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断句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 课件 (24张PPT)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 课件 (24张PPT)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见(受)……于…… 固定句式:况……乎,奈……何,何以……为,
得无(无乃)……乎,如(若)……何
• 人称: 第一人称:吾、我 、予、自、余、予··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仆 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阁下、·· •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阁下 • 指示代词:其__、__彼_、__此__、_是__、__之_、__斯_。
• 无定指代词:___莫______________ 。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17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 光映书而
读之。
8
知识成分的是动词,断句时,可以先找
语句中的动词,确定作谓语的动词,然后根据谓语前
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人以药淬之
文言文断句技巧
1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 句的方法,正确断句。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 步提高解题及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2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 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 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 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 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技巧先通读,理解大意,联系前后文,先易后难来个粗断。

有“曰,云,言”一般是对话句式,再就是人名,地名,名词不要拆散。

其次是标出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断句标志,分句首和句末。

句首常见的有:其,盖,唯,何,盍,夫,且夫,若夫,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继而,纵使,然则,无论,至若,顷之,向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等,句末常见的有:矣,耶,也,哉,乎,焉,兮,耳,而已等。

此外还有标点的叹词,单音的如:噫,嘻;复合音节的如噫嘘嘻,呜呼,嗟夫,呜呼哀哉等。

第三是把握固定句式,习惯词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之处,特殊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为,可得……欤,得无……乎等。

第四点,先秦散文和以后的骈赋中修辞句式也很好区分,特殊是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多读两遍,气概就出来了,标点不难。

文言文断句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总后分,各个击破,这样能事半功倍。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力量1、要理解中心思想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晰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假如是谈论文言文,就要了解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2、划分层次、结构许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关心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常学习中,许多同学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由于,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简单失去答题信念,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常要多练习直译,关心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整理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很多不妥之处,下面是我整理共享的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欢迎阅读与借鉴,盼望对你们有关心!1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技巧语文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

对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晰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对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对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晰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对于某些文段来说,或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技巧二:以动词宾语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

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晰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2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一、凭特别虚词断句这里的所谓“特别虚词”,指的是一些多用于句首或句末的文言虚词和一些表示说话的词语,以及文段中的诸如地名、人名、官职名等词语,它们往往可以成为给文言断句的重要参考标志。

比如,常用于句首的文言虚词有“若夫、乃夫、至于、于是、虽然、是故、是以、已而、向使、夫、焉、盖、惟”等,见了这些虚词,在它们前边就可断句;常用于句末的文言虚词有“矣、焉、乎、也、耶(邪)、欤、哉、夫、耳、者也”等,在它们后边也大多可断句;相当于“说”的词语有“曰、道、云、语、白”等,在它们之后也大多应断句。

对于文段中消失的地名、人名、官职名、谦称和敬称等词语,断句时要分析其是作主语还是宾语。

二、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假如能比较熟识地把握,对于断句也很有关心。

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

”“如(奈、若)……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非常明显的指示。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1. 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2. 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3. 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4. 据修辞,定句读: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一特点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不能生搬硬
套。

同时,多读多练也是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技巧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技巧

知识梳理
找名代,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
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
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主语前断,宾语后断。
注: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后面再出现就
只有名而无姓。
知识梳理
壹 找名代,定句读
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 代词——第一人称:吾、我 、予、朕、孤、寡人、 臣、仆、妾、自、余、予··· 代词——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 君、公、卿、阁下、足下···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 技巧
高考真题
2019全国1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 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练一练
①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 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 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 之深而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至者不能至也。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上课)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上课)

名词或代词断句
(定)主 [状] 谓(定)宾 ﹋
主语和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专有名词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 谓语: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注意: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 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
练习: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练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 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 亦难矣/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当堂练习: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 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 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 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规律五: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上问曰∕ 如我∕能 将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 不成拜(稽颡sǎng:居父母之丧时跪拜宾客之礼,以 额触地多时才抬起头,表示极度悲伤)
【解析】“仁夫,公子重耳”是主谓倒装。明白这点就 不会把句子误断成“夫公子重耳……”。 【译文】穆公说:“公子重耳,仁人啊!稽颡但不拜
谢,就表示还不是继承人啊,所以没有拜谢。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 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间行求兵是“偷偷外出请救兵”;“下……狱”是固定搭 配“关入监牢”;“搒掠数百”是较轻的拷打惩罚;“胁以 白刃”是更为严酷的威逼手段。
划线译文:
明宗派延光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夜晚来到黄 河边,被梁兵抓获,送到京师,被关入监牢,打了几 百板子,被用刀威胁,延光始终不说出实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是( )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一、对话引文断句法
断 句
二、名词代词断句法
步 骤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重要虚词断句法

四、特殊句式断句法


五、修辞对称断句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文言文断句口诀
•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根据语法断句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找出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就很容易断句。

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它们一般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断开。

