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

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

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

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

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

企业产能过剩的分析及对策

企业产能过剩的分析及对策
第2 9卷 第 2 3期 2 0 1 3年 l 2月
甘肃 科 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1 f . 2 9 Ⅳ0 . 2 3 De c . 2 0 1 3
企 业产 能 过 剩 的分 析 及 对 策
王 海文 , 胡广荣 , 李 志民 , 张广 源
( 1 . 甘 肃银光聚银化工有 限公司 , 甘肃 白银 7 3 0 9 0 0 ; 2 . 甘肃省 白银市 国家税务局 , 甘肃 白银 7 3 0 9 0 0 ;
3 .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 团有限公司 , 甘肃 白银 7 3 0 9 0 0 )
T D I 产能爆发式的增长 , 工信部早在 2 0 0 9 年l 2 月9 日就已发布《 异氰酸酯( M D I / T D I ) 行业准人条件》 , 从产业 布局 、 规模 工 艺 和装 备 、 原 材 料 和动 力 消 耗 ,
第2 3期
王海文等: 企业产能过剩 的分析及对策
场对过剩产能的调解是有效 的。就是说 当经济不好 的时候 , 企业会 自动地减少产能 , 而不会一直往大里
去走 。但是 对 于 国有 特 征 的 , 国有 企业 或 是 受 政 府
影响的这类 企业来说 , 无论 经济好与不好 , 是 亏是 盈, 它都会继续扩大规模 , 也就是说它的经营目标是 以规模最大化为导向的。目前国内 T D I 产业就是处
业, 目前公司 T D I 生产 能力 为 1 0万 t / a 。T D I 又叫
做甲苯二异氰酸酯, 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 , 是具
有强烈刺激性气体的有机化合物。T D I 是生产聚氨 酯材 料 的重 要基 础化 工 原 料 , 主要 用 于 生 产 软质 聚 氨酯泡 沫及 聚氨 酯 弹性 体、 涂料 、 胶 黏剂 等。从 2 0 0 9年开始, 我国 T D I 的 自给率稳 步提高, 随着拜 耳、 巨力及沧化新增产能计划陆续释放后 , 产能迅速 膨胀。但是在国内金融环境不佳 、 人民币升值、 货币 紧缩 、 国内通胀 、 出 口下降等 因素影 响下 , T D I 下游 需求萎缩的情况下, 国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I 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将会更加 明显。以 T D I 产业为例 , 2 0 1 2年全 国 T D I 总产量约为 8 0 万t , 福建湄洲在建 l 4万 t , 生产能力

汽车行业产能分析及优化措施

汽车行业产能分析及优化措施

汽车行业产能分析及优化措施1.引言汽车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的产能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2.产能现状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已经逐步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产能过剩现象也愈发严重。

许多车企为了追求规模效益,盲目扩张产能,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不断下滑。

3.原因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过度依赖补贴和低价销售等手段促使产能过剩。

另外,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也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此外,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等环保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4.产能配置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汽车行业需要进行产能优化配置。

首先,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判,准确预测未来趋势,合理规划产能。

其次,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技术与产能的有机结合。

再者,要改变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与供应商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最后,政府应加大产能短板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5.发展方向汽车产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和机遇,应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

首先,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追赶力度,抢占市场份额。

其次,要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再者,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与口碑。

最后,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推动汽车出口。

6.供需平衡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为了实现供需平衡,汽车行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销售额。

其次,要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车型的种类和配置。

再者,要扩大内需,通过政策引导和消费者教育等手段提高汽车消费水平。

最后,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共享产能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7.人才培养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为了培养更多的汽车行业人才,在教育培训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中国产能过剩是指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情况。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在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也对整个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产能过剩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产能过剩的成因。

宏观经济政策是造成中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大量的产能过剩。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鼓励企业以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出口为主要目标,这导致了生产能力的过剩。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

因为企业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和低息贷款实现过度扩张,而不必担心市场需求是否足够。

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导致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重工业向轻工业和服务业转型。

由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策引导,一些重工业产能过剩转向了轻工业和服务业,这导致了新的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而高新技术产业则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新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

技术水平也是导致中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在进行技术进步和创新,这导致了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却远远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

造成了产能过剩问题。

由于技术进步的不平衡性,一些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这也导致了这些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产能过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水平提升。

