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词。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也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类。
在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具有三个特点:1.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2.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3.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大约从春秋战国开始,才逐渐有了类似表示复数的“侪(chái)、等、曹、属、辈”等,粘附在第一、二人称代词及部分尊称、谦称之后,表示“这批人”、“这班人”、“这辈人”等意思。
例如:①吾侪小人。
(《左传·襄公十七年》)②公等皆去。
(《史记·高祖本纪》)“吾侪”即“我们这班人”,“公等”即“你们这班人”。
但是,这些类似表复数的字,与唐宋以后产生的表复数的“们”字是不同的,它们都还是名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又叫自称代词,是指说话人称呼自己的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昂(áng)”等七个。
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昂”,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例如: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梁惠王上》)②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楚辞·涉江》)③余不能治余县。
(《左传·昭公三年》)④予既烹而食之。
(《孟子·万章上》)⑤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⑥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书·汤誓》)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由于出现时代、方言以及使用习惯的差别,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上有同有异。
1、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昂”作主语、宾语,“朕”作主语、定语。
但也有例外,如:①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②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呼[宝典]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人称代词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予:我。
4、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汝:你。
6、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若:你的9、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二三子:你们。
10、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的通称列侯。
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
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儿子。
臣:臣子。
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节。
5、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贾人:商人。
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前马其身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古汉语通论(十)人称代词
“所 ”字词组可以作定语 , 它的后面 还可以再加名词 ,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 , 使意义更加具体 。例如:
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 , 不得与之言 。(论语 ·微子)
③“之 ”和“其 ”虽然同属第三人 称 ,但有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 或第二人称 。例如:
士季曰:“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 也 。会请先 ,不入 ,则子继之 。”
(左传 ·宣公二年)
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 , 言曰: “闻善而不善 , 皆以告其上 。…… ” (墨子 ·尚同上)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 ·梁惠王 上)
有时候 ,“者 ”字用在主谓结构的后面组成 一个名词性的词组 。例如《论语 ·雍也》 :“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
“者 ”字还可以用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 , 几件事情 ,或者几样东西 。例如: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 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 者 。(孟子 ·梁惠王下
④有时候 ,“其 ”字不能解作“他 的 ” 、“她的 ” 、“它的 ”, 只能解 作“那 ”、“那样的 ”。这种“其 ” 字是指示代词 。例如: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何 如? ”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 ·难一)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 道得之 ,不处也 。(论语 ·里仁)
4. 与人称代词相关的两个注意点 ①在上古汉语里 ,人称代词是单复 数同形的 。例如: 邹之群臣曰:“必若此 ,吾将伏 剑而死 。 ”(战国策 ·鲁仲连义不帝秦)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司马迁: 报任 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 ,有若不释然者 。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用得较少 ,有两个 原因: (1)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 , 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 (2)谦称和 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语文学习分享到: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
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1、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PPT(含基本情况、“其”字、单复数、演变)课件
发展》等等。
(三)除了上面两种意见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代虽然有些词有第三人称 的用法,但是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姚振 武先生,其作品《上古汉语第三人称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则阐述了他的这一
臣”
19
吾侪,若属,尔等: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左传•宣公十一年》:“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
