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见面课:上编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延绵数万里,纵横几千年”唯一没有被割裂的文明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中华文明正确答案:中华文明2、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政府控制力达不到B.封建政府渗透力达不到C.封建社会技术落后D.封建社会官僚体制落后正确答案:封建社会官僚体制落后3、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其中,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

A.必要前提B.必然要求C.最终目的D.重要原因正确答案:必要前提4、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有:()。

A.经济上小农经济B.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C.社会管理上的宗法制D.文化上儒学独尊正确答案:经济上小农经济;政治上呼唤中央集权又支撑不了;社会管理上的宗法制;文化上儒学独尊5、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是一部()。

A.屈辱史B.抗争史C.革命史D.探索史正确答案:屈辱史;抗争史;革命史;探索史6、古代中国很难受到挑战,天朝上国意识逐渐滋生发展,使古代中国始终按照自己的风格和特质,代代相传、陈陈相因是导致中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可融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突出父权、夫权、君权的宗法家长制虽然对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具有强烈的保守色彩,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A.对B.错正确答案:对见面课: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社会2、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示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使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乱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社会政治趋向稳定,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条件,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史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建立了适合国情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在对外开放方面,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为本国的发展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

第五,在国防建设方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防和一支“打得赢、不变质”的人民军队,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选择题)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反对民族资本主义.—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在哪方面开始的().交通业.金融业.农业.工业.在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要().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科学、进步.独立、富强.民主、科学.自由、民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共四大.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中共“三大”的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 .陈独秀.毛泽东.李达.李大钊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年月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所代表的阶级是().工人阶级.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湘鄂西.左右江.鄂豫皖.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议会斗争.经济斗争.武装斗争.文化斗争.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根本的原因是().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于().华北事变.皖南事变.七七事变.西安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阳明堡大捷.中国共产党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斗争到底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团结合作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减租减息.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以图将来”的侵略方针,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 .让东北三省独立出去,建立新的国家.实现东三省自治.更好地帮助东三省发展.侵占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在于().要不要抗日.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抗日.依靠哪些力量抗日.采取哪种方法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七七事变的爆发.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改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中共五大.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提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没问题的是().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山东解放区.东北解放区.西北解放区.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指().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群众路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中不包括().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年底到年,党和政府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建国之初,新中国同苏联订立的中苏同盟条约是().《中苏北京条约》.《中苏莫斯科条约》.《中苏军事协议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是()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 .定股定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家资本主义.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利用、限制、改造.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鼓励、支持、扶助.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 .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利用、限制、改造.互助合作.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全行业公私合营.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解决敌我矛盾.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年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巩固、改革、提高.调整、改革、充实、提高.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是().《反对本本主义》.《论十大关系》.《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消极影响.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弄清楚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新时期的标志是().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年邓小平所作的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下列会议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文件是()注:答案确实是,但原书上写的,用哪个大家自己斟酌好了,感谢热心的同学发现问题。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之选择题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之选择题

