骨折后尽早进行手术,避免并发症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定期复查

爆裂性眼眶骨折科普讲座PPT课件

爆裂性眼眶骨折科普讲座PPT课件
这些部位的骨骼较薄,易受外力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运动员、交通事故受害者、工地工人等都可能面 临爆裂性眼眶骨折的风险。
特别是在接触性运动或高风险工作环境中,风险 更高。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因素
青少年和年轻人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因为他们 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和运动。
但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也可能在轻微外力下发 生骨折。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爆裂性眼眶骨折的重要手段。
何时就医?
医生建议
如果诊断为爆裂性眼眶骨折,医生可能会建议手 术修复以恢复眼睛的正常功能。
手术后需定期随访,以监测恢复情况。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安全措施
在从事高风险活动时佩戴护具、护目镜等安全装 备,可以有效减少受伤风险。
特别是在运动和工作时,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男性因参与更激烈的活动和运动,通常比女性更 易发生此类骨折。
然而,女性在遭遇暴力事件时也可能面临相同风 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观察
出现眼睛疼痛、视力模糊、眼球位移、眼周肿胀 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及时就医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何时就医?
检查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认骨折 的性质和程度。
初步处理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恢复。
如何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骨折或伴随其他损伤的情况,手术可 能是必要的,目的是修复骨骼和恢复眼球位置。
术后需密切观察并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
如何治疗?
康复过程
康复期间包括物理治疗和眼部保护,帮助恢复功 能和视力。
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两大主要疗法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两大主要疗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两大主要疗法
导语:提到骨折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虽然骨折在如今来说并不是难治之症,但是骨折是需要长期修养才可以恢复健康状态的,因此对生活影响非常大。

提到骨折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虽然骨折在如今来说并不是难治之症,但是骨折是需要长期修养才可以恢复健康状态的,因此对生活影响非常大。

那么,如果是受到外伤或者遭受意外事故时,眼眶爆裂性骨折怎么治疗呢?
1. 保守治疗
对于CT明确显示没有眼外肌的嵌钝,眶内软组织疝入上颌窦较少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认为此时复视是水肿和炎反应的结果,应给予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强的松60mg/d),减轻因挫伤造成的水肿和炎反应,减少粘连形成。

止血剂和维生素的应用,减少组织出血,对挫伤引起的运动神经暂时麻痹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还可以给予脱水剂,以减少组织间的水肿。

在用药的同时要功能训练。

向眼外肌运动受限方向转动,每日三次,每次100回。

或反复牵拉。

有相当部分病例通过上述治疗可以恢复。

2.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尽量消除复视及矫正眼球内陷。

具有下列体征可考虑手术治疗
①眼球运动明显障碍,复视范围较大。

②眼球内陷明显,影响外观。

②牵拉试验阳性,无恢复趋势。

④CT证实有眼外肌嵌顿,以及较多的眶内容疝出。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爆裂性眼眶骨折临床路径

爆裂性眼眶骨折临床路径

□ 检查患者术眼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
手术并发症 □ 更换敷料 □ 完成病程记录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
恢复情况
长期医嘱: □ 眼科 I 级或 II 护理 □ 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
促进上皮恢复眼药水 □ 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 □ 促神经肌肉恢复药物应
用 临时医嘱: □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是否可 以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
则需完成“出院记录”
□ 通知出院处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 预约复诊日期 □ 出具“诊断证明书” □ 可拆缝线
出院医嘱:
□ 今日出院 □ 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 □ 口服促神经肌肉恢复药物 □ 眼球运动训练 □ 一周复诊
爆裂性眼眶骨折临床路径
一、爆裂性眼眶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 第一诊断为爆裂性眼眶骨折。 2. 单纯性眼眶爆裂性骨折造成眼肌嵌顿,眼球运动障 碍,眼部凹陷不能接受,需手术治疗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眼眶区外伤造成眼球内陷、运动障碍、复视时 间; 2.体格检查:眼突度、眼球位置改变;有无斜视、复视 和眼球运动受限,眶下神经区是否麻木,眶压或球后阻力改 变; 3.影像学检查:眼眶轴位+冠状+矢状位 CT+三维重建, 双窗位局部放大显示骨折情况及肌肉嵌顿情况;双眼复视检 查,了解复视等情况;必要时 MRI 可显示眶内肌肉情况。 4.鉴别诊断:复合型眼眶骨折,眶颅联合损伤。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时观察患者情况 □ 术前冲洗结膜囊 □ 术后心理与基础护理 □ 执行医嘱 □ 术后健康教育 □无 □有,原因: 1. 2.