企业也需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十大产能过剩行业状况一览

中国十大产能过剩行业状况一览

中国十大产能过剩行业状况一览中国十大产能过剩行业状况一览钢铁2005年底我国炼钢能力已达4.7亿吨,在建能力和拟建能力为1.5亿吨,2010年将达6亿吨以上,从需求来看,我国近期粗钢表观需求为3亿吨左右,2010年为3.2亿吨左右,如按在建和拟建项目匡算,炼钢产能约超过实际需求1.5亿吨以上。

电解铝2005年我国氧化铝生产能力为89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达1070万吨,铝加工能力710万吨,电解铝生产总量为781万吨,产能平均利用率为75%左右。

出口未锻轧铝132万吨,铝加工材产量594万吨,据资料显示,近期电解铝的表观需求量为720万吨左右。

水泥2005年底,我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共有5100多家,水泥生产能力高达13亿多吨。

目前水泥市场表观需求总量约为10.5亿吨左右,现有水泥产能比市场表观需求高出约2.5-3亿吨,水泥产能过剩率(剩余产能/总产能)达20%左右。

铁合金目前,我国共有铁合金生产企业1570家,总生产能力已达2213万吨。

2005年铁合金产量为1067万吨,国内消费总量为930万吨,出口量为174万吨,进口量为37万吨,表观需求量也只有1067万吨。

全国产能利用率仅为48%,部分地区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30%。

焦炭我国炼焦总产能近3.2亿吨。

2005年我国焦炭总产量为2.3亿吨,2006年国内焦炭需求总量预计为1.85亿吨,今年表观需求总量约为2亿吨左右,焦炭产能高出表观需求总量1.2亿吨。

铜冶炼2005年我国全年铜产量为258万吨,其中利用国内铜精矿的产量仅为65万吨,仅占总产量的25%左右,75%左右是靠外国矿粉生产的。

目前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总生产能力达205万吨,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生产能力。

汽车2005年底,我国仍有近120家整车组装企业,我国汽车行业总生产能力近1000多万辆。

按目前市场需求600多万辆计算,生产能力已超过实际需求约300万辆。

纺织我国现有纺锭已超7000万锭,比上世纪末压锭时的4500万锭又净增2500万锭以上。

国家发改委:九大行业产能过剩

国家发改委:九大行业产能过剩

国家发改委:九大行业产能过剩
佚名
【期刊名称】《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06(19)1
【摘要】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介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回答了记者问。

【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过剩;产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新闻发布会;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
【相关文献】
1.《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文件摘要 [J],
2.国家发改委确定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重点 [J],
3.产能过剩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战略研究\r产能过剩背景下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J], 梁俊涛
4.《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文件摘要 [J],
5.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严格控制烧碱等产能过剩行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务院高度重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再发文件

国务院高度重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再发文件

场倒 逼机 制 , 少或 不增 加产能 的前 提下 , 在减 通过 淘 汰落后 、 联合重 组 和城市 钢厂搬 迁 , 快结 构调 加
整和技术进步 , 推动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
变 。不再 核准和 支 持 单纯 新 建 、 建产 能 的钢 铁 扩 项 目。严禁各 地 借 等量 淘 汰 落后 产 能 之 名 , 开 避 国家环 保 、 地 和投 资 主 管部 门 的监 管 、 批 , 土 审 自 行建设 钢铁项 目。重点支 持有条 件 的大型 钢铁 企 业 发展 百万千 瓦火 电及核 电用特 厚板 和高 压锅 炉 管 、5万 k A 以上变压 器用 高磁感 低铁损 取 向硅 2 V
版 社 .9 9 2 1 19 , :0一l. 1
1 25 ̄/ i 围 内 , 7— 4 C mn范 此冷 速 从 连 续 冷却 曲线 上 可见为 易形 成粒 状 贝 氏体 的 区间 , 因此形 成 了 大量 的粒状 贝 氏体 。 ( ) 过 正 火 +高 温 回火 处 理 , 使 粒 状 贝 3通 可 氏体 充分分 解 , 著提 高 了钢 的低 温韧性 , 显 获得 了
第 3期
陈雪 慧等 : 粒状 贝氏体对 1 C NMo 0 r i V球扁 钢力 学性能 的影响
3 7
4 结 论
良好 的综 合 性 能 。其 一 0 ℃ 冲击 功 高达 14J 4 4 , 是 热轧态 的 1 。 3倍
参考 文献
[ ]方鸿生 , 1 刘东雨 , 徐平光, 等.贝氏体的强韧化途径 [ ] 机械 J.
业 吨钢 综合 能耗应 低于 60k 标 煤 , 2 g 吨钢耗 用新 水 量低 于 5t吨钢 烟 粉 尘 排 放 量低 于 10k , , . g 吨 钢 二氧 化 硫排 放 量低 于 1 8k , . g 二次 能耗 基 本实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分析