还可以根据谓语动词去推知主语,由此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根据虚词标志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且夫、今夫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句首时间词:是时、昔者、既已、既而、向者(之)俄而、方今、有顷、顷之、未几、斯须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3)句首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盎、焉、孰等。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一般在其前断开。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句首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荀、故、是故、是以、则、然则、而况、若夫、至若等。

其前一般断开。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5)句末语气词:也、也与、矣、焉、耳、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①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等需保持完整,中间不宜断开。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文断句技巧

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形式。

断句的依据在于:①与上下文语境能相互印证的整句的意思;②词句之间的意义与语法联系;③文言语句的表达习惯;④有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这需要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故断句是对文言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

一、依语境,明句意为未加标点的文言语句断句,理解句意是第一位的;理解句意离不开语境,尤其是前后语境。

【例1】郗超与谢玄不善。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析】这段文字前面说的是郗超与谢玄之间的事,二人关系不好,苻坚要攻打东晋,形势危急,朝廷拟议派谢玄北讨,人们意见不一。

后面说的是事情成功之后,人们评价郗超不因自己的爱憎隐瞒别人的才能。

依前后语境可知:待断句是郗超对谢玄挂帅出征提出的赞同意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

【答案】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答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二、借词语,寻断点(一)借名词(代词)名词(代词)往往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找准了主语或宾语,也就寻出了首尾。

【例2】未一日,风浪大作。

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

”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

”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

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清代名人轶事·高先生轶事》)【析】关键名词(代词)有“吾”(高先生)“众人”“生者”“死者”,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二)借虚词1.句首虚词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均可断句。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高中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复习指导

高中语文文言文之断句复习指导

1
课时质量评价
典例3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 舍 人 相 如 止 臣 曰 君 何 以 知 燕 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断句技法]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 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 [小试牛刀]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 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 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 会了解燕王呢?’)
第1讲 句读从未老,解之有技巧——断句
1
课时质量评价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 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 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 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就可断开。
第1讲 句读从未老,解之有技巧——断句
1
课时质量评价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诀窍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诀窍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诀窍文言文断句就是对考查的语段进行语意上的停顿。

常见标志如下:1.名词、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器物名等。

也可以找出代词,如:吾、余、予,而(尔)、汝(女)、公、卿、君,其、彼、此、之等。

这些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它们的后面就可能断句。

例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句段中名词有“郡、楼、材、侯、阁、门”,首先判断这些词是作主语还是宾语,结合上下文在这些词前或后初步划分,根据一个完整的文言文句一般是主谓句的原则确定最终划分。

正确的断句为: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

2.动词、形容词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到了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从而正确断句。

例如2015年高考湖北卷断句题(部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先大概确定“王慎中”为人名,下文围绕他而来。

再找句中谓语动词,如“高谈、谓、取、悟、焚”,据此断句为: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

3.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句首虚词夫、盖、惟、凡、苟、纵、若、至若、若夫、虽、且、且夫、于是、已而、是故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前面一般要断开;句末虚词也、乎、哉、矣、耶、焉、与(欤)等,常用于句尾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断句题(部分)“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借助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句首虚词“且”,断句为: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可断可不断)4.排偶句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讲究修辞,所以行文中常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对偶句,除此之外,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个特点,确定句读就容易多了。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 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 橐(袋子)中空,声在橐中。曰/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 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 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 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管仲曰君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 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 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2 利用对称、对偶、排比句式断句
北京卷的断句考查,整句出现 的情况较多(整句指结构相同 或相似的句子,多使用对偶、 排比等修辞手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 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韩 非子》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 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 贰/则天不能祸/受时与治世同/ 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 其道然也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 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 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文言文断句口诀
断句别犯愁,通读是关键。 动词形容词,谓语先出现。 兼顾主和宾,语意要齐全。 名词和代词,常把主宾担。 曰云语气词,先易后再难。 对偶和排比,句式最稳健。 断句是细活,别忘细查验。 多读文; 2、断句考查多以整句教多(整句指结 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多使用对偶、 排比等修辞手法); 3、由一段话中个别不相连的句子断句, 发展为较为集中的一段话的断句; 4、答题形式上,目前要求只断不点。
②常用在句末的语气词: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知识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知识讲解一、断句三原则高考文言文断句需把握以下原则:1.字句意思要讲通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断开,即“其不屈,正也”。

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鉴》)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

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知识示例:夫唯禽兽无礼。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里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

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示例: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金埴《不下带编》)分析:按以上标点把“非第”与“卑贱”并列连读,显然是将其理解为名词成分,意为“不是高贵的门第”;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非第”即“非但”“不仅”的意思,与下句“而愈”相呼应。

因此,此句标点应为:……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摘自“山语文心”)二、看“词性”和“对话词”一、词性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一)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1、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老人的儿子和女婿,都认为自己是继承人,两人最终对簿公堂。

