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研究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研究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是汉语语法重要的构成部分,其特点表现主要如下:
一、数量特点。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一般只有三个:我(wǒ)、你(nǐ)和他(tā)等。
而现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有七个:我(wǒ)、你(nǐ)、他(tā)、她(tā)、它(tā)、我们(wǒmén)和你们
(nǐmén)。
二、形式特点。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一般是单字,没有后缀,也没有复合形式;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可以有“我们”、“你们”这样的复合形式。
三、用法特点。
古代汉语中,单词表达时人称代词还必须加上具体的姓名;而现代汉语中,这类人称代词可以作单独的句子结构出现。
四、性质特点。
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一般为容易理解的名词;而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多是瞬时动词。
总之,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只有三个,精简,没有复合形式,使用比较简单,并且是容易理解的实词,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数量多,后缀有所增加,使用更加复杂,而且多是及物动词。
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语义角色标注的优缺点:能够全面揭示句子中的语义关系,但标注 过程需要人工参与,成本较高。
第一人称代词的语义角色标注示例
标注方法:使用语料库技术对古汉语第一 人称代词进行语义角色标注
古汉语语料库的选择和特点
选择依据:语料库的规模、语料的代表性、语料的可获取性
常用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混合语料库
语料库特点:全面性、客观性、可重复性 语料库的作用:为语言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资源,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和完善
语料库的标注和处理技术
标注方法:采用分词、词性标注、句法标注等标注方法对语料库进行标注 处理技术:包括去除停用词、词干提取、词性还原等技术,以提高语料库的质量和可用性 工具使用:可以使用开源工具如StanfordNLP、Spacy等对语料库进行标注和处理 标注规范:应遵循统一的标注规范,以确保语料库的质量和可比性
语义角色的层级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关系等 语义功能分析:施事、受事、起因、时间、工具等
06
结论和展望
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结论
结论:基于语料库的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我们发现古汉语第一 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
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演变过程及 其与其他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分析。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探究第一人称代词的语义网络和语境关联,为古汉语语言学研究和 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05
基于语料库的语义角色标注和分析
语义角色标注的方法和工具
语义角色标注的定义:对句子中的词语关系进行标注,明确词语之间 的语义关系。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重点:所有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一人称代词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面的例子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在许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例如: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见其入”等於说不见师之入;“其入”是名词性结构作“见”的宾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其负大舟”等于“水之负大舟”,是名词性结构作“无力”的主语;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译为“他”、“她”、“它”;也就是说,这样的句子,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把偏正结构译为主谓结构,但是,我们不能根据译文来分析古代的语法结构;从语法结构上看,正如这些地方的名词必须认为是定语一样,“其”字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後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如“其负大舟”或宾语如“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这是古今语法的一个不同之点;中古以後,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以上是本教材的观点;但是下面的句子似乎与此说法相悖,“其”其实可作主语;如:绛无贰志,事君不避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左传·襄公三年“其”指代魏绛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战国策·楚策“其”指代楚王新纳的美人因此,上古汉语第三人称“其”的语法功能应该改为“一般只作定语”比较合适;“之”和“其”虽然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称对话人;也就是说,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有时活用为第二人称;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免之”的“之”,说话人知罃自称;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莫之继也”的“之”,指称赵盾;“则子继之”的“之”,士季自称;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除了“其”“之”外,还用“彼”;它本来是指示代词,但有时也用来称代人;如: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总之,上古的第三人称代词基本上都是借用别的词类来充当,而且用法也比较特殊;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到六朝时才出现,最早是用“伊”和“渠”;现在的闽方言仍保留着“伊”,粤方言则保留着“渠”;如:伊必能克蜀;世说新语·雅量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至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其字则古已有之,但却是一个旁指代词,意思是“别的”、“其他的”;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到了唐代,“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如: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渔父词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霍小玉传而表示女性的“她”,本是“姐”的异体字,见于玉篇,“五四”时期,由于刘半农的倡议,后用以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刘半农她字问题:“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其要的,我们能不能就用‘她’字”关于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是单复数同形的;因此在具体的句子中,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人称代词的问题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了第一人称,尊称代替了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