近现代史纲要复习之选择题单选题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A.富国强兵B.均贫富、等贵贱C.维新变法D.中体西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工人运动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C)A.民用工业B.新式学堂C.军用工业D.新式农场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B)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6.提出“三纲四维之道不可变",ldquo;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的主张是nbsp; (B)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B)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中国国民党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五五宪草》C.《中华民国约法》D.《变法通议》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D)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A.要不要向西方学习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5.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 9 1 9—1 9 4 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2.1919—1949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C)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封建经济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3.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在哪方面开始的(B)A.交通业B.金融业C.农业D.工业4.在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建国方案是要(B)A.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A.科学、进步B.独立、富强C.民主、科学D.自由、民主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北伐战争3.中国共产党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B)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5.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D)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达D.李大钊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1927年4月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所代表的阶级是(B)A.工人阶级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2.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A.井冈山B.湘鄂西C.左右江D.鄂豫皖3.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在(B)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A)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5.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A.议会斗争B.经济斗争C.武装斗争D.文化斗争6.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坚持和发展,根本的原因是(D) 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C.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D.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于(A)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D.西安事变2.全国性抗战开始于(C)A.华北事变B.皖南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3.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大捷D.阳明堡大捷4.中国共产党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A)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B.斗争到底的原则C.实事求是的原则D.团结合作的原则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D)A.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B.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国家所有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D.减租减息6.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以图将来”的侵略方针,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D) A.让东北三省独立出去,建立新的国家B.实现东三省自治C.更好地帮助东三省发展D.侵占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7.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在于(C)A.要不要抗日B.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抗日C.依靠哪些力量抗日D.采取哪种方法抗日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B)A.七七事变的爆发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红军改编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B)A.中共五大B.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七大D.七届二中全会2.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3.提出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的会议是(B)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没问题的是(B)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D.西北解放区6.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指(B)A.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是(D)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中不包括(B)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B.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C.恢复国民经济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3.1951年底到1952年,党和政府开展了(A)A.“三反”、“五反”运动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4.建国之初,新中国同苏联订立的中苏同盟条约是(D)A.《中苏北京条约》B.《中苏莫斯科条约》C.《中苏军事协议书》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是(C)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与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矛盾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3.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B)A.“四马分肥”B.定股定息C.加工订货、统购包销D.国家资本主义4.我国在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取的方针是(A)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B.利用、限制、改造C.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D.鼓励、支持、扶助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B)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利用、限制、改造D.互助合作7.我国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C)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全行业公私合营D.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A.解决敌我矛盾B.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A)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是(B)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调整、巩固、改革、提高D.调整、改革、充实、提高4.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是(D)A.《反对本本主义》B.《论十大关系》C.《矛盾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5.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D)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消极影响C.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D.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弄清楚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新时期的标志是(C)A.中共十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2.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是(B)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1980年邓小平所作的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D.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3.下列会议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D)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5.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文件是(B)注:答案确实是B,但原书上写的D,用哪个大家自己斟酌好了,感谢热心的同学发现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赵朋·2009年修订版目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 (1)目录 (1)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4)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6)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6)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6)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7)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7)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7)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8)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8)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9)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9)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9)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0)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0)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0)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1)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1)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2)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12)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2)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2)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2)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3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3)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3)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14)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5)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5)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5)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5)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6)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6)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16)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6)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8)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8)2、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百年征程中国的辉煌历史

百年征程中国的辉煌历史

百年征程中国的辉煌历史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百年征程。

这篇文章将回顾中国辉煌的历史,展示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繁荣与发展。

一、尧舜禅让与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随后的周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王朝。

周朝的尧舜禅让制度开展了中国君主制的传承,这一制度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为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石。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推行了统一的法律和统一的文字。

汉朝则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科举制度,使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文化和官僚体系。

魏晋时期,中国文化进一步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与艺术作品,如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等。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多元发展。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时期,中国达到了繁荣的高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开创了科技与文化的辉煌。

唐朝的做大与开放政策,使唐代称为东方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

宋朝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在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宋代的诗词、绘画、茶文化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明清时期,中国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传统文化,并且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变革。

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使中国成为了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的重要枢纽。

四、近代以及现代时期(1840年至今)近代以及现代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

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状态,经济和政治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然而,自那时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抗争和斗争,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10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

10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至今)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辉煌 成就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 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在执行过程中一再‘加速’、 ‘加快’,以致几年的时间,就 完成了过渡,‘一化’的任务没 有完成,‘三改’的工作也做得 很粗‛。 “一化三改‛中的三大改造是加 速完成的,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就完成 了。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推荐阅读: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 2、R.麦克法考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 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政治报告(1997年9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 范围的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长期的政 治衰败、国家分裂和社会动乱的局面。 建立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能够独立地行使国家 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权。 使国家真正获得了自主进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新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如何实现现代 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这是因为:(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一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来的?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答:(1)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1)

2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纲要教研室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分:2总学时: 32适用专业: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全校各专业课程类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任务二、课程目标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的双重特点。

从学科特点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历史科学,从社会功能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对科学与民主的追求,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现了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它通过具体、形象、生动、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来揭示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所逐步积累、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它还从发展的角度,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阐述的内容和当前青年学生思想实际联系较密切,针对性较强。

