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

合集下载

中国的世界民俗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民俗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民俗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许多
被列入世界民俗遗产名录的项目。

下面是一些中国的世界民俗遗产
名录:
1. 中国舞龙:中国舞龙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活动,被认
为具有祈福、驱邪等象征意义,每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等场
合都可以看到舞龙表演。

2. 中国舞狮:中国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形式,常常在庆祝活
动或重大节日时表演。

舞狮表演具有驱邪、祈福的象征意义,同时
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3.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拥有众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俗、和传统价值观。

4.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前。

传统音乐以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为代表,具有独特的音律和情感表达方式。

5. 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丰富的剧种和表演形式。

京剧、豫剧、越剧等都被列入世界民俗遗产名录,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6. 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拥有众多传统手工艺,如中国宝石镶嵌技艺、中国扇艺、中国剪纸等,这些手工艺传统精湛,并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上仅为中国的一部分世界民俗遗产名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世界影响力。

这些世界民俗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0种民俗活动

10种民俗活动

10种民俗活动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活动。

2.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3.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4.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5.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人们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

6.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人们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等。

7. 腊八节: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吃腊八粥、祭祖、熬腊八蒜等。

8. 庙会:在中国的一些庙宇或公园举办的传统集市,人们可以品尝传统美食、观看表演、购买纪念品等。

9. 婚礼:各地的婚礼习俗各不相同,但都有庄重的仪式和喜庆的活动,如拜堂、敬茶、喜酒等。

10. 舞狮舞龙:在中国的许多节日和庆典上,人们会表演舞狮舞龙,以祈求好运和祝福。

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中国民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我国有哪些民间风俗习惯?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你了解多少?中国民俗文化特色风俗数不胜数,接下来就跟店铺一起来看看中国民间风俗习惯大全,对民间风俗习惯有更多的了解吧!中国民间风俗习惯一、正月拜年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

《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

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

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

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

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

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

〔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

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

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

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

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

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

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

中国的传统民俗和寓意
中国的传统民俗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传统民俗和它们的寓意:
1.拜年:在春节期间,人们互相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和
幸福。

拜年的行为寓意着互相尊重和团结,希望彼此的生
活都能如春节一样充满喜庆和繁荣。

2.舞龙舞狮: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祥瑞和力量的象征意
义,舞龙舞狮是为了迎接吉祥的标志。

舞者扮演的龙和狮
子传递着祝福和喜庆的信息,同时还有驱邪和辟邪的意义。

3.破五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划龙船、放龙舟,以纪
念古代诗人屈原,并清除瘟疫和灾难。

破五节象征着驱邪
和辟病,也是为了呼唤丰收和保佑。

4.婚礼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多种多样,在其中包含着对
夫妻和婚姻的寓意和祝福。

例如,新郎新娘敬茶象征着尊
敬和感恩;喜饼和红包代表着祝福和财富。

5.制作汤圆:汤圆是许多传统节日的必备食物,特别是在元
宵节,它寓意着团圆、家庭和睦。

汤圆的圆形象征着团结
和完整,吃汤圆寓意着合家团圆和幸福安康。

6.红包:在春节和其他重大庆典上,人们会给孩子和年长者
发红包,其中放着一定金额的钱。

红包象征着祝福和好运,也代表着对受红包者的关爱和尊重。

以上只是一些中国传统民俗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每个习俗中还
有许多细节和地域特色。

这些民俗传承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与习俗一、概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其中,民俗与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

本文将从婚嫁、祭祀、节庆等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习俗。

二、婚嫁习俗1. 婚礼仪式中国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拜堂、过大门、敬茶、交换婚戒等环节。

这些环节代表着家族的传承、祖先的祝福和夫妻间的承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两个家族的联姻,因此,婚礼仪式也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2. 嫁妆与聘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嫁妆与聘礼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娘的家人会准备一定数量的嫁妆,包括寿礼、锦囊、首饰等,这些礼品代表着祝福和财富。

聘礼则是新郎一家给予新娘家的礼物,表示对新娘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三、祭祀习俗1. 祭祀祖先中国人非常重视祖先,祭祀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活动。