之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公平生数言 魏其 、 武安
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
20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演变 上古 中古 近古
21
第一人称代词
“我”、“余”、“朕”、“卬”、“吾”、“台”、“俺”、“侬”
你:人称代词,如“你们”“你校”“你军”等。你 ①“你”的异体字。②“奶”的异体字。 【简繁关系】“你”是会意字,从人从尔(尔是第二人称),本义为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集韵•止韵》:“你,汝也。”
他:古文字“它”往往讹变为“也”,“他”是“佗”的异体,后逐渐取代“佗”,在上 古仍表示旁称。如杨伯峻曾指出:“‘他’字作为‘我、你、他’的‘他’,不但起源较晚,
而且一般古文中不用。‘他’用于古文,一般是作旁称指示代词。”
25
渠所窃。(三国志•吴书•赵达传)
7
学者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不同看法
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很基础也很重要的问题,几乎所 有的语法学著作和古汉语教材都会对此进行论述。但是,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却不尽相同。 (一)古汉语中有第三人称代词。代表作有: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称代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就是哪些语文学习分享到: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与“孤”。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您、您的、您们、您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她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她、她的、她们、她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她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
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1、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就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1、“卬”也就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
人稱代詞有“吾”“我”“予”(余),“女”(汝)“爾”“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屬於第一人稱。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述而)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孟子·梁惠王上)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孟子·梁惠王上)啟予足,啟予手。
(論語·泰伯)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
(孟子·公孫丑下)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左傳成公二年)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楚辭·離騷)在上古漢語裏,“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吾”可以用作主語、定語,但一般不用作賓語。
《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能換成“今者我喪吾”或“今者吾喪吾”。
但是這只是位置的關係;如果在否定句裏,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卻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則曰:“不吾知也。
”(論語·先進)我勝若,若不吾勝。
(莊子·齊物論)(我勝你,你勝不了我。
)(2)“女”(汝)“爾”“若”“而”“乃”都屬於第二人稱。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論語·雍也)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下)(去到你的家。
指出嫁。
)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爾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孫丑上)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五侯九伯,若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史記·齊世家)(左傳作“女實征之”。
)吾翁即若翁。
(史記·項羽本紀)吾語若。
(莊子·人間世)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文言文中的代词用法分类详解
⽂⾔⽂中的代词⽤法分类详解1.⼈称代词第⼀⼈称:吾、我、余、予说明:第⼀⼈称各个代词,表⽰单数表⼈称时,译为“我”;表⽰复数时,译为“我们”;在句中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我的”“我们的”。
是单数还是复数,须根据上下⽂的⽂意来判断。
第⼆⼈称:汝(先秦古籍中也作“⼥”,⾳rú)、尔(ěr)、若、乃、⽽说明:第⼆⼈称各个代词,表⽰单数表⼈称时译为“你”,表⽰复数时译为“你们”;⽤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你的”、“你们的”。
诲汝知之乎?(《论语⼗则》)汝⼼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盍各⾔尔志?(《⼦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尔其勿忘乃⽗之志。
(《伶官传序》)家祭⽆忘告乃翁。
(《⽰⼉》)⽽翁归,⾃与汝复算⽿。
(《促织》)妪每谓余⽈:“某所,⽽母⽴于兹。
”(《项脊轩志》)第三⼈称:之、其、彼、渠、厥说明:第三⼈称代词,表⽰单数表⼈称时,译为“他(她、它)”;表⽰复数时,译为“他们(她们、它们)”;⽤作定语表领属时,译为“他(它)的”“他(它)们的”。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有复⾔令长安君为质者,⽼妇必唾其⾯。
(《触龙说赵太后》)虽与府吏要,渠会永⽆缘。
(《孔雀东南飞》)思厥先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之地。
(《六国论》)注意:古汉语⼈称代词单复数的形式相同。
有时“侪(chái)、辈、属、等、曹”附在⼈称代词后边表⽰⼀(同)类⼈,但它们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含有“等等、⼀批”的意思。
倘复请之,吾辈⽆⽣理矣。
(《狱中杂记》)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单于视左右⽽惊,谢汉使⽈:“武等实在。
”(《苏武传》)尔曹⾝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指⽰代词①近指代词:此、是、斯、兹、之、尔、若、然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这个、这样、这种”。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解读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解读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诗》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
”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
(晋书·姚弋仲载记)3、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