例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以上是尊称;此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例如:文倦於事,愦於忧,而性懧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於先生;战国策·齐策四以上自称其名;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以上称人之字;总的来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少些,有两个原因: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2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二指示代词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是”“此”“斯”“兹”“彼”、“夫”、“之”、“其”、“若”、“尔”、“然”等;1、是、此、兹、斯这四个是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些”等;其中“此”的指示性最强,与远指代词“彼”相对,是真正的近指代词;“斯”有些近似远指代词的“夫”,指代性比“此”轻;“兹”出现得早,甲骨文中就有,本来是远近不分的,是个泛指代词;“是”更多的是用在承前指示中,用于复指;例如……:2、彼、夫这两个是远指代词;如: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上“彼”的指示性很强,后来发展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差不多完全等於现代的“他”或“他们”;例如: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但是,“彼”字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由於它表示远指,所以它又常常带着轻视的意味如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意即“那人哪那人哪”不加以评论;,可见“彼”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所以古代汉语里一般不用它来表示“他”或“他们”的意义;“夫”的指代性较轻,翻译时往往不必译出;用在句首时,往往虚化为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实这种句首语气词“夫”还仍然带有指示性质,因此语气词“夫”和指示代词“夫”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3、之、其“之”是一个泛指代词,“其”是一个特指代词;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于归:出嫁;这种“之”既非远指,又非近指,杨树达称为泛指代词;这种“之”只作定语和宾语,不作主语;“其”是和“之”相对的一个代词,相当于“那个”、“那种”,用作定语;如: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4、若、尔、然“若”常作定语;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孟子“然”和“尔”字,经常用作句子的谓语;略等於现代汉语的“这样”、“那样”;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单说“然”字,是应答之词,表示“是的”、“正是这样”;例如:王曰:“然;”孟子,梁惠王上这三个指示代词和前面八个指示代词的区别在于:前面八个是体词性的指示代词,而这三个是谓词性的指示代词;体词性指的是名词、代词等;谓词性包括形容词和动词;所谓体词性的指示代词,就是说它们具有形容词或动词的性质;5、无定代词“或”和“莫”a.“或”字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字通常用来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语;例如: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代词,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作“有人”;b.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例如: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c.在古代汉语里,常常用两个以上的“或”字,前後相应,以表示列举;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如: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这种用法的“或”字并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译为“或者”,这是应该注意的;“莫”是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在先秦汉语里,“莫”字一般只用作无定代词,偶尔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如: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汉以后,发展成为禁止性的否定副词,相当于“不要”;如: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莫”字问题在“否定句否定词”一节中讲过,可参看;三辅助性代词“者”字和“所”字“者”字和“所”字在有的语法书中把它们叫做助词;但是这两个词有一定的称代作用,因此从马建忠开始,许多语法学家就把它们归到代词中;不过这两个词作为代词,又与一般的代词有所不同,它们虽然都有指代作用,但又不能独立用作句子成分,而必须与别的词结合,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才能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辅助性代词或特殊指示代词;一、“者”字“者”字作为特殊指示代词,主要有两个作用;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後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有时候,“者”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後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例如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种“者”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译作“……的”,但是古代汉语的“者”并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勇者”固然可以译作“勇敢的”,但是现代还可以说“勇敢的人”,而古代却不能说“勇者人”;现代能说“谁的”、“我的”、“木头的”之类,古代的“者”字没有这种用法;2.“者”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後面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即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情,或者几样东西;“的”字没有这种用法;例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四者”指代鳏寡独孤四种人;“者”字除了作为特别指示代词外,还可以作语气词,附此简单说明:1.语气词“者”字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後面表示提顿,在古汉语通论七里已经说过;这种“者”字又常常用在“有”字的宾语後面,和“有”字及其宾语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下文的主语“有”字的宾语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语;例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2.“者”字用在时间词“今”“昔”等字的後面,例如: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战国策·燕策二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檀弓下3.语气词“者”字又常常用在假设分句或结果分句的後面表示停顿;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假设分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结果分句二、“所”字“所”字作为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以下用法:1.