爆裂性眼眶骨折怎样治疗?

爆裂性眼眶骨折怎样治疗?

爆裂性眼眶骨折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治疗方法,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爆裂性眼眶骨折应该吃什么药。

*爆裂性眼眶骨折怎么治疗?*一、西医*1、非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的指征:①牵拉试验阴性。

②无眼球内陷。

③X线片和CT片示骨折未破坏眼眶结构。

这3项中有任何1项,患者即可以不需手术。

④如果眶底骨折合并有眼球穿透伤、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和累及黄斑的外伤视网膜脱离等,均不宜行早期眼眶手术,应在处理眼球本身的外伤后4~6个月再进行眼眶手术。

(2)药物治疗: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给予止血药物,如对羧基苄胺(PAMBA)0.1~0.3g加入25%~50%葡萄糖水中静脉注射,应用三七片、云南白药等。

口服泼尼松30mg/d,促进水肿消退。

(3)眼球转动训练:转动训练的目的是使嵌顿的眼外肌和软组织逐步脱离骨折孔,一般在局部水肿消退1周后开始。

方法有如下2种:①强迫眼球转动训练:即在眼球表现麻醉下,用有齿镊夹住角膜上缘处做上转或下转强迫转动,隔天1次,每次10min左右。

②自动转动眼球训练:即让患者每日用力向上注视和外展各数十次。

可使部分患者得到恢复。

*2、手术治疗(1)手术的目的:松解嵌顿的软组织,恢复眼球运动功能,矫正复视,使陷入上颌窦的软组织复位。

修复眶底骨质缺损处,恢复眶腔大小和形状,改善眼外肌不平衡和眼球内陷状态。

(2)手术指征:牵拉试验阳性、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X线或CT检查阳性的眼球内陷者,其眶底骨折处确定有下直肌、下斜肌及周围组织的嵌入。

(3)手术时间:外伤后3周内手术,属早期手术,在此期间,虽有纤维组织和骨质增生,但尚不能固定骨折片。

外伤后4~6个月进行手术,属晚期手术,此时残留症状较轻而稳定,骨折区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层,可作植入物的基底。

同时可对上睑下垂、睑裂变窄、眼球内陷行美容和功能矫正或行眼外肌手术矫正复视。

(4)手术顺序:首先解决眼球内陷,植入生物材料重建正常眼眶容积。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龙朝辉;吴德佩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目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外伤,其理想治疗方法尚未达
成共识。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一系列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例,并提出新的治疗建议。

方法回顾了我科经CT诊断为眶爆驰眭骨折65例(70眼)患者的骨折类型、主诉及随访结果。

结果70眼中,55眼经保守治疗未出现复视及明显的眼球内陷。

17例
同视机检查有复视者:其中12例周边视野复视者保守治疗后复视消失;4例经保
守治疗后,残余周边视野复视;15眼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其中11眼因为顽固
性复视,4眼因眼球内陷。

复视病人均在伤后2周接受手术,眼球内陷病人在外伤后4周手术。

复视病人中8眼CT显示为眼肌绞窄。

结论大多数眼眶爆裂性骨折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但如果CT发现线性骨折合并眼肌绞窄,则需急诊手术;如果保守治疗一周,复视无好转,可以选择早期手术。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龙朝辉;吴德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6
【相关文献】
1.眼眶爆裂性骨折17例临床分析 [J], 黎星科
2.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J], 龙朝辉;吴德佩
3.眼眶爆裂性骨折限制性斜视的治疗探讨 [J], 王乐今;赵堪兴;杜翠琴;于宁;张清生
4.眼眶爆裂性骨折95例临床分析 [J], 董金兰
5.眼眶爆裂性骨折17例临床分析 [J], 黎星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爆裂性眼眶骨折

