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树德中学(成都九中)高201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树德中学(成都九中)高201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2014四川树德中学(成都九中)高2011级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树德中学宁夏校区高2011级语文备课组
第卷
(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狭隘/满溢歼灭/阡陌肄业/防疫谄媚/陷害
B.
水泵/蚌壳伺候/伺机恫吓/吓唬属意/眷属
C.
楔子/契约屹立/收讫荒僻/譬如佣工/佣金
D.
窠臼/巢窟犄角/畸形嘎子/戛然沏茶/石砌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博彩控宏篇巨制嘉言懿行
B.凋敝养植业锦衣御食波谲云诡C.胡绉嘉峪关始做俑者蛊惑人心D.像素亲和力明火执仗落拓不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房姐、房叔频频被曝光的背景下,新华网日前发表网文,质疑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一事为何再三延缓。
B.
在伊朗新总统鲁哈尼即将上任之际,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制裁议案,寻求进一步遏止伊朗石油出口,以此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C.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D.虽然他为这次演说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听众的文化层次,会场里很多人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困难再多再大,越要想方设法努力搞好社区活动,让活动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载体,成为邻里之间快乐相识、融洽相处的平台。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各层面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C.在《中国好声音》中,华少在一分钟内念完几页的赞助商名单,因为超快语速且准确清晰而被称为中国好舌头,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各大商场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
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
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
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
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
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生命的琴弦,展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世界。
在作家这里,特别是创作过程中,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其诗意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与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
按德国的学者立普斯创立的移情说和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提出的投射说,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其对象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单纯的实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的活动而有力的、自我对象化的形象。
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种伟大的同情感,他们会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超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
对此,我们的古人也早有说法,如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指作家心中充满情感,在观照自然之际,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和幻想移置或投射到外在的无生命的事物上面,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达到物我沟通、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这类移情和投射的诗句比比皆是。
在这类文学描写中,作家似乎变成了儿童,他们同外部事物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开放的心灵去触摸对象,并把自己融化于对象中,人物化了,对象人化了,生命化了,诗意就从这人化和对象化中找到了泉源。
当然,作家和儿童的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是有区别的。
在儿童,是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而把自己化到事物里面去,不自觉地把事物跟自己等同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的表现。
在作家,是在对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着意把自己与外部事物沟通,使物融入我,我融入物,达到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世界,这种自觉是作家才能的表现。
(选自《文学审美特征论》,有删节)
5. 对儿童的我向思维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向思维是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的一种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
B.我向思维是儿童把自己化到事物里面去,着意追求的物我交融、物我化一的境界。
C.我向思维是儿童处于天真无知的混沌状态下,将无生命事物生命化的一种思维方式。
D.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有着相似性,都是由于不理解事物的真相而形成的。
6.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在儿童阶段,由于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所以往往以我为中心看待事物,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有生命的。
B.作家的移情与童心有许多相同、相通、相似之处,因此,只要不失伟大的同情感,作家就能写出生活的本真。
C.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诗的移情和投射比比皆是。
D.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诗意地感受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移置到外在于自己的事物里面去。
7.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明了我向思维的特点,然后分析作家移情投射与儿童我向思维的相似,最后指出其区别。
B.第三自然段引用西方和古代学者的话,以说明作家的诗意感受和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
C.作家诗意感受和儿童我向思维的相同点是两者均为人的天性,不同点是作家的理解能力比儿童更强。
D.作家以开放的心灵认识事物,有着对事物深刻的理解,并自觉地追求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境界。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
年十九举进士,释褐。
二十三举直言,仁宗亲策之于廷。
时上春秋高,始倦于勤。
辙因所问,极言得失。
策入,辙自谓必见黜。
然考官司马君实第以三等,范景仁难之。
蔡君谟曰:吾三司使也。
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