它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三这种“所”字词组译成现代汉语有时候可以简单地作“所……的”,但是古代汉语的“所”不等於现代汉语的“的”,因为这两个字的性质和用法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与及物动词结合以後“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有两点:a.位置不同:“所”字放在动词前,“者”字放在动词后;b.指代不同:“所”字表示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受事者、被动者,例如“所食”指代“食”的对象,意即吃的东西;“者”字表示行为的主动者,是施事者,例如“食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意即吃东西的人;再比较: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我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2、“所”字和“者”字结合,构成“所……者”的格式,表达的意思与“所”字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如“所食者”就是“吃的东西”,但加了“者”,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更加明显了;这种结构中“所”字和它所带的动词是“者”字的修饰语,“所”的指代性减弱,它的作用在于使后面的“者”字由表示行为的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如: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3、由於“所”字和动词结合以後组成的词组带有名词性,所以能够被定语所修饰通常用介词“之”字为介,例如“所食”可以扩展成“民之所食”;又如“曾西之所不为”“君之所知”“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等等;“其”字代替一个名词加“之”,所以也能做“所”字词组的定语,例如“其所憎”“其所爱”;4、“所”字词组虽然带有名词性,但是离开上下文,它本身一般不能明白表示是人还是事物,更不能具体表示是什麽人、什麽事物;因此还可以在动词後面再加名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让“所”字结构放在前面作定语修饰它,如“所食”可以扩展为“所食之粟”;归纳以上“所”字的用法,有四种形式:1、所+动词如:所食2、“所”字结构+者如:所食者3、修饰语+之+“所”字结构如:“民之所食”或“民之所食者”4、“所”字结构+名词如:民所食之粟5、“所”字又常常用在介词“从”“以”“为”“与”等字的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它们所表示的是:行为发生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字和介词以及介词後面的动词或动宾词组相结合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示剑从坠的地方;这种用法似乎比较特殊,其实应该说这也是上古汉语“所”字的基本用法;後来介词的运用日益普遍,出现了“所从……”“所以……”“所为……”“所与……”等等,但是这种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被这类新兴的结构所代替,所以我们在同一篇作品里既可以看到“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的说法,又能看到“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的说法;这里特别说明一下“所以”的用法;在古代汉语里,“所以”主要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比较具体,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说明“怎样”;例如:吾知所以拒子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个意思比较抽象,说明“为什么”,大致相当于“导致……的原因”,它用在上半句的主谓语之间,提出需要说明原因的事情,下半句解释原因;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第二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还沿用,有时也说成“之所以”;例如:我所以对他比较熟悉,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他之所以会出差错,是因为不专心;现代汉语的“所以”除了沿用这种用法外,“所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而不是“所”加介词,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所以”去硬套古代汉语的“所以”;6、在上古汉语里,“所”字还可以用在某些带有形容性的词语前面,指代描述的对象;这样组成的词组也带有名词性;例如: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墨子·公输“所不足”指人民而言,“所有余”指土地而言;但是这种用法在古书里并不常见;7、在古代汉语里,我们常常见到“有所……”“无所……”“何所……”的说法;“有所……”“无所……”是动宾词组,“所”字词组用作动词“有”或“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词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何所不容”就是“所不容者何”;这种说法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何所不容”意思是“无所不容”;8、在古代汉语被动句中也用“所”,不过这种“所”已经虚化,失去了指代性,在被动句中表示动词用于被动,明确句子的被动性;这种“所”有人称为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有人称为表被动的助词;。
古汉语代词研究综述
古汉语代词研究综述
古汉语代词研究是对古代汉语中的代词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领域。
代词是一类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起到指代的作用。
在古汉语中,代词的形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对古汉语代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和句法结构。
1.代词的形式:古汉语中的代词形式相对较少,常见的有“之”、“兮”、“尔”等,而且它们的使用和含义也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研究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探讨了这些代词的具体用法和特点。
2.代词的功能:古汉语代词的功能主要是指代,即代替一些名词或名词短语,起到指示或代称的作用。
研究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察,分析了代词的具体用法和语义特征。
3.代词的句法角色:古汉语代词在句法结构中有着特定的句法角色。
研究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语法分析,研究了代词在主语、宾语、定语等不同句法角色中的使用方式和特点。
4.代词的语用功能:古汉语代词在语篇中还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研究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语用分析,研究了代词在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语用作用和表现。
综上所述,古汉语代词研究主要涉及代词的形式、功能、句法角色和语用功能等方面。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汉语代词的特点和使用规律,为研究古代汉语语法和句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
• (一)《左传》指称当面的对话者用“吾子”, 不说“我子”。例如:
• 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 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左传:成公二年)
• (二)“我”可以用于表达话题或焦点。例如:
•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 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 “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左传:宣 公十四年) •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公孙丑上) •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