因此课程内容既要有理论的讲解,又要有生动的历史史实的描述。

应创造条件采取多媒体教学,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将近现代史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以强化学生的理解。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内容主要涉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这三部分内容。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976—1978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978、12—— 目前,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取得的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 深圳经济特区
富裕农村的住宅小区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
香港回归典礼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来自(1949.10—1956年底)
(1)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49.10—1952 年底) 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而中心工作是 恢复国民经济。 (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 度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1953— 1956年底)
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 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底—1966)
(1)1956——1958年,正确探索阶段 (2)1958——1960年,建设方针失误阶段 (3)1960——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阶段
3、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4、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1976.10至今)
主要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 特务、土匪 B、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不法资 本家猖狂进攻 C、帝国主义 ——企图扼杀新中国 a 、政治上——不承认 b、经济上——封锁禁运 c、军事上——包围威胁

1、追歼残敌,解放全国领土
2、抗美援朝 建国初期 三大运动
3、土地改革运动
4、镇压反革命运动
5、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近代史课后答案~安娜与七七倾力奉献~比较精简的版本,资料来源以老师PPT为主,书本、百度文库为辅,亲们答题时还要自己编一些哦~打印时把这段话删了正好六张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4)革命性质、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传统的农民战争→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反之,则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两者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决定作用。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成为阻碍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黑暗衰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③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发展,但是力量薄弱;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一、单项选择题:1、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方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2、下列一组图片,主题最恰当的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论述不正确的有()。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B、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C、国家实现了完全统一D、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4、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

A、朱德B、彭德怀C、林彪D、刘伯承5、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困难有()。

A、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B、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C、能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D、能不能打破苏联对华的孤立政策6、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工业化B、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C、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D、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7、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工作论述不正确的是()。

A、没收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C、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D、初步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8、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中共八大召开③“文化大革命”开始④“大跃进”运动开始A、②①④③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9、下列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名词,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七千人大会”②“一边倒”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四项基本原则”A、④②①③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10、下列毛泽东的重要论述,时间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河北工业大学版)》见面课答案