祭祖有固定的时间,如农历清明节和中秋节等。

在祭祀过程中,人们会将食物、酒水等供奉在神龛或祖先牌位前,并烧香祷告,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2. 祭祀自然中国人对自然界也抱有敬畏之心,因此,祭祀自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习俗。

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会在户外放飞孔明灯,表达对自然的尊重,祈求平安和福运。

四、节庆活动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

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人们还会走亲访友、互赠红包等,表达对亲友间的关爱和祝福。

2.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也是保护民俗遗产的节日。

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和预防疫病。

此外,还有粽叶装饰、赛龙舟等民间游戏和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结语民俗与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传统观念。

通过婚嫁习俗、祭祀习俗和节庆活动,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春节“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大年”。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岁首。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重要习俗。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清代,又增加了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

3、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传说正月二十,女娲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

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天穿’。

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风俗形成于汉代,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

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甜饭扎针。

4、填仓节“填仓节”是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相传很早以前连年旱灾,颗粒无收,皇帝照样强征皇粮,以致饿殍遍野。

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于心不忍,于正月二十五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一把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

为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用筛过的炊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粮仓,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中国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

中国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

中国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中国的民俗文化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的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的民俗文化内容1、正月正,万象新,贴春联,穿新衣。

吃饺子,放鞭炮,去拜年,懂礼貌。

尊老爱幼有人夸,压岁钱可别乱花。

2、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

赏花灯,猜灯谜,新年打算准备齐,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小年气象新。

3、二十五要打囤,新年不能瞎糊混。

一年的计划定的对,确保粮食满囤钱满柜。

捞干饭做羹汤,吃的满嘴喷喷香。

4、二月二,龙抬头,行云布雨好兆头,预祝丰收好年景,风调雨顺有盼头。

切葱花摊面片儿,蝎子尾巴剪一段儿,拍墙山扎旮旯,害虫毒虫全不怕。

5二月十二是花朝,百花生日在今宵,少女祈福求美貌,姿容更比百花俏。

6、三月三,暖风吹,漫天风筝翩翩飞。

三月三,花开艳,风吹桃李更烂漫。

7、四月里,清明后,踏青郊游乐不够。

清明前,宜祭扫,落花飘絮添烦恼。

有人伤感因伤春,寸金难买寸光阴。

介之推披火志不移,清明节开始吃寒食8、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

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

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

9、六月六,看谷秀,天贶节,吃鱼肉。

10、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

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

11、七月十五是鬼节,心底无私不怕邪。

超度水鬼放河灯,迷信说法不可听。

12、八月里,是中秋,月圆之夜庆丰收。

吃月饼,饮美酒,幸福生活更长久。

明送月饼暗盟誓,相约十五杀鞑子。

13、九月九,是重阳,尊老敬老理应当。

河北登高去赏菊,江南习俗插茱萸。

14、十月一,送寒衣,秋风紧,寒霜欺,凄风苦雨天变凉,祭告先人痛断肠。

15、十一月,天气寒,居家易,出门难。

16、十二月,进年关,最是数九严寒天。

大雪飘,冷风飕,节俭习俗腊八粥。

二十三,祭灶王,要吃糖瓜麦芽糖。

吃了糖瓜嘴儿甜,吉祥话儿说不完。

二十四,家家忙,又扫屋子又扫房。

中国十大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十大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十大传统文化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习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中国的十大传统文化习俗。

一、春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人民团聚和祭祀祖先的时刻。

人们会走亲访友,贴对联、剪窗花,吃饺子、团年饭等。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拜祭祖先,烧香祈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平安顺利。

二、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传统节日,是人们祭扫墓地,悼念祖先的时刻。

人们会扫墓,烧纸钱,并在墓前祭奠祖先。

清明节也是踏青的好时节,家人朋友可以一起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等。

端午节与屈原有着密切关系,人们会通过各种仪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四、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赋诗作赋。

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一起吃团圆饭,共度佳节。

中秋节还有各种有趣的习俗,如玩柚子灯、拜月等。

五、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最早起源于古代的驱邪祈福仪式。

龙象征着祥瑞和权势,狮子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舞龙舞狮表演热闹、欢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庆典活动。

