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优秀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4a64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7.png)
古代埃及教案一、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地处尼罗河流域,由于河流的存在,埃及拥有肥沃的土地,适宜农耕和定居。
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给予埃及人民丰饶的收成,成为他们的生存基础。
二、古代埃及的社会结构1.法老与贵族古代埃及的社会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他们被认为是神的化身,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贵族则是法老的亲信和重要支持者,他们掌握着重要资源和权力。
2.官僚与神职人员官僚是法老的管理者,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官员任命。
神职人员负责宗教事务,起源于法老时代,他们被认为是与神交流的中间人。
3.平民与奴隶平民是古代埃及社会的大多数,他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业等劳动。
奴隶是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被剥夺了自由,成为贵族和寺庙为数不多的劳动力。
三、古代埃及的宗教与信仰古代埃及人民崇拜多神宗教,将自然界万物与神灵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死后能够成为永恒存在的不朽之神。
1.太阳神阿蒙、拉与众多神祇太阳神阿蒙是最重要的神祇,代表着光明和创造力。
拉则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主要神祇。
此外,埃及还崇拜众多的神祇,如农业女神艾西斯、智慧女神索贝克等。
2.死亡与来世古埃及人坚信死后有来世,他们将尸体用木乃伊的方式保存,认为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完整,以便永生。
他们会在墓葬内放置陪葬品和崇拜神灵。
四、古代埃及的艺术与建筑古代埃及艺术主要以宗教为主题,表现了尊崇法老和神灵的信仰。
1. 像征性的符号埃及艺术采用大量的像征性符号,如金字塔、锚形符号等,这些符号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宗教和世界观。
2. 壁画与壁龛埃及艺术以墓葬壁画和宫殿壁画为主要形式,描绘了法老和神灵的形象及宗教仪式。
壁龛是一种艺术品装饰,常常用于装饰墓室或建筑物的柱子上。
3. 建筑和金字塔埃及的建筑多以石块和砖块为材料,以金字塔为代表,既是法老的陵墓,也体现了古埃及人民对永生的向往。
五、古代埃及的科学与技术古埃及人在农业、水利、建筑、医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术。
1.农业和水利古埃及人发展了灌溉系统,利用尼罗河的洪水为农田提供水源,实现了高产农业。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a350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8.png)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受到尼罗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的稳定、宗教信仰的凝聚以及文化创新的推动等因素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目,如:“请简述古埃,分析以下问题:“地理环境对一个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有哪些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300字。
4.观看与古埃及文明相关的纪录片,如《神秘的古埃及》、《尼罗河的赠礼》等,并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400字。
5.搜集古埃及文明的相关资料,与同学分享你在课外学习中了解到的古埃及文明趣事,增进对古埃及文明的了解。
5.情感教育:通过讲解古埃及文明中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7.课后作业:布置与古埃及文明相关的阅读材料、思考题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古埃及文明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古国的遗迹吗?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地域特点、时间脉络、史实解读等。
2.重点: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1.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较浓,但对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787ea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7f.png)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最早出现时间、文明发源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好奇心;结合中国的商朝,理解古埃及由诞生、发展、强盛到灭亡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逐渐形成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认识并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培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明白象形文字、木乃伊,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与科学的探究能力;了解法老的统治,培养理解、对比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金字塔与木乃伊图片来开篇引出主题,然后渐渐走进古埃及,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会古埃及人的生产与生活,领会古埃及的文明,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探究、想象与看图方法,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楚、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埃及文明的肯定与敬意,特别是对金字塔与木乃伊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文化、尊重并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使学生反对神学,反对愚昧,更加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二、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三、教学难点:1、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文明呢?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古埃及教案及反思
![初中历史古埃及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128971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d.png)
初中历史古埃及教案及反思
课题:古埃及的历史与文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
2.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
3. 能够利用多种资料了解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教学内容:
1.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4.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艺术品;
5. 古埃及的文化传统和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地图展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2. 讲解:介绍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包括法老王国、贵族阶层和平民百姓等;
3. 分组讨论:讨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阿蒙和死后世界;
4. 观摩:观看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艺术品,如金字塔和壁画等;
5. 探究:了解古埃及的文化传统和科技成就,如法老陵墓和写字系统等;
6. 总结: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明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利用多种资料来探究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讨论。
下节课可以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埃及的知识。
古代埃及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bfe9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f.png)
古代埃及教案教案: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
3.理解古埃及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4.学习古埃及艺术和建筑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4.古埃及艺术和建筑的特点三、教学过程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在尼罗河下游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在尼罗河河谷落户,并发展出独特的礼仪和文化。
2.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分为贵族、士兵、农民和奴隶四个阶层。
最高统治者是法老王,祭司掌管宗教事务,而士兵和农民则负责军事和耕地。
古埃及的文化特征包括象形文字、千里眼雕像等。
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非常复杂,神话故事中的众神被赋予各种职责和形象,如太阳神拉及其它神祇等,人们尊敬和崇拜它们。
4.古埃及艺术和建筑的特点古埃及艺术和建筑特点包括金字塔、人体雕塑、神像、墓葬等。
这些艺术和建筑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寓意,能够反映出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
2、问答互动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埃及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埃及文化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理解和掌握情况等。
2、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作业,巩固知识点。