爆裂性眼眶骨折

1 概述:爆裂性眼眶骨折(blowout fracture of the orbit),又称爆裂性眶底骨折简称眶底爆折,是指在眼眶前面遭受暴力,使眶压增高引起眶内下壁向外爆裂而成的特殊类型骨折。

其眶缘完整,由于伴有眶内容嵌顿,眼外肌等眶内组织脱位于骨折孔,而产生复视、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受限。

可同时合并眶内侧壁或顶壁骨折,故有人称之为眶底骨折综合征(orbital floor fracture syndrome)。

Mack-enzie首先描述本病,并指出“外伤性眼球内陷”为眶底骨折所致。

Smith和Regan1957年将本病定名为爆裂性骨折。

流行病学:眼眶虽仅占人体前表面积的2%,但眼眶外伤在所有头部外伤中占的比例却很高Greenwald等统计了1年间收治的471名眼外伤患者,其中眼眶骨折34人,占7%在车祸事故引起的全身伤中,眼眶伤就占9.8%,可见这种骨折并不少见只是在临床上常被误诊和漏诊,文献中报道健康搜索的并不多。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此种骨折已被充分认识并得到恰当的治疗。

2 病因:病因几乎均由外界暴力引起。

发病机制:爆裂性眼眶骨折形成的机制,一般认为与眶内流体压力突然增高有关Converse 和Smith等提出鶒:当致伤物直径大于5.0cm时(即大于眶径)致伤力作用于眼眶软组织可以使眶内流体压力突然增高,凭借液压传导波及眶骨,使眶壁最薄弱处发生骨折,眶内侧壁(0.2~0.4mm)和底壁(0.5~1.0mm)最薄,因此是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好发部位。

并使眶内软组织嵌顿于骨折处或陷入鼻窦腔健康搜索。

眼球周围有脂肪保护,一般不会发生眼球破裂。

Smith等进行尸体损伤性试验证实了这种骨折发生机制健康搜索并把这种单纯眼眶壁骨折而不合并眶缘凹陷性骨折者称为液压性骨折(hydraulic fracture)。

另外一种认为与外力直接作用于眶缘有关。

Fujino等提出致伤力作用眶下缘,将骨质眶底和骨膜推向后方导致眶底线状骨折和骨膜撕裂,软组织被挤入上颌窦。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科普知识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科普知识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常见原 因
意外事故,如车祸、跌倒或运 动伤害
暴力冲击,如拳击、袭击或撞 击赛事中
如何应对爆 裂性眼眶骨折
如何应对爆裂性眼眶骨折
立即就医:如果怀疑发生爆裂性眼眶骨 折,应立即就医,并尽量避免揉搓或直 接触摸受伤的眼睛。
保持眼球稳定:医生可能会建议戴上眼 罩或固定眼球,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爆裂性眼眶骨 折的科普知识
目录 什么是爆裂性眼眶骨折?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症状和迹象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常见原因 如何应对爆裂性眼眶骨折 预防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措施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复原过程 常见的并发症
什么是爆裂 性眼眶骨折?
什么是爆裂性眼眶骨折?
爆裂性眼眶骨折是一种伤害眼 眶的严重骨折,通常发生在眼 球外伤或颅骨骨折的情况下。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特点是眼眶 骨骼的断裂或破碎,导致眼球 内部出现血肿或眶内脂肪移位 。
爆裂性眼眶 骨折的症状和
迹象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症状和 迹象
强烈的眼痛 视力模糊或双视源自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症状和 迹象
眼球突出或下沉 眼球运动受限
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症状和 迹象
脸部肿胀或瘀伤
爆裂性眼眶 骨折的常见原
视力损伤:爆裂性眼眶骨折可 能导致视神经受损,进而影响 视力。
眼球感染:手术治疗后,眼球 感染是一个潜在的并发症,应 密切关注和遵循医生的指导。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如何应对爆裂性眼眶骨折
手术治疗:重度的爆裂性眼眶 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重 新定位和固定骨骼。
预防爆裂性 眼眶骨折的措