六、戏曲艺术中国戏曲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戏剧形式,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

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戏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等元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七、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被誉为中国的国饮。

中国人讲究茶道,追求茶香,重视泡茶的过程。

泡茶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也是社交交流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茶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

八、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中国十大民俗有哪些

中国十大民俗有哪些

中国十大民俗有哪些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习俗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民间社火、游锣鼓、上灯酒、迎财神、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一系列民俗,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传统民俗。

春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春节,如羌年、苗年、土家年、彝族年、侗年、藏历年等,为国家级非遗,羌年更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庙会形成与发展和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

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庙会"外,还有东岳庙会、白云观庙会、万岁山春节大庙会等国内有名的庙会。

厂甸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庙会、晋祠庙会、上海龙华庙会、赶茶场、泰山东岳庙会、武当山庙会、火宫殿庙会、佛山祖庙庙会、药王山庙会、苏州轧神仙庙会、九华山庙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灯会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也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民俗。

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

中国著名的灯会有自贡灯会、秦淮灯会、成都熊猫灯会、昆山中秋灯会、上海豫园灯会、德阳灯会、开封大宋上元灯会、武汉东湖灯会、西安新春灯会,其中,秦淮灯会、自贡灯会、豫园灯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淮灯会更是素有"天下第一灯会""秦淮灯彩甲天下"美誉,自贡灯会有“天下第一灯”美誉。

中国的传统民俗

中国的传统民俗

中国的传统民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

这些传统民俗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传统民俗,了解它们的起源、特点和重要性。

一、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的传统民俗中,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的时刻。

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此外,人们还会互相拜年,赠送红包和美食。

春节的传统民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但它们都传承着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二、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食物,象征着人民的团结和坚韧。

赛龙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运动,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的牺牲精神。

挂艾草则是为了驱邪和祈福。

端午节的传统民俗让人们怀念过去的英雄和传统文化,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中秋节:月亮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庭团聚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猜灯谜。

月亮象征着团圆和美好,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有各种口味和形状,人们会将月饼送给亲朋好友,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猜灯谜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游戏,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组织猜灯谜活动,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中秋节的传统民俗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重要性,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四、传统婚礼:庄重而独特的仪式中国的传统婚礼是一种庄重而独特的仪式,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猜灯谜、贴春联、画灯笼、京剧、花灯等。

1、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2、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

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3、灯笼画,民间美术品种之一,是彩绘于传统灯笼之上用于美化装饰灯笼的一种特殊画种,也是我国优秀的民间美术品种之一,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

4、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5、花灯,又名灯笼。

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

列举8种家乡节日风俗民俗1、春节:春节习俗历史悠久,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一般要在除夕当天晚上吃团圆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代表团圆美满,红灯笼、爆竹也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贴春联,穿新衣,逛街购物,看春晚,拜年,贴门神,香案点灯,分发红包等,每家每户举行庆祝仪式,为迎接新的一年添福气。

2、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一般要把端午节作为拜拜文明,尊师重道这样一个机会。

人们调制粽子,喝雄黄酒,吃桂花糕,赏菖蒲,赛龙舟,悬赏英雄,歌咏诗词,宣扬抗击疾病的伟大事迹等。

3、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人们在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赏月、赋诗和吃月饼。

中秋节拜月艺术诞生于汉代,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代表着民族精神的团圆,是传统的民族节日。

4、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祭祖和登高观花为主要内容。

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熬制花粥、厨房制作糕点、特制餐桌上摆满食品,整个重阳节都是一片秋意和欢乐的集体盛宴。

5、中元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冥节,是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之一,属于七夕的前一天,一般七月十五日,有“赛鬼”和“赛神”的习俗。

它化灭阴阳,传授归元的精神。

中元节有划船比赛,有灯谜题,有拜祭先祖,有礼佛祈请福禄,还有热闹非凡的肉宴,这是中元节的主要风俗习惯。

6、乞巧节:乞巧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中国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唯一一个专门庆祝女子的节日。

