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专题第1讲 社会问题概论: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一、什么是社会问题在广义上,它可以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有关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在狭义上,主要指作为社会病态、社会失调等形式而出现的社会现象。

如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孙本文先生就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或一部人的共同生活或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美国学者沃斯指出: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社会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不理想、不可取,因而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的那些社会情况即为社会问题。

界定社会问题包含的要点:第一、社会问题首先是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问题,是全局性的,而非局部性的;第二,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失调现象,它对社会正常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破坏性作用;第三,社会问题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等内在缺陷或偏差。

第四,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深远,只有依靠社会力量而不是个人力量才能解决。

二、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1.社会性。

社会产生原因是社会性,影响是社会性的;解决之道也需要社会能力合作才能可能。

其实质是社会功能功调、表现社会整体性观念、行为、制度、道德等的异常和失效。

2.公共性。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的那样,社会问题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麻烦”。

社会问题越超了个人局部环境和内心世界。

涉及到许多处于类似处境的组织。

3.破坏性。

冲击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三、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1.社会病态论时间:19世纪末理论基础:社会有机体论观点:社会犹如一个有机体,如果社会的一部分出现功能失调,便表现为社会病态。

早期的社会病态学观点强调:社会问题是少数人违背道德、信仰而发生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病态学观点主伙,社会病态是社会有机体本身不健康。

2.社会解组论社会解组就是社会规则对于社会成员的绝望束力的减弱,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松散、离崩、社会凝聚力降低现象。

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第一是失范,即原有的规则受到削弱,新的规则尚未建立,社会生活没有一套现破的社会规范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如何行动,第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相互对立的从值规范和规则同时并存,使人们无所适从;第三是价值崩溃,即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紊乱,人们各行其是。

最新第十章-社会问题PPT课件

最新第十章-社会问题PPT课件
如: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初生婴儿死亡 率大大降低,但在一些国家,生育制度特 别是人们的生育观念仍然主张多子多福, 这样就造成人口的急剧膨胀,随之引发出 一系列社会矛盾。
四、价值冲突论
价值冲突论的见解认为:社会问题是 某些群体之间的价值不能相容共存的社会 状况;或者是指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发生矛 盾致使社会思想准则混乱的状况。
二、社会问题的构成
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 的情况
2、这种情况必须得影响许多人 3、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注意 4、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 普遍性:普遍存在于:①各种社会形态;②社会生活各个领 域。
(2) 时代性:①任何社会问题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②每个时代 只能提出它能解决的问题;③同一社会问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
目录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主要社会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一切和社会生活有关的问 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 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 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 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 成一定的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
该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社会冲突论
有些学者在价值冲突论的基础上拓展 了这一理论,指出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不仅仅在价值观方面,即人们对同一社会 现象的不同看法或社会思想准则混乱,群 体间的冲突主要是利益矛盾和冲突,提出 了关于社会问题的群体冲突论的见解:社 会问题是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相异而 发生矛盾、冲突引起的。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这名韩国男生16日上午7时在弗吉尼亚工学院一宿 舍楼开枪,打死2人,打伤多人。约两个小时后,他在 工学院教学楼内开枪打死30人、打伤10多人后自杀。
凶手右手拿的格洛克19型自动手枪
学生在校园绿地举办象征 性旗帜展,悼念遇难者
学生悼念校园枪击遇难者
学生悼念校园枪击遇难者
受害者
校园枪击案多少造成了亚裔学子内 心的忧虑
第 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一、普遍性特征
(1)时代性 (2)复杂性 (3)文化差异性
二、相对性特征
1、时间差异性 2、国情差异性 3、群体差异性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题 2、变迁性社会问题 3、越轨性社会问题
第二节、社会问题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问题和社会学 二、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 三、社会问题和其他学科

第三,吸毒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 低文化素质群体对抵制毒品的能力较弱。广东省 戒毒劳教所1995年7月以来收容戒毒的1136名人员中, 高中文化的96人,占8.49%;初中文化的573人,占 50.395;小学文化以下的467人,占41.12%。

第四、吸毒活动有小群体化的趋向。
根据统计,深圳市1993年查获的吸毒青少年中, 属于团体性吸毒的占到82.6%。广州市1994年查获的 青少年吸毒案件中,绝大多数吸毒人员是在固定地点 就合在一起吸毒。小群体的不良压力 ,是青少年吸毒 的一个重要诱因。吸毒变为小群体亚文化的重要标志。
社会热点
社会问题
十八大热点词汇
几个重要工程: 希望工程、扶贫工程、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 温饱工程、京九工程
热点词汇: 教育公平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基本医疗保险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家电下乡Home appliances going to the country 城乡差距 rural-urban divide 司法公正 judicial justice 贫富差距 wealth gap 就业问题 employment 医疗改革 medical reform 民主监督 democratic supervision 养老保险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反腐倡廉 anti-corruption bid 依法拆迁 lawful housing demolition and relocation 调控房价 housing prices control