预防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措 施
使用安全设备: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或运 动时,应戴上适当的安全头盔或护目镜 。
遵循交通规则:在道路上行走或开车时 ,应遵循交通规则,以降低发生意外事 故的风险。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 影像学检查
兴 的影像技 术 , 的实现 与 C ' 像 仪器 的精密 度及相 关数 它 I 成
据处理软件密不可分。眼眶正常骨性解 剖在冠 状位眶前部呈 四边形 , 而眶中、 后部呈三边形 , 结构是 及其复杂 的, 眼眶的骨
折和缺损及软组织嵌顿情况 同样非 常复杂。眼眶的结构 及病
变均为三维结构 , 因此为制订 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计划 , 手术 医生必须 有全 面的三维形 状 的概 念。而眼眶 C T扫描不 论是
维普资讯
-置 叠 圈 M i I 出cneeJ ePcFc)o1N0280出 (d1uafehePp, mdoe0s 19o50 —5 版 ea。l0 i 0 s l r V. . 0 cJT l s e i e
~ 一 一 一 一 ~
薄, 眶下沟后部也较薄 , 0 5m 仅 . m是容 易发 生骨 折 的部位 。 由于液体压力 同时作用 于软组织 , 而使软组 织嵌 于骨折处 或 嵌入上颌窦或筛 窦以 内。眶底扣压学说 认 为, 当眶缘受到钝
物 冲击时 , 眶底骨质和骨膜 向后移 位 、 变形 , 发生 眶底线状 骨 折和骨膜撕裂 , 同时将 软组 织嵌 入 。当外力作 用 消失 时 , 眶
C ' 认为是 目前 最有 价值 的检查手 I 被
打击眼眶软组织 和眶 缘 , 眶 内压 突然 升高 , 使 引起 眶壁最 薄
弱处 ( 如眶 内壁和下壁 ) 向外爆裂所 致 , 而眶缘 完整 。由于常 伴有眶 内容物疝 出或 嵌顿 可产 生复视 、 眼球 运动 障碍 、 眼球
段, 不仅 能显示 出骨折 的部 位 、 大小 、 形态 眶 内组 织变化 、 脱 出、 嵌钝情 况 、 围骨质受 伤情 况 、 周 是否视 神经管 骨折等 , 尤 其冠状扫描 可同时显示眶 四壁变化 及副鼻窦 改变。 目前 , I C' 扫描普遍是诊断 眶爆 裂性骨折 的最 好影像技术 , 了解眶 区 对 骨折范 围、 部位 、 小、 大 深度 至 关重 要 。C' 行 3个方 位 扫 I 可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导读: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

早在1889年,Lang首次报道一例由于眶底骨折引起眼球陷没和复视的病例,以后King (1944)又有报道,Smith(1957)正式命名击出性骨折(blow-outfracture)。

……1概念与发病率眼眶爆裂性骨折,有人称之为击出性骨折或液压性骨折,是眼眶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他可以单独发生,也可是复杂颜面外伤的一部分。

该病1884年就有人描述, 1957年由Smien和Regan通过尸体实验明确了机制,从而把这种由钝的外伤而引起的眶壁骨折,定名为眼眶爆裂性骨折。

大多为眶下壁,即眶底,有时合并有内侧壁。

本病并不少见,以往对本病认识不足,直至今日,仍有人将此病漏诊,或误诊为外伤后眼外肌麻痹。

随着CT、磁共振等影像技术发展,本病发现率越来越高。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体育运动伤增多,本病发生率逐渐增多。

2临床表现2·1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为本症的主要症状,也是手术的主要指征。

伤后,可立即发生,若内壁骨折,可发生水平位复视,若眶底骨折,可发生垂直位复视。

复视,可用复视像来检查,也可用Hsee屏来检查。

严重的眶壁骨折引起的运动障碍,可产生外展或上转时,眼球不能过中线。

这时,往往易误诊为眼肌麻痹。

复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由外伤所致的球后出血、水肿引起眼外肌运动障碍;可由肌肉塞入骨洞内所致,如下直肌嵌入上颌窦、内直肌嵌入筛窦而引起。