当晚,家家户户都要设桌,在桌子上摆上糖果,水果,糕点等,以示对女儿的祝福。

有专门的民俗歌曲,歌述和表达了丰富的乞巧要求和祝愿。

7、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新年里最后一个传统的节日,往往是十五天的中国节日里最热闹的一天,也是一年之末的节日,是一种传递岁月的祝福与希冀的象征。

当日,家家户户要精心准备吃元宵,然后放爆竹,看花灯。

人们欢声笑语,互劝元宵,街上到处都是灯火辉煌,充满欢乐和祝福。

8、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又称寒食节,人们要在晚上尝冷饭吃寒食,全家大小男老女小,老人与小孩都要尝冷饭吃,表达全家团圆的情意。

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国家。

民俗文化是指特定群体共同的传统行为、行事习惯、风俗礼仪以及民间传说等。

这些传统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价值观。

下面将重点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以及传统婚礼习俗。

一、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

中国菜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烹饪方法而闻名于世。

其中,四大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和闽菜是最具代表性的。

每一种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调味和烹饪技巧,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了无限的变化和美味。

中国人还有许多饮食习俗和禁忌。

比如,过年时一定要吃饺子,寓意着新年的祝福和团圆;切菜时不能把菜切断,象征着吉祥和长寿;在宴会上敬酒时,要碰杯,并且让杯底相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祝福。

这些饮食习俗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反映了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二、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纽带。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春节,也被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有许多,如放鞭炮、舞龙舞狮、贴春联等。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互赠礼物,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了春节,还有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也被称为月饼节。

人们举行团圆宴、赏月、吃月饼,并将月饼作为一种礼物赠送给亲友。

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并举行龙舟竞赛。

这些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三、传统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婚礼通常包括三大环节:娘家送亲、婚礼仪式和新婚夜。

在娘家送亲环节中,新郎要带着花轿、礼金和婚嫁物品前往新娘家,接回新娘。

婚礼仪式则包括行拜天地、敬祖先和交杯酒等环节。

新婚夜则是新婚夫妇第一次同房生活的重要时刻。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和风俗传承上,也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饮食文化以及传统戏剧艺术等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一天,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度团圆时刻,同时也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比如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吃团圆饭等。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的 Lantern Festival。

在这一天,人们会观赏精美的灯笼,猜灯谜和吃元宵。

元宵节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在热闹的庆祝气氛中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主要庆祝活动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则有着驱邪和避灾的寓意,同时也是为了迎接丰收的到来。

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汉服,欣赏龙舟竞赛,品尝美味的粽子。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月饼节。

这一天,人们会团聚家庭,赏月和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口味丰富多样。

国庆节是中国的国家庆典,庆祝活动一般从十一月节开始,持续七天。

这段时间,人们会出行、观光、参加各种庆祝活动,纪念新中国成立。

二、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源远流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传统。

在婚礼筹备过程中,一般会进行过门、拜堂、敬茶等环节。

过门是指新娘入门之前的仪式,象征着两个家庭的和睦联姻。

拜堂是婚礼的主仪式,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父母行三拜,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敬茶是新娘向长辈和双方亲友敬茶的仪式,以示尊敬和问安。

除了这些基本的仪式,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习俗。

比如在四川地区,新娘会在婚礼上穿上著名的四川锦绣服饰,而新郎一般会骑风火轮迎娶新娘。

而在广东地区,新娘会穿上传统的龙凤印花旗袍,而新郎会在婚礼上献上龙凤蛋糕和双喜糖。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传统的节目文化是民族文明的精华之一,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下面分享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活动1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中国的民俗习惯

中国的民俗习惯

中国的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民俗习惯。

这些民俗习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中国的几个重要民俗习惯。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的新年,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

这是一个团聚和庆祝的时刻,中国人民会在这一天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等。

此外,人们还会给亲朋好友拜年,赠送红包,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善意。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庆祝和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并在门上贴上菖蒲叶和艾草的叶子以驱除邪气。

此外,还有一项盛大的活动是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看。

三、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感恩的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欣赏明月、赏月团圆,同时也会品尝传统的食品——月饼。