3、考试测试: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的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df4ca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9.png)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3. 了解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4. 能够分析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重点:1. 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和宗教信仰;2. 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3. 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图片展示、视频播放;3.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一、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1.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古埃及的历史沿革和文明起源;3. 古埃及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二、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1. 古埃及的王权神授和法老制度;2. 古埃及的贵族和平民;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祇崇拜。
三、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1.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2. 壁画和雕塑的艺术表现;3. 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学作品。
四、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 古埃及的数学和医学成就;2. 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历法;3. 古埃及的葬礼仪式和神庙建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入古埃及的概况。
二、学习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并展开讨论。
三、介绍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并展示相关图片。
四、讲解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并进行学生讨论。
五、分析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展示相关文物和资料。
六、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埃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古代埃及》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古代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20a679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d.png)
《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文明发展等。
2. 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发展2. 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法老、贵族等3. 古埃及的重要事件:金字塔的建造、宗教信仰等4. 古埃及的成就: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5. 古代埃及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成就等。
2. 教学难点: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金字塔的建造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成就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宗教信仰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古代埃及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4. 比较法: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在同一时期的文明发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 讲解文明发展:介绍古代埃及的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3. 分析重要历史人物:讲述法老、贵族等古埃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和贡献。
4. 讲解重要事件:阐述金字塔的建造、宗教信仰等古埃及重要事件的意义。
5. 探讨成就:分析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6. 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的文明发展。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埃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如果有机会,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亲眼目睹古代埃及的文物和艺术品,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
2.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关于古代埃及的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资料,更加生动地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d9c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4.png)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分析大河文明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3. 认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提问: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2. 学生回答: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3. 教师总结: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强调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基石。
2. 分析大河文明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探讨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3. 讲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如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等,并评价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并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
2. 让学生思考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分析了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并认识到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其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评价。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埃及》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3849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1.png)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2.强调古埃及文明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古埃及文明以及其他古代文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求知欲。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分享,互相启发,共同克服学习难点。
6.结合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7.定期进行学习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展示古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等标志性建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古老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
2.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
4.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古埃及文明的学习,提升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详细介绍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埃及文明。
3.分析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建筑艺术、绘画和雕塑等文化成就,展示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魅力。
4.阐述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古代文明的关系,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埃及文明的主题进行讨论,如宗教、建筑、艺术等。
《古代埃及》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408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3.png)
《古代埃及》教案教案:古代埃及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古埃及的地理环境与发展历程;2.古埃及的社会制度与阶级分化;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与神庙建筑;4.古埃及的文字与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1.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了解古埃及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结构;2.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庙建筑,理解古埃及人民对宗教的重视;3.了解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化成就,理解古埃及在文化领域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2.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庙建筑;3.了解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1.理解古埃及人民对宗教的重视和宗教建筑的特点;2.理解古埃及的文字和文化成就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述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发展历程、宗教信仰、神庙建筑、文字和文化成就等内容,传递知识;2.图片展示:呈现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神庙建筑和文化成就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互动问答:通过提问、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教学手段:1.幻灯片:使用幻灯片展示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神庙建筑和文化成就的图片和文字,以更形象地呈现内容;2.课堂讨论:布置小组讨论的任务,要求学生就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流程时间安排:本堂课为45分钟。