1. 直指功能 。先介绍一个概念 “直指语” (deixis),直指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直指语是最能够反映语言结构与语境关系的成分。 直指语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空间直指语,如 “这、那”;一类是时间直指语,如“现在、昨 天”等等;一类是社会直指语。人称代词可以算 作社会直指语,它们与交谈双方有关。 • 2. 评价功能。所谓评价功能,就是人对物、 对所说的一段话的主观态度,(主观性)积极/消 极、正面/负面、喜爱/厌恶、讽刺等等。代词的使 用与人的主观态度有一些联系,所以考察代词的 主观性,具体地说就是要看一看代词出现的这段 话是什么场合、谈论什么内容。
• (三)说话者表述一段话的时候,“我”所在的 句子往往是说过去或将来的情况。例如: • 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 见,夷子不来!”(孟子:滕文公上) •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论语:为政)
• 罗端(2009)认为说话者用“我”表示一种“身 份隔绝”,他把自己看成和当时、当地不同的对 立角色。这种看法是很深入的。有的学者说“我” 的作用是与“非我”对比,有强调的意味。这种 看法也是对的。例如《论语· 宪问》:“赐也贤乎 哉?夫我则不暇。”
上古代词发展情况
上古汉语代词(人称)的发展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我、余、朕(甲骨卜辞)、吾、卬、台、予(周代产生)。
它们在语音上分为两个系:(一)[ŋ]系吾[ŋai] 我[ŋa] 卬[ŋaŋ](二)[d]系余予[djia ] 台[di∂] 朕[d‟i∂m ]我:甲骨卜辞常见,周秦两汉典籍中应用亦极为普遍,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
吾:不见于甲骨卜辞,《诗经》虽然有“吾”字,但是不作人称代词讲。
《诗经·商讼·长发》:“韦顾既伐。
昆吾夏桀。
”郑玄笺:“顾、昆吾,皆己姓也。
”“吾”和“我”不同,只用作主语和定语,只有在否定句里才用作宾语,出现在动词前面。
它们在上古并存,用法略有不同。
汉代以后,两者在口语中逐渐合一,书面语里“吾”用得少了。
余、予:这两个词的读音和用法都同。
“予”是后起的(周代)。
它们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朕:从商代卜辞到周秦两汉,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趋势,多数作定语,少数作主语。
春秋以后,“朕”北方话渐渐不用,而在继承殷文化的楚方言里还保存着。
“朕”在先秦没有尊卑的分别,秦始皇26年制定“朕”为天子自称,臣子不能用。
(2)第二人称代词:女、乃、尔、而、戎、若上古汉语有6个第二人称代词,“女、乃”是商代流传下来的、“尔、而、戎”是周代产生的。
“汝、女”音义并同,是同词异字。
女、汝:主要作主语、宾语、定语,偶尔作谓语。
在先秦典籍里,金文、《诗经》、《论语》、《左传》用“女”,《尚书》用“汝”,《荀子》、《庄子》等两字并用。
汉以后一般用“汝”不用“女…。
大约因为妇女的“女”是常用词,为求区别,故借用汝水的“汝”来代替,一直沿用到中古以后。
尔:可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尔”用作定语较多。
而:只用作主语和定语,不作宾语。
若:不见于《诗经》、《书》、《左传》、《论语》、《孟子》等书,但是《墨子》、《庄子》等书里较常见。
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若”又可作第三人称。
乃:见于商代的卜辞,用作定语。
上古人称代词研究
110上古人称代词研究■牛 晗/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上古人称代词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有不少学者对此作出相关论述,但只是针对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或是第二人称代词作单个论述,至今没有对人称代词的系统、完整的论述。
本文在先贤研究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概括,对各人称代词之间的发展联系,句法成分、称数做总结性论述。
关键词: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一、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朕、台、余(予)”,在上古汉语的使用中频率有高有低,也呈现出不同的句法功能,这些词中的几个词之间用法有所不同,但从上古音的发音部位看,却有相同的归属。
本文根据上古音的联系,将第一人称代词进行分类,分别叙述如下:(一)我、吾“我”在上古属歌部疑母,“吾”属鱼部疑母,鱼歌通转。
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作定语时意义为“我的”。
例:(1)甲辰卜,争贞:我伐马方,帝授我祐。
(主语)(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定语)“我”字在称数方面表示复数时,其意义为“我们的”,但从今天“我”的语法意义来看,我多用于单数意义,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发展过程中复数含义逐渐减少,单数意义占据主要地位。
“吾”大约出现于西周,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提到甲骨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鱼”(鱼部疑母平声)假借为吾,“吾”属鱼部疑母平声字①由此看来,鱼、吾古音相通,按照上古表示第一人称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确定鱼、吾属于古同源词。
“吾”可作主语、宾语,但吾字作宾语是有条件限制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说:“在先秦时代,除了否定句在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情况下,“吾”字不用作宾语,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少数例法”②因此,否定句式对于吾字作宾语而言,是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我们在判断吾字语法成分时切忌以是否为否定句式判定吾的语法成分。
例:(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主语)(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
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一、一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一人称代词主要有“余”、“吾”、“吾辈”等。
1.“余”:在古代汉语中,一人称代词“余”用于表示说话人的自称,常用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表示一种自谦、谦虚的语气。
示例:余人也,无品财宠,特甘愿待我科。
王夫之《世德歌》2.“吾”:又称“卬吾”,也是一人称代词,用于表示说话人,比较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历史书籍中,也常用于古代电视剧和影视作品的对白中。
示例:吾儿正好年纪,宜当正名。
《汉书·文帝纪》3.“吾辈”:古汉语中常用的复数一人称代词,表示说话人和他人的集体,用于表示自己和同伴、同辈的身份。
示例:吾辈学生,岂能曲从寡头乎?陈寅恪《建设和非建设问题·从实事求是看》二、二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尔”、“汝”、“卿”、“君”等。
1.“尔”:二人称代词,常用于歌颂、恭维、劝勉等语境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示例:尔祖,惟德,孙后之君。
《孝经》2.“汝”: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二人称代词,表示对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示例:汝乃夫差之臣耶?,《楚辞·天问》3.“卿”:古代用于对朝廷官员的尊称代词,用于表示对方的尊贵地位。
示例:卿来何迟?《史记》4.“君”:常常用于注重礼仪和尊敬的场合,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意。
示例:君君,何为者?《诗经·周南·关雎》三、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三人称代词主要有“彼”、“是”、“之”等。
1.“彼”:表示与说话人和对方都不相关的第三人称,用于表示离说话人和对方较远的人或事物。
示例:彼地,与此相去甚远。
庄子《逍遥游》2.“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三人称代词,用于表示离说话人和对方较近的人或事物。
示例:是何人也?《论语》3.“之”: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与说话人和对方都不相关的事物。
示例:是二者者,之菑露也。