家人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并且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和感恩之情。

此外,还有一种传统的游戏——猜灯谜。

人们会在灯谜上显示一些谜面,其他人则要猜出答案。

这也成为了中秋节庆祝活动中的一部分。

四、过年年过年年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习俗,也叫过小年。

它的时间为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首先,家家户户会在门口贴上红纸,写上“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吉祥词句。

其次,市场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品尝到地道的美食。

最后,在夜晚,人们会在家中摆放年画,供奉祖先,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总结中国的民俗习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过年年都是中国民俗中的重要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活动。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民俗习俗,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让世界更加多元且和谐。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传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辉煌的文化之一,其中民俗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与传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俗与民间传说。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俗1. 节日民俗中国古代的节日庆典活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热闹非凡。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节日,人们会去扫墓、烧纸钱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2. 婚礼习俗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十分独特。

婚前的订婚礼仪包括聘礼、过大门等,婚礼包括迎亲、拜堂、敬茶等环节,而婚后则有回门、半月饼等吉利习俗。

这些婚礼习俗代代相传,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和婚姻道德观。

3. 饮食习惯中国古代的饮食习惯也很有特色。

如使用筷子、早中晚餐和四季饮食的不同,还有特定的宴会礼仪、对饽饽不轻易丢弃等。

这些民俗饮食习惯反映了中国人的节俭和注重饮食品味。

4. 节气习俗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立春、雨水、清明、立夏、小满等节气,人们会有相应的习俗和活动,如吃春饼、踏青等。

这些习俗与节气的传承展示了中国人对大自然变迁的敬畏和感慨。

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间传说1. 神话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如《白蛇传》、《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

这些神话故事充满了浪漫与传奇,反映了人们对于神秘与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2. 神鬼传说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神鬼的传说,如《封神演义》、《山海经》等。

这些传说中有善恶对立的神仙、有超凡脱俗的仙女,还有形形色色的妖怪魔鬼。

这些传说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3. 动物传说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也涉及了许多动物的传说,如龙、凤凰、麒麟等。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传说中有龙神、龙王等。

这些动物传说显示了中国人民对于神秘和伟大的动物世界的独特敬畏和崇拜。

传统民俗习惯

传统民俗习惯

传统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众多传统民俗习惯。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不仅为人们带来欢乐,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习惯,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球华人最盛大的庆祝活动。

春节习俗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贴春联、扫年神、放鞭炮等。

贴春联是春节最早出现的习俗之一,人们用毛笔和红纸书写吉祥的对联,贴在门口或墙上以祈求幸福和吉祥。

扫年神则是为了驱走旧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此外,放鞭炮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活动,鞭炮的声音被认为可以驱走邪恶的灵魂。

二、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并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激烈的竞技活动之一,人们划着彩装的龙舟,载着划呀划,呼喊加油声的同时,庆祝屈原在汨罗江抱石投江的事迹。

此外,人们还会包粽子,将糯米、豆子、红枣等馅料裹在粽子叶子里,用细绳系好煮熟后食用。

吃粽子象征着驱邪和避灾,也是对屈原的纪念。

三、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月亮有关,因此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赏月。

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会在户外聚集在一起,观赏皎洁的明月,并品尝着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由各种口味的馅料包裹在糕皮里,供人们分享和赠送亲友。

此外,赏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制作各种形状的灯笼,点亮室内外的空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四、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每年农历四月四或五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并进行一些纪念和守望的活动。

最具有代表性的清明节习俗当属扫墓和踏青。

扫墓是传统的祭祀仪式,人们会清理墓地,祭拜祖先,并向他们表达思念之情。

而踏青则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会到公园、郊外等地,欣赏春天的美景,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展开繁忙而有意义的一天。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与智慧。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庆民俗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有些节日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赏月吃月饼等,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庆祝节日、增进感情,传承着祖辈留下的智慧和情感。

二、婚俗民俗中国的婚礼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婚俗文化也是国人极为看重的传统之一。

婚礼上的习俗有很多,如喜糖、出阁等,每一项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家庭的期望。

此外,不同地区的婚俗也有所不同,反映了各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三、饮食民俗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传统和民俗习惯。