瑙侀潰璇撅細涓婄紪缁艰堪锛氶浜戝彉骞诲叓鍗佸勾1銆佸湪鍥涘ぇ鏂囨槑鍙ゅ浗涓紝鈥滃欢缁垫暟涓囬噷锛岀旱妯嚑鍗冨勾鈥濆敮涓€娌℃湁琚壊瑁傜殑鏂囨槑鏄紙锛夈€?A.鍙ゅ反姣斾鸡鏂囨槑B.鍙ゅ嵃搴︽枃鏄?C.鍙ゅ焹鍙婃枃鏄?D.涓崕鏂囨槑姝g‘绛旀锛氫腑鍗庢枃鏄?2銆佷腑鍥藉皝寤虹ぞ浼氬湪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鐨勫師鍥犱笉鍖呮嫭锛? 锛夈€?A.灏佸缓鏀垮簻鎺у埗鍔涜揪涓嶅埌B.灏佸缓鏀垮簻娓楅€忓姏杈句笉鍒?C.灏佸缓绀句細鎶€鏈惤鍚?D.灏佸缓绀句細瀹樺儦浣撳埗钀藉悗姝g‘绛旀锛氬皝寤虹ぞ浼氬畼鍍氫綋鍒惰惤鍚?3銆佹皯鏃忕嫭绔嬶紝浜烘皯瑙f斁涓庡浗瀹跺瘜寮猴紝浜烘皯瀵岃鏄繎浠d腑鍥界殑涓ゅぇ鍘嗗彶浠诲姟銆傚叾涓紝鍓嶄竴涓换鍔℃槸鍚庝竴涓换鍔$殑锛? 锛夈€?A.蹇呰鍓嶆彁B.蹇呯劧瑕佹眰C.鏈€缁堢洰鐨?D.閲嶈鍘熷洜姝g‘绛旀锛氬繀瑕佸墠鎻?4銆佸鑷翠腑鍥藉皝寤虹ぞ浼氱敱鐩涜浆琛扮殑鍘熷洜鏈夛細锛? 锛夈€?A.缁忔祹涓婂皬鍐滅粡娴?B.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C.绀句細绠$悊涓婄殑瀹楁硶鍒?D.鏂囧寲涓婂剴瀛︾嫭灏?姝g‘绛旀锛氱粡娴庝笂灏忓啘缁忔祹;鏀挎不涓婂懠鍞や腑澶泦鏉冨張鏀拺涓嶄簡;绀句細绠$悊涓婄殑瀹楁硶鍒?鏂囧寲涓婂剴瀛︾嫭灏?5銆侀浜戝彉鈥滃够鈥濈殑鍏崄骞达紙1840-1919锛夋槸涓€閮紙锛夈€?A.灞堣颈鍙?B.鎶椾簤鍙?C.闈╁懡鍙?D.鎺㈢储鍙?姝g‘绛旀锛氬眻杈卞彶;鎶椾簤鍙?闈╁懡鍙?鎺㈢储鍙?6銆佸彜浠d腑鍥藉緢闅惧彈鍒版寫鎴橈紝澶╂湞涓婂浗鎰忚瘑閫愭笎婊嬬敓鍙戝睍锛屼娇鍙や唬涓浗濮嬬粓鎸夌収鑷繁鐨勯鏍煎拰鐗硅川锛屼唬浠g浉浼犮€侀檲闄堢浉鍥犳槸瀵艰嚧涓崕鏂囧寲鐨勭浉瀵圭嫭绔嬫€у拰涓嶅彲铻嶆€х殑閲嶈鍘熷洜涔嬩竴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佺獊鍑虹埗鏉冦€佸か鏉冦€佸悰鏉冪殑瀹楁硶瀹堕暱鍒惰櫧鐒跺缁存姢涓浗灏佸缓绀句細绋冲畾鍏锋湁閲嶈鐨勪綔鐢紝浣嗗悓鏃跺畠涔熷叿鏈夊己鐑堢殑淇濆畧鑹插僵锛岄樆纰嶄簡涓浗鐨勮繘姝ュ拰鍙戝睍銆傦紙锛?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涓嬬紪缁艰堪锛氳緣鐓岀殑鍘嗗彶寰佺▼1銆?949骞翠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鎴愮珛鍒?956骞达紝涓浗鏄紙锛夈€?A.鍗婃畺姘戝湴鍗婂皝寤虹ぞ浼?B.璧勬湰涓讳箟绀句細C.鏂版皯涓讳富涔夌ぞ浼?D.绀句細涓讳箟绀句細姝g‘绛旀锛氭柊姘戜富涓讳箟绀句細2銆佷负浜嗗交搴曞疄琛屽湡鍦版敼闈╋紝1950骞?鏈?0鏃ワ紝涓ぎ浜烘皯鏀垮簻姝e紡鍏竷銆? 銆嬨€?A.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湡鍦版敼闈╂硶B.涓浗鍦熷湴娉曞ぇ绾?C.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湡鍦版硶D.浜斿洓鎸囩ず姝g‘绛旀锛氫腑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鍦熷湴鏀归潻娉?3銆佹柊涓浗寤虹珛鍚庯紝闈㈠鎴戜滑鐨勫浗鎯咃紝绀句細涓讳箟鐨勫伐涓氬寲妯″紡鍙兘瀛︿範锛? 