社会问题概论1

社会问题概论1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论一. 社会问题的概念:(社会问题,也称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

)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

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 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三.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1. 社会病态论:主要受到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的影响。

其一,社会问题是违背社会道德期望的现象,或者社会本身就是不道德的社会。

其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其三,关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早期社会病态论者多半侧重于从社会道德的重整以及个人品德的陶冶方面来解决社会问题。

2. 生物社会论:其一,强调人的自然的、生物的和机体方面的因素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强调人的先天生理因素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其二,试图从生物和人类的生理方面来解释社会问题的成因,认为人们行为上的千差万别是由人的生物或生理本能决定的,一些人先天的生理因素使其行为造成社会问题,换言之,社会问题即由一些人先天生理因素所导致的某些行为现象。

3. 社会解组论:其一,社会解组就是传统秩序的解体,也就是说社会生活“规矩乱了”。

其二,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而社会解组的原因在于社会缺乏规范。

其三,社会解组论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4. 文化失调论:(奥格本)其一,社会问题就是文化失调的问题,是文化变迁中由于文化的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一致而产生的文化失调现象。

其二,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速度不一致的社会文化变迁。

5. 亚文化论:亚文化论认为,社会问题的实质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问题。

当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发生大的矛盾和冲突即产生社会问题,或社会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即是社会问题。

6. 价值冲突论:其一,社会问题即是某些群体之间的价值不能相容共存的社会状况。

其二,当代社会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冲突是社会的常态。

社会学——社会问题

社会学——社会问题

a、发展经济,改革分配体系,完善税收制度,以 缩小个人收入差距; b、加快推进城市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c、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行业垄断,缩小行业差距; d、调整地区经济政策,切实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 缩小地区差距; e、惩治腐败。
3.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退化 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 主要根源。
2、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
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 组则源于社会变迁。 解组的三种形式是: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3、价值冲突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 益不同,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 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第十章
社会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
含义
构成要素
特征 社会问题理论 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含

社会问题
——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失调, 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 受到影响,社会进步受到障碍,引起人们的普 遍关注,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构成要素
该理论认为冲突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 之一,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 冲突”。
五、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
1、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问题 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对社会 正常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的社会问题。 人口基数庞大、育龄人群比重高以及在此基 础上人口数量过速增长是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的主 要表现。
3.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退化 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4.网络社会问题
网络犯罪 计算机病毒 网络沉溺 网络黑客

第一章_《社会问题概论》汇总

第一章_《社会问题概论》汇总

社会问题 的特征
历史性 变异性
持久性
复杂性
普遍性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类型
按发生的可能性
偶发性社会问题 必发性社会问题
按产生的主要原因
源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社会观念或社会心理的,及生 存自然环境等各种社会问题。
产生于社会存在的状态 其产生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结构性社会问题 非结构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界定
如何界定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 在社会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构成社会问题的条件
1. 起源具有社会性 2. 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社会性 3. 结果具有社会性 4. 责任具有社会性 5. 解决具有社会性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
推荐阅读书目 孙本文 《现代社会问题》 商务印书馆
第一章 社会问题 概述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社会问题的内涵
也称社会病态、社会解组、社会反 常或社会失调。
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
出现社会问题,将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阻碍社会的协 调发展。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为什么会出现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变迁 社会平衡被打破 社会结构失衡 社会问题
第四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病态论 二、生物社会论 三、社会解组论 四、文化失调论 五、亚文化论 六、价值冲突论 七、群体冲突论 八、偏差行为论 九、标签理论
课后思考的问题
1、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否成为社会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2、社会问题的特征? 3、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社会解组是如何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

社会问题概论教案

社会问题概论教案

社会问题概论教案第一章:社会问题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社会问题的分类及特点。

3. 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2 教学内容1. 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生存、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困难或危机的现象。

2. 社会问题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

3. 社会问题的特点: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点。

4. 社会问题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社会稳定等密切相关,社会问题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1.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教材,了解社会问题的具体案例,并结合实际生活思考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第二章:社会问题的成因与影响2.1 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问题成因的基本理论。

