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 北上北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电影北上北上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曾经的东方好莱坞为何风光不再。香港的动作电影青黄不接,香港的人口只有700万,撑不起电影工业。那以后香港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投资没了。香港电影怎么样开辟“北上之路”?当年如果说所有的市场,全世界最大的就是中国了。那几年我是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香港电影贩子。对观众的尊敬,这个东西是我们缺的。
【采访人物】
许鞍华香港电影导演
陈可辛香港电影导演
黄建新中国电影导演
杨受成英皇集团主席
谢霆锋香港演员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于冬博纳影业集团总裁
许鞍华,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在这间狭小凌乱的办公室里,她制作完成了刚刚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五项大奖的电影。
记者:这个电影给您带来的利润够活多长时间?
许鞍华(香港电影导演):够活,两年吧。
记者:是怎么活?是奔着像山顶豪宅那种活法?还是就普通活法?
许鞍华:普通。
记者:普通活法才两年。
许鞍华:恩。
谢霆锋(香港演员):这个就是,我公司的一个品牌的名字,英文名字叫PO。
记者:这个是你的后期制作公司。
谢霆锋,演员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家电影后期制作公司的老板,许鞍华刚刚获得大奖的电影后期制作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谢霆锋:我们希望做的像家庭一样,每个星期二四会有阿姐煲汤啊。
记者:你的办公室?
谢霆锋:我的办公室。
记者:面积不大?
谢霆锋:面积不大,也没有资格大,因为香港的租金太贵。
记者:《桃姐》你做的后期?
谢霆锋:调颜色的,就刚好是开门的那一个。
2012年4月15日,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桃姐》一举夺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
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五项最具含金量的大奖,这部影片和许鞍华上一部同样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四项大奖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样,把视角放在了香港普通人的生活上,她因此被认为是坚守香港本土的为数不多的香港电影人的代表。
记者:为什么在大家都去关注这个香港导演北上的时候,您去关注香港这样的一个本港的电影,什么原因?
许鞍华:我不是那个时候开始关注,我是早几年有一个剧本,然后有四年拍不到,找不到钱,所以不是没有人关注香港,然后我关注香港的,你知道我们拍戏人的心态,有点不像人家写的那样子。
记者:人家怎么写的?
许鞍华:就是写你很清楚,你接下来要做什么什么什么,你的事业是这样这样这样,你准备往这边发展,往那边发展,不是的。
与外界赋予许鞍华坚守香港本土这种说法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被议论很久的话题,那就是香港电影的北上浪潮。
陈可辛,香港著名导演中他是第一个将工作室从香港迁至北京的人。
记者:随着从香港到北上,香港电影的这种内涵,谁去继续把它(挖掘)?
陈可辛(香港电影导演):我觉得这个首先要纠正一句话,就是不是因为我们走了,其实不是走了使香港电影的内涵、内蕴、文化没有了,其实香港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香港是不应该有电影工业的。
记者:不应该?
陈可辛:不应该,香港的人口只有700万,撑不起工业,你去翻翻全世界,哪里有一个地方有700万人口可以有电影工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市场是不够使到一个电影工业能发展的。
尽管理论上人口只有700万的香港不足以支撑电影工业的发展,但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却是不可改写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马哥”的风流倜傥与不羁狂放;周星驰无厘头的嬉笑怒骂与古灵精怪,还有王家卫的迷幻与苍凉,徐克的江湖儿女,快意恩仇。
这些不仅是内地一代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经典,也代表着香港电
影最辉煌的时代。
谢霆锋:大家都知道,如果香港电影来说最厉害的是可能是十三十四年前,并不是现在。
记者:是你父亲的年代。
谢霆锋:我非常年轻的时候,现在我觉得是整个潮流或者是年代在变的时候,香港的动作电影青黄不接,这个非常可惜,坦白说所以有很多人会去选择在内地去拍一些别的题材的电影。
香港电影有着百年历史,真正繁荣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部分上海电影人的南下和东南亚资金的注入,让香港成为美国、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基地,并在60年代便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到了8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愈加成熟。动作、喜剧、警匪、悬疑等类型影片引领一时风潮,也是在那个时候,许鞍华、徐克、吴宇森等人引领香港新电影浪潮,让港片在商业和艺术上更上层楼,为华语电影赢得了市场和声誉。
记者:您怎么解释香港电影在七八十年代甚至延伸到九十年代的辉煌?
陈可辛:因为1949年解放就是中国人分了全世界,留在内地,内地当时也比较封闭,再加上文革等等,也当时没有一些老百姓普及的娱乐,台湾也有台湾的立场,然后全世界、澳洲、美加、新马,整个亚洲都是中国人,而这些还是第一代移民,他们还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所以香港就变成了华语电影的制造中心。
记者:那您的意思就是时势造英雄?
陈可辛:其实是拍给全世界的,中国人看的,不是拍给香港人看的。
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华语市场,这是香港电影的生存之本、繁荣之道,最高峰时香港电影年产300多部,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但市场的变幻常常迅速而无情。
许鞍华:因为台港的那些投资人在八十年代中左右开始,到九十年代初就不停地买片花,就是投资香港电影就是拿回他们的版权,可是因为这样子,他们就开始有点粗制滥做。因为他们是只要两个明星的名字、跟武打,连导演是谁都没什么关系,然后就把钱都给了,然后很多人就去抢明星,抢了明星就拍,有很多是不好的,所以他们就开始不卖,他们就亏本了,亏本了,到1993年,他们开了一个历史性的会议,他们制作人就全部都约定不会再买香港的片花。
记者:台湾的?
许鞍华:对,然后就是他们如果有成品他们看完了,那个再选再买。那以后就香港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投资没了。
陈可辛:台湾市场一夜之间没了,因为1995年台湾终于把美国片的配额限制打开,那1995年一年之内从香港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在台湾从百分之七八十,好莱坞片可能只有二三十,一年之间。
记者:倒过来了。
陈可辛:倒过来,仅仅五年,从1995年到2000年,台湾的市场比例是98.6%,英语电影,那华语电影还不是1.4%,是华语、日语、韩语加起来1.4%,法语加起来1.4%。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了香港电影市场的极速萎缩。1985年,香港电影观众达6000万人次,十年后的1995年入场观众大跌至只有2800万人次,下降幅度达53%,到了次年的1996年,观众人次又比去年下降了24%,到了1997年,进场人次再比上年下降10%,好莱坞商业影片的涌入、本土市场的失落同样也在内地上演。1998年,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只有8.3亿元,其中一部《泰坦尼克号》就占去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