但是,从临床所见证实,真正肌肉嵌入鼻窦引起眼球运动障碍所占比例并不多。

最见的为,眶脂肪组织通过骨折部分嵌入鼻窦,从而引起眼外肌运动障碍。

眶脂肪与眼外肌之间有细小的网状纤维结构穿行,正常情况下对眼球运动不造成影响。

但当眶脂肪一旦嵌入上颌窦或筛窦,这些脂肪内的网状结构对眼外肌进行牵拉,限制了肌肉的正常运动时,可引起复视。

2·2眶下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主要为颊部、上唇、上齿龈部的麻木,感觉迟钝,因为大多数的眶底骨折,都伴有眶下沟或眶下管的骨折,影响眶下神经。

《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书出版

《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书出版

《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书出版
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
【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1页(P560-560)
【作者】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
【作者单位】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眼眶骨折是目前最常见的眼眶外伤,由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肖利华和王毅教授撰写的《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书于2014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共11章,47万字,1 000余幅精彩图片,较详细地描述了眼眶骨折(尤其是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手术治疗以及眼眶骨折术后合并症的治疗。

此书总结了作者数十年在眼眶骨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临床实践的积累,内容从临床实际出发,实用易懂、易读。

眼眶爆裂性骨折(附22例报告)

眼眶爆裂性骨折(附22例报告)

眼眶爆裂性骨折(附22例报告)
曲道飞;戚颖;曹馨元;齐屏;张小平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06(026)004
【摘要】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眶缘完整,软组织嵌顿以
及典型临床症状的一种单纯的眼眶外伤病症。

Mackenzie(1844)首先提出,Smith和Regan(1957)命名为爆裂性骨折(blowout fracture)。

由于眼眶爆裂性骨折可引起一系列眼部并发症,甚至失明,故应引起广大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现将我院眼科自1995年至今遇到的2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病人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曲道飞;戚颖;曹馨元;齐屏;张小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1
【相关文献】
1.眼眶爆裂性骨折27例报告 [J], 钱筱英;钟翔;石浔;陈蔷娟
2.眼眶容积的CT测量在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J], 赵松花;朱奇;孙绍辉;陈禹;
陈娜;王中义
3.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模拟的眼眶3D打印模型和外科种植体模型的研究 [J], 季中锟;赵云;于莎莎;赵红
4.眼眶爆裂性骨折多层螺旋CT测量眼眶容积的实验研究 [J], 倪新初;谭英;潘昌杰;李新庆;钱农
5.眼眶爆裂性骨折并发眼眶气肿一例 [J], 倪建新;唐东润;李乐平;方海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戴晓秦;林茂昌
【期刊名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年(卷),期】2000(022)001
【摘要】@@ 1889年,Lang首次报道了眶底骨折伴发的眼球内陷[1].1957年,Coverse和Smith将其命名为眶爆裂性骨折(Orbital blowout fractures)[2].【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戴晓秦;林茂昌
【作者单位】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J], 李琳;王晓岩;赵欣;王根杰
2.眼眶爆裂性骨折致复视的早期诊断及被动眼球转动训练治疗 [J], 田勇;王胜
3.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治疗体会 [J], 镡鲁滨;安增喜;于丰萁;魏淑荣
4.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J], 张昆;周振平;廖洪斐
5.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J], 张昆; 周振平; 廖洪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眶位于面中部,呈四棱锥体形,尖端向后与颅内相通,眶内包含眼球、视神经、动眼神经和眼外肌等组织。

眼眶具有保护眼球及其功能和维持面部容貌外形等重要作用。

眼眶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临床上分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单纯性眶壁骨折)和复合性眼眶骨折两大类。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指不累及眶缘而仅有眶壁发生骨折,复合性眼眶骨折是指眶缘和眶壁同时骨折。

眼眶骨折可导致眼球内陷或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功能障碍、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等。

随着外伤和交通事故增多,眼眶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

目前我国在眼眶骨折的诊疗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漏诊、误诊和误治,术前检查、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和修复材料应用等尚无统一规范,治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效果大相径庭,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现状,本学组召集我国眼眶外科专家,依据先易后难原则,根据专家多年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充分讨论,制定出眼眶爆裂性骨折诊疗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一、定义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指大于眶口的物体钝性作用于眼眶,使眶底和(或)眶内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和碎裂,但眶缘连续性保持完整,眶内容疝出至上颌窦和(或)筛窦内,导致眼球内陷和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甚至视力下降等。