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古埃及的话题,询问学生对古埃及的了解程度;2.展示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的地理特点。
步骤二:讲授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10分钟)1.通过幻灯片讲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程,包括河流的重要性、水灾的影响等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对古埃及的影响。
步骤三:讲授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庙建筑(15分钟)1.通过幻灯片讲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庙建筑,包括对神的崇拜、法老的神权等内容;2.展示神庙建筑的图片,介绍其特点和功能;3.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人民对宗教的重视和宗教建筑的意义。
(完整版)第2课古代埃及教案
![(完整版)第2课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9ddcd3b3567ec102d8ae1.png)
第2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
(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二、导入新课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但它的历史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
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三、新课传授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船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
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的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18ed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b.png)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的教案
教学内容:
1. 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2.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4. 古埃及的艺术和建筑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在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上的优势
2.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掌握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形式
3.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认识古埃及人民的信仰生活
4. 了解古埃及的艺术和建筑,体会古埃及的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2.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古埃及地图和图片介绍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2. 讲解:讲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介绍古埃及的政治组织形式
3.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展示成果
4. 整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艺术品和建筑,让学生感受古埃及的文化魅力
5. 总结:对古埃及的文明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知识点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资料等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讨论表现、作品展示等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古埃及文明展览,深化对古埃及文化的理解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案 古代埃及
![初中历史教案 古代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7f2d1e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1.png)
初中历史教案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如法老、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特点。
(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古埃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真相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特点。
2. 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如法老、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3. 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特点。
2. 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
四、教学难点:1. 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古代埃及的图片、地图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2.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4. 设置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古代埃及的文明特点:讲述古埃及的农业、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
3. 介绍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如法老、贵族等,分析他们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讲解古埃及的重要事件:如金字塔的建造、象形文字的发明等,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就。
5. 分析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通过讲解古埃及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古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5d51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3.png)
初中历史古代埃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了解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学习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三、教学内容: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了解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
3. 学习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了解古埃及的宗教神话和建筑风格。
4. 练习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体验古埃及文化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了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了解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学会了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对古埃及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解释其含义;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埃及的信息。
七、板书设计:
1. 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
4. 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自己的名字。
初中历史教案古代埃及
![初中历史教案古代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1e86854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c.png)
初中历史教案古代埃及【教材来源】:初中历史教材【适用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成就和社会结构;2. 掌握古代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3. 能够分析古埃及文明对后世影响。
【教学重点】:1. 古埃及的地理、文明成就和社会结构;2.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
【教学难点】:1. 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2.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教科书或其他学习资料;3.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4. 复习和延伸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埃及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古埃及的地理与文明(15分钟)1. 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 解释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和特点;3. 分析古埃及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三、古埃及社会与文化(15分钟)1. 讲解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制度;2. 探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与文化特点;3. 分析古埃及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四、古埃及对后世的影响(10分钟)1. 回顾古埃及的文明成就;2. 分析古埃及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和传承。