《庄子·列德》以上是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一些研究内容,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差异,但在古代文献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
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
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胡伟1,张玉金2(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作者简介:1.胡伟,男,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2.张玉金,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它们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人称碟词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极少出现,“汝”、“乃”表示单数,“尔”为复数。
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为单数。
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
战国时期,“女(汝)”、“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基本为单数。
秦至汉初,“若”、“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尔”只指称单数。
西汉中晚期,“汝(女)”、“尔”、“若”、“而”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为单数。
关键词: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xx(20xx)04-0045-06人们对于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比较多。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我们发现,由于上古时间跨度很大,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也不是静态的,它在不同时期展示出了不同的面貌。
一、殷商时期卜辞中第二人称代词有“汝”、“乃”、“尔”三个。
由于文献体裁的限制,第二人称代词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极少,“汝’仅出现4次,“乃”和“尔”各出现两次。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对殷代第二人称代词系统的面貌进行全面细致的描绘。
“汝”在单复数上有没有限制?周生亚、李曦认为没有;赵诚把卜辞中的“汝”都译为“你”或“你的”,可能他认为“汝”表示单数。
我们认为赵诚是对的。
“汝”既为代词,那么“汝一人”应该跟“余一人”相对。
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人称代词研究综述汉语历史语法发展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早期古汉语,公元前11和10世纪中国古代文献和碑文语言;晚期古汉语,公元前4和3世纪诸如《孟子》和《左传》等古典作品的文学语言;后汉语,从公元前3世纪前后文字资料中取样;最后,现代汉语,乃当今中国的正式语言。
代词研究作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可以根据这四个阶段分别研究。
一、汉语代词的系统问题根据美国学者屈承熹先生的观点,早期古汉语人称代词只划分了两种人称,即第一人称(余、予、我)和第二人称(汝、女、乃),不存在第三人称代词。
当句子需要第三人称时,前指代词(其、之、厥)可填补空缺;此外,前指代词也可替代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以避免重复,且早期古代汉语代词也无性或数的区别。
然而,代词的用法有些不规则之处,当“之”为强调而被前置时,其位置让于“其”(Dobson,1962)。
在第一人称代词其同谓限定作用的位置上,可使用“我”和“余”中任何一词,而不顾及其所属之格。
关于“其”是主格形式还是属有格形式的问题,尚存在某种分歧。
周法高视“其”为“厥”的变体,虽说他认为两者都有气历史派生形式。
但Dobson认为在从早期古汉语想晚期古汉语发展过程中,代词系统曾发生过几项重要变化。
在第一人称中,新形式“吾”取代了属有格“我”和主格“余”,而曾为属有格代词的“我”转移到宾格用法上,在第三人称中“其”的主格用法完全消失,转用属有格,取代了早期古汉语的“厥”。
“尔”代替了早期古汉语第二人称“乃”,并包含了主格和宾格的复数含义,把“汝”限制在其单数功能上。
早期古汉语与晚期古汉语代词系统间的最显著差异,清楚地体现在晚期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的数量区分上。
晚期古汉语代词如同其早期古汉语对应词在用法上也有若干不规则之处。
“我”仍可用于属有格,与早期古汉语相同,但复数形式用的比单数形式多。
“我”亦可用于主格,但只是为简略之目的。
当“吾”处于否定句动词前位置时,则以“我”代之,这类同于早期古汉语为强调前置的“之”。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朱红【期刊名称】《励耕学刊(语言卷)》【年(卷),期】2016(000)002【摘要】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两个角度梳理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建议。
%The study of the person pronouns in Ancient Chinese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academia. This paper mainly outlin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e past century to form the view of handed-down documents and unearthed documents; points out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series of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advice for future effective research on the person pronouns in Ancient Chinese.【总页数】9页(P311-319)【作者】朱红【作者单位】121000 辽宁锦州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J], 严晨2.上古汉语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其”--以《庄子》中“其”的用法为例 [J], 段兴臻3.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形态”现象及相关思考 [J], 姚振武4.藏缅语人称代词格范畴的类型分析——兼以反观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格范畴 [J], 戴庆厦;王洪秀5.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句法功能 [J], 张艳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摘要: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数目很多,而且十分讲究格的形式,并且在使用中没有单数复数的差别;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简单明了,清晰易懂。
在考察了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的大量用例之后,又结合近、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比较分析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追溯现代汉语称代系统的源流发展,可以说明现代汉语对上古汉语称代上的继承性。
关键词:上古汉语;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特点;差异在阅读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会碰见名目繁多的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它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的显著差别上,上古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和现代汉语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
