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王熙凤的人生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凤姐的人生悲剧

初中阶段就已经读过了《红楼梦》,它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悲剧,家族衰落的悲剧,儿女情长的悲剧,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剧。

众所周知,曹雪芹一生经历了由钟鸣鼎食、风月繁华向茅椽蓬牖、穷愁潦倒的转变过程。因此他在《红楼梦>>里一方面揭露了封建主义制度的罪恶及其衰亡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为它的衰亡唱出了一曲哀音颤抖无尽的挽歌。曹雪芹对祖上荣耀的追怀,对昔日花柳繁华生活的留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补天”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隐寓于“女娲补天”的故事之中。写在了冠首全书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曹雪芹的补天之志寄寓何人之身?毫无疑问,此人就是王熙凤。

文章对悲剧人物“凤姐”这一形象的塑造让人觉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她还是逃不出悲剧的结局。

我对凤姐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觉得她是个有才能的女子,是贾府的当家的。渐渐地,发现她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大蛀虫,贾府的银库一天天亏空,而她的小金库却日见其增。随着贾府的败落,凤姐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悲剧结束。

王熙凤生来聪明,简直是“太聪明”了,周瑞家的说她“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但她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才真正培育了她的才千。她虽然取了个学名,但不识字,这限制着她的聪明才智的发展,却也使她的才干向另一方面发展。她是贾府的实际当权派。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为所欲为。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她的显著特点就是“弄权”,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十足表现出剥削阶级的权欲和贪欲。王熙凤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阶级。“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不光是王熙凤的个人命运,也是垂死的封建阶级和他们所代表的反动社会制度彻底崩溃的形象写照。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两句道出了正在走向没落的一切反动阶级的共同规律。王熙凤是四大家族中首屈一指的“末世之才”,在短暂的几年掌权中,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制造了许多罪恶,直接死在她手里的就有好几条人命。但这一切只不过为她自己的最后垮台准备了条件。

太虚幻境薄命司簿册王熙凤页一上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它预示着王熙凤的两方面的悲剧,其一是有使人爱慕的才干的女子在“末世”的悲剧,其二是妇女的婚姻悲剧。

她的悲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获罪离家,与宝玉同淹留于狱神庙,原因不外乎她敛财害命等缺德事的被揭露。如对“弄权铁槛寺”、逼迫一对未婚夫妻自尽、自己坐享三千两银子一节,脂批就指出:“如何消缴,造业者不知,自有知者。”“后文不必细写其事,则知其平生之作为,回首时无怪乎其惨痛之态。”离家在外期间,刘姥姥还与她在“狱庙相逢”。

二、在大观园执帚扫雪。这当是她获罪外出,经一番周折,重返贾府以后的事。脂批说过:怡红院的穿堂门前,将来“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

三、被丈夫休弃,“哭向金陵”娘家。从第二十一回脂批看,她发现丈夫所私藏的多姑娘头发之事是一个导火线,丈夫借此闹翻,将其休弃,那时凤姐“身微运蹇”,只能忍辱,这与“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时的“阿凤英气”有天壤之别。所以后半部那一回的回目叫《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四、回首惨痛,短命而死。尤氏对凤姐说:“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脂批:“此言不假,伏下后文短命。”

另外,王熙凤的命运悲剧里又笼罩着一种宿命论的思想。尽管王熙凤“从来不相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但是到后来不得不感到“阴风”侵骨,死鬼哭嚎。贾母曾感叹:“我虽疼她,我又怕她太伶俐聪明,也不是好事,怕活不长。”如果说,黛玉、迎春等人的“薄命”有着她们自己身病心痛或者软弱可欺的主观因素的话,那么王熙凤的早夭则实在是冥冥之中那无法抗拒的命运力量的操纵!所以作者一方面赞叹其才,另一方面又痛惜其命,充分表现了他那种人生社会体验的矛盾与痛苦,痛定思痛,顿然“彻悟”: “叹人生,终难定。”“因缘命定,天数难违。”这不仅是对王熙凤悲剧命运的痛苦终结,也是作者人生体验的彻悟。

王熙凤的一生,虽然寄寓了作者的“补天”思想,是贾府不可缺少的支柱。但她作为一位统治者,其反动性、腐朽性又从内部腐蚀着这个家族,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这样就注定了作者“补天”之志的破灭。

总之,“凡鸟偏从末世来”,在王熙凤的命运悲剧中,作者始终把她依附于家族、社会末世的衰落之上,这样使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她虽是一只雌凤,却英风俊骨,威重令行,寄寓作者的“补天”之志,但由于“冰山”的消融,和其自身的放纵、残酷又造成了作者“补天”之志的破灭。痛惜无奈之余,彻悟人生之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必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所以王熙凤一生的命运又充分体现了作者那色空观念和宿命论思想。

王熙凤的命运不像“金陵十二钗”的其他女子那样,家族衰,她们悲,家族兴,她们也悲,而凤姐的命运是与家族兴衰同呼共吸的。一方面家族的衰落、社会的崩溃决定了王熙凤悲剧命运的形成.另一方面王熙凤命运的发展线索又集中体现了家族,社会败落的全过程。所以说,她的悲剧反映了家族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

总之,凤姐的命运注定是以悲剧为结尾,不是世人可以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