2. 掌握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

3. 理解社会问题对个体、群体及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1. 社会问题成因的理论:如经济理论、社会结构理论、文化理论、心理理论等。

2. 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3. 社会问题对个体、群体及社会的影响:社会问题可能导致个体权益受损、群体矛盾加剧、社会稳定受损等后果。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

2.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教材,了解社会问题的具体案例,并结合实际生活思考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第三章:社会问题的测量与评估3.1 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问题测量与评估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社会问题测量与评估的主要指标。

3. 学会运用测量与评估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社会问题专题第1讲 社会问题概论:理论与方法

社会问题专题第1讲 社会问题概论:理论与方法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我国当前阶层分化现状:中国十大阶层 (职业分层)
一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二是经理人员阶层。 三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五是办事人员阶层。 六是个体工商户阶层。 七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八是产业工人阶层。 九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十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1,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是社会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指社会关系失调, 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 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管 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 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 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4,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三、社会学、社会工作与 社会问题的关系
社会学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技术与措施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工作 的任务

四、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1,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2,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1,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 三是社会公众性原则 四是社会效益性原则 五是社会进步性原则

2,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一是政策调控 二是法规调控 三是传媒抨击 四是社区基层力量的化解 五是专业机构的介入

2,界定社会问题的要素
一、是否使社会运行失调 二、是否影响多数人的利益或生活 三、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规范标准 四、解决途径是否必须通过集体行动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课程简介一、教材简介(共分四个部分)(一)理论与方法部分(二)异常群体社会问题(三)越轨群体社会问题(四)弱势群体社会问题二、教学思路(一)社会问题的界定与研究视角(取向与方法)(二)社会问题的讨论(起因、影响与解决)(三)社会问题的专题(包括社会热点)三、参考书目(一)社会问题概论朱力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当代社会问题(第四版)[美]文森特.帕里罗等著华夏出版社第一章社会问题概述第一节社会问题界定第二节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第三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社会问题界定一、什么是社会问题(一)界定: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二)社会问题的四要素1、对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损害、影响社会成员的利益或生活。

2、触犯了社会的主导价值标准。

3、持续很长时间。

4、解决方案难成一致。

讨论:你所认同的社会问题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具备什么要素?性别比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性别比为何居高不下?专家认为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现代医学、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条件,例如运用B超等医疗科技早期鉴定胎儿性别,进行性别选择,提高男婴受孕比。

其次,出现选择胎儿性别问题的症结还在于群众的观念。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

海南省是个海岛,过去出海打鱼是主业,重男轻女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一些传统习俗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

比如,有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岳父、岳母平时可以到女儿家居住,但一旦生了病,必须把他们送回家。

性别比为何居高不下?其次,出现选择胎儿性别问题的症结还在于群众的观念。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具有浓厚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色彩。

海南省是个海岛,过去出海打鱼是主业,重男轻女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一些传统习俗更加强化了这种观念。

比如,有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岳父、岳母平时可以到女儿家居住,但一旦生了病,必须把他们送回家。

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问‎题的功能主‎义观点,冲突理论的‎成因论,生物社会论‎的成因论,标签理论的‎成因论等,掌握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把握应用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和分析处理‎社会问题方‎法,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一)功能主义的‎观点(二)冲突理论的‎成因论(三)生物社会论‎的成因论(四)标签理论的‎成因论(五)其他关于社‎会问题较有‎影响的西方‎理论第二节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方法(一)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二)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1)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2)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三节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二)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三、考核知识点‎(一)有关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二)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方法(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四、考核要求(一)关于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1、识记:(1)功能主义观‎点的三种理‎论;(2)冲突理论的‎成因论的三‎种观点;(3)标签理论的‎成因论。

2、领会: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的‎思想方法。

3、应用:应用标签理‎论分析一个‎社会问题。

(二)关于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方法1、识记:(1)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a、透视性观点‎;b、整体性观点‎;c、群体性观点‎;d、客观性观点‎;(2)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2、应用:应用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处理社会‎问题。

(三)关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1、识记: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a、社会规律性‎原则;b、社会规范性‎原则;c、社会公众性‎原则;d、社会效益性‎原则;e、社会进步性‎原则。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来‎看,所谓社会问‎题就是违背‎了B、道德期望。

A、社会规范B、道德期望C、道德规范D、社会价值标‎准2、从观察者角‎度对社会问‎题下定义,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构,注重社会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的关‎于社会问题‎成因的理论‎是D、标签理论的‎成因论。