2022年行业报告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分析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分析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叠加,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冲突。

工业产能过剩状况究竟有多严峻?是什么缘由导致的?有没有化解方法?产能过剩有多严峻?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在大部分工业行业普遍存在。

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仍处于2022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

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状况尤为突出。

2022年底,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1.9%、73.7%、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同时,上述行业还有大量的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冲突呈日益加剧之势。

工业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效益下滑。

2022年,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8.2%、34.9%、27.8%、35.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04%、-0.29%、6.63%、0.14%,同比分别降低1.37、3.64、4.68、3.8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

其中,1至2月份平均下降1.6%,3、4、5三个月分别下降1.9%、2.6%和2.9%,降幅逐月扩大。

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 0.6%。

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

这种状态持续进展下去,将严峻影响经济健康进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造成目前产能过剩的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还有体制机制、管理方式、进展方式等深层次缘由。

一是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扭曲了投资行为。

由于一些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同时,一些地方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信贷扶持等方式招商引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决策。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展望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展望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展望作者:田晓超侯伟袁井香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5期【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出发,探讨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产能过剩主要是源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并进一步分析了化解过剩产能中的面临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能过剩重化工业经济结构一、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现实近年来,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棘手问题。

国际上,衡量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能利用率。

一般而言,产能利用率低于80%是衡量工业产能是否过剩的分界点。

一些公开数据显示,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75%,而新兴的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甚至低于60%。

产能过剩问题直接引发了债务风险问题,银行不良资产和债券违约事件中产能过剩行业问题非常突出,并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实体经济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折射出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面临的艰巨挑战,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

二、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成因(一)外部周期因素从各国经济周期运行的经验看,衰退时期均伴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虽然目前美国经济出现复苏,但是否可以带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尚未可知,加上由于选举等政治因素,国际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正在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外向型产业发展前景不佳,全球性产能过剩成为困扰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依靠全球经济复苏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难度极大。

(二)经济结构因素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表现就是重化工行业的持续过度发展。

1998至2013年间,全国重工业附加值平均累计增速高于轻工业2.1个百分点。

2016年末,全国41个工业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5位的行业除纺织和食品加工两个行业外,全部为电力、煤炭、石油、汽车、电子、化学、冶金等重化工业门类,排名前15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的75.8%,但利润总额仅占22.5%。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及其化解上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及其化解上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及其化解(上)冯立果高蕊2013-06-09 10:08:00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6期近来,部分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再次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需面对的突出问题。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对于电力供应、资源消耗、大气质量(如PM2.5)、水体污染等造成巨大压力或污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利用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消化、转移、整合、淘汰”一批过剩产能。

四大行业企业也十分关注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本文根据长期产业跟踪研究以及今年1-5月对四大行业部分重点企业的调研情况,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若干政策建议。

四个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当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四个重化工业都出现了阶段性或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行业出现了所谓“先进产能”而非“落后产能”的过剩,非常值得警惕。

(一)钢铁产能的总量过剩主要是高端产能过剩2012年我国粗钢产能9.5亿吨左右(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约9.2亿吨,冶金规划研究总院调查的约9.7亿吨),粗钢产量7.2亿吨,产能利用率约76%,略低于美国、日本设定的78%的产能过剩临界点,从总量上看属轻度产能过剩。

当前,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及高端的板带材过剩。

2012年我国主要生产板带材的80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利润只有15.8亿元,同比下降98%,销售利润率只有0.04%,亏损面23%;而2012年钢铁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024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026亿元,下降1%;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利润855亿元,下降48.1%)。

