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
中小学教科研课题:“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教科研课题:“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阶段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改革与发展备受关注。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
在此背景下,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研究如何在区域范围内有效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做中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选题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分析当前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 研究国内外在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推进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3. 构建一套适用于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的策略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和完善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为推进“做中学”项目提供理论支撑。
(2)揭示区域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的内在规律,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探讨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1)为我国区域范围内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项目的推进提供具体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2)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4)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科学教育的“做中学”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特别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学生的实践参与。
(1)美国: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地引入了“做中学”的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探究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确定课题
• 选题的原则 • 小:切入口小(指研究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价 值),宜于操作; • 实:有实用推广价值,即实效性;
• 新:有新意,即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深入挖掘
和巧妙利用,反映出自己(或学校)的个性。
确定课题
• • • • • • 中国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研究 愉悦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考试“怯场”心理研究 优化学科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民族教育问题研究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
(4)课题设计论证,包括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同类研
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 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
路线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思路。
选题依据
课题类型:规划课题与自选课题 (1)国家规划办XX年度指南,指南题号XX (2)云南省规划办XX年度指南,指南题号XX (3)德宏州规划办XX年度指南,指南题号XX
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
通过对处在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
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
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施步骤: 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 先对观察的现象做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 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 ,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 确定进行观察全 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 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 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 。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 象扰乱, 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做记录,不要事后回忆。 ③及时整理材料 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 删去一切错误材 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 情况的材料另做处理 。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
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原则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朱立群目前,教育的改革已经从体制的改革转向课程和教学过程的改革。
教育部《面向21世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这样的改革实验,既在宏观上涉及到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到认识、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
为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联系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实际开展教学课题研究。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设计至少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的选题指南1、基础教育课题改革研究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优化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研究;课程现代化的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研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适应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研究。
2、教学论研究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方法论的实验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各种教材(特别是地方教材)应用研究。
3、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计算机辅助(整合)学科教学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研究。
4、教学管理研究学科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研究。
5、学生心理教育研究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研究;儿童潜能开发研究;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6、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目标要求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及途径的研究;先进教师选拔与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的前期论证课题的前期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工作,一般把这一过程分成三步:(1)明确研究方向;(2)周详研究计划;(3)进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总之,通过教育实践,挖掘研究方向,提炼课题雏形,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
课题的前期论证的关键是完成八个要素的推敲,它们分别是:1、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名称在内容上要突出课题的重要性,准确性,名称要醒目,要恰如其分。
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
为了整合全市优质研究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破解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教育科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形成本地教育科研特色,提高教育科研对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贡献率,我们编撰了该课题指南,仅供教师参考。
该指南突出灵活性、实践性、实用性、创新性和价值性的原则。
研究者可根据课题指南的范围选择申报,也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力量,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选题进行申报。
一、学校发展(校长、教科室主任)1、特色学校文化创建的研究2、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实践研究3、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案例研究4、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研究5、名师成长规律实践研究6、名校长成长规律实践研究7、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关系的研究8、教师主动发展动机的研究9、各校成功校本化经验的研究10、学校管理人文化的研究11、学校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研究12、特色项目促进特色学校文化形成的研究13、特色学校幸福课堂的研究二、学校管理(一)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1、学生管理工作研究2、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3、提高班干部管理能力的研究4、住校生管理方式的实践研究5、制度化与人文化学生管理的实践研究6、学生感恩教育研究7、学生诚信、责任等问题教育的实践研究8、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9、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调查和对策研究10、班主任管理艺术的策略与实践研究11、班主任工作特色研究12、家校结合教育问题研究(二)青年教师1、新课程背景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2、青年班主任教育智慧生成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3、教师发展自我诊断的研究4、培养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5、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和规律探究6、幼儿园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探究7、班主任工作特色研究8、新上岗班主任基本功的培养研究9、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个案跟踪研究10、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11、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的研究12、“青年教师沙龙”运作机制的研究特色班级创建13、中(小)学各种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例如:班级小组合作管理自主管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民主参与班级管理展现学生特长,打造特色班级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班级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有效结合生命化教育观念下班级管理“以校为本”家校合作管理)14、各种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实践研究(例如:书香班级的创建与管理“劳动养成”特色班级创建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公民特色班级创建“讲文明、学礼仪”养成教育特色班级创建“以德育人”特色班级创建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育“以人为本,文化管理”班级管理“我爱我家”特色班级创建“我为班级添光彩”特色班级创建)15、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特色班级创建的实践研究16、各种兴趣特色班级创建的实践研究17、各种特长特色班级创建的实践研究(注:特色班级创建可根据教师、学生的特点或特长,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班级的优势或弱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一、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及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 坚持实践育人。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道德行为训练,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坚持协同育人。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注重德育科研,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6. 坚持常态长效。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将以本指南为指导,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才。