社会问题PPT课件

社会问题PPT课件

.
12
二、偏差性社会问题
• 一般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社 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 如斗殴问题、酗酒问题、吸毒
问题、艾滋病问题、赌博问题、
自杀问题、贪污问题、投机作
弊问题、抢劫问题、走私问题

.
13
1.毒品问题
• 定义: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 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 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4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 ①某些社会现象产生了失调情况 ②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正常的 社会生活 ③这种失调引起了相当多社会成 员的关注。
• ④这种失调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 行综合治理。
.
5
(二)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 赖特米尔斯提出,把社会问题视为公众问题。 • ①个人困扰只关系到个人直接体验的有限的社
• 4.行为偏差理论:把社会问题看做是偏 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的结果。
• 5.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 的主观建构出来的。主要关注什么是 社会问题,没有涉及解决问题。
.
9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 一、结构性问题

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
会问题。
• 如人口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龄 化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福利问题、 劳资纠纷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教育不平等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 恐怖主义问题
.
17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 指对显露或潜在的社会问题 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 和手段,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 发生或使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 决的综合治理过程。
.
18
二、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社会问题.pptx

社会问题.pptx
慢性病管理不足
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但慢性病管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挑战
社会地位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从职业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 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认同下降,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
社会参与度降低
老年人因身体、年龄等原因社会参与度降低,与社会脱节现象逐渐 出现。
土壤污染
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固体 废物不当处理,导致土壤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
乱砍滥伐、过度开垦等行为导致生态 平衡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公共卫生安全挑战
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新型病毒、细菌等传染病不断出 现,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01
02
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03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难以满 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05
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建议
Chapter
政府层面:制定政策法规并加强监管
1 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社会问题,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解决问题提供法律保 障。
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法 规得到有效实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强化监管机制
03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问题的解
决。
社会组织层面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促 进各方沟通与合作。
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社会组织应积极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 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加强自身建设
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 务社会。

关注社会问题主题班会

关注社会问题主题班会
详细描述
突发疫情、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 时有发生,医疗保障制度也需要不断 完善。我们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 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健 康安全。
教育公平与质量
总结词
教育公平与质量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要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
详细描述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公平,提高 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竞 争力。
VS
可持续发展
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社会的长期 稳定和繁荣。
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反思与行动
在班会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享他们在班会中 的收获和感受。同时,鼓励他们制定个人或团队的行动计划 ,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实际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贫困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而贫富差距的扩大也导致 了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 同努力。
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
总结词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应对。
详细描述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气候变化也带来了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风险。我们需要 采取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总结词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重视和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 们对同一问题完全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 不同的立场、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 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 止的冲突。
4,行为偏差论(Deviant Behavior Theory)
行为或状况脱离规范即偏差。偏差行为的原 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初级 群体中。 解决偏差行为最好的办法是重新社会化。 而重新社会化的较好的对策是生活机会的重 新分配。例如,增加个人与合法行为模式的 联系;开放和创造达到成功社会目标的机会。

年 湖 北 石 首 事 件
2009
9,综合要素论(Comprehensive Elements Theory)
社会问题是由社会结构中的多种因素决定的, 不能只从一个或几个因素来解释社会问题, 而应该将社会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结构的大系 统中,去探寻发现影响社会问题的因素。 对于社会问题,也需要依靠全社会力量才能 解决。

5.标签论(Labeling Theory)
偏差并不是个人行动的本质,而是由于别人 利用规则制裁犯罪者,才产生的结果。偏差 行为者亦即是被标签之人,偏差行为即为人 们加以标签化(指称)的行为。 标签论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一是改变定 义,二是消除指称所能带来的利益。

6,建构主义理论(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Theory)
8.社会冲突论(Social Conflicts Theory)
社会问题是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相异 而发生矛盾、冲突引起的。 社会冲突理论解释由于资源占有不平等而 引起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具有较好解释力。 解释什么情况下社会冲突会产生、加剧, 什么情况下社会冲突的强度、烈度会增加, 什么情况下社会冲突可以化解等有较强的说 服力。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我国当前阶层分化现状:中国十大阶层 (职业分层)
一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二是经理人员阶层。 三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四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五是办事人员阶层。 六是个体工商户阶层。 七是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八是产业工人阶层。 九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十是城乡无业、社会问题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二、如何理解社会转型 三、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凸显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一是指社会形态变迁 二是指体制转型 三是是指社会结构变动