人称代词就是上古汉语语法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
笔者在比较了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后,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从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开始说起,比较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差异,从而得出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同时看出了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继承,这些方面不仅是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认识,也是我们汉民族共同语发展到现在仍然蓬勃向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一、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简要介绍不同的用字是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称代词最大的差别。
在第一人称代词中,现代汉语只说“我”,而上古汉语除了“我”外还会使用“余、予、吾、台、朕、■”这些字。
再看第二人称代词,我们现在只说“你”(敬称用“您”),而上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尔、汝、女、若、而、乃”。
最后看第三人称代词,现在我们用“他、她、它”,上古汉语中只有借代第三人称的词,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现在用“我”,可以做主语、宾语,没有格位。
但是第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时代使用情况很复杂。
“■”字只在《尚书》、《诗经》中出现,《论语》、《孟子》就不再使用了,所以我们将它看成是古语词。
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考察汉语史稿
第二节动词的发展∙一、动词发展的一般概貌∙1.上古汉语时期∙动词是表示人物行为、心理活动的词,甲骨文时代,动词几乎全是单音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
例如:∙1.王勿鱼,其守。
(佚存656)∙2.贞:我不其受年?(粹868)∙先秦时代,动词的发展仍很缓慢,其基本的句法功能仍是在句中作谓语,没有时体区别,动作发出是由副词、时间词、语气词和上下文来表示的,如:∙3.齐师伐我,公将战。
(《左传·庄公十年》)110"4.今日病矣,予助..."∙4.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公孙丑》)∙同时,此一时期的动词也兼有了作状语或定语,对动词或名词起修饰作用的功能。
∙5.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
(《左传·哀公十六年》)∙6.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周南·汉广》)∙2.中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动词发展主要表现在时体范畴的产生。
此一时期,动作完成、持续、过去或经历都产生了一定的表达形式。
地、底、得、着、了、过产生,关于此一问题,我们把它放在后面一部分内容中来说。
111"3.近代汉语时"∙3.近代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动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古开始出现的时体范畴系统化,逐渐发展完备。
∙3.1完成体形式有所增加∙“了”已普通用来表动作的完成,“讫”、“已”、“却”也虚化为时体助词。
但“了”取得了占绝对优势地位,取代了其他助词。
∙3.2动词重叠式的发展和时体的发展∙上古汉语中已经有了动词的重叠,如言言、语语、行行、去去、飞飞。
∙但它们与近代汉语中动词重叠表短态完全不同,如:112"1.其母看看将死,..."∙1.其母看看将死,叫声动地。
(变文卢山远公话)∙2.如来斋时已到,转转即是日高。
(难陀出家缘起)∙“看看”、“转转”均是表即将之意。
∙另外,近代汉语中还出现了用动量词表短时体,如:问一问、喝一喝、拂一拂、推一推、闲走一闲走,此“V—V”式;∙相了一相、量了一量、摸了一摸,此“V了—V”式;∙奈他一奈、瞅你一瞅、捉弄他捉弄,此“VO—V”式。
上古汉语中的远指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10页
上古指代词的强调式和弱化式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潘悟云上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从指别词变化过来,所以我们把代词与指别词合在一起讨论,通叫作指代词。
一、上古汉语指代词的强调式。
上古汉语的一些指代词分别出现鱼部* 和歌部* 两种读音:其中只有“尔”的主元音为e。
“尔”东周以后有“如此”的意思,如《论语·述而》:“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云尔”就是“如此说”的意思。
《世说》:“謝仁祖年八歲,謝豫章將送客,爾時已神悟,自參上流。
”“爾時”就是“此时”。
“尔”作代词用时,也逐渐变作暱称,暱称有近义。
《魏书·陈奇传》:“游雅常眾辱奇,或爾汝之。
”可能是“尔”的近称近指意义,使它的元音变作e。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近指代词“斯、此、是”的上古韵部都是支部e;而远指的指代词则属鱼部、歌部,主元音为a。
表1中的韵尾交替到底反映什么样的语法现象呢?吾~我“吾”、“我”是讨论得最多的两个词,我们不妨从这两个词谈起。
这两个词能在同一本书中出现,所以不大可能是方言的区别。
于是,语法学家首先就想到是格的不一样,认为“吾”不能用作宾格,常用作领格,“我”常作宾格,不太作领格。
问题是,“吾”能用作主格,“我”也能用作主格,“吾”常用作领格,“我”也能用作领格。
于是,有些文章就用频率的方法加以区别,比如“吾”用作主格的例子占百分之几,“我”用作主格的则占百分之几,等等。
如果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格的不同,自然就不会有百分之几的问题,英语的I只作主格,不可能还有百分之几的频率作宾格或领格。
而且,像《孟子》中“吾”用作主格76次,“我”用作主格68次,几乎相等,没有统计上的意义。
可见,上古汉语的这些代词不可能是格的反映。
有些学者早就注意到这两个词的语用区别,胡适在《吾我篇》中说,用作主格的一般是“吾”,“我”有时也可用作主格,那是故为区别或故为郑重之词。
周法高《称代篇》认为“我”用作主语时,大体由于加重语气(或指我们这一方面)的缘故。
古汉语人称代词归纳总结
古汉语人称代词归纳总结小朋友们呀,今天咱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古汉语里的人称代词,可有趣啦。
在古汉语中,“我”有好多不同的说法呢。
像“吾”,这是很常见的表示“我”的字。
比如说,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吾”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说自己呀,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呢。
还有“余”也表示“我”。
屈原写的“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这个“余”就是屈原说自己早就知道正直敢言会带来灾祸。
“予”也是“我”的意思哦。
有个故事,欧阳修在一篇文章里写“予观夫巴陵胜状”,这里的“予”就是欧阳修自己,他在说自己看巴陵郡美好的景色呢。
那表示“你”呢,古汉语里有“汝”。
想象一下,老师要是在古代,可能就会对小朋友说“汝需勤奋读书”,就是说你要勤奋读书呀。
“尔”也是“你”的意思呢。
有一次,一个大人对调皮的小孩说“尔不可如此顽皮”,就是告诉他你不能这么调皮。
再说说表示“他”的。
“之”有时候可以表示他、她或者它。
就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个“之”有点像说莲花它从淤泥里出来却不被污染。
还有“其”也能表示他或者他的。
比如“其父善游”,这里的“其”就是说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古汉语里的这些人称代词就像一个个小魔法字。
我们要是读古代的故事或者文章,知道了这些代词的意思,就好像拿到了一把小钥匙,能把文章里的秘密都解开。
要是不知道呀,可能就会看得一头雾水。
就像我们走迷宫,知道这些代词的意思就是有了地图,能顺利地在古汉语的迷宫里走啦。
咱们一起多去读些古代的小文章或者小故事,慢慢地就会对这些人称代词越来越熟悉。
就像和一群古代的小朋友交朋友一样,慢慢地了解他们说话的方式。
下次再看到古汉语里的这些人称代词,咱们就能一下子明白它们在说谁啦。
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
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以下是关于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上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称数研究胡伟1,张玉金2有关材料的再发现。