(2)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等优良品质,形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塑造健康心理素质。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4)培育积极生活态度。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特殊的教学环境下承担着培养农村孩子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资源匮乏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为改善农村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具体目标如下:- 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探索改进和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2.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现状;3. 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和思路;4. 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得出结论。
4.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获得以下成果:-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增加学术知识;- 揭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为改进农村教育提供参考;- 提出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策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6. 研究计划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阶段一:文献研究和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2. 阶段二:设计问卷和访谈指南,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3. 阶段三: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出初步结论;4. 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和思考。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请参照学术规范,不可抄袭内容]。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申报指南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申报指南一、项目简介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厅批准,1995年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设立。
研究领域重点关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突出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等。
课题设有普通与专项两类,专项课题主要设置有:“新课程标准落实与育人方式改革研究”、“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研究,“学科发展示范<创新>中心研究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今年开放申报的专项课题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两类。
根据研究的难易程度、研究价值、创新性等标准分为重点课题(重点资助、重点自筹)与立项课题两类。
对于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资助一定的研究经费,重点自筹及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研究负责人所在单位承担。
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第十五期课题。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倡导证据为本的实证研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繁荣全省教育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三、申报资格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普通课题的申报对象为本省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师范院校、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师发展等单位的集体或个人。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研究”专项,申报对象主要为向省里确定的基于测试分析跟进式改革重点区域名单中的集体或者个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专项,申报对象主要为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等单位的管理人员。
2.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同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及以上课题,同一课题不能同时跨类别申报。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已日益成为教育界的焦点。
本文拟探讨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引言教育教学研究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的过程、方法、效果以及影响因素。
教育教学研究的需求与日俱增,通过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进步。
二、现状分析教育教学研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和机构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研究活动。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手段相对简单、成果效益不高。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三、研究主题的选择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确定。
可以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改善学校教育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并结合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方向。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教育教学研究可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等手段。
此外,还可采用比较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开展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可通过学校统计数据、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六、研究成果的转化教育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学术论文、培训课程、教育政策等方式来推广研究成果,并促进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也需要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学者和机构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先进理念,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
八、研究机构的支持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需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研究支持和资源,组织研讨会和培训班,提供研究经费和项目支持,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中小学教育实验课题选择和方案设计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和方案设计陆家骏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让我给大家谈一谈“中小学教育实验课题的选题和方案设计”实在是勉为其难啊!在座的诸位都是教育第一线的骨干教师,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成功的教育成果,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少和不具备的。
可转念一想,这样的机会对我也是一次挑战和学习,我可以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开展教育科研课题中课题选题和方案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应注意的常见问题,以期对你们的教育科研课题工作略有启发、略有借鉴。
抱着这样的想法,也就不避“沐猴而冠”、“滥竽充数”地在此谈谈一点学习体会了。
在开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和方案设计”之前,我想先说说省陶研会开展2006——2010年实验课题的宗旨和意义。
并就2001——2005年陶研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陶研实验工作,我想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努力推动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价值实现。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是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曾经做出的历史贡献;以及它在我国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现实作用。
我国的“新教育”运动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它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开始,陶行知正是在我国现代化教育发端之时登上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历史舞台,并几乎与之相伴始终。
他对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探索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径,都做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从而奠定了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当之无愧的先驱者的历史地位。
陶行知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变革中,较早地采取了立足本国发展需要,融合中西方之长的立场。
对于教育的“实质问题”,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论”,就是在于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变“死教育”为“活教育”,构建与人民大众向上、向前的生活相伴的“生活教育”。
他天才地主张:“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以扩大教育的时限;他还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一体化,以扩大教育的空间。
在教育的方法论上,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它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农村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湖南省吉首市双塘中学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课题的现实意义及背景: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文化运动,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使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了解这一课题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比如,有效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倡导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等。
就有效教学理论而言,我们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具体落实上,我们发现还存在着普遍的不足。
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并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认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课程大背景下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必然可以进一步推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与使用,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时代和谐。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而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具体教学行为中教师必须关注、研究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诸环节的有效性。
陕西省2022年中小学教育规划课题研究
陕西省2022年中小学教育规划课题研究为加强语文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本学期特制定教研计划如下:一、教研的指导思想、理念与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育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强化语文教学的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大力推进小学语文改革,推动学生的全面、持续、人与自然发展。
以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开展有新意的切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教研活动。
构建立体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尤其是说话、写话、作文)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景;给学生留有想象与思考的空间;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课外学习氛围。
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利用语文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会在生活中学语文;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
二、教研的重点及措施:1、认真开展好课例教研:根据教研中心及学校的计划安排,提高对这次大教研活动的认识,并认真落实每个环节。
要积极参加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研讨等环节教研活动,切实提升自己的素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2、规范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大家共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设计教学步骤,二要提升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掌控作业数量,作业全批全系列改为,及时更正并展开复批。
加紧对后进生的辅导。