二、如何理解社会转型
一是从社会结构主体角度理解——社会阶层 结构的转型 二是从社会结构主体存在方式和互动关系来 理解——制度结构的转型 三是从社会结构主体存在的空间形式来理 解——城乡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 四是从社会结构主体的主观角度来理解—— 意识形态结构转型 五是社会控制模式的变化——体制转型
7,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ry)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 希· 贝克(Ulrich Beck)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 在贝克看来,风险社会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产物,所谓风险, 就是“一种应对现代化本身引致之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统方 式”,“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 风险的社会生产”。现代工业化文明在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 科技手段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处处产生和遗留了不可胜数的 “潜在的副作用”,当这些副作用变得明显可见,并将当代 社会置于一种无法逃避的结构情境时,风险社会也就登上了 历史舞台。 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理论是对未来世界也是对现实世界将可 能存在和业已存在的“社会疾病”经过详细了解分析之后得 出的一个诊断性结论。在今天看来,科技不仅仅只具有正面

4,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是利益受损集团不满 二是社会敏感集团和有识之士的呼唤 三是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媒的宣传推动 四是公众的普遍认可接受 五是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支持

二、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1,社会病态论 2,社会解组论 3,价值冲突论 4,行为偏差论 5,标签论 6,建构主义理论 7,风险社会理论 8,社会冲突论 9,综合要素论
社会问题专题
The Topics of Social Problems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 社会问题概论:理论与方法 第二讲 自杀问题 第三讲 青少年问题 第四讲 残疾人问题 第五讲 婚姻家庭问题 第六讲 游民问题 第七讲 失业问题 第八讲 贫困问题

第一讲 社会问题概论: 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社会问题的内涵和基本理论 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内涵和基本理论
一、社会问题的内涵 二、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问题的内涵
1,什么是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界定的要素 3,社会问题界定的影响因素 4,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1,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2,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3,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4,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三、社会学、社会工作与 社会问题的关系
社会学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技术与措施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工作 的任务

四、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建构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人类不是静态地认 识、发现外在的客体世界,而是经由认识发现过程 本身,不断构造新的现实世界。认为社会问题不是 一种社会结构的对象存在物,而是在社会互动过程 中构成的。 应当从问题被定义的活动及其社会过程中进行说 明。社会问题是个人或群体对其所认称的某些状况 主张不满,作出宣称的活动。一种客观事实成为社 会问题,不是由事实自身可以自我说明和解释的。 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要对宣称和回应 宣称活动的出现、性质和持续过程作出解释。社会 学家只有通过研究集体定义的过程,才可能了解社 会问题的起源。
第四节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 二、具体方法(略)
一、方法论
1,透视性观点 2,整体性观点 3,群体性观点 4,客观性观点


1,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是社会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指社会关系失调, 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 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管 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 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 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 之间的差距。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和类型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三、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四、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1,绝对性 2,客观性 3,复杂性 4,时代性 5,文化的差异性 6,群体差异性 7,国情差异性

1,社会病态论(Social Pathology Theory)

良好的社会状况(即具有正常的社会功能 的社会)是健康的,而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 与情况(即妨碍到社会正常机能的个人或情 况)则是有“病”的。
时评选读: 病态粉丝折射社会病



青少年追星如果失去理性,走向极端,就会很危 险。杨丽娟的悲剧并非孤例。2000年2月,因追星 破产,一个26岁的女子被发现在寓所中吞服大量安 眠药自杀身亡;2003年4月1日晚,张国荣跳楼自 杀。成都一少女为偶像自闭三年;2005年12月17 日,20岁的谢锋在广州的周杰伦演唱会上当场服下 了30颗安眠药自杀…… 精神文化的弱化和教育的缺失,加剧了追星行为。 社会转型期的巨大变动,使得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 发生改观,一些人产生了迷茫,追星成为他们的一 剂生活麻醉剂。 非理性的追星只会让人麻木,并不能治愈疾病, 反而会使生活更加偏离正常轨道。也许,杨丽娟的 家庭惨剧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因为,这已不 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种亟待治疗的社会病。

2,界定社会问题的要素
一、是否使社会运行失调 二、是否影响多数人的利益或生活 三、是否符合社会的主导价值和规范标准 四、解决途径是否必须通过集体行动

2008年春运广州火车站
3,影响社会问题界定的因素
一是所在国家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二是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 三是社会观念的发展变化 四是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兴趣偏好和研究视 角差异
2,社会解组论(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社会解组指的是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 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 积的状态。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 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
3.价值冲突论(Value Conflict Theory)
1,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2,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1,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 三是社会公众性原则 四是社会效益性原则 五是社会进步性原则

2,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一是政策调控 二是法规调控 三是传媒抨击 四是社区基层力量的化解 五是专业机构的介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