五、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理解古埃及的地理、文明、社会和文化特点?2. 学生是否能够分析古埃及对后世文明的影响?3. 下节课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延伸学习】:1.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文字等方面的发展;2. 古埃及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古代埃及》教案
![《古代埃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ba11ef4431b90d6d85c79a.png)
《古代埃及》教案《古代埃及》教案1历史上,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也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教师资格证历史考试也需掌握《古代埃及》一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资料理解尼罗河在埃及文明发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古埃及地图的解读,掌握阅读历史地图、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结合生活现象,让学生反思,力求做一个文明人,正确科学对待文明。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视频短片:《埃及——无可比拟》学生欣赏。
教师课前导入: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设问:四大文明古国。
设计意图: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接续七年级最后的单元“文明探源”,有必要对几个大河流域的早期区域文明做知识回顾。
2.教学环节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设问: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设问: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教学预设:便于航行。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秀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6588602768e9950e738e5.png)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知道法老的权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古代埃及示意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流域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块高114.4厘米、宽72.3厘米、厚27.9厘米,略呈长方形但实际上缺了许多边角的石碑。
由于石碑是在罗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它被命名为罗塞塔石碑。
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玄武岩石碑同时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是解密古埃及文明的钥匙,也是当今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那么,古代埃及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讲解:观察教材《古代埃及示意图》,回答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材料展示:材料一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诗歌材料二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
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古代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古代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0d1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8.png)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三、文明之辉煌(本课重点)这个重点部分我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
我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天文组、文化组、数学组、医学组以及建筑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制作小课件,其他成员负责收集资料,上课时每小组代表进行讲解,控制在3到5分钟。
结尾教师将以上内容做好总结。
1天文组:太阳历讲述太阳历的来历、演变以及重要作用。
2、文化组:象形文字讲述象形文字的特点、发现、翻译。
3、数学组:数学运算讲述古埃及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
4、医学组:木乃伊讲述古埃及人民宗教崇拜,灵魂不灭,促使木乃伊的制作,促进古埃及医学的发展。
此部分放手让学生去制作小课件,任务不多,但是也能考量学生的运用计算机水平和合作水平,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冃匕力。
重点让学生去体会古埃及文明的丰富与惊异,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超群的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生上台讲述课件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努力。
运用视频展示金字塔之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生每介绍完一种文明,教师将引出中国古文明,比如甲骨文、《九章算术》,华佗外科手术等,激发爱国之情。
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七、教学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授,主要感受在学生活动这块。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自我参与课堂的经历,自己查阅、收集资料、图片,还需要甄别其中的有用材料制作成小课件,上课用自己组织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来,过程比较繁杂。
我想正因为第一次操作所以学生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去完成。
但整体过程不仅学生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图片的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如果历史课都采用这种模式,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
让学生参与到教育中来,自己成为小老师,教授他人,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最深刻的。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古代埃及》
![教师资格证历史教案:《古代埃及》](https://img.taocdn.com/s3/m/7d7c3d3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7.png)
《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文明特点等。
2. 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法老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等。
3. 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
2. 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金字塔的建筑技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成因。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古代埃及》相关内容。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具:金字塔模型、法老面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的神秘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古埃及的历史背景,讲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古埃及的文明特点,包括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的优势和劣势。
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展区,增强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直观认识。
2. 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埃及的宗教、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评估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程度。
2. 检查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深入研究情况。
3. 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5db5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2)了解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专制统治,以及法老的相关知识。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2.能力目标:1)通过对“金字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过研究法老的统治,掌握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培养认识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古埃及史,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教学难点:通过对金字塔的研究,认识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网络查阅古埃及概况、了解尼罗河风光,搜集卡纳克神庙的图片、金字塔图片,以及狮身人面像的神话传说等,储备更多古埃及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课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阅尼罗河风光、美丽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搜集与占埃及有关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讲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图坦卡蒙的诅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讲故事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我们研究的兴趣。