锛夈€?A.瑗挎柟妯″紡B.鎷夌編妯″紡C.鍗板害妯″紡D.鑻忚仈妯″紡姝g‘绛旀锛氳嫃鑱旀ā寮?4銆?951骞村簳鍒?952骞?0鏈堬紝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藉湪鍏氭斂鏈哄叧宸ヤ綔浜哄憳涓紑灞曠殑鈥滀笁鍙嶁€濊繍鍔ㄥ寘鎷紙锛夈€?A.鍙嶈椽姹?B.鍙嶆氮璐?C.鍙嶈璐垮彈璐?D.鍙嶅畼鍍氫富涔?姝g‘绛旀锛氬弽璐薄;鍙嶆氮璐?鍙嶅畼鍍氫富涔?5銆佷腑鍥?0涓栫邯鍏竷鍗佸勾浠g殑閲嶈绉戞妧鎴愭灉鍖呮嫭锛? 锛夈€?A.1964.10.16 绗竴棰楀師瀛愬脊B.1967.6.绗竴棰楁阿寮?C.1970.1.绗竴鏋氫腑杩滅▼瀵煎脊D.1970.4.绗竴棰椾汉閫犲崼鏄?E.1975骞达紝鍙洖鏀跺崼鏄?姝g‘绛旀锛?964.10.16 绗竴棰楀師瀛愬脊;1967.6.绗竴棰楁阿寮?1970.1.绗竴鏋氫腑杩滅▼瀵煎脊;1970.4.绗竴棰椾汉閫犲崼鏄?1975骞达紝鍙洖鏀跺崼鏄?6銆佹柊涓浗鐨勬垚绔嬪紑鍚簡涓崕姘戞棌鐨勫巻鍙叉柊绾厓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950骞?2鏈堣嚦1951骞?0鏈堝湪鍏ㄥ浗鑼冨洿鍐呰繘琛岀殑娓呮煡鍜岄晣鍘嬪弽闈╁懡鍒嗗瓙鐨勬斂娌昏繍鍔紝鏄柊涓浗鎴愮珛鍒濇湡鍚屾姉缇庢彺鏈濄€佸湡鍦版敼闈╁苟绉扮殑涓夊ぇ杩愬姩涔嬩竴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涓紪缁艰堪锛氱炕澶╄鍦颁笁鍗佸勾1銆佺涓€娆′笘鐣屽ぇ鎴樼殑鎬ц川鏄紙锛夈€?A.甯濆浗涓讳箟鍚勫浗涓洪噸鏂扮摐鍒嗕笘鐣岃€岃繘琛岀殑涓嶄箟涔嬫垬B.鍗忕害鍥藉弽瀵瑰悓鐩熷浗鐨勬涔夋垬浜?C.鍚岀洘鍥藉弽瀵瑰崗绾﹀浗鐨勬涔夋垬浜?D.鍗忕害鍥借繘鏀诲悓鐩熷浗鐨勪笉涔変箣鎴?姝g‘绛旀锛氬笣鍥戒富涔夊悇鍥戒负閲嶆柊鐡滃垎涓栫晫鑰岃繘琛岀殑涓嶄箟涔嬫垬2銆佸湪鏂版皯涓讳富涔夐潻鍛介樁娈碉紝鍦ㄤ腑鍥界殑绀句細缁忔祹鐢熸椿涓崰浼樺娍鍦颁綅鏄紙锛夈€?A.鍟嗕笟璧勬湰B.楂樺埄璐疯祫鏈?C.灏佸缓缁忔祹D.宸ヤ笟璧勬湰姝g‘绛旀锛氬皝寤虹粡娴?3銆佸湪杩戜唬涓浗鏈€缁堣兘璧伴€氱殑寤哄浗鏂规鏄紙锛夈€?A.璧勪骇闃剁骇鍏卞拰鍥?B.鍗婃畺姘戝崐灏佸缓鐨勬棫涓浗C.鏂版皯涓讳富涔夌殑鏂颁腑鍥?D.鍐涢榾鍓叉嵁鐨勬棫涓浗姝g‘绛旀锛氭柊姘戜富涓讳箟鐨勬柊涓浗4銆佷腑鍥芥姉鏃ユ垬浜夊湪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涓殑鍦颁綅鏄紙锛夈€?A.涓浗鏄鍏堣繘琛屽彂娉曡タ鏂垬浜夌殑鍥藉B.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変互涔濅竴鍏簨鍙樹负璧风偣銆傚畠鎻紑浜嗕笘鐣屽弽娉曡タ鏂垬浜夌殑搴忓箷C.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夊紑杈熶簡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勪笢鏂逛富鎴樺満D.涓浗浜烘皯鎶楁棩鎴樹簤瀵规帹鍔ㄤ笘鐣屽弽娉曡タ鏂蛋鍚戣儨鍒╁彂鎸ヤ簡鏋佸叾閲嶈鐨勪綔鐢?姝g‘绛旀锛氫腑鍥芥槸棣栧厛杩涜鍙戞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勫浗瀹?