(北史·陈奇传)4、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世说新语·言语)5、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杜甫《醉酒歌》)第三人称重要结论:“其”字只能作定语,“之”字只能作宾语。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名词+之关于人称代词的几点说明: (一)之、其均可活用而指第一、第二人称。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_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综述
其:定语 之:宾语 彼:主语、宾语、定语。
上古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第十章:“严格说,文言没 有第三身指代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 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没有一 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 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
第二人称代词(一)
女(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 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提问:“女”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二)
尔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彼(教材361页)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 子·滕文公上》) 彼陷溺其民。(《孟子·梁惠王上》)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 (《庄子·天道篇》) 彼不能收用彼众。(《墨子·非攻中》) 问题:“彼”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三人称代词(五)
“彼”的特点: 具有人称代词的性质。 没有完全丧失指代性。 不是正式的第三人称代词。 带有轻视的意味。
观点三简介
观点三简介
尔汝歌(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排调》 5:“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 尔汝歌》, 尔汝歌 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桮酒,令汝 寿万春!’帝悔之。” (不同版本文字稍有出入,“尔汝歌”,一本为 “汝歌。”)
尔汝歌(二)
南朝·梁沈约《宋书·刘穆之传》: “河东王歆之,尝为南康刘邕相,素轻邕。 后歆之与邕俱豫元会,并坐。邕性嗜酒, 谓歆之曰:‘卿昔尝见臣,今不能见劝一 杯酒乎?’歆之因斅(xiào,又音xué)孙 皓歌答之曰:‘昔为汝作臣,今与汝比肩。 既不劝汝酒,亦不愿汝年。’”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用法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等。
其中,“吾”和“我”是最常用的两个代词。
“吾”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可以表示单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也可以表示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
例如,“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这句话中的“吾”表示“我”;又如,“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这句话中的“吾”表示“我们”。
“我”也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通常用于比较随意的场合。
例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句话中的“我”表示“自己”。
“余”和“予”也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不过使用频率比“吾”和“我”要少一些。
“余”一般用于比较古雅的场合,而“予”则带有一种自谦的语气。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句话中的“予”表示“我”。
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如皇帝自称“朕”,臣对君主自称“臣”,诸侯自称“孤”、“寡人”,一般人自称为“仆”、“鄙人”,妇女自称为“妾”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需要根据场合、身份、语气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时候也可以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而是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或者用一些其他的词语来表示自己。
古代汉语代词
有时“或”前有先行词,则“或”指代其中一个或一些人。例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左传?襄公15年)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吕氏春秋?察今)
有时句中连用几个“或”,构成排比,则既可指人又可指事物。例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劝学)
由于焉字经常放在句尾,逐渐具有了语气词的性质了。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就是纯粹的语气词。例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晋语)
分析:这是平行的句法,上句用“矣”,下句用“焉”,显然“焉”不再具有指代的性质。但要注意,不要轻易把“焉”字看成单纯的语气词。
2、特指和泛指:“之”可以表示泛指,用作定语和宾语;“其”可以表示特指,总是作定语。例如: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左传?襄公25年)
就指示代词而言,教材还作了一些讨论。
1、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或“那样”。例如:
大者王,小者侯。 (汉书?高帝记)
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 (后汉书?光武纪)
“者”的另外一种用法是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例如: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 (韩非子?五蠹)
注意:1“者”字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代词。
“者”字结构不论多长,在句中只充当一个成分,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和谓语。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文言文中人称代词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人称代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
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力平险余:余闻而愈悲我: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予:予观夫巴陵胜状谦称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称其名。
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自称低贱的身份。
如: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牛马走”指“像走马一样被役使的仆人”,是谦称。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此外:“臣、不肖、小人”等代替第一人称时是谦称。