比如在北方,吃饺子是过年的传统,象征团圆和吉祥;在南方,吃年糕则是过年必备的食品,寓意"年高德劭"。

这些饮食民俗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吉祥如意的向往。

四、服饰民俗中国传统服饰也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服饰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展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如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民谣谚语中国的民间谚语和民谣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渗透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

这些谚语和民谣让人们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血脉,铭记着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

总之,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根基。

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对于强国富民、增进国民凝聚力和认同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保护中国民俗文化,让它永远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中国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了解多少

中国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了解多少

中国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了解多少中国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了解多少中国的风俗习惯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习俗。

这些习俗是民族繁衍的文化。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国风俗习惯,希望对你们有用!中国风俗习惯有哪些你了解多少1、守岁习俗过年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因此,守岁是过年的习俗之一。

除夕之夜过年守岁,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挂灯笼习俗过年各处商场、公园、街道都喜欢挂着灯笼,总给人一种喜庆洋洋的感觉。

红灯笼绽放出了灿烂的光彩,装饰出隆重热烈、喜气洋洋的过年氛围。

每逢过年甚至在异国他乡都被红色的灯光装饰一新,挂上了数不清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灯笼”有了认同感,他们把它看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而给予尊重。

中国的过年灯笼又统称为灯彩。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过年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3、备年货习俗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过年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4、拜年习俗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名称由来1846年,英国人汤姆斯最早使用Folklo(Folk+Lore)。

1878年,世界首个民俗研究机构“民俗学会”在英国成立。

《汉书》:“变民风,化民俗”。

1922年,北大《歌谣》周刊创刊,首次使用“民俗学”学科专业名词。

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首个“民俗学会”。

二、民俗学概念研究整个民间生活和文化的科学;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包含以下三方面因素:世代传承、现实生活中仍具影响;已形成类型;具有比较相对稳定的形式。

三、民俗学研究的范围.1、经济民俗(以物质为中心,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生产、交易、消费习俗。

2、社会民俗(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族、亲族、乡里村镇传承关系和习俗惯制。

3、信仰民俗(以精神为中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迷信、俗信。

4、游艺民俗(民俗特殊载体):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习俗。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一、民俗学的双重性质1、独立性: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性、研究方法的差异性、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2、边缘性: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等学科均有密切关系。

二、民俗学的任务了解研究人民大众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和心理愿望,振兴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文化。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与作用一、方法根本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应用方法:1、调查方法:观察、访谈、开调查会、照相、录音、录像。

2、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俗事项相互比较,研究各民俗事项之间的联系,探讨民俗事项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

二、作用与功能1、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推动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2、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3、移风易俗,改造社会。

4、为制定、落实政策提供参考。

5、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一、民俗的传承性:指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

二、民俗的变异性:指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受诸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

造成民俗变异的主要因素:传承方式、时代变异、社会变革。

民俗传承性与变异性是民俗在时间纵向传播中的一对连体儿,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异而没有传承的民俗事项。

三、地方性:指民俗事项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

四、播布性:指民俗事项在空间分布上相邻地区过渡性和相似性。

民俗地方性与播布性是民俗在空间横向传播中的一对连体儿,相邻地区的民俗事项总是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的。

第二编物质(经济)民俗民俗事项按照其外在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经济、社会、精神、游艺民俗四大类。

经济民俗,或称物质民俗,是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生产、交通、交易、居住、饮食、服饰等方面的习俗。

第一章生产民俗由生产实践活动产生和形成的民俗,称为生产民俗。

中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生产实践活动明显区别为农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四大类,相应形成四类生产习俗。

一、农业生产习俗1、生产程序与技术,如廿四节气歌,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民间用以安排农事活动指针。

2、具体生产环节上的仪式,如哈尼族栽秧号、土家族薅草锣鼓。

3、乞福驱灾等自然崇拜,如彝族火把节、哈尼族捉蚂蚱节、汉族祈雨等。

二、狩猎习俗1、信仰习俗,如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

2、分配习俗,基本遵守原始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3、不同动物的猎取习俗三、牧业生产习俗1、信仰习俗,如对各自畜牧神的崇拜。