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変互涔濅竴鍏簨鍙樹负璧风偣銆傚畠鎻紑浜嗕笘鐣屽弽娉曡タ鏂垬浜夌殑搴忓箷;涓浗浜烘皯鐨勬姉鏃ユ垬浜夊紑杈熶簡涓栫晫鍙嶆硶瑗挎柉鎴樹簤鐨勪笢鏂逛富鎴樺満;涓浗浜烘皯鎶楁棩鎴樹簤瀵规帹鍔ㄤ笘鐣屽弽娉曡タ鏂蛋鍚戣儨鍒╁彂鎸ヤ簡鏋佸叾閲嶈鐨勪綔鐢?5銆佸湪鏂版皯涓讳富涔夐潻鍛介樁娈碉紝涓浗浜烘皯缁х画鍙楀埌鈥滀笁搴уぇ灞扁€濈殑鍘嬭揩锛屸€滀笁搴уぇ灞扁€濈殑鍘嬭揩鏄寚锛氾紙锛夈€?A.澶栧浗甯濆浗涓讳箟鐨勫帇杩?B.鏈浗灏佸缓涓讳箟鐨勫帇杩?C.瀹樺儦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D.姘戞棌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姝g‘绛旀锛氬鍥藉笣鍥戒富涔夌殑鍘嬭揩;鏈浗灏佸缓涓讳箟鐨勫帇杩?瀹樺儦璧勬湰涓讳箟鐨勫帇杩?6銆佸崄鏈堥潻鍛藉紑杈熶簡浜虹被鍘嗗彶鐨勬柊绾厓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氬7銆佽祫浜ч樁绾у叡鍜屽浗鐨勬柟妗堝湪杩戜唬涓浗琛屼笉閫氥€?A.瀵?B.閿?姝g‘绛旀锛氬瑙侀潰璇撅細绾㈣壊鍩哄洜锛岄潻鍛界簿绁?1銆佷腑鍥藉叡浜у厷闈╁懡绮剧鐨勫巻鍙茶捣鐐规槸锛? 锛夈€?A.绾㈣埞绮剧B.浜曞唸灞辩簿绁?C.寤跺畨绮剧D.瑗挎煆鍧$簿绁?姝g‘绛旀锛氱孩鑸圭簿绁?2銆佽タ鏌忓潯绮剧鐨勬牳蹇冩槸锛? 锛夈€?A.涓や釜鏁簬B.涓や釜鍧氭寔C.涓や釜鍠勪簬D.涓や釜鍔″繀姝g‘绛旀锛氫袱涓姟蹇?3銆佷腑鍥藉叡浜у厷闈╁懡绮剧鐨勭孩鑹插熀鍥犲寘鍚紙锛夈€?A.鍧氬畾椹厠鎬濅富涔変俊浠?B.瀹炰簨姹傛槸C.鑹拌嫤濂嬫枟D.鍕囦簬鐗虹壊姝g‘绛旀锛氬潥瀹氶┈鍏嬫€濅富涔変俊浠?瀹炰簨姹傛槸;鑹拌嫤濂嬫枟;鍕囦簬鐗虹壊4銆侀潻鍛界簿绁炵殑涓讳綋鏄腑鍥藉叡浜у厷锛屼笉鍖呭惈浜烘皯缇や紬銆?A.瀵?B.閿?姝g‘绛旀锛氶敊5銆佹柊鏃朵唬闈╁懡绮剧娌℃湁杩囨椂锛屽叿鏈夋椂浠f剰涔夈€?A.瀵?B.閿?。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教学目的: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和反思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累的主要经验与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教学时间:1学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形势与任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使领导和组织中国人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担负起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国家、新生活的重任,党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这是当时形势的主流。