传统长材、建筑用材销售稳定。

据了解,唐山地区中小钢铁企业开工率均在95%以上,有的民营特钢企业还出现了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发展阶段看,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仍有上升空间,2013年企业投资“稳中小增”。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一、我国工业产能利用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实力大幅增强。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目前,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表1 2014年中国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及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和各行业协会2014年,我国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约为78.7%,处于近4年来的较低水平,不少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令人担忧。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有19个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都在79%以下,有7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下,属于严重过剩状态。

产能利用率过低的行业范围已经从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行业扩展到光伏、多晶硅、风电等新兴产业。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产能不足,79%-90%为正常水平,低于79%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

据此判断,目前我国工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部分行业已经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二、主要产能过剩行业的状况(一)钢铁行业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首次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此后粗钢产量持续增加,国际钢铁协会数据显示,至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8.2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0%,是日本粗钢产量的7.4倍,美国的9.3倍,印度的9.9倍,俄罗斯的11.6倍,巴西的24倍。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亿吨,下降2.3%,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从产能利用程度来看,粗钢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情况更严重,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7.0%,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3个百分点,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

表2 中国及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单位:%)数据来源:工信部、国际钢铁协会(二)煤炭行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9%,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6%,均高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1、钢铁业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持续很多年,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2010年煤炭行业最后的绝唱,从2010年至今的整整5年里,煤炭行业企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不跌造成。

2002 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2011年时,中国原煤产量达到了35亿吨,截至2012年底,全国现有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3、平板玻璃平板玻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中国已有29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当前库存正快速膨胀。

4、水泥水泥行业早在2003年就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到2012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已达到90%,在房地产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下,众多行业纷纷涌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积聚。

5、电解铝2013年,全国实际生产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铝价已经回到25年前的12000元/吨左右,但当时电价仅1毛多,人工成本和劳务材料等也大大低于当前,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电解铝企业账面几乎很难赢利。

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只有实际减产规模能够达到100万吨,铝价的中期前景才会转好。

6、船舶2006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首超日本,2007年迎来历史性一刻,造船订单与世界造船霸主韩国只有0.3%之差,中国造船业向世界"一哥"的目标一路狂飙,但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像癌症细胞迅速在全球扩散,造船业受此影响进入"寒冬"。

7、光伏光伏产能过剩的一个悲剧是无锡尚德,2007年光伏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利用,这让刚刚起步的中国光伏行业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四年以后,尚德产能达到全球第一,2010年,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建供应商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居4位,有100多个城市都在建光伏产业园,都在创千亿的光伏行业,最终埋下了破产的伏笔。

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蓬勃的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挑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1. 高投资导致供过于求:过去几十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向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导致了过度的投资,使得供应量远远超过需求量。

2. 土地储备过多:为了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需求,政府大量储备土地。

然而,这些土地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3. 低利率和宽松信贷政策:中国政府通过降低利率和提供宽松的信贷政策,刺激了房地产投资。

这使得购房更加容易,但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1. 调整政府支持政策:中国政府应适当调整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政策,限制过度投资的倾向。

政府可以减少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财政补贴,并提高土地使用费,以减少土地储备的问题。

2. 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建立土地交易市场,鼓励土地的有序交易和有效利用。

3. 引导投资方向:政府可以引导投资流向其他重要行业,如教育、医疗和科技等。

通过开发这些行业,可以吸引更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

4. 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

同时,可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市场秩序。

5.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上的经验。

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共同面对产能过剩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三、总结产能过剩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调整政府支持政策、完善土地管理机制、引导投资方向、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可以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篇文章基于题目要求,旨在提供关于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内容。

我国主要工业品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我国主要工业品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行业范围已经从钢铁、煤炭 、水泥等传统行业
直保持着较快 的增长速度 ,建筑 、船舶 、机
扩展到光伏 、风电等新兴产业 。 按照 国际通行标准 ,产能利用率超过 9 0 %
为 产 能 不 足 ,7 9 % 一 9 0 % 为 正 常 水 平 ,低 于 7 9 % 为产能过剩 ,低于 7 5 % 为严重产能过剩 。