眼眶爆裂性骨折根据累及的眶壁分为单纯内壁骨折、单纯眶底骨折和内下壁(眶底和内壁)骨折,单纯外壁骨折和单纯眶顶骨折极其少见,多伴有眶缘骨折,不属于眼眶爆裂性骨折。

二、临床表现眼眶爆裂性骨折发生早期,患者因眼眶组织血肿和水肿,可表现为眼球突出、上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等;随着血肿和水肿的吸收和消退,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眼球内陷和(或)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等。

1.眼球内陷和移位:眶底和(或)内壁骨折后发生眶底下移和(或)内壁内移,导致眶腔容积增大;眶内脂肪和肌肉等软组织疝出至上颌窦和(或)筛窦,导致眶内软组织体积减少;眶腔容积增大而软组织体积减少,导致眼球内陷。

眼球内陷和移位的程度与眶壁骨折范围和眶内组织的疝出程度密切相关。

2.眼球运动障碍:按病因分为限制性和麻痹性,临床上主要是限制性因素。

限制性运动障碍是由于眼外肌或其周围软组织嵌顿在骨折处或疝出至鼻窦内,对眼外肌嵌顿牵拉所致。

麻痹性运动障碍则由于眼外肌的支配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或眼外肌直接损伤引起。

被动牵拉试验可鉴别限制性和麻痹性眼球运动障碍。

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主要是单纯眶底骨折,表现为下直肌和(或)脂肪筋膜等软组织嵌顿在骨折处,眼球上转受限,被动牵拉试验阳性,一般不发生大量眶内容疝出至上颌窦内的情况。

3.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复视症状,以运动障碍方向复视最为明显。

4.感觉神经障碍:眶下壁骨折往往会损伤眶下神经,导致骨折侧下睑、面颊部、上唇皮肤和牙龈黏膜等感觉异常。

5.其他:外伤可致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损伤,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

三、检查和诊断首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排除威胁生命体征的其他因素。

1.眼科检查:包含视力、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情况外,尚需进行下列检查:(1) 眼球运动检查;(2) 复视分析;(3) 眼球突出度测量;(4) 被动牵拉试验。

2.影像学检查:CT 扫描是检查眼眶骨折首选的影像检查技术,包括水平位、冠状位及三维重建。

水平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眶内壁骨折,内直肌向内移位以及内直肌及周围软组织疝出至筛窦内的情况;冠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眶底骨折,下直肌和眶内软组织嵌顿或疝出至上颌窦内等情况。

三维重建有助于区分眼眶爆裂性骨折和复合性骨折。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CT 表现:(1) 眶底骨折,软组织和(或)下直肌嵌顿于骨折处或疝出至上颌窦;(2) 眶内壁骨折,软组织和(或)内直肌移位疝入筛窦;(3) 内下壁骨折,软组织和(或)眼外肌疝入筛窦和上颌窦。

3.诊断:依据外伤史、临床表现和CT 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目的是复位嵌顿在骨折处和疝出至上颌窦和(或)筛窦的眶内容物,修复眶壁缺损,消除或改善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矫正眼球内陷和移位。

1.药物治疗:适合于CT 扫描显示眼外肌和眶内容物无明显嵌顿或疝出,眶壁骨折和缺损较小,眼球内陷和复视不明显的患者。

外伤早期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大多数眼眶爆裂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外伤后2-3 周内施行的手术为早期手术,4 周以后为晚期手术,推荐早期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的优点:(1) 可使嵌顿、疝出的软组织和眼外肌尽早松解,避免和减轻组织的肿胀、粘连、缺血、瘢痕形成和坏死萎缩;(2) 可将眶底骨折时受压迫的眶下神经松解减压,有利于眶下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的恢复。

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施行被动牵拉试验,松解拉出嵌顿在骨折处的下直肌和(或)脂肪筋膜等软组织;如果牵拉试验后仍有软组织嵌顿和眼球运动受限,则应尽早手术。