“乃”在数上的情形怎样?周生亚、李曦认为,“乃”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但赵诚把“乃”都译为“你的”。
赵说似可从。
如“乃史”意为你的史;“乃邑”意为你的邑。
若果真如此,那么就可以说,“乃”是跟“朕”相对的一个代词。
甲骨文中有代词“尔”,以前的学者们并没有发现它,因而没有论及。
代词“尔”的用例如下:“戊戌卜,壳贞:王日‘侯豹往,余不尔其合,以乃史归”’(《合》3297正),“癸酉卜,壳贞:令多奠(甸):‘依尔郭’”(《合》6943)。
第二例中的“尔”作定语,且显然是表示复数的,指代“多奠”;第一例中的“尔”可能也是表示复数的,指代侯豹和他手下的人。
若真是这样,那“尔”就应是跟“我”相对应的一个代词。
二、西周时期(一)女(汝)从现有的西周语料来看,“女(汝)”可表示单数,也可表·示复数。
表示单数的例子如:数功能无法得到全面地体现。
如其中一例:(35)汉王辍食吐哺,骂日:“塌儒!几败乃公事!”(《新序·善谋第十》) 50西汉中晚期第二人称代词称数方面,指示单数的用例占绝大多数。
七、结语(一)在殷商时期,第二人称代词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极少,例子中“汝”、“乃”表示单数,“尔”表示复数。
(二)在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只表示单数。
(三)在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
(四)在战国时期,作为第二人称的“女(汝)、尔、若”没有数的分别,不过,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只表示单数,第二人称代词“乃、而”基本表示单数,表示复数的情况极少,这些基本承袭了西周时期的特点。
(五)在秦至汉初时,“若”、“女(汝)”都没有数的区别,“而”、“乃”则只能指称单数。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称数研究
殷商时期 西周早期 西周 中期 西周晚期 l0 0 % 0 % 6 .6 8 % 4 .6 7 % 2 .8 2 % 3 .4 I % 5 .4 2 % 7 .2 7 %
由上面的统计 可 以看 出, “ 我”指 称单数 的越 来越 多 ,最终 取 代 了 指 称 单 数 的 “ ” 朕 ,指 称 单 数 的 “ 余 ( ) 予 ”后来也逐渐被取代 。“ 我”为什 么会在 称数方面发
一
、
我
( 一)殷商 时期 殷商 时期 “ 我”为复数 ,可译为 “ 我们” ;而 “ 、 余” “ 朕”为单数 ,可译为 “ ” 我 。 1 庚寅 卜,争 贞:我其祀 于河? ( . 合集 15 9 44)
( )西周时期 二
言中 “ 我”的影 响 ,再 加 上 西周 人 成 了天 下 的统 治者 ,
而西周早期金文 中的 “ ”可 以表示 单数 。这 种差异 不 我 能从时间性上解释 ,只能从地域 性上 来解释 。受 宗周 方
的。但在殷 商以后 的文献 中 ,“ 我”不再有数的 区别 ,既 可以指称 单数 ,也 可 以指称复 数。所 以 ,合 理 的分期对
于研 究第一人称代词 的称数情况是 十分必要 的。
为一种语法手段 。 “ 我”是词根 ,“ 们”是词 的后 缀 ,所
“ 我”在战 国时期 ,也没有称数方面的限制 ,既可表 单数 ,也可表复数。一般 的情况是 ,表 复数 的 比例 明显 少于表单数的 比例 。《 传》是个 例外 , “ 左 我”表复 数的 次数 约占其总数 的 6 %左 右。大概 与 《 0 左传 》本身 的内 容有关 。《 左传 》记 录的是春秋列 国的政治 、外交 、军事
2 1 年 第 2期 00 ( 第 20期 ) 总 2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研究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研究
其次,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尔用来指代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与一、吾不同的是,尔的用法较为固定,主要用于句中或句末,形式鲜有变化。
例如,《书·尧典》中有“尔其修之,惟帝之隆”。
这里的尔就是指代对方你的意思。
最后,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彼用来指代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彼一般用于句中或句末,形式上没有变化。
例如,《诗经·国风·周南·蒹葭》中有“蒹葭之翩翩兮,彼情之悠悠。
”这里的彼指的是那个人的意思。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简洁明确,使用频率较高。
不同的人称代词在句子中有一定的语法和修辞用途的区分,但总体的用法较为固定。
这些特点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了古代汉语的一大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出 土 材 料 的 刊 出、 研 究 方 法 的 改 进 为 上 古 汉 语 史 研 究 提 供 了 良 好 的条件和契机。
一
传世文献人称代词研究
早期的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多是根据传世文献探讨人称代词的本 体特点和使用特征。学者们着力寻求上古汉语多个人称代词并存的理据,
(项目号:W2013164) ① 本文属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新近刊出战国楚简代词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女,辽宁凤城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硕 ② 朱红(1973—) 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汉语方言以及汉语国际教育。
[12]; [13] [9] [20]
、高本汉
、蒲立本
等认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之间
312
万方数据
励耘语言学刊总第24辑.indd 312 2016/12/21 11:58:57
存在变格关系。黄盛璋
[14]
、周生亚
[4]
[15]
等认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形
[21]
态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俞敏
、赵世举
、杉田泰史
[11]
、洪波
[22]
等认为从形态角度很难圆满解释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王力 认为上古人称代词的形态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人做出 全 面 可 靠 的 结 论。 [7](P311) 姚 振 武 认 为, 上 古 汉 语 繁 复 的 第 一 人 称 代 词“格位”系统似同时存在清晰和模糊两种倾向。 [23] 这种看法较单 纯肯定或否定上古人称代词的形态问题更具客观性 , 符合大多数语 言事实。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形态问题一定程度上关乎上古汉语的性质,未来 将依旧是汉语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2.1 甲骨文人称代词研究
相对于其他出土文献,甲骨文人称代词研究最为完备。管燮初所著
314
万方数据
励耘语言学刊总第24辑.indd 314 2016/12/21 11:58:57
的《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32] 首次从语法视角描写甲骨文人称代词 的用法。此后,陈梦家 [33]、赵诚 [34]、张玉金 [18] 等在相关论著中进一步完 善了甲骨文人称代词研究。与此同时,陈炜湛 [35]、喻遂生 [36]、刘青 [37] 等 专文探讨甲骨文中人称代词的分布特点和使用规律,推动了甲骨文语言 学研究的发展。张玉金从称数、句法功能角度考察了甲骨文中人称代词 , 的功能。他认为甲骨卜辞中存在第三人称代词,分别是“之 1”和“其” 但指出“殷代的‘之 1’即使表示第三人称,仍有指示性,还不是真正的 第三人称代词,可以叫准第三人称代词” 。[18](P383) 我们认为这种推断符合 第三人称代词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出土文献人称代词研究多限于语法分布和功能的 描写,研究内容有待深化。
2.2 金文人称代词研究
由于金文材料的可及性,金文人称代词研究在 20 世纪 20 年代已经 开始。容庚的《周金文中所见代名词释例》[38] 不但是出土文献人称代词 研究的发端,同时也是运用金文材料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开篇之作。韩 耀隆 [39]、管燮初 [40]、马国权 [41] 等探讨了两周或西周金文中的各类代词。 武振玉考察了两周金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认为两周金 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我、 、辝(台) ” ,其中前三个是高