我 国工 业产 能利 用总体 状 况
改 革 开 放 以来 , 中国 经 济 社 会 快 速 发 展 , 工 业实 力极 大增 强 ,2 0 1 0年 ,中国超越 美 国成
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当前 ,在世界 5 0 0 多
种 主 要工 业 品 中 ,中 国有 2 2 0多 种 产 品产 量位
计显示 ,我 国有 1 9 个制造业产 能利用率都在 7 9 % 以下 ,有 7 个 行业 的产 能利用 率在 7 0 %
以下 ,属 于严 重 过剩 状 态 。产 能利 用率 过 低 的
钢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 l 1 . 4 %,总量 由 1 . 3 9 亿
吨增长 到 2 0 1 5年 7亿 吨 。 2 . 产能 利用 情况 。2 0 0 0年 以来 ,中国经济
粗 钢产 能
66 0 00 70 0 00 76 4 21 8 63 00 9 951 9 1 0 81 94 11 60 0 0 1 1 70 0 0
粗钢 产 能利 用率
7 5. 8 0 81 . 1 2 8 2. 0 O 7 9. 2 4 7 2. O 0 7 2. O 0 70 . 6 9 68 . 70
据此判断 ,目 前我 国工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
态 ,部分行业 已经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二 、主 要工 业品 现状分 析

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矛盾。

产能过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

为了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特征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1. 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下降。

由于行业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被不断压低,导致企业利润急剧下降,部分企业甚至面临亏损。

2. 产能过剩引发企业债务危机。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一些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等方式来抵抗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导致企业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面临严重的债务风险。

3. 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4. 产能过剩导致失业增加,社会稳定受到挑战。

由于产能过剩,一些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不得不削减人员以控制成本,导致失业人数增加,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挑战。

二、对策研究1. 完善产能过剩监管机制。

加强政府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监管,通过建立健全的行业准入制度、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等措施,促进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市场调整和兼并重组,实现行业优胜劣汰。

2. 调整行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产能过剩行业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领域转移,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强企业债务风险防范。

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债务风险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化解,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管,防范企业过度举债风险。

4. 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资源环境约束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产能过剩行业实施绿色生产,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5. 加强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防范因产能过剩带来的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

三路出击 九行业敲定兼并重组路径

三路出击 九行业敲定兼并重组路径

三路出击九行业敲定兼并重组路径三路出击九行业敲定兼并重组路径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勾勒出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等9大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蓝图。

规模经济效益显著是这些重点行业的共同特征,大企业、大集团的形成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与此同时,行业特点和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兼并重组将会各有侧重,并购整合的目标将集中在资源、渠道、技术等方面。

九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目标汽车行业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鼓励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整合要素资源,优化产品系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钢铁行业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重点支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大幅减少企业数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水泥行业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重点支持优势骨干水泥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鼓励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改造困难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产能合理布局。

船舶行业到2015年,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10强企业超过5家。

形成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

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修船企业。

积极推进以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为龙头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79年到2020年,中国的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102.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9%,稳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国。

然而,如今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也正在迎来重要的转折点。

一、新趋势1.消费升级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升级非常明显。

尤其是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注重商品本身的质量,更关注商品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因此,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许多商家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设计,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创新驱动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

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带动下,中国的创新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来。

这些企业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5G、生命科学等,不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3.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产业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改善客户体验等,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二、新挑战1.产能过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特别是在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严重,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严重的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已经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3.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

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医疗水平提高,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

老年人口增加将给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更大的压力。

2023年我国的铝产业现存四大问题分析模板

2023年我国的铝产业现存四大问题分析模板
一方面,我国铝产业在技术引进方面存在不主动的问题,导致技术更新不及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铝行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平均为5-7年,而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更新周期仅为2-3年。这意味着我国铝产业在技术上的竞争力 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中国铝产业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和设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铝产业在技术引进方面存在依赖进口的问题。目前,我国铝产业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仍然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装备和先进技术,我国铝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铝产业环境污染问题之二:大气污染问题 "
数据1:根据环保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铝冶炼企业共排放大气污染物 超过300万吨,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 数据2:铝冶炼过程中,采用的电解槽操作会产生大量的氟化物气体,这 些气体会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进而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排放治理
环境污染严重
1. 铝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会造成大 气污染,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则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铝生产所需的大量电力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导致铝产业对煤炭的严重依赖。燃烧煤炭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等大气污染物对气候和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 行业增速放缓: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铝产业增 速持续放缓,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2019年,我国铝产量增幅仅为2.7%,较前几年明 显下降。市场需求不足使得铝产业无法实现良性 发展,对其产能利用率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2. 销售困难: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我国铝企面临 销售困难的挑战。企业销售困难导致铝产能过剩, 影响了铝价的稳定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数据显示, 2019年全国铝加工产品的库存量高达450万吨, 销售周期延长至3个月以上。这使得铝产业面临着 巨大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 3. 受国际影响较大:我国铝产业还受到国际市场 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 头,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我国铝产品出口受到 限制和打击,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少。数据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4-08-13 17:24:00 访问次数: 1332
由于地方GDP主义的驱动,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