2、生产习俗:逐水草而居、划区放牧、因畜制宜。

3、饮食、居住、服饰习俗第二章交易与交通民俗一、交易民俗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经历无媒介的自然交换和有媒介的买卖两个阶段。

1、市的民俗(无货币参与,目的在于获取物品)四种民俗形态:原始的无言交易;按需进行的自然交易;按数量、质量进行的等价交易;以特定物品为衡量尺度进行交易。

2、商的民俗(以货币为媒介,目的在于获利)三种民俗类型:居间商、行商、坐商3、市、商的民俗标志市的标志:市声(叫卖、代声等);商的标志:招牌(实物、模型、附属物、隐语、文字等)二、交通运输民俗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不应被看作消费习俗。

有三方面的传承形态:1、交通设施的传承:陆路:土、石阶、栈道、桥梁.水路:航标。

2、交通工具的传承:车:背篓→扁担→畜驮或拉器具。

船:自然漂浮物→竹、木排→牛或羊皮筏。

3、交通运输职业集团的传承:车、船、店、脚、牙第三章居住民俗一、居住民俗的形成1、风篱:最古老的人工住宅。

用树干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上面覆盖树枝、树皮或茅草,用以遮蔽风雨。

(澳洲塔斯马尼亚人、非洲布须曼人、美洲印第安人、亚洲安达曼人、苦聪人、摩梭人等)2、帐篷:游牧、狩猎民族共同的居住样式。

3、固定住所:定居生活的产物。

二、居住类型1、帐篷型:中国古代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喜好的一种居住形式。

易于拆卸,易于搬迁。

2、干栏型:多见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平地多为纯木结构(傣族竹楼),山区多为土木结构(布依族)。

人住上层,畜养下层,安全卫生;竹木为墙,通风良好。

3、上栋下宇型:南、北各民族通行的居住样式。

(柱、梁、檩、椽、茅草或瓦)干旱地区多平顶型,丰雨区多一面坡或人字型。

建筑格局以四合院最典型。

方便、舒适、和谐4、窑洞型: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居住样式。

主要分布在晋中南、陕西、陇(甘)东一带。

有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三种结构。

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经济省地。

三、居住的民俗表现1、火与火塘2、住房的分配: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幼关系。

3、居室的辅助性建筑:厨房、厕所、仓库、畜圈。

第四章服饰民俗一、服饰民俗的形成指人们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带装饰的风俗习惯。

影响服饰民俗的三大要素: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审美观。

二、服饰民俗的类型1、头衣及其民俗:贵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帻。

2、体衣及其民俗:上衣:长襦、短襦;下衣:裳、绔、裈。

3、足衣及其习俗:鞋、袜。

4、装饰及其习俗:头饰、衣饰、足饰\三、服饰民俗的表现1、性别、年龄表现:男装讲究实用,质料以结实为上乘,款式变化少;女装质料以轻柔为主,式样丰富多彩。

童年服饰差异很小,少年以后差异渐大,成年时有冠笄礼。

2、季节表现:四季有单、夹、棉、皮衣之分。

3、职业表现:猎装、狍头帽、蒙古袍。

现代各行业工作服。

4、地域、民族表现:源于经济活动的差异、审美观念的不同。

第五章饮食民俗一、饮食民俗的形成饮食包括食物与饮料两大部分1、食俗: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生食(植物果实、兽肉、鲜鱼)、熟食(烤食、煮食或蒸食)、烹饪(煎炒烹炸蒸煮烧烤)三阶段。

2、饮俗:饮料四大类型—水、奶汁、酒、茶。

二、饮食结构与类型饮食结构是指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的搭配,即通常所说的配餐方式主食制作原料:大米、小麦、玉米、青稞、谷子。

菜肴制作原料:蔬菜、肉鱼、禽蛋、调味品。

饮料制作原料:果汁、茶、粮食。

三、饮食习俗及其传承1、居家饮食习俗:包括每天用餐次数和时间,进餐时家庭成员的座位安排和程序,四季主副食的调整,对客人的招待等。

2、节日饮食习俗:节日食品可以分为祭祀用供品、供人食用的特殊食品、馈赠亲友的礼品三大类。

3、噬食与禁忌:噬食是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在饮食上的特殊喜好,禁忌则与宗教信仰或生活经验相关。