人称代词是代词中最重要的小类,在语言中使用率高,是语言中 的核心词汇。由于古文献中的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看似与现代汉语 完全不同,一个多世纪以来,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 热 点 问 题, 中 外 学 者 从 未 停 止 对 上 古 汉 语 人 称 代 词 相 关 问 题 的 讨 论 与 探 索。 马 建 忠 法高
1.3 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关系问题
上古汉语是否存在独立的第三人称代词系统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两种对立观点都比较有影响力。第一种观点认为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 由指示代词兼任,应归入指示代词系统。杨树达 [2](P88-95)、王力 [7](P324-330)、 郭锡良 [26]、曹翠云 [27]、姚振武 [28] 等持此观点。其中,曹翠云突破传统 研究方法,从亲属语言比较研究的视角,对上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苗 语、瑶语的第三人称代词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 “汉、苗、瑶语最初 都是没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三种语言的第三人称代词都在走着一条相同 的发展道路,它们的发展演变规律颇为一致。 ”[27] 郭锡良的《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和姚振武的《上古汉 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对上古汉语第三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
1.2 人称代词的语用问题
西汉《尔雅注》 、宋代朱熹《楚辞 · 九章 · 涉江》集注中曾提及第一 人称代词的语用差异,此处的“语用”指的是语言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高名凯 [3]、贾则夫 [24]、祝中熹 [25] 等部分赞同上古汉语人称代词间存在语 用上的差异。洪波 [22] 认为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系统内 部成员间存在谦敬功能的不同。张玉金 [18](P71) 认为至少在西周时代汉语第 一人称代词之间没有谦敬功能的差异。朱红认为上古汉语中不存在专用 于表示谦敬功能的第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的旧形式在退出共同语之前 会长期使用于某一边缘语境而产生某种语用功能。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 词的语用功能是代词使用过程中的衍生品,不是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共存 的原因。[19](P85)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语用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频词,后二词出Biblioteka 频率很低,不同的代词有不同语法分布特点;两周金 文中的第二称代词也有 5 个,其中“汝、乃”为高频词。不同时期的金 文材料中,第二人称代词语法功能不同。[42]; [43] 张玉金的《西周汉语代词 研究》[18] 将西周文献分期处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相互参照,以得出 更加客观的结论。无论是作为独立的研究材料还是参照材料,金文在汉 语人称代词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人称代词的本体和使用 特征进一步明确,争议问题逐渐减少。
311
万方数据
励耘语言学刊总第24辑.indd 311 2016/12/21 11:58:57
主要对几个代表性问题展开讨论。
1.1 人称代词的形态问题
受西方形态语言的启发,胡适最先从形态视角阐释上古汉语人称代 词繁复的原因,指出“尔为众数对称代词,汝为单数对称代词”[12],而 后他用相似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 “吾”的区 别,在《吾我篇》中,他指出: “吾字用于偏次,单数为常,复数为变。 我字用于偏次之时,其所指者,复数为常,单数为变。 ”[13] 自此,有关上 古汉语人称代词是否存在称数和变格问题讨论了近百年。 数量范畴一般指名词、代词、形容词利用词形变化来区别单数、 复 数 或 是 单 数、 双 数、 复 数 等。 印 欧 语 的 许 多 语 言 中 存 在 数 量 范 畴。 对 汉 语 来 说, 数 量 范 畴 是 舶 来 品, 是 否 适 合 汉 语 的 实 际 情 况 存 在争议。 黄盛璋认为上古汉语部分第一人称代词存在数的区别, “我” “吾” 没有数的区别, “余(予) ” “朕”只表示单数。[14] 王力认为上古汉语人 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承认有些人称代词是专用于单数的, 如“朕” “予(余) ” “台” “卬” ;但是“我” “吾”则可以兼用单数和复 数。[7](P310) 周生亚也认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某些形式有数的区别。他认 为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的特征只存在于殷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之中, “余(予) ” “朕”表示单数, “我”表复数。 “我”在西周汉语中已无单复 数之别,只有处于领格时才保存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15] 郭锡良 [16]、李 如龙 [17] 等基本同意吕叔湘的看法: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在古代汉语里不 受重视, “尔” “我”等字大率是可单可复。[8](P62) 张玉金通过对西周汉语 的断代研究将西周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指称单数 的,如“余(予) ” “朕” ;一类是既可指称单数、又可指称多数的,如 “卬” “吾” “我” 。[18](P38) 朱红以上古传世文献为主体,以部分出土文献为 补充,对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进行动态断代研究,结论为:殷 商汉语和西周汉语中存在数量范畴。西周之后,代词的称数模式发生变 化。春秋、战国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范畴消失,每个代词都可兼表 单复数语义,具体的称数所指主要依靠语境判断。数量范畴的从有到 无,使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内部由复数义、单数义两个层次变为不区 分单复数语义的单一层次,代词系统成员由“余(予) ” “我” “朕”变为 “我”和“吾” 。[19](P37) 胡适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①
◇朱 红②
提要: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传世文献和出 土文献两个角度梳理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综述 DOI :10.13554/ki.liyunyuyan.2016.02.026
2.3 简帛文献人称代词研究
简牍帛书简称“简帛 ” 。据张显成 [44] 统计,20 世纪以来出土的简帛 总共达 22 万枚(件)左右,总字数约 700 万。文献年代从战国、秦、汉 一直到三国及魏晋时期。简帛文献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当时的语言原貌, 属于汉语史研究的“同时资料” ,具有传世文献不可比拟的文献价值,是 深化战国至魏晋汉语断代史研究的宝贵语料。 迄今为止,简帛文献相关语言学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 较少。简帛文献本身具有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还未得到充分挖掘。目前
二
出土文献人称代词研究
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的,指考古发掘出土的(或经过鉴 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盟书、玺 印、简牍、帛书等。甲骨文、金文以及战国至西汉的简帛文献因深埋地 下保留古代汉语原貌且文字数量多而成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宝贵 材料。出土文献人称代词研究的内容与传世文献相似,主要涉及人称代 词的语法分布、称数、形态、谦敬功能以及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 关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