有谁愿意讲一讲古埃及的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删除以下段落,因为没有明显的表述和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认识了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专制统治,了解了法老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了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但它的历史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
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二、新课传授。
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穿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
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一首埃及古诗也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啊!尼罗河,我们称颂你,你从大地上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这些言语都说明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有着生命线般的的重要作用。
各述己见:你能否从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说说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具体作用?生:气候方面:尼罗河流域中几乎没有一个地区有着真正的赤道性气候,较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影响,流域内普遍干旱。
干旱的气候使得古埃及人更加依赖尼罗河,埃及的命运寄托于尼罗河。
土地方面: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使古埃及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文化方面:尼罗河水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并且退水以后,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
几何学就逐渐诞生了。
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开始的日期,埃及开始了最早的天文学研究。
师: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
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灭一切。
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
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做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水退之后,再重新丈量土地,划定界限。
长久以来,几何学诞生了,天文学诞生了。
师: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师: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两岸出现一系列小国,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公元前3100年,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从这时起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为止,在这期间,古埃及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辛勤劳动,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古代埃及具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纵横交错的水利灌溉网,国内外贸易也十分活跃。
师: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
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吏都由他任免,他的意志就是法律。
法老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
大臣在朝见法老的时候必须行跪拜礼,匍匐在御座之前吻其脚前的尘土。
贵族为法老管理国家,平民和奴隶一边从事劳动,一边为法老建造神庙、宫殿和陵墓。
我们知道,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已成为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陵墓。
想一想:古埃及法老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呢?生:1.信奉灵魂不灭之说(冥王奥西里斯神与来世信仰)。
2.法老的专制统治。
尤其是屹立在尼罗河西岸沙漠那些巨大的金字塔,其形式完美地再现了埃及人对来世的永恒理想。
师:在人们已知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请学生介绍胡夫金字塔)生:它高146.5米,底边长230米。
塔身约用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巨大石块砌成。
据说胡夫金字塔修建动用10万劳工,花费了20年时间。
教师补充: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后才被超过。
想一想:胡夫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师:请学生观察大金字塔石墙,它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著名。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数千年,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师:这是金字塔复杂的内部结构,它有许多精确之迷: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千分之一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它还留下许多数字之迷:金字塔高度扩大10亿倍,恰好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塔高除塔的底边的两倍,约为3.14;其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一直延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它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分为二;金字塔高度的平方和每面的三角形面积正好相等。
师:同样神秘的还有狮身人面像。
(请学生介绍狮身人面像)生:狮身人面像的头部按照哈夫拉的形象雕刻,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
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
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师:古埃及的奇迹与梦想就是在一系列的金字塔群中飞翔。
特别是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将金字塔这种形式的美感和所体现的理想达到了极至。
师:古埃及时期的能工巧匠以及参与建造的平民百姓所从事的修建这些宏伟壮观的建筑工程,代表了埃及当时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了不起的高峰和人民群众的智慧。
有关金字塔建造的原因以及如何建造的,一直是众说纷纭,也一直是一个谜缠绕在世人心头。
千古之迷——金字塔建造之谜,至少有三种猜测:百万劳动者创造的结果;外星文明的杰作;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陈述理由。
师:宏伟壮观的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人民的卓越指挥和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金字塔也是古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是法老奴役劳动者的象征。
古埃及离我们实在遥远,而直到有一天拿破仑远征埃及,才逐渐揭开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
1799年8月,拿破仑的士兵在罗塞塔附近修筑军事要塞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磨光玄武岩的石碑。
它长约115厘米,宽约73厘米,厚约28厘米,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三段铭文。
由于受风沙的长期侵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
这就是后来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罗塞塔石碑。
师: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古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它是由一些描绘人、动物和其他各种物体的符号构成。
古埃及人把这种文字写在纸草纸、木板上,或者刻在陶片、石头上。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它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表意符号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表音符号用图形来表示发音。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古埃及人创造出24个单辅音符号和许多双辅音符号、三辅音符号,这24个单辅音符号已经是字母的萌芽,它为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论坛:你能说说古埃及象形文字与我国早期文字甲骨文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生: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
表意符号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表音符号用图形来表示发音。
它与我国的最早文字甲骨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我国的甲骨文也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但不同的是不用图形来表示发音。
师: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失传。
然而,“罗塞塔石碑”的发现使情况发生了变化。
石碑上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它为人们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迷,提供了一把钥匙。
法国学者商博良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释读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由此也诞生了研究古埃及语言、历史和文化的埃及学。
【小结】举世闻名的而又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俯视着埃及大地,目睹世间沧桑已近5000年之久。
金字塔的建造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以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
金字塔的魅力仍在不断激发人们追索人类古代文明的热情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