主审官命他们提出理由,女婿便抢先念道:“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接着,儿子说:“八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付给,女婿外人,不得干涉。

”主审官一听,感到为难,无从断案。

2、标点留客: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几天。

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二)语法知识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句子成分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的5个妙招一.明词性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不像现代文那样有明确的标点符号来划分句子和段落,它往往是连续书写的。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断句,就很容易误解文章的意思。

比如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如果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变成了“老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老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两种断句方式,意思大相径庭。

那么,如何进行文言文断句呢?这里有一些方法和技巧。

其一,找名词和代词。

在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往往充当主语或宾语。

找到它们,有助于我们确定句子的开头和结尾。

比如“沛公军霸上”,“沛公”是名词,作主语,“军”是动词,“霸上”是宾语,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断句。

其二,看虚词。

文言文中的虚词,如“夫、盖、若夫、至若、且夫、然则、于是、是故”等,常常出现在句首,而“也、矣、焉、耳、乎、哉、耶”等,常常出现在句尾。

比如“夫战,勇气也”,“夫”在句首,“也”在句尾。

其三,根据对话和引文来断句。

在文言文中,对话通常用“曰、云、言”等词来引出。

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四,根据句子的结构来断句。

比如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结构整齐,我们可以据此断句。

像“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式整齐,很容易断句。

其五,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断句。

比如官职、地理、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知道“侍中”“侍郎”是官职,就能更好地断句。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比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可以先找名词和代词,这里没有明显的名词和代词。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 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 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
•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 不在小
•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 志不在小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 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 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 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
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B.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
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C.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
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D.岁五月/以前/风势柔顺/扬帆尤便/况舟由近洋/洋中岛屿联络/遇风可
依/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
解析 “岁五月以前”表示一个固定时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 B、 D 两项。“苟”句首语气词,之前应该断开,“自可无虞”句子结构完整, 前后应该断开,故选择 C 项,排除 A 项。
D.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人/卧内与语大悦/
解析 本题中“高颍”“高祖”是两个人,根据结构对称法,应为“高 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先排除 A、D 两项;引入的宾语是“卧内”, 二者应连在一起,排除 B 项。
答案 C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
答案 D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阔少年错娶妻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县老爷难判遗产案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 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 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 干预
3.依总分
4.找名词(代词)
5.找动词、形容词
6.对话、引文定句读
7.特殊句式断句
第四步: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A.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 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B.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 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C.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 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D.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 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 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
•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 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
•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 不在小
•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 志不在小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 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 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 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于是余有叹焉古/ 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
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句首发语词、表敬副词: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等;
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 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规律六: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D.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 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 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 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 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 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之)将兵/数窘汉 王/及项/高祖购求布(以)千金/敢羽灭有舍
当堂练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 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 难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故知胜有五/知 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者胜/识众寡之用 者胜/上下同欲者 胜/以虞待不虞者 胜/将能而君不御 者胜。
谋勇二事体本相须 若勇而无谋则勇不 独举若谋而无勇则 谋不孤行必须兼两 乃能制胜
相须:相互等待,互相依 存,互相配合
谋勇二事/体本 相须/若勇而无 谋/则勇不独举/ 若谋而无勇/则 谋不孤行/必须 兼两/乃能制胜
文言文是比较讲究修辞技法的,对偶、 排比、顶真、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 方法。古人行文注重对称,一般句式较 整齐,且四六句居多。利用好这两大特 点,我们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断句了。
当堂练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赢在微点》P115练习
探究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规律七: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父读 (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读:(哭)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步骤
谓语是由动词、形容词(或者活用 为动词、形容词的词性)担当,所以 断句时可以先找到它们。
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 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 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 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2.句尾语气词: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3.复句关联词:
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 虽然、且夫、 向使、纵使、然而、然则
4.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5.叹词: 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
都可断。
特殊情况: 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 断停顿(如:古之学者必有师),或“者也” 连用时(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其 后不能断句。 2、也” 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 诵读时不能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其 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 (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鸰líng有六翮hé飞则 鸰有六翮/飞则冲天
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 /麋有四足/走便入
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 海/下官肤体疏懒/
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 手足迟钝/不能逐飞
事佞人
追走/远事佞人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
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 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
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 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第四步:通读全文,进行检查。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民生之多艰余虽好 民生之多艰/余虽好
修姱以鞿羁兮謇朝 修姱以鞿羁兮/謇朝
谇而夕替
谇而夕替
•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 •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 此妇终老不复取 此妇/终老不复取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 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 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 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排也比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 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 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赢在微点 高考作业本
P371 文言断句1—8题
安…哉(也)、孰……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第三步: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1.找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
2.依修辞,定句读
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左右皆呼万岁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反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 波不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找到句子的谓语,然后根据谓语 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来断 定语句的停顿点。
穷民而无告者也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 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平父安上纯父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 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 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 下同欲者胜以虞待 不虞者胜将能而君 不御者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