注意“孤、寡人、朕”是古代帝王诸侯自称。
如:孤不度德量力,安陵君其许寡人“朕”,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如: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卬(áng)”,多用在《诗经》中,“台”多用在《尚书》里,后代都不使用了。
“臣”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自称。
后来则变成臣子的自称了。
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而、乃、若”等六个。
其中以“女、汝、尔、若”四个为常见。
“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经魏风硕鼠》)汝:汝是大家子尔:尔等若:若属皆且为所虏尊称“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尊称,相当于先生,“您”。
1、称人之字。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李广苏建传》)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子”、“君”、“公”、“先生”等。
例如:①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常见用法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的常见用法一、第一人称:我、吾、余、予等,表示“我”“我的”。
1.无食我黍:(我的)2.莫我肯顾;(我)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第一个“吾”意思是“我的”,第二个“吾”的意思是“我”)此外,第一人称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如皇帝自称“朕”,臣对君主自称“臣”,诸侯自称“孤”“寡人”,一般人自称为“仆”“鄙人”,妇女自称为“妾”;另外,交往中,人们为了客气,自称自己的名字,而不用“吾”“我”等第一人称代词。
二、第二人称:尔、汝(女)、而、乃、若等,表示“你”“你的”。
4.甚矣,汝之不惠:(你)5.汝心之固,固不可测:(你的)此外,为了表示尊重,文言文中有时也用“子”“君”“公”等词表示第二人称。
三、第三人称:“之”“其”等,“之”指“他”“她”“它”,用作宾语;“其”指“他的”“她的”“它的”,一般用作定语。
6.是说也,人常疑之:“之”代指“它”(说),做“疑”的宾语。
7.则山下皆石空罅,不知其深浅:“其”代指“它的”(空罅),做“深浅”的定语。
四、有时候,“其”充当句中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作“他”。
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代“李氏子蟠”,作“能行古道”的主语。
五、“之”“其”有时也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9、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君”,指“你”;“之”,指“我”。
10.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其”作“你的”讲。
六、文言文里的代词,一般兼指复数。
11、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我”指“我们”。
12、予我千金,吾生若:“若”指“你们”。
六、有时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后面加上“侪”“辈”“属”“曹”等词表示复数。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指“你们这些”。
14.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吾辈”指“我们这些”。
古代尊称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
2、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其”、“厥”、“之”。
“之”和“其”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是“之”和“其”除称代以外,还可以称人或物。
二是“之”和“其”除了可以称代第三方以外,有时候也可以用来称代说话人自己或听话的一方。
区区、在下、不才、小生、我、1、人称代词(1)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等。
(2)第二人称代词:“汝、女、尔、若、而、乃”等。
(3)三人称代词:“之、其”。
(4)古汉语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1) 形式多,用法复杂。
2) 没有单复数的区别。
有时也在人称代词后面加“属、侪、曹、辈、等”一类名词以表示多数。
汝,余,吾,我,尔,卿等尔,女(汝),朕,哀家你: 女、汝、若、而、尔尔、乃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汝,尔,女,子,卿,君,尊驾,阁下,公,足下第一人称-我:我、吾、余、予、朕、某第二人称-你: 女、汝、若、而、尔尔、乃第三人称-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是同形的。
有时,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属”、“曹”、“辈”、“等”来表示复数。
这些词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都是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
有第一、第二、第三之分,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
”《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古汉语第一册语法 人称代词
特殊的“朕”
‚台‛的说明
很早就有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现代汉
字中除表达原有的意义外,还成为“颱”、
“臺”、“檯”的简化字。
众多第一人称代词的差别
问题的提出:
比现代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多。教材着重从 句法功能的角度进行了区分。但从教材的例证 看,这些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差别不明显。 区别到底是什么?
问题:“吾”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二)
我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 也。(《孟子· 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述而》)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 梁惠王 上》) 问题:“我”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三)
予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论语· 泰伯》)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 公孙丑下》) 问题:“予”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四)
余 余收尔骨焉。(《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 成公二 年》) 名余曰正则“余”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一人称代词综述
吾、我、予(余)、朕、卬、台 吾:主语、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汉代以前)、 定语。 我、予(余):主语、宾语、定语。
第二人称代词(一)
女(汝)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 语· 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 滕文公下》) 诲女知之乎?(《论语· 为政》)
提问:“女”作何种句法成分?