惟胡武平以为不逊,力谓黜之。
上不许,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弃之,天下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第,除商州军事推官。
是时先君被命修《礼书》,而兄子瞻出签书凤翔判官,傍无侍子。
辙乃奏乞养亲。
三年,子瞻解还,辙始求为大名推官。
逾年,先君捐馆舍。
及除丧,神宗嗣位既三年矣,求治甚急。
辙以书言事,即日召对延和殿。
时王介甫新得幸,以执政领三司条例。
上以辙为之属,不敢辞。
六年春,诏除尚书右丞,辙上言:臣幼与兄轼同受业先臣,薄佑早孤。
凡臣之宦学,皆兄所成就。
今臣蒙恩与闻国政,而兄适亦召还,本除吏部尚书,复以臣故,改翰林承旨。
臣之私意,尤不遑安,况兄轼文学政事,皆出臣上。
臣不敢远慕古人举不避亲,只乞寝臣新命,得与兄同备从官,竭力图报,亦未必无补也。
不听。
逾年迁门下侍郎。
时吕微仲与刘莘老为左右相。
微仲直而暗,莘老曲意事之,事皆决于微仲。
惟进退士大夫,莘老阴窃其柄,微仲不悟也。
辙居其间,迹危甚。
莘老昔为中司,台中旧僚,多为之用,前后非意见攻。
宣仁后觉之,莘老以罪去。
杜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
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遗意。
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已矣,后有达者,必有取焉耳。
家本眉山,贫不能归,先君之葬在眉山之东,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以是累诸子矣。
予居颍州六年,岁在丙戌,秋九月,阅箧中旧书,得平生所为,惜其久而忘之也,乃作《颍滨遗老传》,凡万余言。
已而自笑曰:此世间得失耳,何足以语达人哉!
(节选自苏辙《颍滨遗老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十九举进士,释褐释:脱下
B.只乞寝臣新命寝:停止
C.
微仲直而暗暗:不出声
D.莘老阴窃其柄柄:权力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时上春秋高,始倦于勤善假于物也
B.
上以辙为之属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
复以臣故,改翰林承旨秦亦不以城予赵
D.
何足以语达人哉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第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辙因所问,极言得失。
策入,辙自谓必见黜。
(4分)
译文:
(2)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已矣,后有达者,必有取焉耳。
(4分)
译文:
11. 第卷文言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苏辙的孝悌品德的?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8处)(4分)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节选自《荀子》)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 泰阶:星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 全诗以泪起,以笑结。
请分别指出泪与笑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2)对这首诗的第三联进行赏析。
(4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
(3)________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4)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
(《醉花阴》)
(5)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6)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7)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8)求之不得,_________ 。
优哉游哉,辗反侧。
(《诗经关雎》)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
傅小平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
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
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
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
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
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
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
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
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
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
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
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
15.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B.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清高、孤傲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在读者眼前。
C.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愿为丈夫解忧。
D.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E.纵观整篇文章,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动人地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成就时为什么要写杨绛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3分)
答:
(2)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从全文看,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5分)
答:
17.题目中的坐在人生边缘有何含义?(4分)
答:
18.
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六.(10分)
19.每个汉字中都留存着造字者的心灵痕迹,都包含着祖先们的理想寄托,都隐藏着神奇的文化密码。
例如贫字,最初写作。
代表屋室,
即分,合成贫字,指家里的财物分开就会减少而不足于用。
于是此字就有了缺乏、不足、收入少等意思。
其实真正的贫穷不是自己匮乏,而是无法与人分享。
请仿照分析贫字的例子,从启与步中任选一字,也写一段话来分析它。
(4分)
(1)启字,甲骨文写作。
代表手,
即户,小门,合成启字表示用手推开门。
(2)步字,甲骨文写作
,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合成步字,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
20.在上海京剧院,有这样一台特殊的剧目:它用最传统最纯粹的京剧形式演绎了莎翁笔下《哈姆雷特》的故事。
十年来,京剧版《哈姆莱特》走过了10个国家,好评如潮。
请
你为京剧版《哈姆莱特》写一段宣传语。
要求:符合作品的内容;语言准确、鲜明;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6分)
100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
周国平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有规律的生活,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树德中学高2011级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B.bng/bng,c/s,h/xi,zh/sh
A.i/y,jin/qin,y,chn/xin C.xi/qy/qpyng/yng D.k/choj g/jiq/q)
2. D(A.
宏—鸿;B.植—殖御—玉;C. 绉—诌做—作)
3.
