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应急预案
本工程是较深基坑工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特设应急预案,具体如下:
第一章概况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西湖区104工程及三墩镇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西临厚仁路,南临润达花园。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工程总建筑面积16949㎡。其中地下建筑面积5106㎡,地上建筑建筑面积11843㎡,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在基坑开挖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临时性基坑支护。
二、工程地质及周边情况
1、岩土工程条件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为杭州湖沼积平原,地貌类型单一。场区内及基坑支护工程有关的底层主要为上部的填土及下部的粉土和粘土。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内浅部2层粘土层中,稳定地下水在地表下1.20~2.80米之间,对砼无腐蚀性。
3、周边环境条件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图及现场资料,本工程围护结构紧贴地红线,基坑四周情况复杂,靠南侧为6层浅基础居民用房,距离基坑边为8.95、10.06m,一层浅基础库房,距离基坑边为7.93m,靠东侧有3层居民房,现该房已列入拆除计划,
居住人员已搬迁。西侧为厚仁路,人行道下铺设有光缆,水泥搅拌桩距离光缆不足1米,北侧为河浜,先已进行回填处理。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本基坑属于一级基坑。
三、支护结构概况
本工程基坑采用桩墙式围护结构,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方式,排桩为钻孔灌注桩;设两道现浇钢筋砼内支撑,采用环撑结合角撑的布置形式;采用一排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及防涌土。
第二章应急准备
一、应急预案方针及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有公司领导担任,组员有公司各部门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及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
组长:王水清
组员:郎晨东金本治沈明虎李卫兵金繁荣
2、应急抢险小组: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本单位选派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金本治联系电话:
副组长:沈明虎联系电话:
李卫兵联系电话:
组员:俞剑锋联系电话:
高海明联系电话:
金锦龙联系电话:
袁冠华联系电话:
金繁荣联系电话:
钟梅生联系电话:
钟平联系电话:
3、抢险小组职责分工:组长要随时掌握事件的进展情况,副组长负责现场的抢救工作、通讯联络及物质调配,组员负责现场保护,具体事项的落实及事件的调查处理。
3、具体分工如下:
①、金本治:负责现场总指挥。
②、沈明虎:负责外部联络,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
③、李卫兵:负责带领救护队进行现场救护工作,刘亚宾负责救护伤员。
④、俞剑锋:负责现在安全,维持现场持续。
⑤、高海明: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塌方技术处理。
⑥、金锦龙:负责立即同医院、劳动等部门的联系。
⑦、袁冠华:负责应急抢险材料。
⑧、金繁荣:负责事故资料整理,汇总及各方联络。
⑨、钟梅生:负责工地施工用电。
⑩、钟平:负责车辆的调度,并到路口接应。
二、应急流程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小组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发生应急处理
未发生
三、应急内容
本工程地处四周西临厚仁路,南临润达花园,一旦发生基坑发生事故其直接损失和社会影响将远大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采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地分析、监督、控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工程安
全。为此,我们特编制本工程的围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施工的应急内容如下:
1、基坑围护结构位移过大、塌方
2、坑底隆起、涌土
3、围护结构缺陷,导致基坑开挖阶段渗漏水
4、周边房屋开裂、不均匀沉降
四、应急材料和机械
1、应急材料:现场储备应急物资:如沙包、水泥、槽钢、钢管等。
2、应急机械:
3、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等。
五、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及准备、效果评估等。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应急预案指导,必要时,协同项目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六、互相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及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七、事故后处理工作
1、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2、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3、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4、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5、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7、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第三章应急措施
三、应急内容预防措施
1、基坑体系位移过大、塌方
①、施工措施:
A、根据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土方开挖,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指导挖土支撑,要求做到“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控制每层土方开挖厚度不超过 2.5m,采用多台挖掘从四周向中间开挖的。最大程度地符合基坑围护设计的设计思路,保证支撑系统的受力工况。
B、加强基坑周边地面明排水,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地面水侵入基坑。
②、监测措施:
A、监测方监测:
a、基坑水平位移:预警值为:土体连续三天位移3mm或单日位移5mm,累计位移达55mm(基坑南侧建筑物处为45mm)。
b、支撑轴力监测:第一道环形支撑轴力超过8000KN,支撑轴压力达4000KN 时,第二道环形支撑轴力超过12000KN,支撑轴压力达6000KN时。
B、施工方监测:
a、对周边环境、围护体系及支撑等有无裂缝等,派专职安全员,采用目测方法,每天两次对该部位进行目测检查,并做好记录。
b、对位移、圆度变化观测,在支撑梁四个方向,上、下两个各设置4个观测点,采用全站仪对各点进行坐标复核,点及点之间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距来确定位移和圆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2、坑底隆起、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