第三编社会民俗社会民俗是指世代传承下来的各个社会集团结合、交往过程中各种关系间的习俗惯制。

主要包括家族和亲族民俗、村落民俗、社会集团民俗、人生礼仪习俗四个方面。

其中家族和亲族民俗是最基础的民俗,村落民俗是最基层的民俗,社会集团民俗是行业内部的的民俗,人生礼仪习俗则是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民俗。

第一章家族与亲族民俗一、家族与亲族由夫妻关系与亲子女关系组成的最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称为家庭;几个或更多同姓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便构成家族。

家族的两大功能:对内:保证家族按父系或母系血统延续;调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家族内部的生产与消费。

对外:调整家族与社会的关系。

由若干家庭血缘关系发展而来的家族集团和由配偶关系发展而来的姻亲集团的总和,便构成亲族和亲族关系。

推算亲族关系的两种方法:垂直关系、平行关系。

二、家族、亲族的民俗传承1、家族、亲族各成员的称谓及类型称谓的意义:区别辈分、确定同辈相互关系、便于社会交往。

称谓的类型:类别式(同等同类关系用同一名称表示)、叙述式(各成员之间关系都有专有称谓)。

在姻亲关系中,与本人关系较亲近的上有岳父母、舅父母、外祖父母、中有姑姨表兄弟姊妹,下有外甥女叙述式称谓家族与亲族成员区别(以个人为基点)直系亲属:上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下有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

第一旁系:兄弟姊妹及其以下三代,含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嫂弟妹姐夫妹夫,其子孙侄子侄女、侄孙侄孙女。

第二旁系:父亲兄弟姊妹及其以下三代,含伯父叔父及其配偶伯母婶子,其子孙叔伯兄弟姐妹、叔伯侄子女。

第三旁系:祖父兄弟姊妹及其以下三代,含堂祖父母,其子孙堂叔婶、堂兄弟姊妹。

第四旁系:曾祖父兄弟姊妹及其以下三代,含从曾祖父母,其子孙从叔婶、从兄弟姊妹。

二、家族、亲族的民俗传承2、家族中财产和权利的继承3、家教、家法、家规家教是家中长辈、长者对后辈、幼者的教育习俗,家法、家规是为保证家教的实施和维护家族结构而制定的法规条例。

4、家祭家祭对象一是家族守护神,二是祖先神。

第二章村落民俗村落,是由家族、亲族和其他家庭集团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一、村落的类型1、同姓村落或单一家族村落:同一血缘同住一处,家族长即是村落首领。

2、亲族村落:由血缘个体家庭和姻亲个体家庭组成,村落首领协商推举。

3、杂居村落:同一地缘多姓杂居,村落首领共商推举。

二、村落民俗传承1、村落成员的集体意识:源于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血缘、亲缘关系。

积极意义是共同反抗压迫,消极层面是血族复仇和械斗。

2、村落内部的协同生活:体现在生产、生活互助。

3、村落的公共设施:集体建造、集体维修。

4、村落的管理和乡规民约:协调制约村落之间、村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5、村落信仰:宗教信仰、祖先信仰和本主信仰。

第三章民间组织和民间职业集团民俗一、民间组织广义指一切民间有组织的人的生活群体,狭义指人由于信仰、特长、兴趣、爱好或某种需要而结成的有组织的群体。

1、民间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最初表现为自然组织,后表现为自觉组织。

2、民间组织的类型:政治性组织、军事性组织、青年社交组织。

3、特点:自发性、临时性、地域性。

二、职业集团1、职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从自发到自觉。

2、职业集团的类型:百工、商旅、运输、娱乐、宗教。

3、特点:专业性、师承性、信仰特殊性。

第四章人生礼仪人生礼仪,是指在人生中,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一、诞生礼仪:婴儿脱离母体进入社会,包括孕育期和诞生期所有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