规范各个环节的教学犯罪行为,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抓好学生的书写:要通过研讨,从认识上增强对学生书写质量的重视,平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教育,上课随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作业书写要严格要求,认真配合学校开展好书写比赛,真正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质量。
4、稳步深入开展经典背诵:著重在班上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读书氛围,教研组共同确认学生写作书目,为学生展开好书所推荐,及时表彰、严格执行,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市级)-(1)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学科分类语文
课题负责人饶品森
负责人所在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苏桥小学研究起讫时期2014年9月——2015年9月联系电话(区号)(手机)
邮政编码 3 3 5 5 0 9
通讯地址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苏桥小学
电子信箱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印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
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三、课题论证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市)教研室审批意见
七、设区市教委课题办(教研室)评审意见
八、专家评审组意见
九、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十、课题结题情况。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推荐选题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推荐选题方向小学语文:1、低年级拼音教学的研究;2、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3、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研究;4、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5、保定市山区儿童普通话教学的研究;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7、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9、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10、养成小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研究;11、养成小学生书写笔顺的研究;12、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的研究;13、小学生童话教育的研究;14、培养小学生写日记习惯的研究;15、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16、小学低年段绘本教学的研究;17、同课异构开展小学语文课例研讨活动的研究;18、小学语文教学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19、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活动实效性的研究20、小学语文写景散文教学的研究;21、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活动的研究;22、小学生词句积累的研究;23、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24、联系农村生活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25、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研究;26、小学语文教师远程教研活动的研究;27、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28、小学男女生语文学习差异的研究;29、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研究;3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3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研究;32、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的研究;3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34、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方法的研究;35、小学语文作业与检查的研究;36、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的研究;3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研究;38、小学语文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39、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40、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2、有效确立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3、引导小学生初步形成几何直观的研究;4、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5、发展小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研究;6、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研究;7、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研究;8、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9、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研究;10、以定性描述为主改进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11、成长记录袋在小学数学评价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2、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的研究;13、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14、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的研究; 15、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16、小学数学猜想教学的研究;17、发展小学生符号感的研究;18、提高小学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研究;1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听评课视角的研究;2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学习的研究;21、小学数学单元测试的研究;22、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研究;23、农村小学数学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24、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25、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指导学困生的研究;26、小学数学课堂互助性学习的研究;27、小学数学当堂训练检测的研究;28、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的研究;29、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方法的研究;30、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的研究;31、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调查与研究;32、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解题指导策略的调查与研究;33、培养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研究;34、小学数学教师“同课异构”课例研讨的研究;35、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研究;3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研究;37、小学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38、小学数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39、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品德教育的研究;40、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一、引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确定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并进行申报,对许多教师来说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帮助教师们更好地选择和申报研究课题。
二、选择研究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关键。
教师们可以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入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此外,教育教学研究也可以关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和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明确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目标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
教师们需要确定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研究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或过于广泛的目标设定。
四、回顾相关研究回顾相关研究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环节。
教师们需要了解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优缺点,并寻找已有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
五、制定研究问题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教师们需要制定明确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测量性,能够被具体的研究方法所回答。
同时,研究问题也需要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体现实际问题的解决需求。
六、选择研究方法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教师们可以选择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的需求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七、设计研究方案设计完善的研究方案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的质量和可行性至关重要。
教师们需要确定研究的对象、样本规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并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困难。
八、实施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步骤。
教师们需要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并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中小学德育和教学微课题研究参考选题(34个)
中小学德育和教学微课题研究参考选题(34个)(一)德育研究: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2.自主发展困难生的个案研究。
3.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4.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5.班集体建设的方法、策略与个案研究。
6.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7.非常态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8.成功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
9.不同类型学生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
10.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11.榜样教育效果的个案研究。
12.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
1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案例研究。
14.学生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15.学生体质状况监测与干预的研究。
16.激励教育的案例研究。
(二)教学研究:
1.有效作业的研究。
2.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
3.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4.“导学案”导学的研究。
5.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6.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7.课堂有效练习的研究。
8.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研究。
9.优化课堂教学的经验、案例与个案的研究。
10.课堂提问的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
12.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13.新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建设的研究。
14.有效教研的研究。
15.有效校本研修的研究。
16.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的有效性研究。
17.教师专业化途径和手段的研究。