第二人称代词(二)
尔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 公孙丑上》) 盍各言尔志?(《论语· 公冶长》)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先进》)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初中阶段中常见的文言文代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人的身份或称呼,常见的人称代词有:
- 吾:指代说话人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 君:用来称呼对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 儿:用来称呼他人,表示亲昵或尊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代替事物或人,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 是:指示靠近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或“这个”。
- 故:指示较远离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或“那个”。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
- 谁:用于询问人的身份或姓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
- 何:用于询问事物的名称或性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四、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用于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常见的反身代词有:
- 自: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的“自己”。
五、连体代词
连体代词用于修饰名词,常见的连体代词有:
- 其:用于修饰前面出现的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等。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归纳,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
有所帮助。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关於疑问代词,我们在古汉语通论(十)里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讨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此外,还讨论两个特别的代词:“者”字和“所”字。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等。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孟子·梁惠王上)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上)启予足,启予手。
(论语·泰伯)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孟子·公孙丑下)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左传成公二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楚辞·离骚)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
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
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我胜你,你胜不了我。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
例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论语·雍也)往之女家。
(孟子·滕文公下)(去到你的家。
指出嫁。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尔何曾比予於管仲!(孟子·公孙丑上)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是哪些分享到: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
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4.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以译为“自己”的意思。
5.关于“旁称”,亦称为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6.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陛下、阁下”等,一般译为“您老人家,他老人家”的意思。
7.个人在对话中用“贱称”,也叫“谦称”。
一般用“臣、仆、妾、鄙人、寡人”等,均可译为“我”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卬教材例句补例:1、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乎!小子!”(论语·泰伯)啟:通“晵“,视也。
2、《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吾“一般不用作宾语。
但可作前置宾语。
例如:1、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庄子·秋水)3、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4、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5、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补充:1、“卬”也是第一人称代词,例如::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郑风·匏有苦叶)2、先秦时期一般人也可自称“朕”: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第二人称教材例句补例: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项王怒,欲杀之。
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祗益祸耳。
”项王从之。
(史记·项羽本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俎亦机之类,故夏侯湛《新论》为‘机’,机犹俎也。
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
”注意:古人相见时多不直接称“尔汝”,如相称,则或表轻贱,或表关系十分亲密。
例如:1、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孟子·尽心下)杨伯峻《孟子译注》注:“受尔汝之实指受人轻贱的言行。
”译文:“人能够把不受轻贱的实际言行扩而充之,那无论到哪里都合于义了。
”2、其俗无尊卑皆汝之。
(晋书·姚弋仲载记)3、游雅常众辱奇,或尔汝之。
(北史·陈奇传)4、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世说新语·言语)5、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杜甫《醉酒歌》)第三人称重要结论:“其”字只能作定语,“之”字只能作宾语。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还没有充当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名词+之关于人称代词的几点说明:(一) 之、其均可活用而指第一、第二人称。
例如: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第一个“之”指对方,第二个“之”指自己。
2、[滕世子]谓冉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於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恐其不能……”等于说“恐怕我之不能……”(二)有时“其”不是人称代词而是指示代词,例如: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其人”指“这个人”或者“那个人”;2、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而齐有其地矣。