同时,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很多困难,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在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虽已获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结束。

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

在新解放地区,国民党在溃逃时遗留下大批残余力量,同当地恶霸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游击战争的方式同人民政权作斗争。

他们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内战的干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妄图卷土重来。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生产萎缩,交通梗阻,民生困苦,失业众多。

特别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长期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撅、市场混乱的既成局面。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
第一,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开始走向繁荣 富强的历史。 第二,这是中国人民进一步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 认同中国共产党、选择和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 史。 第三,这是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
(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5
2.1956.12—1966.5,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时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 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 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 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 现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这个时期党的工 作的主导方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重大失误。虽对其进行了纠正,但不彻底,且在政 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革”的发 动。 16
毛泽东概括为:“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13
4.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主要抓的四项工作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追剿残敌,统一大陆,建立
各级人民政权,实行土改、镇反、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等。
(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稳定物价,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936年20%.
3.1966.5—1976.10,“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
但因党和人民对“文革”错误的抵制,国民经 济虽遭重大损失,而粮食生产、工业交通、基本建 设和科学技术等仍取得一些重要成就。若无“文 革”,可能更大。

下编综述.jsp

下编综述.j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 中国人民的历史 ; • 第二,结束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 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 史; • 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 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
•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 新生的人民政权。 • 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 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 和安全。 • 第四,能不能经受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 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绩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的表征
• 2.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 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起来。 • ——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 量,劳动群众的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 3.文化制度: • ——初步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文 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 ——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和发展社 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共产 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 工作: •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的表征
1.政治制度: • 国家制度——中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 • 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 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纲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特点(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两大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论述)(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第二节低于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原因评价: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背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二)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论述)(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教训:【评论】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一)洋务运动的形成(二)洋务运动的内容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评论】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二)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一)意义(二)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教训【评论】小结: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一)三民主义学说(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的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意义(局限性):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上:主观方面: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标志基本口号:内容:意义:(二)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一些人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三、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二)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特点:意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表现:特点: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特点:性质:意义: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三、大革命的准备和进行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三)历史意义: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建立过程(二)性质: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三)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四)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五)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环境(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二)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与土地革命的深入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二)"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危害:二、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一)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二)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意义:(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精神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一)残暴的殖民统治(二)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九一八事变后)(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一二·九运动和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二)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大部分战役失败的原因: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一)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二)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具有全局性意义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二)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三)发展抗日文化事业,培养抗日骨干五、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及抗日文化工作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毛泽东)(二)延安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原因意义: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道进行自卫战争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一)"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制定:(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三)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斗争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三)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一)国民党统治的政治危机原因:(二)学生运动的高涨(三)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三节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三、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一)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性质2.特点3.基本矛盾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认识的深入: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然性)(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意义和局限性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一)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二)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三)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基本完成1.农业合作化的意义2.农业合作化存在的问题(四)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方针和政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1)确定用和平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七十五载辉煌路,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

七十五载辉煌路,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

七十五载辉煌路,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一、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辉煌历程回顾1. 政治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建设,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正式确立),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能够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成功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

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进步。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牧业地区向现代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综合发展地区的转变。

-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到后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 1954年提出并逐步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再到如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到举办一系列国际盛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展现了大国形象。

2. 经济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 - 1952年),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随后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1953 - 1956年),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 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转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推行,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里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高铁网络的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将中国的各个地区紧密连接起来,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还有三峡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对防洪、发电、航运等有着巨大的综合效益。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以1971 年粉碎林彪集团策划反革命武装 政变分前后两个阶段。 •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 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
Universit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第一,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立于世界之林。 • 第二,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新国家的主人。 • 第三、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 面趋向稳定,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开始。 •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年5月——1976年10月) •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他 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维护党的纯洁性和探求中国自己 的社会主义道路; • 但是出现了更大的曲折,给中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一场灾难。
University
of
Science
of
China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1、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年10月1日——1956) •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1956 年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召开以前。 • 这七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 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2024年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范文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篇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

在漫长而光辉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经坎坷、探索与奋起,展示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古老文明的崛起与曲折发展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最为璀璨的文明之一。

自夏、商、周三代至秦、汉一统,中华民族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中华民族的发展遭遇了曲折与困境。

二、近代的觉醒与抗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觉醒与抗争历程。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与挑战。

然而,正是在这些艰难困苦中,中华民族逐渐觉醒,开始认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初步探索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

经济特区的设立、农村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族复兴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与展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呈现出光明的前景。

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等都在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中国 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使之发 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解放区)建 立起来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历史关联





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 本质上都是中共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 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 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 立的。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 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 的坚持、改革、发展。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 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1、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的意义
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 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 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为实现国家 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 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 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 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 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开拓 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最新成果。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 元。
(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 来的。 (三)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历史关联(既 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教学要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1966年5月—— 1976年10月
4
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12月 (—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做的两件大事: 一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二是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相继实现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 转变,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开创、 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探索、开创、坚持、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共党人接续奋斗 的结果。 毛泽东——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 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 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 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 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 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江泽民——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 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 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行二十一 世纪。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 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自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 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也是党和国家制定 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 关系
(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
(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1
基本完成社 会主义改造 的七年: 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 立)—— 1956年
2
开始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的十 年: 1956(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 成)——1966 (“文化大革 命”前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