18.教师教育科学素养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一)关于学校管理与办学体制问题1.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2.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3.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4.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5.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6.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7.积极推进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8.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9.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10.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11.民办教育区域发展特点研究12.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13.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14. 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15. 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16.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17. 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18.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2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1.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3.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问题研究4.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5.考试政策与考试法研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7.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8.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9.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10.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1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12.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1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14.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15.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16.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17.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19.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现象研究20.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的研究21.中小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实验研究(三)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1.德育课堂主渠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实施研究。
2.各学科课程教学加强德育、立德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在德育体系中整合相关专题教育的研究。
6.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
8.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
9.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研究。
10.德育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11.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研究。
1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13.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4.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四)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问题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2.课程改革认真总结、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新阶段工作研究。
3.深化课程改革在解决好制度层面、保障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4.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研究。
5.国家课程实施研究。
6.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7.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8.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研究。
9.教材、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开发、编制、使用研究。
10.特殊教育课程与实践研究。
11.学前教育保教内容开发与实施研究。
12.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实施课程研究。
13.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研究。
14.综合课程设置与推广研究。
15.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16.教学用书评价研究。
17.课程资源开发与创建办学特色研究。
18.学校课程发展研究。
19.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
20.专题教育实施研究。
(五)关于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1.教育教学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
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
3.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推广实验研究。
5.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教学研究。
6.小班化教学、选课制等教学模式研究。
7.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研究。
8.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研究。
9.减少学生作业量研究。
10.缩小校际差异教学研究。
1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研究。
13.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
14.学前教育保教模式、方法研究。
15.学前教育“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小衔接”关系研究。
16.特殊教育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
17.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18.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研究。
19.跨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研究。
20.实验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21.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2.普通高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拔尖学生培养、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23.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六)关于考试评价制度问题1.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2.高考制度成效的追踪研究3.中考制度省内外对比研究4.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5.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7. 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8.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9. 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10. 学生“成长袋”的建立、使用、评价的研究11.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机制研究12.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研究1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14.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1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七)关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1.地方教研室建设研究。
2.区域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3.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
4.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5.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6.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7.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8.任教非本专业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
9.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
10.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学研究。
11.教育科研教研成果应用研究。
(八)关于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与教育技术应用问题1.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2.教学资源共享技术、模式、机制研究。
3.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专用室场馆应用研究。
4.学校图书、教学资料应用研究。
5.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7.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应用研究。
8.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研和网络教学研究。
9.主题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九)关于学前教育问题1.幼儿数学教育操作学具的研究2.学前教育艺术领域教师指导策略研究3.学前艺术领域幼儿发展促进策略研究4.幼儿教师入职专业水平的评价研究5.促进幼教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6.园本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7.幼儿美工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8.生态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9.教师在艺术活动中实施观察和指导的策略研究10.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1.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12.运用角色游戏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13.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14.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5.促进幼儿大肌肉运动发展的实践研究16.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体能的研究17.幼儿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1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与认证制度研究19.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20.早期儿童科学教育研究(十)关于职业与特殊教育问题1.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机制研究2.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研究3.职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4.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5.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研究6.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8.职高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9.《广域网接入与监管》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10.《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11.《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1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管理方式的研究14.职高电脑美术专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15.运用课堂观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16.提高职业高中专业特色班管理实效性的研究17.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8.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19.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20.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究21.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研究22.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模式研究23.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研究24.特殊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25.满足聋人学生特殊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26.聋校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研究27.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律动训练研究28.辅助技术在盲校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9.提高工读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30.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