——“有其地”指(已经)“拥有那样多的土地)了。
(三)在上古时期,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例如:1、鲁卫谏曰:“齐其疾我矣!”——鲁、卫本是两个国家,但这里仍说“我”而不像后代那样说成“我等”,更不会说成“我们”。
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说“用一句话概括它们”。
(四)“吾侪”、“吾属”、“若属”、“尔等”等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称代词复数,而是含有贬义的说法。
例如:1、吾侪何知焉?2、范增对项庄说:“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这是范增叫项庄进去杀了刘邦,并且强调,我这是为你考虑,如果你今天不杀他,将来你们这帮人必定被刘邦俘虏(若属皆且为所虏),言下之意是我没事,不会当俘虏的,你们这帮人才会。
明显含有轻视对方的意味。
(五)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谦称如:寡人、不谷、臣、小人、老妇、仆、愚……尊称如: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六)称对方的“字”表示尊敬,自称其名也表谦逊。
——读书时要注意古人的“名”和“字”!第一次出现时一般出现全名,第二次出现时往往只出现名或字,而省去了姓。
二、指示代词(一)近指:是、此、斯、兹(对比:是心足以王矣。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二)远指:彼[后来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但因表远指(则小)又常常带着轻视意味。
如:“彼哉!彼哉!”(论语·宪问)“彼陷溺其民”。
(孟子·梁惠王上)]远指、近指对比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前赤壁赋》)——“斯”指眼前的江水,“彼”指天上的月亮。
(三)“之”在先秦也可以是指示代词,例如:1、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这个姑娘出嫁,会使她的夫家和顺。
2、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遊》)——这两个动物(蜩,即蝉;学鸠,小鸟)又知道什么?(四)“夫”字带有轻微指示性,有时可译出,有时可不译。
例如:1、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不必译出)2、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不为这个人伤心为谁伤心(译出)(五)示代词“然”是“这样”的意思,例如:1、河东凶亦然。
(《孟子·梁惠王上》)——河东遭受灾荒时也这样。
2、物皆然,心为甚。
(同上)——事物都是这样,心尤其是这样。
(六)“尔”与“然”用法相同,只不过没“然”用得普遍:1、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古诗十九首)——相隔上万里,对老朋友的关心还是这样(深切)。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诗》)——问你为什么能够这样?(七)“或”在上古是肯定性指示代词,例如: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孟子·梁惠王上》)2、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孟子·滕文公上》)3、宋人或得玉。
(左传·襄公15年)(八)“莫”在先秦是个否定性无定代词。
例如:1、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自己在山沟里上吊死了而没有谁知道他。
(指人)2、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庄子·秋水》)——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宽阔的了。
(指物)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宣公2年)——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
(指事)汉以后又产生出副词词性,例如:1、秦王车裂商君以殉曰:“没如商鞅反者。
”(《史记·商君列传》)——不要像商鞅一样造反。
2、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写信与妻子:“立即改嫁不要留在我家。
”三、特别指示代词:“者”、“所”(一)“者”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指代具有某性质(状态)的人或物,或指代做某事的人,也就是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冶长)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孟子·公孙丑上)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做的与不能做的在表现上有什么差异?注意:“者”字无论是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是在“有……者”名词性结构中,还是在时间名词“今”、“昔”、“古”、“曩”等后面,它都是语气词。
例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庄子·列御寇)3、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司马迁《报任安书》)——前些时候接到你的来信,教导我要谨慎地与人交往,要把(向皇帝)推举贤人作为自己的任务。
(二)“所”字通常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和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
A它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
例如:1、夺其所憎与其所爱。
(战果策·赵策)——夺了他所讨厌的人的官职来给他所喜爱的人。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大王的最大愿望可让我听听吗?B行为的对象范围较宽泛,所以后面还可再具体化,即接上具体的名词。
例如:1、仲子所居之室……所食之粟。
——住的房屋……吃的粮食2、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史记·刺客列传)——和我要好的荆卿可以出使。
C注意区分“所字结构”与“者字结构”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庄子·养生主)——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
——“所见”指“见”的对象:牛。
2、见者惊犹鬼神。
(庄子·达生)——看见的人吃惊得还以为是鬼神。
——“见者”指发出“见”这个动作的人。
D“所×者”=“所×”,例如:1、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史记·酷吏列传)——对他所喜爱的人,就曲解法律救活他;对他所讨厌的人,就绕者弯也要找寻法律根据来把他杀掉。
2、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实行它;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它。
E“所以”表工具、方式、原因等,“所为”也表原因。
例如:1、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荀子·议兵)——那战争是用来禁止暴乱、除掉害人的乱人的,不是用来争夺的。
2、所以为君市义也。
(战国策·齐策)——用来为你买义的方式。
3、所以报也。
——报答的方式。
4、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古代的人大大地超过别人的原因没有别的。
5、此所以乱也。
——这就是乱的原因。
6、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见将军的原因,是想用(这种办法)帮助赵国。
“所”字结构练习文段: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
”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
”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
”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
”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
”(《战国策·魏策四》)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