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

而近期房地产投资减速更让这个“核威胁”明显可见。

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

本文主要对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剩”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钢铁业。

目前,中国钢铁业虽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国内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

据中联钢网统计,2014年,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

虽然与2013年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

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业。

从2010年开始,我国煤炭行业的经营困境一直未得到缓解。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24日,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炭企业,有8家煤炭企业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炭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其中,煤气化预计上半年亏损3亿~3.3亿元;神火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3.4亿~3.7亿元;而国投新集更是预计上半年亏损6.5亿元,同比下降594.50%。

而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煤炭企业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不跌造成的。

2002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

2011年时,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5亿吨;2013年10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截至2012年底,全国现有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3.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

据中国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统计,中国全境已有29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2014年预计还将新增42条。

由于中国房地产行情萎靡不振,当前平板玻璃行业库存正快速膨胀。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出口来谋求生机。

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4月,我国共出口平板玻璃1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4%,出口额增至了1.32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

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国家,隔热性能优良的高性能建筑玻璃似乎实现了出口增加。

4.水泥。

我国水泥行业早在2003年就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当时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8%,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22%,主要任务是淘汰落后的立窑产能过剩。

到2012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已达90%,在房地产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下,众多行业纷纷涌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积聚。

从2013年年初开始,中国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

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约是22亿吨。

如果在建、拟建线项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产量比例测算,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为62.9%。

5.电解铝。

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实际生产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

目前,我国铝价已经回到了25年前的12000元/吨左右,但当时电价仅0.1元多,人工成本和劳务材料等也大大低于当前,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电解铝企业账面几乎很难赢利。

中国铝业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1.57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1.81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电解铝主要产品的价格下滑。

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

只有实际减产规模能够达到100万吨,铝价的中期前景才会转好。

6.船舶。

《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在这“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有过半船舶企业却是接近“零”接单。

截至2013年三季度的1168万修正总吨接单量都集中在中国69家船舶企业中,其他80多家企业则均未斩获,有些甚至已经处
于停工状态,且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型船舶企业手中,中小船舶企业获得的订单少之又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而即使大型船企,也避免不了亏损的结局。

2001~2006年,中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6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首超日本,2007年迎来历史性一刻,造船订单与世界造船霸主韩国只有0.3%之差。

7.光伏。

2013年,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除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外,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达95%。

据悉,2010年,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建供应商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到了4位。

8.风电。

天则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

与光伏产业类似,风电设备同样经历着“过山车”。

前几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一窝蜂地进入风电制造行业,从2011年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突然的“刹车”使国内风电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业内人士称,现在风电行业是全面亏损,做得越多,亏得越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整个产业都会崩溃。

而盲目的跟风令企业无暇东顾,耽误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时间与投入。

以海上风电为例,跟国外的海上风电相比,我国在海上风机的制造方面缺乏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有15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做5~6兆瓦风机的研发工作,其中有5、6家已经生产出样机,并实现装机,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研发阶段。

在这些企业中,真正用自主技术来进行研发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

这也是其他产能过剩产业的通病。

9.石化产业。

目前,国内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普遍,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情况严重,“十二五”后两年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称,除少量的有机产品和专用化学品外,从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到炼油以及大部分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包括部分化工新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初步估算,产能过剩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石化、化工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

而在2008年以前,仅有甲醇、聚氯乙烯等少量的行业产能过剩。

而目前,各行业仍有大量在建产能,预计2014、2013年将陆续投产。

石化联合会预测,炼油、尿素、磷肥、
聚氯乙烯、纯碱、电石等行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更加严重;氟化氢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54%,比2013年有所提高,但产能仍处于极度过剩状态;PTA、甲醇、烧碱产能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产能过剩仍十分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