手术适应证:(1) 复视持续存在;(2) 被动牵拉试验阳性,CT 扫描显示软组织和(或)眼外肌明显嵌顿或疝出;(3) 大于2 mm 的眼球内陷或眼球移位。

手术人路:常用手术入路为下睑结膜入路和泪阜结膜人路,下睑睫毛下皮肤人路。

软组织复位和骨折暴露:暴露眶下缘骨膜,切开骨膜,沿骨膜外间隙向深处分离,注意保护下斜肌。

切开泪阜结膜后向内下方分离暴露泪后嵴下方的眶内壁骨膜,切开骨膜向深处分离。

暴露出骨折前缘后,仔细分离,复位嵌顿和疝出的软组织,骨折处软组织回纳眶内后,暴露整个骨折范围和骨折孔的所有边缘。

取出骨折碎片,注意副鼻窦黏膜的保护。

对于眶底和内壁深部的骨折,建议应用内镜系统,在内镜下进行分离和复位。

眶壁缺损修复:依据眶壁缺损的大小,修剪和塑形修复材料使之适应眶壁缺损的大小和形状。

直视下于骨膜外间隙放置修复材料,使之覆盖骨折缺损区域,且没有压迫软组织,固定修复材料。

观察眼球突出度,一般要求术眼比健眼突出2 mm。

如果仍残留眼球凹陷,则在覆盖眶壁缺损的修复材料的内侧再植入一块修复材料以补充眶内容,矫正眼球内陷。

对于眶壁深部的骨折建议在内镜下将修复材料覆盖骨折边缘骨壁固定。

关闭切口前施行被动牵拉试验,确保没有软组织嵌顿。

术后处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观察患者的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和复视情况。

对于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患者,教会患者眼肌运动训练,术后第2-3 天开始要求患者进行眼球向上、下、左、右4 个方向运动训练。

随访: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和1 年复诊,观察视力、眼球运动和复视情况、眼球突出度等;复查眼眶CT,明确植入材料的部位和骨折缺损修复情况。

五、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的并发症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残留眼球内陷、眼位异常、面中部麻木、切口瘢痕、下睑退缩、植人物移位和感染、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等。

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是眼眶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指术前没有、术后发生,或术前存在、术后加重的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

术中损伤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软组织嵌顿未完全解除,眶内软组织纤维粘连和瘢痕形成,眼球位置异常,充填材料卡压眼外肌或其周围软组织等原因均可造成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的发生。

依据CT 扫描、被动牵拉试验、复视和眼肌运动检查等结果,选择处理方案。

若无明显眼外肌嵌顿因素,指导患者积极进行眼肌运动训练,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则大多数患者复视将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若存在眼外肌严重嵌顿和卡压等现象,可根据复视的轻重程度考虑重新施行眼眶手术。

对于6 个月到1 年后仍有明显复视症状的患者,可行眼外肌手术。

残留眼球内陷是眼眶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眶壁缺损未能完全修复,充填材料的位置不正确和移位,或充填材料的量不足以矫正骨折所致的软组织萎缩。

如果残留眼球内陷大于3 mm,可考虑再次手术矫正。

视力下降和(或)丧失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原因为:术中直接损伤视神经,术后眶内出血和软组织肿胀致眶压增高,植人材料压迫视神经等。

视力损伤的处理方法:术中密切观察瞳孔,一旦瞳孔变大,应立刻停止操作,对症处理;眶压增高引起视神经或眼球供血障碍等原因,应及时处理血肿和肿胀;材料压迫原因,及时取出材料或调整材料位置。

眼眶植入材料排异、移位、囊肿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

目前常用的眼眶修复材料主要是人工材料,不能吸收和降解,植入眼眶后长期存在,不能和组织完全融合,可能发生材料排异、移位、囊肿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

依据情况对症处理,严重的材料排异和移位,需要手术取出材料,然后应用新材料修复眶壁缺损。

发生囊肿形成时,手术摘出囊肿,必要时更换材料。

一旦发生感染,需要手术取出植入物。

形成共识意见的专家组成员:范先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组长、执笔人)肖利华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李冬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孙丰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叶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以下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于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卢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田彦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许雪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吴文灿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何彦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宋维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张艳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林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周善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陈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杨华胜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项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钱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秦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崔极哲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潘叶天津市眼科医院廖洪斐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魏锐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眼科文章摘自《中华眼科杂志》2014 年8 月第50 卷第8 期P624 - 6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