C(A.应为一再。
一再和再三的释义都是一次又一次。
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母亲一再/再三嘱咐孩子要注意安全。
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有些区别:不是人的主动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B应为遏制。
C.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D.不合语境,意思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混乱或空洞,该词用来描述讲述者而非听众。
)
4.D(A.
结构混乱,混杂了再……也……和越……越……两种格式,见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90相关表述。
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
C.搭配不当,有很高的收视率的主语不是华少。
)
5.B(B项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我向思维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因此犯了种属概念不一致的错误。
二是我向思维是儿童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因此,着意追求的说法错误)
6.D(A.根据第1段中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这句话,可知A项的说法因果倒置。
B.只要……就的说法绝对化。
C.原文中是这类……诗句,而非古诗。
属于偷换概念)
7.C(分析和概括错误。
相同点是将无生命事物生命化,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不同点在于,儿童是纯然天性的表现,作家是自觉地追求)
8.C(暗是糊涂、昏昧、不明事理的意思。
)
9.A(A项都是介词,相当于对。
B项,前者动词,担任,做的意思;后者介词,替的意思。
C项,都是介词,前者因为;后者把。
D项,前者疑问副词,怎么;后者代词,什么。
)
10.(1)苏辙趁着皇帝的询问,尽力去论说政事的得失。
策问试卷送上后,苏辙认为一定会被罢官。
(因见各1分,大意2分)
(2)整理好书稿并收藏起来,回过头来对孩子们说:今天世上没有这样的人了,后代有这方面专长的人,一定会从我的书里获取他需要的东西。
(缮顾各1分,大意2分。
)
11.主动上奏请求留京侍奉父亲。
(2分)父亲去世,守孝期满才出任官职。
(1分)主动向皇帝推荐水平高于自己的兄长苏轼。
(2分)
12.参考答案:(4分)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
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13.答案:(1)常年在外漂泊,与故人相逢。
想起自己颠沛流离,年华蹉跎,与友人同病相怜,感慨世事动荡,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
(4点答对3点给3分)而在诗歌的结尾而强作笑颜,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表达了对未来、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愿望。
(1点1分)
(2)颈联采用对比(手法1分),一边是陋巷贫者啼饥号寒的苦难坎坷,一边是豪家贵者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一边是有志之士屈居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一边是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分析2分)。
既是对社会不公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流露出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或自己的不满)(效果1分)。
诗歌赏析:
原诗题下注:及第后出关作。
诗人从公元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公元894年(昭宗乾宁元年)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
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
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
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
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了,再也没有赏花的逸兴了。
而酒与诗人却变得多情起来,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
细味诗意,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愤语。
乱离社会,世态炎凉,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相距何其悬远。
有才华的人偏被压在社会最下层,沾不到春风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门,吟风弄月。
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泪干了,愤闷倾吐了,诗人而强作笑颜: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且对一作独对,据题意以且对为允。
泰阶,星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这两句是说: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
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
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
泪是回顾,笑是前瞻。
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
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振金石。
14、(1)蟹六跪而二螯(2)士不可以不弘毅(3)还顾望旧乡(4)瑞脑销金兽(5)骈死于槽枥之间(6)为刎颈之交(7)呕哑嘲哳难为听(8)寤寐思服
15.BE(解析B项,清高、孤傲说法错误。
E项,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由衷敬仰表达错误。
)
16.(1)突出杨绛在文学道路上的执著和上进的精神,突出作为一名作家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由于《堂吉诃德》影响巨大从而突出其文学上的成就。
(每点1分)(2)简朴的生活表现在:生活低调,不张扬自我,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
不喜交际应酬,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每点1分)
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调生活,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不愿显露,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